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笔记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

八年级下册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的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植物组织培养。

2、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3、营养生殖:依靠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枝接:接穗:带有芽的枝砧木:被接的植物体(1)嫁接芽接:接穗:芽砧木:被接的植物体▲嫁接的原理:使接穗和砖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两部分产生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嫁接的关键:使接穗和砖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新形成的植物保留了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2)扦插:菊,月季,杨柳, 葡萄(3)压条▲▲营养生殖的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4、植物组织培养:(定义):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优点):①可以在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应用):快速繁殖名贵花卉和药材,培育无病毒植物。

5、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看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6、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植物有性生殖的优点: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提高后代的适应能力。

▲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而雄蕊和雌蕊又统称为花蕊▲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胚珠的外被是珠被,胚珠里面有卵细胞)。

子房壁胚 珠子房柱 头花 柱花 粉花粉管卵细胞两个精子雌蕊▲传粉后的雌蕊结构图:(1)花开:花瓣展开的过程(2)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七课哺乳动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七课哺乳动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七课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特征
1.哺乳动物具有乳腺,能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

2.哺乳动物具有体温调节能力,能够保持体温恒定。

3.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4.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具有脊椎骨和关节等特征。

二、哺乳动物的分类
1、食肉类:如狗、猫、熊等,具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性动物。

2、草食类:如马、牛、羊等,具有发达的牙齿和盲肠,是草食性动物。

3、杂食类:如人类,食物种类多样,既有肉类也有植物类食物。

三、哺乳动物的繁殖
1、繁殖方式:哺乳动物一般进行胎生,幼仔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哺育长大。

2、生殖器官:雄性哺乳动物具有睾丸和输精管等生殖器官,雌性哺乳动物具有卵巢和输卵管等生殖器官。

3、生殖过程:雄性和雌性哺乳动物进行交配后,雌性哺乳动物受孕,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最后出生。

四、哺乳动物的意义
1、哺乳动物在地球上占据了多种生态位,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2、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能力,对于人类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家畜、宠物、实验动物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

二、扁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 2.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⑴生活:寄生生活 ⑵结构 ①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没有 ②生殖器官发达----精巢发达,呈树枝状
(二)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三)与人类的关系 ——致病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 1.蛔虫 ⑴生活:寄生生活 ⑵体形:两侧对称,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⑶结构 ①角质层(体表):保护 ②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③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⑷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蠕动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一)蘑菇——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 1.地上部分(子实体) ⑴菌盖:下方有菌褶,内有孢子 ⑵菌柄 2.地下部分(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二)霉菌——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 1.结构 ⑴直立菌丝:营养物表面 ⑵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内部,吸收有机物 2.分类
⑴青霉
①颜色:青绿色 ②孢子着生的结构:扫帚状
(1)身体呈___辐__射__对__称____; (2)体表有刺___细____胞___________;
(3)有__口____;无___肛__门__。
二.扁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
1.涡虫 ⑴生活:自由生活 ⑵体形:两侧对称(左右对称),有利于运 动、捕食和防御。 ⑶结构
①咽(管状):捕食 ②肠:消化 ③口:排出食物残渣
气管的开口是气门(胸腹部) ⑸体表:有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蒸发、
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蜕皮) (二)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节肢动物(最大类群) (三)与人类的关系 1.动物蛋白:如虾、蟹 2.传 粉:如蜜蜂 3.入 药:如蝎、蜈蚣、蝉蜕 4.实验材料:如果蝇 5.传播疾病:如蚊、蜱、螨 2.甲壳类——虾、蟹、水蚤 3.其他——蜘蛛、蝎、蜈蚣、鼠妇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生活环境
动物是生物界中最庞大的一类生物,它们以各种方式生活。

在不同的环境中,动物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为了生存,动物们必须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

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适应环境,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动物会长出更厚的皮毛来保持体温;在干旱的环境中,一些动物会进化出能够从身体中提取水分的能力。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与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些动物对人类有益,例如:蜜蜂采蜜为人类提供蜂蜜和蜜蜡;猫和狗为人类提供陪伴和保护。

然而,也有一些动物对人类有害,例如:老鼠和蚊子会传播疾病;一些野生动物会攻击人类。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利用自然资源。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方式
动物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

它们的运动方式取决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结构。

例如:鱼类通过鳍划水来游泳;鸟类通过翅膀来飞行。

动物的行为类型
动物的行为类型多种多样。

它们的行为类型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环境和它们的生理特征。

例如:一些动物有着固定的繁殖季节;一些动物有着复杂的求偶行为。

动物行为的保护意义
动物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和它们的栖息地。

例如:通过了解猛禽的捕食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鸟类和它们的猎物;通过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物种的未来。

生物八年级上册笔记

生物八年级上册笔记

生物八年级上册笔记1.显微镜的构造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收镜装箱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观察到数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6.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八年级生物上册必考知识点总结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网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人们利用转基因羊生产含有药物的奶,这叫做乳房生物反应器。

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模仿生物的某些特点发明创造出特殊的仪器设备,这叫做仿生,如: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2023年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2023年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2023年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摘要:一、前言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三、生物的分类1.植物2.动物3.细菌、真菌和病毒四、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2.生态系统3.环境因素五、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生物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2.人类对生物的影响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正文:前言:生物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从我们的食物、空气到我们生活的环境,都离不开生物。

本篇生物笔记将带你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生物体通过摄取其他物质,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将氧气和有机物在细胞内进行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能力称为应激性。

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激素等途径对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这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重要特征。

生物体能够由小变大,发育成熟后进行繁殖,产生后代。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二、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

通常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五大类。

植物:以光合作用为主要营养来源,细胞具有细胞壁。

动物:以摄食为主要营养来源,细胞无细胞壁。

细菌、真菌和病毒:微生物,其中细菌和真菌为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

三、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圈是生物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和水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组成的。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产生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笔记如下: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1. 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身体结构也会有所不同,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动物的栖息地可以按照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陆生和空中生活三种。

3. 水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用腮呼吸,身体适应水中的环境。

4. 陆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表层,用肺呼吸。

5. 空中生活的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能折叠的翅膀,体重较轻。

6. 动物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7. 动物通过排便、排尿、产卵等方式进行个体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 动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

9.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10.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11.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食物链和食物网。

12.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13.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分布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动物的栖息地可以按照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陆生和空中生活三种。

14.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5. 动物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16. 动物通过排便、排尿、产卵等方式进行个体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 动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

18.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19.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分布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八年级上册完整生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完整生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完整生物笔记一、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态价值。

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动物的体态和结构因种类不同而异,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如头、颈、躯干和四肢等。

动物的功能:动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等,这些功能都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

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不断生长和繁殖。

植物的发育:植物的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如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特征和环境需求。

四、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土壤、水分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影响也不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垃圾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五、人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人类生活在生物圈中,与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保护生物圈: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变量和对照组,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

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提出建议。

实验报告撰写:撰写实验报告时,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以及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实验评价与改进:对实验进行评价和改进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实验室安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八年级生物笔记上册

八年级生物笔记上册

八年级生物笔记上册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Aa,Bb等。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能得到表现,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被掩盖,不能得到表现,用小写字母表示。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成对基因可能都是显性基因(AA)或等位基因(Aa);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成对基因必须都是隐性基因(aa)。

2.遗传图书写方法:例如,基因型为Aa和Aa的遗传图。

3.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平衡。

5.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植物的发育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株成熟和衰老等过程。

6.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活环境的多样性、运动方式的多样性等。

7.鱼类的生活特点:鱼类能在水中生活的原因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能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8.鱼类的运动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9.实验方法: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部分笔记内容,具体笔记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进度而有所不同。

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笔记1.细胞1.1 细胞的发现史1674年,荷兰人利用自制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胞。

1839年,德国解剖学家 Schwann 和植物学家 Schleiden 提出了“生命物质都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

1.2 细胞的结构1.2.1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对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起着保护和选择的作用。

1.2.2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一块区域,包括胞浆和细胞器。

1.2.3 细胞核是细胞内一个大而圆形的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复合物的球状结构。

1.3 细胞的分类真核细胞:有真核膜,细胞质内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无真核膜,细胞质内只有原核体1.4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植物细胞: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没有中心体。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叶绿体、小液泡、有中心体。

2.生物多样性2.1 生物分类的意义便于认识、描述、记录、研究和使用生物资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2.2 生物分类的方法2.2.1 形态分类法根据生物的形态、构造、性状、生命史等特征进行分类。

2.2.2 生态分类法根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占的位置、相互关系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分类。

2.2.3 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起源、演化趋势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2.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优秀种原、推广优良品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控制污染等。

3.人类生殖与发育3.1 性腺和生殖细胞女性性腺:卵巢,生产卵子。

男性性腺:睾丸,生产精子。

3.2 受孕精子在输精管内与卵子相遇并结合,构成受精卵,随后在输卵管内进行早期胚胎发育,最终着床于子宫内膜。

3.3 胚胎期受精卵着床后,形成胚胎。

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由于受到母体的保护和供给营养,胎儿发育迅速。

3.4 分娩及初次哺乳人类的产程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分为宫缩期、胎儿娩出期和胎盘娩出期三个阶段。

初次哺乳可增加母婴情感交流,有利于母乳喂养。

八年级上册生物1-4课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1-4课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1-4课课堂笔记一、生物圈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中生物存活的基本条件包含阳光、水分、适合的温度和平衡的营养供给等。

二、栖息地1.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定居的环境称作栖息地。

2.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3.栖息地的毁坏或失去就是威胁生物存活的关键因素。

一、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由相同的非政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具备一定功能的单位,叫作器官。

2.绿色开花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其植物体由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三个层次构成。

其中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称为生殖器官。

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

2.动物体各个系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种繁杂的生理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系统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发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例如病原体等)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就是用杀掉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做成的生物制品,注射于人体后,可以产生适当的抗体。

被子植物1、种子的萌生环境条件:适合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裕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量种子的发芽率(可以排序)和样本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稀释水分——营养物质中转——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就是胚根,食用豆芽的黑胖部分就是由胚轴发育去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就是:弯曲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笔记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笔记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 腔肠动物。

- 代表动物:水螅。

这小家伙可有趣了,身体就像一个小筒子,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周围有触手。

它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这种体形叫辐射对称。

就像一个小太阳,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去的那种对称。

- 水螅的结构:它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着胶状物质。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这里被消化,消化后的残渣还是从口排出呢,是不是很神奇,就像一个只有一个进出口的小房子。

-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刺细胞可厉害了,就像小暗器一样,能帮助腔肠动物捕食和防御敌人。

像水母、海葵、珊瑚虫这些漂亮的家伙也都是腔肠动物哦。

2. 扁形动物。

- 代表动物:涡虫。

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一片小树叶,它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了,这种体形叫两侧对称。

和我们人类的身体对称方式有点相似呢,左右两边基本上是一样的。

- 涡虫的结构:它的口在身体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

扁形动物的消化器官比较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这可有点懒哦。

-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像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这些都是扁形动物,不过后面这几个家伙可都是寄生虫,它们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会给宿主带来很多危害呢。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 线形动物。

- 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这角质层就像它的小盔甲,能防止被人体消化液消化呢。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它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这是因为它在人体里生活得太舒服了,就想大量繁殖后代。

-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除了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等也都是线形动物,它们大多数都是寄生虫,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不少麻烦。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笔记
一、生物的基本概念
生物是指所有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系的总称。

生命体系由生物体、生态系和生命现象三部分组成。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这一自然现象
的学问。

二、细胞与组织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由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2.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的细胞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
的结构。

三、生物的基因和遗传
1.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是DNA的一部分。

2.遗传是生物的一种现象,指父代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的生物
特征。

四、生物的进化与分类
1.生物进化是指自然界中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态和
分布等方面的不断变化、演化和发展。

2.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学问,是为了便于研究而给生物进
行分类。

五、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共同存在的生物和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体,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

六、生物的调节和保护
生物的调节是指生物维持内部稳定的机制,生物的保护则是指
人们对生物进行保护,防止生物灭绝。

以上就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笔记,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
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这一自然现象,进而更好地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笔记一、细胞是生命的基础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活动场所。

4.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础。

二、植物的器官和生态系统1. 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

2.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完整体系。

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将会对生物和非生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2.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以及它们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四、动物的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1.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咀嚼、储存、消化和吸收食物。

2. 不同类型的营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五、遗传和变异1. 遗传是指生物体遗传其父母的特征和特性;变异是指生物体出现的与亲代不同的特征和特性。

2. 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普遍存在。

六、生殖和发育1. 生殖是指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发育是指生物体从幼小到成熟的生长过程。

2. 不同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以及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七、人体生理卫生1. 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以及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3.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影响。

八、传染病和免疫系统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免疫系统则是人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重要防线。

2. 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原体,以及免疫系统对它们的抵御机制。

九、微生物和寄生虫1.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2. 寄生虫则是吸取动物或植物营养的生物,如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种类及其危害。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在细胞膜上有许多蛋白质,其中一种叫做通道蛋白,它可以让某些物质在细胞膜上快速地通过。

2.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代谢,包括DNA和RN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它控制着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RNA是DNA的转录产物之一,它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细胞物质的总称。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二、遗传传递与基因变异1.遗传物质生物个体的性状是由其遗传物质决定的。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分子,它包含了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基因表达和性状表现等。

2.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是个体某一基因位点上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指某一性状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是影响表型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表型的表现产生影响。

3.基因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或性状。

基因变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基因多态性等。

三、植物的结构和生长发育1.植物组织植物组织是指由细胞相同或相似的细胞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集合体。

植物组织的分类有细胞组织、维管组织、表皮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2.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生长和发育是指植物由种子发芽、生长到成熟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包括生长、分化、分裂、增生和营养等方面。

3.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是指植物获取养分的方式和过程。

植物的营养包括吸收、运输和利用三个方面。

植物通过根、叶和茎等器官吸收和运输养分,然后利用养分进行代谢活动。

四、动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1.动物组织动物组织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构成。

动物组织的分类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等。

2.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包括呼吸、消化、循环、排泄和感觉等。

这些生命活动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动物的生殖动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八年级生物上册简单笔记少一点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简单笔记少一点的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2023年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2023年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

2023年八年级上册生物笔记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 生命的起源•地球年龄和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时间•原始海洋环境和生命起源的可能路径•实验室合成生命物质的历程和意义2. 生命的进化•进化论的提出和基本原理•自然选择理论•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群结构和物种形成3.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基本原则和分类体系•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不同分类级的代表性群体二、细胞和组织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组成部分的命名和功能•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运输方式2. 组织和器官•组织与器官的定义和基本功能•动植物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特征和功能三、人类生殖与发育1. 青春期和性成熟•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经期和排卵期的变化•性征的发育和变化2. 人类生殖和受孕•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受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妊娠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3. 出生和生殖技术•分娩的过程和分娩方式•辅助生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生殖健康问题与保健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2. 生物群落和习性•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组成•生物群落的等级结构和食物链•物种适应环境的生物学机制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当前状况•垃圾处理、水土保持、能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方式•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实践以上是本文档的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和重点笔记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内容可参考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源,多练习、多思考、多探索,共同成长。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笔记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

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八上生物笔记

八上生物笔记

八上生物笔记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方向●1、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形、体表、结构、消化、运动、呼吸、生殖等特征●2、常见种类●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的分类●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两大类:1、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划分..●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昆虫;●动物界中的第二大类群是软体动物;●1、常见种类:①海洋中: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②淡水中:水螅●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可食用;如:海蜇..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可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3、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4、水螅P5图5-4●①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②体壁组成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③捕食和消化过程:水螅靠触手捕食;触手上有刺细胞..刺细胞是由外胚层分化形成的;里面藏着刺丝和毒液..水螅通过触手把食物送进口内;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④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好时;有性生殖环境差时二、扁形动物●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②自由生活:涡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多数会引起一系列寄生虫病例如:日本血吸虫会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3、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这是某些扁形动物的特征..三、线形动物●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②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病;②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3、蛔虫的寄生部位:人的小肠●4、蛔虫病的预防:P8①注意个人饮食卫生;②要管理好粪便..●5、日本血吸虫扁形动物、蛔虫线形动物等寄生虫的身体结构特点: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四、环节动物●1、常见种类:蚯蚓、沙蚕、蛭●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②蛭: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③蚯蚓:A、疏松土壤;B、提高土壤肥力;C、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3、蚯蚓●①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②身体分节的意义:使运动更加灵活..●③腹面有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④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⑤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4、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蚯蚓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6、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雨后的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五、软体动物●1、常见种类:①水生的:双壳类缢蛏、河蚌、扇贝、文蛤、石鳖、乌贼、章鱼、鲍鱼②陆生的:蜗牛、蛞蝓俗称鼻涕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缢蛏、扇贝、牡蛎、章鱼、鲍鱼②药用;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③做装饰品;如:螺壳、珍珠不利的:传播疾病;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3、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蛞蝓俗称鼻涕虫没有贝壳..乌贼、章鱼的贝壳已退化到身体内部..●4、双壳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①贝壳:保护作用②外套膜:保护;形成贝壳③足:运动器官④鳃:呼吸器官⑤入水管和出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六、节肢动物●1、常见种类:昆虫蝗虫、七星瓢虫、蜻蜓、苍蝇、蚊子、蚂蚁、蜘蛛、蜈蚣、虾、蟹●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虾、蟹②药用;如:蝎、蜈蚣、蝉蜕③可传播花粉;如:蝴蝶、蜜蜂④作为实验材料;如:果蝇不利的:蜱、蚊子、螨虫会叮咬人;并传播疾病..●3、昆虫的基本特征: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4、昆虫需要定期蜕皮的原因:外骨骼限制了昆虫的发育和长大..例如:“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5、蝗虫P15图5-16的结构特征:●①身体分节:头部1对触角、单眼和复眼、口器→感觉和摄食;胸部3对足、2对翅→运动中心;腹部→容纳内脏器官;且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②附肢触角、足分节→意义: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③体表有外骨骼→作用: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2、鱼的外部形态:①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②体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③体表常有鳞片覆盖→保护作用鳞片表面有黏液→减少水中运动阻力●3、鱼鳃的哪些特点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①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②鳃丝既多又细;在水中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4、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鱼口流入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5、常见的鱼类:①淡水鱼:“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鲫鱼②海水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鲨鱼、石斑鱼、比目鱼●注意:海马也是鱼类①章鱼、墨鱼乌贼、鱿鱼、鲍鱼→软体动物②娃娃鱼大鲵→两栖动物③甲鱼鳖、鳄鱼→爬行动物④鲸鱼→哺乳动物●6、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本P23●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7、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①鳃:鱼、河蚌软体动物、虾节肢动物、蝌蚪青蛙的幼体②肺:鲸鱼、海豚、海豹..哺乳动物③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水螅腔肠动物二、两栖动物●1、常见种类:青蛙、蟾蜍癞蛤蟆、蝾螈、大鲵娃娃鱼●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捕食害虫;如:青蛙、蟾蜍②药用价值;如:蟾蜍分泌的毒液——蟾酥③食用价值;如:牛蛙●3、蛙类数量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①人类的乱捕滥杀;②稻田多施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③水域面积缩减..●4、青蛙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①前肢短小→支撑身体;②后肢发达→跳跃;趾间有蹼→划水;③成体可用肺呼吸;还可通过皮肤辅助呼吸..皮肤:裸露;分泌黏液;密布毛细血管三、爬行动物●1、常见种类:蜥蜴、龟、鳖甲鱼、蛇、鳄鱼、避役变色龙●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鳖;②药用;如鳖甲、蛇毒;③捕食害虫;如避役变色龙不利的:毒蛇会伤人..3、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①头部后面有颈→使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③皮肤干燥;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④用发达的肺呼吸⑤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四、鸟●1、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鸟、蝙蝠哺乳动物●2、鸟类都能飞行..×→举例:鸵鸟、企鹅不能飞行..3、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3生理:●①食量大→持久供能;●消化能力强→及时供能;●直肠短;排泄快→减轻体重●②循环系统完善: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高效运输氧气;维持体温●1外部形态:①体形: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覆羽→保温绒羽、飞行正羽③前肢变成翼→飞行器官区别:昆虫的飞行器官→翅●2内部结构: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中空→减轻体重②胸骨有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③胸肌发达→产生飞行动力;能牵动两翼飞行3生理:③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鸟类每完成一次呼吸;氧气经过肺两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肺→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A、辅助呼吸;B、散热;C、减小身体比重;D、减小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鸟的其他特征:有喙无齿●4、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捕食鼠类、农林害虫;如:猫头鹰、啄木鸟、大山雀②食用价值;如:鸡、鸭、鹅③观赏价值●5、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6、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鸟、哺乳动物..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7、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意义:①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③扩大分布范围..五、哺乳动物●1、常见种类:①陆地:猪、牛、羊、马、猴②水中:鲸鱼、海豚、海豹③空中:蝙蝠注意:鸭嘴兽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但它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能哺乳..●2、结构特征:①体表被毛→保温作用;②是恒温动物③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④牙齿分化课本P38“观察与思考”图→提高摄食能力;增强消化能力※门齿→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食物;犬齿→撕咬食物※A、植食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臼齿;门齿、盲肠发达..→与动物的植食性相适应..※B、肉食性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与动物的肉食性相适应..2、哺乳动物的结构特征:●⑤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⑥用肺呼吸;体内有膈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价值;如:牛、羊、猪②人类得力的助手;如:导盲犬、警犬③经济价值;如:貂、貉、狐的皮毛;④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的: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人类对有害动物进行合理防控是必要的..小结:●1、下列动物的哪些结构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①蚯蚓——湿润的体壁√②缢蛏双壳类、鱼——鳃√③蝗虫——气门×蝗虫的气门是用来呼吸的;但是气体交换的部位是在气管..气门是气管的开口;类似于人的鼻孔..1、下列动物的哪些结构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④青蛙——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青蛙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⑤鸟——肺和气囊×鸟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在肺;气囊只辅助呼吸;并不进行气体交换..2、动物的体表●①腔肠动物——有刺细胞●②线形动物——有角质层●③软体动物——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④节肢动物——有坚韧的外骨骼●⑤鱼——有鳞片●⑥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分泌黏液●⑦爬行动物——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⑧鸟——体表覆羽●⑨哺乳动物——体表被毛3、动物的体形①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②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③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④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⑤鱼类、鸟类:身体呈流线型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1.骨2.关节——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肌肉骨骼肌1、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①不活动的连接;如:头部的颅骨——骨缝;●②半活动的连接;如:脊椎骨——椎间盘;●③活动的连接;即关节骨连接的主要连接方式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2、关节课本P43结构示意图→特性:既牢固又灵活关节头●①关节面覆盖关节软骨关节窝↓减少摩擦;缓冲震动●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壁分泌滑液;内外有韧带→牢固作用●③关节腔:内含滑液→减少摩擦●A、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和韧带●B、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软骨和关节腔滑液●C、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的现象..3、骨骼肌→特性:受刺激而收缩●①肌腱:较细;乳白色;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属于结缔组织●②肌腹:较粗;位于骨骼肌的中央;受刺激时可产生收缩→属于肌肉组织4、骨、关节、骨骼肌都属于器官..二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1、骨、关节、肌肉的关系如上图所示:●①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上三者在结构上是相连的..●②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相邻的至少2块骨上;绕过至少1个关节..→意义:能牵拉相邻的骨产生运动..2、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①骨——杠杆作用;②关节——支点作用;③骨骼肌——动力作用..4、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2组肌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正常屈肘收缩舒张正常伸肘舒张收缩手提重物收缩收缩手臂自然下舒张舒张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能量来源于肌肉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四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二动物行为的分类:●1、按功能分;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等..●2、按行为获得的途径分;分为:①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具体例子看课本P48-P49..四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这两种方法的结合..●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3、在探究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应该选取幼小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4、如果用不同的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说明学习行为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三、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一系列行为;叫做社会行为..●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蚂蚁、蜜蜂、象、鹿、猴、狒狒、黑猩猩●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但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都具有社会行为..例如:麻雀成群飞向刚刚收割完的麦田;集体觅食..→麻雀的集体觅食只是动物的种内互助现象;没有明确的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弱;进行群体生活;能增强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二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②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举例:●1、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①蚁后——专职的“产卵机器”;数量最少②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③工蚁——筑巢、喂养;数量最多④兵蚁——保卫蚁巢..举例:●2、狒狒群体的等级关系:①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②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常胜将军”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③“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1、通讯的概念: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作通讯..●2、通讯的方式动物的“语言”:①动作:蜜蜂跳“8”字摆尾舞②声音:黑长尾猴发现蛇、豹、鹰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③气味:狗沿途撒尿●3、蝶蛾类昆虫的通讯: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与其交配..A、性外激素:挥发性物质;具有特殊气味..B、雄虫的触角上具有嗅觉感受器..①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②如果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就会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4、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之间才成为统一的整体..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①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动物消费者在其中则起了促进的作用..●②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速度会减慢;但仍能进行..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①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例如:蜜蜂在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身上沾满的花粉会掉落下来;从而帮助植物顺利传粉..●②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例如: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埋在地下的松子在条件适宜时就会萌发..●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方向●1、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形、体表、结构、消化、运动、呼吸、生殖等特征)●2、常见种类●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的分类●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两大类:1、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划分。

●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昆虫;●动物界中的第二大类群是软体动物;●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是鱼。

●1、常见种类:①海洋中: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②淡水中:水螅●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可食用,如:海蜇。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可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

●3、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

4、水螅(P5图5-4)●①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

●②体壁组成(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③捕食和消化过程:水螅靠触手捕食,触手上有刺细胞。

刺细胞是由外胚层分化形成的,里面藏着刺丝和毒液。

水螅通过触手把食物送进口内,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④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好时);有性生殖(环境差时)二、扁形动物●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②自由生活:涡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多数会引起一系列寄生虫病例如:日本血吸虫会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

3、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这是某些扁形动物的特征。

三、线形动物●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②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病;②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3、蛔虫的寄生部位:人的小肠●4、蛔虫病的预防:P8①注意个人饮食卫生;②要管理好粪便。

●5、日本血吸虫(扁形动物)、蛔虫(线形动物)等寄生虫的身体结构特点: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四、环节动物●1、常见种类:蚯蚓、沙蚕、蛭●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②蛭: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③蚯蚓:A、疏松土壤;B、提高土壤肥力;C、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3、蚯蚓●①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②身体分节的意义:使运动更加灵活。

●③腹面有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

●④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⑤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

●4、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蚯蚓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6、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雨后的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五、软体动物●1、常见种类:①水生的:双壳类(缢蛏、河蚌、扇贝、文蛤)、石鳖、乌贼、章鱼、鲍鱼②陆生的:蜗牛、蛞蝓(俗称鼻涕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缢蛏、扇贝、牡蛎、章鱼、鲍鱼②药用,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③做装饰品,如:螺壳、珍珠不利的:传播疾病,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3、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蛞蝓(俗称鼻涕虫)没有贝壳。

乌贼、章鱼的贝壳已退化到身体内部。

●4、双壳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①贝壳:保护作用②外套膜:保护,形成贝壳③足:运动器官④鳃:呼吸器官⑤入水管和出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六、节肢动物●1、常见种类:昆虫(蝗虫、七星瓢虫、蜻蜓、苍蝇、蚊子、蚂蚁)、蜘蛛、蜈蚣、虾、蟹●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虾、蟹②药用,如:蝎、蜈蚣、蝉蜕③可传播花粉,如:蝴蝶、蜜蜂④作为实验材料,如:果蝇不利的:蜱、蚊子、螨虫会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3、昆虫的基本特征: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

●4、昆虫需要定期蜕皮的原因:外骨骼限制了昆虫的发育和长大。

例如:“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5、蝗虫(P15图5-16)的结构特征:●①身体分节:头部(1对触角、单眼和复眼、口器)→感觉和摄食;胸部(3对足、2对翅)→运动中心;腹部→容纳内脏器官,且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②附肢(触角、足)分节→意义: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

●③体表有外骨骼→作用: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脊椎动物●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2、鱼的外部形态:①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②体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③体表常有鳞片覆盖→保护作用鳞片表面有黏液→减少水中运动阻力●3、鱼鳃的哪些特点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①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②鳃丝既多又细,在水中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4、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鱼口流入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5、常见的鱼类:①淡水鱼:“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鲫鱼②海水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鲨鱼、石斑鱼、比目鱼●注意:海马也是鱼类①章鱼、墨鱼(乌贼)、鱿鱼、鲍鱼→软体动物②娃娃鱼(大鲵)→两栖动物③甲鱼(鳖)、鳄鱼→爬行动物④鲸鱼→哺乳动物●6、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本P23●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7、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①鳃:鱼、河蚌(软体动物)、虾(节肢动物)、蝌蚪(青蛙的幼体)②肺:鲸鱼、海豚、海豹。

(哺乳动物)③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水螅(腔肠动物)二、两栖动物●1、常见种类:青蛙、蟾蜍(癞蛤蟆)、蝾螈、大鲵(娃娃鱼)●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捕食害虫,如:青蛙、蟾蜍②药用价值,如:蟾蜍分泌的毒液——蟾酥③食用价值,如:牛蛙●3、蛙类数量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①人类的乱捕滥杀;②稻田多施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③水域面积缩减。

●4、青蛙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①前肢短小→支撑身体;②后肢发达→跳跃;趾间有蹼→划水;③成体可用肺呼吸,还可通过皮肤辅助呼吸。

(皮肤:裸露,分泌黏液,密布毛细血管)三、爬行动物●1、常见种类:蜥蜴、龟、鳖(甲鱼)、蛇、鳄鱼、避役(变色龙)●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如鳖;②药用,如鳖甲、蛇毒;③捕食害虫,如避役(变色龙)不利的:毒蛇会伤人。

3、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①头部后面有颈→使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③皮肤干燥,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④用发达的肺呼吸⑤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四、鸟●1、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鸟、蝙蝠(哺乳动物)●2、鸟类都能飞行。

(×)→举例:鸵鸟、企鹅不能飞行。

3、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3)生理:●①食量大→持久供能;●消化能力强→及时供能;●直肠短,排泄快→减轻体重●②循环系统完善: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高效运输氧气,维持体温●(1)外部形态:①体形: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覆羽→保温(绒羽)、飞行(正羽)③前肢变成翼→飞行器官区别:昆虫的飞行器官→翅●(2)内部结构: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中空→减轻体重②胸骨有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③胸肌发达→产生飞行动力,能牵动两翼飞行(3)生理:③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鸟类每完成一次呼吸,氧气经过肺两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A、辅助呼吸;B、散热;C、减小身体比重;D、减小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

鸟的其他特征:有喙无齿●4、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捕食鼠类、农林害虫,如:猫头鹰、啄木鸟、大山雀②食用价值,如:鸡、鸭、鹅③观赏价值●5、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鸟、哺乳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7、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意义:①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③扩大分布范围。

五、哺乳动物●1、常见种类:①陆地:猪、牛、羊、马、猴②水中:鲸鱼、海豚、海豹③空中:蝙蝠注意:鸭嘴兽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但它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能哺乳。

●2、结构特征:①体表被毛→保温作用;②是恒温动物③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④牙齿分化(课本P38“观察与思考”图)→提高摄食能力,增强消化能力※门齿→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食物;犬齿→撕咬食物※A、植食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臼齿;门齿、盲肠发达。

→与动物的植食性相适应。

※B、肉食性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

→与动物的肉食性相适应。

2、哺乳动物的结构特征:●⑤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⑥用肺呼吸,体内有膈(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①食用价值,如:牛、羊、猪②人类得力的助手,如:导盲犬、警犬③经济价值,如:貂、貉、狐的皮毛;④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利的: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人类对有害动物进行合理防控是必要的。

小结:●1、下列动物的哪些结构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①蚯蚓——湿润的体壁(√)②缢蛏(双壳类)、鱼——鳃(√)③蝗虫——气门(×)蝗虫的气门是用来呼吸的,但是气体交换的部位是在气管。

气门是气管的开口,类似于人的鼻孔。

1、下列动物的哪些结构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④青蛙——(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青蛙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⑤鸟——肺和气囊(×)鸟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在肺,气囊只辅助呼吸,并不进行气体交换。

2、动物的体表●①腔肠动物——有刺细胞●②线形动物——有角质层●③软体动物——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④节肢动物——有坚韧的外骨骼●⑤鱼——有鳞片●⑥两栖动物——皮肤裸露,分泌黏液●⑦爬行动物——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⑧鸟——体表覆羽●⑨哺乳动物——体表被毛3、动物的体形①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②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③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④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⑤鱼类、鸟类:身体呈流线型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❶骨骼:1.骨2.关节——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❷肌肉(骨骼肌)1、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①不活动的连接,如:头部的颅骨——骨缝;●②半活动的连接,如:脊椎骨——椎间盘;●③活动的连接,即关节(骨连接的主要连接方式)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2、关节(课本P43结构示意图)→特性:既牢固又灵活关节头●①关节面覆盖关节软骨关节窝↓减少摩擦,缓冲震动●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壁分泌滑液,内外有韧带→牢固作用●③关节腔:内含滑液→减少摩擦●A、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和韧带●B、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软骨和关节腔(滑液)●C、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