1-实验练习题三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第一题:材料准备
1. 所需材料:一个塑料瓶,几颗果冻糖,一杯开水。
2. 操作步骤:
- 将几颗果冻糖放入塑料瓶中。
- 倒入一杯开水。
- 等待片刻,观察果冻糖的变化。
第二题:生活现象
某天早上,小明在早餐桌上放了一杯牛奶。
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牛奶变酸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牛奶为什么会变酸?
2. 你能告诉小明怎样避免牛奶变酸的方法吗?
第三题:观察实验
小明在暑假时进行了一次观察实验。
他在花园里放了几根不同颜色的绸带,然后每天记录了它们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为什么绸带的颜色会变化?
2. 你能猜测绸带的颜色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吗?
第四题:制作实验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来观察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你可以选择植物、土壤、光线等因素进行研究。
请给出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的结果。
第五题:总结归纳
请你简要总结一下科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和想法进行回答。
- 文档长度应不少于800字。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请注意,以下文字为AI自动生成的示例,仅供参考)
初三实验练习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综合运用初三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盐溶液、蓝色染料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擦干。
2.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溶液。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
4. 分别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和状态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溶液中的晶体结构。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盐溶液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混浊,而加入蓝色染料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盐溶液中存在着一些晶体结构,这说明盐溶液中存在着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初三实验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生物实验操作题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考试时间:10分钟)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2.能够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二、实验用品:显微镜,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器材。
2.取镜和安放。
3.对光:能正确使用光圈和反光镜对光。
4.观察:放置玻片标本,先下降镜筒,再上升镜筒,调节焦距直至找到物像并使物像清晰,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5.清洁收镜:将显微镜清洁干净,并放回镜箱中。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评分表注意事项:1.以本实验为准,复习所有显微镜操作。
2.以本实验为准,讲所有实验都需要前后的两步:检查器材、整理器材,并报告老师。
3.本次讲实验,容易忽略讲明收镜动作。
所以,在做实验之前,需再讲讲收镜动作:取下玻片标本放好;擦试显微镜(除用纱布擦显微镜镜身之外,本实验还要求用擦镜纸擦目镜、物镜镜头);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朝着前面的两旁;降低镜筒至最低;反光镜竖直(资料上没有)。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考试时间:10分钟)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用品:洋葱鳞片叶,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清水,吸管,纱布,吸水纸,刀片等。
三、实验操作要求: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4.回答问题:请写出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5.整理器材。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1.先制作装片,后使用显微镜。
做实验时,可一个同学制装片,另一个同学调试显微镜。
2.以本实验为准,讲解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盖、染。
为使染色效果更好,可先染后盖。
3.如何产生气泡更少。
4.取材要取内表皮,别取到外表皮。
5.为什么有同学取不到材料?一种很大的可能是上一个同学取过了,而未将用过材料放至废物缸。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实验一: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1. 电磁加热器2. 温度计3. 不同海拔高度的水样品4.实验步骤1. 将电磁加热器接通电源,将中的水样品放在加热器上进行加热。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但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图表。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的沸腾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结论。
实验二: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1. 平板玻璃2. 白纸3. 手电筒4. 直尺实验步骤1. 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点作为光的发射点。
2. 将平板玻璃放在白纸上,使光所在直线与玻璃平面垂直,打开手电筒照射光到平板玻璃上。
3. 观察光经过平板玻璃后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4. 使用直尺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光的折射率,并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率。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可由斯涅尔定律描述,并且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在不同材料中的传导情况。
实验器材1. 电池2. 电线3. 不同材料的导体样品(如金属铜、铁、铝等)4. 灯泡实验步骤1. 将电池与灯泡连接起来,使灯泡亮起来,确认电路正常工作。
2.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样品与电池相连,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3. 记录每种材料导体样品连接时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总结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不同,其中铜的导电能力最好,铁和铝的导电能力次之。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1.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实验器材:天平、不同物体。
3. 实验步骤:-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
- 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子上。
- 等待天平平衡后,读取显示器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 将该物体从天平上取下,换成另一个物体,重复上述操作。
- 思考:哪个物体的质量更大?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2. 实验器材:水壶、水。
3. 实验步骤:- 将水壶加满水。
- 将水壶放在火炉上。
- 观察水烧热后,是否会冒出水汽。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思考:水的沸腾温度是多少?实验三:探究水的凝固过程1.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凝固过程。
2. 实验器材:盛水、冰块。
3. 实验步骤:- 将盛水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 观察水温降低时的变化。
- 将冰块放入水中。
- 观察水的变化。
- 思考:水的凝固是怎么发生的?实验四:比较物体的热传导性能1. 实验目的:比较物体的热传导性能。
2. 实验器材:不同材质物体、烧杯、温度计。
3. 实验步骤:- 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入烧杯中。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观察不同物体的变化。
- 思考:哪种物体的热传导性能更好?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题,希望能帮助到你!。
小学科学实验练习题动手实践培养实验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练习题动手实践培养实验精神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
一、水的三态实验
材料:冰块、水壶、盛水器、电磁炉
步骤:
1. 将冰块放入盛水器中,用水壶加热,观察冰块的状态变化。
2. 记录冰块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过程。
3. 总结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二、简单电路实验
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
步骤:
1. 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导线连接,将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观察灯泡亮起。
2. 分别更换导线的连接方式,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
3. 总结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和连接规律。
三、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材料:水培植物、瓶子、水、太阳光
步骤:
1. 将水培植物放入瓶子中,加入适量水,将瓶口用棉花封住。
2. 将瓶子放置在阳光下,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3. 总结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通过以上实验练习题,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探索科学奥秘,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愿每位小学生都能在实验中茁壮成长,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实验试题练习1-电学
实验试题练习1-电学(上)题目 1 平衡电桥测电阻.电桥法测量是重要测试技术之一,不但用于电工测试技术,而且在非电量测量中也广泛采用,如电阻、电流、电感、电容、频率、压力、温度等。
由于它的灵敏度、精确度相对较高,又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在现代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中许多都利用电桥这些特点进行设计、调试、控制。
测电阻有多种方法,如伏安法,欧姆表法等,它们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电表精度和接入误差的影响。
但使用电桥法测电阻是一种比较法,上述影响比较小,只要标准电阻很精确,检流计足够灵敏,那么被测电阻的结果就有较高的准确度。
但电桥法测电阻也受到一定限制。
如对高电阻(106)测量就不适用,必须选择其它测量方法。
如冲击电流计法、兆欧表法、伏安法等。
本实验主要介绍用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法测量中值电阻(1 ~106)。
[学习重点]1. 掌握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用交换法减小和削除系统误差。
3. 初步研究电桥的灵敏度。
[实验原理]1. 惠斯通电桥的线路原理惠斯通电桥的基本线路如图4-13-1所示。
它是由四个电阻R 1、R 2、R S 、R x 联成一个四边形ABCD ,在对角线AB 上接上电源E ,在对角线CD 上接上检流计G 组成。
接入检流计(平衡指示)的对角线称“桥”,检流计的作用就是将“桥”两端的电位U C 和U D 直接进行比较。
而四边形的每一条边称为电桥的一个“桥臂”。
在一般情况下, 桥路上检流计中有电流通过,因而检流计的指针有偏转。
若适当调节电阻值,例如改变R S 的大小,可以使C 、D 两点的电位相等,即U C = U D ,此时流过检流计G 的电流I g = 0 ,这称为电桥平衡。
即有 U C = U DI R1 = I R x = I 1 I R2 = I RS = I 2由欧姆定律知道 U AC = I 1R 1 = U AD = I 2R 2U CB = I 1R x = U DB = I 2R S 由以上两式可得(4-13-1)此式即为电桥的平衡条件。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的练习题
初三化学实验仪器的练习题实验题一:酸碱中和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实验,掌握常见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酸碱反应的特点。
实验材料: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滴定管、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1. 取一根滴定管,用洗净的蒸馏水冲洗干净。
2. 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实验台上。
3. 使用滴定管将盐酸缓慢地滴入试管中,每滴一滴后轻轻搅拌。
4. 重复步骤3,直到溶液变色。
5.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继续滴加盐酸,直到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并保持变色后的颜色不再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初始化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
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中的酸性逐渐增强。
当盐酸滴加到一定量时,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由无色变为淡红色,表示溶液的酸性滴加量已经足够。
在滴加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滴加的次数。
通过化学计算,可以得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题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过程,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差异。
实验材料:锌片、铜片、铁片、硫酸溶液、稀盐酸溶液、矿泉水、试管。
实验步骤:1. 取三根试管,并用洗净的蒸馏水冲洗干净。
2. 将一片锌片放入第一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
3.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现象,记录下来。
4. 将一片铜片放入第二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
5.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现象,记录下来。
6. 将一片铁片放入第三个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稀盐酸溶液。
7.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锌片与硫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溶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
2. 铜片与硫酸反应时,没有明显反应出现,溶液无变化。
3. 铁片与稀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溶液变为淡黄色,有气泡产生。
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并有较明显的反应现象,而稳定金属则不会与酸产生反应。
实验题三:测定金属溶解速率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金属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速率,了解金属的反应性差异。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实验题一】酸碱中和反应题目:利用中和反应制备盐的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酸、碱、酸碱指示剂、玻璃棒、蒸馏水、酒精灯等;2. 采用滴定法进行中和反应实验:a. 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b. 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c. 使用碱溶液进行滴定,每滴加入时充分搅拌;d. 当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记录滴定液用量;3. 重复实验步骤2,以求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其中,酸溶液中产生的H+离子与碱溶液中产生的OH-离子相遇形成水,同时生成一种化合物,即盐。
当酸溶液中的H+离子的数量与碱溶液中OH-离子的数量相等时,溶液中的酸碱浓度即中和,此时pH值为7,溶液为中性。
【实验题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题目: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1. 除垢剂: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于除去水垢。
例如,在清洗厕所时,可以使用醋酸(酸性)和小苏打(碱性)进行中和反应,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与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盐,起到除垢的作用。
2. 药物中和:在药物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在胃药中,含有碱性的成分来中和胃酸,以减轻胃部不适。
3. 净化水质:酸碱中和反应可用于净化水质。
例如,在自来水处理中,常用液氯(酸性)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碱性)进行中和反应,使其沉淀成无害物质,从而提升水质。
【实验题三】氧化还原反应题目: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氧化与还原的含义,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示例。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即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称为氧化剂;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称为还原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构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的含义: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或者获得氧元素的过程。
实验心理学练习试题(1-3章)
《实验心理学》课程练习题(第1-3章)第一章绪论一、概念判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出声思维、口语报告、实验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双盲实验二、选择1.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作()A推论 B 数据C外化解释D假设2.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A.韦伯B.费希纳C.斯蒂文斯D.艾宾浩斯3.下列方法哪些是非实验方法()(多项选择)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相关法D.个案法4.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⒌在有关积极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中,由于主试无意中表现了对目标对象的关注和支持,影响了被试的反应和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
A天花板效应B实验者效应C霍桑效应D安慰剂效应⒍要了解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在实验中应采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解题的正确性B解题的速度C口语报告D解题的难度⒎控制额外变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消除法B平衡法C统计控制法D随机化法⒏一项调查中统计了被调查者的性别、职业的比例构成,请问这两类资料属于()。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描述性资料9.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三、填空⒈实验心理学就是在_______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汇编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专项
练习题汇编
本文档为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专项练题的汇编。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
1. 材料:尺子、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铅笔盒等
2. 实验步骤: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
3. 实验问题:哪个物体最长?哪个物体最短?
实验二:观察花的不同部分
1. 材料:不同种类的花,放大镜
2. 实验步骤:观察不同种类的花的不同部分,如花瓣、花蕊、
叶子等。
3. 实验问题:不同花的花瓣形状有哪些不同?
实验三:观察摩擦力
1. 材料: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铁块、塑料块等
2. 实验步骤: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在光滑的台面上,用力
推动它们。
3. 实验问题:哪种物体推动起来最容易?为什么?
实验四:观察水的变化
1. 材料:水、锅、火源
2. 实验步骤:将水放在锅中,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3. 实验问题:水加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实验五:观察风的存在
1. 材料:风景画、吹风机
2. 实验步骤:用吹风机吹风景画,观察画上的物体移动情况。
3. 实验问题:吹风机产生的风力可以使画上的物体移动吗?
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的汇编。
希望这些实验题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实验测试卷及答案试卷题目
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室用具。
(3分)
答案:
- 试管
- 烧杯
- 酒精灯
2. 请解释一个物体如何漂浮在水面上。
(5分)
答案: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物体的密度可以由它的质量除以体积得出。
漂浮的原因是水对物体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请描述一个简单的水循环过程。
(6分)
答案: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得地表
上的水变热而蒸发成水蒸气。
蒸发后的水蒸气升到大气中,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遇到高处的山脉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
降落到地面的水被植物吸收,或者形
成小溪、河流、湖泊等水体。
之后,水蒸气再次从水体蒸发,继续
循环。
答案
1. 试管、烧杯、酒精灯
2.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
浮
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3. 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蒸气蒸发成云,云
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形成云、露、雾、雨等形态,最后降落到
地面形成水体,再次蒸发继续循环。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任务。
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 溶解度的影响。
(2)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5 ℃时,K sp ()AgCl =1.8×10-10。
(3)提出猜想。
猜想a :较高温度的AgCl 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S ()45 ℃>S ()35 ℃>S ()25 ℃。
(4)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5)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 ℃的AgCl 饱和溶液中,c Cl -=________mol ·L -1。
实验结果为A 3>A 2>A 1。
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3)中的猜想a 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 成立。
结合信息,猜想b 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
(6)优化实验。
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 ,在实验1~3的基础上321(7)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 也成立。
猜想b 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答案:(5)1.34×10-5 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6)45 ℃Ⅱ45 ℃(7)A3>B2>B1AgCl=c(Ag+)×c(Cl-),根据沉淀溶解平解析:(5)25 ℃时,K sp()Cl-=衡可知,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所以有c() AgCl= 1.8×10-10=1.34×10-5mol·L-1。
实验1~3中,不K sp()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练习题实验题目一:酸碱指示剂的鉴别实验目的: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对不同酸碱溶液进行鉴别。
实验材料: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试管、滴管等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 准备酸碱溶液:分别准备强酸溶液、强碱溶液和中性溶液。
2.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强酸溶液、强碱溶液和中性溶液。
3. 滴加酸碱指示剂:在每个试管中滴加酸碱指示剂,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4. 记录观察结果:根据颜色变化记录每个试管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
5. 鉴别酸碱溶液: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对酸碱溶液进行鉴别。
实验结果:结论: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鉴别不同酸碱溶液。
实验题目二:金属腐蚀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并探究其原因。
实验材料:不同金属片、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水溶液等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金属片:准备铁片、铜片、铝片等不同金属片。
2. 准备不同溶液:准备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盐水溶液。
3. 将金属片放入溶液中:将不同金属片依次放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盐水溶液中。
4. 观察腐蚀情况:观察不同金属片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金属片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情况。
实验结果:结论:不同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情况不同,铁片在酸性溶液中腐蚀最为剧烈,而铜片和铝片的腐蚀情况较轻微。
实验题目三:气体收集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气体的性质,学会正确收集气体。
实验材料:氢气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水槽等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 准备气体发生装置:准备氢气发生装置,如酸和金属反应装置。
2. 连接气体收集装置:将氢气发生装置与气体收集装置连接起来。
3. 准备水槽:准备水槽,并将气体收集装置完全浸入水中。
4. 收集气体:打开氢气发生装置,观察气体从气体收集装置中排出,并记录收集时间。
5. 观察气体性质: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等。
实验结果:收集到的气体应该是氢气,具有无色、无味的性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实验一:发现磁性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针和一块磁铁。
2. 将针靠近磁铁的一端。
3. 观察针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针靠近磁铁时,针会被吸引住,证明针具有磁性。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的磁场会影响针的磁性。
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步骤:1. 取一杯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水受热时,温度逐渐升高,水开始发生沸腾。
沸腾是指水中的液体变成气体并产生大量气泡的过程。
实验三:观察冰的融化速度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冰和一小碗。
2. 将冰放入小碗中。
3. 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的融化速度。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冰受到室温的影响时,温度逐渐升高,冰开始融化。
融化是指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实验四:观察种子发芽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种子和一小盆土壤。
2. 将种子撒在土壤上。
3. 保持土壤湿润,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水分和养分时,会开始发芽生长。
这是种子进行繁殖的一种方式。
实验五:观察鸟嘴形状与食物的关系实验步骤:1. 观察几种不同的鸟嘴形状。
2. 根据鸟嘴的形状推测其食物种类。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形状的鸟嘴适合吃不同类型的食物。
例如,细长的鸟嘴适合吃昆虫,粗壮的鸟嘴适合吃种子或果实。
实验六:观察物体的重量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2. 使用天平将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表现。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C++实验习题
实验注意事项
每次实验下课前,将实验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 jiaozuoye_email@ 注意邮件主题与文件名相同,保持正确,否则等同未交 实验报告格式:见实验报告样例
第六次实验要求: (4 月 21 日)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 6:练习题三 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英文字符进行加密。加密方法为,当内容为英文字母时,使用 26 个字母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该字母,即'A'替换为'D','X'替换为'A'等等,若为其 它字符时不变。 2、 实验 6:自测练习一 编写函数实现删除字符串中字符'T'的功能,要求使用内联函数。
#####
# # # # # # # #
#####
#####
图2-1用“#”号组成的数字“8”
5、 实验 2:自测练习四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两个整数 m、n 的和、差、积、商。(参考《实验指导》:实验 3, 练习题二)
第三次实验要求: (3 月 24 日)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 3:练习题一: 已知三条边 a、b、c,求三角形面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
A =
1 4
2 5
3 6
B =
3、 实验 5:自测练习一
试统计键盘输入的一串英文字符中每种英文字符个数。 要求:⑴相同英文字符的大小写形式视为同一种统计对象; ⑵遇到任意非英文字符时统计终止; ⑶按每行 10 个数据的格式输出数据。 4、 实验 5:自测练习三 A 和 B 是两个 4×4 的下三角方阵(即行列相等)初始化后的状态,请编程输出任意方 阵(键盘输入方阵的行列值)的这类初始化状态。 1 2 4 7 0 3 5 8 0 0 6 9 0 0 0 10 0 0 0 1 0 0 2 3 0 4 5 6 7 8 9 10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初中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1. 实验箱2. 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物品(如玻璃棱镜、小镜子、玻璃球等)3. 光源(如手电筒、日光灯等)4. 白纸和胶带实验步骤:1. 将实验箱摆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并确保周围光线较暗。
2. 准备好光源,并将其打开。
可以使用手电筒、日光灯或其他光源。
3. 将光源的光线对准实验箱上的孔洞。
确保光线能够从孔洞中穿过。
4. 选取一种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物品,将其放置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
5. 观察并记录光线经过物品后的路径变化。
6. 重复步骤4和步骤5,尝试不同的物品,并观察光线的路径变化。
实验原理:光的传播路径会随着物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物品,观察光线经过物品后的路径变化。
光线在穿过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在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
通过观察不同物品对光的折射路径的影响,可以深入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光线在穿过不同物品后的路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些物品会使光线发生折射,使得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例如,使用玻璃棱镜时,光线会被棱镜折射,并偏移一定的角度。
而使用小镜子时,光线会被反射,并沿着与入射角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路径继续传播。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光的传播路径与介质的性质密切相关。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传播规律以及透明介质对光线的影响。
不同的物体会对光线产生不同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之一。
例如,当我们将光线照射到玻璃杯中时,发现光线在玻璃杯中会发生折射,使得杯中的水显得弯曲。
这个实验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品,观察它们对光的传播路径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某些物质的折射率比较大,使得光线弯曲的程度更明显。
例如,将光线照射到水中,可以观察到光线在水中发生较大幅度的弯曲。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答案:
1. 准备配制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的溶液。
2. 将醋酸溶液倒入一个试管中。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4. 缓慢地将氢氧化钠试管中的溶液滴加到醋酸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醋酸溶液变得逐渐淡化,直至无色,同时放出一些气泡。
解释: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醋酸(酸性)和氢氧化钠(碱性)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与醋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金属与酸反应的观察
题目: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
答案:
1. 准备盐酸溶液。
2. 分别取小块铁、镁和锌金属。
3. 将每种金属依次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4. 分别将少量盐酸加入每个试管中,并观察实验过程。
观察现象:
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镁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更激烈;锌与盐酸反应同样产生气泡,但反应比镁慢一些。
解释:
这是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强度有所不同。
以上是中学化学实验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练习三
1.某同学设计了五种制备气体的方案:①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 ②加热稀盐酸和MnO 2 制备氯气; ③用稀H 2SO 4和大理石制备CO 2; ④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H 2S ;
⑤用稀H 2SO 4和食盐共热制备HCl 。
不宜采用的方案有(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3.“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
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
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下图改进,将一
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 溶液的棉花球。
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
的是 A .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 . 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 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 . 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 . 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4.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
5.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NO 、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100mL 气体甲经过下 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
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Cu Cu(NO 3)2溶液 Cu(OH)2 AgNO 3溶液 NaOH 溶液 Fe Fe 2O 3 Fe 2(SO 4)3溶液 点燃 H 2SO 4溶液 H 2O CaO Ca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Na 2CO 3 C CO CO 2 Na 2CO 3
在空气中燃烧 CuO,加热 NaOH 溶液
A .NH 3、NO 2、N 2
B .NH 3、NO 、CO 2
C .NH 3、NO 2、CO 2
D .NO 、CO 2、N 2
6.A 、B 、C 、D 分别是Na 2SO 3、AgNO 3、HCl 、BaCl 2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把它们两两混合产
生如下现象:①A+B →白色沉淀;②A+C →白色沉淀;③B+C →白色沉淀;④C+D →白色沉淀; ⑤B+D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则四种物质按A 、B 、C 、D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Na 2SO 3、HCl 、AgNO 3、BaCl 2
B .AgNO 3、HCl 、BaCl 2、Na 2SO 3
C .BaCl 2、Na 2SO 3、AgNO 3、HCl
D .BaCl 2、AgNO 3、Na 2SO 3、HCl
7.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得最严密的是( )
A .检验试液中的SO -24:试液−−−→−足量稀硝酸无沉淀−−−→−溶液
2BaCl 白色沉淀 B .检验试液中的SO -24:试液−−−→−HCl .足量稀无沉淀−−−→−溶液2BaCl 白色沉淀
C .检验试液中的-I :试液 22H O −−−→棕黄色溶液 −−−−→淀粉溶液蓝色溶液
D .检验试液中的CO -23:试液
−−−−→−2BaCl 足量稀白色沉淀−−−→−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 8.由草木灰提取钾盐并检验钾元素存在的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焰色反应
9.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过量的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Mg 2+
B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 2中少量的O 2
C .用MgCO 3固体可除去酸性MgCl 2溶液中少量的FeCl 3
D .除去FeCl 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 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10.以下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
甲
①CH3COOH(H2O):加浓H2SO4,蒸馏②Cl2(HCl):饱和NaCl溶液
③CO2(HCl):饱和Na2CO3溶液④KI(I2):酒精,分液
⑤溴苯(溴):NaOH溶液,分液⑥FeCl3(FeCl2):铁屑
A.全部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⑤D.只有②⑤
11.欲使NaCl、NH4Cl和SiO2的混合物分开,其必要的操作为()
A.升华、溶解、过滤、蒸发B.溶解、过滤、蒸发、分液。
C.加热、溶解、过滤、结晶D.溶解、过滤、分馏、结晶
12.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13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有CO32-或SO32-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4.能分别将含有Cu2+、Fe3+、Al3+、Mg2+、、NH4+、Na+、Fe2+的七种硫酸盐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KSCN溶液C.NaHCO3溶液D.NH3·H2O溶液15.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是( )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F e(O 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④将氨气气体溶于水的导管;
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⑥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全部
16.有一白色混合物可能由K2CO3、KI、Ba(NO3)2、K2S、K2SO4、BaSO4等物质中的一种或数种所组成,做焰色反应,焰色呈紫色(提示:BaS微溶)
⑴用蒸馏水溶解混合物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取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混合物中一定没有;可能有,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⑵另取少量溶液,用盐酸酸化,发现有气体产生并带有臭鸡蛋气味,然后滴加氯水,振荡、静置,混合液为棕黄色,且不透明。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混合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溶液变为棕黄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发生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
17.实验室常用30%(质量分数)的H2O2溶液快速制取少量氧气,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
⑴MnO2的作用是
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在实验过程中,除去Ⅰ、Ⅱ、Ⅲ、Ⅳ装置中空气的操作是:
⑷若要在Ⅳ装置中收集的气体为干燥的O2,则Ⅱ装置中应盛(填药品名称),
通过的现象可确定Ⅳ装置中为干燥的O2。
⑸图中Ⅰ装置能否用Ⅴ装置代替? (填“能”或“否”),
其理由是
18.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
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右
图装置。
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
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
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
(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__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 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 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 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1)①FeS、Fe B装置吸收H2S增重,故有FeS VmL气体是由Fe和H2SO4反应生产的H2,
故有Fe ②V/11200
(2)洗气瓶2OH-+H2S→2H2O+S2-(或OH-+H2S→H2O+HS-)(3)检验H2S是否吸收完全有黑色沉淀
(4)硫(或S)漏斗、玻璃棒
(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