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金融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

合集下载

移动金融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

移动金融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

移动金融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移动金融是指以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金融得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之一便是农村普惠金融。

农村普惠金融是指在农村地区为农户、农民合作社、小微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形式。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所有农民,而移动金融则具备灵活性、便捷性、覆盖面广等优势,成为农村普惠金融的新选择。

作为金融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商银行在发展移动金融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依托移动金融平台实现综合金融服务农商银行可以借助移动金融平台,通过开展代理业务、存款服务、贷款发放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满足农民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同时,银行也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将金融知识、金融产品推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自我防范和风险意识,降低金融风险。

二、拓展手机银行业务,提高客户满意度针对农商银行的客户群体,可以通过发行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客户提供便捷的银行服务,如账户余额查询、转账汇款、贷款申请等。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全天候服务,避免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时间不足的问题。

三、强化风控体系,减少风险隐患移动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身份认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农商银行需要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范银行业务,管理金融风险。

四、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农民意识针对农民普及率较低的情况,农商银行需要注重宣传,推广移动金融产品的使用。

同时,银行还可以组织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理财的认知和技能,让农民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实现财富增值。

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普惠金融是指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们提供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服务,旨在解决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一员,负有社会责任,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是其应尽的义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商业银行如何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一、建立普惠金融发展部门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普惠金融发展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和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

该部门负责策划与设计普惠金融产品,监督业务推进和控制风险,并协调其他部门的合作。

通过独立的部门设置,可以更好地落实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并提高业务的专业化和效率。

二、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根据普惠金融的特点和目标受众,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包括小额信贷、农户贷款、微企业贷款等,旨在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设计具有弹性还款期限和较低利率的贷款产品,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三、加强普惠金融业务的宣传和推广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普惠金融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线上平台和电视广告等形式,向社会宣传金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并组织相关活动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普惠金融业务中。

同时,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宣传和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部署普惠金融技术支持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中,需要辅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利用互联网、移动支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尤其适合远程地区和不便民群体。

商业银行可以建立智能客户端或者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在线申请贷款、查询账户和咨询服务等便利功能。

五、加强普惠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时,必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

可以通过建立普惠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审查和审核机制、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监测等手段,来降低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内外部合作,共同分担普惠金融业务带来的风险。

普惠金融推广的模式与策略分析

普惠金融推广的模式与策略分析

普惠金融推广的模式与策略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逐渐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普惠金融是指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为广大民众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为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专属的金融服务。

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和重要领域之一,也是推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一、普惠金融的现状当前,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各种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

这些机构有助于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全面、细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使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一方面,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应用面积正在逐步扩大。

例如,普惠银行已在全国21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各类以下设机构,并且其服务的年轻人,小微企业等广大社会群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正在拓宽其服务范围,从传统的银行存款定期、支付结算到货物货款交易、电子商务信用,再到传统贷款和以消费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的服务。

二、普惠金融的推广的模式当前,普惠金融的推广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模式。

通过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农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2. 贫困户集中脱贫模式。

通过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走集中脱贫的道路。

3. 开发农村金融产品模式。

推广涵盖农资供应与销售、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场外集资、股权合作社等方面的农村金融产品,并提供金融管理、营销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

4. 坚持信用为本模式。

以此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以上模式涵盖了政府、金融机构和贫困地区的普惠金融推广服务,可以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

三、普惠金融的推广策略普惠金融是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服务,它可以推动大众的生活水平、财富水平和社会公平。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模式,应以以下策略为依托,促进其快速推广。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与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

普惠金融作为支持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成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境。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困境1. 供给侧问题目前,农村普惠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民多样的金融需求。

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主要局限于少数传统服务领域,如存贷款和理财等,并未能因地制宜地发展更加适合农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普遍较低,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利用现有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创业和发展的动力受到限制,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这也是影响农村普惠金融需求的重要因素。

3. 市场环境问题目前,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规范的市场秩序,金融机构未能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导致资金的滥用和贷款的违约率居高不下。

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农民个人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和不同能力,个性化、差异化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同时,通过加大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监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农民资金的安全。

2. 加强宣传与普及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要通过广泛而深入不同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借助现代通讯技术,将金融知识和技能普及到每个农民,让他们逐步了解金融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利用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3. 支持农村创业发挥金融的积极作用,支持农村创业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携手,为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创业贷款和投资引导服务,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高效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4.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政府应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指导性文件,引导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利用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和以往效果。

“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策乡村振兴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农村改革与发展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策至关重要。

普惠金融是指为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以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

加强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乡村地区人口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传统金融机构覆盖范围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发展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模式,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偏远地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

在农村地区,对金融知识的认知度相对较低,金融需求也相对简单。

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农村居民往往容易受到不良金融产品的误导和欺诈。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增强他们辨别金融风险的能力。

金融机构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增加农村居民的金融信任度。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发展农村金融保险,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牲畜等的保险服务,降低农民的风险和损失。

可以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农村信贷担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民创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可以借助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将金融服务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农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第四,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金融服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评估,防止不良金融产品的投放。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风险教育,增强他们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避免因金融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策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实践与思考——以郑州农商银行为例

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实践与思考——以郑州农商银行为例

Investment/财投资·银行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实践与思考——以郑州农商银行为例文/娄 恬2015年,首个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标志着我国逐步建立起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匹配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

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以金融的普惠性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优化资源配置,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而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一、发展普惠金融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方针的政治要求发展普惠金融是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战略的政治责任,是坚持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农商银行推进战略转型、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天然优势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根植都市、服务县域的地方性银行,因其网点分布多且广,具备支农、支小、支微的天然优势,相较于其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农商银行体量小,组织架构相对简单,在制度流程设计与产品创新方面更加灵活,能够充分满足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

三、发展普惠金融是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经济形势下行压力,银行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渐下沉业务中心,抢占县域、农村市场,农商银行一家独大的优势不复存在,对此,农商银行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的地缘优势发展普惠金融,调优客户及业务结构,提升抢占市场、服务客户的能力,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农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郑州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实践2019年,郑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农商银行”)在原郑州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挂牌成立,成立3年多来,郑州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通过整合队伍、优化流程、创新产品、提升服务等措施,在积极践行普慧金融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银行普惠业务发展思路及措施

银行普惠业务发展思路及措施

银行普惠业务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银行普惠业务发展的思路:
1、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符合群众需求的各类产品。

2、积极开展金融教育活动,提高客户金融知识水平,提高对金融服务的理解和认知。

3、加强普及金融科技,推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扩大助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面,切实解决小农、小微等群体的融资难问题。

5、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的全面覆盖,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二、银行普惠业务发展的措施:
1、制定优惠政策:借助政策引导,银行应该根据国家政策制定优惠贷款、贴息等针对小微企业、劳动力和农民的支持政策。

2、开展金融培训:构建普惠金融服务的完整体系,开展金融培训,提高普惠金
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实现信息共享:银行应该扩大代理机构渠道,与相关部门共享信息,拓展客户群体,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度。

4、开展风险管理:为了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银行需要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根据客户的信用评估结果进行贷款审核。

5、探索新型业务模式:银行应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推出更多贴近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客户体验度。

浅谈农商银行如何做好金融服务

浅谈农商银行如何做好金融服务

浅谈农商银行如何做好金融服务当前,农户仍是农村最主要的经营主体。

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计划的推进实施。

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商银行应如何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当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具体要求?笔者结合天长农村商业银行实际,认为农商银行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提到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度,既是农商行的艰巨任务,更是农商行实现自身发展的利好契机。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有效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

预计将会有一大批在城市务工的青年农民、农村大学生、下乡干部等具有现代金融意识的人群去农村发展事业,将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带来更多的有效金融需求,既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也为我们的信贷投放提供了新机遇。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

对农用地而言,在第二轮承包到期后,中央已经明确再延长30年。

当前,“两权”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是比较有效地抵押贷款模式,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将会为我们大力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必然会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既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意味着,将会有一大批涉农项目、涉农工程在农村地区铺开。

而作为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我们农商行可以凭借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利用牢固的农村客户基础,依托乡镇网点,集中营销涉农项目,重点发展活跃客户,吸收惠农资金,发放涉农贷款,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市场。

二、当前农村贷款需求状况(一)农村贷款呈现户数和需求双集中的新特征。

调查显示,目前有贷款需求的主要集中在三类:从事规模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农户、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户以及从事粮食运输收购、生产加工的农户。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农村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模式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和农村小微企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更便捷、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风控手段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为农村商业银行拓展市场和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但与此互联网金融模式也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比如面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压力、客户流失和资金外流等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对自身的影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服务模式,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个影响是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

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受限于地域和资源,往往难以为农村地区的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和查询,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互联网金融模式也为农村商业银行拓展服务对象和市场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红利。

互联网金融模式提升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传统金融机构依靠传统的人工服务模式,服务效率低下,往往需要客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互联网金融模式采用了自助服务和智能化风控技术,可以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风控技术,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粘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分析及对策——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为例

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分析及对策——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为例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准确方向,健全合适农业农村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根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立足农村金融领域,从现状及问题出发,以农村金融发展为切入点,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为例,分析其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的举措,并对下阶段该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建议对策,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存在问题;路径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优惠政策,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

十八大期间,“三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民收入持续提升、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获得关键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重要论断。

换句话说,“三农”问题虽然在努力下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些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更大成就,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

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农村金融服务是其支柱力量和有力支撑。

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充分利用金融科学技术给“三农”提供“源头活水”,让优质金融服务和产品成为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本文在剖析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珠三角某农商银行在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为出发点,提出下一阶段该行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策略建议,以期在促进农村振兴工作中农村金融力量如何参与推动提供参考。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阐释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阐释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阐释摘要: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在各种政策引领下迅速发展,但由于农村地区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依然存在“惠而不普,普而不惠”问题,这也意味着加大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创新模式的研究力度迫在眉睫。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网点多、分布广等优势,弥补其他银行金融业务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创新模式引言: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需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根植农村。

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借助普惠金融服务,突破城乡金融服务壁垒,将金融业务深入渗透到农村市场,为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工作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这就需要农村商业银行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渠道,对服务对象进行精准定位,并加强自身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从而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一)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现状我国监管部门于2017年上半年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建立普惠金融机制,其中包括农村商业银行。

在实施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专职机构,采用事业部服务方式,实现了垂直化服务金融客户的目标。

这种服务模式具有专业性、独立性特点,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充分做到各司其职、专人专岗。

并且在资源分配、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均构建了相应的经营机制,基本满足了银行独立经营管理需求[1]。

从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方面分析: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网点多、分布广等优势逐渐扩大服务范围,加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普惠金融业务在众多地区以多样化方式有效落实。

从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进行分析:在普惠金融服务深入落实、不断推进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也加大了金融产品开发力度,并在了解客户特点、自身优势基础上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开发出了诸多个性化金融产品。

尤其新时期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为农村商业银行线上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现状在“三农”扶持政策深入落实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实施跨部门合作等方式,为民营民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在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逐渐形成了金融业务全流程覆盖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效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效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效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线银行和支付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也需要加强其在线金融服务,以吸引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效策略。

1. 建设易用性强的网站一个易用性强的网站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频率。

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建设一个简单、易用、直观的网站,包括清晰的导航、易于理解的页面设计等。

最好有一个搜索框和分类,让客户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2. 提供手机应用程序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一个手机应用程序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必须建设一个易于使用的手机应用程序,以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和查询。

3. 优化在线服务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优化其在线服务:包括交易确认、账户查询、贷款申请、在线转账等等。

一定要让客户感到使用网上银行或者手机应用程序交易很容易,方便,同时也要保证交易安全。

4. 发展与支付机构的合作支付机构如支付宝、微信等可以为客户提供快速在线支付方式,可以让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更容易地支付款项。

银行可以与这些支付机构合作,为其客户提供便利的在线支付服务。

5. 审计与安全保密审计和银行保险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审计将帮助银行发现并应对安全问题,同时银行保险将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

农村商业银行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和交易安全,并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客户信息安全有保障。

总的来说,为了满足客户,农村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客户需求,并保证客户的信息和资产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在线服务的优化和扩展将对银行业务的增长和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摘要: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农村金融资源的高质、有效配置。

对于“金融贫血”的乡村来说,没有金融的输血和造血功能,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

基于此,以下对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视角;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引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Fin tech)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金融模式凭借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改变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和信息收集方式,是信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金融效率。

依托金融科技的作用,各项新型金融服务产品蜂拥而至,这些产品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将获取的资金以协议方式大量投入到市场中,大大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1存在的问题分析1.1普惠金融产品种类欠缺当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市场份额较小,缺乏对农村市场以及农业信贷需求的深度挖掘,很少有针对性的产品。

由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影响力强,在农村区域认可度高,导致农村区域的分支机构更多充当大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闲散资金的终端,反哺农村区域的产品设计相对不足。

以中国工商银行承德分行为例,定位服务“三农”的“兴农通”APP发展较为缓慢,截至2022年4月,客户端实现的缴费与业务办理仅7例,这与农村当前旺盛的金融需求不相符。

1.2数字金融应用场景不足因为农村居民惯于使用现金支付、金融素养偏低、操作电子设备能力差等原因,造成数字化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发展推广速度较慢,相较于城市将数字支付应用在小额消费交易、日常生活缴费、交通移动支付、日常网上购物,农村地区数字支付还仅限于购物支付,应用场景相比于城市要少,在覆盖广度和使用频率上都是较为落后的。

2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2.1创新业务模式,发展农村价值链金融一是多方合作,合力形成互利互补的利益联结系统,加大保险业、期货市场行业扶持力度,更好地融合于供应链系统,从而克服传统农业模式的约束,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策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支持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本文将探讨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发挥金融优势,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一、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具有贴近农村、了解农业的优势,其金融支持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农村商业银行还加强与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合作,形成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合力。

三、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策略1.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贷款投放力度,确保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要优化贷款结构,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推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业机械设备融资租赁等产品,满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3.加强与其他合作主体的合作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

例如,与政府合作开展农业项目融资,与企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与农民合作社合作支持农民增收等。

4.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农村商业银行应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例如,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线上化、智能化。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整合和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整合和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整合和发展一、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的重要趋势。

数字普惠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与数字普惠金融的整合与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支付结算、保险、理财等。

农村金融服务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如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金融服务质量不高、金融服务成本较高等。

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金融服务的线上化和智能化,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通过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等渠道,农民可以随时随地办理金融业务,不再受地域限制。

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进行精准识别和匹配,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商平台等合作,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动下,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数字普惠金融还有助于培育农村金融人才,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的整合与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应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广大农民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和意义数字普惠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地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普惠金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农民不同的金融需求。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不足。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导致利率水平偏高,让农民感受不到金融便利。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推动农村金融普惠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达到实现农村金融普惠的目标。

通过研究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农村金融政策建议,引领和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全面理解和有效应对,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农村普惠金融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概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策略探讨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还可以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借鉴和经验,促进农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及策略,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

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也逐渐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普惠金融是指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农民、城乡低收入人群等没有得到金融服务的人群提供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仅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对银行的认可度和形象,同时也可在经营业绩上产生一定的收益。

下面我们介绍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和方法。

一、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提高融资渠道多样化。

银行可以通过加强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拓展场景化服务等方式,为农村地区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务,例如利用ATM、自助终端等设备让客户可以方便地办理业务。

二、开发金融创新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融资需求。

针对不同客户提出的融资需求,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出类似小额贷款、农民专项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或服务模式,使得中小微企业和农民不仅获得更多金融服务,还能推动他们的发展。

三、协同发展,建立多元化金融生态圈。

银行可以和相关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协作发展,例如,可以和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微型金融机构等开展业务合作,使得普惠金融生态系统更加可持续。

四、推行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银行可以通过设立互联网贷款、互联网理财等业务平台来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和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农民等人群的金融服务。

五、打造用户口碑,提高服务质量。

银行应当在新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强自我建设,争取客户的信任和支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意识为普惠金融市场开拓更加广泛的经营空间。

总体来说,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需要建立科学的定位、完善服务体系、推行多样化运营策略等措施。

通过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银行的服务品质,商业银行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和农民等人群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日趋成熟,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大对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力度。

普惠金融是指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包括贷款、存款、支付结算、保险、理财和信用信息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业务。

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在未来金融市场竞争中占据发展先机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首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针对中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推出更为灵活、便捷、符合其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可以推出以经营场所、生产经营能力等为抵押的信用贷款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可以推出面向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小额贷款、小额存款等金融产品,为他们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普惠金融客户服务窗口,提供更为贴心的金融服务。

这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迎合普惠金融客群的需求,从而为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加强合作与共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与共建。

政府是普惠金融事业的主导者和支持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商业银行还可以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与共建,通过共同举办普惠金融培训班、开展普惠金融宣传活动等方式,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与各方的合作与共建,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获取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资源和支持,使其普惠金融业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发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商业银行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就要加强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更好地满足普惠金融客户的需求。

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措施

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措施

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措施引言普惠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服务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包括信贷、存款、支付、保险、理财等金融服务的一种方式。

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措施,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合作发展等方面。

技术创新移动金融服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金融服务成为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银行可以通过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如移动支付、账户查询、转账等。

移动金融服务可以大大降低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并提高服务的覆盖率。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银行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

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大量的数据,识别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例如,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评估服务,减少传统审批过程的时间和成本。

产品创新小额贷款产品小额贷款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获得资金支持。

银行可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出灵活的小额贷款产品,如微信借款、快速贷款等。

这些产品的特点是额度小、审批快、利率低,有效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融资需求。

保险产品保险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可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风险保障。

银行可以开发出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险产品,如微型保险、医疗保险等。

这些保险产品的特点是保费低、保障范围广,可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风险保障需求。

合作发展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银行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组织可以帮助银行了解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并提供培训、辅导等支持服务,帮助低收入群体更好地使用金融服务。

银行可以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普惠金融项目,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与科技企业的合作科技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为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银行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金融科技产品,如智能理财、区块链等。

这些科技产品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结论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措施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合作发展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e金融视线 2018年3月033移动金融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河北唐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齐会征摘 要:当今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移动金融则是基于此产生的一种增加了更多新功能的金融模式。

我国现在普惠金融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今后也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与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新时期,移动互联网及客户端的出现,使得移动金融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移动金融背景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价值以及具体需要采取的策略,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实践为农高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移动金融 农商银行 普惠金融 价值 策略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a)-033-02农商银行在针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方面也具备了自己独有的特殊优势,不管是其现在的定位,还是过去的历史传统都决定了其发展普惠金融是未来必然的路径[1]。

农商银行应当积极认清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等相关的指导原则来完善已有的金融企业制度,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移动金融背景下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价值分析1.1 普惠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1.1.1 符合三农经济加速转型的实际需求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整体发展趋势十分缓慢,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步入新常态后,虽然整体局面未发生变化,但是经济结构进入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性矛盾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显著[2]。

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传统的农业生产依靠高消耗和高资源浪费的模式无法再得到发展,三农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面临着转型。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农民和实际情况需求的表现,旨在使各种金融资源实现更加均衡的分布,也使得对更加薄弱的金融环节加大支持力度,也使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得到相应降低。

1.1.2 有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改革我国早在2003年就已经对农村金融开展了相应的改革,之后在十几年时间的发展和努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比较可靠的成效。

农村金融服务也出现了不少心的模式,农村金融体系当中的融资结构与环境得到相应改善,加快推进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需求,所以必须要使农村的普惠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让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朝着更加包容全面的方向发展。

1.1.3 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阶段,农村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

金融现如今在资源配置当中的作用不断显著,传统的金融模式在金融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所强调的都是效率与安全,而核心也是对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根据我国现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很多农民和农村的经济实体根本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他们也开始投入到更加昂贵的民间融资当中,增加了农民的生活成本,而且与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差较远。

1.2 移动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1.2.1 有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商业可持续性。

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经营条件也相对薄弱,金融服务的风险大,回报低,因此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目标也比较难。

在普惠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也会出现争端。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各界逐渐达成了共识,也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即如果引入了新的技术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成本可负担与商业的可持续性之间并不是不相兼容的[3]。

移动金融的载体为智能手机,只需要投入很低的成本就能够构建起智能化、移动化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移动金融所涉及的面十分广泛,在较好的政策背景下,可以解决农村发展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的难题。

1.2.2 有利于农村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得到拓展传统农业由于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相对低级,所以也处于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底端,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更没有太大的要求。

但现代农业水平的发展,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有基本的汇款、贷款和存款需求,同时也增加了更具有综合性质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与单一的金融服务不相适应。

部分农村地区在惠普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供求矛盾。

移动金融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将移动金融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

2 农商银行在移动金融背景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方法分析2.1 完善相关的金融基础2.1.1 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普惠金融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清算系统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社会当中的所有阶层与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于民生,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让小微企业以及贫困人口等都可以感受到和获取到更加安全便利,合理的金融服务。

在农村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当中可以在一些小超市或者小卖铺当中设置相应的自主服务终端,设备管理员可以选择一些群众威信高,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基础性服务。

当前固定电话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因此可以借助于手机、Pos 机等方式来布设无线取款服务点,使用户的体验可以得到优化和作者简介:齐会征(1982-),男,河北唐山人,经济学硕士,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中小商业银行及农商行经营发展、银行资本运作及资产证券化相关课题方面的研究。

Finance金融视线0342018年3月 改善,也使得农村网点的金融服务能力 和覆盖率得到提升,全覆盖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2.1.2 加大相关资金支持与投入力度根据农商银行扎农村所建设网点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一些村民比较集中的便利店、学校等设置存取款一体机,弥补偏远山区金融服务空白的缺陷,构建起更加立体化的服务网络,也使得结算流程变得更加顺畅与方便。

2.1.3 推动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的结合也变得更加密切,依托于当前前景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的技术手段,推动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也使得电子银行的渠道变得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客户还款,汇款等基本要求,还可以让用户享受更加便利化的服务。

同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可以派遣一些优质的骨干银行员工深入到农民家里,或者田间地头,推广和宣传金融产品,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2.2 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学2.2.1 更加凸显支农重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金融资源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这些新的需求,需要金融行业加大对农村地区龙头企业,优势农产品和农业基地的信贷投入,尽可能满足新的信贷需求,开设更多的金融试点,使农村地区小微企业服务效率以及规范管理水平等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2.2.2 创新当前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创新需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是担保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也可以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减少农户因中国绿色金融工具发展现状、问题及国际借鉴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倪紫越摘 要: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产品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起步较早,有着先进的经验。

本文以中国绿色金融最新实践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绿色金融工具发展中的问题,得出我国应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碳市场定价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完善中国绿色金融标准并推动其国际化。

关键词: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工具 发展现状 国际借鉴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a)-034-04绿色金融是以生态环境利益为重的创新 型金融模式,募集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污染防治、资源节约等绿色项目,从而实现环境改善和资源高效利用等目标。

G20杭州峰会各国对发展绿色金融达成了一致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在许多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快速的进展。

继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绿债市场,2017年中国绿色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互联网绿色金融工具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但是我国在绿色金融工具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完善,发达国家通过运用绿色金融工具及其相关体制机制,促进了本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可从国外绿色金融工具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规范、创新和发展。

1 中国绿色金融工具发展现状1.1 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绿色证券、绿色基金取得长足发展绿色信贷是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2017年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2017年末,中国进出口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0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0%。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截作者简介:倪紫越(1996-),江苏淮安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绿色金融方面的研究。

为贷款过程中抵押物不足为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贷款难题。

对于一些效益、市场及技术都比较好的小微型企业,尤其是那些从事农产品,养殖业等涉农企业更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广“农商行+担保公司+企业和农户”这种新型的模式,使融资的成本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

2.2.3 创新传统的服务模式农商行服务模式的调整和优化需要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要将其当作优化客户结构的重要途径。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可以让客户经理在一些市场、商业区等登门拜访,进社区,进商会,要将知识和服务等都送到客户的身边。

3 结语新形势下普惠金融的提出和发展不仅顺应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了满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农商银行应当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积极深入农村,在了解农村不同主体的贷款需求之后再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在具体开展普惠金融的服务当中,农商银行应当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入手,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1] 李东荣.积极发展移动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J].金融电子化,2016(07).[2] 尹浩然.移动金融风险防控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3] 汪洋.基于市场需求的农业金融教育教学改革[J].农业工程,2015,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