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的方式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
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
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
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问题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
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动起来。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案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家现在都有电话。
有的小朋友家里有固定电话,有的家里有手机,那么你会打电话吗?生:(齐声说)“会!”……师:“谁能说说怎样才能打电话给别人呢?”生:“先拿起电话,然后拨数字。
”……师:“拨的数字是什么?”生:“是电话号码。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还会打电话。
那你们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你们现在用数字写出家里的电话号码。
”生:“写好了。
”师:“请你们数一数,你们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分别由几个数字组成?”生:“ 7 个…11个…”师:“我们县的家庭固定电话号码都是 7个数字,所以,你们打电话的时候,这 7个数字一个也不能遗漏;同样你打手机的时候,11个数字也是一个都不能少。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别的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吗?”生:“想。
”师:“好!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可以自由活动去记一下你们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记住带上纸和笔!”(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记电话号码。
)……师:“同学们刚才都记得很认真,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生:“想。
”(教师写出电话号码,学生记。
)师:“如果学习遇到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老师吧,老师帮你解决!”生:“谢谢老师。
”案例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寻找生活中的数、让数学走进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特意设计了一节《我们身边的数》的活动课。
一、在选择教学内容和定位教学目标上寻求创新本节课将“我们身边的数”专门作为一节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是对教材的把握与创新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五育思想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五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实施五育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五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智力、体质、美感、劳动和道德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师生互动、课堂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贯彻五育思想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肢体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肢体活动。
数学不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一个需要实践和体验的学科。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肢体协调的方式,体验数学的动态和乐趣。
例如,在学生学习面积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个面积游戏,让学生模拟测量不同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结果来理解概念。
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够锻炼他们的运动协调性,实现了肢体活动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二、创设情境,培养美感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例如,在学生学习分数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运用分数概念,计算商品的折扣和实际支付金额。
这样的情境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美感,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答。
例如,在学生学习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家庭房间的面积,并计算墙壁需要的油漆量。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框架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框架【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框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然后介绍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分享,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活动。
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效果评价,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本文展望了未来生活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从而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生活化学习、数学应用、教师引导、效果评价、学生影响、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困扰和矛盾。
一方面,学生普遍反映数学难以理解、缺乏趣味性,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运用与积累。
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偏向抽象概念和数学定理,缺乏直观的生活场景引导;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三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难以投入和深化,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1.2 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意识,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浅谈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学情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创设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情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分析教学情境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创设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情境,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具体的教学实践。
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反思,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至此结束,下面将进入到的部分。
1.2 研究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和完善,初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情境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
通过分享成功的创设案例和经验教训,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和革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不再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应用,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成绩。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探究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一)教学情境多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与数学世界接触的第一扇门,更是学生对于数学世界最初的窥视,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有效设计,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可以使教学情境变得更加多样和生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调动起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愿望,还能使学生通过情境化小学数学学习,了解小学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摆正学习心态和进一步深化自主记忆水平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注重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个完成独创性学习的过程,这里的独创性学习并不是指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学生不满足于获得现有的学习进程,而是愿意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了解如何分析某一数学概念或定理,并且能够探索新的知识。
这样做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达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学生利用旧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和其他同学共同配合解决问题,这对于解答数学难题来说将有很好的引导意义,而且学生也会有更加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发展小学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铺垫,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育界得到格外的注重。
但是由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是进行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们的成绩,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自身发展情况而制定相对应的授课模式。
幼儿园数学教案: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幼儿园数学教案: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而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在游戏和探索中学习。
而情境教学法正是用多种情境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教育幼儿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从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和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出发,阐述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说明。
一、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学习兴趣和基本能力的时期。
中国的小学数学竞赛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要教会孩子们数字、图形、物体等基本形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二、情境教学法的原理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复杂的情境和真实的环境,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法。
它是先在真实的环境中创造一个问题,让学习者通过思考和尝试来解决问题。
情境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个问题的复杂度和学习者自由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情境教学法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注重信息的获取和加工而不是教师知识的传授。
情境教学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把专业知识与真实环境的结合,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幼儿园中,可以按照季节和节日的特点创造数学情境。
秋天时,可以让孩子们数算树叶、果实的数量;冬天时,让孩子们数算园内雪人、彩灯的数量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数字的大小,也能够学到数数的方法和数字颜色等与数字相关的知识,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增强幼儿园教育的趣味性。
四、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例1、获得水平视野教育目标: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比较来感知大小和数量。
教学环境:在幼儿园里放置不同高度的小盆,让孩子们去比较。
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把小盆按照高度顺序排列,让孩子们观察不同高度的小盆。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浅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金塔县第三中学白林义“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材料的刺激因素。
问题情境的呈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信息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使之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
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转变。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生动直观,富于启发、善于运用直观演示、试验探索、多媒体技术、趣味实例、知识复习、制造悖论、反思析题等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情趣,要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教科书,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既为学生所熟悉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1、用诗词来创设问题情境诗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古诗词为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使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培养自己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形成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如下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背景音乐下,在一个绿色环绕的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示意。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论文课堂情境创设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在创设教学情境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多工夫,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但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创设情境,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考虑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经验基础是否契合。
如在教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时,有位小学教师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手中的三个圆片当作饼,让学生自己翻饼感受如何才能更节省时间。
但是在农村的家庭很多都是使用大铁锅烙饼的,一些农村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就是把三张饼一起放到锅里,同时烙。
在此,教师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虽然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生动与有趣,但却与教学要求相背离。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紧扣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将它处理得当,同时把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仅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更好地切合教学实际。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导入新课后,教师说:“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出圆的周长?”有的学生用绳子围住圆一周,再用直尺测量绳子,有的学生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也能得出圆的周长,方法很多。
小学数学学霸笔记
小学数学学霸笔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这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数学的枯燥和乏味。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快乐、充满生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呢?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点滴体会。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巴班斯基说道:“教师与否擅于在上课时缔造较好的氛围,有著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存有了这种较好的气氛,学生的自学活动可以展开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自学可能性的最低水平。
”小学生疑惑开朗,存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久。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重新认识规律,融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随心所欲、开心、公平、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高高兴兴地步入数学世界,在积极探索中引起兴趣,从辨认出中谋求欢乐,主动以获取科学知识。
比如我在执教《平移和旋转》一课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画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孩子们在互动活动中感悟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性欲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重新认识》一课时,教师创设学生熟识的超市购物空间,演示的货架上、柜台里挂了水果、蔬菜等各种生活用品。
恳请每个学生猜一猜:这一堆鸡蛋大概存有多重?那一包洗衣粉、盐估算又存有多重呢?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购物情境里,非常紧迫地想回去搓一搓、表示一表示,搬个究竟。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如何在情境创设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究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如何在情境创设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8-09T08:48:27.034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7期作者:张秋明[导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张秋明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仕民实验学校 532800【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亲近数学,并了解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展开思考,并培养理性精神。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学教学得到了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文化成为今后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对此,本研究也将以初中数学学科作为研究切入点,探究情境创设环节中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文化融合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创设;信息技术;数学文化0.引言数学本身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内容、思想和方法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教学目的也是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数学教学过程,对数学学科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这过程当中需要情感的支持,即让学生持续产生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尝试在数学情境创设过程当中,将数学文化进行巧妙融入,让创设情境成为学生发展的关键动力。
1.渗透数学文化的基本要求1.1 体现针对性原则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文化情境时,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文化内容,所选择的各类素材和教材内容之间要建立普遍性联系,把教材作为展现文化内容的平台。
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加便捷地参与其中,在数学活动当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而问题情境本身也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突出选择与学生生活更加接近的部分,然后将具有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
例如在学习到数据收集和整理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当中的常见数据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生活当中的数据收集与数据整理方法,学会用统计图描绘数据。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小学更加抽象,很多知识性情境与生产存在密切关联,所以在数学文化渗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在数学学习中时,结合他们的⽣活实际,利⽤他们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或⼀些与他们⾃⼰和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创设情境,以引起学⽣主动作出反应,点燃学⽣⼼中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边,⽽且学数学有⽤的、必要的,从⽽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根据不同学段学⽣的特点,根据学⽣的⽣活经验,根据学⽣的知识基础,在⼩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运⽤以下⼏种策略: ⼀、激“趣”——创设趣味情境 研究表明:兴趣是⼀种带有情感⾊彩的认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种重要动机,是学⽣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提出数学问题,⾃主探索是探索式教学的⼀个重要措施。
1.利⽤童话寓⾔故事创设情境。
低中段⼉童感兴趣的情境⼀般有讲故事,特别是与⼩动物有关的,或者是动画⼈物改编的故事,这种故事⼀般都具有童话或寓⾔⾊彩,满⾜了⼉童喜欢幻想的天性,若能产⽣“虚构的真实”,⼜结合了教学⽬标,就会把⼉童“骗”进思维的陷阱。
2.利⽤活泼有趣的游戏创设情境。
⼉童好动好奇喜欢做游戏,有些游戏他们是天天何等,反复做,乐此不疲。
把游戏引⼊课堂⽐课外的参与更有吸引⼒。
3.利⽤形象直观的模拟创设情境。
模拟⽣活创设教学情,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活,使学⽣⾝临其境,如见其⼈,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设“疑”——创设“愤悱”情境1.开门见⼭式:在创设情境时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以数学问题和激励语⾔使学⽣从⼼底⾥掀起波澜,达到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标。
如,在“除数是⼩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时,新课伊始就出⽰“2.4÷0.12”直奔主题,在教师“你能尝试⾃⼰解决吗?”“⽼师相信⼤家⼀定能⾏!”“⽼师期待着同学们惊⼈的发现!”寥寥数语中,激发学⽣对⾃我、对同伴产⽣挑战的勇⽓和欲望。
2.联系⽣活式:研究表明,与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熟悉的⽣活背景越接近,学⽣⾃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摘要有效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轻松地达到学习目标。
有效的教学情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得到开启和生长,使学生学到有生命的数学。
同时,有效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轻松有趣,兴趣盎然。
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他们把教师进行“情境化”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师的能力评价范围,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场景),要求能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国外很多学派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创设的具体方法都有阐述,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还认为体验数学活动比课堂听教师讲授更有意义,效果更好.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借鉴这些观点,掌握创设的原则、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松江区九亭小学李萍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
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的进行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并获益匪浅。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方面作一些陈述,以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将数学抽象的内容依附于现实的背景之中。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境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位教师心动,想把这样的情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达不到同样的效果。
为什么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常常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或其他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出来。
于是采用的策略往往是“拿来主义”,然后围绕着课件中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情境创设怎么能为教学服务呢?情境创设没有明确的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二)情境创设重点不突出。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课堂上没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老土”。
于是每一堂课都以生活情境导入,把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到了九霄云外,课堂上处处有情境,时时有情境,学习气氛热热闹闹,教学却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
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中情景教学的创设一、研究的目的.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数学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目的。
其次,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积极参与。
再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挥想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最主要的目的是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突破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对学生接受知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学习内容原理我们的生活,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创设问题情境,要跳出数学讲数学,有的老师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课要有意义,要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所收获。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学情境的帮助,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快乐.生动.活泼。
怎样组织数学教学呢?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结实与应用,进行知识扩展。
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对接受知识和理解数学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的状况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1、对于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研究,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
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的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对问题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实践和开拓。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1、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
因此,教师创设的情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和询问职业的句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及父母的职业等;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颜色、服装、学习用品等;教表示食物、饮料、运动的词汇时,教师可拿来实物或模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用这些实物进行对话,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教物主代词及询问物主的句型时,教师准备一个大袋子,让大家把自己的一件物品放入袋子,让后让学生寻找物品的主人及认领物品;教电话用语时,教师拿来实物电话,让学生用练习打电话及电话用语。
当学生在这种模拟真环境的活动中感到自己能用学到的语言去做事时,课堂气氛便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小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
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景进行交际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设计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
如击鼓传花、猜谜、接力采访比赛、一分钟调查比赛等。
具体地说,可用“听音猜人”的游戏教句型“Who is .用“藏物猜地点”的游戏教句型“Whereis/are .用“蒙眼摸物”的游戏教“What's this/that/it?等句型。
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3、情景创设要可发展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我们要注意教学情景的自然延伸,首先自然延伸到整个课堂中,把握整堂课的重点和大情景,有一根主线连接各个小情景,使各个教学版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其次自然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意犹未尽。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运用情景探究法1、情景模拟的优点1、信度高。
情景模拟测试的信度,比其他测评的方法更高,一般在0.74到0.95之间。
如何实现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如何实现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内容摘要:结合教学实际,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弊端,提出实现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一、从情境图入手,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从现实生活入手,感受计算教学的实用性。
三、回归生活实践,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
只有这样,计算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有效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计算意义的理解”。
“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由于过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常常与烦琐、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只强调训练学生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注重模仿和记忆算法,通过各种计算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熟练程度。
其实,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解决问题是计算的目的。
我们的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更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与人合作的意识,获得的情感体验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做到算用结合?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从情境图入手,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计算教学一直是我们双基教学的重点。
新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故事为题材,将本单元的知识贯穿其中,使数学的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故事情节性、现实性和开放性。
我们可以发现,低年级教材较多地选择了多种数学信息的情境,并通过“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提出问题并计算,通过开放性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等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解题策略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地选择解决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租船问题时,教材在一开始就出示学生准备租船的主题图,让学生提出租船方案的计算问题。
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美国教育心理学家E.D.加涅认为:教学策略是指导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
数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设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点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学生创设产生问题、提出问题的环境。
我认为可以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探究。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玩的过程中,使学生有所发现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并努力探究其中所蕴涵的奥秘,那么这样的玩将是最有意义的。
教学《圆的认识》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陀螺各一个,谁来和老师比比赛,看看哪种形状的的陀螺转得最平稳、最持久?”通过操作验证得知,正方形旋转最平稳、受外界的影响最小。
进而出示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与哪个图形比较接近,学生观察到与圆越来越接近。
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削方为圆”中国古代研究圆的方法,进而揭示课题《圆的认识》并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为什么圆形的比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转得更平稳、更持久呢?它与其他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呢?这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地探究欲望。
有趣的活动、巧妙的设疑,使学生带着追根求的强烈好奇心进入了新知的探索阶段。
二.激励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数学创新的基础。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有效教学是教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呢?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应有所侧重,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
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 图片 , 可以让学生在欣赏 图片的过程 中 , 吸引学生学习新的 数学知识 , 教师对他们进行 引导 , 给学 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 让 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 问题 , 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 采用这样 的方式不仅能 比较顺利地导入新课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 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 的性格特征 , 他们都会 比新鲜 的事物感 兴趣 ,那么在教学过程 中加入动画更是大大地调动 了学生的 积极性 , 将学生 的注意力完全 带到课堂 中, 提高了课堂效率 。 总之 , 在数学 教学过程 中, 运用多媒体能够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是一个独立思考 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才会真正地掌握所学 的知识 , 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提 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
络在线研修平台建立 “ 农村学校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 的研究” 学习群 。针对课题建立专 门课题管理平台 :在服务器上创建 “ 农村 学校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 课题共享资源库 。 5 . 利用网络环境平 台, 选 择基础 闯关等动画游戏类练习 , 提高其学习兴趣 。 并鼓励其将 学习中的困惑记录下来 , 上传 到
面进 行改变。情境式教学正是符合这种要求 ,在教学过程 中 教师能够根据教材 的需要 , 创设一定 的情境 , 让学生在学 习过 程中快乐地成 长 , 愉快地学习。 情境 教学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 , 它能优化教学空间 , 根据教 材的内容 渲染气氛 ,使学生融人到学科 教学 中。它主要是通
注意的一种教学方法 。 随着教育教学 的不断推进 , 传统 的教学 模式 已经不能满 足 目前 的教学状况 ,为了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作者简介 : 刘金霞 ( 1 9 7 7 . 1 O 一 ) , 女, 汉族 , 河北唐山人 , 一级教师 , 研究 方向 : 初中数 学教学 。
小组交流研讨 环节 : 提 出一些“ 任务 ” , 教 师 设 置 问 题 情
[ 2 ] 程 向阳. 新课程视野下的差 异教 学[ J 】 . 教育探索 , 2 0 0 5 ( 9 ) .
[ 3 ] 姜智 , 华 国栋. “ 差异教学” 实质 刍议 [ J 】 . 中国教育学 刊, 2 0 0 4 ( 4 ) .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
趣, 充分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 , 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方
D O I : 1 0 . 1 6 6 5 7 / j . c n k i . i s s n 1 6 7 3 — 9 l 3 2 . 2 0 1 8 . 0 2 . 0 3 9
情景教学法 ,指的是由某种具有感情色彩 的活动而产生 的一种特有 的心理氛围 ,并 且以生动形象 的情景引起学生的
教学深度融合 , “ 教” 与“ 学” 均更 加 具 有 针 对 性 和 实 日 寸 | 陛。
3 . 对数 学课 堂教学模式进 行改革 。运用 构建“ 学 校数学 差异性教学策略” 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后 , 教师首先根据学生
的情 况 制 订 学 习 内容 ,发 挥 学 生 合作 学 习 的主 动 性 。每 个 小 组 因分 工 不 同 , 在 上 课 或 准 备 资 料 的过 程 中 , 每 个 同学 都 应 各
动 中等生 , 可 以全面做到人人都关 注个体差异 , 但要让这种教
学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并发扬光大 ,还需要教 师不 断地学 习
和探索。
参 考文 献 :
【 1 】 曾继 耘. 关 于差异教学 若干理 论问题 的思考 [ J ] . 教 育研究 , 2 0 0 7
( 8 ) .
2 0 1 8年 1月 第 2期
G W EEK LY L E A R
J a n . V 2 O 1 I . 8 2
浅 谈如 何 合理 运 用数 学 情境 教 学 的方式
刘 金 霞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 , 河北 唐 山 0 6 4 0 0 7 )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 是激发学生学 习, 促进学生学 习动机 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正如课
堂实践表 明, 快乐的课堂气氛是取得 良好教 学成果 的保 障。学生在 愉快 中学 习, 对教 师传授 的知识能够更快地接 受。可 以说 , 和谐 、 积极的课堂教 学情境对于课 堂教学气氛起到事半 功倍 的作用。现代 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综合 能
力要求越来越 高,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 面发展也有影响。 分 析合理运用数 学教学情境这个 问题 , 值得教师进行 深
刻 的思 考 。
关键词 : 初 中数学 ; 情境教 学; 合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i 1 6 7 3 — 9 1 3 2 ( 2 0 1 8 ) 0 2 — 0 0 6 6 — 0 2
司其职 , 同学之 间相互监督 , 其结果是学生对数学这 门学科充
分层教学既有利于拔尖优等生 , 也有利于转化学困生 , 带
满 了兴趣 , 而不是完全沉醉于 网络游戏或玩乐之中。 4 . 开发一些 数学微课程 , 每个教 师录制一些数学微 课程
视频 ,以数据共享方式发给每个学生在线学 习。利用学校网
展示提升环 节 : 在独立学 习和交流互 动 的基础 上 , 各个 小组分别在全班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学生 的学 习情况 ,树立每 个小组 的团队合作意识 , 让每位 同学都有成功感 , 教师根据课 堂推进情况及时给予启发提升。( 1 0分钟 ) 课 内反馈环 节 : 结合文本 内容 , 设置课 内训练题 目, 学生
在 课 内完 成 。( 1 5分钟 )
物, 它们的最大契合点在于 “ 因材施教 ” , 促进学生个性发 展。
搭乘网络平台的学习更适应时代的发展 ,更符 合当今学生 的
学习心理与学习特点 , 使“ 关注差异 , 分层教学” 实施得更加有 效 。利用“ 网络环境” 中的资源与该平台的交互 功能。通过课 前、 课上 、 课 后的关注差异 , 分层教学与学 习, 将 互联 网技术与
平 台的 班 级 相册 中 , 或与教师联系 , 及时解答。 关注差异 , 分层 教 学 是 一 个 老 生 常谈 的话 题 , 网络 平 台 是 一个 相对 新 兴 的事
境,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 习和交流完成 ,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任
务做 , 从 而 调 动全 组 同学 的积 极 性 。( 8 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