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城市用地

合集下载

城市用地分类规范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规范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1.1.1 城市用地分类合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 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类、小类。

1.1.4 其中, R 、C 、M 、W 、U 、S 、T 、D 、G 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 E6 类用地属于村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者部份类别。

1.1.6 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类别代号类别名称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居住用地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者零星的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住宅用地的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 布局完整、 环境良好、大 中类类低密度住宅用小 类R11 R1范 围R*-地R12 R13 R14 商品住宅用地经济合用住房用地廉租房用地R2 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用地绿地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C1C11 市属办公用地C12 非市属办公用容积率为 1 的用地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用地包括以低收入者教工、公务员等特定人群为供应对象的住宅用地政府组织建设以租给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不对外销售的廉租公房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

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者小街、小巷、小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市属机关,如人大、政协、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各党派和团体以及企事业管理机构等办公用地在本市的非市属机关及企事业管理机构等行政R4 R3*-C2 C3 C21C22C23C24C25C26C31C32地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业用地金融保险业用地商务办公用地服务业用地旅馆业用地市场用地文化用地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综合百货商店、商场和经营各种食品、服装、纺织品、医药、日用杂货、五金交电、文化体育、工艺美术等专业零售批发商店及其附属的小型工场、车间和仓库等用地银行及分理处、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以及外国驻本市的金融和保险机构等用地各种商务办公、写字楼等用地饮食、照像、理发、浴室、洗染、日用修理和交通售票等用地旅馆、款待所、度假村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等用地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各种通讯社、报社和出版社等用地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等用地CC33 广播电视用地C34 图书展览用地C35 影剧院用地C36 文娱用地体育用地C4C41 体育场馆用地C42 体育训练用地医疗卫生用地C51 医院用地C5C52 卫生防疫用地C53 休疗养用地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转播台、差转台等用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和记念馆等用地电影院、剧场、音乐厅、杂技场等演出场所,包括各单位对外营业的同类用地独立地段的游乐场、舞厅、俱乐部、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用地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单位内的体育用地室内外体育运动用地,如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各类球场、溜冰场、赛马场、跳伞场、摩托车场、射击场以及水上运动的陆域部份等用地,包括附属的业余体校用地为各类体育运动专设的训练基地用地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等用地。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
2)城市容积率水平:一般来说,容积率达 600%~1 000%,甚至 1 000% 以上,地上空间已几近饱 和状态,地下商业就具备了开发的必要条件; 3)交通条件恶劣: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流量越来越大,交通矛盾加剧,停车场缺乏, 地下商业街是疏导交通、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4)基础设施不足与环境恶化:从人防的角度来看,当地上存在危险时,地下空间可成为重要的人防 设施,与地面空间比,它具有对多种城市灾害防护能力强的优势,有利于长时间的抗灾防灾,是城市 地下防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急需改善时,地下商业可使地上可绿 化面积增加,局部改善城市气候,优化城市环境 。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3. 地下商业街的功能
第9 页
地下街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背景下城市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国情也赋予地下街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承担了多种城市功能, 不但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成为现代化城市 的一个橱窗。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2. 地下商业街的定义及类型
第8 页
地下商业街既拥有地下步行通道的功能,它往往与地面交通设施相连,承担城市人流的 组织疏散功能,又具有多种商业功能,它连接着商场、购物中心,是购物空间的一部分。 地下商业街成为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地下商业综合设施,成为城市地下公共步行空间。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3.地下商业街开发条件
第 20 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第三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
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

《城市用地》课件

《城市用地》课件

02
Hale Waihona Puke 促进城市包容性和多元化发展。
实现经济繁荣
03
城市用地利用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城市用地开发与利用的创新与实践
土地混合利用模式
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混合在一起,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交通、停车、商业等设施 的建设,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城市用地短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导致城市用地需求急剧增加,而土地资源 有限,使得城市用地出现短缺现象。
供需矛盾
在城市用地供需矛盾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 扩张和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商业用地和住
宅用地之间的矛盾等方面。
城市用地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
过度开发
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发展和政绩,过度开发城 市用地,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城市用地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结词
梳理城市用地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影 响因素,预测未来城市用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详细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用地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用地 的规模、结构和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受到经济、社会、 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 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用地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 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城市用地管理也将 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
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城市用地利用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用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用地利用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课件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课件
信息化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建 设用地规划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建设用地规 划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 的需要。
建设用地规划的监督与评估
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建设 用地规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
,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
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对 建设用地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 整。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用地规 划的监督与评估,提高规划的 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应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绿地与广场用地
绿地与广场用地主要用于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和绿化需求 ,包括公园、广场、街道绿地等。
绿地与广场用地的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提高 城市绿化覆盖率,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03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用地规模与布局标准
规模控制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需求, 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以实 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布局优化
通过规划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实现 城市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捷、环境 优美等目标,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用地功能配置标准
功能分区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将建设用地划分为居住、商业、工业、交通等不同功能区,实现土地的合理配置 。
02
商业用地的规划应考虑市场需求 和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布局商业 中心和商业街区,促进城市经济 发展和繁荣。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用于发展工业生产,包括各类工厂、仓库、研发中 心等。
工业用地的规划应结合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的保障措施
• 加强城市用地分类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城市用地分类的顺利实施 • 提供城市用地分类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提高城市用地分类的水平和质量
城市用地分类的实施方案与步骤
城市用地分类的实施方案
• 制定城市用地分类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任务和 措施 • 加强城市用地分类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城市用地分类的 实施能力
城市用地分类的精细化管理
• 提高城市用地分类的精细度和准确性,满足城市发展需 求 • 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用地分类的优化和调整
城市用地分类的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
城市用地分类的绿色发展
• 倡 • 通过绿色发展战略,实现城市用地分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
• 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编制 • 为土地供应、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依据 • 有助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优化
城市用地分类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领域 01
• 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编 制 • 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优化 • 城市用地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城市用地分类的实施与监督问题
• 城市用地分类的实施需遵循相关法规和规定 • 城市用地分类的监督和管理需加强,以确保城市用地分 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城市用地分类的实践启示与借鉴
城市用地分类的实践启示
• 城市用地分类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分类标准 • 城市用地分类需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DOCS SMART CREATE
城市用地分类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城市用地分类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城市用地的定义与分类体系
城市用地的定义

税法(2017)章节练习_第06章 资源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

税法(2017)章节练习_第06章 资源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

第六章资源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源税纳税人的是()。

A.进口原油的外贸企业B.销售自产天然气的生产企业C.仅从事收购未税矿产品的独立矿山D.出口外购原煤的外贸企业2.下列收购资源税未税矿产品的单位或个人中,不能作为资源税扣缴义务人的是()。

A.独立矿山B.联合企业C.个体工商户D.自然人3.下列关于资源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资源税税目包括5大类B.原油包括人造石油C.天然气,是指专门开采或者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D.煤炭,包括原煤和以未税原煤加工的洗选煤4.下列关于资源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出口的应税产品照章征收资源税B.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的原油免征资源税C.铁矿石资源税减按80%征收D.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资源税5.某煤矿生产企业2017年3月份开采原煤6000吨,当月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某供热公司销售原煤3000吨,约定销售总价款为330000元(不含税),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本月收取全部货款的三分之一,其余货款在下月一次性付清。

已知原煤适用的资源税税率为6%。

该煤矿企业当月应缴纳的资源税为()元。

A.6600B.19800C.16923D.112826.某煤矿2017年3月开采原煤20万吨,当月将其中4万吨对外销售,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额400万元;将其中3万吨原煤用于职工宿舍;将其中的5万吨原煤自用于连续生产洗选煤,生产出来的洗选煤当月全部销售,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额900万元(含矿区至车站的运费100万元,取得运输方开具的凭证)。

已知煤炭资源税税率为6%,当地省财税部门确定的洗选煤折算率为70%,则该煤矿当月应缴纳资源税()万元。

A.120B.88.9C.79.8D.75.67.某油气开采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2月开采原油6万吨,当期对外销售5万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5000万元;另将剩余1万吨用于开采原油的时候加热和修理油井。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旧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旧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旧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指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需求,将城市用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分类体系进行划分和管理的制度。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旧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当前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需求下已经不适用,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拓展,旧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在旧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下,城市用地的划分过于僵化,无法灵活应对城市发展的需求。

比如,一些原本规划为工业用地的区域,随着城市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可能需要转为商业或者住宅用地,而旧的分类标准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另外,旧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存在不足。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城市用地的分类标准也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比如,对于一些生态脆弱区域和水源保护区,旧的分类标准可能无法有效地保护这些区域,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因此,更新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势在必行。

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应该更加灵活和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制定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下,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需求,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比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保护区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土地的地质条件、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特点,对城市用地进行细化的分类和管理,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更新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任务。

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应该更加灵活和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只有不断完善和更新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城镇用地是指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是指为城市和城镇建设所需的土地。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是对城镇用地进行分类管理的依据,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重要基础。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的制定与调整,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镇用地分类标准的基本原则。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城镇用地分类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基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研究和分析,确保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城镇用地分类标准应当具有合理性,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适应性是指城镇用地分类标准应当具有适应性,能够适应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需要,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可操作性是指城镇用地分类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执行。

二、城镇用地分类标准的主要内容。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建设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绿地和广场用地、居住用地等。

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工矿仓储用地是指为工业、矿山和仓储设施所需的土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是指为商业、服务业设施所需的土地,包括商业综合体、餐饮娱乐、文化体育、旅游服务等。

公共设施用地是指为公共设施所需的土地,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等。

交通运输用地是指为交通运输设施所需的土地,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港口等。

绿地和广场用地是指为城市绿化和休闲娱乐所需的土地。

居住用地是指为居民居住所需的土地。

三、城镇用地分类标准的管理。

城镇用地分类标准的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有效保护。

科学规划是指城镇用地分类标准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用地的分类标准和布局。

第六章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选择

第六章城市生态环境与用地选择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所移动的距离,表示风速最 基本的指标是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按每个风向的风 速累计平均值来表示。
城市规划中多采用按照气象统计资料,编绘累年风向频率和平均 风速统计表以及累年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图的做法,直观地表达 特定城市的风环境特征,称为“风玫瑰图”(p198)。
的设置,提供规划设计依据。日照标准、 建筑朝向、日照间距等因素影响到城市建 筑密度、用地指标与用地规模以及建筑群 体的布置等。
(2)城市风环境 城市地区的风环境对城市的结构、功能布局等都有
着直接的影响。在对风进行描述时,通常采用风向 和风速这两个概念。
风向频率:一定时期内某个方位上累积出现风向的 次数占总体的百分比称为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最高 的方位被称作主导风向或盛行风向。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在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准则的基 础上,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尽量降低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的有机触合。
二、城乡用地组成和用地分类
1、城乡用地组成
城乡用地 (town and country land) 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
三、城市自然环境及对规划的影响 1.地质地貌
(1)地质条件(p190) ①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指某一地区各种岩层或上层的物理性质、 软土层的埋藏深度、地下水位的深度等。 地基承载力(R)——单位面积上的承载力(T/M2)
各种地表组成物质承载力表
②地质构造
滑坡与崩塌、冲沟、泥石流、岩溶、地震
城市规划中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选择和确 定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做到避害趋利,因地制宜。 城市用地要尽可能避开地质断裂带、溶洞、人工采空区等有缺陷 的地质构造。选择地基承载力适于城市建设,地下水储量丰富、 水质良好且不影响建筑基础等地下构筑物安全、耐久的地区。 在城市结构的确定以及内部各功能布局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地形条 件,构筑具有特色的城市形态。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4、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通常是城市主要公共建筑物分布 最为集中的地段,是城市居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等公共生活的中心,是城市居民活动十分频繁的 地方。此中心包括社会政治公共活动中心、科技教育 公共活动中心、商业服务公共活动中心、文化娱乐公 共活动中心、体育公共活动中心等。 各类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一般都由一组建筑群和开放 空间的组成,要使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建筑物、绿化、 雕塑及广场的布置与自然人文环境的特色协调,融为 一体,既要满足实用、经济的要求,又要体现建筑空 间艺术审美的要求,还要能表现出城市空间艺术上的 协调与展现出城市功能、技术和艺术的三位一体的完 善效果,以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要。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要求城市各主要用 城市总体布局
地功能明确,各用地间相互协调, 城市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 总体布局必须具备长远观点和科学预 同时有安全便捷的联系。城市总 与改善,有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景 见,力求方向明确、留有余地。对于 一、基本原则要求: 体布局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江 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要认真选择 城市总体布局应在充分发挥城 远期规划,要坚持从现实出发,充分 河水系、城市道路、绿地林带等 城市水源地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场地的 市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力争节约 利用现有物质基础发展新区,对城市 1、立足全局,讲求效益,以城市的整体效益作为布局准则; 空间来划分功能明确、面积适当 位置,防止天然水体和地下水源遭受污 用地,缩短各类工程和道路的 近期建设,必须以远期规划为指导, 的各功能用地。同时应在明确道 染;要慎重地安排污染严重的工厂企业 2、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长度,节约城市建设投资,达 坚持紧凑、现实、由内向外,由近及 路系统分工的基础上促进城市交 的位置,防止由工业生产与交通运输所 到各类用地布局的集中紧凑, 远,成片开发。并在各规划期内保持 通的高效率,并使城市道路与对 3、城乡结合,注意区域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统筹安排; 生的废气与噪声干扰;要注意按照卫生 方便城市管理、城市生产和居 城市总体布局的相对完整性。 外交通设施与城市各组成要素之 防护的要求,在居住区与工业区、对外 民生活。 4、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间均保持便捷的联系。 交通设施之间设置卫生防护林带;要注 意加强建设绿化建设,尽可能将原有水 5、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由于城市总体布局的 面、森林、绿地有机地组织到城市中来, 综合性很强,要立足城 在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6、远近期结合,兼顾旧区与新区发展的需要;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因地制宜地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市全局,符合国家、区 时,要从综合分析中,分 7、保护环境、美化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域和城市自身的根本 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尽量满足能够反映城市性 利益和长远利益发要 质的主要建设用地和重大 求。取得社会、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进而 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促成各组成要素的有序布 局。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公共设施规划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公共设施规划
5
6
7
8
日本名古屋市中央公园地下街
9
日本东京市八重洲地下街
10
日本扎幌市大通地下街
11
日本大阪彩虹街地下街
12
日本京都站前广场地下街平面图
13
地下办公设施
安静、安全 明尼苏达大学威廉森大厅
14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 州政府办公楼
15
地下科教设施
教育建筑,美国截止1967年在22个州建 有96个无窗学校。
38
39
40
41
42
43
3
美国纽约州府奥巴尼市洛克菲勒中心
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纽约最繁华的商贸金融中 心——曼哈顿岛上。1928年洛克菲勒从哥伦比 亚大学租来一块土地,准备为纽约建一座歌剧 院,设想建成一个剧院、办公和商业的综合体。
4
随后在1931年至1940年的开发中,在12 英亩土地上建起了14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 67.6万平方米,容积率达18。70层高的RCA大 楼是整个中心的主体建筑;该中心还有商业建 筑、办公楼、旅馆、公寓大楼以及剧场和电影 院等娱乐设施、低于街道层的地下步行系统把 零售设施、地铁车站以及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 物连成一体;由21幢大厦围合而形成的城市空 间成为市民公共活动和文化娱乐的场所。
有关室内设计与布局的问题 从地上空间到地下空间的自然过渡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与停车设施关系,尽
可能连通开发 避免出现商业死区
29
城市地下公共设施规划室内设 计与布局问题
30
从地上空间到地下空间的自然 过渡问题
31
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设施与停 车设施连通开发
32
33
34
35
36
37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2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2

湘潭市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湘 潭 市 规 划 区 空 间 结 构 图
石家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发展和相关理论
1)、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Zone Theory) E.W.Burgess于1923年提出。 城市分成为五个同心圆区域: (1)中心商务区(CBD); (2)过渡区(Zone in Transition); (3)工人居住区; (4)良好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ses); (5)通勤区(Commuters zone)。
这些形态的城市多是位于地形较平坦,而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
区。他们沿交通干线自发或按规划多向多轴地向外延展,形成放射性 走廊,所以全城道路在中心地区为格网状而外围呈放射状的综合性体
系。
莫 斯 科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围绕中心 核的放射形环 状结构模式。
星座型形态,城市总平面是由一个相当大规模的主体团块
城市结构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空间结构等。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 地使用上的反映。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一般从密度、布局、城市形态三个方面 表现。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城市土地利用成组成团,形成各种均质区; 第二,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构成城市各级中心;
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的基本团块组成的复合式形态。
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一定 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或卫星城镇。有的特 大城市在多个方向的对外交通干线上间隔地串联建设一系 列相对独立且较大的新区或城镇,形成放射性走廊或更大 型城市群体。
组团型形态,城市建成区是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 基本团块组成,城市用地被分隔成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分区团块,有各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展开论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用地分类1. 城市居住用地城市居住用地是指用于建设住宅、宿舍和配套设施的土地。

根据城市规模和居住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居住用地进一步划分为住宅区、公寓楼、小区等,在具体规划中要考虑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社区配套设施等因素。

2. 城市商业用地城市商业用地是指用于商业活动的土地,包括购物中心、商业街、市场等。

在城市商业用地规划中,应合理布局商业区,考虑到商业活动的集聚效应,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停车设施,并确保商业用地与居住区有适当的距离。

3. 城市工业用地城市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加工的土地,包括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物流中心等。

在城市工业用地规划中,需要考虑工业用地的布局与交通联系,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并提供便利的交通和物流配套设施。

4.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是指用于建设公共设施的土地,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

在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中,应注重设施的均衡布局,考虑到人口分布和需求,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5. 城市交通用地城市交通用地是指用于交通运输的土地,包括道路、铁路、轨道交通、机场等。

在城市交通用地规划中,需要考虑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保证城市各个区域的互联互通,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条件。

三、城市用地利用标准1. 土地容积率土地容积率是指规定建筑物高度与用地面积之比的参数,反映了土地利用的密度。

在城市用地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用途的土地,制定相应的土地容积率标准,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

例如,居住用地可以有较高的容积率,以增加住宅的建筑面积,而公共设施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容积率则相对较低。

2. 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定用地面积中绿化用地的比例。

农业经济学第六章土地和水资源

农业经济学第六章土地和水资源
实践: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 资源
实践:实施土地轮作制度,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
案例:以色列的节水农业,通过滴灌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 用
案例:中国的有机农业,推广有机种植,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案例:美国的土地轮作制度,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平衡,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05
03
水资源的利用和管 理
水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特点是水量大、水质好、易利 用
地下水:包括泉水、井水等,特点是水量稳定、水质好、不易受污 染
雨水:包括降雨、雪水等,特点是水量不稳定、水质受污染程度高
添加标题
海水:包括海水淡化等,特点是水量大、水质差、易受污染
水资源的保护措施:节约用水,合理利用,保护水源地,防治水污染
水资源的管理策略: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监管,推广节水技术 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04
土地和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意义
可持续利用的内 涵:在满足当前 人类需求的同时, 不损害未来人类 满足其需求的能

土地和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在保护土地和 水资源的前提 下,实现其可
持续利用
意义:保障人 类生存和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措施:加强土地 和水资源的保护、 管理和利用,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浪费和污染
土地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保护耕地:采取措施防止耕地流失 和退化,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和水资源的市 场和政策
土地和水资源的市场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土地和水资源的价格和数量 价格机制:通过价格调节土地和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政策干预:政府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在土地和水资源领域的局限性和问题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ppt课件

13
龙 门
窦团山 江油
绵阳
隐伏断裂

德阳
龙 四川盆地
成都

地表断裂

绵阳市
返回
ppt精选版
地质构造分析14
未发现断裂带前的规划方案
隐 断隐 断伏 裂伏 裂
返回
某镇规划方pp案t精选的版 修改示意
15
发现断裂后的修改方案
沿断裂带走向布置100米宽的卫生防护带
返回
某镇规划方p案pt精选的版 修改示意
以水、电、气、热和桥梁为 主的基础设施容量应与城市
都选择向上海方向拓展,以 降低自身到上海的交通时距
的建设规模、经济投入和建
设周期相适应。
ppt精选版
54
(二) 城市用地选择影响因素 5、文化遗存
ppt精选版
55
(三) 城市用地选择程序
地质、水文、气候、 用地 自然 地形、生物、其他 评定 条件
(二)我国1990年颁布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
划建设用地标准》划分为10大类、46中
类和73小类
(三)2007年根据《城乡规划法》,将城市建 设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和44小类
ppt精选版
5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对城市用地的划分
ppt精选版
60
根据《城乡规划法》调整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ppt精选版
6
一、城市用地概述
(三)城市用地区划
2、类型 (1)行政区划
确定城市各行政单位(如市区、 郊区、市、区、县、乡、镇等)
的界限和性质
(2)用途区划
按照所确定的土地利用功能和性 质,对土地用途进行划分,如工 业用地、绿化用地、居住用地等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将城市用地按照其功能和性质进行划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城市用地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用地分类中,规划建设用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首先,城市用地可以根据其功能和性质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城市用地可以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几大类。

这些不同的用地类型有着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以满足城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

其次,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划分和规划,确定其利用方式、建设标准和要求。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因素,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用地的规划标准和要求。

比如,在居住用地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住宅的布局、建筑密度、绿化率、配套设施等因素;在商业用地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商业设施的布局、商业密度、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在工业用地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工业企业的布局、环保要求、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总之,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制定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各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能够加强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培训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培训
城市用地分类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合 理分类和规划,能够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和土地资源的 合理配置。
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的城市用地规划,能够提 高城市的居住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 的优化。
要点二
对策
建立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机制,鼓励居民、企业、政府共 同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制定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推 动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06 案例分析
某城市住宅区规划案例
1 2
3
规划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宅需求量不断增加 。
用地分类
根据住宅区功能和特点,将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 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等。
VS
交通设施配置
合理配置交通设施,包括公共交通、停车 场等,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04
建设用地规划实践
规划方案编制与审批
规划方案编制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具体的建设用地规划方案,包括规划目标、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等。
规划方案审批
将编制完成的规划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保规划方案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在建设用地规划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日益 突出,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成为一大难题。
对策
强化环保意识,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强 环境监测与评估,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基础
设施,降低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更新的挑战与对策
要点一
挑战
城市更新过程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协调各方利益、平 衡各方需求成为建设用地规划的难点。

城市用地有哪些概念

城市用地有哪些概念

城市用地有哪些概念第一篇:城市用地有哪些概念城市用地有哪些概念?城市用地urban land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

居住用地residential land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public facilities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工业用地industrial land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仓储用地warehouse land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land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roads and squares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绿地green space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特殊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 land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殊性质的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waters and miscellaneous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全部水域。

保留地reserved land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

现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标准时点),全国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30.64万公顷(.53万亩)。其中,城市用地 522.19万公顷(7832.78万亩),占14.79%。
谢谢观看
需求
பைடு நூலகம்
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 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 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 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 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一项资产,由于它的不可移动的自然属性,而归之于不动产的资产类别。城市地 产产权的国有或集体所有,或是在此条件下,我国所实行的地权中部分权益转让等社会隶属形式,都经有法定程 序得有立法的支持,因而土地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
用地分类
2012年新版用地分类标准 表2.0.1城乡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2.0.2城市建设用地 urban development land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2.2。城市建设用 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2。 表2.0.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地球表面,绝大部分的土地已有了明确的隶属,即是土地已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无论是公有 的或私有的形式。
土地的经济属性是通过土地自身的价值被社会认可的条件下来体现的。也表土地利用过程中能以直接或间接 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特性上。另外,城市用地还可因人为的土地利用方式,得以开发土地的经济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城市系统与城市用地
一、 城市的系统
(一)城市系统构成
•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把“系统范畴”提到 普遍方法论的高度,并用系统的方法构造了其哲学体 系。 20 世纪 50 年代后,系统方法在对复杂对象的研究 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了空间上的发展和丰富。在现代 城市研究中系统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1、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 (1) 整体性和综合性: (2)层次性、结构性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按不同级别 层次有序地组成一个整体。 (3)系统的动态性: (4)系统的环境联系性:
• (2)二类用地 • 二类用地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这类用地由 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 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的用地。这类用 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其具 体情况是:(a)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 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b)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 较浅,修建建筑物里,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 施;(c)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1.5 米,需采取防洪措施;(d)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 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 土石方工程;(e)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 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f)有轻微的活 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需要采取一定工程 准备措施等。
(4)降水与湿度

• 3.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就是以城市建设 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 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 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 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 特别是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 境要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

• 城市用地的评定一般可分为三类。 • (1)一类用地 • 一类用地即适于修建的用地。这类用地一般具有 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 洪水淹没危险,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 适应城市各项设施的建设要求的用地。这类用地一般 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 建。其具体要求是:(a)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 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b)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 载力的要求;(c)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 础埋置深度;(d)没有被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 (e)没有沼泽现象或采到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 面积水的地段;(f)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 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 三、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
• • 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 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1.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城市的布局现状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 有着相当的恒定性。城市越大, 一般越难以改动。 对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评价,应着重于这样几个方 面。 (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 (2)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
• 2. 公共设施用地
• 1. 居住用地
• 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 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根据这些用地范围内 市政公用设施配备的情况、居住设施布局完整性情况、 环境良好性情况等,将居住用地分成四类。一类居住 用地(R1)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 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 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 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是指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 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 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各类居住用地内再进一步 细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 地。
• 2、城市产业
• 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的不同还可以把城市产业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 一般服务性产业。 • (l)城市的主导性产业是一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 定性产业,它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类型。 • (2)城市的配套性产业是围绕城市的主导性产业而 建立发展起来的。这类配套性产业从它们的生产性质 上看,还可以分为主导性产业配套兴起的产业。 • (3)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 务的部门,这是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产业.
• (四)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
• 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 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 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各构成 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城市空间系统可 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选址)、集聚程度以及城市 空间形态几个方面考察分析。 • 城市构成要素的选址是城市各大构成系统的要素关 系的反映, • 城市的空间集聚程度也是城市空间系统构成中的一 个重要方面。 •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分布密度的综 合反映。它包括了城市平面和高度的三维形态。
• 用地评定的成果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评定图 内除了标出几类用地外,还要包括如地基承载 力、地下水等深线、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 地质构造带等等,可以综合绘于一张图上,也 可以分项绘制,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丘陵或山地城市,要重点对地形进行分析, 以便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一般可采用地 形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或采取地貌分析法在图纸 上进行这项工作
• 二、城市用地的评价
• 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分别是自然条件的评价、建设条件的评价 和用地的经济性评价。这三方面在许多方面也是相互 穿插在一起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必须以综合的思想 和方式方法进行评价。 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 布局结构形式和城市职能的充分发挥起到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工程地质、水文、 气候和地形等几个方面进行。
• 1.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工程地质条件
• • • • •
(a) 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 (b) 地形条件 (c)冲沟 (d) 滑坡与崩塌 (e) 岩溶 (f) 地震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 (a)水文条件 • (b) 水文地质条件
• 2. 气候条件
• • • • (1) 太阳辐射 (2) 风象 (3) 气温
• (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
• 1、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 • 城市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 (l)城市的第一产业是城郊区的农、林、牧、副、 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特别是为城市供应副 食品。 • (2)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的,城市的 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是现代城市中 最活跃的发展因素,对于大多数现代城市来说,第二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3)第三产业是在现代城市中为主导产业服务而发 展起来的。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 在城市中的地位作用逐步上升,其服务对象已经远远 超出了城市自身的范围。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它在 某些城市逐步上升到了主导地位。
• 2. 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 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多样复杂,而且 具有不同的层次。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1)基本因素层,包括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 优劣度及其他因素等。 • (2)派生因素层,即有基本因素派生出来的子因素, 包括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 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 和城市规划等子因素,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基本因素 的作用。 • (3)因子层,它们从更小的侧面更具体地对土地使 用产生影响。

• 五、城市用地的构成
•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GBJ-137-90 ),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 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 分 10 大类、 46 中类和 73 个小类。一般而言,城市总体 规划阶段以达到中类为主,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达到 小类深度。 • 城市用地的10大类及其代号分别为:居住用地(R)、 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 (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 (D)、水域和其他用地(E)。
• 3. 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的产业结构和 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 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 (1)工程准备条件 • (2)外部环境条件 •

• 四、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 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 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 生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 用与安排提供依据。 • 1. 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 • (1)承载性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 (2)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
• • • •
• •
• (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 城市的社会系统构成一般可以从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 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几个方面观察分析。 • 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一是政治团体 角度,二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 • 城市人口系统的构成是城市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不仅涉 及到人群分类学,更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收入阶层, 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性别,不同的受教育 水平,不同年龄组社会集团间的社会冲实与交融,以及他们在城 市空间上的分布。这些问题是城市规划必须面对的,它们直接关 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全体市民的幸福。 • 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精神文化。城市文化系统的由精神产 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存四个方面构成,涉及教育科研、文 化传媒、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展览、体育卫生 等。
• (五)城市其他系统的构成
• 城市除了可以从以上社会经济和空间角度分析其构 成外,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从城市 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角度,一座城市由供电设施、给排 水设施、供热设施、燃气供应设施、废气物处理设施、 电讯信息网络设施等构成;而从社会设施系统方面, 一座城市又可以由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 业服务设施、行政管理设施等构成。 • 分析研究城市系统构成的最终目的在于从本质上全 面把握城市的功能及其内部结构,以及城市各组成部 分之间的关系,所以究竟从哪一个系统的角度分析取 决于城市研究和规划的具体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