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环境

合集下载

电磁环境工作总结报告

电磁环境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电磁环境安全,提高无线电通信质量,本部门积极开展电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1. 全面掌握本地区电磁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电磁干扰隐患;2. 保障无线电通信安全,提高无线电频率利用率;3. 提高公众电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电磁环境。

二、工作内容1. 电磁环境监测(1)开展电磁环境监测工作,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进行监测,确保电磁环境质量;(2)定期对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掌握无线电频率使用状况;(3)对电磁干扰事件进行监测,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电磁干扰处理(1)对发现的电磁干扰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确保无线电通信安全;(2)对电磁干扰源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干扰隐患;(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3. 电磁环境保护宣传(1)开展电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电磁环境保护意识;(2)普及电磁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无线电设备;(3)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推动电磁环境保护工作。

三、工作成效1. 电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地区电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2. 电磁干扰事件得到及时处理,无线电通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3. 公众电磁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电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广泛支持。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区域电磁环境监测力度不足,部分电磁干扰事件处理效果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1)加强电磁环境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2)优化电磁干扰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确保无线电通信安全;(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开展电磁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2. 加强电磁干扰处理,确保无线电通信安全;3. 深入推进电磁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电磁环境保护意识;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电磁环境保护工作。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ppt 68页)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ppt 68页)
31
3.5 雷电 雷电的形成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 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和 积雨云,最重要的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 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 气电场、温差起电效应和破碎起电效应(大水滴 和冰晶的破碎起电)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 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 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 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雷电。
第三讲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
电磁波存在的自然环境—电磁环境
电磁骚扰源的分类: 按频谱宽度:窄带骚扰源和宽带骚扰源; 按作用时间:瞬态波骚扰和连续波骚扰; 一般:自然电磁骚扰源和人为电磁骚扰源。
1
3.1 自然电磁环境
根据电磁波产生的机理不同,一般将电磁干扰划 分为自然电磁干扰和人为电磁干扰两种。
相对于自然界的静电来说,电子器件是非常娇贵 的,正是基于这一因素,是否采取了防静电措施 是衡量电子器件质量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30
设备漏电,尤其是不会对人造成触电伤害的微弱 漏电虽然不属于静电放电现象,但其性能却与静 电放电类似。所以一般将设备漏电也纳入静电防 护体系中来考虑。
静电放电(ESD)及电气过载(EOS)对电子元器件造 成损害的主要机理有:热二次击穿、金属镀层熔 融、介质击穿、气弧放电、表面击穿和体击穿等。
15
频谱管理
人类目前利用的电磁频谱大约在0Hz--3000GHz,并向更高的频段发展。
应用最多的仍然在中频300-3000kHz、高频 3-30MHz、甚高频30-300MHz、超高频3003000MHz、特高频3-30GHz。
通信、电视、广播、导航、雷达、测控均在 此频段范围内。

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描述和分类

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描述和分类

电磁兼容环境电磁环境的描述和分类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在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不互相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电磁环境是指设备所处的电磁场环境。

本文将对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进行描述和分类。

一、电磁兼容的描述电磁兼容是指各种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或受到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各种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旨在解决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抗干扰性和抗辐射性。

抗干扰性主要研究电子设备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即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受到外界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抗辐射性主要研究电子设备对外界辐射的抵抗能力,即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产生的辐射对周围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二、电磁环境的分类电磁环境按照频率范围可以分为低频电磁环境、射频电磁环境和微波电磁环境。

1. 低频电磁环境低频电磁环境主要包括50Hz电力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

在低频电磁环境中,主要的干扰源是电力线和电力设备。

电力线上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而电力设备本身也会产生电磁辐射。

低频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2. 射频电磁环境射频电磁环境主要包括30kHz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场。

在射频电磁环境中,主要的干扰源是无线通信设备和雷达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手机、电视、无线局域网等,而雷达设备主要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射频电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和雷达设备对周围设备和环境的干扰问题上。

3. 微波电磁环境微波电磁环境主要包括300MHz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场。

在微波电磁环境中,主要的干扰源是微波炉、手机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

微波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而手机基站和卫星通信设备则是无线通信的关键设施。

微波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目录1. 研究背景1.1 电磁环境测试的重要性1.2 测试对象及范围2. 测试方法2.1 电磁辐射测试2.2 电磁兼容性测试3. 测试结果分析3.1 辐射测试结果3.2 兼容性测试结果4. 结论与建议1. 研究背景1.1 电磁环境测试的重要性电磁环境测试是评估设备在其工作环境下对电磁辐射的敏感性,以及设备本身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情况。

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可以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电磁辐射水平,从而保证设备在工作中稳定可靠,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1.2 测试对象及范围本次电磁环境测试主要针对某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测试范围包括设备本身产生的辐射以及设备在工作环境下受到的外部辐射影响。

2. 测试方法2.1 电磁辐射测试电磁辐射测试主要包括辐射电磁场强度测量、频谱分析、辐射发射功率测试等步骤。

通过在不同频段下对设备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不同频段下的辐射水平。

2.2 电磁兼容性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主要包括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方面的评估,通过对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干扰情况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测试结果分析3.1 辐射测试结果根据电磁辐射测试结果分析,设备在特定频段下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在某些频段下存在辐射过高的情况,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3.2 兼容性测试结果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分析,设备在遇到特定干扰源时存在一定的干扰抗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设备设计以提高电磁兼容性。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提出设备在辐射水平和电磁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改进建议,以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及防护

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及防护

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及防护,2000字引言电磁环境是指地球周围的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环境。

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电力发展滞后、不合理的建设布局、电力线路接地差、电器设备过多等原因,电磁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而电磁环境的不断恶化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1. 植物生长受到影响:电磁辐射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电磁辐射会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酶活性,导致植物疲弱、生长缓慢、果实变小等问题。

2. 动物行为受到干扰:电磁辐射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电磁辐射会使鸟类迁徙方向混乱,导致鸟类迷失方向,久远的结果将导致鸟类数量减少或者灭绝。

3. 水质受到污染:电磁辐射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磁辐射会导致水体中的氧含量减少,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水质。

4. 生物多样性减少: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很多生物无法适应高强度的电磁辐射,最终导致物种灭绝。

二、电磁环境对生态的防护1. 合理规划建设布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公园、居民区等空间,将高辐射设备远离居民区和敏感区。

同时,应避免在自然保护区、农田和水源地附近设置高辐射设备。

2. 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监测和评估: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电磁辐射的超标情况。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监测方法,为电磁辐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对各类电磁辐射源进行管理,包括电力线路、通信基站等。

在规划和建设电力线路和通信基站时,应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电磁辐射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和讲座,向公众普及电磁辐射对生态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引导公众正确使用电磁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电磁环境的概念

电磁环境的概念

电磁环境的概念电磁环境是指由电磁场所构成的环境,是指处于某个区域内、由电荷所产生、传播、传导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电磁场的总体。

电磁环境不仅包括电场和磁场,还包括由这两种场所构成的空间和时间。

电磁环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乡村,甚至宇宙空间都充满了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场。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环境无处不在,电力线、通信网络、无线电设备、雷达等都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见到的电磁环境的表现形式。

电磁环境的产生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当电子以相当的速度在带电体附近运动时,将产生磁场,并且当电子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置改变时,就会产生电场。

而电磁环境的传播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电磁环境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并且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在积极方面,电磁环境的形成和传播为人类的通信、交通、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还可以利用电磁波来进行无线传输、医疗放射、雷达探测、太阳能利用等等。

在消极方面,由于电磁场的频谱越来越广,影响人的生活、工作的环境也日益复杂化。

例如,高压输电线路、手机基站、微波炉等都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些消极影响,人们常常关注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虽然现有的科学研究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低强度电磁场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但人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控制电磁辐射对自己身体的影响。

此外,人们还需要警惕电磁环境对其他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例如电磁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水质土壤的影响等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电磁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明确电磁环境的产生和传播标准。

同时,科研人员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电磁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另外,人们需要提高对电磁环境的认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电磁环境是一种由电磁场所构成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及防护

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及防护

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及防护电磁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电磁辐射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电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电磁辐射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生物体、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

为了减少电磁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生物体的影响。

由于电磁辐射可以对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因此长期接触电磁辐射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由于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增加,例如癌症、不孕不育、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电磁辐射还会对动植物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对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电磁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生态平衡和影响物种多样性。

电磁辐射会对生物体的行为和生理过程产生干扰,从而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在候鸟迁徙期间,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鸟类的导航系统,导致迷路或迁徙失败。

此外,电磁辐射还会干扰昆虫的交配行为,影响其繁殖能力,进而影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这些干扰可能导致物种数量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要想减少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电磁辐射标准。

通过严格监测和控制电磁辐射的水平,可以减少其对生态的危害。

同时,应加强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尽量减少电磁辐射源对生活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其次,应提高人们对电磁环境危害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向公众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电磁环境知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电磁辐射对健康和生态的影响,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应加强科学研究,加深对电磁辐射对生态的影响机制的认识。

通过深入研究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从而减少电磁环境对生态的危害。

强电磁环境的电磁特性

强电磁环境的电磁特性

强电磁环境的电磁特性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强电磁环境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强电磁环境是指电力系统、雷电、高能辐射等强电磁场环境中的电磁特性。

本文将从电磁波的特性、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电磁辐射防护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一种具有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波动现象。

在强电磁环境中,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广泛,包括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射频波是指频率在300k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在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微波是频率高于1GHz的电磁波,它的特殊性能使得它可以在信息传输、无线通信以及热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是在光谱范围中的电磁波,它们对生物生长、照明和信息显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X射线和γ射线具有很大的穿透能力,可以在医学诊断、材料检测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1. 生物效应强电磁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具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强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生物细胞的DNA损伤、遗传突变和免疫系统异常等问题。

尤其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辐射敏感人群,需要格外关注。

2. 环境污染强电磁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一方面,电磁辐射会影响大气、水和土壤中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另一方面,电磁辐射还可能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3. 对设备设施的影响强电磁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和设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磁辐射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工作不稳定、电子元件的过早老化甚至损坏,对通信、导航等关键设施的运行安全产生威胁。

三、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强电磁环境对人体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1. 辐射监测和评估通过辐射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强电磁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和分布情况,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在辐射监测和评估中,需要使用电磁辐射测量仪器和设备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基本概念(一)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基本概念(一)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基本概念(一)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基本
概念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基本是指在输电过程中,由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和影响程度。

相关内容
•电磁场辐射
–电流、电压在输电线路中通过时会产生电磁场辐射。

–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输电线路类型以及运行条件下,电磁场辐射的强度会有所差异。

–电磁场辐射主要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播。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场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暴露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可能增加患白血病、儿童白血病的风险。

–不同人体对电磁场辐射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对于电磁辐射的限制标准有所差异。

•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估
–为了准确评估电磁场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需要进行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

–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频率等参数,可以判断是否符合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类型和布设方式,如地下输电线路可以减少电磁场辐射。

–控制输电线路电流、电压等参数,以减少电磁场的产生。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可以设置防护间距和防护设施,减少电磁场的暴露时间和强度。

总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基本是指在输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场辐射对环境和人体所造成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在建设和运营输电线路时,需要进行电磁环境监测与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电磁环境分析的内容

电磁环境分析的内容
<10>
端口是电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电磁骚扰对于设备、系统的侵 入可以通过端口来系统描述。
对于辐射、传导干扰,系统端口一般包括:外壳端口;交流电端口; 直流电端口;控制线或信号线端口;接地端口等。
<11>
在实际电磁环境中根据不同设备安装的位置,进行分类。
•农村居民区 •城市居民区 •商用区 •轻工业区 •重工业区、发电厂或开关站 •交通区 •通信中心 •医院
<4>
电磁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可用三类现象来描述所有的电磁骚扰: 低频现象(传导和辐射低频现象,不含静电放电现象) 高频现象(传导和辐射高频现象,不含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现象(传导和辐射的静电放电现象) 低频现象是指电磁骚扰频谱中低于9kHz的分量占主要成分的情况;高 频现象是指电磁骚扰频谱中远大于9kHz的分量占主要成分的情况。
<3>
• 电磁兼容位置:由电磁特征划分的位置或场所。 • 位置类别:与使用的电气、电子设备的类型和密度有关(包括结构、 安装条件和外部影响等方面)的具有共性的位置集合。位置类别的 划分以该位置处的主要电磁特性为基础,对位置类别的正确、有效 划分,有利于合理地确定抗扰度试验电平,保证合理电磁兼容裕量, 进而达到合理的经济要求。
2.7 电磁环境
<1>
电磁环境是提出和确定线路、设备、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指 标要求,实施电磁兼容的前提。只有首先明确和依据预期的 电磁环境,确定和遵循正确的设计、研制、试验、生产、安 装、使用和维护的要求和步骤,并在整个寿命期内采取充分 的管理和保障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达到预期水平。
<2>
为了根据电磁环境选择需要的抗扰度电平,首先必需明确一些基础 概念和术语。 • 电磁环境:给定场所(位置)的全部电磁现象。电磁环境由各种电 磁骚扰源共同作用产生。在分析电磁环境时,还需结合对骚扰源特 性的分析进行综合研究。 • 骚扰度:在所关注的环境中,与特定电磁现象相对应骚扰电平范围 内所规定的量化强度。骚扰度与严酷等级存在区别,严酷等级是用 来描述试验的电磁信号强度,而骚扰度是用来描述环境的电磁现象 强度。

电磁环境(1)

电磁环境(1)
电磁环境(1)
二、战场电磁环境的构成和特征
电磁环境(1)
电磁环境(1)
战场电磁环境的特征
“空域”上纵横交错。信息化战场,来自陆海 空天不同作战平台的电磁辐射,交织作用于 敌对双方展开激战的区域,形成了重叠交叉 的电磁辐射态势,使该区域的任何一个角落, 都被多种电磁辐射笼罩。
电磁环境(1)
战场电磁环境的特征
电磁环境(1)
四、战场电磁环境的研究管理应用
电磁环境(1)
战场电磁环境的研究
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由此带 来了战略、战术的一系列变化和发展,再此 过程中复杂电磁环境带来的影响日益尖锐, 成为困扰作战、训练与战斗力发挥的关键因 素之一。对此,应该重点开展复杂电磁环境 对战斗力影响的研究。体现在必要性和紧迫 性两方面。
电磁环境(1)
战场电磁环境与信息化武器装备 是相伴相随、互相推动发展的
战场电磁环境促进了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射与辐射控制技术、 接收与传感技术以及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电磁环境(1)
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信息化武器装 备的影响
现代化的战争背景下,武 器装备和作战行动既依赖 于电磁信号,又不可避免 地受到复杂电磁环境的影 响。
电磁环境(1)
战场电磁环境的特征
“能域”上复杂多变。在作战的全过程,敌对 双方都会根据作战目的和毁伤要求,频繁调 控变换辐射能量的强弱及形式,如此一来, 不仅可以更多、更远、更快地探测和传递电 磁信息,还可以形成干扰、压制与欺骗,甚 至达成毁伤效果。
电磁环境(1)
三、战场电磁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的 发展
样式,在训练场上“还原”敌可能实施的各种电
磁干扰
样式与电子战手段。
要深入研究预定作战

电磁环境等级划分

电磁环境等级划分

电磁环境等级划分
电磁环境等级是根据电磁环境的强度和频率等因素,将电磁环境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进行管理和控制。

我这里列举一下常用的电磁环境等级划分:
1. A级:指正常的电磁环境,即较弱的电磁干扰环境。

在此环境下,电子设备的工作不会受到干扰或破坏。

2. B级:指较强的电磁干扰环境。

在此环境下,电子设备可能会出现干扰或破坏现象,但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工程措施来保证其正常工作。

3. C级:指非常强的电磁干扰环境。

在此环境下,电子设备的工作很可能会受到严重干扰或破坏,需要采取高强度的屏蔽和过滤措施保证正常工作。

4. D级:指特别恶劣的电磁环境。

在此环境下,电子设备工作极易受到干扰甚至破坏,需要采取非常严格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全金属屏蔽等。

以上是常用的电磁环境等级划分,具体的划分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标准来确定。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

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一、电磁环境概述电磁环境是指由电磁场构成的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磁场是一种物理场,是由电磁波和电磁辐射共同构成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电磁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能源传输、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电磁污染途径1. 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是指由电磁设备发出的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大量的无线电、微波、雷达等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电磁辐射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污染源。

电磁辐射会对生物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受损等问题。

2. 电磁干扰污染电磁干扰污染是指由电磁场对其他设备或系统正常工作造成的干扰。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广泛,电磁场的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通信设备、传感器等系统失效,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3. 电磁噪声污染电磁噪声污染是指由电磁设备发出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频率增加,电磁噪声也成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

电磁噪声会影响人类健康,干扰睡眠、导致神经系统紊乱等问题。

三、电磁污染的防治措施1. 控制电磁辐射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减少电磁辐射的对外辐射;规范电磁设备的使用标准,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规范。

2. 提高电磁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加强对电磁干扰的防范,提高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减少电磁干扰对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

3. 优化电磁设备设计优化电磁设备的设计结构,减少电磁噪声的产生;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减少电磁波的辐射范围。

结语电磁环境及电磁污染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电磁污染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有效降低电磁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共同建设清洁、健康的电磁环境。

电磁环境评估

电磁环境评估

电磁环境评估电磁环境评估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包括电磁波的频率、强度和方向等。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辐射来源广泛,包括无线通信设备、电视台、广播台、雷达等。

电磁环境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特定区域内的电磁辐射水平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限制。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电磁辐射源的相关信息,包括辐射源的类型、功率、频率等;测量目标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包括频率范围、强度等参数;分析测量结果,比较与相关标准和限制的差异;评估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来控制和减少电磁辐射。

电磁环境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现场测量和模拟计算等。

问卷调查是了解人们对电磁辐射的感受和意见,包括对电磁辐射的担忧和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现场测量是在目标区域内实地测量电磁辐射水平,采用专业的电磁辐射检测仪器,包括电磁辐射仪、频谱分析仪等。

模拟计算是使用电磁场数值计算软件,模拟电磁辐射的传播和分布情况,从而得到电磁辐射水平的分布图。

电磁环境评估的重点是评估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下可能引发的慢性疾病。

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电磁辐射标准和限制,如电磁辐射限值标准、电磁辐射卫生标准等,用以指导和规范电磁辐射的控制和管理。

评估结果显示,如果电磁辐射水平超过相关标准和限制,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潜在威胁。

基于电磁环境评估的结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和减少电磁辐射,如调整辐射源的工作方式、增加屏蔽设备、优化设备的布局和设计等。

此外,公众也应该提高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和了解,保持正确的科学态度,并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总之,电磁环境评估是对特定区域内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旨在评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来控制和减少电磁辐射。

电磁环境评估是对电磁辐射管理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为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提供参考和依据。

电磁环境危害标准

电磁环境危害标准

电磁环境危害标准
电磁环境是指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电磁环境危害标准。

电磁环境危害标准主要包括电磁场强度限制和电磁辐射防护等方面。

电磁场强度限制是指对电磁场强度的限制,以保护人体免受电磁场的危害。

电磁辐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磁环境危害标准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磁场强度限制:对电磁场强度的限制通常以电磁场强度的单位(如伏特/米、安培/米等)来表示。

这些限制通常基于人体对电磁场的敏感程度和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来制定。

2. 电磁辐射防护:电磁辐射防护通常包括采取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如使用屏蔽材料、减少电磁辐射源的数量和强度等。

3. 公众暴露限制:公众暴露限制是指对公众在电磁场中的暴露时间和强度的限制,以保护公众健康。

4. 职业暴露限制:职业暴露限制是指对从事电磁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的暴露时间和强度的限制,以保护他们的健康。

电磁环境危害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减少电磁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暴露在电磁环境中的时间和强度,如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使用屏蔽材料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电磁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引言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涉及到电磁场的分布、强度、频率等方面的研究。

电磁环境对人类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电磁环境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环境的基本定义电磁环境是指人类生产生活空间中存在的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等电磁现象。

电磁环境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场的分布:电磁场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其中包括强度和方向的变化。

电磁场通常呈现出衰减的特性,即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2.电磁场的强度:电磁场的强度是电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电磁辐射的强度大小。

电磁场的强度通常以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来表示。

3.电磁场的频率:电磁场的频率是指电磁波的振动次数,通常用赫兹(Hz)作为单位。

不同频率的电磁场对人体和电子设备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频率的分析对电磁环境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电磁场传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电磁场和磁场的振荡性质。

根据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可以分为射频电磁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不同波段。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的方法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是通过测量与评估来实现的。

常见的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方法包括:1.电磁场测量:通过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测量电磁场的分布和强度等参数。

电磁场测量可以采用点测量和面测量两种方法,以获取全面的电磁环境信息。

2.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通过采集电磁场的频率信息来进行分析的。

通过对电磁场的频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频率范围内电磁场的强度分布情况。

3.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通过建立电磁场的数学模型来分析电磁环境的特性。

数值模拟可以快速获取电磁场的分布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同场景和条件下进行模拟。

4.人体暴露评估:人体暴露评估是对人体接触电磁场的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

通过测量和模拟等方法,可以评估人体在不同电磁环境条件下的暴露水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的应用电磁环境特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1.通信领域:在通信系统设计和规划中,电磁环境特性分析可以用于评估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干扰情况,从而优化通信系统的性能。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

电磁环境特性分析引言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是一种对特定环境中电磁场的特性进行研究和评估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场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因此对电磁环境特性进行分析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磁环境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同时探讨一些常见的电磁环境特性及其影响。

电磁环境特性的定义电磁环境特性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内的电磁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电磁场由电磁波产生,电磁波是一种通过空间传播的电磁能量。

电磁场的频率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

电磁环境特性的分析方法电磁环境特性的分析需要借助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常用的电磁环境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实地测量实地测量是一种直接检测电磁场强度和分布的方法。

通过在特定区域放置测量仪器,可以获取实时的电磁场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特定地点的电磁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

2.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数学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通过对电磁场的方程进行求解和模拟计算,可以预测和分析电磁环境的特性。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而且可以快速进行。

但是,由于模型的设定和边界条件的选择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模型和参数。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来推断电磁环境特性的方法。

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电磁场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电磁环境的特性,但需要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电磁环境特性及其影响1.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对人体和物体的影响。

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对于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导致人体组织受损,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后果。

2. 信号干扰电磁环境中的信号干扰是指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相互干扰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导线高度下, 极导线垂直排列与水平排列相比, 电磁环境较优, 环保线路走廊也小。
从电磁环境角度考虑, 直流线路架设可采用极导线垂直排列方式。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线路走廊; 垂直排列; 电磁环境
中图分类号: TM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9649( 2008) 01-0015-05
- 4.50 - 4.20 - 6.00 - 4.50
- 6.90 - 6.60 - 8.80 - 6.80
- 9.18 - 9.00 - 11.0 - 9.60
- 11.32 - 11.63 - 15.00 - 12.00
注: 模拟导线最低高度 800 mm。
16
表 2 模拟极导线直径 0.17 mm 极导线垂直和 水平排列时的合成场强
Tab.2 Total electric field s trength in the cas e of the conductor( 0.17 mm)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rrangement
kV/m
极导线排列方式
极导线 极导线 上负下正 垂直排列 的场强 极导线
收稿日期: 2007-12-03 作者简介: 孙竹森 (1951-),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高级工程师, 从事输电工程建设和管理。E-mail:zhusen-sun@sgcc.com.cn
15
输配电
( 三峡输变电工程专栏)
中国电力
第 41 卷
图 1 模拟试验采用的导线布置 Fig.1 P olar conductor arrangement of a model tes t
2.3 测量结果 2.3.1 无线电干扰
2 个不同极导线排列方式下测量的无线电干扰 频谱特性曲线如图 5 所示。
图 3 极导线垂直排列测量示意 Fig. 3 S chematic plan of field meas urement under polar
- 4.80 - 9.18 - 8.50 - 6.40
- 10.71 - 16.83 - 16.00 - 13.00
注: 模拟导线最低高度 800 mm。
在极导线垂直排列下采用 1.5 mm 直径导线时, 合成场强最大值为标称场强最大值的倍数, 由电 压 1 时 约 2 倍 变 化 到 电 压 4 时 超 过 2.5 倍 ; 采 用 0.17 mm 直径导线时, 在电压 2 下合成 场 强 最 大 值 为标称场强最大值的 6 倍以上。导线电晕现象越严 重, 产生的离子越多, 直流合成场强越大, 其中离子 产生的场强占的成分也越大。
2 三沪直流线路电磁环境测量
三沪直流已于 2006 年 11 月正式投运, 为了解 线路实际的电磁环境水平, 开展了全面的测量工作。
2.1 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测量方法
直流 线 路 的 电 磁 环 境 主 要 包 括 无 线 电 干 扰 、合 成 电 场 、直 流 磁 场 和 可 听 噪 声 。了 解 线 路 的 电 磁 环 境 水平时, 测量点一般应布置在极导线档距中央弧垂 最低位置的横截面方向上。测量地点选在地势较平 坦, 远离建筑物和树木, 没 有 其 他 电 力 线 、通 信 线 路 及广播线的地方。
图 2 合成场测量探头布置 Fig.2 Meas urement probe arrangement of total electric
field s trength
导线如何排列, 正极导线比负极导线先出现抖动现 象, 这表明正极导线更易于产生电晕。在 4 个电压 下测量的合成场强如表 1、2 所示。虽然正极导线比 负极导线更易起晕, 但测量显示负极导线下的合成 场强高于正极导线, 故极导线水平排列时的合成场 强分布测量以负极导线为参考。
1 极导线垂直排列下合成场模拟试验
1.1 模拟试验方法
模型试验就是用缩小了尺寸的实物等同体进行 试验, 本试验是将输电线路、铁塔的几何尺寸按同一 比例缩小, 同步升高直流正负极电源电压至导线起 晕, 测量线路档距中央下地面沿垂直导线方向上不 同点的合成场强。从严格意义上说, 模型上的测试结 果不能准确地折算为真实线路上的结果。
0 引言
我国常规的±500 kV 直流线路均按极 导 线 水 平 排 列 设 计 [1- 7] , 对 于 三 峡 蔡 家 冲—白 鹤±500 kV 直 流 输电线路( 三沪直流线路) , 由于华东地区线路走廊 拥挤, 电磁环境问题导致的民房拆迁量巨大。这不仅 会造成线路工程本身投资大, 而且会使施工和运行 全过程的环保政策处理有相当大的难度。在直流线 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中, 地面合成场是影响线路走廊 的 关 键 因 素 , 因 此 , 研 究 新 的 极 导 线 排 列 方 式 [8- 13] 以 降低地面合成场、缩小线路走廊宽度进而解决走廊 拥挤问题显得非常紧迫。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和现场 实测, 分析直流单回线路极导线采用垂直排列合成 场强的水平, 论证在线路走廊拥挤地区直流线路极 导线采用垂直排列的可行性。
第41 卷第 1 期
第 120期08 年1 月
中国电力
Vol. 41 , No. 1
孙竹森等: ±500 kEVL直EC流TR线IC路P极O导WE线R不同排列方式对电磁环境的Ja影n.响2008
输配电
( 三峡输变电工程专栏)
±5 0 0 kV 直 流 线 路 极 导 线 不 同 排 列 方 式 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上正下负
电压 1 电压 2 电压 1 电压 2

极导线水平 排列的场强
电压 1 电压 2
距 下 导 线 投 影 距 离/mm

250
470
720
4.80 3.36 1.40 2.80
14.69 10.40 12.00 1.50
- 6.90 - 7.50 - 7.00 - 6.00
- 13.77 - 13.77 - 13.00 - 10.00
表 1 模拟导线直径 1.5 mm 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时的 合成场强
Tab.1 Total electric field s trength in the cas e of the conductor( 1.5 mm)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rrangement
kV/m
第1期
孙竹森等: ±500 kV 直流线路极导线不同排列方式对电磁环境的影响
输配电
( 三峡输变电工程专栏)
3.00、6.00、10.00、15.00、30.00。测量位置的背景场强 至少比来自被测对象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低 6 dB。
测量输电线路地面合成场和离子流密度时, 两 相邻测量点间的距离可以任意选定, 但在测量最大 值时, 两相邻测量点间的距离应不大于 5 m。输电线 路下合成场和离子流密度一般测至距离边导线对地 投影外 50 m 处即可。由于地面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 度测量数据分散性较大, 应用累计概率的方法进行 数据处理。对于每个测点, 应给出 95%、80%及 50% 统计值。
测量直流线路磁场时, 两相邻测量点间的距离 可以任意选定, 一般选取 5 m 的间隔, 测量距地面1.5 m 处的磁场水平。
2.2 测量位置选择
根据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测量方法的要求, 在三沪直流线路上分别选择了极导线对地距离基本 相同的垂直排列和水平排列的直线塔档距, 对其电 磁环境进行了测量。
极 导 线 垂 直 排 列 档 距 选 择 了 2184 ̄2185 号 杆 塔 , 极 导 线 水 平 排 列 档 距 选 择 了 2112 ̄2113 号 杆 塔, 测量档距位置分别如图 3、4 所示。
模拟导线越细, 起晕电压越低, 导线电晕越易达 到饱和状态。因此, 模拟试验中应选用较细的导线。 考虑到合成场强测量在档距中间进行, 实际铁塔对 该位置的电场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在试验中为避免 模拟塔的屏蔽作用, 模拟塔采用木质材料制作。
1.2 模拟试验描述
按 照 1∶20 的 缩 小 比 例 建 立 极 导 线 垂 直 和 水 平 排列情况下的直流线路模型。缩小的塔型尺寸如图 1 所示。极导线对地高度分别以 11.5 m、16 m 和 22 m 来考虑, 模拟导线分别采用直径 1.5 mm 的铜绞线和 直径 0.17 mm 的细铜线。试验时, 在 2 根导线上分别 施加正、负直流电压, 测量地面的合成场强。试验时 极导线的排列方式主要包括: ( 1) 极导线水平排列; ( 2) 极导线垂直排列, 正极导线在上; ( 3) 极导线垂直 排列, 负极导线在上。
DL501 《架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测量方法》规定 : 线路可听噪声的测量 点 应 在 地 面 比 较 平 坦 、周 围 无 障碍物且使线路所发射的声波进入某反射面上的 一个自由场。环境噪声一般应低于送电线路噪声 10 dB, 如 果 架 空 线 路 运 行 时 测 得 的 声 压 级 ( 线 路 加 环境的合成声压级) 与环境声压级之差小于或等于 10 dB 但大于 3 dB, 则应进行修正。可听噪声的测量 值一般为瞬时 A 声级。测点对地高度为 1.5 m。
试验结果表明:( 1) 最低导线高度相同时极导线 水平排列比垂直排列合成场强的高场强区要宽; ( 2) 极导线上负下正垂直排列时合成场强较上正下负时 低, 离子越多这种现象越明显; ( 3) 垂直排列比水平 排列的最大合成场强低, 且导线最低高度越低这种 现象越明显; ( 4) 导线高度升高时合成场强离开导线 方向衰减变小。
的地区, 若采用极导线水平排列, 将占用较宽的线路走廊, 由此造成的民房拆迁费用会大大增加。结合三
峡蔡家冲—白鹤±500 kV 直流输电线路 ( 三沪直流线路) , 提出极导线垂直排列的直流线路架设思想 , 并 通
过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的电磁环境数据, 比较极导线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情况下线路的电磁环境水平。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