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2020—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2020—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课题《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20-21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应用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作中完成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的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四、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每位同学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6水槽红颜色水.直尺6把.(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指两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圆锥有什么特征?它的体积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三)动手操作,获得新知1. 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转化)——长方体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等高)(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发言)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圆锥的概念及形状特点。
2.能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圆锥的概念及形状特点。
2.圆锥的体积公式。
三、教学难点
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形状的物体是圆锥形的?”“圆锥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2. 学生自我探究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圆锥的概念及形状特点,并介绍圆锥的应用领域。
3. 理论知识讲解
介绍圆锥的体积公式:$V=\\frac{1}{3}\\pi r^2 h$,并对公式中的各项进行解释。
4. 举例和演练
针对具体的圆锥形物体,让学生参与实际测量并运用公式计算出其体积,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5. 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自己练习做题,包括计算圆锥的体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
6.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评估
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时回答问题或进行计算,从而检测学生对
知识掌握情况。
在课后,也可以布置作业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拓展
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加深知识点,引导他们自己去了解圆锥的表面积公
式及其证明过程。
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则可以对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再次讲解和辅导,巩固基础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够应用公式求解圆锥的体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能够归纳总结圆锥的体积公式,并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开拓,敢于探索。
【教学重难点】1. 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2. 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小明和小华在一起比赛,谁能在给出的时间内把这个圆锥描绘下来,并通过测量得出它的体积。
你能代表小明或小华参加比赛吗?2. 引导学生了解圆锥的形状及特点,并谈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15分钟)1. 定义:圆锥形是以一个圆形底面为基准面,其余所有的侧面都以这个圆形底面的圆心为一个公共点倾斜而成的形状。
2. 分析:圆锥的体积是建立在底面积和高之上的一个公式。
引导学生一起来思考,根据圆锥的形状,可以得出什么公式。
3. 总结: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总结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圆锥体积公式:V = 1/3 ×π× r²× h三、练习(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圆锥,并让学生估算它们的体积。
2. 分组数学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算出它们的体积。
如果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可以适当给出提示。
四、总结(10分钟)1. 带领学生对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公式的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圆锥的形状,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圆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五、讲解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每位学生设计一个题目,展示如何使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可以使用照片或草图演示您的答案。
【教学反思】此节课以“圆锥的体积”为主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善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可以自己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含义,并掌握其推导方法。
2.能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计算简单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出示图形,让学生感性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
2. 梳理思路通过综合素质课的启发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3. 讲授课程教师通过板书或幻灯片展示已知条件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并发现圆锥的体积公式中存在的几何关系和特殊性质。
4. 练习环节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圆锥的体积计算题目供学生参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应用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设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体现团队协作和创新。
6. 总结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五、教学评估教师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包括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发现学生在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加强教材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在上节课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后,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明晰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圆柱和圆锥若干个沙子毛线直尺导学单教学过程媒体应用自主导入1、抢答比赛: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②一个圆柱底面积0.25平方米,高3米,体积多少立方米?③一个圆柱底面半径6㎝,高10㎝,体积多少m³?2、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突出,奖励你们点儿好吃的(出示一袋恰恰瓜子),立刻分好吗?(借用学生准备的圆柱和圆锥)好,女生用圆柱来分,男生用圆锥来分,怎么样?问:为什么不公平?师:看来确实不公平,那么它们的体积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又能变公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互第一步:围绕学案,找出困惑,提出质疑。
1.大家觉得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动探究互动探究四三三四三三什么关系呢?2.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圆锥体积的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带着这些疑惑和猜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3.一查: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收获.第二步:围绕困惑,组织学习,展示效果。
4.教学例5。
请带着你的猜想,在小组里边思考、边实验、边总结:(1)说说看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结合实验探究单分组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3)汇报交流,展示归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圆锥的体积(1)
圆锥的体积授课人学科数学学校课题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方法的魅力,激发参加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操作实验、自主探究、引导发现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沙子或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1.教师先出示一个圆柱形容器,提问:如果想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呢?2.再出示一个圆锥形容器,提问:如果要知道这个容器的容积,怎么办呢?3.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根据老师的谈话思考相关的问题。
在谈话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教学列51.引导观察: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教师提问: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的几分之几?3.讨论:可以用什么样的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4.分组验证: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验证。
5.交流:1.学生观察大部分应该会得出:等底等高。
2.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出自己的估计。
(可能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没关系)3.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交流验证的方法,评议操作的可行性。
并提出验证时的注意事通过观察和估计,等底和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关于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的猜想。
让学生对自给的假设提出验证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1)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怎样验证的,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板书: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1/3。
(2)在验证中还出现什么问题?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6.讨论:(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这个圆柱的1/3,那能不能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1/3?为什么?应该怎样说才准确?(2)那么怎么算这个圆锥的容积呢?(3)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板书: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V=1/3 Sh7.完成“试一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练习课》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练习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练习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对于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需要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过程。
3.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圆锥体积的应用。
3.准备一些圆锥形状的教具,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圆锥的特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漏斗、圆锥形沙堆等,引导学生关注圆锥体积的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是如何计算的吗?2.呈现(10分钟)讲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PPT展示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苏教版6下第2单元《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第7课时圆锥的体积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3题。
二、学习目标:1.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体会用实验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具。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思考:看粮食堆像什么形状?圆锥有哪些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展示汇报预习成果。
2.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二)探索交流1.认识等底等高观察:有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比较:它们的底一样大,高度也一样,它们就是等底等高。
思考:你理解等底等高是什么意思吗?2.探索圆锥体积汇报展示:(1)猜测: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2)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3)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小组: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实验:演示圆锥里装满水,倒进圆柱,三次倒满。
思考: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1明确: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呢?明确:圆柱与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体积才是圆锥体积的3倍。
3.推导体积公式。
思考:怎么样求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思考:如果用V 表示圆锥的体积,S 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 表示圆锥的高,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动手试一试。
4.回顾探索过程思考: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注意: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从圆柱体积公式想起,通过比较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先观察猜想,再验证。
实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5.运用公式计算自主完成“试一试”。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经过着手操作参加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2、能运用公式解答相关的实质问题。
3、浸透转变、实验、猜想、考证等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教课要点:经过实验的方法,获得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课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正确地计算体积。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起猜想在一个闷热的正午,小白兔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狐狸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这两个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这是狐狸要用它的雪糕和小白兔换。
你感觉小白兔有没有受骗?假如狐狸用两个雪糕和小白兔换你感觉公正吗?若是你是小白兔,狐狸有几个雪糕你才肯和它换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报告。
小白兔终究跟狐狸如何互换才公正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理解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操作实验1、出示学习纲要( 1)利用手中的学具,着手操作,经过试验,你发现圆柱的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实验的?(3)你能依据实验结果说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吗?(4)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2、小组合作学习3、回报沟通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公式: V=1/3Sh4、问题解决小白兔和狐狸如何互换才能公正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条件?5、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教课例题 1 和例题 2三、稳固练习1、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 3,体积是()2、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 9,体积是()3、求下边各圆锥的体积.(1)底面面积是 7.8 平方米,高是 1.8 米.(2)底面半径是 4 厘米,高是 21 厘米.(3)底面直径是 6 分米,高是 6 分米.4、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1)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圆锥体积的 3 倍.()( 2)一个圆柱体木材,把它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比是 2 : 1.()(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 21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7 立方厘米.()四、拓展延长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 31?4 厘米,高是 9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五、说说收获六、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1)》教案
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1)【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1)(教材第33页例2)。
【教学目标】1.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与圆柱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若干,沙子和水。
【情景导入】1.复习旧知,作出铺垫。
(1)教师用电脑出示一个透明的圆锥。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圆锥有哪些主要特征呢?(2)复习高的概念。
A.什么叫做圆锥的高?B.请一名同学上来指出用橡皮泥制作的圆锥模型的高。
(提供刀片、橡皮泥模型等,帮助学生进行操作)2.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透不过气来。
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它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
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
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
(动画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2)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
(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跟小组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大家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新课讲授】自主探究,操作实验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发现屏幕上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解决电脑博士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的优秀教案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对体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实践能力。
然而,圆锥体积的计算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公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2.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锥体积的实物模型和图示。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和图示,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计算给定的圆锥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教案)第二单元 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圆锥的概念,利用公式求解圆锥的体积。
2. 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求解。
教学内容:1. 圆锥的概念及性质。
2. 圆锥的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圆锥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联系生活,讲述圆锥的概念、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看图,分析图中的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锥的体积。
二、讲解圆锥的体积:1. 引入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πr²h 。
2. 解释公式的含义: V 代表圆锥的体积,π 是圆周率,r 是圆锥底面的半径,h 是圆锥的高。
3. 通过示意图讲解半径和高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式。
4. 通过数学实例讲解如何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三、练习题讲解:1.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三个例子进行圆锥体积的计算,并且让学生自己列举出其他的例子进行计算。
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且交换作业帮助彼此检查。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1.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如果要盛入一盆水,需要多少个圆锥才能盛满?如果一车装满圆锥形的沙子,要运到另一个地方,请问需要多少车?2. 让学生进行报告,讲述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2.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并且将答案及时提交给教师检查。
2. 让学生继续思考如何将圆锥的概念和公式运用到更多的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反思: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需要通过实际例子的运用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好圆锥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知识运用和技能掌握。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圆锥的体积2-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圆锥的体积2-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圆锥的体积第二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并学会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2.能够灵活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A. 情境导入通过图示让学生观察,给出问题:如何计算这个圆锥的体积?B. 知识传授1.引入圆锥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并了解圆锥的几何特性。
2.让学生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引导学生根据底面积和高计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3.给学生展示及进行相关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并让学生理解计算中的所用符号及其意义。
4.播放一些应用实例让学生更深刻的领会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
C. 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计算实例,逐个解决任务的同时发现相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D. 锻炼能力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练习题,决定是否是个人完成或是群体合作完成,教师要逐个讲解解题方法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性培养。
E. 拓展应用通过引导问题解决和学习知识的方式,给出新的应用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进步,与实际问题解决更接近。
六、教学总结本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圆锥的相关概念和应用实例,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圆锥的构成及其特性,并学会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培养同学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优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实用word文档 (2页)
【优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
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动手操作
能力。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公式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和圆锥体必须是等底等高,则它们之间才存在必然的关系。
活动一:比大小
活动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课件播放: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笋也从睡梦中醒来,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来
到竹林中踩竹笋,它们都踩到了一只竹笋。
熊猫都都说:今天我踩的竹笋是最
大的。
熊猫眯眯听了不服气的说:谁说的,第一大的应该是我的竹笋。
熊猫花
花也不甘示弱的说:不对,不对,我的竹笋应该是第一大!
师:竹林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同学们,到底三只熊猫的竹笋谁的最大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师:我们光是猜,说服力并不强,那么能找到什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活动二:议一议
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和
圆柱的体积有关。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大田镇玉道小学赵明兰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和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安排的,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目的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学生分析已经对圆柱和圆锥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明确圆柱体积的推导方法。
在教学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比较强的,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在实际应用体积公式进行计算时忽略了×1/3的现象。
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通过实验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示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圆锥和等底等高圆柱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六、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共六套,细沙、米,实验报告单;带有刻度的直尺,绳子等。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一天,洋洋准备在冷饮店去买冰淇凌,售货员拿出两支不同形状的冰淇凌,一是圆柱形的,一是圆锥形的,都卖两元钱。
洋洋想:我买那一种划算呢?你们能帮他解决到底买哪种形状的冰淇凌更划算吗?提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生答师板书。
指名说说推导过程。
2、设疑:那圆锥体呢?要想知道它的体积该量什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3、猜想圆锥的体积与我们所学的那个知识联系最紧密?4、我们可不可以将圆锥的体积转化成圆柱的体积来计算呢?二、探究新知1、提出猜想(1)讨论: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来进行转化探究,你打算选什么样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可以比较。
2020—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目标1、学生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2、经历运用立体图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心。
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有关图形的知识从一年级就开始教学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在本学期的第二单元刚刚教学,记忆也比较深刻。
学生对“图形与几何”方面的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经验,因此在本节复习课的学习中,选取与呈现现实生活情境和生活现象作为“图形与几何”学习的内容,利用几何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可以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出示:一个牛奶盒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这个牛奶盒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从表面积、体积……)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就用到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板书课题)[意图:借助学生熟悉的牛奶盒作为教具,自然而妥贴地引出课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二、整理复习,形成网络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
(1)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2)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3)教师小结: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立体图形的体积就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2、互相交流,系统整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1)独立整理。
要想知道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或者体积的大小,除了要理解它们的意义,还应该要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圆锥的体积》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圆锥的体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锥的体积》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即圆锥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除以3。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将圆锥体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圆锥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圆锥体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
2.将圆锥体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对圆锥体积的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锥模型、计算器、投影仪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锥模型,以及相关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生活中的圆锥形状物体,如冰激凌、漏斗等,引导学生关注圆锥体积。
2.呈现(10分钟)讲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即圆锥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除以3。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利用圆锥模型和计算器,计算不同底面半径和高圆锥的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如: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3米,求沙堆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锥体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组讨论。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教案(正式稿)
课题: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1、2、3.教学目标: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揭示课题1.提问:(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圆柱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4.揭题圆锥的体积二、正确选择,训练思维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
提问:(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讨论基础上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三、大胆猜想,培养想象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交流四、动手实验,得出结论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
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提问:(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学生用水、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教案)第二单元 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圆锥的概念和性质。
3. 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圆锥的性质和概念。
2. 圆锥的体积公式。
3. 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圆锥的性质和概念。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3.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探究、交流,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呈现一个大型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交流感受和对圆锥的理解。
通过交流,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讲解:讲解圆锥的性质和概念,重点讲解圆锥的底面、侧面、母线和顶点等要素。
通过图形的展示、生动形象的举例,加深学生对圆锥的理解。
3. 计算公式的学习:介绍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来源和计算过程。
4. 举例:通过难度递增的圆锥体积计算题目,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具体应用。
如:在高为12cm、底面直径为8cm的圆锥体中,求圆锥体的体积。
5. 拓展:将圆锥的应用拓展到生活和工作中,如用圆锥形火车头引导高速列车行驶、制作圆锥形帽子等。
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实际应用,增强对圆锥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6. 小结:通过复习本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测验:给学生发放一张测验卷,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思维严谨程度、合作精神等。
3.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20-21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应用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作中完成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的生活
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四、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每位同学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6套、6水槽红颜色水.直尺6把.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课前铺垫。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指两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提出质疑,引入新课
.圆锥有什么特征?它的体积如何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动手操作,获得新知
1. 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砂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 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
(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教师:同学们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只倒一次,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推出计算公式?让学生动脑动手?
得出用尺子量圆锥里的水倒进圆柱里,水高是原来水高的1/3.
小结: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5)应用巩固
1.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
(提问学生多人)
教师板书:
1/3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米
2. 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
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
3.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1.5米。
你能计算出这堆小麦的体积吗?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
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1.5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4.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
(四)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
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⑴立方米②3a立方米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1)6立方米(2)3立方米(3)2立方米
3.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12m,宽6m,高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课后小结,归纳知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个同学、哪个小组学习最佳?
(六)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1、本节课后第3、4、5题.
2、回去观察你生活身边有哪圆锥物体?测量计算它们的体积.下节课交流汇报.
七、教学评价设计
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全体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参与教学全过程
非常好()很好()一般()
2.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并且通过合作探究努力解决问题
非常好()很好()一般()
3.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发言
非常好()很好()一般()
4.学生间交往是多向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评论别人发言
非常好()很好()一般()
5.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的体验,每一名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非常好()很好()一般()
6.后进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非常好()很好()一般()
7.学生学习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
八、帮助和总结
1、这节课,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水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特别是用不同的方法推到出计算公式,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以实验要求为主线,既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制的计算方法。
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只是,这节课学生是在教师预设引导中探究。
为什么要学的疑念,怎样学的策略,可能还不够突显,有待于探究."
全课设计,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