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除草剂药害
除草剂使用过程中主要药害及情况调查
除草剂使用过程中主要药害及情况调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除草剂成为了农户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除草剂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水源中,甚至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除草剂使用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有关除草剂使用过程中的主要药害及其影响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药害带来的危害。
深入研究除草剂使用过程中的主要药害及情况调查,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除草剂使用过程中主要药害的调查研究,探讨其影响和应对措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药害,并探讨相关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以便找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除草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也旨在提高公众对除草剂使用的风险意识,促进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除草剂的主要药害除草剂的主要药害包括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非靶标物种的伤害、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通过水流进入水源,污染水质,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除草剂会对非靶标物种如益虫和有益微生物产生毒性,打破生态平衡。
对人体健康来说,长期接触除草剂可能导致癌症、生殖系统问题和神经系统损伤。
最重要的是,除草剂的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会减少土壤的肥力,造成耕地荒漠化。
我们需要认识到除草剂的主要药害,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2 除草剂使用过程中的调查方法除草剂使用过程中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方法。
除草剂药害
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杀草原理:2,4-D 2甲4氯1、被植物的根和茎叶吸收2、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3、在分生组织积累4、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特性: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施药时期为禾本科作物3叶期以后6叶期以前,否则药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应注意漂移药害问题。
6)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症状:矮化、畸形,根、茎、叶、花及穗均产生明显的畸型现象。
1、禾本科作物受害表现:葱状叶,花序弯曲、难抽出,出现双穗、小穗对生、重生、轮生等。
茎叶喷洒,使叶片变窄而皱缩,心叶呈马鞭状或葱状,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抽穗难,主根短,生育受抑制。
2、双子叶作物受害表现:叶脉近于平行,复叶中的小叶愈合;叶片沿叶缘愈合成勺状叶。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数增多或减少,形状异常。
顶芽与侧芽生长严重受抑制,叶缘与叶尖坏死。
二、苯甲酸类:麦草畏(百草敌)草地平杀草畏1、主要用于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草坪。
2、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3、小麦拔节后使用易造成药害。
4、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注意漂移药害。
三、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1、禾草灵——伊洛克桑、禾草除2、精喹禾灵——精禾草克3、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4、右旋吡氟乙草灵——高效盖草能5、精噁唑禾草灵——威霸、骠马6、喹禾糠酯——喷特7、氰氟草酯——千金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杀草原理:1、大多数被植物叶片吸收,在共质体内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
个别品种如禾草灵除了被叶吸收外也能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进行有限的传导。
2、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附图-除草剂药害
苯氧羧酸类(2甲4氯)药害
三嗪类除草剂药害 (莠灭净、莠去津 等)
三嗪类除草剂药害 (莠灭净、莠去津 等)
三嗪类除草剂药害 (莠灭净、莠去津 等)
解毒剂(叶面肥、微生物肥)
生物肥
叶面肥
除草剂药害症状——图片
坏死斑
坏死斑
叶片枯死
叶片皱缩
叶片枯死
叶片干枯、发黄
水稻育苗药害
小灼伤斑点
内吸性除草剂药害
叶片皱缩
叶片皱缩
叶片干枯
叶片干枯
坏死斑
坏死斑
烟田常用除草剂药害
百草枯药害
百草枯药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草甘膦药害
草甘膦药害
草甘膦药害
苯氧羧酸类(2甲4氯)药害
20180819 水稻田封闭除草剂使用方法、原理和药害——以苄嘧磺隆+丙草胺为例
水稻田封闭除草剂使用方法和药害——以苄嘧磺隆+丙草胺为例一、直播田封闭除草常理,是稻种播种后,可以等到所有稻种都破口后,最好是稻种都长出根后,选用加有安全剂的丙草胺、苄嘧·丙草胺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这样方便还能效果好。
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剂,可通过植物下胚轴、中胚轴和胚芽鞘吸收,根部略有吸收,直接干扰杂草体内蛋白质合成,并对光合及呼吸作用有间接影响。
受害杂草幼苗扭曲,初生叶难伸出,叶色变深绿,生长停止,直至死亡。
水稻对丙草胺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是稻芽对丙草胺的耐药力并不强。
用于水直播稻田或水育秧田的丙草胺产品,均添加了安全剂解草啶,可提高对水稻芽及幼苗的安全性,这种安全剂通过水稻根部吸收而发挥作用,施药时要求水稻必须有根,一般要求稻根与谷粒等长。
如果稻种没有萌发就施药,丙草胺会严重抑制稻种萌发,从而会降低水稻成苗率。
1、催芽播种的水直播稻田和播种露白种子的旱直播稻田,在稻种有根有芽后可以选用加有安全剂的苄嘧·丙草胺产品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露籽多的田块施用也相对安全。
2、如果播种的水稻干籽,应在水稻萌发后施用苄嘧·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否则容易对水稻造成药害,但等到水稻萌发后田间通常有杂草已经出土,起不到应有的封闭效果。
在播种干籽的旱直播稻田,应在播种洇水后及时用噁草·丁草胺、二甲戊灵(登记用于直播稻田的产品)、仲丁灵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保证封闭除草效果。
二、移栽田封闭(抛秧田、插秧田)移栽5—7天用药,田里应保持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也就是封闭式除草,对浮出水面的杂草郊果不理想。
移栽5-7天是一个概数,关键是看秧苗活性够不够分解除草剂,抵抗除草剂的药害,抛秧田主要看有没有立起来,插秧田看有没有返青。
另外,抛秧田如果没有立起来,水会淹没心叶,也容易产生药害。
保水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达到以水控草的目的。
一是水层不宜过低,要高于杂草心叶生长点。
除草剂药害及解除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与解救除草剂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药害问题。
出现药害的原因较复杂,除了药剂本身的安全性外,许多都是使用不当引起的,结果给农民造成惨重损失。
要避免药害,必需查清发生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作物药害实例分析农场发生药害最多的是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种衣剂和微肥。
近几年来,仅收集到的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和经济作物药害实例就有63例,面积达480044亩。
2001年以前多年连续干旱,除草剂的用量普遍增加。
2002年降雨量多,习惯于大用量的农民造成了严重药害。
1.1 水稻药害实例占各种作物42%,受害面积达38715亩。
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11例,占水稻药害的40%):主要品种有:壮秧剂、育苗灵、移栽灵、生根粉(灵、宝)、二氯喹啉酸等。
受害面积24000亩。
药害症状与特点:苗床不显症状,移栽插秧后不发苗,心叶不长,畸形,生长点坏死,叶色浓绿,有的心叶呈筒状,不展开,分蘖也畸形。
1.1.2 除草剂:丁草胺(6例,占水稻药害22%):症状:稻苗受抑制,不生长、不发根、不分蘖。
有的心叶坏死,以后又挤出新分蘖,贪青晚熟,瘪粒多、减产。
残留(咪草烟、豆磺隆等)(4例,占水稻药害15%):症状:苗床稻苗心叶停止生长,心叶难抽出来,叶色浓绿,株高仅2~3厘米。
插秧后17~18天仍不扎根生长。
1.2 大豆药害占各种作物实例的23%,受害面积40多万亩。
种衣剂药害:问题最多、面积最大、损失严重。
特点:出苗晚,严重抑制生长。
苗畸形根不长,轻者贪青晚熟减产,重者死苗绝产。
原因:①产品质量问题;②自己配制,没经农药登记和联网试验;③低温气候影响。
不安全的药剂:50%乙草胺(90%乙草胺降大雨也不安全)、2,4 D丁酯、豆磺隆、咪草烟、嗪草酮等。
这些药剂的混剂也不安全。
1.3 玉米主要是残留药害:氟磺胺草醚药害,叶黄、心叶死亡,根及苗生长点变黑褐色。
豆磺隆药害叶绷褐紫色,似缺素症。
除草剂药害原因及防治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张冬英李宜江(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7500)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
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
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1 药害发生的原因1.1 误用误用在生产中时有发生,错把除草剂当成杀虫剂使用,或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不对。
1.2 除草剂的质量问题如制剂中含有其它活性的成分,或加工质量差,出现分层等。
由于药液不均匀导致药害。
1.3 使用技术不当在生产中,许多药害是由于使用技术不当造成的。
使用时期不正确、使用剂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等都可能造成作物药害。
如2.4-D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期使用很安全,但在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后使用,就会造成药害,在喷药时,发生重喷现象也会造成作物药害。
1.4 混用不当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严重抑制水稻植株体内芳基酰胺酶的活性。
如把敌稗与这些杀虫剂混用,敌稗在水稻植株不能迅速降解,而造成水稻药害。
1.5 雾滴飘移或挥发喷施易挥发的除草剂,如短侧链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其雾滴易挥发、飘移到邻近的作物上而发生药害。
如在喷施2,4-D丁酯时,如果邻近种有棉花等敏感作物,就可能导致棉花药害。
1.6 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在通气不良的稻田,过量或多次使用杀草丹,杀草丹发生脱氯反应,生成脱氯杀草丹,会抑制水稻生长,造成矮化现象。
1.7 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喷施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或盛装过除草剂的药桶,应清洗干净。
如未清洗干净,残留有除草剂,再次使用时,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喷施2,4-D丁酯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因为该药不易清洗干净。
对喷施过超高效除草剂的喷雾器也需清洗干净。
因为残留在喷雾器中少量的药液也可能造成敏感作物的药害。
1.8 土壤残留有些除草剂的残效期很长,被称为长残效除草剂,如绿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氯嘧磺隆、咪草烟、莠去津和广灭灵等。
使用这些除草剂后,如下茬种植敏感作物有可能发生药害。
这种药害被称为残留药害。
除草剂药害解决方法大全精编版
轻松解决除草剂药害!作物的主要营养和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都会产生与除草剂相似的受害症状。
1、氮肥(N)和钾肥(K)播种玉米或玉米追肥时,氮、钾肥靠近种子的地方浓度过高,玉米幼苗叶尖变黄或出现枯斑。
在苗后追施氮肥,粘在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烧伤枯斑。
玉米幼苗缺氮,生长迟缓,叶小而黄,叶鞘常呈紫红色;玉米成株缺氮或缺钾可见“V”形黄化叶。
小麦缺氮植株细弱、下部叶黄化。
大豆缺钾时叶缘变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
2、微量元素硼、铁、镁、锌缺乏时,叶片边缘显示黄色或紫色,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中脉变色。
在单子叶植物中,中脉间出现黄色条状,特别是玉米症状长时间可见。
水稻缺镁老叶由尖端开始黄化。
大豆缺镁中部叶脉间失绿,黄化由叶尖开始,叶脉保持绿色。
除草剂发生的药害,特别是与光合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如莠去净、扑草净、西草净、嗪草酮、绿麦隆等)药害相似。
区别在于除草剂的药害症状是首先出现在老叶上。
1、禾谷类植物、牧草新长出来的叶变黄,叶鞘内下部腐烂,接着老叶变黄。
是禾本种类除草剂(如拿捕净、精禾草克、精隐杀得、盖草能等)的药害。
2、阔叶植物生长受阻,褪绿或变紫,叶脉有时发红或紫,生长点末端死亡。
禾本科植物生长受阻,叶脉间发黄或变紫,子叶可能不展开,侧根很少。
是咪唑啉酮类或磺酰脲类除草剂(如:咪草烟、苄嘧磺隆、氯磺隆等)的药害。
3、叶子上出现白色斑点,子叶和真叶顶端变白。
是接触除草剂如丙炔氟草胺(速收)或光合作用抑制剂如莠去津等除草剂药害。
4、叶子顶端褪绿变白,有时发黄或淡绿,并经叶缘向下蔓延。
是三氮苯类除草剂通过根吸收进入植株出现药害,如:莠去津、敌草隆等。
5、叶子下部褪绿变白,有时颜色由黄到橙,并经叶脉向上蔓延。
是脲类化合物,由根吸收并传导所致(如:绿麦隆、敌草隆)。
6、整个叶片的主脉和侧脉褪绿变黄,有时也扩展到叶脉之间。
是脲嘧啶类、三嗪酮类除草剂药害,如:除草定、嗪草酮。
7、植物叶子出现水渍状白斑,随后很快变褐色。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目前在我市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彻底、省工、省时等功效,使用面积非常大,挽回产量损失高达16.4%,已经成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除草剂药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春季是除草剂使用最频繁的时间段,如果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等,就会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药害,其危害仅次于有害生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除草剂药害进行全方面的认识,采用科学的方法预防或减轻药害。
一、除草剂的使用方式1、土壤处理法:将除草剂直接喷洒于土壤表面防止杂草出苗,分为:⑴播前土壤处理法⑵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⑶苗后土壤处理法。
2、茎叶处理法: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到生长期杂草茎叶上。
二、下药害的分类除草剂的药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隐性药害,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引起。
其药害症状在施药后短时间内不明显,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表现症状。
通常表现在播后苗前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
第二种是显性药害,由触杀型的除草剂引起。
其药害症状明显,不传导,容易辩认。
通常表现在苗后除草剂。
常见药害有漂移药害和残留药害。
一次性漂移药害包括喷幅间漂移和远距离漂移,二次漂移包括挥发漂移。
三、药害的症状,药害症状随着除草剂的品种、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而不同。
但同一类除草剂所引起的药害症状基本相似,常用除草剂可概括为以下10类:1、激素类除草剂代表药剂:2,4-D丁酯,2甲4氯等。
因为在我市2,4-D丁酯药害在玉米和葡萄上出现最多,所以在这里给大家详细描述一下:在玉米上药害症状:土壤处理时会造成幼芽弯曲,幼根向上生长,生长受抑制。
茎叶处理时,造成茎扭曲,叶片变窄,有时皱,心叶卷成牛尾状难以抽出;茎秆脆,易折断;茎基部鹅头状,支撑根短,易倒伏。
在葡萄上药害症状:叶片向正面纵卷,叶片的尖端、边缘及中间产生不规则斑枯,严重者整个叶片干枯,幼嫩部分症状较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株新梢出现严重扭曲,叶片出现扇叶变形,叶脉发黄等症状。
常用除草剂及药害
常用除草剂及药害随着除草剂广泛使用,药害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危害仅次于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
所谓药害,就是人们在利用农药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因不良环境和使用不当而对药效和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减产、绝产和品质下降等。
药害产生的原因一是农药质量问题,二是使用技术问题。
一、药害的分类除草剂的药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药害症状在施药后短时间内不明显,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表现症状。
在低温条件下表现抑制作物生长,叶色浓绿,遇高温时徒长,造成贪青晚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通常表现在播后苗前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
药害在新叶及生长点发生,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导致绝产。
第二种是由触杀型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显性药害。
药害症状明显,容易辩认,常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作物叶片有灼烧斑点,叶枯焦,不传导,一般不影响作物生长,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小;但在作物病害严重,或受不良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或施药过晚在高温条件下药害严重,有的难以恢复,或贪青晚熟而减产,在病害发生严重时也可造成绝产。
通常表现在苗后除草剂。
常见药害有漂移药害和残留药害。
一次性漂移药害包括喷幅间漂移和远距离漂移,二次漂移包括挥发漂移。
二、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与诊断1、咪唑啉酮类咪唑乙烟酸药害产生条件:温度低于10℃持续2天及多雨光照少的条件下有药害。
常见的药害有飘移和残留造成敏感作物药害。
飘移药害最敏感的是甜菜、玉米、小麦、油菜、高粱、谷子度过高可使大豆致死。
咪唑乙烟酸每公顷用有效成分75克:种玉米、小麦、大麦、烟草需间隔12个月,种棉花、向日葵需间隔18个月,种水稻、高粱、谷子需间隔24个月,种马铃薯需间隔36个月,种油菜、苜蓿、番茄、洋葱、南瓜、西瓜、辣椒、茄子、白菜、萝卜、胡萝卜、卷心菜、黄瓜等需间隔40个月,种甜菜、亚麻需间隔48个月。
2、二苯醚类氟磺胺草醚(虎威)、三氟草醚(杂草焚)、乙氧氟草醚(果尔)等。
除草剂的危害及补救
除草剂的危害及补救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在除草剂大面积使用中,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避免的。
主要的原因有雾滴挥发与飘移、土壤残留、混用不当、施药器械性能不良、作业不规范、误用、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及异常不良环境条件等。
二、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形态变化是诊断药害的基础依据,大多数除草剂引起植物产生变化主要是根、茎、叶、花以及穗的形态。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及苯甲羧类除草剂(麦草畏)。
此类除草剂系激素类型除草剂,它们诱导作物致畸,不论是根、茎、叶、花及穗均产生明显的奇形现象并长久不能恢复正常。
?????2.酰胺类除草剂(甲草胺异丙草胺、乙草胺等)。
此类除草剂主要抑制根与幼芽生长,造成幼苗矮化与畸形、幼芽和幼叶不能完全展开特别是施药后,如遇长期冷凉、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易于产生药害。
?????3.脲类除草剂(利谷隆、敌草隆、绿麦隆、灭草隆等)。
此类除草剂系光合作用抑制,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向地上部传导,在光照下发挥活性而产生药害症状均与三氮苯类除草剂近似,最先是叶尖、叶缘变黄其后变褐、干枯、逐步发展,叶脉及邻近组织失绿、变黄,这种症状进后向叶内组织扩展。
?????4.磺酰脲类(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等)。
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为真叶不能抽出,生长坏死或畸形导致生长停滞,叶片失绿或赔绿及出现花青素色、节间缩短、叶片、丧失咸液性与便上性,根老化、侧根与主根短侧数量少,从出现症状到死亡过程比较短。
?????5.燕麦畏在小麦播前用药量过大时,会被小麦芽鞘大量吸收,造成芽鞘顶膨大,鞘顶空,生长停止,小麦出苗后叶片深绿、枯死。
绿麦隆、扑草净、西玛津等用药量过大或喷施不均匀时,会使小麦表现出典型的“缺绿病”,最后使受害植株因缺乏养分而“饿”死。
?????6.百草敌在小麦3叶期前和拔节后施用。
小麦生长旺盛期过量使用百草敌,则出现幼苗匍匐,植株倾斜或弯曲现象。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和使用数量的增加,农民反映除草剂药害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了解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利于咱们在农业技术指导中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给出预防补救措施。
目前又正值除草剂药害高发期,那现在我就咱们当地几种常用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与大家共同学习,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在这次共同学习中大家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也敬请批评指正。
一、乙草胺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剂,生产上用在玉米、油菜、大豆、花生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
施入土壤后药物被植物幼芽吸收,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
(一)乙草胺药害症状玉米田在使用乙草胺封闭除草产生药害表现为两种症状:一种是在玉米种子发芽出土前,玉米芽中毒弯曲严重变形不能出土,造成缺苗;一种是在玉米出苗时芽俏中毒僵硬变成锥形,造成新叶无法正常生长展开,部分干枯死掉或直到芽俏干枯破裂,新叶才扭曲的展开,最终多数形成弱苗导致小棒或空杆。
(二)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产生药害分析:1.用药量大,兑水量少用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间杂草,每亩用药量在100~1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在土壤表面形成很好的封闭层,防效可达95%;超出此用药量范围就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中有的农民为了省工省力都少用水且加大用药量,每亩用药量达200~400毫升,对水量20~25公斤,个别的每亩用药量500毫升以上,所以产生药害。
2.施药后降雨遇高温,种子播后萌发出苗期遇20~30毫米大雨,将土壤表层的乙草胺除草剂通过雨水渗透到土层内,直接接触玉米种子根使之受害枯死;雨后高温烈日,水分蒸发量大,根系受害后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降低,造成小苗生长受阻,僵苗不发。
3.乙草胺只能用于作物播后苗前,不能用于玉米出苗后。
各种除草剂都有安全合适的施药时间,用药时间不适宜也会引起药害。
(三)预防补救措施1、首先,培训普及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十分必要:有的农民在玉米田产生乙草胺药害时,认识不到是药害,总以为是种子的问题,所以要利用各种形式的科学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用药的技术水平。
除草剂及杀菌剂中毒急救PPT课件
2,4-滴(2,4-D)
• 2,4滴丁酯(又名2,4-D酯,2,4-D B等),纯品为 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褐色,有酚臭味,难溶于 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挥发性强。
• 毒理作用尚不明了,可引起心肌、肝脏、血液系统损 害。是强致突变剂。
第15页,此课件共91页哦
2,4-滴-- 中毒表现
三氯苯类除草剂
• 包括莠去津、扑草净、杀草净、百草净等,属内吸性 除草剂,一般难溶于水;
• 毒性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抑制RNA腺嘌
呤合成有关; • 本品挥发度较小,但具有麻醉性;
• 中毒原因常见于使用过程中接触皮肤或误服,能引 起急性或慢性精神障碍。
第37页,此课件共91页哦
三氯苯类除草剂--中毒表现
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预防血红蛋白在尿中聚 集。 • 对症及支持治疗;注意防治肝、肾功能衰竭。
• 现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
第35页,此课件共91页哦
氟磺胺草醚
• 外观灰白色粉末状固体; • 其他名称虎威(Flex)、除豆莠、氟磺草醚等; • 对人畜低毒 ; • 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
第36页,此课件共91页哦
第29页,此课件共91页哦
二苯醚类除草剂
概述 • 二苯醚类除草剂包括除草醚、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
氟磺胺草醚、甲氧除草醚、氟草醚等共19种。
• 属于低毒及微毒类除草剂。 • 口服可引起急性中毒。
第30页,此课件共91页哦
二苯醚类除草剂
• 皮肤接触者:接触性皮炎,如皮疹、水疱、灼伤、痤 疮、溃疡等;
• 剧毒:小于1mg/kg; • 高毒:1~50 mg/kg; • 中等毒:50 ~500 mg/kg; • 低毒:500 ~5000 mg/kg; • 微毒: 大于5000 mg/kg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以及除草剂安全剂的使用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以及除草剂安全剂的使用除草剂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农药种类,将人们从繁琐的手工除草中解放了出来。
作为化学农药取代手工除草的重要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药害问题也是给农业相关从业者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已是一个影响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问题。
01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除草剂产生药害可能包括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与杀虫杀菌剂产生药害不同的是,除草剂药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除草剂药害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1 技术性药害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业从业者的绝大多数仍然植保技术不够,大多农民种植仍然是依赖经验主义,这就使得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频发。
这种技术性药害多由施药剂量、施药时期、除草剂混用、施药器械等方面使用或选用不当造成。
关于施药量,大多数的农户在农田用药时,由于没有专门的计量工具,常有意无意或私自增加药剂用量,认为“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而在对待除草剂时也持想当然的态度,错误地认为用药量越大,除草效果越好。
使用量过大极易造成对作物的药害,特别是在应用超高效除草剂以及遇到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时,药害现象会更为普遍与严重,而且在作物幼苗期也会更为突出。
另外我国农民仍普遍存在着用同一套喷雾器喷施各类农药的现象,而且使用的是切向离心式涡流芯喷头,这种喷头导致农民一直采用落后的左右摆动喷杆的喷施方式,这种左右摆动喷杆的施药方式很难保证喷施均匀,这一点又恰恰是使用除草剂,尤其是高活性除草剂时必须予以避免的。
施药技术欠缺导致的除草剂药害是当前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 残留性药害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农药公司竞相开发出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品种具有活性高、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用药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一般可达2~3年,长的可达4年,在连作和轮作农田中使用极易造成后茬作物药害,减产甚至绝产。
长残效除草剂在作物轮作,土地流转时就可能造成对下茬作物的药害。
所有除草剂药害症状与挽救方法
所有除草剂药害症状及挽救方法!1、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分析1.1 禾谷类植物、牧草新长出来的叶变黄,叶鞘内下部腐烂,接着老叶变黄。
是禾本种类除草剂(如拿捕净、精禾草克、精隐杀得、盖草能等)的药害。
1.2 阔叶植物生长受阻,褪绿或变紫,叶脉有时发红或紫,生长点末端死亡。
禾本科植物生长受阻,叶脉间发黄或变紫,子叶可能不展开,侧根很少。
是咪唑啉酮类或磺酰尿类除草剂(咪草烟、苄嘧磺隆、氯磺隆等)的药害。
1.3 叶子上出现白色斑点,子叶和真叶顶端变白。
是接触除草剂如丙炔氟草胺(速收)或光合作用抑制剂如莠去津等除草剂药害。
1.4 叶子顶端褪绿变白,有时发黄或淡绿,并经叶缘向下蔓延。
是三氮苯类除草剂通过根吸收进入植株出现药害,如莠去津、敌草隆等。
1.5 叶子下部褪绿变白,有时颜色由黄到橙,并经叶脉向上蔓延。
是脲类化合物,由根吸收并传导所致(如绿麦隆、敌草隆)。
1.6 整个叶片的主脉和侧脉褪绿变黄,有时也扩展到叶脉之间。
是脲嘧啶类、三嗪酮类除草剂药害,如除草定、嗪草酮。
1.7 植物叶子出现水渍状白斑,随后很快变褐色。
是灭生性除草剂如克无踪(百草枯)、利农药害。
1.8 叶面组织出现小白点(苗后茎叶喷雾)或叶基部变白,中脉变褐。
细胞膜破坏剂,如杂草焚、虎威、克阔乐、果尔等除草剂药害。
1.9 子叶和真叶叶柄褪色,颜色由白互紫,通过叶脉扩展,并从叶脉进入组织。
氟咯草酮药害。
1.10 白化病、叶脉间颜色由白到紫,叶脉本身保持长时间的绿色。
杀草强、异恶草酮(广灭灵)药害。
1.11 叶子首先变黄,然后转为褐色,症状始于新生部位。
草甘膦药害。
1.12 整株植物受抑制,叶子变红而脆。
磺草灵药害。
1.13 芽短、发育不良,叶子暗绿色且脆。
细胞生长抑制剂药害,如氟乐灵、施田补、禾大壮等除草剂。
1.14 叶子和茎出现激素类药害症状,叶柄卷缩,叶子边缘向下卷曲并变紫色,茎弯曲,有时增厚坏裂。
1.15 叶子收缩变窄,基部叶脉平行,出现黄色和暗绿色区域。
除草剂药效及药害问题
一、中国化学除草技术的发展历程
1978~1984 年——普及阶段 除草剂品种增多,主要作物田化学除草全面展开, 1984 年全国化学除草面积达 19500 万亩。但旱田应用的除草剂品种绝大多数为土壤处理剂,农民不愿接受。 存在主要问题是成本问题和品种结构问题。
1985~2000年——飞速发展阶段 农村联产承包以及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以后,化学除草迅速发展,表现最突出的省 份是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1990 年化学除草面积达 34500 万亩, 1995 年达 6 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 1/3 , 2000 年 10 亿亩以上,占全 国播种面积的 1/2 。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除草剂供不应求。
剂必须要有很高的选择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作物安全。 其他农药区分防除对象(病菌、害虫、老鼠)与同类的非防除对象(非致病菌、非
害虫、其他动物)的能力较差,但很容易把非同类的保护对象(作物)区分开。所 以虽然其选择性远低于除草剂,但也只是易造成与防除对象同类的其他非有害生物 的药害,而造成作物药害的可能性比较小。 也就是说除草剂的选择性直接关系到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任何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 因素(应用技术、环境条件等),都是除草剂造成作物药害的原因。 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用药量、用药时期、用药方法、作物发育状况、 环境条件、增效剂(助剂)。
注意:
1)可在作物苗前或苗后应用,多数是在作物苗后应用,但要注意作物的 安全性问题。 (草甘膦、百草枯在作物苗前茎叶处理) 2)杂草叶片吸收药剂,药剂首先要停留于叶片上,然后又必须能够进入 到叶片内。停留于叶片上、进入到叶片内受对水量、喷雾质量、助剂、空 气湿度、叶表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除草效果!
不同类别作物(粮食作物、花卉作物、绿化作物、 叶菜作物、纤维作物等等),栽培目的不尽相 同,药害指标有很大区别。
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防控措施
7 %2 4一D丁 酯 E 2 , C废铁 桶 ,洗液 挥发 ,能 使方 圆 近 1 m 棉花 都 受 药害 ;在 河 道上 洗刷 带 有 水稻 的 k 田除草 剂 的包 装 物 ,其洗 液 随 水 一起 浇 灌 了棉花 、 香葱 、金银 花 等 ,致使 棉 花 叶片卷 曲、干枯 ,香 葱 全 部枯 死绝 产 ,金银 花 叶片干 枯 、重者 死亡等 。
过 7 % 2 4一D 丁 酯 E 的喷雾 器 ,清 洗 不净 ,易 2 , C
1 除草 剂药 害产 生 的原 中持 效 期 长 、残 留 时 间久 . 的除草 剂对 后茬 敏感 作物 易产 生药 害 。如玉 米 田施 用 4 %N特 拉 津 ( 去津 )o 过迟 ,距 后 茬 小 麦 播 o 莠 s
种 时间 少于 9 ,就 易对 后 茬小 麦造 成 药害 ,表 现 0d
出苗 后 生长慢 、 叶片 黄化 、枯死 等 症 状 。小 麦 田应 用 绿磺 隆 WP、 甲磺 隆 WP,后 茬 大 豆 、 蔬 菜 、 玉
米等 易产 生药 害 ,表现 为 叶片 黄化 、边缘 枯焦 、重
者枯 死等 。 1 药剂 因素 . 2
化 ,严 重时还 会 导致死 苗 。 1 人 为 因 素 。 在 周 围 是 棉 田 的 空 旷 地 上洗 刷 . 5
也会 使作 物本 身 受害 。如 棉 田与 小麦 相邻 ,在 麦 田
喷 施 7 % 2 4一D 丁 酯 E 2 , C,棉 田都 会 由近 至 远产 生 不 同程 度 的药 害 。轻 者 茎 叶扭 曲 ,心 叶 呈 柳 I 叶
状 、 鸡 爪 状 ,重 者 死 亡 ;又 如 西 瓜 小 拱 棚 中应 用
4 %氟 乐 灵 E 8 C,药剂 挥 发物 在 拱 棚 中积 累 ,致 西 瓜 幼 苗 生 长缓慢 、停滞 ,茎基 部 至 根 部( 胚轴 ) 下 膨
史上最全的杀虫剂药害和杀菌剂药害的图谱,以及使用它们的注意事项
史上最全的杀虫剂药害和杀菌剂药害的图谱,以及使用它们的注意事项本文主要列举吡虫啉、虫螨腈、敌敌畏、丁醚脲、毒死蜱、氟铃脲、快螨特、噻唑膦、三唑磷、杀虫单、辛硫磷、溴氰菊酯、灭多威、噻嗪酮、百菌清、丙环唑、代森锰锌、恶霉灵、氟硅唑、氟环唑、咪鲜胺锰盐、福美双、硫磺、嘧菌酯、嘧霉胺、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石硫合剂、十三吗啉、有机铜、无机铜、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春雷、氟啶脲、已唑醇、甲托、嘧菌酯、乙蒜素等药害图谱。
一、杀虫剂药害吡虫啉药害1. 吡虫啉吡虫啉:豆类、瓜类浓度不要加大,不然发生药害。
做拌种剂使用,注意温度、深度、湿度3个条件,需慎用。
虫螨腈药害2. 虫螨腈高浓度虫螨腈对茶叶嫩叶烧伤很严重。
同时,浓度高时对瓜类有药害。
敌敌畏药害敌敌畏药害3. 敌敌畏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早期对敌敌畏也易产生药害。
高粱、豆类特别敏感,葡萄不宜使用。
丁醚脲药害4. 丁醚脲丁醚脲:十字花科蔬菜高温期使用或浓度大容易烧叶。
5. 毒死蜱毒死蜱药害毒死蜱药害毒死蜱药害毒死蜱对烟草、莴苣非常敏感,禁止使用。
葡萄上使用毒死蜱,温度高于28℃时,尽量不要使用,不然出现烧叶。
瓜类对毒死蜱非常敏感,当瓜蔓长到1米以上时再施用。
苹果长到花露红期再施用毒死蜱,昼夜温差大时,给苹果使用毒死蜱,容易烧花。
樱桃施用毒死蜱时要注意浓度,有药害风险。
玉米上千万不要喷雾防治甜菜夜蛾。
6. 氟铃脲氟铃脲药害氟铃脲药害氟铃脲药害氟铃脲药害氟铃脲、氟啶脲:棉花上使用浓度大叶片破坏作用大;瓜类和豆类,不建议推广施用;对水稻比较安全,但高温干旱药害重;叶菜上尽量不要推广,浓度稍大,轻则叶片出现白化,严重烧叶。
7. 炔螨特炔螨特药害炔螨特药害炔螨特药害炔螨特药害炔螨特:果树上使用时,注意高温期对嫩梢有一定的药害。
梨树上禁止使用,因为容易造成落叶。
番木瓜上禁用。
柑橘上使用,注意高温期对嫩梢有一定的药害。
白茶上有药害,不建议推广。
柑橘幼果期使用,容易产生药斑痕。
8. 噻唑膦噻唑膦药害噻唑膦:西瓜叶片发黄,影响正常生长。
一些除草剂在烟草上引起的常见药害
一些除草剂在烟草上引起的常见药害自除草剂2,4-滴于1946年开始在农作物上广泛推广应用,迄今又成功开发出了一大批选择性除草剂,并已在烟田除草中应用,具有除草效果好,省工省时等优点。
但如果施用方法不当将会产生药害,对烟株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苯氧基除草剂药害症状苯氧基除草剂(Phenoxy Herbicides),如2,4-D,能够有效控制夏季和冬季一年生和四季不断生的阔叶杂草,如常春藤,蒲公英,车前草。
该类除草剂对大田烟株生长前期引起的药害症状为叶片皱折僵硬,中脉突出,叶尖和叶缘常常呈锯齿状;在生长中后期产生药害时将会导致产生带状叶,茎杆扭曲,中脉向下弯曲。
二、麦草畏药害症状麦草畏,又名麦草丹、敌草平;麦草畏属安息香酸系列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
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显著防除效果。
用于防除猪秧草、荞麦蔓、藜、牛繁缕、大巢菜、播娘蒿、苍耳、薄朔草、田旋花、问荆、鲤肠等。
能很快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及木质部向上下传导,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使其死亡。
毒莠定及其盐可迅速地通过叶和根吸收与传导,除十字花科作物外大多数阔叶作物都对该药敏感。
麦草畏和毒莠定的药害症状表现相同,但是烟草对毒莠定更为敏感。
药害症状与2,4–D在某些方面类似。
幼小叶片上常常出现皱折,叶缘和叶尖向下卷曲,呈现出鹦鹉嘴或眼镜蛇头样的外观。
在叶片的末端常常突出一个小的尖头。
叶缘不像在2,4-D药害中常见的锯齿形。
严重的药害的特征是幼小叶片呈带状、短而粗硬。
芽叶常常短而粗硬且叶尖变圆。
三、草甘膦草甘膦,属广谱、低毒、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其最大的特点是传导性强,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到植物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较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草甘膦的杀草谱广,对40多种植物有防治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