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百年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报告摘要:本文是作者通过规划原理课的学习,结合了课本及《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和其它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形成的自己的认识。

其中包含了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至今的西方各阶段历史背景及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制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

我将全书所介绍的规划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结合其他文献,对每个阶段的内容概括如下:一.原始的起源: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首先将产业革命以前,即差不多到文艺复兴时期归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还都十分古朴,简单。

城市形态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住行,唯一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是教堂宗庙等工程,没有现在的交通、环境等问题的困扰,城市在人民或者君主手中几乎可以被随意布置、发展.古希腊时期,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决断性格及闲暇、优雅的生活态度。

集体自尊心理和确信依靠集体就能战胜外界强大压力的信念,生发出对社区整体的自我崇拜以及对城邦精神的尊崇与向往。

虽处于奴隶社会,但却不存在很大的权力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

当时的人们认为:“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大量住宅小而简朴,贫富混居,城市缺少统一而严正的规划。

但是公共空间却丰富多彩,庙宇盛行(实质是人们节日欢乐的殿堂和公共活动中心).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

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源。

前5世纪,法学家希波丹姆斯一反常态,提出理性规划的概念,即著名的希波丹姆斯模式,后来被誉为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古罗马时期,物质生活较希腊时期大大改善,但民主化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衰减的态势,精神世界日益世俗化,人本主义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实用主义.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主要任务是歌颂权力、炫耀财富,城市建设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军事化和君权化的特征。

五大宪章

五大宪章

北京宪章的主要内容
1.认识时代 2.面临挑战 3.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 4. 基本结论:一致百虑 殊途同归
1、认识时代
● 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 20世纪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了
丰富的建筑设计作品,并帮助人类从世界 大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在建筑史上是一 个伟大而进步的时代。但是,人类对自然、 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生存, “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 ●21世纪:“大转折”
二、主要内容.
1、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2、以人和人的活动为核心 3、功能分区(核心内容)★ 4、理性的思想
1、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即主要任务)
★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和游憩的不同地区, 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 系三者的交通网。
★订立各种计划,使各区按照它们的需要有纪律的 发展。
一、背景.
1920年代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在国 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第一次会议的宣言 中,提出了现代建筑和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 和准则。其中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一种功 能秩序,对土地使用和土地分配的政策要求 有根本性的变革。1933年召开的第四次会议 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 宪章》。
宪章内容
城市与区域 城市增长 分区概念 住房问题 城市运输 城市土地使用 资源与污染
文物遗产的保护
工业技术 设计与实施 城市与建筑设计
马丘比丘宪章VS雅典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相对于雅典宪章而言, 又是不同思路下的成果,是对雅典宪 章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雅典是西欧 文明的摇蓝,马丘比丘是另一个世界 的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的象征。雅典 代表的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中 的理性主义,而马丘比丘代表的却都 是理性派所没有包括的,单凭逻辑所 不能分类的种种一切。

三大宪章

三大宪章

城市增长 考虑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影响(生活质量下降)
分区概念 反机械划分,需要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住房问题
人人之间交往和作用是城市存在的基础,不同社会阶层选择居住区位置时要避免有损尊 严的、强加于人的差别
内容
运输 城市交通方案不存在理想的解决方法;主张规划和维护公共交通;考虑城市的扩容 城市土地 土地稀缺,立法保障
面临挑战
面临 的问题 大自然的报复、混乱的城市化 、技术双刃剑、建筑魂的失落 共同选择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重新定位
宪章内容
多侧面思考建筑的未来 地区、文化、经济、艺术、业务、教育、方法论 把建筑看做一个循环体系,把讨论范畴扩展到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建设
技术和人文结合,根据社会特征的不同进行技术的多层次区分、选择和运用
人 将建筑学的范围扩展为人居环境,三位一体化解为学科群,从多学科角度寻求设计的解答
以聚居环境为出发点,多传统学科进行拓展 "人"超越了建筑学科,谋求各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矛盾杂陈,体制规章不健全,建设资金使用不当,浪费惊人
背景 ,设计工作缺乏科学评定和决策
造成建筑学基本问题,建筑艺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表达和尊重
动态成长中追求整体发展以及和自然地协调
建筑学面向全社会
建筑师的额社会职责:住着有其屋的建设理想 把社会整体作为最高业主,考虑全面的社会-政治关系,重视全民认识和参与
开放的、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全方面建筑教育
自学、研究、表达、组织管理的全方位能力 发展和整合专业思想,承旧启新
全民的建筑教育
方法论
对世界建筑进行“融贯文化”的研究,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经验
和而不同的建筑文化 在文化同质性浪潮中逆流而上,发掘地域文化的精髓,传承与创造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理性到人性——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

从理性到人性——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

从理性到人性——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摘要:世界建筑与城市规划走过了长时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当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思想与理论,关于城市建设与规划的论述从来就没有停滞过,在这些繁多的理论当中,各种思想包含其中,追求理性的功能主义思想,关注人的人文主义思潮。

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真正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是在著名的《雅典宪章.》颁布以后,从《雅典宪章》开始,规范的被广泛认可的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理论逐步发展,城市规划与发展思想的演变进入了稳步前进的阶段。

从《雅典宪章》的理性主义到《马丘比丘宪章》再到《北京宪章》,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宪章的所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异同来解读分析近代工业化社会以来,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思想理论发展变化的轨迹。

关键字: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北京宪章,城市规划思想变化,物质空间思想,社会文化系统思想,广义建筑学世界城市的产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城市的建设与规划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真正成为思想和理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理论却是在近代特别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以来,大量而快速的城市建设催生了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但是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城市规划思想,必然都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总体来说整个世界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的发展都带有时代的特色,各种繁杂的城市规划理论的背后都是鲜明的时代特色。

而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上三大城市规划圣经级别的宪章无疑集中的反应了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建设规划的思想,它们之间体现出来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异同也展现了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时代转变,体现了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变化趋势。

西方国家在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以后,城市数量与规模快速发展,大量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直接导致了城市规划发展思想的繁荣和发展。

从十九世纪至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先后经历了六次历史转折,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无疑是1933年的《雅典宪章》和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这两个城市建设规划史上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其所处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的总结,并且深刻的影响着以后的城市设计规划思想,《马丘比丘宪章》是对《雅典宪章》功能理性主义规划建设思想的修正与扩充,是对其建设性的发展,其中的很多的原则依然在为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所运用。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

历史街区保护文件回顾:1933年《雅典宪章》由CIAM编制关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的、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具有教育今人和后代的重要意义。

1964年《威尼斯宪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更明确提出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必须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当作专门注意的对象,要保护它们的整体性。

首次提出历史街区概念1976年《内罗毕建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拓展了保护的内涵,明确指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作用和价值。

1987年《华盛顿宪章》ICOMOS(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再次对保护“历史地段”的概念做了修正和补充,文件指明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五项内容,即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

1994年《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ICOMOS继《威尼斯宪章》后,再一次提出“原真性”一词。

将保护的范围扩展到非物质的层面。

认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都包含着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它们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构成了某项遗产。

1999年《北京宪章》国际建筑师大会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大发展”和“大破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人居环境”的概念,提倡“宜将新区规划设计、旧城整治、更新与重建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国际社会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从纯粹的单体古建筑保护延伸到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原真性”保护。

在国内,对历史街区保护也经历了从“修旧如新’,到“修旧如旧”,再到“修旧如故”,从最初对实物遗存真实性保护到近年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习俗等生活真实性的关注.如有认为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性问题(张曦,葛听);历史街区保护应“保护原有社区网络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阮仪三,孙萌);“生活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杨新海)。

三大宪章读后感

三大宪章读后感

三大宪章读后感12规划2班02号施振升 201210301202三大宪章分别是《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和《北京宪章》。

首先《雅典宪章》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第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后来被称作《雅典宪章》。

《大纲》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的反映了“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雅典宪章》是勒柯布西耶基于CIAM第4次会议讨论的成果进行完善的作品,主要由个人完成,发表于1943年,法国)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大纲》首先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它的主要贡献有:它认为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一)真能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者。

(二)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

(三)在所有可能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筑区,并使交通不增加拥挤,亦不使妨碍城市有转机的新发展。

在古建筑附近的贫民窟,如作有计划的清除后,即可改善附近住宅区的生活环境,并保护该地区居民的健康。

当然它也在当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矛盾,在我们这个时代造成了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使我们急切需要建立一个土地改革制度,它的基本目的不但要满足个人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

如两者有冲突的时候,广大人民的利益应先于私人的利益。

城市应该根据它所在区域的整个经济条件来研究,所以必须以一个经济单位的区域计划,来代替单独的孤立的城市计划。

其次是《马丘比丘宪章》:这个宪章涵盖了《雅典宪章》所包含的各项概念,又增加了对诸如城市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等问题的分析与论述。

在城市与区域方面,宪章首先肯定了《雅典宪章》的相关原则,并根据席卷世界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认为规划过程应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宪章的演进_辩证解读20世纪建筑的三大宪章

宪章的演进_辩证解读20世纪建筑的三大宪章
,
管 制 和 正 确 原则 能 解 决 的 问题 但 多个带 有

这反
,
,
从 大 自然 的 报 复


映 出 已 认 识 到科 技 的 重 要 社 会 功 能
新 的 建 筑 学 将 驾 驭 远 比 当今 单 体 建筑
我 们将 逐 步 地 把

技术
双刃剑

三 个方
技术 至 上


的思 想
缺乏
建筑

自然
的 发 展 历 程 和 面 临 的 问题

,
建筑界 的思 想认识 发展
历程
,
宪章在一 定历 史
三 个 宪 章 的概 要
提 出了广
阶 段 内影 响 了 世 界 建 筑 的 城 市 潮 流 的
从 一 个侧 面记 录 了建 筑发 展 的

雅 《 典 宪章 》分 八 部分 一 定
义 和引言 二 城市 的四 大 活动 三 居
六 城 市 土 地 使用 境 污染
。 、

自然 资 源 与 环

政 治 和 社 会 的情 况

求和宣言 为背景
,
以 拉美

八 文 物 与 历 史 遗 产 的 保存 和


的社 会 组织 些 因 素是


— 政 体 及 行政 制度 所 有 这

人口
针 对 出 现 的许 多新 情 况 而 对

保护 九 工业技 术 十 设计 与实施
,
,
认 为 今 天 科学 与技 术 的 进 步 以

大 规模 的工 业 技 术 和 艺 术 创 新 造 就 了

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

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

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浅谈城市与设计焦点问题变迁的原因【提要】《稚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以及《北京宪章》等是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史上几个纲领性文件。

它们的规划及涉及的建筑设计理念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建筑认知水平和关注焦点问题的演进,具体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理解日趋复杂和成熟,引导城市建筑景观学走向深入并带给我们解决当今城市设计问题和焦点的启示。

【关键词】宪章认知与关注人与自然、人的关系当今城市设计矛盾及焦点引言: 20世纪纲领性文件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历经了一个很漫长的岁月。

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人类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也取得了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进步与成就。

在整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城市设计及规划相关的纲领性文件,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北京宪章》等,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城市问题的共识和所关注的焦点,而且对于当时的城市建设和活动和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了时代的缩影。

以过去百年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为线索,对现代建筑城市史的历1、《雅典宪章》——黑暗中的火炬《雅典宪章》产生的原因:1784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成为了工业革命的标志。

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1)新阶级的迅速成长,促成当时社会秩序的变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2)新技术的问世造成的城市变革,其中单轨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最为有力。

工业革命导致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的发展在给城市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

城市中多种矛盾日益尖锐,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1.《雅典宪章》(1933年)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恬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城市看成丁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入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北京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北京宪章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12月通过)背景材料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简称ciam)通过了一项文件,即后来著名的“雅典宪章”。

此后,这一文件多少年来一直是欧美高等建筑教育的指针。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利马(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讨论时四种语言并用,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12月12日与会人员在秘鲁大学建筑与规划系学生以及其他见证人陪同下来到了马丘比丘山的古文化遗址签署了新宪章,以表示他们对在专业培训及实践方面所提倡与探索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坚定信念。

文件签署人明确表示马丘比丘宪章应当适用于各设计专业,但并不是灵丹妙药,而只是为了促进本专业的目标与职能进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综合评述。

本宪章也旨在促进公开辩论,并过问向各国政府所能够做到也应当采纳的有关改进世界上人类居住点的质量的政策与措施。

国际建协(iua)将授予国立利马大学以显赫的琼·柴祖勉奖金以表彰该大学召开国际著名设计人士座谈会起草本宪章的首创精神。

此奖金将于1978年10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13届国际建协大会上正式颁发给宪章签署人代表团。

马丘比丘诗人,派白罗、聂鲁达(Pablo Neruda)曾以他的卓越的隐喻笔法把这座被人遗忘的城市描写成为“最崇高的人类文化熔炉,它长期寄寓着我们的沉默。

”我们这些聚集在一起的建筑师、教育家和规划师,承担了冲破当前的沉默这项严肃任务,本文件就是我们第一次集体努力的结果。

自从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发表了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文件以来,几乎已有45年,那文件就是“雅典宪章”。

最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要求对宪章进行一次修订。

我们的成果应当成为国际性的各专业间的分析与辩论的课题。

所有国家的知识界和专业人员,研究院和大学都应来参加。

过去曾有多次努力,想把雅典宪章更新一下。

本文件只是作为我们所承担的工作的开始。

1933年的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它可以提高改进但不是要放弃它。

城市规划雅典宪章

城市规划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休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再过10年,重庆一定能够成为西部的领头羊、西部的重要增长极,重庆一定让国家中心城市这顶帽子名副其实,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社会发展的城市高地。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说过。

改革开放30年,重庆从省辖市到全国计划单列市,再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行政体制的变革,助推了重庆经济的腾飞,提升了重庆的政治地位,将重庆一次又一次推向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也催生了重庆的大城崛起。

在2010年,又一个新十年的开启之际,重庆迎来了更大的历史机遇:国家中心城市。

保税港区落地、两江新区进入审批、一年一万亿投资……多重利好助推重庆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十年,重庆不仅将成长为真正的国际中心城市,更有机会后来居上,成为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重要城市。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画上句号的时候,有人曾写下如此华丽的赞誉之词: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它城市能够像今天重庆一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

那么在下一个十年,重庆的发展会怎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MINI-CBD,补位重庆中心城市功能可以预计的是,重庆速度只会有增无减,其发展将更加令人侧目。

在新的十年,除了让重庆成长为真正的国家中心城市外,重庆还必将成为中国地位更高、作用更大的"改革试验田"和西部开放高地。

西部中心城市三步走的步伐,将推动重庆下个十年的发展速度。

重庆形成四大功能中心重庆城市规划决定着未来重庆的发展。

目前的重庆城市中心分别为解放碑、沙坪坝、南坪、杨家坪、观音桥-新牌坊中心,它们在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已经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四大功能中心。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中心是具有区域辐射力和一定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商务办公区、商业区和公共活动中心,而且还能集聚商业、办公、金融贸易、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过程,旨在创建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和方法。

1.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城市的布局和城墙建设。

古代城市以市中心为核心,辐射状地发展出市政、宗教和住宅区,城墙则用于保护城市免受外敌入侵。

2.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反映了人们对古代罗马和希腊城市的向往,追求对称、比例和美学。

城市广场、喷泉和别墅成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同时,城市规划开始考虑到城市的舒适性和健康,如威尼斯通过改善水道和排水系统来提高城市卫生。

3.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设计(18世纪-19世纪)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设计开始考虑到交通、工业和住宅区的分离。

拥挤的工厂区向城市边缘迁移,而市中心则成为商业和行政中心。

此外,城市街道和道路的改善对城市交通和流动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现代主义城市设计(20世纪-1980年代)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强调功能和效率,通过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和高层建筑来实现。

此时期的城市设计师试图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和提供更好的公共设施,但也常常忽视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5.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1990年代至今)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城市设计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设计包括更好的规划和管理城市中的自然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改进、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和绿色空间等。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从古代城市布局到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设计思想的进步和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设计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创造更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阿尔多·凡·艾克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

阿尔多·凡·艾克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

阿尔多·凡·艾克设计思想与方法研究Studies on the Conception and theMethodology of Aldo van Eyck学科专业:建筑学研究生:朱振骅指导教师:王蔚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是活跃在20世纪40~90年代的荷兰著名建筑师,十次小组(Team10)的代表人物,荷兰结构主义建筑的创始人。

多元化的成长经历使他受到现代抽象艺术和结构主义思想与分析方法的共同影响,其作品也带有与众不同的人文主义气息。

弗兰普顿曾评价他因独特的人性思考成为十次小组中仅有的“对现代运动的异化抽象性从根本上进行声讨的建筑师”。

本文的内容按照凡·艾克的思想和实践发展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20世纪初期现代抽象艺术对其创作理念形成的影响及部分早期作品;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结构主义建筑观念影响下的理论内容及其代表作品;第三部分用几个具体的设计对其中创作思想和风格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结构主义构形中介双生现象ABSTRACTAldo van Eyck,a famous Dutch architect active in1940's-1990's,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architect group Team10.He was also the founder of the Structuralism in Architecture.Being influenc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odern abstract art and structuralist methods,his works were characterized in humanism. Frampton spoke highly of his unique thoughts and considered that"no other Team10 member seems to have been prepared to attack the alienating abstrac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t its roots."The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Van Eyck'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oughts and practice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explains the impact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abstract art of the early20th century and some of his early works;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 of structuralism and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at the la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analysis his creative thinking and designing style with a few specific works.KEY WORDS:Structuralism,Configuration,In-between,Twinphenomena目录绪论 (1)1.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1课题研究背景 (1)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2文献综述 (5)1.2.1国内文献综述 (5)1.2.2国外文献综述 (5)阿尔多.凡.艾克概述 (7)2.1十次小组(Team10)概况 (7)2.2凡.艾克生平 (8)2.2.1早年求学 (8)2.2.2职业生涯 (9)游戏的人——独树一帜的人文主义建筑师 (11)3.1人的本性——游戏的传统 (11)3.1.1《游戏的人》 (12)3.1.2现代艺术对凡.艾克设计思想的影响 (13)3.2城市就像游戏场一样 (19)3.3凡.艾克的人文主义倾向 (23)3.3.1现代建筑应包含基本自然形式 (23)3.3.2现代建筑应注重多文化的情感包容 (23)3.3.3建筑设计的自发性原则 (24)3.4小结 (26)凡.艾克的结构主义思想与代表性实践分析 (27)4.1荷兰结构主义的理论来源 (27)4.1.1人文科学中的结构主义 (27)4.1.2建筑学领域的结构主义 (29)4.2凡.艾克的构形原则 (31)4.2.1奥特洛圈:结构主义建筑观 (31)4.2.2构形原则的基本概念 (32)4.2.3“大量性”的问题和“数量美学” (35)4.2.4多价的空间——社会的实际需求 (37)4.2.5构形的识别策略 (38)4.3构形原则的设计实践 (40)4.3.1胡贝图斯单亲宿舍 (40)4.3.2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 (41)4.4小结 (46)凡.艾克的建筑作品形式特征 (47)5.1圆形和轴心的游戏 (47)5.2簇群建筑倾向 (51)5.3水平向与竖向的交织的多层次空间 (53)5.4文脉与形式 (56)5.5小结 (58)结语 (59)参考文献 (60)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致谢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1.1课题研究背景上世纪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博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清华大学建筑学考博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建筑学教育的看法,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有何建议?建筑学教育目标的误区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理念却还基本停留在当初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在校学习方案设计技能。

工程知识学习留给社会。

于是大学毕业生走进国营单位,成为大设计院的学徒工。

所以,在今天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建筑业领域,大量民营企业很难招到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建筑师,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需要再培养。

不论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能力上。

而西方的大学早已把培养学生全过程的设计知识(包括建造知识)以及自主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如德国的大学建筑学旨在培养出“毕业后便能进行独立工作的成熟的专业人员”。

社会背景与观念的误区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最后变成了艺术第一,从某一方面反映出建筑技术落后且不被重视的现状。

而在关于艺术的理解方面,1950年以来的中国审美标准明显受苏联以及法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形式与尺度的准则占据了统治地位,北京城改建中的十大项目以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建设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直到今天,这一准则还极大地影响着大规模的中国城市建设。

在西方建筑学教育普遍将工程知识放在首要地位的今天.中国的大学还沿袭替自己捡来的传统,训练大学生尝试若空中楼阁式建筑梦想。

中国的教学模式的误区建筑学学制从四年本科改为五年、4+2模式、工学学位提升为建筑学学位等等。

这些都没有改变建筑方案设计技能的训练占据统治地位,每学期两个方案设计的频率高强度但并非高深度,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工作的时间和能力。

只能在时间节点的控制下以及教师一周两次手把手的辅导下疲于奔命方案构思。

同时,尽管在课程设里中工程技术知识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传统的观念中它们只是辅助课程,从未被理解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方案设计教学代替了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筑设计概念,使缺乏专业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未工作过的硕士研究生)一走进设计单位便成了学徒。

当今建筑教育的优点可举如开始重视与国际知名大学的长期合作交流,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及学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世界知名建筑师讲座等。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

(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书。

(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

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

(代表作——昌迪加尔)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

(线性城市就是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

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业城市》的专著。

(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

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

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

提出了大城市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

)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

(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

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

1 背景概述
切留给城市的人了。时至今日, 在经历了 《 雅 典宪章》《 马丘比 丘宪章》和 《 北京宪章》之 后, 城市规划也逐渐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在集中 式和分散式之间不断的寻求平衡点, 既 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 的生活需要, 这也符合相互依存, 螺旋上升的
S C { NC 〔 & TECH闪O L( 拍 Y 口 二 书 AT ll万 「 M 口 明 明
资 源 与环 境
浅谈对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比较
郑军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00044 )
摘 要: 柯布西耶和赖特同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 这两个人在城市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设想。柯布西耶提出的是 “ 光 明之城” 而赖特提出的则是 “ , 广亩城市” 。本文试图从比较他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这个方面来说明这一情况的原因。正是欧洲和美 国的发展阶段和情况不同促使两种不同的思想出现, 并对后人的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光明城市 广亩城市 集中与分散 单一与复杂 文章编号: 1672一 3791(2007)0 (a 卜0202一 6 01 中图 分类号:TUZ 文献标识码: A
界来看, 是相当的激进的。而且, 不甘于只作 单纯的建筑师, 而是希望能对整个建筑业, 甚 在整个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 至社会都有一定的领导作用。然而即使是这 命之后, 技术已经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上 在欧洲这片土地上, 古典文化的精神还是 了。狄德罗在 《 百科全书》 中把科学 、艺 样, 尤其是在建筑业长时间的观念上的发 术、和技术作为并列的三大层次, 人们从过 存在的, 展的停滞, 更使得突破难以继续。一战后, 对 去的形而上学的思想解放出来, 不光关注思 于欧洲的大部分古城破坏很大, 而且战后的迅 想, 也关注现实的科技。艺术界出现了种种 速发展匕 使很多老城无法面对新的发展要求, 新的思潮, 如立体派和抽象派等等, 这些也对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 柯布西耶提出了新的 于建筑界有相当的影响。在建筑业界也出现 “ 光明城市”的城市规划概念。如果要说是改 了抛弃了传统的古典建筑的必要形式元素而 倒不如说是新建, 把那些饱经战火破坏的 转向新的设计思路的思潮。无论是水晶宫或 建, 这种做 是巴黎世博会机械馆的建成, 都给了当时的人 城市来一个全新的形象。不过在欧洲, 法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的美国正在向两个 们以截然不同的新的建筑美感。人们开始喜 在芝加哥 欢这些巨型的 “ 怪物”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方向分野。一是向古典主义的倒退, 一大批仿古的建筑依着古典的建筑 结束后, 整个欧洲大陆一片破败, 百废待兴, 新 世博会上, 而另一方面, 萨里文和詹尼的 的建筑思潮有了发挥作用的大背景。柯布西 原则鱼贯而出, 耶所提倡的建筑观在这个时代有了他最适合 芝加哥学派也蓬勃发展。两者都具有相当的 力量。赖特早期在萨里文的事务所工作了很 发挥的场所。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 强调建 不过赖特幼年的经历和对自 然的 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 建立新的机械与 长一段时间, 无限热爱, 注定 了 他和萨里文的观念无法一 技术的美感, 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 致, 赖特的骨子里还是那个威斯康星的少年, 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 建筑在水平方向 重要方法。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也是新兴的 一个将大地的景色融于一体, 无限延展, 和地平线汇在一起的地域的建筑 工业战胜传统工业的重要标志。战争对传统 师。这种在大城市生活的经历使得赖特愈发 城市的破坏以及新旧城市的交替和对人文的 他对于广亩城市的构想, 关怀是柯布西耶提出明日之城的最大前提。 的讨厌集中的城市, 植根的是中西部大量空旷的土地 , 赖特对大城 由于美国建国的历史不长, 而且主流社会多数 是反抗现有城市的鸟托邦式的 是移民, 并没有发展出新的文化底蕴和元素, 市生活的否定, 把个人的社会理想假定为整个社会的普 因此文化方面却没有太大的进展, 加之美国本 设想, 如果真的全部按照赖特的想法来实 身的城市建设比较落后, 相对来说更容易形成 遍理想, 施, 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种倒退。当然我们也 对田园文化的追求, 赖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抓 住了美国人的文化底蕴。而美国大城市的各 要看到广亩城市的积极意义: 对干大城市问题 的分析;城市分散理论的提出;对于生活方式和 种问题和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也驱使他逃避 责任感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的价值的强调, 这些 这一切。他的 “ 广亩城市”的设想便是在这一 独到的见解也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 前提下提出来的。这种设想在很大程度上满 足了部分中产阶级的需要, 并且也试图解决了 能性。 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规划概念出发点 一部分大城市所发生的问题。 其实并不一致。柯布西耶是基于战后的重建 环境和对新兴事物的崇拜, 赖特则是对于大城 2 比较分析 市的不满和美好的乡土环境的热爱。柯布西 柯布西耶最早的社会观体现在他的建筑 赖特是追本溯源。我们应当 观上, 俄国的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 耶是破旧立新 , 看到, 柯布西耶的思想是绝对的理性主义, 并 内第一次掌握政权, 这种新兴的力量强烈的刺 不 是合理的;布赖特 激了 柯布西耶, 作为一个思想家而不光是建筑 且对干推断, 论正确与否, 则相对比较感性, 更多的是基于个人判断和对 师, 他的设计开始更加平和, 对于住宅重建的 城 关注使得他在某些方面 卜 更接近于社会主义 美好愿望的追求。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于 柯林? 者的想法, 这也影响了他的城市观。他对于巴 市的看法的两种根本态度。事隔多年, 罗厄提出了 “ 拼贴城市” 不论分散还是集 , 黎的构想是建造大量的高密度住宅和办公的 城市所具有的并不应该是单一属性 , 而是 高楼, 立体和地下交通发达, 并大量的植植物, 中, 顺着历史的沉淀慢慢积累的物态形 以期获得人们所需要的 “ 阳光, 空气, 。他 一种织补, 水” 式。不可否认, 城市本身是具有意义的, 然而 对于 格网的形式, 功能的严谨分区和几何学 上的构图划分是设计的主要手法 。 不得不说, 这种意义很难在现实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 到不如用多样的手法还原放大而把这一 柯布西耶的建筑观与城市观, 相对于当时的世 那么,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五大著名宪章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五大著名宪章

城市规划五大著名宪章北京宪章(稿)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1999年5月在北京通过) 在世纪交会、千年转折之际,我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聚首在东方的古都北京,举行国际建协成立半年世纪以来的第20次大会。

未来由现在开始缔造,现在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总结昨天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今天的问题与机遇,以期21世纪时能够更为自觉地把我们的星球──人类的家园──营建得更加美好、宜人。

与会者认为,新世纪的特点和我们的行动纲领是:变化的时代,纷繁的世界,共同的议题,协调的行动。

1、认识时代 1.1 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 20世纪既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伟大而进步的时代,又是史无前例的患难与迷惘的时代。

20世纪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史: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了丰富的建筑设计作品;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医治战争创伤及重建中,建筑师的卓越作用意义深远。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许多建筑环境难尽人意;人类对自然、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其自身的生存;始未料及的“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许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贫民所建造”。

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筑职业仍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1.2 21世纪:“大转折” 时光轮转,众说纷纭,但认为我们处在永恒的变化中则是共识。

令人瞩目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和技术发展、思想文化活跃等,都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在下一个世纪里,变化的进程将会更快。

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且更加尖锐。

如今,一方面,生产、金融、技术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全球意识成为发展中的一个共同取向:另一方面,地域差异客观存在,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地区冲突和全球经济动荡如阴云笼罩。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看到,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致使多样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综合乃至整合作为新世纪的主题正在悄然兴起。

(完整word版)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

(完整word版)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

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浅谈城市与设计焦点问题变迁的原因【提要】《稚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以及《北京宪章》等是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史上几个纲领性文件。

它们的规划及涉及的建筑设计理念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建筑认知水平和关注焦点问题的演进,具体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理解日趋复杂和成熟,引导城市建筑景观学走向深入并带给我们解决当今城市设计问题和焦点的启示。

【关键词】宪章认知与关注人与自然、人的关系当今城市设计矛盾及焦点引言: 20世纪纲领性文件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历经了一个很漫长的岁月。

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人类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也取得了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进步与成就。

在整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城市设计及规划相关的纲领性文件,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北京宪章》等,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城市问题的共识和所关注的焦点,而且对于当时的城市建设和活动和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了时代的缩影。

以过去百年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为线索,对现代建筑城市史的历史进程可作如1、《雅典宪章》——黑暗中的火炬1.1《雅典宪章》产生的原因:1784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成为了工业革命的标志。

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1)新阶级的迅速成长,促成当时社会秩序的变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2)新技术的问世造成的城市变革,其中单轨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最为有力。

工业革命导致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的发展在给城市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

城市中多种矛盾日益尖锐,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

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们看到了问题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城市设计理想模式的探索,包括:田园城市,广亩城市,光明城市,工业城市,带型城市等。

雅典宪章-北京宪章

雅典宪章-北京宪章

雅典宪章雅典宪章,即国际建筑协会(C.I.M.)于1933年8月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

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别是法国勒·柯比西埃(Le Corbusier)的观点。

他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并认为:居住问题为人口密度过大、缺乏空地及绿化、生活环境质量差、公共设施少且分布不合理等。

建议住宅区要有绿带与交通道路隔离,住宅区按邻里单位规划;工作问题是由于工作地点在城市中无计划的布置,远离居住区,从而造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

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缩小其距离,以减少上下班的人流;游息问题是大城市缺乏空地、城市绿地面积少且位置大多偏于郊区。

建议新建的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增辟旧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并在市郊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针对交通恶化问题,靠局部的放宽改进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须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道路系统。

街道要以车辆行驶速度作为功能分类的依据,分为交通要道、住宅区街道、商业区街道、工业区街道等,并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宽度。

“宪章”认为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土地私有而引起,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规划。

其步骤为:在区域规划基础上,按居住、工作、游息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并强调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

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

一、定义和引言城市与乡村彼此融会为一体而各为构成所谓区域单位的要素。

城市都构成一个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的区域单位的一部分,城市即依赖这些单位而发展。

因此我们不能将城市离开它们所在的区域作单独的研究,因为区域构成了城市的天然界限和环境。

这些区域单位的发展有赖于下列各种因素:(1)地理的和地形的特点——气候,土地和水源;区域内及区域与区域间之天然交通。

城市规划理念发展

城市规划理念发展

通过《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北京宪章》看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和《北京宪章》这三部部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的纲领性文件的分析、比较,来认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理念中图分类号:V文献标识码:ASee through the《Athens Charter》《Machu Picchu Charter》《Beijing Charter》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conceptJiao Long 09251071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is three part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the programmatic document analysis, comparison,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concepts of the Athens Charter, the "the Machu Picchu Charter" and "Beijing Charter".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concept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基本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开始,经过20 世纪20、30 年代现代建筑运动的推进,以《雅典宪章》为代表,其实践活动主要集中于战后西方城市重建和快速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以1977 年的《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建立了新的规划思想与方法,这一阶段仍在持续。

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在这个世纪中,建筑领域发展之快、进步之速是几千年世界建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