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施工员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步骤

合集下载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准备测量设备、器材,并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测量精度;(2)研究工程设计图纸,了解测量需要获取的各项数据和要求;(3)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和地形地貌,熟悉测量区域。

2.施工测量工作(1)进行基准测量,确定基准点和基准高程;(2)测量现场地形地貌,绘制地形地貌图;(3)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建筑物轮廓线、地下管线等测量,绘制相应的测量图;(4)进行土方量测量,并绘制土方量图;(5)进行道路线测量,绘制道路设计线路图;(6)进行开挖或回填区域的高程测量,并绘制高程图;(7)进行与施工相关的其他测量,如桩坐标测量、墙体纵断面测量等。

3.测量成果处理(1)利用测量数据,绘制各类测量图纸;(2)根据测量要求,计算土方量、路面面积等相关数据;(3)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生成报告;(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图和分析。

4.定期质量检查(1)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2)对测量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和图纸的准确性;(3)及时解决在施工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二、沉降观测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监测地点和监测点布设方案;(2)准备沉降仪器设备,并进行校准;(3)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沉降观测工作(1)按照布设方案,将沉降测点设置在不同位置,并确保测点之间的距离合理;(2)安装沉降仪器,并进行调试和校准;(3)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4)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观测方法,如光学水准法、重力法等;(5)及时处理观测数据,排除错误和异常值。

3.数据处理和分析(1)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安全;(2)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出各测点的沉降量;(3)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沉降的趋势和变化规律;(4)根据分析结果,编制沉降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测量放线仅需7步,史上最完整总结

测量放线仅需7步,史上最完整总结

【技术】测量放线仅需7步,史上最完整总结!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阶段放线,大致分为建筑物定位、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和主体施工放线等阶段,另外我们再聊聊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那些事儿。

一、建筑物定位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GPS”或“全站仪”。

二、土方开挖阶段土方开挖阶段放线,一般分龙门板定位尺量放线和仪器测量放线,前者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在要放线的建筑物基础外四周一定距离打桩、架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用施工线拉一个大至的直角线,尽量把线拉紧,然后用勾股定理采用钢尺合尺,尺寸要大一点,一般6、8、10m,这样比较准确,首先在两控制线上量取尺寸用红铅笔放点,然后两人拉尺,一人摆动可以任意那根线与钢尺的尺寸稳合,然后龙门板上固定施工线,用钢尺从头再校对一次,确认无误后四周挂线、钢尺校核,根据图纸上的轴线尺寸用钢尺量取放点,用铅垂垂于地面,这样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别放开挖线了,用水准仪在龙门板上测放控制高程。

后者如果会用经纬仪或全站仪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根据图纸已知的控制点或现场确定的控制点,图纸上的距离、角度关系就可测量确定具体位置。

三、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施工采用外控法,即打好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轴线。

四、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单位精心制定了如下施工测量、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方案,并经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论证。

一、施工测量方案的拟定1、在整个建筑基坑外围布设半永久性坐标控制网点,以及高程测控点。

依据城市坐标测量网,将网点引测到建筑物附近变形相对较小处,沿建筑物作方格形布设,并对引测的坐标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反复校核。

2、进场后将会同业主、及基础施工单位对场内现有的坐标网点进行引测,复核前期基础施工单位所布设网点。

3、利用外围布设的测量网点引测建筑物主控制轴线,并在附近布设标高控制桩,经闭合复核后与原有的轴线,标高控制进行较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控制轴线及高程的精确度.4、依据建筑主控制轴线,高程控制点施测建筑结构轴线及水平标高。

5、地下室施工测量控制网采用外部控制,即在建筑物周边布设控制网(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用经纬仪将轴线坐标点引测到施工层;标高引测用精密水准仪到施工层;地上部分施工测量控制网采用内控法(即平面方格网控制),用激光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作业层,标高引测用精密水准仪到施工层.6、本工程基坑开挖较深,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否对施工的安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基坑的边坡整体变形(包括平面位移和高程变化)情况进行变形监测,在基坑易变形处布设监测点,定时监测基坑变形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7、在进行地上施工时,需要依据设计图纸,布设沉降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每施工完一层楼,监测一次,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基础的沉降清况是否均匀稳定,以保证施工安全.二、施工测量仪器、工具及人员NAL100自动安平水准仪10台标高测放新工具名称防锈钢尺(50m) 8盘测距检查新对讲机8对轴测放线新温度计两只温度测量新垂球(1kg)10个轴侧放线新塔尺(5m)(3m)各6把测标高要求:经纬仪、水准仪、在进场使用前检验一次,以后周期检验,保证所有测量仪器始终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测量负责人1人,测量技术人员5人,辅助人员8人。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

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1、设备准备:充分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检校仪器、检定钢尺、对所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定期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技术准备:测量员要熟悉工程现场情况和定位条件、主要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相对关系,建筑物标高以及设计对测量的精度要求等。

熟悉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及原有建筑物的关系:GPRS点的坐标、标高,建筑物的朝向,定位依据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首层室内±0.000的绝对标高,室外地坪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和绿化及道路,地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布局。

要对图上全部尺寸进行核对,当各图纸核对无误后,对于总平面图要以轴线为准,核对基础、非标准层、标准层的有关尺寸,标高是否相对应。

校核GPRS点的坐标及标高: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和标高的准确性,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点均应进行严格的校核,以取得正确的定位依据。

核算设计图上定位点的坐标与其边长、夹角是否对应。

实地校测定位点,要求高精度。

但常因种种原因点位稍有移位,为了校核点位和防止误用移动的点位,应会同甲方一起对点与点距离及夹角进行实地校测,当发现错误或误差超限时,请甲方妥善处理。

用水准仪实地校测甲方所给水准点间的高差,发现问题请甲方处理。

桩的保护:所有的控制桩均用砼墩加固及维护栏保护,并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复核。

如有变动,立即采取措施恢复。

3、基础放线验线:建筑物基础放线的基本步骤:根据基坑边上的建筑物控制桩(即轴线引桩,但要经场地控制校核后方可使用)用经纬仪仔细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和主要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土方开挖深度不一样,基础底标高也就不一致,为了控制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时的标高,在基础土方开挖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四周。

在人工清土及基础施工时可将水准仪架在基坑内进行测量。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要的边界线。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一、测量放线方案1.建立控制基准点:在施工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定此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以作为后续放线和测量的基准。

2.放线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建筑物和道路等的位置、方向、坐标和高程,并将测得的数据用标杆等设备进行标示,以便施工人员按照测量数据进行施工。

3.水平放线:主要用于外墙和内墙、楼板的放线。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将测得的数据精确传递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4.垂直放线:主要用于柱子、承重墙等的放线。

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放线。

5.其他放线:根据需要,对地下管线、电线等进行放线,并将测量数据传递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设立沉降观测点:在土地或建筑物周围选取合适位置,设立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选取应避免影响工程施工和使用,同时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2.设置测量仪器:在每个观测点上设置测量仪器,可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

要求仪器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

3.观测频率和时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观测频率和时间。

观测频率一般为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观测的时间尽量选取在相对稳定的季节或天气条件下进行。

4.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数据,包括观测日期、时间、仪器读数等。

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并进行数据的比对和评估。

5.数据的报告和处理: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观测点位置、沉降数据、分析结果等,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沉降的调整和防范。

以上是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的方案,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观测,可以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一、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1、进场后,首先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给定的标桩进行复测,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然后以给定的标桩为基准,进行建筑物座标控制网的施测,并报监理和规划部门复核无误后,按规范要求建立控制点,有专人负责保护和定期校核。

基坑开挖前,对原有定位轴线进行复测、闭合,以经过复测的定位轴线为基准线,利用直角交汇法,用经纬仪测设本工程的控制桩,在建筑物四周设置永久性控制点,测量闭合误差不超过3mm。

根据单位工程平面尺寸,除在四角设置控制轴线外,还在横向中轴线上设置控制轴线。

控制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

为了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现场远处与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2、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尺寸,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

3、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使用钢尺度量时,应将钢尺两端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方可进行尺量。

4、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点标志,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砼保护,重点的标志可加设护栏围护。

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龙门架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

二、高程控制1、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示的水准点标志,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

2、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n 值(n 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三、施工抄平放线1、基础施工抄平放线:⑴、基础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⑵、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龙门架上,并做出标记。

⑶、基础开挖完成后,应拉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把轴线和标高引测到坑外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

并在垫层面上弹出基础的平面尺寸。

⑷、基础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几何尺寸、轴线位置及标高。

施工测量与沉降观测

施工测量与沉降观测

施工测量与沉降观测
一、轴线、标高的确定及传递
根据建筑红线、设计标高,采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进行定位、标高传递;控制点设至离建筑物3m以外的固定建筑物上(用红油漆作标识),并保护。

由下向上逐层传递测量,统一抄平、校核、标识,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误差控制在±5mm之内,其相对误差控制在于l∕2000o
二、电梯井筒垂直度控制
采取井筒四面墙弹中线中对角线中心点双控制的方法。

即在电梯基础板对角线中心点设置一块IoOnlmXlOOnimXlOmm铁板,在底板上做铅直垂直点,电梯井提升后用铅直激光仪校正,控制电梯井筒的垂直度。

三、沉降观测
(一)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在建筑物四周20m范围内设置4个水准点,组成水准网,并定期检测,保证沉降观测的正确性。

水准点均设在沉降己终止的结构物上作标识。

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建筑四角及变形缝处框架柱的±0.000标高以上20CnI处。

保证其稳定、准确。

(二)沉降观测应注意的事项
1.沉降观测必须做到固定仪器、人员、路线和时间,并严格操作规程;
2.要精心保护沉降观测标志,绝对不能人为碰动;
3.必须做好沉降观测的全部数字和文字记录,每次要注明观测时间、
气象和层数
4.计算数据。

必须经施工员计算、技术负责人复核正确后、经项目经理
签字后才能进行定位放线测量用于施工。

5.各种测量仪器、工具应按有关规定经检定无误后方可用于测量。

6.测量定位、放线工作,应由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展,地下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沉降观测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旨在监测土地沉降情况,评估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施工前准备1. 确定观测点的选取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的目标及观测点的选取。

观测点的选取应涵盖工程的主要区域,并结合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合理安排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2. 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在选定观测点后,需要进行观测仪器的安装工作。

具体步骤包括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仔细的安装和调试。

三、施工过程1. 施工时观测数据的采集在施工过程中,需不断对观测点的数据进行采集。

通常采用定期或连续观测两种方式。

定期观测是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一次观测,连续观测则是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连续采集。

2.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判断地下工程的沉降情况。

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归一化或背景差值法,并结合地下工程的设计参数进行比对和评估。

四、施工后工作1. 编制施工报告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编制施工报告。

报告要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观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等内容,并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根据施工报告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地下工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议和措施应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具备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对于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观测点选取、仪器安装和数据处理等工作,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有效评估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六、参考文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参考文献,不写网址链接)以上就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文章内容,我们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沉降观测的重要性,然后分别论述了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工作等几个方面。

施工测量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测量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测量沉降观测方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特加重本工程的测量施工工艺方面的做法。

具体工艺如下:一、测量仪器、控制目标及测量重点(一)测量控制使用仪器及精度经纬仪:苏光产J2激光经纬仪1台,精度3mm/100m。

水准仪:武光产DS1水准仪2台,中误差3mm。

激光垂直仪1台钢卷尺:50m长2把,精度2mm/50m。

(二)测量控制目标1、轴线误差:柱、梁轴线偏移控制在3mm以内。

2、标高误差:层高误差控制在4mm内,建筑物全高误差控制在20mm之内。

3、垂直误差:柱、墙垂直误差层控制在5mm之内,总高控制在20mm。

二、工程定位控制测量本工程定位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经初定、精测和检测三步进行,并且甲乙双方应定期由专人负责进行复核。

2.根据总平面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线线引入定位。

3.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

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

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

4.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与甲方在实地共同施放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联测复核。

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又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

5.利用激光经纬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它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6.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7.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三、垂直测量与平面放样(一)垂直测量1.垂直测量内部控制点的留设:在每层楼板的现浇部位留设四个竖向传递控制点。

沉降观测的具体步骤

沉降观测的具体步骤

沉降观测的具体步骤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闭合圈法按一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DS使用级精密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

建筑物四周至少留出3m的场地,便于闭合圈法沉降观测,观测前通知工程处和施工现场负责人,事先清理好现场,确保视线、场地畅通,安排好测量跑尺人员。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做到每施工一层结构层次即进行一次沉降观察,沉降观测时间为砼浇筑结束后一天,不上荷载的情况下进行,中间停、复工各观测一次,以后每3个月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验收前观测一次。

特殊情况如发现严重裂缝,沉降速率增大,沉降差较大等,亦相应增加观测次数,并整理出资料由主管工程师审核,及时提交给业主。

使用阶段每半年一次,共两次,以后每年一次,预计观测五年或直到沉降稳定,使用阶段预计共测6次,由建设单位负责观测,施工阶段的观测费用,按勘察设计文件规定,由业主负责,施工企业在提交成果时,向业主按专项收取费用。

观测成果管理本工程沉降观测应有专用外业手薄、记录表和建筑物平面图及观测点布置图等,并根据沉降观测成果绘制沉降分布图,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最后计算整个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量和相对沉降差,每季提供给业主一份资料。

工程沉降观测资料,由专人整理,当每次观测一周后,提交工程技术科和工程队各一份,最终将系统观测资料作为工程技术资料的一部分存档,并交建设单位一份。

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保护经常检查基准点和观测点有无变动,并防止砂浆落在观测头上,将观测点按观测平面图相应的编上号,每次观测后旋下观测头集中保管,下次观测时再按编号旋上观测头,注意防止柱上槽口被杂物堵塞或被现场材料挡住,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碰撞观测点头的螺牙铁管口,详见图《水准点埋置及观测头构造图》。

设置基准的原则是合理埋设,观测方便,并能保证水准点的稳定,基准点的埋设数量不少于三个,距离观测点30-50m,基准点的设置应在基坑挖土前15天完成,基准点必须加盖保护,在观测平面中,基准点位置应明确标注。

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定位放线及沉降观测(一)、测量定位1、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现场施工情况选择主要控制线的位置。

2、由于本工程现场场地等因素,故决定本工程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施工,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测量控制施工。

3、外控法:在基坑上沿四周投测控制网的标点,固定牢固,并做好保护工作以满足地下部分的正常施工。

4、内控法。

4.1、在承台砼浇筑时,在原选定的控制点上预埋100×100×10mm 的铁板,铁板下面用4φ10长120mm锚脚。

4.2、把外控制线引测至铁板,校验无误后在铁板上刻上永久性的标记,作为以后向上投测控制线的固定投测点。

4.3、为使主控制线能顺利向上投测到每个施工层,在以上每层平台模板铺设时,必须在预埋铁板的垂直正上方位置预留出150×150mm投测孔。

该项工作由木工配合预留孔洞,测量人员复核孔洞位置。

(二)、轴线传递在每层楼板砼浇筑完毕后,用激光垂直仪架设在首层的预埋铁板投测点上,精确对点精平,在仪器上方预留洞口上面设置3mm厚的有机玻璃目标分划板,使有机玻璃上刻有的十字线仪器目镜的十字丝重合,将仪器分别转动90°,180°,270°,与十字线仍重合,表明无误。

依次投测另外的控制点,然后在施工层用J2经纬仪校核各控制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检查角度误差≤±10”,用50m长卷尺复核各点间的距离,距离误差≤±3mm,正确无误后,再依据测设上来的控制线进行细部轴线和墙边线及控制线的测量放线。

(三)、工程测量标高控制1、根据城市规划及测绘部门提供的城市水准点,在施工区域内建立临时固定水准点,根据规范要求不得少于三个点。

2、然后经过换算用水准仪把换算后的建筑标高引测至塔吊标准节上,校核无误后,做上三角标志,要求准确、清晰、平直,并在标志旁边写上该标志的相对标高。

3、标高的传递:在电梯井内侧或上下贯通的阴阳角处选定三个点作为标高传递基准点,然后用长钢卷尺顺着钢筋把三个点同时向上传递,到上一层后用水准仪相互检测这三个点,无误后对整个楼层进行抄平。

沉降观测步骤

沉降观测步骤

沉降观测步骤
沉降观测步骤:
①选择合适基准点设置于稳定区域确保长期不变形;
②在建筑物四周关键部位布设观测点标记清晰便于识别;
③采用精密水准仪对基准点与观测点进行初次高程测量记录;
④建立完整档案包括各点坐标高程及周围环境资料备查;
⑤定期重复水准测量对比初始数据计算差异值大小方向;
⑥利用固定周期如每月每季度进行复测确保数据连贯性;
⑦遇到异常天气或施工活动前后增加观测频率掌握动态变化;
⑧每次测量后及时更新档案录入新数据并分析差异原因;
⑨当发现某处沉降速率加快超出正常范围需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⑩对于持续下沉点加强监测频率并考虑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恶化;
⑪长期跟踪记录形成趋势曲线图直观显示沉降过程供决策参考;
⑫定期总结观测结果编制报告提出维护建议指导后续工程调整。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一、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测设原则:1.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因为基础施工已经前期招标施工,在进行±0.00以上施工前,应与业主、监理接洽、接收、复核基础部分测量基准及各单体建筑物控制导线,并会同监理及有关部门复核确认。

在复核无误后,利用前期的坐标建立后期施工控制导线网,并分别设出各控制点,各控制点的施放主要由采用全站仪定位。

再利用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网来控制建筑物的几何尺寸。

轴线控制主要采用两台J2级经纬仪及钢卷尺确定。

标高的测设采用两台自平水准仪测设在建筑物周边的永久性建筑物上,并定期进行复核,以保证其准确性。

每层楼板上的控制点位置留设200×200预留方洞,作为每层主控导线。

混凝土浇筑后,将控制点恢复到钢板上,并在板面上刻下十字记号作为控制点标志。

以后每层楼板上的控制点位置留设200×200预留方洞,作为每层主控导线。

将每层的主控导线分别传递至每层楼面上来控制建筑物的尺寸。

垂直传递控制点采用激光铅垂仪来铅垂定位。

二、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要求:1.根据就近的城市水准点作为基准点引测,如果就近无城市水准点时,可自行埋设水准点。

2.室外观测点设置:本次设计图纸对每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设置位置有具体要求,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3.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测定,采用Ⅱ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 ±1mm n )((n 为测站数),或±4)(L (L 为公里数)。

如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点的距离超过2000m ,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用假设高程。

4.观测点的形式:为保证水准点不易被损坏,将采用埋设如图形式的水准点,来达到要求。

建筑安装施工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

建筑安装施工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

建筑安装施工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1.施工测量仪器的配备⑴本工程执行建设部部颁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⑵测定水平角选用J2级精密经纬仪。

⑶主体垂直度控制选用瑞士WILDZNL激光垂准仪。

⑷测定建筑物高程选用北光DS3自动安平普通水准仪及配套钢卷尺。

⑸观测建筑物沉降选用蔡司厂精密水准仪。

主要施工测量仪器一览表2.施工测量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测量方案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确保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整体性、准确性。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

(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

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内。

(4)沉降观测次数:每一层结构施工完毕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基本稳定。

每次观测后,及时检查记录,无误后平差计算出各点的本次沉降量与累计沉降量,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如发现沉降异常,应对沉降点及所用水准点进行检查,有错则及时更正,否则及时上报。

(5)细部放样:各楼层每户房间墙、柱、梁、板拆模后必须将X、Y方向轴线及建筑1.000m标高线弹至结构面上。

3.总平面控制网建立和测设⑴建立平面外定位控制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实施定位点,确定本工程各施工区块的轴线定位,施工前将定位轴线引测于场外暂设及围墙上,并建立三个以上永久性平面外控制点形成闭合控制体系,场外控制点采取保护措施,并定期检查。

⑵建立平面内控制网以及平面内控制点①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程序进行。

②施工平面内控制网点的布设和网点布设间距应满足本工程各单体工程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的标志。

③施工各单体建筑物的施工定位及控制网点的布设,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1)施工测量的内容:根据工程需要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包括如下内容:布设、检测、加密控制点。

所有部位的测量放线(包括轴线、边线、检查线、预埋件、预留洞等线)。

浇砼前模板、预埋件等有关位置尺寸、标高检查。

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

定期检测、标定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其精度。

(2)测量放线:根据已经布设好的控制网和轴线对主楼位置进行放线和检查。

主楼中心控制,用激光铅直仪检测,并安装于基础底板上,在操作平台中心位置,设接收靶,接受激光信号,以控制中心偏移,每施工一层放测一次,采用碘钨灯烘干以防仪器受潮。

主楼找正操作流程:安装仪器→通过弯管目镜观察粗略对中→放松或拉紧吊盘→经纬仪调整至垂直观察吊盘中央→再次放松或拉紧悬索调整吊盘使吊盘中央与经纬仪物镜中心垂合→计算高度或半径→调整模板半径平面轴线的控制,根据业主提供厂区平面座标控制点(3个国土水准点),根据该构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控制桩设置在安全、易保护位置。

(3)高程控制:设永久性高程控制点,作为高程及沉降观测基准点。

根据现场情况,在主楼各四周拟设四个水准点。

±0.000m以下的高程控制点从地面的高程控制网的某一点向下引测,闭合到另一个地面高程控制点上,限差应不超过3mm。

±0.000m以上的高程从水准面高程控制网点引测标高到框架柱易于向上传递的位置,作为向上引测的水准点,再用标准钢尺向上丈量,控制各层的高程。

隔一定距离设置。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中,每次需记录观测时间、构筑物的荷载变化、气象情况与施工条件的变化。

建筑施工期间观测次数按设计要求观测。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沉降观测水准点联测和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实施。

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

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建筑物沉降情况,应做到四固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工程沉降观测的要求、施测程序及步骤

工程沉降观测的要求、施测程序及步骤

工程沉降观测的要求、施测程序及步骤工程沉降观测的要求、施测程序及步骤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准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承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开展平差计算,按时、快速、准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开展,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开展,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开展。

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等。

施工员放线手册2012年8月27一、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施工的要求等,并仔细核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

测设时必须具备下列图纸资料:1)总平面图 如图所示,从总平面图上,可以查取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

2)建筑平面图 从建筑平面图中,可以查取建筑物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的基本资料。

3)基础平面图 从基础平面图上,可以查取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平面尺寸,这是测设基础轴线的必要数据。

4)基础详图 从基础详图中,可以查取基础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这是基础高程测设的依据。

5)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 从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可以查取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是高程测设的主要依据。

(2)现场踏勘 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对施工场地上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核。

(3)施工场地整理 平整和清理施工场地,以便进行测设工作。

2729282614.00教学楼已建 未建总平面图(4)制定测设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略图,如图所示。

(5)仪器和工具 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核。

二、定位和放线1.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即上图中的M 、N 、P 和Q )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的依据。

由于定位条件不同,定位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拟建建筑物的方法。

(1)如图2所示,用钢尺沿宿舍楼的东、西墙,延长出一小段距离l 得a 、b 两点,作出标志。

(2)在a 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 点,并从b 沿ab 方向量取14.240m (因为教学楼的外墙厚370mm ,轴线偏里,离外墙皮240mm ),定出c 点,作出标志,再继续沿ab 方向从c 点起量取25.800m ,定出d 点,作出标志,cd 线就是测设教学楼平面位置的建筑基线。

(3)分别在c 、d 两点安置经纬仪,瞄准a 点,顺时针方向测设90˚,沿此视线方向量取距离l+0.240m ,定出M 、Q 两点,作出标志,再继续量取15.000m ,定出N 、P 两点,作出标志。

M 、N 、P 、Q 四点即为教学楼外廓定位轴线的交点。

(4)检查NP 的距离是否等于25.800m ,∠N 和∠P 是否等于90˚,其误差应4100 宿舍楼123456BDECA3000 60009000 370014240N7654 32 bcadPM轴线控制桩教学楼1图2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在允许范围内。

如施工场地已有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时,可直接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

2.建筑物的放线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然后,根据交点桩用白灰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

放线方法如下:(1)在外墙轴线周边上测设中心桩位置如图2所示,在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Q点,用钢尺沿MQ方向量出相邻两轴线间的距离,定出1、2、3、…各点,同理可定出5、6、7各点。

量距精度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量出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

(2)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由于在开挖基槽时,角桩和中心桩要被挖掉,为了便于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基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标志。

其方法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板两种形式。

1)设置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开槽后,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的依据,如图2所示。

轴线控制桩一般设置在基槽外2~4m处,打下木桩,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如图3所示。

如附近有建筑物,亦可把轴线投测到建筑物上,用红漆作出标志,以代替轴线控制桩。

小钉混凝土木桩图3 轴线控制桩2)设置龙门板在小型民用建筑施工中,常将各轴线引测到基槽外的水平木板上。

水平木板称为龙门板,固定龙门板的木桩称为龙门桩,如图4所示。

设置龙门板的步骤如下: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界线以外1.5~2m 处,设置龙门桩。

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龙门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

根据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在每个龙门桩外侧,测设出该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高程线(即±0标高线),并作出标志。

沿龙门桩上±0标高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高程就同在±0的水平面上。

然后,用水准仪校核龙门板的高程,如有差错应及时纠正,其允许误差为±5mm 。

在N 点安置经纬仪,瞄准P 点,沿视线方向在龙门板上定出一点,用小钉作标志,纵转望远镜在N 点的龙门板上也钉一个小钉。

用同样的方法,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所钉之小钉称为轴线钉。

轴线钉定位误差应小于±5mm 。

最后,用钢尺沿龙门板的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误差不超过1:2 000。

检查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边线、基础边线、基础开挖边线等标定在龙门板上。

轴线钉龙门桩龙门板 细线细线±0.000NMPQ图4 龙门板三、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基槽抄平建筑施工中的高程测设,又称抄平。

(1)设置水平桩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000m点,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小木桩(称为水平桩),如图5所示,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如0.500m)。

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3~4m测设一水平桩。

水平桩可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2)水平桩的测设方法如图5所示,槽底设计标高为-1.70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标高高0.500m的水平桩,测设方法如下:1)在地面适当地方安置水准仪,在±0标高线位置上立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为1.318m。

2)计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b应:m518.2)500.0700.1(318.1=+--=-=hab应±0.000-1.700图5 设置水平桩3)在槽内一侧立水准尺,并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视线读数为2.518m 时,沿水准尺尺底在槽壁打入一小木桩。

2.垫层中线的投测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经纬仪或用拉绳挂锤球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如图6所示,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

由于整个墙身砌筑均以此线为准,这是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环节,所以要严格校核后方可进行砌筑施工。

3.基础墙标高的控制房屋基础墙是指±0.000m 以下的砖墙,它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

图6 垫层中线的投测1—龙门板 2—细线3—垫层 4—基础边线 5—墙中线(1)基础皮数杆是一根木制的杆子,如图7所示,在杆上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m 和防潮层的标高位置。

(2)立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侧面定出一条高于垫层某一数值(如100mm )的水平线,然后将皮数杆上标高相同的一条线与木桩上的水平线对齐,并用大铁钉把皮数杆与木桩钉在一起,作为基础墙的标高依据。

4.基础面标高的检查基础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可检查防潮层)。

可用水准仪测出基础面上若干点的高程和设计高程比较,允许误差为±10mm 。

图7 基础墙标高的控制1—防潮层 2—皮数杆 3—垫层四、墙体施工测量1.墙体定位(1)利用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和墙边线标志,用经纬仪或拉细绳挂锤球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基础面上或防潮层上。

(2)用墨线弹出墙中线和墙边线。

(3)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等于90˚。

(4)把墙轴线延伸并画在外墙基础上,如图8所示,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

(5)把门、窗和其它洞口的边线,也在外墙基础上标定出来。

2.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在墙体施工中,墙身各部位标高通常也是用皮数杆控制。

(1)在墙身皮数杆上,根据设计尺寸,按砖、灰缝的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m 、门、窗、楼板等的标高位置,如图9所示。

图8 墙体定位1—墙中心线 2—外墙基础 3—轴线(2)墙身皮数杆的设立与基础皮数杆相同,使皮数杆上的0.000m 标高与房屋的室内地坪标高相吻合。

在墙的转角处,每隔10~15m 设置一根皮数杆。

(3)在墙身砌起1m 以后,就在室内墙身上定出+0.500m 的标高线,作为该层地面施工和室内装修用。

(4)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为了使皮数杆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四角的标高,取平均值作为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立皮数杆的标志。

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墙体砌筑是在框架施工后进行的,故可在柱面上画线,代替皮数杆。

五、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吊锤球或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1.吊锤球法将较重的锤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锤球尖对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时,线在楼板或柱顶边缘的位置即为楼层轴线端点位置,并画出标志线。

各轴线的端点投测完后,用钢尺检核各轴线的间距,符合要求后,继续施工,并把轴线逐层自下向上传递。

吊锤球法简便易行,不受施工场地限制,一般能保证施工质量。

但当有风或图9 墙体皮数杆的设置建筑物较高时,投测误差较大,应采用经纬仪投测法。

2.经纬仪投测法在轴线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整平后,瞄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将轴线投测到楼层边缘或柱顶上。

将所有端点投测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检核间距,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

检查合格后,才能在楼板分间弹线,继续施工。

六、建筑物的高程传递在多层建筑施工中,要由下层向上层传递高程,以便楼板、门窗口等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高程传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一般建筑物可用墙体皮数杆传递高程。

具体方法参照“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

2.利用钢尺直接丈量对于高程传递精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通常用钢尺直接丈量来传递高程。

对于二层以上的各层,每砌高一层,就从楼梯间用钢尺从下层的“+0.500m”标高线,向上量出层高,测出上一层的“+0.500m”标高线。

这样用钢尺逐层向上引测。

3.吊钢尺法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用水准仪读数,从下向上传递高程。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