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共46页

合集下载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标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引言概述: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动力源源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一、经济发展的动力1.1 技术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了生产和消费的扩大。

1.3 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扩张。

二、社会制度的动力2.1 法治建设:健全的法治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2 政府治理:政府的有效治理能够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2.3 公共服务: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三、文化传承的动力3.1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教育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3.3 创新创造: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鼓励创新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四、环境保护的动力4.1 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2 资源节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节约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4.3 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全球合作的动力5.1 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相互依存,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5.2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推动社会的多元发展。

5.3 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合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环境和全球合作都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动力的作用,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2014-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12

2013-2014-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12

广东海洋大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试卷一 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班级:姓名:学号:试题共9页加白纸0张密封线GDOU-B-11-302二、论述题(共14分)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请把客观题部分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相应位置(答题卡)试卷二客观题部分三、判断题(第1—20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用A表示,判断为错误的选项用B表示,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处。

)1、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史的一切优秀成果和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A B)2、只要是以马克思的原著等文本为依据,提出新的见解、阐述新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A B)3、“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A B)4、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是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地追求物质享受,讲求物质利益,少谈主义、理想和信念。

(A B)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A B)6、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可见,物质与意识是相互决定的。

(A B)7、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就是真理。

(A B)8、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A B)9、“穷山恶水出刁民”,说明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和命运。

(A B)1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起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A B)11、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因此划分阶级主要以其政治意见或政治观点的差别为标准。

(A B)1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一种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一种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发生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现象,它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

在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这一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 13 页)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第 7- 9 页)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看教材第 12 页)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参看教材第12- 15 页)三、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 13 页,新同)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 9 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参看教材旧第12 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社会进步和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含义:含义作为哲学范畴的“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

社会进步是必然发生的。

实现途径社会进步和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内在根据:内在因素1、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2、社会进步还在于社会发展是自我否定和不断扬弃的过程,是辨证的否定,所以后一个社会形态,在整体上高于和优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

3、社会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4、社会进步是客观的、必然的、其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是曲折前进的。

(这是社会进步的实现途径)进步标准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或社会进步标准的综合性,其中包括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根本标准,还包括生产力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

这是因为:1、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它具有决定性;2、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其客观性是指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是一种既得力量,其科学性是因为,它本身是由物质因素所构成,它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物质手段精确测定;3、这个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甘肃省定西市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甘肃省定西市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甘肃省定西市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施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下列说法中,与该文件内容不符的是()A.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B.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C.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D.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面摘帽答案:D2.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根据本次会议精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给予外企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B.要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C.要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D.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集够的融资支撑作用答案:A3.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符合中公十八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精神的是:()A.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B.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C.提高党政领导于人大代表的比例D.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答案:C4.某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提请不批准任命××同志职务的议案”。

这一事实说明:()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效性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性C.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D.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有效性答案:B。

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如果富得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这些话重在说明:()A.要坚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B.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领域的目标是“富强”答案:B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下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是我国历史上田园牧歌式的社会B.他是没有利益矛盾和阶级冲突的社会C.他是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社会D.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答案:D7.下列关于哲学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包含唯物辩证思想的哲学都认为世界是发展变化的B.一切包含辩证思想的哲学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C.可知论是唯物主义,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D.一切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答案:A8.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回顾其产生发展的历程,根本的一条就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作用
31
32
人口增长过快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 人类面临一系列“全球问题”!







粮食环短境缺污染、生态危机
33
第三节
人民群 众在历 史发展 中的作

一 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
二 个人在社会历 史中的作用
34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 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6
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力的最 终决定作用
7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8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 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26
近代以来发生过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 191世8世计纪算纪末机7200年和世代空纪,间初技以,术蒸以汽的电发机力展的的为发发主明明要为为标主主志要要标标志志27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 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 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它们规定并反映了社会基 本结构(见下图)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 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4
政治法律制度 和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结构

2008年10月-2013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

2008年10月-2013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0-19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0-27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1-37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1-44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1-5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1-68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2-96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2-108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2008.10-2013.04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079)试题和答案

2008.10-2013.04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079)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答案详解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PPT课件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 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 前发展
第51页/共107页
2.社会基本结构
第52页/共107页
广义经
现代社会生产力结构示意图
第23页/共107页
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 力水平的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
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 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
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 产。”“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 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
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第7页/共107页
第8页/共107页
第9页/共107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10页/共107页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第11页/共107页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12页/共107页
第13页/共107页
济结构
经 济 结 构
狭义经
济结构
生产 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关系或经济 制度
第53页/共107页
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 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政治 结构
制度 设施
政治制度 法律制度 政治设施 法律设施
第54页/共107页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 社会基本矛盾在阶 级社会中的表现, 是阶级对立社会发 展的直接动力。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页PPT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页PPT
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马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生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者: 黄英贤
出版物刊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4-46页
主题词: 生产斗争;根本动力;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历史发展;阶级关系;物质财富;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创造物
摘要: <正>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多变的过程,因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种的。

各种动力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但在多种动力之中,生产斗争是根本性的动力,它体现如下:(一)生产斗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是从劳动开始的,有了劳动便开始有了人类。

没有生产劳动便不可能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

一旦停止了生产劳动,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会消失。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表明,它既是阶级斗争史,又是生产斗争史。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生产斗争,以生产斗争为前提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明确地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二)生产斗争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发展精神文化的基础。

2022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原卷版)

2022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原卷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历史24.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

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

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

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

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

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

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27.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

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

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28.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

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

社会发展的动力演讲稿

社会发展的动力演讲稿

社会发展的动力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社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动力的推动,而这些动力又是多种多样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社会发展的动力。

首先,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

同时,科技创新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

优质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他们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还可以传承和发展人类的文明和智慧。

正所谓“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再次,文化创意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创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激情,同时也可以传播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最后,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动力。

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才能安心工作、生活,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发展中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复杂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寻找适合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

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

作者: 古月
出版物刊名: 求实
页码: 46-48页
主题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社会发展;必要条件;发展生产力;闭关自守;管理方法;经济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摘要: <正> 一、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 早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的讲话中,首先提出“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

”“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加强责任制。

”在经济政策上,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新教材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二阶段复习课第二单元思想政治

新教材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二阶段复习课第二单元思想政治
第四十二页,共46页。
设问(2) 知识限定(xiàndìng):实现乡村振兴 事件限定(xiàndìng):湖山村的建设经验 角度限定(xiàndìng):启示类
第四十三页,共46页。
素养及质量水平评析 (1)科学精神——水平2 在把握新发展理念内涵的同时,结合材料提到的措施 (cuòshī),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十六页,共46页。
四、完善(wánshàn)社会保障
理论基础 1.保障体系 2.“社会减震器” 3.公平对待 4.量力而行 5.权责清晰 6.共同责任
原因 ②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举措 ③
① ④ ⑤ ⑥
选填: ①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 ②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wěndìng) 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 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④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____(_c_h_u_à_n_g_z_à_o_)_伟__大__是对
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第九页,共46页。
(2)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 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 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__模__(_l_á_o_m_ó,)是精伟神大(wěidà 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原因 ④ ② ①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举措

⑥ ⑤
选填: 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 ③多劳多得(duō láo duō dé),少劳少得 ④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⑤完善(wánshàn)个人收入分配 ⑥坚持和完善(wánshàn)分配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