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改变生态瓶》教科版

合集下载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交流生態瓶的確定實驗方案
1.交流生態瓶裡的生物活的還好嗎?
2.表示:比一比哪些生態瓶裡的動植物生活得比較好。
3.思考: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
4.引導:減少生態瓶裡的水是改變生態瓶的非生物環境,增加生態瓶裡的生物還是改變生物的數量。
彙報交流
展示評比
2.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進行觀察記錄。
3.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組織準確記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的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
教具學具準備
小魚若干、小草若干、水桶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先通過交流生態瓶,確定實驗方案,然後選擇一個方案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最後總結拓展對所觀察到生態瓶中生物的變化,寫出科學觀察報告。
(二)實驗二:增加生態瓶裡的生物
1.實驗方法:選擇2個生態瓶,儘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個生態瓶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
2.預測生態瓶裡會發生什麼變化。
3.同樣採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後一分鐘浮出水面來的次數。
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4倍又會怎樣呢?是不是植物越長越好呢!
分組實驗
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記錄能力。
培養學生猜想假設能力。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留出無限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行探究,並相互交流學習。
三、小結
討論:讓生態瓶生物生存更好,要注意什麼?
分組討論
讓學生知道減少水和增加動物引發生態群落變化。
作業設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改变生态瓶》教科版

《改变生态瓶》背景分析:学生制作了生态瓶,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好与坏已经可以观察到。

此时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希望本组的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好,但由于各组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都生活得很好。

所以此时提出如何让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正是最佳时机。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资源准备:小鱼若干、水草若干(桶装,每组3—5份)、漏网。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池塘生态群落视频)1、创设情景:播放视频,老师解说学生倾听观赏。

2、思考问题——池塘里的生物为什么生活得很好?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呢?1、观赏、倾听情景解说。

2、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大胆想象,提出生物生活得很好的原因设想。

过渡我们自己制作的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好吗?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思考,预设结果。

敢想也是一种学习习惯。

设计方案生态瓶主要由水、水草、小鱼、沙子等构成,我们如何去控制不变量和变量进行实验呢?学生交流汇报后给予适当建议。

交流想法,共同提改进方法,使方案更合理。

合作才会更进步。

实验操作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不变,预测生态瓶里的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何对比实验才能知道水的多少对生物有没有影响呢?预测变化:植物会动物会设计对比实验,记录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大胆预测设计、验证体现严谨性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每次观察都应定时: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小鱼浮到水面次数记录表生态瓶情况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第3次观察我们的解释水多时水少时培养认真、细致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实验操作二增加生态瓶里的动物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每次观察都应定时: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小鱼浮到水面次数记录表生态瓶情况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第3次观察我们的解释动物多时动物少时培养认真、细致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实验操作三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每次观察都应定时:每次以5——10分钟为宜。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改变生态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改变生态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改变生态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2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学生初次研究生态平衡的活动。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研究,可能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些理解,但还缺乏实际的感受。

比如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

学生做生态瓶的积极性很高,在积极的情绪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影响生态瓶中动植物生长的原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生态平衡的意义。

3重点难点
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7生态瓶改变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了生态瓶,你们都带来了吗?那你们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的还好吗?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自己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的不错,那你们愿意其他组来参观一下你们的作品吗?接下来就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轮流来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

师:同学们看到其他小组的作品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想法。

)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细心,有了很多发现,那么在你们自己制作好生态瓶的这段时间内,你们又有哪些发现呢?
(几组同学发言)
师:看来每个小组生态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你们觉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改变生态瓶_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改变生态瓶_教科版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7、改变生态瓶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课题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7改变生态瓶优质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7改变生态瓶优质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改变生态瓶课题 改变生态瓶改变生态瓶 计划课时计划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让学生来研究生态瓶里的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让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2.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进行观察记录。

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进行观察记录。

3.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组织准确记录。

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组织准确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的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的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

教具学具准备 小鱼若干、小草若干、水桶小鱼若干、小草若干、水桶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先通过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然后选择一个方案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最后总结拓展对所观察到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写出科学观察报告。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一、交流生态瓶的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活的还好吗?吗?2.表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得比较好。

动植物生活得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些条件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还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量。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展示评比展示评比思考回答思考回答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方案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空间。

流空间。

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1.7、改变生态瓶》word教案(2)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1.7、改变生态瓶》word教案(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改变生态瓶课题改变生态瓶计划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让学生来研究生态瓶里的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让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2.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进行观察记录。

3.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组织准确记录。

教学重难点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的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

教具学具准备小鱼若干、小草若干、水桶教学设计思路本课先通过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然后选择一个方案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最后总结拓展对所观察到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写出科学观察报告。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交流生态瓶的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活的还好吗?2.表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得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还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汇报交流展示评比思考回答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空间。

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探究活动(一)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里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分组实验观察记录汇报交流:由于水里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培养学生猜想假设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后一分钟浮出水面的次数。

(二)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生态瓶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精品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改变生态瓶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7课时改变生态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4、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5、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7课 《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7课  《改变生态瓶》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识在学生以学习制作了生态瓶,并课下观察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生活得好坏情况之后,来学习的。

可能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这个小组的生态瓶中,生物都生活得好。

由于各小组的情况不一样,生态瓶不可能都做得很好,在这里提出如何让我们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的。

这一课也是学生初次研究生态平衡的活动。

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将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本课中学生的观察和讨论特别是对影响生态瓶中动植物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

【教学思路说明】依据学生初次实验,尝试制作的生态环境创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通过实验了解动植物间的需求和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及养成方法的训练,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

因此,安排如下教学策略和环节:【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科学探究:经历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探究往生态瓶中添加动物或植物后生态瓶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能持续观察的良好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往生态瓶中添加动物或植物后生态瓶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能持续观察的良好科学习惯。

【教学准备】1、《改变生态瓶》的学习评价单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考书本的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7.《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3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7.《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3篇(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7.《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让学生来研究生态瓶里的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让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五年级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改变生态瓶-“衡水赛”一等奖

五年级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改变生态瓶-“衡水赛”一等奖
师生交流实验方法。
学生进实验和观察记录
通过改变生态瓶里的水量观察生物的变化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自学指导(二)2分钟
1.选择两个生态瓶,在其中一个生态瓶里增加一倍的水草,在另一个生态瓶里增加一倍的小鱼,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2.记录我们的观察结果。
学习教材18页内容:增加生态瓶பைடு நூலகம்的生物。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3.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
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
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七、布置作业
我们对于生态瓶还有什么想法?
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改变生态瓶
改变生态瓶里的水量
改变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
2.记录我们观察的结果。
学习教材17页内容: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3、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
课题
改变生态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改变生态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鱼、水草。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作业设计
A预习下一课B
板书
设计
改变生态瓶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教学
反思
教案
检印:
课题
1-7 改变生态瓶
编号
20170507
授课
时间
9月6日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2、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3、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