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信用风险报表G11和G12和G16表讲座课件
如果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即使有足够的抵押/担保,金管 局也要求降低其分类
金管局要求计提准备金的比例只计算没有保障的部分。
一笔100万的贷款,抵押品值75万,逾期2年
金管局要求:(
)
银监会要求:(
)
15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9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第1部分主要项目 (3)
个人贷款 在“境内贷款”项目下,指借予“境内居民个人” 的贷款 要填报其中信用卡、汽车、住房的贷款 了解还有哪些类型的个人贷款?个人大额消费贷款 ,个人商铺贷款 了解哪一类个人贷款风险较高?与经济景气周期关 系,香港的房地产泡沫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G11 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_I-1
第Ⅰ部分:按行业分的贷款(按贷款投向)
行业名称
1 1.各项贷款 2 2.对境内贷款 3 2.1农、林、牧、渔业 4 2.2采矿业 5 2.3制造业
项目
A
B
C
D
E
F
G
H
各项贷款
正常贷款
不良贷款
正常类 关注类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
2.21个人贷款 2.21.1信用卡 2.21.2汽车 2.21.3住房按揭贷款 2.21.4其他
3.对境外贷款
4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
贷款迁徙率的计算公式:正常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关于化解不良贷款记录的批复
关于化解不良贷款记录的批复近年来,实体经济下行,银行不良贷款逐步浮出水面,不良贷款化解与处置成为银行头等大事。
本文结合《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从不良贷款化解与处置最终的结果分为了5种形式,分别为“债变债、债变现、债变物、债变权和债变零”,当然一笔不良贷款处置结果可能涉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
本文“债变权”部分感谢孙海波老师的指导。
债变债“债变债”是银行主动化解不良贷款的结果,债还是原来的债,只是贷款质量从不良重新认定为正常。
这种情况仅属于贷款风险的化解,本质上不属于贷款处置的范围,具体的做法分为非重组上调和重组上调两种情况,有的银行叫做“贷款升级”。
1非重组上调非重组上调是指贷款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的分类认定条件,调入不良后,在报告期,借款人现金流从不正常转为正常,第一还款来源充足,风险部门判断其能够正常履约,贷款重新调为正常。
在经济下行期,法人客户非重组上调的可能性较小;而采用脱期法的零售贷款通过逾期期限判断贷款质量,非重组上调的可能性较大。
2重组上调重组上调是指借款人贷款经过重组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期(不低于6个月)后,借款人符合正常贷款分类条件,贷款重新调为正常。
由于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第12条“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这类贷款重组上调的可能性挺大。
但实践中,贷款重组后仍然以银行债权方式存在的重组方案不多,更多的是转变为物权或权益类资产。
重组贷款的基数较小,贷款非重组上调相应也不多。
债变现“债变现”是指银行实实在在收回了不良贷款本金,也许是全额收回,也许是部分收回,这就属于不良贷款清收范围。
不良贷款收现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正常催清收、通过诉讼追偿、直接扣划担保公司保证金、企业破产偿债等等。
不良贷款也可以通过债权真实转让方式收回现金,比如单笔转让给第三方,批量转让给4大AMC。
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通道过桥方式的非洁净转让(附有远期回购协议)并不被监管认可。
1全额收现如果贷款能够全额收回本金,则不符合《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不良贷款核心定义,因此在统计时需要做一个过渡处理,即贷款从不良类调整为正常类,然后全额清收,填报在[10.A收回现金]子项[10.1A转为正常后归还]中。
银行50项监管指标合辑(2019版)
银⾏50项监管指标合辑(2019版)资本充⾜指标名称资本充⾜率监管标准>=10.5%指标定义资本净额/应⽤资本底线及校准后的风险加权资产合计×100%计算公式G40《资本充⾜率汇总表》G40_[3.A]/G40_[9.A]×100%计算公式⼀级资本充⾜率监管标准>=8.5%指标定义⼀级资本净额/应⽤资本底线及校准后的风险加权资产合计×100%计算公式G40《资本充⾜率汇总表》G40_[2.A]/G40_[9.A]×100%指标名称核⼼⼀级资本充⾜率监管标准>=7.5%指标定义核⼼⼀级资本净额/应⽤资本底线及校准后的风险加权资产合计×100% 计算公式G40《资本充⾜率汇总表》G40_[1.A]/G40_[9.A]×100%杠杆情况指标名称杠杆率监管标准>=4%指标定义⼀级资本净额/(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衍⽣产品资产余额+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外项⽬余额)×100%计算公式G44《杠杆率情况表》G44_[1.A]/(G44_[2.A]+G44_[3.A] +G44_[4.A]+G44_[5.A])×100%信⽤风险指标名称不良资产率监管标准<=4%指标定义不良信⽤风险资产/信⽤风险资产×100%计算公式G11_II《资产质量及准备⾦》G11_II_[23.E]/G11_II_[23.A]×100%指标名称不良贷款率监管标准<=5%指标定义(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计算公式G11_II《资产质量及准备⾦》G11_II_[1.E]/G11_II_[1.A]×100%指标名称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例监管标准原则上不⾼于100%指标定义逾期90天以上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计算公式G11_I《按⾏业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G11_I_[4.3A]+G11_I_[4.4A]+G11_I_[4.5A]+G11_I_[4.6A])/G11_I_[1.E]×100%指标名称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不良贷款的⽐例监管标准=100%指标定义纳⼊不良贷款的逾期90天以上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100%计算公式G11_I《按⾏业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G11_I_[4.4E]+G11_I_[4.5E]+G11_I_[4.6E]+G11_I_[4.7E])/(G11_I_[4.4A]+G11_I_[4.5A]+G11_I_[4.6A]+G11_I_[4.7A])×100%指标名称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150%&140%&130%&120%指标定义贷款减值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计算公式G11_II《资产质量及准备⾦》G11_II_[1.2A]/G11_I_[1.E]×100%指标名称贷款拨备率监管标准>=2.5%&2.1%&1.8%&1.5%指标定义贷款减值准备⾦/各项贷款×100%指标定义贷款减值准备⾦/各项贷款×100%计算公式G11_II《资产质量及准备⾦》G11_II_[1.2A]/G11_I_[1.A]×100%风险集中指标名称最⼤单家同业融出⽐例监管标准<=50%指标定义最⼤⼀家同业融出余额(扣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和风险权重为零资产)/⼀级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4a《授信集中情况表》G14a_[1.L]/G14a_[13.B]×100%指标名称⾮同业单⼀客户贷款余额⽐例监管标准<=10%指标定义最⼤单家⾮同业单⼀客户贷款/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4_I《⼤额风险暴露总体情况表》G40《资本充⾜率汇总表》G14_I_[1.1.2.A]/G40_[3.A]×100%指标名称⾮同业单⼀客户风险暴露⽐例监管标准<=15%指标定义最⼤单家⾮同业单⼀客户风险暴露/⼀级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4_I《⼤额风险暴露总体情况表》G14_I_[1.1.1.A]/G14_I_[2.A]×100%指标名称⼀组⾮同业关联客户的风险暴露风险暴露⽐例监管标准<=20%指标定义最⼤单家⾮同业集团或经济依存客户风险暴露/⼀级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4_I《⼤额风险暴露总体情况表》G14_I_[1.2.1.A]/G14_I_[2.A]×100%指标名称同业单⼀客户风险暴露⽐例监管标准2019年6⽉30⽇<=100% 2019年12⽉31⽇<=80% 2020年6⽉30⽇<=60% 2020年12⽉31⽇<=45% 2021年6⽉30⽇<=35% 2021年12⽉31⽇<=25%指标定义最⼤单家同业单⼀客户风险暴露/⼀级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4_I《⼤额风险暴露总体情况表》G14_I_[1.3.1.A]/G14_I_[2.A]×100%指标名称同业集团客户风险暴露⽐例监管标准2019年6⽉30⽇<=100% 2019年12⽉31⽇<=80% 2020年6⽉30⽇<=60% 2020年12⽉31⽇<=45% 2021年6⽉30⽇<=35% 2021年12⽉31⽇<=25%指标定义最⼤单家同业集团客户风险暴露/⼀级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4_I《⼤额风险暴露总体情况表》G14_I_[1.4.1.A]/G14_I_[2.A]×100%指标名称单⼀客户关联度监管标准<=10%指标定义最⼤⼀家关联⽅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5《最⼤⼗家关联⽅关联交易情况表》G15_I_[1.O]/G15_I_[11.C]×100%指标名称集团客户关联度监管标准<=15%指标定义最⼤⼀家关联⽅所在集团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5《最⼤⼗家关联⽅关联交易情况表》G15_I_[G1.O]/G15_I_[11.C]×100%指标名称全部关联度监管标准<=50%指标定义全部关联⽅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15《最⼤⼗家关联⽅关联交易情况表》G15_II_[1.A]/G15_I_[11.C]×100%贷款迁徙贷款迁徙指标名称正常贷款迁徙率(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年初为正常贷款,报告期内转为不良贷款的⾦额+年初为正常贷款,报告期内转为不良贷款并完成不良贷款处置的⾦额)/(年初正常类贷款余额+年初关注类贷款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G12_[3.E]+G12_[3.F]+G12_[3.G]+G12_[4.E]+G12_[4.F]+G12_[4.G]+G12_[3.L]+G12_[3.M]+G12_[3.N]+G12_[4.L]+G12_[4.M]+G12_[4.N])/(G12_[3.A]+G12_[4.A])×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正常类贷款迁徙率(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年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额+年初为正常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不良贷款并完成不良贷款处置的⾦额)/年初正常类贷款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G12_[3.D]+G12_[3.E]+G12_[3.F]+G12_[3.G]+G12_[3.L]+G12_[3.M]+G12_[3.N])/G12_[3.A]×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年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额+年初为关注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不良贷款并完成不良贷款处置的⾦额)/年初关注类贷款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G12_[4.E]+G12_[4.F]+G12_[4.G]+G12_[4.L]+G12_[4.M]+G12_[4.N])/G12_[4.A]×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年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额+年初为次级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并进⾏处置的⾦额)/年初次级类贷款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G12_[5.F]+G12_[5.G]+G12_[5.M]+12_[5.N])/G12_[5.A]×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年初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额+年初为可疑类贷款,报告期内转为损失类贷款并进⾏处置的⾦额)/年初可疑类贷款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G12_[6.G]+G12_[6.N])/G12_[6.A]×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批量转让收回现⾦率监管标准⽆指标定义(批量转让次级类贷款收回现⾦+批量转让可疑类贷款收回现⾦+批量转让损失类贷款收回现⾦)/(批量转让次级类贷款总额+批量转让可疑类贷款总额+批量转让损失类贷款总额)×100%计算公式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G12_[10.2.1L]+[10.2.1M]+[10.2.1N])/(G12_[14.L]+[14.M]+14.N])×100%盈利性指标名称资产利润率监管标准>=0.6%指标定义税后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01《资产负债项⽬统计表》G04《利润表》(G04_[11.A]+G04_[12.A])/G01_[25.C]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资本利润率监管标准>=11%指标定义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G01《资产负债项⽬统计表》计算公式G01《资产负债项⽬统计表》G04《利润表》(G04_[11.A]+G04_[12.A])/(G01_[50.C]+G01_[59.C])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风险资产利润率监管标准⽆指标定义税后利润/应⽤风险底线后的加权风险资产平均值×折年系数×100%;计算公式G04《利润表》G40《资本充⾜率汇总表》(G04_[11.A]+G04_[12.A])/G40_[9.A]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净息差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利息净收⼊/⽣息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01《资产负债项⽬统计表》G04《利润表》G04_[1.A]/G01[63.C]的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净利差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利息收⼊/⽣息资产平均余额-利息⽀出/付息负债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计算公式G01《资产负债项⽬统计表》G04《利润表》G04_[1.1A]/G01_[63.C]的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G04_[1.2A]/G01_[64.C]的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指标名称成本收⼊⽐率监管标准<=35%指标定义(营业⽀出-营业税⾦及附加)/营业净收⼊×100%计算公式G04《利润表》(G04_[7.A]-G04_[7.2A])/(G04_[1.A]+G04_[2.A]+G04_[3.A]+G04_[4.A]+G04_[5.A]+G04_[6.A])×100%指标名称利息收⼊⽐率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利息净收⼊/(利息净收⼊+⼿续费及佣⾦净收⼊+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损益+其他业务收⼊)×100%计算公式G04《利润表》G04_[1.A]/(G04_[1.A]+G04_[2.A]+G04_[3.A]+G04_[4.A]+G04_[5.A]+G04_[6.A])×100%指标名称中间业务收⼊⽐率监管标准⽆指标定义中间业务收⼊/营业净收⼊×100%计算公式G04《利润表》G04_I_[1.A]/(G04_[1.A]+G04_[2.A]+G04_[3.A]+G04_[4.A]+G04_[5.A]+G04_[6.A])×100%流动性风险指标名称流动性⽐例监管标准>=25%指标定义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计算公式G22《流动性⽐例监测表》⼈民币流动性⽐例:G22_[1.10A]/G22_[2.8A]×100%外币流动性⽐例:G22_[1.10B]/G22_[2.8B]×100%本外币合计流动性⽐例:G22_[1.10C]/G22_[2.8C]×100%指标名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标准>=100%指标定义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净流出量×100%计算公式G25_I《流动性覆盖率情况表》G25_I_[Ⅱ.1.A]/G25_I_[Ⅱ.2.A]×100%指标名称净稳定资⾦⽐例监管标准>=100%指标定义可⽤的稳定资⾦/所需的稳定资⾦×100%计算公式G25_II《净稳定资⾦⽐例情况表》G25_II_[Ⅲ.1.J]/G25_II_[Ⅲ.2.J]×100%指标名称流动性匹配率监管标准2020年1⽉1⽇起>=100%指标定义加权资⾦来源/加权资⾦运⽤×100%计算公式G21《流动性期限缺⼝统计表》G21_[9.B]/G21_[9.C]×100%指标名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率监管标准>=100%指标定义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净流出×100%计算公式G26《优质流动性资产充⾜率统计表》G26_[Ⅱ.1.A]/(G26_[Ⅱ.2.A]-G26_[Ⅱ.3.A])×100%指标名称流动性缺⼝率监管标准⽆指标定义未来各个时间段的流动性缺⼝/相应时间段到期的表内外资产×100%计算公式G21《流动性期限缺⼝统计表》隔夜:G21_[10.A]/(G21_[1.A]+G21_[2.A])×100% 7⽇:G21_[10.B]/(G21_[1.B]+G21_[2.B])×100% 30⽇:G21_[10.C]/(G21_[1.C]+G21_[2.C])×100% 90⽇:G21_[10.D]/(G21_[1.D]+G21_[2.D])×100% 1年:G21_[10.E]/(G21_[1.E]+G21_[2.E])×100%指标名称核⼼负债⽐例监管标准⽆指标定义核⼼负债/总负债×100%计算公式G21《流动性期限缺⼝统计表》G21_[8.B]/G21_[8.C]×100%指标名称⼈民币超额备付⾦率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在中国⼈民银⾏⼈民币超额准备⾦存款+库存⼈民币现⾦)/⼈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计算公式G01《资产负债项⽬统计表》G22《流动性⽐例监测表》(G22_[1.1A]+G22_[1.3A])/G01_[61.A]×100%指标名称存贷款⽐例(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各项贷款(按调整后存贷⽐⼝径计算)/各项存款(按调整后存贷⽐⼝径计算)×100%计算公式G01_IX《存贷款⽉⽇均情况表》⼈民币⼝径:G01_IX[7.A]/G01_IX[5.A]×100%外币⼝径:G01_IX[7.B]/G01_IX[5.B]×100%本外币合计⼝径:G01_IX[7.C]/G01_IX[5.C]×100%指标名称⽉⽇均存贷款⽐例(调整后)监管标准⽆指标定义⽉⽇均贷款(按调整后存贷⽐⼝径计算)/⽉⽇均存款(按调整后存贷⽐⼝径计算)×100%计算公式G01_IX《存贷款⽉⽇均情况表》⼈民币⼝径:G01_IX[8.A]/G01_IX[6.A]×100%外币⼝径:G01_IX[8.B]/G01_IX[6.B]×100%本外币合计⼝径:G01_IX[8.C]/G01_IX[6.C]×100%指标名称存款偏离度监管标准<=4%指标定义(⽉末最后⼀⽇各项存款-本⽉⽇均存款)/本⽉⽇均存款*100%计算公式G01_IX《存贷款⽉⽇均情况表》(G01_IX[1.C]-G01_IX[2.C])/G01_IX[2.C]x100%(G01_IX[1.C]-G01_IX[2.C])/G01_IX[2.C]x100%指标名称最⼤⼗户存款⽐例监管标准⽆指标定义最⼤⼗户存款总额/各项存款×100%计算公式G23《最⼤⼗家存款客户情况表》G23_[11.D]/G23_[12.B]×100%指标名称最⼤⼗家同业融⼊⽐例监管标准⽆指标定义最⼤⼗家同业融⼊余额(扣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后的融⼊余额)/负债合计×100%计算公式G24《最⼤⼗家⾦融机构同业融⼊情况表》G24_[11.K]/G24_[13.B]×100%指标名称全部同业融⼊占总负债⽐重监管标准<=1/3指标定义全部同业融⼊余额(扣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后的融⼊余额)/负债合计×100%计算公式G24《最⼤⼗家⾦融机构同业融⼊情况表》G24_[12.K]/G24_[13.B]×100%市场风险指标名称累计外汇敞⼝头⼨⽐例监管标准<=20%指标定义累计外汇敞⼝头⼨/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32《外汇风险敞⼝情况表》G40《资本充⾜率汇总表》境内汇总⼝径:G32_[12.F]/G40_[3.A](法⼈)×100%法⼈汇总⼝径:G32_[12.J]/G40_[3.A]×100%合并报表⼝径:G32_[12.J]/G40_[3.A]×100%指标名称美元敞⼝头⼨⽐例监管标准⽆指标定义美元敞⼝头⼨/资本净额×100%计算公式G32《外汇风险敞⼝情况表》G40《资本充⾜率汇总表》境内汇总⼝径:G32_[1.F]/G40_[3.A](法⼈)×100%法⼈汇总⼝径:G32_[1.J]/G40_[3.A]×100%合并报表⼝径:G32_[1.J]/G40_[3.A]×100%。
贷款资产质量迁徙分析与预测
贷款资产质量迁徙分析与预测作者:廖燕平来源:《商情》2016年第06期【摘要】本文根据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综合抽样统计的逐笔贷款数据,构建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质量迁徙矩阵,并运用Markov模型对贷款质量迁徙进行了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对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机构优化贷款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贷款质量迁徙矩阵预测在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和信贷风险不断上升背景下,江西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呈跳跃式上升,信贷风险持续暴露,且暴露过程具有突发性和严重性。
因此,通过对贷款质量的变化进行跟踪监测,掌握贷款质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有利于为防控信贷风险提前做好准备。
一、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质量迁徙情况(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选取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2013年12月-2015年9月间综合抽样统计中的逐笔贷款数据计算建模,构建贷款质量迁徙矩阵。
同时,在构建矩阵时,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一是初始时刻T0的贷款,在T1时刻已归还,在T1时刻将该贷款视为初始时刻T0时状态;二是在T0时刻与T1时刻期间新发生的贷款,在构建T0时刻到T1 时刻的贷款质量迁徙矩阵时不予考虑,而在构建T1 时刻到T2时刻的迁徙矩阵时予以统计。
(二)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质量迁徙矩阵经过计算,从月度和季度的时间跨度看,江西省法人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迁徙矩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为2015年9月份的贷款质量迁徙矩阵,反映了贷款质量在9月份所发生在各等级之间的迁徙情况;表2为2015年3季度的贷款质量迁徙矩阵,反映了贷款质量在3季度所发生在各等级之间的迁徙情况。
以表2为例,第二行的含义为2季度末贷款等级为正常类的贷款中,到3季度末依然为正常类贷款的比例为97.73%,转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比例分别为1.79%、0.18%、0.27%、0.03%;第三、四、五、六行的含义同理。
迁徙矩阵中,对角线代表着贷款维持原分类级别的比例,元素值越大,贷款发生迁徙变动的几率越小,则表示迁徙越稳定。
信用风险报表G11及G12及G16表讲座课件讲诉
承诺/或有负债属于具信用风险的表外项目,也 需要填报
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般说明 (2)
填报机构 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邮储以外所有的银行业 金融机构 报送频度/时间 法人汇总:季报、期末后20天 合并报表:季报、期末后20天
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般说明 (3)
整体结构:分三部分 第1部分:按行业分的各项贷款 按行业对境内、外贷款作五级分类 逾期贷款情况 重组贷款情况 第2部分:资产质量及准备金 反映其他具信用风险资产质量情况 所有信用风险资产的抵押品价值和计提准备情况 债券 / 同业往来其中项按潜在信用风险分类 第3部分:汽车金融公司适用的贷款分类情况
36 5.重组贷款 37 38 39 40 41 42 5.1期初重组贷款 5.2加:期间新重组方案 5.3减:重组上调 5.4减:重组贷款收回现金、以物抵债、核销、其他 5.5期末重组贷款 5.5.1其中:逾期超过90天
1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1部分主要项目 (9-1)
逾期贷款
评估金融机构的五级分类是否合理
1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1部分主要项目 (8)
五级分类 – 金融管理局的经验(续) 如果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即使有足够的抵押/担保,金管 局也要求降低其分类 金管局要求计提准备金的比例只计算没有保障的部分。 一笔100万的贷款,抵押品值75万,逾期2年 金管局要求:( 银监会要求:( ) )
15
1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1部分主要项目 (7)
五级分类 – 金融管理局的经验(续) 担保人的财务状况 其他:涉及诉讼、破产、身故、失踪 五级分类代表着借款人没有能力还款的可能性,而非坏 账的预计损失 金管局与银监会在处理五级分类时有一个主要区别 国内贷款处理不减抵押品,在分类时考虑抵押品提 高一级。
银监会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附件
非现场监管基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
授信集中情况表 G14
11授信集中度
G14_I_[11.N]/G14_I_[12.B]×100%
最大十家存款客户情况表 G23 34最大十户存款比例
G23_[11.D]/G23_[12.B]×100%
36美元敞口头寸比例境内汇总口径:G32_[1.F]/G41_[7.A](法人)×100%
2、指
标计算中 3、指
标计算中
6、“
贷款损失 7、本
表中带*号 8、“
累计外汇 4、“调整资产利润率”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存在损失准备缺口”指:((G11_II_[8.D]×2%+G11_II_[8.F]×25%+G11_II_[8.G]×50%+G11_II_[8.H]×100%)-(G11_II_[1.2A]+G11_II_[2.6A]+G11_II_[3.2A]+G11_II_[4.6A]+G11_II_[5.2A]+G11_II_[6.2A]+G11_II_[7.2A]))>0
5、“调整资产利润率”指标中的资产减值准备缺口计算,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缺口情况。
注:1、计算公式中对数据来源的定位由表号+行列标识确定,如G11_II[1.C],表示取自G11表第II部分1.行C列的数据。
1104监管指标公式Microsoft Office Excel 97-2003 工作表
2. 指标计算中平均值计算采取简单算术平均法。
公式为:a(平均值)=(年初值+期末值)/2。
3. 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折年系数表示12/n,其中12是指一年的总月份数,n是指指标数据日期的月份数。
4.“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仅反映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情况:资产损失准备率计算中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的充足情况。
5. 本表中带﹡号的指标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6. 标注“新:”的定义或公式用于适用和参照执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指标的计算,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全部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
农村信用社情况较为特殊,在注8中令作说明。
7.标注“旧:”的定义或公式用于继续执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版)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指标的计算,包括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机构类别。
8.对于农信社而言,进行“资本充足”类指标计算时使用标注“新:”的指标,进行其他与资本相关指标计算时使用标注“旧:”的指标。
信用风险报表G11和G12和G16表讲座课件
第1部分主要项目 (2)
对境内贷款
反映填报机构报告期末发放的使用地为除香港、澳 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项贷 款。
行业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贷款行业投向应根据贷款资金的实际用途。如不能 确定,则按借款人主营业务所在行业分类
金融业属同业往来,故不需在各项贷款项下填报, 以后需留意特别情况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第1部分主要项目 (1)
各项贷款 要对应资产负债表的各项贷款口径 即要求把贸易融资、票据融资、透支、垫款等各项目 按行业填报
8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本表反映填报机构在期末时各项具信用风险的 资产的质量情况。包括其五级分类情况、抵押 品价值、损失准备情况
具信用风险的资产包括:各项贷款、银行账户 的债权投资、金融机构同业往来资产、应收利 息、其他应收款
承诺/或有负债属于具信用风险的表外项目,也 需要填报
5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6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中 国 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7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银监发[2006]75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2007年正式运行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2007年正式运行的通知发布部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文号: 银监发[2006]75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为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管,不断提高银行业监管工作有效性,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风险管理水平,银监会开发建设了“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
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经研究决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自2007年起正式运行,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报送内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及填报说明》(以下简称《报表及填报说明》)要求报送相关报表。
《报表及填报说明》分为基础报表和特色报表两部分。
基础报表重点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情况和主要风险状况,特色报表主要反映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专项业务的风险以及各类别机构的特有业务。
《报表及填报说明》请在银监会互联网站“信息交流平台”下载。
二、报表并表口径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并表口径分为境内汇总数据、法人汇总数据和合并报表数据三类。
境内汇总数据是指填报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各级机构的汇总数据,法人汇总数据是指填报机构作为法人主体(含境外分支机构)的汇总数据,合并报表数据是指报送机构及其附属公司的并表数据。
为减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报送压力,避免重复报送口径不同但内容一致的报表数据,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组织结构分为三组,机构组别的具体界定以及各机构报送报表的并表口径要求详见附件1。
三、频度时间根据风险特性、监管要求以及报送成本等,报表频度分为月、季、半年和年四个报表频率要求。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从2007年1月起,按要求报送2006年12月31日以及其后各期非现场监管报表。
4月和9月月度报表因遇劳动节、国庆节两个法定假日,可顺延三天报送。
关于贷款分类偏离度和贷款迁徙
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省分行为中心进行PPS抽样, 其他商业银行在总行统一进行PPS抽样
总行全部客户(正常贷款) 法人客户样本量 PPS 抽样
对样本进行贷款分类确认 推算总体
个人客户样本量 PPS 抽样
对样本进行贷款分类确认
推算总体
计算偏离度
计算偏离度
加权汇总这两类偏离度
贷款分类偏离度组织管理
贷款分类偏离度监测总体方案 各监管部门制定检查计划和实施细则 组织实施
以法人为单位的贷款分类偏离度 抄送统计部汇总偏离度总体情况
境内中资商业银行 汇总分类偏离度
商业银行分法人的贷款分 类偏离度
4家国有商业银行分省 的贷款分类偏离度
贷款质量迁徙度
一、概念
贷款迁徙度(贷款迁徙率)是一定时期贷款在各种 分类形态中发生变化的程度。 贷款迁徙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评级公司广泛使用的信 用迁徙矩阵,信用迁徙矩阵通过相对简洁明了的报 表,利用统计分析和模型分析,反映银行贷款质量 发展趋势,可以对银行机构的不同质量等级信贷资 产的违约概率和实际价值进行分析,提高银行对信 贷风险判断和揭示的准确性、及时性。 贷款向上迁徙度(正迁徙)=贷款向上迁徙总额/相 对应的贷款总额*100,反映贷款质量向好的状况。 贷款向下迁徙度(负迁徙)=贷款向下迁徙总额/相 对应的贷款总额*100,反映贷款质量恶化状况。
目
年初余额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
本期减少 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各项贷款
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
C1 C2 A3 A4 A5 A6 A7 A8 B3 B4 B5 B6 B7 B8 C3 C4 C5 C6 C7
银行不良贷款清收案例
银行不良贷款清收案例一、借款人基本情况借款人:xx,男,原为宁夏xxxxxx有限公司董事长,贷款用途为购精煤,2011年10月向我行提出贷款申请,在我行申请个人经营性贷款xxx万元。
2011年xx月x日信贷员实地调查,厂区正常生产,认为符合我行贷款条件,2009年xx月24日给借款人发放贷款xx万元,月利率12.5734%,期限1年,还款方式为按月结息,到期还本,由平罗县鑫晟煤制品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翟永刚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前6期客户能按时偿还利息,第7期偿还利息时出现逾期,信贷员多次电话、上门催收,得知厂区经营情况出现恶化,销售额明显下降,库存大,无足够现金流偿还贷款。
三、前期贷款催收情况20xx年x月信贷员对该贷款多次电话、上门催收,因李**和其妻均外出打工无法联系到本人,联保小组其他2名成员称发放贷款后他们3人合伙收购猕猴桃,他们2人只出资,收购猕猴桃主要是李**具体运作,收购生意出现严重亏损也是事实,他们2人也无还款能力,只答应打听和掌握李**行踪,拒绝承担联保还款责任。
多次催收无效侯,支行于2010年5月启动司法程序,对联保成员李**、周**、吕**进行起诉,法院在2010年5月底判决李**、周**、吕**(李**缺席),并申请了了强制执行,但被告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也没有采取更有效措施。
四、保全清收过程2010年6月份后,支行资产清收人员对该笔不良贷款进行仔细分析,将联保成员周**和吕**作为突破口,对这2人多次上门谈话攻心,告知其将自身贷款转借李**使用涉嫌挪用贷款、骗贷和诈骗,2人态度有所转变,但因2人经济困难无力还款,答应积极督促李**还款并积极打听李**行踪,及时向支行报告;2010年9月打听到李**妻子在外地打工的详细地址后,支行催收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外地,找到李**妻子后及时找其催收,但其妻说她也找不到李**本人,李**也一直没和她联系过,家庭生活困难才自己出来打工的,催收人员没有气馁,在李**妻子租住处多日蹲守,确实没有见到李**,才返回支行。
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本年不良贷款处置情况
重组调整 非重组调整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 10.收回现金 11 12 10.1 转为正常后归 还 10.2不减少 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1 2 3 4 5 6 7 8 9 1.期末余额 2.本期增加 3.正常类贷款 4.关注类贷款 5.次级类贷款 6.可疑类贷款 7.损失类贷款 8.合计 9.年初不良贷款减少情况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复核人:汪军 黄色底为含公式区域 无数据部分不填写数据 填报机构:81r00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报送口径: A B 报表日期: C 2011年 D 12月 E 31日 F G H I J K L 年初正常贷款转不良贷款情况及 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 合计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总额 货币单位:万元 M N
贷款迁徙率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制度较世界发达国家银行相比起步较晚,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下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银发〔1998〕151号),要求国有商业对贷款实施分类。
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国内金融机构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正式实施贷款分类。
2007年8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贷款分类进一步进行了规范。
由于贷款分类结果是对某一时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情况的反映,为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分类结果个类别之间动态变化情况的监督,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风险迁徙”指标,衡量风险变化(详见《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2005年12月印发)。
根据该文件规定附件规定:“风险迁徙”指标主要有正常贷款迁徙率(一级指标,包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一级指标,包含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正常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说明(doc 18页)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说明(doc 18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填报说明第一部分:引言本报表旨在收集填报机构贷款质量分类结果中各类贷款自年初至期末的迁徙变化情况以及不良贷款的分类上调及处置情况,全面反映贷款结构变化动态情况,用于对有关机构贷款质量和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第二部分:一般说明1.报表名称: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2.报表编码:银监统0008号3.填报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4.报送口径、频度及时间:法人机构汇总数据(半年报)为半年后25日内。
5.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
6.数据单位:万元。
7.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两位小数。
8.填报币种:本表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填报。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
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第三部分:具体说明本表所统计的各项贷款是指填报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
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本表分为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年初不良贷款减少情况和补充情况四部分。
所反映的内容均为各项贷款的本金账面余额及其变动情况。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反映各项贷款从年初到报告期期末两个时点的质量迁徙情况,即同一笔贷款年初质量五级分类的结果和期末质量五级分类的结果,并不要求统计报告期内的质量变化过程。
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
贷款迁徙率的计算公式:正常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计算公式: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定义与正常贷款迁徙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次级类贷款余额-期初次级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指标释义:期初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是指期初次级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填表人: 无数据部分
万元贷款质量迁徙情况本年不良贷款处置情况年初余额本期减少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合计总额重组调整非重组调整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1112131415填表人
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填报机构: A B C 报表日期: D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 年 月 E 日 F G H I J K L 货币单位:万元 M 本初余额 本期减少
年初正常贷款转不良贷款情况及 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合计 总额
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
重组调整 非重组调整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贷款 损失类贷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期末余额 2.本期增加 3.正常类贷款 4.关注类贷款 5.次级类贷款 6.可疑类贷款 7.损失类贷款 8.合计 9.年初不良贷款减少情况 10.收回现金 10.1 转为正常后归还 10.2不良贷款处置 11.以物抵债 12.贷款核销 13.其他 复核人: 负责人:
现代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填报说明第一部分:引言本报表旨在收集填报机构贷款质量分类结果中各类贷款自年初至期末的迁徙变化情况以及不良贷款的分类上调及处置情况,全面反映贷款结构变化动态情况,用于对有关机构贷款质量和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第二部分:一般说明1.报表名称: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2.报表编码:银监统0008号3.填报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4.报送口径、频度及时间:法人机构汇总数据(半年报)为半年后25日内。
5.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
6.数据单位:万元。
7.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两位小数。
8.填报币种:本表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填报。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
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第三部分:具体说明本表所统计的各项贷款是指填报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
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本表分为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年初不良贷款减少情况和补充情况四部分。
所反映的内容均为各项贷款的本金账面余额及其变动情况。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反映各项贷款从年初到报告期期末两个时点的质量迁徙情况,即同一笔贷款年初质量五级分类的结果和期末质量五级分类的结果,并不要求统计报告期内的质量变化过程。
例如,某笔贷款年初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贷款,报告期内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改善,贷款五级分类结果上调为正常类贷款,而期末借款人经营状况又发生恶化,银行将其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调整为次级类,那么本表仅反映这笔贷款年初为关注类贷款和期末为次级类贷款的情况,期间由关注类贷款上调为正常类贷款、以及其后由正常类贷款下调至次级类贷款的变化不在本表反映。
信用社(银行)1104工程非现场监管试题一
信用社(银行)1104工程非现场监管试题一本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如果在每题中,有一空填错,那么该题不得分)。
第三部分为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1,G01《资产负债项目表附注》的报送方式为(),数据单位为(),其四舍五入的要求为()A.电子报表形式,万元,保留整数B.电子报表形式,元,保留小数后2位C.信件传递形式,万元,保留整数D.信件传递形式,元,保留小数后2位2,G01《资产负债项目表附注》中第Ⅱ部分: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情况简表,月报的报送频度为()、季报的报送频度为()、半年报的报送频度为()A.境内分支机构;境内外分支机构;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B.境内外分支机构;境内分支机构;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C.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境内分支机构;境内外分支机构D.境内分支机构;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境内外分支机构3,G02《表外业务统计表》的报送频度:境内汇总数据为()、法人汇总数据为();无境外分支机构的,按照境内汇总数据填报。
A.月报;年报(含境外分支机构)B.季报;半年报(含境外分支机构)C.年报;年报(含境外分支机构)D.半年报;半年报(含境外分支机构)4,G02《表外业务统计表》的报送时间:季报为()上报、半年报为()上报,逢“劳动节”、“国庆节”法定节假日顺延三天。
A.季后20日;半年后40日B.季后20日后;半年后30日C.季后20日内;半年后40日D.季后10日;半年后30日5,交易账户记录的是填报机构为()目的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A.交易;金融工具和商品头寸B.交易;金融工具C.非交易;金融工具和商品头寸D.非交易;商品头寸6,信用衍生工具合约()交易一方(保障买方)将某一类或某一组特定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另一方(保障卖方),并由其()特定资产的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填报讲明第一部分:引言本报表旨在收集填报机构贷款质量分类结果中各类贷款自年初至期末的迁徙变化情况以及不良贷款的分类上调及处置情况,全面反映贷款结构变化动态情况,用于对有关机构贷款质量和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第二部分:一般讲明1.报表名称: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2.报表编码:银监统0008号3.填报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分行、都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4.报送口径、频度及时刻:法人机构汇总数据(半年报)为半年后25日内。
5.报送方式:以电子报表形式报送银监会。
6.数据单位:万元。
7.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两位小数。
8.填报币种:本表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填报。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治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
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要紧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第三部分:具体讲明本表所统计的各项贷款是指填报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
要紧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本表分为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年初不良贷款减少情况和补充情况四部分。
所反映的内容均为各项贷款的本金账面余额及其变动情况。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反映各项贷款从年初到报告期期末两个时点的质量迁徙情况,即同一笔贷款年初质量五级分类的结果和期末质量五级分类的结果,并不要求统计报告期内的质量变化过程。
例如,某笔贷款年初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贷款,报告期内借款人经营状况发生改善,贷款五级分类结果上调为正常类贷款,而期末借款人经营状况又发生恶化,银行将其贷款五级分类结果调整为次级类,那么本表仅反映这笔贷款年初为关注类贷款和期末为次级类贷款的情况,期间由关注类贷款上调为正常类贷款、以及其后由正常类贷款下调至次级类贷款的变化不在本表反映。
贷款质量迁徙情况以单笔贷款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期偿还的贷款填报本笔贷款的全部剩余本金金额。
年初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情况反映年初不良贷款迁徙为正常贷款(包含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的方式,将发生迁徙的贷款分为重组上调和非重组上调两类进行统计。
在报送本报表时,重组贷款是指借款人财务状况困难,无法遵守借款合同规定的时刻表还款,逾期超过信贷治理政策规定的一定时刻,还款情况已不正常,填报机构不得不对合同规定的还款条件进行修订,对借款人作出减让安排的贷款。
重组贷款的减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条款的调整,如利息或本金的减免、利率低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暂停还本付息等;2.按照信贷治理政策的规定,本来不能给予更长的还款期限,但由于减让安排,在承受额外信用风险的情况下,被迫同意延长还款期限;然而贷款按照现行利率进行延期,银行没有进行借款条件的减让,延期缘故不是由于借款人财务困难,且不承受额外的风险,则贷款不属于重组贷款;3.贷款全部或部分的偿还来源转变为从借款人那儿取得的不动产、借款人对第三者应收款或者其他资产及权益;4.重组也包括新的债务人更换旧的借款人,或增加新的债务人。
重组贷款不论合同条款调整后是否签订新的合同或仅在原合同中进行修改,考虑其经济实质仍为同一贷款的连续变化,均应视为同一笔贷款进行填报。
如某一客户借款到期后未能正常归还,银行将此笔贷款以新合同的形式接着确认,在填报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时,应将其视为贷款重组,而不能填报为新增贷款。
年初不良贷款减少情况反映年初不良贷款的减少部分(即年初为贷款而在期末不再为贷款资产的部分)按减少方式分类的情况,包括转为正常贷款后贷款归还收回的现金、不良贷款处置收回的现金、以物抵贷、贷款核销以及其他资产收回等情况。
补充情况要紧反映报告机构报告期内不良贷款处置的总体情况。
本表中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定义以《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治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的相关要求为标准。
不良贷款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与损失类贷款之和。
(1)贷款质量迁徙情况部分(行:[1]-[8];列:[A]-[H]):[1.期末余额]:指报告期末报告机构各项贷款的五级分类情况。
[2.本期增加]:指报告机构年初至报告期末期间内新发放的,报告期末仍然未收回的贷款的五级分类情况。
外汇贷款在进行汇率折算时,年初贷款及其相关迁徙数据采纳年初汇率,其余数据以期末汇率(详细折算要求见“第二部分一般讲明第10点”)折算。
以上因折算汇率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在本项目中填报。
[3.正常类贷款]、[C]: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4.关注类贷款]、[D]: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阻碍因素的贷款。
[5.次级类贷款]、[E]: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
[6.可疑类贷款]、[F]: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确信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
[7.损失类贷款]、[G]: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A]年初余额:指年初报告机构各项贷款五级分类情况。
[B]本期减少:指报告机构年初的各项贷款以及年初以来新发放的贷款,在报告期末不为贷款资产的部分。
贷款减少包括各机构年初贷款的正常收回和不良贷款通过处置收回现金、以物抵贷和不良贷款核销(含因贷款重组而减免的本金的核销处理)以及年初以来新发放并收回等情况。
[3.C]正常类贷款-正常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正常类的各项贷款,期末仍然为正常类贷款的部分。
[3.D]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正常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关注类贷款的部分。
[3.E]正常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正常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次级类贷款的部分。
[3.F]正常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正常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可疑类贷款的部分。
[3.G]正常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4.C]关注类贷款-正常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正常类贷款的部分。
[4.D]关注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的各项贷款,期末仍然为关注类贷款的部分。
[4.E]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次级类贷款的部分。
[4.F]关注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可疑类贷款的部分。
[4.G]关注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关注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损失类贷款的部分。
[5.C]次级类贷款-正常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正常类贷款的部分。
[5.D]次级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关注类贷款的部分。
[5.E]次级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的各项贷款,期末仍然为次级类贷款的部分。
[5.F]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可疑类贷款的部分。
[5.G]次级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损失类贷款的部分。
[6.C]可疑类贷款-正常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可疑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正常类贷款的部分。
[6.D]可疑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6.E]可疑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可疑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次级类贷款的部分。
[6.F]可疑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可疑类的各项贷款,期末仍然为可疑类贷款的部分。
[6.G]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可疑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损失类贷款的部分。
[7.C]损失类贷款-正常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损失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正常类贷款的部分。
[7.D]损失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损失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关注类贷款的部分。
[7.E]损失类贷款-次级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损失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次级类贷款的部分。
[7.F]损失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损失类的各项贷款,期末变成可疑类贷款的部分。
[7.G]损失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指年初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结果为损失类的各项贷款,期末仍然为损失类贷款的部分。
例:假设A商业银行年初各项贷款余额为655.75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597.45亿元、关注类贷款24.71亿元、次级类贷款15.46亿元、可疑类贷款13.39亿元、损失类贷款4.74亿元;年初五级分类为正常类的597.45亿元贷款,报告期内共收回或处置了47.22亿元,期末五级分类仍然为正常类的贷款481.45亿元、变成关注类的贷款62.45亿元、变成次级类的贷款5.67亿元、变成可疑类的贷款0.55亿元、变成损失类的贷款0.11亿元;年初五级分类为关注类的24.71亿元贷款,报告期内共收回或处置了0.11亿元,期末五级分类变成正常类的贷款2.55亿元、仍然为关注类的贷款18.99亿元、变成次级类的贷款2.34亿元、变成可疑类的贷款0.70亿元、变成损失类的贷款0.03亿元;年初五级分类为次级类的15.46亿元贷款,报告期内共收回或处置了0.22亿元,期末五级分类变成正常类的贷款0.27亿元、变成关注类的贷款1.07亿元、仍然为次级类的贷款12.83亿元、变成可疑类的贷款1.04亿元、变成损失类的贷款0.02亿元;年初五级分类为可疑类的13.39亿元贷款,报告期内共收回或处置了0.08亿元,期末五级分类变成正常类的贷款0.04亿元、变成关注类的贷款0.31亿元、变成次级类的贷款0.43亿元、仍然为可疑类的贷款10.64亿元、变成损失类的贷款1.89亿元;年初五级分类为损失类的4.74亿元贷款,报告期内没有收回或处置,期末五级分类变成关注类的贷款0.10亿元、变成次级类的贷款0.10亿元、变成可疑类的贷款0.49亿元、仍然为损失类的贷款4.05亿元;报告期内新发放且期末尚未收回的各项贷款143.14亿元,这部分贷款期末分类为正常类的贷款138.04亿元、关注类的贷款0.38亿元、次级类的贷款0.29亿元、可疑类的贷款4.02亿元、损失类的贷款0.41亿元;A商业银行期末各项贷款余额为751.26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622.35亿元、关注类贷款83.30亿元、次级类贷款21.65亿元、可疑类贷款17.44亿元、损失类贷款6.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