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湘东驿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菩萨蛮①》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赏: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末句计归程以卜归期。
庚信《哀江南赋》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
词中着一“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印象。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孙光宪《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孙光宪《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菩萨蛮》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①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②客帆风正急,茜袖侵樯立。
③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④
【注释】
①木棉:落叶乔木,亦称红棉、攀枝花。
②蛮: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祈赛:指南方少数民族祈天赛神的风俗。
③茜(qian):红色。
樯(qiang):船的桅杆。
④极浦:水滨或水口的尽头。
【译文】
南国的春晨,黎明的帷幕在鸟鸣声中拉开。
一座座祭神的祠庙掩映在盛开的木棉花丛中。
铜鼓敲起来,蛮歌唱起来,南方人经常开展这种祈天赛神的活动。
踏上了归船,拉起了白帆,江风正吹得欢。
有美人红袖飘飘,独倚桅杆。
船已驶离水口,她犹在频频回首;我望着浩渺烟波,感到无限忧愁。
【集评】
近代·李冰若:“南国风光,跃然纸上。
”(《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
【赏析】
在唐五代“花间”词人中,以吟咏风物而著称者乃欧阳炯和李珣,二人皆写下了十数首《南乡子》以吟咏吴越风物人情,历来颇为脍炙人口。
孙光宪亦写下了不少吟咏荆楚和吴越风物之作,此词即属其一。
上片写南国风物,下片抒离别之情,把离别的背景由闺阁庭院、花前月下推置于木棉花下、越禽声里的南国蛮乡,乃别具一番风味。
而“铜鼓与蛮歌”二句,则反映了南方民族祈天赛神之风俗,这在“花间”词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菩萨蛮》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懒懒地无心去描弯弯的眉,迟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妆。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刚穿上的崭新绫罗短衣,上边绣贴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温庭筠《菩萨蛮》诗词翻译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诗词翻译及赏析温庭筠《菩萨蛮》诗词翻译及赏析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译文] 江岸迷蒙如烟的柳树和孤独的大雁飞在悬挂残月的天空。
[出自] 唐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释:水精:即水晶。
玻璃:也有文本作“颇黎”,天然水晶。
惹梦:催人做梦。
锦:指锦被。
藕丝:青白色,此指衣服。
人胜:古代女子雀形首饰。
参差:高低错落。
香红:指花。
头上风:指首饰因行走而微颤,有如风吹。
译文:精致的水晶帘里,她枕在玻璃枕头上,鸳鸯锦被里温暖的香气,惹得她进入了梦乡。
梦见心上人没有回来,只有江岸迷蒙如烟的柳树和孤独的大雁飞在悬挂残月的天空。
你看她,穿着浅淡的藕荷色的丝裙,头上插着别致的金釵和耀眼的鲜花,玉钗正在迎风摇颤着。
只可惜如此华丽的衣饰仍然排解不掉她心中的孤独和惆怅。
赏析:这首美丽的《菩萨蛮》,其实写的是一份相思怀念的感情。
可是这样的字通篇却没有一个,只通过一些意象,隐隐地暗示着,透露着一种如梦境一般的情意。
柳树,让人联想的是别离,古人有灞桥杨柳,折柳送别,“柳”,谐音“留”。
“江上柳如烟”,那飘垂的细长的柳丝,那江畔迷朦的烟霭,传达出的,是一种绵长凄迷的离别与怀念之情。
汉代的苏武沦落在匈奴牧羊时,曾经将帛书绑在南飞的鸿雁脚上,向故国传递书信——雁,是可以传书的;而月,是代表相思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飞残月天”,是这几句意境的浓缩,暗示的`仍然是相思怀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秋”,代表着凋零、悲哀。
屈原在《离骚》中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杜甫在诗中说:“摇落深知宋玉悲”……“藕丝秋色浅”,隐隐地透露出一种等待离人归来、恐惧生命摇落变衰的悲哀。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菩萨蛮》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菩萨蛮》
《菩萨蛮》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造口:即皂口,镇名。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②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
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
⑤可怜:可惜。
⑥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⑦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⑧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⑨鹧鸪(zh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李白《菩萨蛮》全诗译文及赏析
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注释①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
南朝宋谢朓《游东田》:“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
”②暝色:暮色。
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④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歇息的亭舍,亲友离别之时,送客者往往止步于此。
按旧制,五里设置一短亭,十里设置一长亭。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
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赏析这首词被认为是后代词曲之祖。
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归属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讨论最早开始于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菩萨蛮》之名,当起于晚唐世,按《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南部新书》所载与此亦同,则太白之世,尚未有斯题,何得预制其曲耶?”因此后人也就依据此认为此词非李白所作。
但据史料记载,《教坊记·曲名表》及敦煌曲均有此调名。
《教坊记》作者崔令钦是盛唐时人,此书成于安史之乱后,他所写即开元时调名,可见盛唐时已有《菩萨蛮》曲。
此外,据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记载:“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
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文中所说的曾子宣,就是曾巩的弟弟曾布。
曾巩是李白诗集的整理者,曾布家藏《古风集》载《菩萨蛮》一词为李白作,应该是比较可信的,所以还是把此词归为李白所作。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不同的手法,是词中经典的结构方式。
上片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以景衬情。
下片写情,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词的整体上来看,情景相交,融成一片。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及赏析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及赏析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温庭筠水精帘里颇黎枕⑵,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⑶。
藕丝秋色浅⑷,人胜参差剪⑸。
双鬓隔香红⑹,玉钗头上风⑺。
注释⑴菩萨蛮:词牌名。
此词咏立春或人日。
全篇上下两片大意从隋薛道衡《人日诗》:“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脱化。
⑵颇黎:李白《玉阶怨》“却下水精帘”,李商隐《偶题》“水纹簟上琥珀枕”,表示光明洁净的境界和这句相类。
“颇黎”既玻瓈、玻璃。
⑶”江上“两句:张惠言《词选》评注:“江上以下,略叙梦境。
”后来说此篇者亦多采用张说。
说实了梦境似亦太呆,不妨看做远景。
详见《读词偶得》。
⑷藕丝秋色浅:当断句,不与下“人胜参差剪”连。
藕合色近乎白,故说“秋色浅”,不当是戴在头上花胜的颜色。
这里藕丝是借代用法,把所指的本名略去,古词常见。
如温庭筠另首《菩萨蛮》“画罗金翡翠”不言帷帐;李璟《山花子》“手卷真珠上玉钩”不言帘。
这里所省名词,当是衣裳。
作者另篇《归国谣》:“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可知。
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
”⑸胜:花胜,以人日为之,亦称“人胜”。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缕金簿(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华胜男女都可以戴;有时亦戴小幡,合称幡胜。
到宋时这风俗犹存,见《梦梁录》《武林旧事》“立春”条。
⑹香红:指花,即以之代花。
着一“隔”字,两鬓簪花,光景分明。
⑺玉钗头上风:幡胜摇曳,花气摇荡,都在春风中。
作者《咏春幡》诗:“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意境相近。
参考译文一个美女,睡在水晶帘里面玲珑的颇黎枕上,在这上面睡觉的女人干什么呢?相思怀念呢,屋里并不冷,暖暖的,香炉上焚着香,连绣着鸳鸯的锦被都是香的,这样的环境下少不了惹梦。
江边那绵长而细软的柳丝,刚刚发新芽,看上去朦朦胧胧,像笼罩在一片烟霭之中。
春天来了,大雁开始向北飞了,大雁一字飞过时,天上那一轮残月就要消失了。
《菩萨蛮 》纳兰性德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菩萨蛮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 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 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 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答1. C C项,“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错误。
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
故选C。
2.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空城、黑夜、筛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
②直抒胸臆。
“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枪的思家之念。
③以景结情。
“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
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题干问的是“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需要结合下阕内容分析抒情方法。
结合“笳声”“夜”“空城”等分析,借景抒情,所写之景充溢着一片悲凉的情调,引发其思乡之情。
“秋梦不归家”是抒情,是感叹,直抒胸臆,道出了深蕴的悲怆孤独的思乡之情。
“残灯落碎花”是写眼前实景,诗人“归家”而不得,希冀于梦中,又不能入睡,就只能在“残灯”独坐了。
将词人的思乡梦不成与眼前的残灯结合,簌簌而落的灯花是词人心碎的隐喻。
黄公度《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黄公度《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原文:
菩萨蛮 [1]
宋黄公度
高楼目断南来翼,玉人依旧无消息。
愁绪促眉端,不随衣带宽。
萋萋天外草,何处春归早。
无语凭阑干,竹声生暮寒。
注释:
[1]菩萨蛮:其子黄沃注云:公时在泉幕,有怀汪彦章(汪藻)而作。
以当路多忌,故托玉人以见意。
评析:
此为怀人之词。
绍兴十二年(1112),汪藻出守泉南,而公度为幕宾。
因见嫉于秦桧,汪藻移守宣城,作《点绛唇》,有“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之句。
公度和词则云:“凤池归后,无路陪尊酒。
”《菩萨蛮》则别后追忆之作,托意美人香草,以写其悃挚深情,俨然楚骚风味。
“无语凭阑干,竹声生暮寒”,皆寄情言外,最为蕴藉。
作者简介:
黄公度(1109一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
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
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除秘书省正字。
秦桧当国,坐讥讪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
又因诗忤秦桧,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
桧死,召为员外郎。
词风清丽轩爽。
有《知稼翁集》二卷。
菩萨蛮诗词原文及翻译
菩萨蛮诗词原文及翻译菩萨蛮诗词原文及翻译菩萨蛮李白唐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① “菩萨蛮”系词牌名,别名子夜歌。
原为唐教坊曲。
唐代苏鹗《杜阳杂编》中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后以"菩萨蛮”为词牌名。
② 漠漠:形容雾气。
烟如织:指暮霭很浓密。
③暝色:暮色。
④玉阶:白石砌成的台阶。
⑤亭:一名“官亭”,设在大道上,便利旅客休息。
各亭之间距离不一,所以有“长亭”、“短亭”之称。
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赏析】:此词多有争议,有人说不为李白所作。
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其实,这首词应是李白写自己流浪生涯的体会。
上片自远而近。
从暮霭笼罩的平林、暗碧的寒山,写到暮色中独倚高楼的游子。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平林远山写到楼头的游子,突出了“有人楼上愁”这一人物主体,层次井然有序,过渡自然。
下片由近及远,写游子凝视投宿的飞鸟,想到自己的前途茫茫,望着伸向天边的'大道,心里比那觅枝栖宿的飞鸟还要着急。
“宿鸟归飞急”一句反衬了游子急切的心情。
词中“长亭更短亭”着一“更”字,强调了游子归期无望。
征途上无数的长亭短亭,表面上是说游子归程的遥远无期,实际喻指游子的前途茫茫。
与“空伫立”的“空”字相应。
韩元吉《念奴娇》词中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可见南宋初期此词就被传唱不绝。
宋代的黄升认为李白的这首《菩萨蛮》和他的《忆秦娥》是“百代词曲之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菩萨蛮》古诗词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五代:韦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屈曲,醉⼊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头誓不归。
菩萨蛮·洛阳城⾥春光好唐代:韦庄洛阳城⾥春光好,洛阳才⼦他乡⽼。
柳暗魏王堤,此时⼼转迷。
桃花春⽔渌,⽔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宋代:⾟弃疾⼈间岁⽉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
圣处⼀灯传,⼯夫萤雪边。
麴⽣风味恶,辜负西窗约。
沙岸⽚帆开,寄书⽆雁来。
菩萨蛮·萧萧⼏叶风兼⾬清代:纳兰性德萧萧⼏叶风兼⾬,离⼈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处不伤⼼,轻尘在⽟琴。
菩萨蛮(回⽂)宋代:朱熹晚红飞尽春寒浅。
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
繁阴绿酒尊。
⽼仙诗句好。
好句诗仙⽼。
长恨送年芳。
芳年送恨长。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清代:纳兰性德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丝红,红丝⼀翦风。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清代:纳兰性德新寒中酒敲窗⾬,残⾹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痕。
⽆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菩萨蛮·⼭亭⽔榭秋⽅半宋代:朱淑真⼭亭⽔榭秋⽅半,凤帏寂寞⽆⼈伴。
愁闷⼀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相怜,今宵不忍圆。
菩萨蛮·晶帘⼀⽚伤⼼⽩清代:纳兰性德⼭城夜半催⾦柝,酒醒孤馆灯花落。
窗⽩⼀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迷⾏处。
遥忆独眠⼈,早寒惊梦频。
菩萨蛮·⽟京⼈去秋萧索五代:耿⽟真⽟京⼈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
欹枕悄⽆⾔,⽉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
眉黛远⼭攒,芭蕉⽣暮寒。
菩萨蛮(七⼣)宋代:苏轼凤回仙驭云开扇。
更阑⽉坠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
晓檐疏⾬零。
相逢虽草草。
长共天难⽼。
终不羡⼈间。
⼈间⽇似年。
菩萨蛮·富阳道中宋代:⽑滂春潮曾送离魂去。
菩萨蛮·回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菩萨蛮·回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菩萨蛮·回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菩萨蛮·回文原文赏析及翻译1菩萨蛮·回文苏轼〔宋代〕原文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翻译山南的江水浅处名梅开出靠花,浅名色靠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
名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名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
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名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
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江南:代指黄州。
疏篱:稀疏的篱笆。
篱疏:篱笆之间的缝隙。
老人:老人星,又叫寿星,暗指时光流逝很快。
行人,代指赵晦之。
老:暮年。
残枝:残败的梅花树枝,这里代指余年。
惜:依恋。
赏析上片,以拟人的手法,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梅一样高洁的人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开头两句用回环句式特写了细弱的“小梅”开在很不显眼的“江南”黄州这块土地上,苏轼借以自喻贬谪的孤芳生活。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突出了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苏轼同是苦命根,如坐篱牢,只能通过篱缝传话慰藉,借以显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独立性格。
上片,既描写了景物梅的形象,又体现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苏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下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苏轼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余年。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反复进言,以“老人”点明双方生存的时间,以“行人”点明双方生存的空间。
时空交错,造成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感。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苏轼仍以梅的品格自喻,点明了该词“红梅赠别”的主旨:虽是暮春的残枝梅,仍傲立于自然间,但应珍惜。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原文及赏析《菩萨蛮》原文及赏析15篇《菩萨蛮》原文及赏析1原文:彩舟载得离愁动。
无端更借樵风送。
波渺夕阳迟。
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
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
一番新别离。
诗词赏析:这首词描写离愁别恨。
上片写离愁。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二句,想象十分丰富,构思奇特,它突破了向来以山、水、烟、柳等外界景物来愈愁的手法,把难于捉摸、无踪无影的抽象愁情写得好像有了体积、有了重量。
这里,“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
长亭离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
现在,兰舟已缓缓地离开了码头,随着兰舟的渐渐远去,哀愁不但没有减轻,所而愈加凝重。
他的心头仍是那样的悲哀,以致觉得这载人的舟上,已经载满了使人、使舟都不堪负担的离愁同行,无法摆脱,无法疾驶。
后来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恐怕就是受此词的影响。
“无端更借樵风送”紧承上句,船借着顺风飞快地远航而去,那伫立在岸边送行人的倩影,很快就不见了。
词人五内俱伤,哀感无端,不由地对天公产生了奇特的怨责:为何偏在这个时候,没来由刮来一阵无情的顺风,把有情人最后相望的一丝安慰也吹得干干净净呢!这句中,“无端”即无缘无故之意。
“樵风”,典出《会稽记》。
郑宏年轻时上山砍柴,碰到了一位神人。
他向神人请求若耶溪上“旦,南风;暮,北风”,以利于运柴,后果如所愿。
故“樵风”即有顺风之意。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二句变上面的郁结蟠曲为凌空飞舞,由疏转密,情中布景,词人展望前程。
天低水阔,烟波茫茫。
一抹夕阳的余晖,在沉沉的暮霭中看去是那般的凄凉、毫无生机与情趣。
独立在这苍茫的夕阳下的舟中,那孤舟中的离人怎能不有“销魂不自持”的悲叹呢!这两句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真所谓情景相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了。
词人“不自持”的不仅因为那“波渺”、那“夕阳迟”暮,而且更有那浓浓的“离情”和那不解人意的“樵风”。
因此,“销魂不自持”一句便是上片的总结,由此过渡到下片。
下片是对孤独凄凉处境及其心态的描写。
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纳兰性德清代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译文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
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
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玉楼:指华丽的楼阁。
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故称。
暝色:暮色,夜色。
休近:《昭代词选》作“休问”。
阑干:栏杆。
赏析上阕,词人以渐进的手法写主人公独立小楼所见之景。
首二句写主人公眼看楼外云散雨住,飞絮牵住蝴蝶飞行的脚步,一派春意阑珊之景,这样美好的景致不禁令人想入非非。
接下来,词人马上反跌一笔,“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两句与楼外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在小楼上,只能望着远处美好的春景,而回看四周,只有冰冷的四壁,感受到的也只有吹来的凉风,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隐隐的伤感。
下阕首二句续写春色,景情交融:楼外是杨柳青青,暮色冥冥,烟笼翠瓦,楼中人则心有戚戚,笼在心头的是那如烟雾般的愁绪,进而逼出“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两句,暗自警告自己,切莫凭栏望远啊,在这蒙蒙之色中,只能眼见夕阳渐渐低沉,落入远山,而思念的人更在远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是徒增伤感罢了。
结尾两句,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写主人公在小楼中所见之景,全为景语,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毫无矫揉造作之气,令人回味无穷。
词中之景都是从闺阁中所看到的,伤情之人眼中的景象都是凄迷伤感的,因此“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
”此词写得十分含蓄,只描写景物而不明确表达其作词之意,很类似于《花间集》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考证。
【菩萨蛮】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菩萨蛮】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菩萨蛮
陈克菩萨蛮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赏析】
这首词可以说是当时都市繁华景象的一个即景。
上片写香街楼阁。
“赤阑桥”二句以全城最著名的景物点明“香街”位置,继而摄取香街最具特征的“细柳”加以描摹。
“娇无力”以拟人化方式写出细柳似妩媚佳人娇慵柔弱的情态。
“金碧”二句则进一步将视线投向香街一座座高耸青空的.金碧楼阁,楼阁前繁花映着晴空,楼阁帷帘里闪现着红影。
下片写贵公子淫靡的生活和骄狂的形态。
“飞白马”,可见其淫欲骄狂的气态;“日日”则从时间的无限重复上突现其饱食终日,沉湎于青楼妓馆,淫逸放荡,寻欢作乐。
“醉眼”二句写黄衫纨袴从青楼出来醉眼迷离之状,令人想见其放荡狂欢之丑态。
“不逢人”,须从反面见义,十里长街,花香柳媚,时当午刻,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说“不逢人”,正是说他心目中无人,一切都不在乎。
“午香”句则写正午宁静的香街随风吹散着花香、薰香乃至脂香,然而,黄衫白马飞过则使暗尘漫扬,将香气也搞得一片混浊!全词写景婉雅,摹态传神。
词人之讽刺藏而不露,锋芒内敛。
1/ 1。
南宋古诗词《菩萨蛮·湘东驿》原文及赏析
【导语】范成⼤,字⾄能,⼀字幼元,早年⾃号此⼭居⼠,晚号⽯湖居⼠。
汉族,平江府吴县⼈。
南宋名⾂、⽂学家。
下⾯是分享的南宋古诗词《菩萨蛮·湘东驿》原⽂及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菩萨蛮·湘东驿》 宋代:范成⼤ 客⾏忽到湘东驿。
明朝真是潇湘客。
晴碧万重云。
⼏时逢故⼈。
江南如塞北。
别后书难得。
先⾃雁来稀。
那堪春半时。
【赏析】 词题标明的湘东驿,在南宋时属萍乡县,即现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乡市西。
当时是⽐较闭塞的⼭乡。
考作者范成⼤⼀⽣⾏履,这⾸⼩令⼤约作于1172年(乾道⼋年)冬作者调任静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市),为⼴西经略安抚使,越岁之后途径此地之时。
此前⼏年,作者曾奉使出⾏⾦朝,归迁中书舍⼈并任朝廷史官,接着因对朝廷⽤⼈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辞官引退归苏州。
作者政治上不得意,⼼情抑郁,这时接到调令,⾸途⼴西,来到了荒僻的湘东驿。
旅中的孤独凄凉,难以排遣,不禁回想旧⽇京中故⾥的友⼈,忧从中来,写下了这⾸⼩令。
上半阕⾸句点明了客⾏所⾄的地点——湘东驿,“忽到”⼆字,便有⾮所预想、难料今⽇的意味,可见远迁⼴西本⾮⼰愿。
然⽽“岂不归怀官有程”(陆游句),官事在⾝,明朝不得不继续前⾏,进⼊潇湘(湖南⼆⽔名)之境。
“真是”⼆字,透露出“不意⾄此,居然⾄此”的感慨和怅惘。
作⼀个公忠体国的正直官员也是⾝不由⼰,乃⾄不容于朝。
作者并没有交待迁官的具体始末,仅从⾃惊⾃叹的感喟中表露出微弱信息,供读者去联想得之。
怅望苍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意识到⾃⾝的所在,距三吴故地是那样的遥远。
“⼏时逢故⼈?”作者此问,充满了怀旧的情思,也反衬出客⾏的孤寂境况和失望的悲哀。
江南本⼭明⽔秀之区,但对辞乡远别的孤旅来说,⼀切美景均同虚设,⽆意观赏,这与荒凉的塞北便⽆区别了。
下半阕⾸句便发出了如此沉痛的表述:“江南如塞北”,更何况交通阻塞、⾳书难通,连鸿雁的踪迹也稀少⽽不易见到。
那么,这暮春三⽉,⾯对⽣机盎然的⼤千世界,岂不更令⼈孤苦难耐吗?通篇就这样由境触情,由情⽽忆,由忆⽽感,由感⽽悲,倾诉了远别的伤痛、怀旧的积郁。
《菩萨蛮》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菩萨蛮》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菩萨蛮》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翻译及赏析
菩萨蛮翻译及赏析菩萨蛮翻译及赏析菩萨蛮李师中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作者简介: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
登进士第。
宋仁宗朝,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
历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秦凤路经略使、知秦州。
后为吕惠卿所劾,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
著有《珠溪诗集》,词存一首。
注释: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
《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
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属小令,共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⑵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⑶岭南:在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翻译:在梦中被子规鸟的啼叫唤醒,抬头向窗外望去,城楼上挂着一弯残月,仿佛被子规鸟啼破了似的。
我乘着华丽的船就要出发,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在别离之时,佳人与我相对而泣,热泪滚滚,打湿了锦衣。
此去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日重逢。
岭南偏远,鸿雁难以飞到,想必书信稀少。
赏析: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
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
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
词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中唤醒。
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像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
这一句写出了早起之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
出语自然,含意无穷。
第二句写词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实,但实中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尤为入妙。
画船在清澈的江中从容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湘东驿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半阕首句点明了客行所至的地点湘东驿,忽到二字,便有非所预想、难料今日的意味,可见远迁广西本非己愿。
然而岂不归怀官有程(陆游句),官事在身,明朝不得不继续前行,进入潇湘(湖南二水名)之境。
真是二字,透露出不意至此,居然至此的感慨和怅惘。
作一个公忠体国的正直官员也是身不由己,乃至不容于朝。
作者并没有交待迁官的具体始末,仅从自惊自叹的感喟中表露出微弱信息,供读者去联想得之。
怅望苍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意识到自身的所在,距三吴故地是那样的遥远。
几时逢故人?作者此问,充满了怀旧的情思,也反衬出客行的孤寂境况和失望的悲哀。
江南本明水秀之区,但对辞乡远别的孤旅来说,一切美均同虚设,无意观赏,这与荒凉的塞北便无区别了。
下半阕首句便发出了如此沉痛的表述:江南如塞北,更何况交通阻塞、音书难通,连鸿雁的踪迹也稀少而不易见到。
那么,这暮春三月,面对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岂不更令人孤苦难耐吗?通篇就这样由境触情,由情而忆,由忆而感,由感而悲,倾诉了远别的伤痛、怀旧的积郁。
两阕之间,过度自然,浑然一体。
语言朴素明白,毫不费解,却又含蓄曲折,意蕴深沉,称得上是洗尽铅华、反璞归真。
说它道出了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事,是人难言之而已易言之,是不为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