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空城计教案

合集下载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3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3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3篇)《空城计》教案篇1常绿树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

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熬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分析:学生在课前己利用阅览课及课余时间借阅《三国演义》,初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前节课又学习了一些小说的有关知识,对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有一定的识。

初一学生具有好肿、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根据新鉴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同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呐,也是小说的卷首词。

空城计教案设计

空城计教案设计

【 - 写作指导】【篇一】空城计教案设计空城计教案《空城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有关常识和《三国演义》。

2、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把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人,他:骗曹操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运粮草木牛流马,定南方七擒孟获这个人是谁?(诸葛亮)诸葛亮历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三国演义》,见识他过人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我们来学习《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二、走进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白话小说,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情节又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走进《三国演义》1、《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从东汉至西晋约100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故事。

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2、诸葛亮介绍:字孔明,外号卧龙先生,三国时蜀国的丞相。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下山助蜀国一臂力。

孔明出山之后,助刘备打了许多胜战仗。

论才智,他无人可比。

曾多次以智将敌军打退∶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等,确实是一名难得的贤士。

3、司马懿介绍: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才智多变,文武双全。

虽然为魏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是一心却想毁灭魏国,建立自己的王国,以便统一三国,建立新王朝。

四、了解时代背景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的时期,形成了以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分别由曹操、刘备和孙权掌权。

五、检查预习效果1、注音司马懿yì 旌旗jīng 城铺pù妄行出入wàng 擅动shàn 鹤氅chǎng纶巾guān 焚烧fén 笑容可掬jū麈尾zhǔ 远遁dùn 言迄qì2、解释词语妄行出入: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

《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精选15篇)《空城计》教学设计篇1黄玉芳总体构思《空城计》节选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是同学进入学校后学的第一篇小说,由于是文言白话,故事情节也相对完整,因此比较适合同学阅读。

教训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同学在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初步把握阅读小说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评价人物形象。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激发同学阅读小说的爱好,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鼓舞同学自主学习,发觉问题并乐观主动地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同学自主合作学习,擅长在学习发觉问题,并制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一)导入1、问题导入问题一:同学们读过小说《三国演义》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听过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谈谈你了解的故事情节和你最佩服的人物。

(此环节节目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了解同学的已有学问)问题二:(在问题一的基础上提出。

比如,肯定有许多同学佩服诸葛亮,可以进一步启发:为什么佩服诸葛亮?诸葛亮有没有失误?)有没有同学了解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告知大家?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影象资料来更深化地了解“失街亭”的故事。

2、多媒体影象资料导入。

(老师独白)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30万大军伐魏,势不行挡.。

魏国都督司马懿不与蜀军正面交锋,而预备夺取街亭要道,断蜀军粮道(播放依据电视剧《三国演义》剪辑的片段)(老师独白)街亭丢失,蜀国非常被动,诸葛亮分拨兵马,预备退回汉中,急报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夺西城,诸葛亮将如何应对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节选字小说《三国演义》的课文——《空城计》。

(问题导入应当轻松,简洁,时间不宜太长)(二)方法指导1、先请同学扫瞄《单元说明》,要求同学阅读后猎取两方面信息:一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二是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同学筛选信息,明确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

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城计”是怎么回事,感受故事的魅力,从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通过阅读描写诸葛亮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仔细品读,感悟他过人的智慧和胆识;3、初步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中的主要人物。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怎样摆空城计以及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2、难点:从空城计的故事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认识其中的一些人物。

2、收集有关诸葛亮的历史典故,更进一步认识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质疑昨天我们初读了空城计,知道“计”是——计谋、计策,你还知道有哪些计?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特别精彩的,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智谋故事。

对于空城计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二、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三、理解内容,突破难点1、有这样一句歇后语,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用空城计的?(引导学生抓住“十五万”“五千”等数据,对比分析:兵力悬殊;司马懿刚占领街亭,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而诸葛亮有一半还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听说司马懿的大军来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士气不足。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诸葛亮是怎样施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旁边写上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A、下命令指名学诸葛亮下命令,指导朗读,语气应沉着,坚定。

B、在括号里填上动词,从诸葛亮的动作体会他的沉着镇静。

C、如果你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名大将或一个兵卒,听到诸葛亮传的命令,看到他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D、再读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过程,体会诸葛亮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冷静。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语句。

1.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描写和表达手法。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在司马懿进攻西蜀时,运用空城计成功退敌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描写和表达手法,理解空城计的战略意义。

2.3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语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讲述《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描写和表达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语句,分析空城计的战略意义。

3.5 课后作业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三国演义》原著或改编教材。

5.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人物关系和重点知识点。

5.3 视频寻找相关电视剧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5.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三国演义》的背景信息和相关文章。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引入电视剧或电影片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三国时期战场环境,增强学生对课文背景的理解。

6.2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空城计?”“空城计的成功因素有哪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6.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冷静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通过课文中的描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空城计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表演:(1)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

(2)教师点评表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拓展问题。

四、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并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4.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空城计》教案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空城计》,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诸葛亮运用智谋解决困境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强化文化自信: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典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空城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4)将《空城计》中的成语、典故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成语、典故运用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如讲述、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提高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实际语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成语、典故。
其次,关于教学难点,《空城计》中的成语、典故运用,我发现部分学生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典故。
此外,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为此,我应该在讨论前给予他们更多的引导,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诸葛亮和司马懿,模拟空城计的场景,体验智谋策略的应用。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空城计》教案《空城计》教案(精选12篇)《空城计》教案篇1【课前寄语】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空城计》节选自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第95回〝马谡拒谏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文通过对〝空城计〞这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的描绘,表现了孔明在瞬间万变的事态面前起人的镇定,过人的才智和惊人的胆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_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检查朗读.三.理解课文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计?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五.书写生字《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2学习目标1.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3.理解文中对比映衬的写法.4.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5.欣赏《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学法点悟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抓住情节发展各阶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细细揣摩,可见人物性格之一斑.整体感知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情节的几部分,应怎样概括?诸葛亮的三次〝笑〞各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疑难解析质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的四个阶段?解惑:先按照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__.结局,将文章分成四部分,然后用尽量简短.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兵临西城(第一段).临危施计(第二段).司马中计(第三.四段).孔明释计(第五.六段).质疑: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解惑: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质疑:文中几次写到诸葛亮的〝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惑: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第二次,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笑〞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诸葛亮的心理.语言揣摩1.〝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做百姓,洒扫街道.〞这是为了造成城中没有军队的假象,迷惑敌军.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产生疑惑,不敢进军.2.〝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座空城,并不能吓退司马懿,但在加上诸葛亮城头操琴,就不能不令司马懿生疑了:孔明一生谨慎,不曾弄险,若西城为空城,诸葛亮在城头操琴等于束手就擒,这不可思议!所以西城必不是空城,诸葛亮之所以这样是诱司马中计.研究课题《三国演义》用浅显的文言写成,古人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通俗而不失典雅,请诵读课文,加以体会.用课余时间阅读这部书,给同学们讲述你认为精彩的片段.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顺畅地朗读课文,做到有声有色地复述.在熟悉故事的前提下,理清情节.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并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基础巩固集练一.字音字义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司马懿( ) 城铺( ) 鹤氅 ( ) 纶巾( ) 笑容可掬 ( ) 麈尾( )言讫(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蜂拥隐匿纶巾骇然远遁分拨泪如泉涌稳妥伦理言简意赅遵循选拔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失色:妄行出入:笑容可掬:抚掌:骇然:言讫:二.简介人物罗贯中: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关兴:张苞:三.关于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小说,应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往往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如,本文的主要人物是:,用以衬托的次要人物是:.小说的情节有四部分:开端.发展.__.结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分析主题,评价人物等.四.问题探究1.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是什么?交代背景有何作用?[提示:可从课文节选之前的情节谈起,从课文第一段中的相关内容谈也可.诸葛亮失了街亭.柳城,又失了内应,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而诸葛亮只有五千兵,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且〝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以至于敌兵来至,众官早已〝尽皆失色〞.交代背景,突出了一个〝危〞字,惊心动魄,不仅使故事的开端就扣人心弦,而且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在大兵压境,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却临危不惧,表现得异常镇定,正所谓危难之时方显出名相风范.]2.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形象有什么作用?[提示:次要人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司马懿也不是平庸之辈,课文不是以弱衬强,而是以强衬强,以司马懿的狡诈写诸葛亮的智慧.具体剖析见〝疑难解析〞第一个问题.]3.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会成功吗?[提示:空城计的成功,缘于诸葛亮对敌方统帅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司马懿对诸葛亮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诸葛亮一向谨慎,此刻他不相信诸葛亮如此弄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诸葛亮一反常态,出奇制胜.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猜出孔明可能是〝故作此态〞,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不一定能成功.]五.欣赏评价1.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加以简析.答:2.司马懿老谋深算,请结合文中情节加以简析.答:六.拓展阅读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叫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宜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选自《三国演义》)探究建议1.稍有中国古典文学常识的同学,一看便知以上文段所讲的故事,其中〝三人〞应指哪三人?对,当然是刘备.关羽.张飞.由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想起哪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而刘备的言行可以用〝礼贤下士〞来形容.这两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什么?2.写天气,写张飞的话,目的是什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请围绕〝衬托刘备的真诚〞这一写作目的口头阐述.《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 理解孔明〝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3. 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把握孔明〝智勇〞的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过渡)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吧,在众多传奇人物中,你最佩服谁?(学生众说纷纭)【注意对学生的肯定: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都很熟悉】《三国演义》里有个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受老百姓的推崇,那就是——诸葛亮.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那么受人尊敬吗?(学生回答)【对,因为诸葛亮是〝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你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板书:空城计】二.整体感知1.出示字词司马懿(yì) 旌旗(jīng) 隐匿(nì) 城铺(pù) 妄行(wàng) 擅动(shàn) 鹤氅(chǎng) 纶巾(guān) 焚香(fén)模样(mú) 麈尾(zhǔ) 抚掌(fǔ)远遁(dùn) 言讫(qì) 笑容可掬(jū)把不会读的字音标在自己的文章中,然后通读课文.2.请全班推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为他挑错.(过渡)你能读懂文章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蜂拥】(过渡)司马懿领兵十五万向西城蜂拥而来,孔明却只有二千五百兵.二千五百人对十五万大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试想你是孔明,你会怎么做?(学生想象)孔明呢?他摆下空城计全身而退,不损一兵,真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三.孔明之智1.孔明之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回答时请用〝智在 ,从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急中生智——司马懿兵临城下,孔明想到了空城计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尽皆失色〞的情况下,孔明却依然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定自若,传令施计;足智多谋——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为什么不能〝高言大语〞?为何〝大开城门〞?营造一种平静而紧张,隐隐有大军埋伏的氛围,引司马懿上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料定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也十分了解司马懿.【如果换成是司马昭带兵,孔明还敢用空城计吗?】深谋远虑——〝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2.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各抒己见.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固然让人惊叹,不过在他身上,还有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那是什么?(学生回答:胆识.勇气) 孔明的胆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动作.神态】〝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镇定自若.〝笑容可掬〞——从神态上看出他的沉着果敢〝笑容可掬〞什么意思?【形容满脸笑容,掬,双手捧着.你能示范一下〝笑容可掬〞的样子吗?】孔明做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他是对谁而笑?又为什么而笑呢?【司马懿带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孔明在危机关头摆下了空城计引司马懿中计,笑容可掬的样子是装出来给司马懿看的.】孔明的笑除了欺瞒司马懿,其实还有一层作用,你知道吗?【安抚人心,给身边的官兵信心,使他们共同配合演好这出戏.】兵临城下,危在旦夕时,其他人的反应怎样?【尽皆失色】他们会想什么?用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个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孔明的笑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微笑,那他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猜测)【老师有一段京剧唱词,它正好体现了孔明此时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唱词】【板书:失色】这两者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3.(过渡)通过众官和孔明神色的对比,我们不禁为孔明的胆识倾倒.平时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也会用到侧面衬托,除了上面所说的〝众官〞,还有哪个人也是?(学生:司马懿)【出示司马懿图片】你知道的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老谋深算——〝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多疑自负——原先〝笑而不信〞亲自〝望〞过后,转为〝大疑〞【看到什么?为什么〝大疑〞?他在想什么?】不听司马昭的劝告4.【老师找了一些司马懿的功绩,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功绩】可见,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庸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大将之才.那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司马懿既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司马懿:多疑,大意,聪明反被聪明误孔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出奇不意.计高一筹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连孔明都承认此乃〝不得已而用之〞,属弄险之举,然而最终得以成功施展,除了孔明的智慧和胆识,也在于计策本身的〝奇〞字之上.四.总结狭路相逢〝智〞者胜,在这一场司马懿与孔明的对决中,终因孔明的计高一筹而取得了胜利.故事在众官的〝惊服〞声和孔明的〝拍手大笑〞中落下了帷幕.但孔明聪明绝顶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智勇的化身——诸葛亮,不但我们佩服,就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十分佩服他.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就请走进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愿同学们能在《三国演义》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五.作业(二选一)1.作者为了突出孔明的智勇双全,不仅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还通过司马懿和众官进行侧面衬托.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在你身边选取一人一个片段.2.我们已经聆听了诸葛亮〝登楼抚琴〞的心声.请结合课文内容,替司马懿编写一段话来回应诸葛亮.空城计足智多谋衬老谋深算孔明智深谋远虑托多疑自负司马懿料事如神对比《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 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_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检查朗读.三.理解课文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计?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五.书写生字《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_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_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3.理解文中词语.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四.拓展延伸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五.指导书写1.学生完成作业.2.背诵喜欢的段落.《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9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9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空城计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城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空城计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已成为足智多谋的代名词。

《空城计》这个故事写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诸葛亮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布下空城计,吓得司马懿退兵四十里。

课文着力表现诸葛亮在敌我交锋中知己知彼,有胆有谋,才智过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注意积累一些成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是一个有胆有谋、才智过人的人。

4. 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5. 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 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本课生字“藏”“登”的笔画繁多,重点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重点理解课后的词句积累“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等词语,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掌握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一)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空城计》-教学教案

《空城计》-教学教案

《空城计》-教学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描述《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如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环境。

1.1.2阐述《空城计》在《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地位和意义。

1.1.3分析《空城计》在历史与文学中的差异和影响。

1.2教学目的1.2.1明确学生通过学习《空城计》应达到的历史与文学知识的理解。

1.2.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2.3强调《空城计》在培养学生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中的作用。

1.3教学准备1.3.1准备《三国演义》原文及相关历史资料。

1.3.2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1.3.3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

二、知识点讲解2.1历史背景2.1.1详细介绍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军事冲突。

2.1.2分析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智谋较量。

2.1.3讲解《空城计》在历史上的真实性和艺术加工。

2.2文学特点2.2.1分析《空城计》的叙事结构和修辞手法。

2.2.2讲解人物塑造和性格描写的文学价值。

2.2.3探讨《空城计》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3文化影响2.3.1讨论《空城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3.2分析《空城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3探讨《空城计》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三、教学内容3.1文本解读3.1.1详细解读《空城计》的原文,分析其文学价值。

3.1.2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和深层结构。

3.1.3讨论文本中的主要冲突和解决策略。

3.2角色分析3.2.1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角色特点和性格。

3.2.2探讨其他角色的功能和在故事中的作用。

3.2.3讨论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如何推动故事发展。

3.3战略思维3.3.1分析《空城计》中的战略布局和决策过程。

3.3.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战略问题。

3.3.3讨论现实生活中的战略思维应用。

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使学生掌握《空城计》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4.1.2培养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整体理解能力。

空城计教案7篇

空城计教案7篇

空城计教案7篇《空城计教案7篇》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空城计教案第1篇素质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孔明的“三笑”的他的“空城计”得以施行成功的重要原因。

2.难点: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课时划分 2课时指导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遁(dun)隐匿(ni)骇然(hai)笑容可掬(ju)抚掌(fu)纶巾(guan)鹤氅(chang)懿(yi)2.解释下列词语:失色:因惊恐不安而变了脸色。

旁若无人: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莫非:莫不是,大概。

表推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会唱里面的主题歌吗?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今天就一起学习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空城计”二、研习课文1.简介《三国演义》以及第95回梗概,《空城计》选自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描述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陇西的故事。

魏军先得街亭,占列柳城,势如破竹,进而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临西城下,而城中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伍百名士兵,诸葛亮设空城计,使蜀军转危为安。

2.分小组讨论故事情节发展情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兵临西城第二阶段(2):临危施计第三阶段(3、4)司马中计第四阶段(5、6)孔明释计3.抓住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这四个阶段,请同学复述故事。

4.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文中描写诸葛亮写到他的几次笑,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诸葛亮笑的词语。

明确: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

5.诸葛亮的这“三笑”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

空城计的语文教案

空城计的语文教案

空城计的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学习《空城计》,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著名故事。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理解空城计的策略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理解并掌握空城计的策略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讲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国将领司马懿之间的战争。

蜀汉军师诸葛亮留守西城,面对司马懿率领的大军,他采取空城计的策略,成功吓退了敌军。

2.2 故事情节讲述诸葛亮在西城,面对司马懿率领的大军,他命令士兵隐藏起来,自己独自上城楼弹琴唱曲。

司马懿到达城下,见到诸葛亮如此镇定自若,怀疑有陷阱,下令撤军。

2.3 故事启示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了解空城计的策略,并明白在战争中,智谋比武力更为重要。

第三章:文本解析3.1 文本内容分析分析《空城计》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空城计的策略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3.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智谋和勇敢。

第四章:课堂讨论4.1 讨论话题讨论空城计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智谋。

4.2 讨论方式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进行分享。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章节,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其他故事。

5.2 作业要求第六章:课堂活动6.1 活动内容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取《空城计》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扮演其在故事中的情节。

6.2 活动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角色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点,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第七章:拓展阅读7.1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经典故事,如“赤壁之战”、“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等。

7.2 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关注其中运用智谋解决问题的部分,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第八章:写作练习8.1 写作话题以“我心目中的诸葛亮”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智谋和品质。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空城计》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空城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空城计》教案篇1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预设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脉络。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新词2、感受诸葛亮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重温《三国演义》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趣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伞…(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二、新授(一)解题、阅读定向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计”是什么意思?“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学生纷纷回答: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将会明白。

(二)检查预习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三)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板书:(一)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二)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三)高潮司马懿中计(四)结局诸葛亮释计教师: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分析故事情节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空城计》优秀教案

《空城计》优秀教案

《空城计》优秀教案•相关推荐《空城计》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空城计》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懂。

能复述课文。

3、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查找《三国演义》相关音像资料;准备推荐给学生的名著名篇。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制作卡片,准备交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通过搜集资料,你了解《三国演义》了吗?诸葛亮呢?简要地说说。

2、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三国演义》相关资料和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简单介绍诸葛亮生活的年代背景,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

(见《三国演义》第95回)3、了解了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故事——《空城计》。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不理解的词作上记号。

2、检查识字、释词和读书情况。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共同解决。

4、用简洁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重点引导: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四个阶段。

)三、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一)看图,了解抓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1、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出示诸葛亮抚琴图)看看这幅图,你一定猜得到他是——诸葛亮。

2、他在衣着、动作、神态等方面有很明显的特征,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判断出他就是诸葛亮?(“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等。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抓特点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描写诸葛亮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

目的: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1、“笑”这个神态,文中描写了几次,你能根据他不同的笑推想一下他的内心吗?A、“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空城计》优秀教学设计

《空城计》优秀教学设计

《空城计》优秀教学设计《空城计》优秀教学设计《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小说,因此我首先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如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的表现、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这又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古典小说,因此我把它当作一个展示原著、激发学生热情的窗口,带领学生“走进”窗口,去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品味诸葛亮这一据说是“实现传统男人价值达到顶点”的典型,从而观照自我,产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另外,这也是一篇以战争为题材的古典小说,因此我引领学生在一场战争的洗礼中,来理解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心理战”作为一种战略思想,也屡次在现代战争中运用。

课时说明在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理清情节、复述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抓住细节(神态)描写,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

2.体会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

3.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大浪淘沙。

让我们随着这曲满载历史沧桑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重新回到汉末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三国纷争的风云岁月。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课堂氛围。

)提起战争,人们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刀光剑影、枪炮轰鸣、你死我活、血肉厮杀,而实际上,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智力、才能和胆识的较量。

古代军事家诸葛亮用一着“空城计”向我们诠释了这一点。

(板书课题:《空城计》罗贯中(设计成城墙形状,力求直观)。

)(二)内容呈现:速读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揭示重点内容。

提示:人物在不同情节的表现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其中以神态为主。

)(三)揭示内心,反思战争。

思考并讨论:1.理解“尽皆失色”,分析众官心理。

“尽皆”,说的是官员们无一例外。

“失色”,说的是面临险境,无计可施,全部吓得脸色大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话说三国末年,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蜀国丞相诸葛亮借此机会率三十万 大军伐魏,一路斩将掠地,势不可当!曹睿不得已,重新起用司马懿。司马懿不与蜀军正面交锋, 夺取了街亭,切断了蜀军粮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街亭丢失,蜀军形势急转直下。诸葛亮分
拨兵马,准备退回汉中。此时,却急报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诸葛亮将如何应对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课文——《空城计》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一读有关作品 和作者的介绍。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课外运用我们今天刚学的小说阅读的方法再 读《三国》 ,品读三国英雄。 (下节课交流) 五、板书设计: 孔 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 孔明三笑: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板书) 故做轻松 如释重负 自豪、嘲笑 司马懿:疑心病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狡诈多端
பைடு நூலகம்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重视学生与老师、 与学生、 与文本的 “对 话” ,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支歌吧„„(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支歌把 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 二、研读新课 (一)解题、阅读定向 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 教师小结: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 .... 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 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 写了《水浒传》 。 2、简要介绍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引导学生阅读 P85 单元说明) :小说三要素、 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来理解把握人物形象。 3、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你能举出 一两个能表现其特点的故事吗? (教师板书: “诸葛亮”及“智慧”——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木牛流马 计等)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 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三国演义》第 95 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教师讲述背景。
教学后记:
(六)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 物形象。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 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施计的背景(什么背景下施计的呢?) : 对比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 孔明 身边只剩二千五百军士 军情紧急(铺垫) ——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 “军情紧急”及“侧面” 。) (2) 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施计的过程 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 怎样施计的?(怎么说,怎么做?) ①传令„„ ②披鹤氅,戴纶巾„„(学生文中画出) ——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 “处变不惊” “足智多谋”及“正面” 。) (3) 高潮:司马懿中计 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 吗?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 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 的词语。 .... ....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 ——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 (教师板书: “镇定自若” “临危不惧”及“侧面” 。) (4) 结局:诸葛亮释计 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 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 撤退? 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 作用? (教师板书: “料事如神” “神机妙算”及“正面、侧面” 。)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缘着故事情节,层层走近诸葛亮,从正面的、侧面的,特别是与司马 懿、 众官的对比认识了一个鲜明的孔 明: 足智多谋、 处乱不惊、 神机妙算、 临危不惧 (板书) 。 补充:文中还有多写到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并分析诸葛亮的心理及笑的何含 义?想一想几次写诸葛亮的笑,有何意义? 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板书) 故做轻松 如释重负 自豪、嘲笑 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认真阅读“司马中计” (课文第 3、4 自然段) ,联系整部小说,评析司马懿(先自主探究,后 小组讨论) 。 明确: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 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 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小结: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板书)
内容: 《空城计》 撰稿人 教学目标 邓荐德
节次


上课时间
1、通过自学 理解和积累文中字词。 ..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 看法。
(三) 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分组谈论故事情节发展情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板书: (一)开端 司马懿兵临西城 ——第 1 自然段 (二)发展 诸葛亮临危施计 ——第 2 自然段 (三)高潮 司马中计 ——第 3、4 自然段 (四)结局 孔明释计——第 5、6 自然段 (四)小结:小说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今天我们通过自主 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明确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即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 危施计,高潮——司马中计,结局——孔明释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