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普惠金融概念最早源于联合国20XX 小额信贷国际年,彰显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内涵,引入我国后很快进入国内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政策实践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使金融服务惠及所有市场主体和社会群体,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体现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普惠金融在我国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不断深化,着力破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难题,并研究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 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结构性排斥有待全面化解

在各国普惠金融发展实践中,普遍都存在结构性排斥问题,我国突出表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服务缺失、中小融资难、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弱势群体受到金融排斥。近年来,我国小额信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市场化程度不够,发展深度不足,商业性机构发展不到位,公益性机构发展政策缺乏,成为我国建设普惠金融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呈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大与中小大客户与小散客户的二元结构特征,而这种二元结构充分反映了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排斥问题,即越是需要金融支持的主体,获得金融服务反而越困难。在政策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商业性金融机构更青睐于大中型和城市优质客户,而不愿投向小散和低端客户,因此贫困地区更容易受到排斥。普惠金融应具有全面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特征,要使所有拥有金融需求的人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使金融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 二) 民间借贷与信用借贷并存,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有待根除民间借贷属于非正式金融,主要受地缘、血缘关系影响,受社交关系支配,受潜规则主导,与现代信用借贷截然相对。民间借贷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其无序地滋生蔓延势必影响现代信用借贷的正常发展,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目前,我国许多农民只是在存取款时才与金融机构发生,通过贷款解决所需资金问题并非农民首选,而是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的民间借贷。从个体借款来源看,农民更倾向于向亲朋邻里借款,之后才是银行贷款,而部分农户甚至首选高利贷借款。这说明我国的普惠金融整体建设仍相当滞后,导致农民

利用传统的以社交关系络为依托借钱的意识较强烈,而通过正式渠道、使用现代金融手段的意识不强。而这种情况在贫困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甚至民间高利贷在相当一部分贫困户中仍旧存在。由于高利贷存在利滚利等加重负担的滚雪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贫困,而这是与现代金融发展相违背的。民间借贷对普惠金融的驱逐,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排斥,根源在于金融服务供给缺失和陈旧观念的影响。

( 三) 输血型借贷主导而造血型借贷不足,金融供给侧导向有待改善科学合理的普惠金融制度不仅能授之以鱼,而且能授之以渔。当前,我国个体借贷的主要用途包括: 首选购房和新建、修建房屋等安居型用途; 其次是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经营等财富增长型目的; 最后是教育、医疗及婚丧嫁娶等生活型、应急型支出。城镇居民借款的主要用途是购买住房,而住房也是农村居民集中支付中的重要内容。此外,受传统观念及其他因素影响,近年来农村婚嫁费用急剧攀升,尤其是男方需要提供的彩礼费用居高不下,在很多地区甚至超过住房负担。在贫困地区,因彩礼高企而去借钱,进一步加深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同样较为突出。因此,对于生活困难群体,如何更好地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引导增加生产型、造血型借贷,减少支出型、输血型借贷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在推进普惠金融、满足低收入群体金融服务需求过程中,需要从金融供给侧方面发挥调节功能,使普惠金融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机制; 不是追求一次性的输血型短期效应,而是基于可持续的造血型长期效应。但当前,部分地区和机构在实践运作中,还存在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倾向,要么强调输血功能而将政策性救济和补助等同于普惠金融措施,要么强调造血功能而将有偿的市场化资金运作方式等同于普惠金融手段。事实上,普惠金融既不是单纯的政策性救济和补助,也不是完全的自由化市场措施,而是强调在正确理念指导下,在金融机构与受众之间建立起长期的信用合作关系,由此形成具可持续发展效应的长效机制。

( 四) 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受到制约,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首先,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受到制约。我国幅员辽阔,普惠金融需要覆盖的地域范围广大,而有些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受地理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维护成本较高,物理点布设依然存在较大困难,且实际造成了金融服务的空间性排斥。金融服务最难到达的地方往往也是地理空间障碍最大的地方。同时,通讯和络设备工具落后、匮乏,现代通信知识缺乏,现代金融知识有限且实际操作能力差,相关费用承担能力弱,这些因素又实际造成机会性排斥。在空间性排斥和机会性排斥的共同作用下,实质上制约着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其次,金融机构吸储多于放贷态势未变,逆向资金流动有待扭转。虽然近

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强业务拓展,居民可选择金融服务的渠道有所增加,但总体看,面向金融服务普惠程度低,供给渠道仍显不足,借贷产品结构单一,贷款利率偏高,存在价格性排斥,导致借贷实际发生率不高。此外,金融服务人性化不足,信贷手续繁琐,贷款抵押品标准过高,实质造成条件性排斥。在主要依靠熟人担保而非财产性担保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范考量,采取的限制性措施较多,间接抑制了信贷的实际发生。而出于生活必需和应对风险的考虑,低收入群体更注重储蓄。因此,就弱势群体及其面对的金融服务而言,呈现明显的吸储多于放贷的格局,弱势群体存多借少进而产生相反的资金逆向流动。尤其在农村地区,大量积累资金流向非农领域,农村资金抽水机效应不同程度地存在,加剧了城市和农村间金融服务的供给失衡。可以说,条件性排斥因素是造成逆向资金流动现象的主要原因。

( 五) 普惠金融目标群体意识不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有待健全虽然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金融结构对普惠金融发展高度重视,不断加大金融普惠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力度,但普惠金融主要的惠及目标群体老少边穷地区、小微散用户及特殊群体等主动使用金融手段的意愿不强烈,甚至存在较强的自我排斥问题。20XX 年,对河南省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户贷款发生率只有. 8%,从未申请过贷款的农户占比达37%,其中40 ~ 49 岁年龄段农村劳动力没有贷款经历的占比达46%。普通民众对除基本储蓄业务之外的其他金融服务缺乏了解,对新业务不熟悉、接触少,对程序过繁、过多的金融服务业务存在畏难甚至拒斥心理。此外,民众金融风险意识普遍缺乏,盲目轻信、跟风从众等非理性行为较为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建设滞后,亟待加强。由于个体在面向复杂的金融市场时面临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缺乏有效监管制度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容易被诱导或误导而采取不理性的金融行为,进而造成与自身承受能力不相称的重大损失。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措施,倡导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立法和监管,注重政策的一致性,提升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而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克服民众对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不信任感,也为普惠金融的实现铺平了道路。近年来,我国境内发生的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不断,并继续呈多发、频发态势,信息泄露、络欺诈、信用卡恶意套现等问题频出,地下钱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借贷拆借、非法高利转贷、非法典当、私募基金及P2P 挤兑倒闭事件等,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金融财产损失,这已与普惠金融的目标要求完全相背,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亟待提高,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急需完善。

二、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的着力点及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