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和平与发展问题资料 一、历史条件和背景(摘自《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郭晓 东,南 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2.20)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属于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判断,是指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最活跃的基本矛 盾和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 对时代主题的判 断是一国选择发展道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 出发,以历史的眼光理性地分析了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势,全面地揭示了 20 世 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地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的科学判断,为和平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逻辑前提和重要保证。 1、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尽管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依然存在,但世界潮流正在发生自二战结束以 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由紧张逐渐趋于缓和,美苏两强的关系也由激烈对抗转向寻 求对话;民族国家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成为制约大国霸权、 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各国经济合作加深,相互依赖性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对“和平与发展” 的渴望逐渐取代"战争与革命” 的激情成为世界人民的普遍价值认同。 邓小平高瞻远瞩, 准确地把握住这种影响世界发展全局的大趋势,提出 “和平与发展” 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前途 和命运的两大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通过分析美苏力量的对比变化,认为随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 为中国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了理论准备。 1977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 会议上通过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做出了 “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爆发”的判断。1983 年 3 月,邓 小平在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中对未来世界性战争进一步作出大胆预测: “大战打不起 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 “ 1985 年 6 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 调,“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 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1987 年 5 月,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吕贝 尔斯时明确指出“对于总的国际形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 以避免的。 ” “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逐步确立了 “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主题观。 1984 年 5 月,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谈到: “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 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 ”首次将“和平”与“发展”视为影响国际 社会的两大突出问题。 同年 10 月,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再次强调: “国际上有两大 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 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 系全局,带有全球性、 战略性的意义,” 从而将 “和平” 与 “发展” 两大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 1985 年 3 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正式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 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其中,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是 “核 心问题” 。1988 年 12 月,邓小平与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会谈时,再次提出南北问题的实质是 发展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并着重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 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将和平与发展表述为 “当代世界的主题”,并成为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 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战略高度、 全球视野重新思考中国在新时期的发展问题,从而为和 平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前提。 2、江泽民关于时代主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