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件 师说1
10.2 师说(第1课时)(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共31张PPT)
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
“名” “字”
古人取名、取字,有讲究,“名”和 “字”都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是相反 或相同的意思。
“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它又叫“表字”。 (1)“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 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就是同一个意义。 (2)“名”和“字”有意义相互辅助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 能“居易”。 (3)“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他“名”、“字”中 的“熹”与“晦”、是反义。
题目解读
师 说
①师:从师学习。
②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 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 一类文章的总称。 ③师说,就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 师的道理”。
文体知识
“说”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
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
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
明事理。“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爱
捕
马
莲
蛇
者
说
说
说
朗诵课文,标注读音,结合课下注释勾画重 点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明确字音
句读( dòu ) 经传(zhuàn ) 老聃( dān ) 蟠(pán )
写作背景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 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 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 得狂名。”
《师说》ppt(优秀课件)
语言简练
逻辑严密
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得文章易于理解,同时增强了说服力。
文章各部分之间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使得整体论述更加有力和深入。
03
02
01
03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句话打破了传统的师生观念,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相互学习的可能性。
0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孔子形象
学生在文章中呈现出虚心求教、勤奋好学的形象。通过与孔子的对话和交流,学生逐渐领悟到了学习的真谛和意义,从而实现了自我成长和进步。这一形象塑造体现了作者对学习者的肯定和鼓励。
学生形象
03
CHAPTER
教育思想探讨与启示
韩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尊师重道。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注重德育和智育的并重。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领会《师说》中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师、以礼待人的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
尊敬老师,礼貌待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老师教诲、认真学习是对老师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倾听老师教诲,认真学习
倡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老师的生活和工作,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观点,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和职责,同时也指出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0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和疑难的必然性,从而凸显了教师“解惑”职责的重要性。
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师说》中被塑造成一个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的良师形象。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孔子的崇敬和赞美,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教师的期望和追求。
《师说》ppt 优秀课件
用词准确,表达严谨,确保内容的准 确性和可信度。
幽默风趣
适当运用幽默元素,使内容更加有趣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04
思想意义
教育观念
倡导尊师重道
通过《师说》的讲解,强调尊重 教师、重视教育的传统美德,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提倡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
《师说》ppt 优秀课件
目录 CONTENT
• 《师说》简介 • 内容解析 • 艺术特色 • 思想意义 • 实践应用
01
《师说》简介
作者介绍
01
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
02
韩愈一生致力于复兴儒学,倡导 古文运动,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 领袖。
创作背景
阅读推广
拓宽阅读视野
通过PPT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 了解《师说》的背景、作者生平 及文学地位等,拓宽学生的阅读
视野。
提高阅读质量
PPT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师说》的文本内容,提高阅
读质量,增强阅读体验。
培养阅读习惯
通过PPT课件的推广,引导学生 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
读素养。
文化传承
05
实践应用
教学应用
辅助教师授课
PPT课件可以清晰地呈现《师说 》的文本内容,辅助教师进行讲
解,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丰富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 媒体元素,激发学生对《师说》的 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促进课堂互动
PPT课件可以设置问题、讨论等环 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提高课堂氛围。
1 2
传承传统文化
《师说》ppt(优秀课件)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学 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04
《师说》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重视师德建设
《师说》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重要性,对当代教育启示我们要 注重师德培养,提高教师职业素
学生不应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积 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其主体 性。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互动式学习
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 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际应用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 掌握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互动式学习
推动教育公平
未来教育应推动教育公平 ,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 受教育的机会,减少教育 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创新教育方式
未来教育应创新教育方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 学习需求。
05
《师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经典之作,传世之作
文学价值
作为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 一,《师说》具有极高的 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和 赞誉。
养。
倡导尊师重教
《师说》提倡尊重教师,重视教育 ,对当代教育启示我们要营造尊师 重教பைடு நூலகம்良好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 地位。
提倡启发式教学
《师说》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 生独立思考,对当代教育启示我们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 学习能力。
对未来教育的展望与建议
01
02
03
加强素质教育
《师说》ppt优秀课件
在唐代,士族子弟多通过门第关系进入仕途,而韩愈则提倡 通过学习和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他写下《师说》一文,旨 在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并抨击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教育 的风气。
文章主旨与思想内涵
主旨
文章以“师说”为题,通过论述教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 则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儒家教育理念
注重因材施教、启发式教 学等。
其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尊师重道传统
古代社会尊重教师,强调师道尊严。
文化传承与创新
古代教育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创新思 维和批判精神。
教育与政治的紧密关系
古代教育服务于政治,培养忠君爱国的官员 。
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
古代教育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上升通道,促进 社会公平和进步。
语言简练
运用古代汉语,言简意赅 ,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 。
逻辑严密
论证过程条理分明,层层 深入,使读者易于理解和 接受。
关键段落分析与解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阐述教师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论点。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强调在道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贵贱长幼,都应尊师重道。
01
02
03
04
国子监与太学
古代最高学府,培养贵族子弟 和官员。
郡县学与乡学
地方教育机构,普及基础教育 。
私塾与蒙学
民间教育机构,启蒙教育。
科举制度
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促进社 会阶层流动。
儒家思想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儒家经典作为教材
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是古 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强调仁、义、礼、智、信 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师说》ppt(优秀课件)(模板)
唐代中期重要文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 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 和教化作用。
课件目标与意义
课件目标
通过讲解《师说》,使学生了解古代 教师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从师学习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尊师重 教意识。
课件意义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 美德,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 德水平,促进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和理解。
文本主题思想探讨
01
尊师重道
文章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认为教师是传承文化和知识的重要人物
,应该受到尊重和崇敬。
02
求知解惑
文章提出了求知解惑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以解
除自己的疑惑和困惑。
03
传承文化
文章强调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认为教师是传承文化和知识的重要人物
,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同时,每个人也应该重视文化传承,不
辩论活动
选取《师说》中的某个有争议的话题,如“现代教育是否应 该取消考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引导学生 深入思考教育问题,锻炼其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实施建议及注意事项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互 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轻松、活跃的课 堂氛围。
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灵活调 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 同学习需求。
启发式教学法在《师说》中体现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 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 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师说》ppt(优秀课件)
韩愈的《师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家 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评价与争议
高度评价 韩愈的《师说》被后人高度评价 ,被认为是唐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争议与批评
尽管《师说》被广泛赞誉,但也存 在一些争议和批评。一些人认为韩 愈的教育思想过于注重传统和权威 ,忽视了个性化和创新。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了“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文学应该承载道德和伦理观念。这启示我们要注 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观点,认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是教 育的根本任务。这启示我们要注重社会道德建设,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组讨论与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 《师说》的主题、思想及现实 意义,促进课堂互动。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 文中场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 体验感。
课堂测验与反馈
进行随堂测验,了解学生对《 师说》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
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建议与方法
01
02
03
04
重视背景介绍
在PPT中加入《师说》的背景 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
主题深化
《师说》不仅是对教师和教育的关注,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反思和批评,体现 了韩愈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韩愈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仗、反问等,使语言生动有力,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表现手法
《师说》采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 多种表现手法,既具有思想深度,又 富有情感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师说》ppt(优秀课件)
果。
在生活中的启示
沟通技巧
《师说》中强调的沟通技巧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交 流和人际关系处理具有启示作用。
独立思考
PPT中强调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对于生活中的 决策和问题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终身学习
通过《师说》PPT,人们可以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 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
2 3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更新教育理 念,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
。
教育公平
教师应当关注教育公平,尊重每个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努力让每 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
教育与生活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 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其实践能力和 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 展。
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景
唐朝中期,门阀制度逐渐衰落 ,士族门第观念淡薄,庶族知 识分子开始崛起。
韩愈反对浮华文风,倡导古文 运动,力图恢复儒家道统。
《师说》是韩愈为李蟠写的一 篇赠序,旨在阐明教师的重要 性及择师的标准。
作品评价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代表性散 文,被誉为其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之一。
文章通过阐述教师的职责和作用 ,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具 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师说》语言质朴自然,思想深 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
泛赞誉和传颂。
02 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
01
02
03
开头
提出论点,强调从师的重 要性。
主体
论述择师的标准和从师的 意义,批判士大夫耻于从 师的风气。
结尾
说明写作缘起,提出对后 学的期望。
主题思想
择师标准 不拘于年龄、地位、贫富,只求“闻道在先”和“术业有专攻” 。
《师说》课件(共33张ppt)
天才固然是令人钦佩与羡慕的,但一个百 折不挠走向成功的人,方称得上真勇士!
学生活动一 齐读韩愈作品,勾画知识点, 回顾韩愈有关常识及文体知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
古: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韩愈被任命为四门博士,在后来的 《进学篇》中记录: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 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但是这些贵族学生却 夹带嘲笑说:“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 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 教人为?”
文章背景
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本文作于公元803年,当时韩愈三十五岁, 在文坛上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 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 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 讥讽为“好为人师”。《师说》就是回答这 种责难的。
古文运动
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 兴起于东汉,盛于南北朝,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 世称“四六文”。 到了唐朝,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 实。
古文运动
先秦两汉的散文,质朴自由,有利于反映现实生 活、表达思想。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学习优秀散文传统,把 当时的文体从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把散文的发展推 向新的阶段。
鲜少为人作赋的李白忍不住提笔写下流传 至今的文字:
《师说》(优秀课件)
07
总结与建议
对《师说》ppt的总结评价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易于 理解
语言生动,表达力强,能够 引起听众的共鸣
内容丰富,涵盖了《师说》 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建议增加一些实例,以增强 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未来改进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效率
04
课件内容
《师说》背景介绍
作者:韩愈
创作时间:唐 代
文体:古文
内容:阐述了 教师的重要性 和教师的职责, 强调教师应该 具备的素质和
修养。
《师说》原文及注释
原文:《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主要阐述了教师的重要性和教师的职责。
注释:《师说》中的“师”指的是教师,“说”指的是议论文。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主题思想:尊师重道, 追求真理,反对盲目 崇拜权威。
艺术特色:运用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 感染力。
《师说》的影响与价值
思想价值:阐述 了尊师重道的思 想,强调了教师 的重要性
文化价值:反映 了唐代的文化风 貌,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教育价值:对现 代教育有重要的 启示作用,强调 了教师的职责和 使命
课程目标:理解《师说》 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联系方式:张三,***, ***
课程时间:2023年4 月10日
课程形式:PPT演示、 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标题:《师说》课件 课程名称:《师说》
授课教师:张三
课程要求: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
成作业
课程内容:包括《师说》 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等
《师说》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译文: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把他当作老 师;在我后面出生,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并把他当作 老师。我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纪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没有 地位贵贱的区分,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圣:名词,圣明的人。 圣:动词,圣明。 愚:名词,愚蠢的人。 愚:动词,愚蠢。 所以:……的原因。 其:语气词,表猜测,大概。 乎:语气词,吧。
其:代词,他的。 而:连词,表顺承。 其:代词,他。 身:自己。 耻:意动,以……为耻。 师:名→动,从师学习。 焉:语气词,无义。
一 知人论世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县) 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 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
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古文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运动指唐中 期及宋时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
自南北朝来,文坛上盛行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 砌典故、讲究对偶的骈文,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 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 汉朝的散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 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 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师说》(优秀课件)
《师说》优秀课件一、引言《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旨在阐述尊师重道的思想。
本文通过对《师说》的深入剖析,旨在为读者呈现一篇优秀的课件,以期提高对尊师重道观念的理解和认识。
二、作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他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
韩愈的文学成就极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三、《师说》主要内容《师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尊师重道的观念;第二部分论述师者的品质和责任;第三部分强调师道的重要性。
1.尊师重道观念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一观点打破了当时社会上的等级观念,提倡师生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2.师者的品质和责任韩愈提出,师者应具备的品质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他认为,师者应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3.师道的重要性韩愈认为,师道是国家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他强调,师道兴则国兴,师道废则国废。
因此,尊师重道是国家的根本大计。
四、《师说》的现实意义1.弘扬尊师重道传统在当今社会,尊师重道的传统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关爱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提高教师素质《师说》中关于师者品质和责任的论述,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品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观念《师说》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观念,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五、《师说》是一篇论述尊师重道观念的优秀文章,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师说》,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韩愈的文学风采,还可以从中汲取尊师重道的智慧,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师说》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 何为古道?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二 韩愈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风尚?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中心论点
三 后文如何展开论述?
•1、职能: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段是按照“要从师 ——师者职能是什么 ——为什么要从师 ——怎么样择师” 的逻辑写作的。
•2、从师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择师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写作背景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 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 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 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 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 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 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 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 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愈韩
壹
文学知识
说
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 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 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 论”相比要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 《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 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 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道:整个字的意思是人在十字路口处根据感觉决定应 走的道路,由此产生达到目的地最佳路线的含义。在 道的造字原理中,饱含着目的、手段、选择和最佳方 式等哲学思想,它由此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
文化知识
骈文:与古文相对而言,起源于两汉辞赋,产生于魏晋,盛 行于南北朝,讲究对称,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叫四六文、骈 俪文、骈偶文。它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 实,不适于用,是崇尚浮华的帝王和贵族艺术趣味的反映,是形式 主义文风盛行的产物。
《师说》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代词,他的 代词,自己 连词,表转折意动,以……为耻 糊涂
那些
代词,连词,表顺承 自己,自身 名作动, 语气词 未成年的男子
代童子 句中停顿的语气所在
从师
判断句
连词,表并列
有的
同“否”
形作名,大的方面
助词,宾语 前置标志
译文: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身,却以跟从 老师学习为耻宾辱语,前糊置涂啊!那形些作孩名子,的小老的师方,面是教孩子代们词书,本他文字,学习断 句,不是我们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 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 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 之处。
古代巫和医部分,故并举。巫主要 表示动作
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偏指一方 类
如此之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
助词,用在名词和 意动,以……为耻
连表词类,属就的词之间
代词,他
道德学问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
连词,表修饰
谄媚奉承
在文章形式上,首先提出革新文体,要求突破骈文四六对偶的束缚,句式 可长可短,不拘一格,只要“文从字顺”,能将内容阐述清楚,表达充分就行; 其次要求革新文学语言,“务去陈言”,反对因袭前人旧句,要“辞必已出”, 立足于创新,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作。
除此之外,他们还强调作家的品德修养,指出要想“立言”,先得“立 行”,“文以行为本”。真诚的作品只能出自真诚的作家。他们把作家品行高 低和作品优劣的关系强调到如此突出的地步,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前所 未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辨音析字
1、字音
句读(doù) (bēi)
位卑(tán) (pán)
相师 (xiāng) (fǒu)
(yú) (yú)
近谀 (cháng) (dān)
(zhuàn) (yí)
郯子
苌弘
子蟠
经传
或不 欤 老聃 贻
2、一字多义 之 ①动词:往、到…去。齐闵王将之鲁。
②动词:至、到。至死不渝
③指示代词: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1、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相当 ④结构 于现代汉语的“的” (用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
(例)
助词: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
立性(例)
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动词或 介词前面。(例)
⑤音节: 用在某些副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 助词 节,无意义(例)
思考题:
1、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韩愈在《师说》中“师”有何特别之处?
终不解矣。 (4)表明择师标准的句子: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
之先后生于吾乎。
(5)表明择师原则的句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
对比论证:
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 反问
结人论”: 对结比论二:圣:益圣,愚益愚
语气
语 否定 气
结对耻论比师:二”:“为子择师”与“其身则
责备
加 强
韩愈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 道),道即为儒学道统。
首页
二、解题
▪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 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师说》 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 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士大 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 的作用和标准以及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 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 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 学说的框框,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在当时 具有移风易俗的影响。
对结比论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强烈
结对“论比士:三大:夫“之巫族医”乐师百工之人”与 讽刺
结论:“士大夫”之智乃反不及 “巫医乐 师百工之人。”
一、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河北 省昌黎,世称韩昌黎,曾官至吏部侍 郎,又称韩吏部, 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对古文 应“师其义不师其辞”,做到 “词必己出”
▪ 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 大的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缜、韩 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 里,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 以来逐渐形成的骈文对文坛的统治,实 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 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
韩师
愈
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 累“其、之、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习文章的对比说理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与难点:1、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把握“师”与“道”的内涵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 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3、请在找出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的内容,并说明对比的结论。 4、第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课文分析
古之学者 必有师
师道之 不传
圣人无 常师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破立对比
于其子 巫医 “其志乃
反
孔子言:三人行(引用)
不及”
孔子行:无常师(举例)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赠李蟠
自读课文: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表明中心的句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2)表明教师作用的句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表明从师必要性的句子:人非生而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