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现象及其解释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电的知识PPT课件

静电的知识PPT课件
物体之间摩擦、接触、感应等过 程会使得物体表面电荷分布不均 匀,从而产生静电。
静电场与电荷分布
静电场
由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静电场是有源无旋场,电荷是场源。
电荷分布
在静电场中,电荷分布决定了电场的分布。电荷分布可以是点电荷、线电荷或 面电荷等。
静电现象及其特点
静止性
静电是静止状态下的电荷,不 会流动。
探讨
传导起电方式在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静电喷涂中,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涂料微粒带上负 电荷,然后飞向接地的被涂物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03
静电危害与防护措施
静电对人体危害及安全距离要求
静电电击
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瞬间高电压 可能导致人体电击,造成伤害

引发火灾或爆炸
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引燃 易燃物质,引发火灾或爆炸。
过程描述
例如,将带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这是因 为玻璃棒上的电荷转移到了验电器上,使验电器也带上电原理
当带电物体靠近另一个导体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荷, 感应电荷的极性与带电物体相反。如果此时将导体接地,感 应电荷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从而使导体带上与带电物体 相反的电荷。
实验步骤详细指导
步骤一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 静电发生器、金属球、 绝缘支架、验电器等。
步骤二
将金属球悬挂在绝缘 支架上,并确保金属 球与地面绝缘。
步骤三
打开静电发生器,调 整电压和频率,使金 属球带上电荷。
步骤四
使用验电器检验金属 球是否带电,并记录 电荷性质(正电荷或 负电荷)。
步骤五
改变静电发生器的电 压和频率,重复步骤 三和四,观察并记录 不同条件下的静电现 象。

物理 高中 必修三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课件

物理 高中 必修三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课件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
电荷性质: 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摩擦起电: 电子转移
1、物体不显电性和显电性的原因 接触起电: 电子转移
2、感应起电体电荷作用下,导体上正负电荷发生分
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
4、体元的电一荷部分质转子移电到量另或一电部子分电,量或的者绝从对一值个:物e=体1.转60移×到10另-一19C个; 物体。在所任有何带转电移粒过子程所中带,电电量荷都总是量元保电持荷不的变整数倍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验电器 静电感应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无处不在,而且其应用也渗透到自然界的各个方面
应用实例
由所有此物说体明都整是个分 子物、质原世子界组成都,是而 由原 原子子带又核电由与体带带组正负成电电,的的 静电电场子无组成处不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这是一台普通 的静电复印机
应用实例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将先复将印接材地料得用圆光鼓源镀投上影光到导薄材膜料表薄面膜上,,中 和光在照黑部暗分中,使留薄下膜带均正匀电带得上潜正像电荷
应用实例
将将带像负转电移 得到墨一粉页撒带 在正薄电膜纸上的, 潜表像面变,得并 加可热见固定
这是静电 复印机基 本原理图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应用实例
这是工厂 避雷针的 示意图
金属感应带电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静电的产生
1、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2、静电感应:导体由于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出现带电的现象叫 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静电现象 课件(共21张PPT)

静电现象 课件(共21张PPT)
静电现象
观察与思考
将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让它靠近小的纸屑你看了什 么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静电现象
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它带了电,或 带了电荷.
让物体带电方式: 摩擦电。
带电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问题:如果两个物体都带电,还能有吸引作用吗?
探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不同 (2)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两种电荷
课堂检测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 a被吸引过来,则a是( 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课堂检测
2、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 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D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4、静电可能带来的危害有 静电引起火灾、人畜受伤

课堂检测
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 屏幕上有__电__荷_____,而具有了吸引 轻小物体 的性质。
2、如下图,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小的水流,我们会 发现 水流靠近梳子 ,其中的原因是 梳子摩擦后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3、用久的电风扇,扇叶上总会很厚的灰尘,
这是因为扇叶转动时与 空气 摩擦带电,
从而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2、轻小物体被带电体吸引后跟带电体接触。但往往很快又被 推开,这是什么原因?
轻小物体和带电体接触从而带有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课堂检测
3、物体带电后,它的 尖端 容易产生放电现象。雷电就是一

课件静电现象

课件静电现象
静电实验的意义
通过静电实验的研究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静电现象的原理和特性,提高对物 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同时,静电实验也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
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电势
描述电场中某点电荷所具有的势能,与该点电场强度和电荷量有关。在静电场 中,电势差是衡量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异的物理量。
电荷分布与电场线
电荷分布
电荷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了电场的分布。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电场力 。
电场线
描述电场分布的假想曲线,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线的方向表示电场力的方向 。
屏蔽
使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罩将设备或区域包围起来,以减少静电荷的积累和放电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防静电措施和规范
要点一
防静电工作台
在工作台上铺设防静电桌垫和防静电手环,以减少静电荷 的积累和放电。
要点二
防静电规范
制定并执行防静电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 的安全。
静电消除器与消除方法
静电消除器
16世纪,英国科学家约翰·吉尔 伯特开始对静电现象进行系统的 研究,并提出了“电”的概念。
18世纪,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 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证明了雷电 与摩擦产生的静电是同一性质。
静电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
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例如在干燥的冬季,衣物、头发等容易产生静 电;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材料间的摩擦和接触,也容易产生静电。
一致,使产品外观更加美观。
静电植绒的局限性
静电植绒需要使用专门的纤维绒 毛和粘合剂,成本较高。同时, 对于一些特殊基材表面的处理要 求较高,需要先进行预处理才能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防静电鞋:防止脚部静电,避免在地面上行走时产生静电
实验材料:两个金属球、一根细线、一个电池
实验步骤:将两个金属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连接电池正负极
实验现象:两个金属球会相互吸引,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实验原理:静电感应原理,金属球在电场作用下产生静电力,相互吸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步骤:将气球充气,用棉布摩擦气球,使气球带电
家电行业:用于家电产品的喷涂,提高产品美观度和耐磨性
建筑行业:用于建筑外墙的喷涂,提高外墙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航空航天:用于飞机、卫星等航天器的喷涂,提高航天器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降低静电产生几率
保持室内通风:让空气流通,减少静电积累
避免使用化纤制品:化纤制品容易产生静电,尽量使用棉质或天然纤维制品
静电除尘原理: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将灰尘吸附在静电板上
静电除尘设备: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刷等
静电复印:利用静电复印原理,将文字、图像等信息复制到纸张上
静电除尘: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去除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
静电喷涂:利用静电喷涂原理,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到物体表面
静电屏蔽:利用静电屏蔽原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干扰和损坏
产生原因:人体与衣物、物体摩擦产生静电
危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发痒,甚至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穿棉质衣物、保持室内湿度、使用防静电产品
消除方法:触摸金属物体、使用静电消除器、保持皮肤湿润
产生原因: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影响:衣物吸附灰尘,影响穿着舒适度
解决方法:使用防静电洗衣液,保持室内湿度
注意事项:避免在干燥环境中长时间穿着同一件衣物
电子产品静电产生的原因:摩擦、接触、感应等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PPT课件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PPT课件

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
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
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静电现象.flv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2021/4/8
1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感应起电.swf
1.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1)电荷的种类: 正电荷与负电荷 (2)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特点:等量的异种电荷
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2期,作者:刘心武,有删改) 14.(2分)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
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在木尺下悬挂两个气球,相互紧挨着 用毛皮分别摩擦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研讨
摩擦起电的原理
研讨
进一步实验,我们发现带静电气球相互靠近时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小结
让电荷流动起来——电流
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第一单元 电
第1课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导入
电 关于 ,你知道些什么?
静电: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导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毛衣,听到噼啪声响,看到小火花 接触门把手或水龙头,有时会被触电 与别人握手,感觉到指尖好象被针刺 早上起床梳头,头发常会飘起来……
导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导入
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拓展
3.电路是指由(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 流通路。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
此题有问题——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 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辅助设备 四大部分组成。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
拓展
实践应用——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电路:由电源、 用电器、导线等 电器元件连接而 成的电流通路。
拓展
判断:下列现象是不是静电现象
(×)1.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 )2.下雨前看见天空打雷和闪电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 )4.冬天脱毛衣时看见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 )5.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屑 (×)6.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 )7.梳头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互相吸引
拓展
1.关于静电于非生物中,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优秀课件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优秀课件
13静电现象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感应起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规律:近异远同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 A端金箔仍张开, B端 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 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 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静电的产生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富兰克林命名)
+ 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摩擦起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摩擦生电(斥)
5摩擦生电(吸)
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
2、三种起电方法
——使物体带上电叫做起电 (1)摩擦起电: 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特点: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得失
(3)感应起电:
8感应起电(验电器)
9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 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 感应起电. 规律: 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特点: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注意: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 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PPT精品课件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PPT精品课件
仍张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 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导体A、B接触与C球靠近时感应电荷的分布。 (2)明确先分开导体A、B再移走C球时A、B的带电情况。 (3)明确先移走C球再分开导体A、B时A、B的带电情况。
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 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 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量 QA′=QB′=QA+2 QB =6.4×10-9-2 3.2×10-9 C =1.6×10-9 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将自身 电荷中和后,继续转移,使B球带QB′的正电,这 样,共转移的电量为 ΔQ=|QB|+QB′=3.2×10-9 C+1.6×10-9 C= 4.8×10-9 C 答案:4.8×10-9 C
[例 2]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 球带电荷量为 q, B、C 球均不带电,现要使 B 球带电荷量为38q,应该怎么办?
[思路点拨] 解题依据为接触起电的原理和实质。首先应考 虑将金属球两两接触,再分析其电荷分配情况。
[解析] 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则每两个接触都会平分 电荷量,故可以先让 A 球和 B 球接触,则此时 A、B 球各带电 荷量12q,然后 B、C 球接触,于是 B、C 球各带电荷量14q,再 使 A 球与 B 球接触,则 A、B 球各带电荷量12q+2 14q=38q。
解析:飞机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时,飞机外表面聚集了大量 静电荷,降落时会对地面人员带来危害及火灾隐患。因此飞 机降落时要及时导走机身聚集的静电,采取的措施是在轮胎 上安装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制造轮胎;在印染工作车间也同样 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给车间带来火灾隐患,为防止火灾发生, 其中安全措施之一就是车间保持湿度,从而通过湿润的空气 及时导走静电;在复印图片环节中,刚好需要应用静电,在 电工钳柄装有绝缘套是防止导电,保护电工的安全。 答案:C 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符号Q,单位C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量 是质子或电子的带电量
元电荷:
e1.6021019C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 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
元电荷就是电子? 电子带电量为-e
元电荷是电荷量的单位, 不是某电荷
物体带电量: Qne,n为 整 数
2020/10/15
14
作业
2020/10/15
15
金属箔
A
B
A、B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2020/10/15
6
二、起电方式: 方式: 摩擦起电: 现象: 摩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
规律: 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 电子的得失
接触起电:
接触使物体 带电的现象
相同金属球 平分总电量 电荷的转移
+
感应起电: 不带电导体在靠近 带电体时,近端带 异种电荷,远端带 同种电荷的现象
(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
2020/10/15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薄膜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梳子
静电将气球吸在黑板上
2020/10/15
静电使空铝罐滚动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2
精品资料
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
二、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电子的得失
三、电荷守恒定律 1、不能创造
2、电荷作用 3、检验物体带电
+






A
B
2020/10/15
13
电荷平分
电荷的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Q
+Q
A
B
中和是不是电荷消失?
例:求A、B两金属球完全相同,带电量如图,将他 们接触后放回原位,求接触后A、B两球的带电量? 电子向哪边转移,转动了多少?
- A
qA=-1.0×10-10C
+ B qB=+4.0×10-10C
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吸引小物体 验电器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电荷的转移 电荷的重新分布
电荷总量变了吗?
2、不能消灭 3、只能转移
四、带电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符号:Q=ne(n为整数) 元电荷:质子(电子)所带电荷量 e1.6 01 0 19 C
五、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2020/10/15
作用判断电荷 验电器判断电荷
2020/10/15
9
5、静电的应用
静电复印 利用 静电喷涂
静电除尘
原理:吸引小物体
避雷针防雷电 避免
油罐车防静电
原理:将静电导走
2020/10/15
10
由作用判断电荷种类
例: A斥B, B吸C
-? - - +
2020/10/15
11
验电器判断电荷种类
2020/10/15
12
起电方法
+
A
B
用什么可以使B带正电? 接触起电 用什么可以使B带负电? 感应起电 演示实验:
起电方法
电荷平分
4
作业
一、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2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

2020/10/15
5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来判断 2)、用验电器检验 a检验带电 b何种电
AB 若B球不带电,则A球一定带电
若B球带电, 则A球不一定带电
金属球 金属杆
等量的异种电荷
电荷的重新分布
实验1 实验2
原因
2020/10/15
范氏
起电
7
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电中性的 吸引轻小物体的原因
2020/10/15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 带失去电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 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
丝绸 玻璃 + 毛皮 橡胶 -
思考:玻璃无论与什么 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