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体育教案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生命体征教案
![生命体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759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1.png)
生命体征教案一、引言生命体征是评估一个人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身体异常,进行正确的干预和治疗。
因此,了解和掌握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生命体征的常用指标和监测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二、生命体征指标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
不同的指标反映了不同方面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活动,对判断和监测患者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1 体温体温是人体内部温度的表现,通常使用摄氏度(℃)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正常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间。
体温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新陈代谢、炎症情况和感染程度等。
2.2 脉搏脉搏是心脏收缩引起的动脉脉动,通常在动脉部位,如颈动脉或腕动脉等处进行检测。
正常成人脉搏频率为60-100次/分钟。
脉搏变化可以反映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和体液平衡等。
2.3 呼吸呼吸是指人体通过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通常以每分钟呼吸次数(次/分钟)来表示。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在12-20次/分钟之间。
呼吸的变化可以反映肺功能、呼吸道疾病和气体交换情况等。
2.4 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由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压力值组成,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
血压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状况、血管弹性和血液流动情况等。
三、生命体征的监测方法理解生命体征指标后,接下来就需要学习如何准确、快速地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技巧:3.1 体温测量方法•使用电子体温计:将电子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按下开关启动测量,等待测量完成。
•使用耳温计:将耳温计放入患者外耳道,按下测量按钮,等待测量结果。
•使用额温计:将额温计放在患者额头上,按下测量按钮,等待测量结果。
3.2 脉搏测量方法•颈动脉测量:使用手指触摸颈动脉,计算脉搏的跳动次数,通常持续计时60秒,记录跳动次数。
脉搏心率体温计课程设计
![脉搏心率体温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759b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0.png)
脉搏心率体温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心率和体温的概念及其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2. 学生能掌握使用脉搏心率体温计的正确方法和步骤;3. 学生能描述正常脉搏、心率和体温的范围,并了解其生理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脉搏心率体温计,准确测量自己的脉搏、心率和体温;2. 学生能够分析测量结果,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异常脉搏、心率和体温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测量和健康监测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 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探究类课程,结合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脉搏心率体温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健康监测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他们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自身健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人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脉搏、心率和体温在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2. 理论知识学习:a. 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b. 心率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c. 体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健康监测与评估3. 实践操作:a. 脉搏心率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b.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测量脉搏、心率和体温;c.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测量结果,判断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脉搏心率体温计的使用4. 异常情况分析:a. 介绍常见的异常脉搏、心率和体温情况;b. 学生分析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可能的危害;c. 讨论如何预防和处理异常情况。
小学科学实验测量脉搏
![小学科学实验测量脉搏](https://img.taocdn.com/s3/m/7511ff0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5c.png)
6.将并拢后的右手三手指搭到左手手腕处,注意,右手的无名指搭在左手手腕处的靠手掌处的横纹内侧,食指要恰好搭在两根“筋”的靠左手拇指一侧的一根“筋”的外侧,三根手指都处在这根“筋”的外侧。
7.注意感觉,此时右手中Hale Waihona Puke 一般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8.一人挥动秒表协助计时,自己数一下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反复试验几次,准确找到脉搏的跳动。
2、可以半分钟计数,将所计数字乘以2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数。
备
注
小学科学实验详解
实验名称
测量脉搏
实验类别
观察、分组
实验目的
1.使学生学会测量脉搏。
2.帮助学生了解脉搏测量的意义。
实验器材
秒表、白纸等。
实
验
步
骤
1.学会使用秒表计时。
2.伸出左手,半握拳,拳心向上放于桌面。
3.观察手腕处,发现随着手腕的收缩与展开有两条明显的横纹。
4.用右手按摸左手手腕处中间,发现有两根比较明显的“筋”。
生命体征测量教案模板范文
![生命体征测量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1510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6.png)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并能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护理工作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命体征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正常生命体征的范围及异常情况。
教学难点:1. 生命体征测量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2. 如何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生命体征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是生命体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二、讲解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1. 体温测量:讲解腋测法、口测法和肛测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演示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2. 脉搏测量:讲解手腕脉搏、颈部脉搏和耳后脉搏的测量方法,演示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
3. 呼吸测量:讲解呼吸测量方法,演示正确测量呼吸的方法。
4. 血压测量:讲解袖带法测量血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演示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讨论与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代表的患者健康状况。
2. 分析正常生命体征的范围及异常情况。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命体征测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
2.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3. 学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教学延伸:1. 邀请临床医生为学生讲解生命体征测量在临床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生命体征测量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材料:1. 教案2. 生命体征测量工具(体温计、血压计、脉搏计等)3. 多媒体课件备注: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健康教案—自己动手测量体温和脉搏
![小学健康教案—自己动手测量体温和脉搏](https://img.taocdn.com/s3/m/eb43f85c336c1eb91a375d4b.png)
小学健康教案—自己动手测量体温和脉搏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学会测量自己的体温和脉搏,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2、教育学生经常测量自己的体温和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具和学具:
教学过程
1、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新课:板书课题
师:什么,大家回忆一下,每次体格检查的时候,都检查些什么内容,
生:听心肺。
量身高、称体重。
还要查视力。
还要我们向一个小铁桶里吹气。
师:那是测量我们每一个人的肺活量的。
还有什么内容,
2、出示要求:
测量体温
A.使用温度计
B.出示测量要求
C.认识体温
测量脉搏
A.使用仪器:脉搏测量器
B.出示测量方法
注意事项
A.测量前不得进行体育运动
B.测量体温时要注意安全
C.测量脉搏时心情要保持平静,身体要保持安静放松
以上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掌握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了吧!希望大家今后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参加体格检查,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时时保持健康,将来更好地参加祖国的建设。
4、预防牙周炎
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牙周疾病,以及牙周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怎样预防牙周疾病。
3、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牙齿的结构与蛀牙的产生。
懂得如何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应放在引起牙龈炎的主要原因以及症状上。
难点是如何预防牙周疾病与牙齿的保健。
小学体育《体温与脉搏》教案
![小学体育《体温与脉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8b1c2ad51f01dc281f12f.png)
课的内容:《体温与脉搏》教学构思:一、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呈现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教育只注重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效性。
二、巧设活动,学习方式多样化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本节课通过动手实际操作来满足儿童的需要,并且以儿童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配合他们亲手查找有关资料以及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自身健康为教材内容。
三、评价形式多元化评价时,我以饱含热情的语言为主,同时配合掌声等形式进行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让学生了解体温与脉搏的形成,还让学生清楚知道人体体温、脉搏的测量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进行自我检查,并且能够帮助别人。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与脉搏的形成。
2.探究人体温与脉搏的测量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体温与脉搏的测量方法。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体温、秒表。
四.教学过程导入(谈话)师:同学们,你们想当医生吗?生:想。
师:好,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体温与脉搏》,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你就可以当一个小医生了。
(老师切幻灯片,并板书课题)师:(切幻灯片并提问)图片描述了什么?生:测量脉搏.师:对,那么如何测量脉搏呢?下面我们进行分组探究。
生:根据了解的资料进行探究。
(数分钟后)师:哪个小组派代表把你们探究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回答正确后,老师板书,并切幻灯片。
)要想测脉搏,我们必须先找到它,(腕关节上侧动脉搏动处)哪位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脉搏的位置。
生:到前边展示。
老师适时指导。
师:大家找一找自己的脉搏。
生:找脉搏。
师:(老师巡视指导,待大家都找到)。
我们测一下自己的脉搏,先出示表格,并交代小组长记录。
同学们两人相互配合一个当医生,一个当病人,测试并记录,老师记时。
生:测试。
完后小组长记录。
师:医生病人互换。
老师记时。
生:测试。
并记录。
师:让小组长读自己小组的体温统计。
生:读。
六年级体育教案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全国通用
![六年级体育教案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d6896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6.png)
343青春期个人卫生知识;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变化与特征。
2.了解、掌握青春期卫生知识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良好品质。
3.使学生了解人体的体温与脉搏是怎样形成的,学会体温、脉搏常用的测量方法。
教学对象:小学6年级(青春期萌芽时期)学情分析:青春期是指人体由儿童过渡到成人的一个阶段,六年级学生便处在这一时期,学生身体外形剧变,内脏器官逐渐成熟,此时我们进入了人生发展的二次“生长高峰”。
因此,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卫生,以及如何对这些变化进行处理。
教学重点:1.讲清青春期发育出现的各种现象与卫生知识处理方法。
2.深入解析体温与脉搏的测量。
3.体会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知识,正确应对青春期。
教学难点:心理的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消除惊奇感和不安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成长观和价值引导。
教学方法:知识归纳法,教师讲授法,直观演示、学生讨论与角色扮演课前准备:ppt课件,体温计、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1.谈话引入各位同学们,最近老师总能听到同学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长大了。
这是因为你们正处在青春期发展阶段,提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在青春期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个人卫生?请同学们摸一下自己的头和脖子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会感到手是凉的,额头会比手要暖和,说明每个人都是有体温的。
放在脖子上的手能感觉到跳动,那是脉搏的跳动。
课件展示(一)出示关于青春期卫生知识树状图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二)出示体温计的实物图3.提问:从老师这些图片中,你们了解到了那些知识4.导入课题今天关于个人卫生知识与体温脉搏的测量一课,我们一起探究“青春期卫生教育与实践”。
(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深入学习1.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一)你们知道青春期怎样注重卫生?(二)你们知道体温测量部位分别在哪里吗?(三)谁知道什么是脉搏?2.分别探讨讨论(一):你们知道青春期怎样注重卫生?出示图片:女性生殖系统挂图加注解,学生分别说一说(交流后)教师补充介绍:女生进入青春期后,每个月子宫会出血一次,这是女性成熟的标志。
小学5-6年级健康教育知识:脉搏测定的方法及意义
![小学5-6年级健康教育知识:脉搏测定的方法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b76732401f69e31433294c2.png)
脉搏测量方法及意义5-6年级脉搏速率是以脉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来测量。
可以测量出15秒钟的速率,然后再乘以4 。
重要的是在计算其跳动时,第1下为0,接着才是1、2、3。
这么一来,就可以得到1分钟的脉搏速率。
桡骨的脉搏将3 根手指头置于手腕上,靠近大拇指的那一侧,同时置放于皮肤的上方。
稳定地压于上方,可以感觉到手指下方有东西在跳动。
不要用大揭指去测量脉搏,因为拇指也有血液的脉动,这会造成计算时的困扰。
当想要测试的时候,不要压得太用力,因为会阻塞了动脉的血液流动。
颈动脉的脉搏另一测量脉搏的方式是颈部。
在下巴侧与耳垂下方内侧和外侧,靠近喉结的旁边,可以感觉到脉搏。
休息的脉搏休息的脉搏是在长时间休息后所测得的脉搏。
举例而言.假如在早晨醒来后第1件事就是测脉搏,这脉搏速率就是“休息的脉搏”。
假如刚喝完1杯咖啡或茶,或是刚从闹钟的响声中醒来,那么所测得的脉搏就不十分精确。
开始的脉搏这脉搏是在开始运动前所测得的脉搏速率。
这是个很好的指标,因为当脉搏速率已经提升了,才会知道要如何不过度运动.而超过安全的训练范围。
运动脉搏这是在完成运动后10秒钟内所测得的脉搏,从中可以得知运动量是否适合自己(当然,只要愿意,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测脉搏。
当刚开始做一个运动课程,而有所感觉的时候,这么做是很有效的)恢复的脉搏这是在完成运动以后,要知道心跳恢复速度所测的脉搏。
要养成在某个固定课程(例如伸展运动)之后测脉搏的习惯,或是在停止运动约90秒钟后进行测量。
如果有时候是在完成运动后90秒钟测量,偶尔则在4分钟后测定,那么便不足以作为可以依据的数据。
假如自我感觉较健康,便可以看到脉搏速率有所进步。
愈是健康,便愈能感受得到心跳很快地就能够恢复正常。
假如习惯于这一类的运动,可以发现身体的感觉是如何的。
这时的心跳速率是适当的(这被称为感知运动量)。
通过恢复脉搏,就不必在运动过程中,老是停下来测量脉搏。
以下所述,为在做有氧运动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正常情况。
六年级体育说课稿《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
![六年级体育说课稿《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https://img.taocdn.com/s3/m/f99da4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0.png)
六年级体育说课稿《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一. 教材分析《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掌握体温和脉搏的测量方法,并理解其测量意义。
教材中包含了体温和脉搏的测量步骤、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解读等内容。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自我监测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理知识,对于体温和脉搏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方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为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测量意义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体温和脉搏的测量方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我监测身体状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测量体温和脉搏的重要性,增强健康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温和脉搏的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
2.教学难点:体温和脉搏测量方法的熟练运用,测量意义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体温计、脉搏计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演示:讲解体温和脉搏的测量方法,演示测量工具的使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测量心得,讨论测量意义。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强调测量体温和脉搏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1.测量方法–体温:口腔、腋下、肛门–脉搏:手腕动脉2.测量工具3.测量意义–了解身体状况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测量方法的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等。
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
![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83d0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e.png)
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常用方法。
2.掌握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操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身高的测量方法(1)直接法利用直尺或测量衣像台直接量取身高。
(2)间接法在膝部、足底、踝部等处放置标志后估算身高。
2.体重的测量方法(1)秤量法利用称体重秤直接量取体重。
(2)间接法通过肚围、臀围、腰围等测量后估算体重。
3.脉搏的测量方法(1)手腕法利用手指触摸手腕处动脉直接量取脉搏。
(2)颈动脉法利用手指触摸颈部动脉直接量取脉搏。
三、教学重点1.身高、体重的直接量取方法。
2.衣物的影响,如何准确测量。
3.脉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难点1.学生操作时应注意的重点。
2.遇到测量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操作法: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讨论法: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
六、课堂设计1.引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重要性。
2.知识讲授:介绍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操作演示:进行身高、体重、脉搏的操作演示,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脉搏的实践操作,班级内互相测量并记录结果。
5.讨论总结:针对操作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七、教学评估1.考察学生学习了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是否能熟练操作并记录结果。
2.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理解及反馈。
八、教学资源1.身高体重测量工具:衣像台、体重秤、尺子。
2.脉搏测量工具:秒表、手表。
3.教学PPT、视频。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了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在下一次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表现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延伸在本节课程完成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身高体重与健康的关系,探讨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适宜的身高。
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bf8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f.png)
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教案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引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而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和脉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教案,帮助教师们在小学心理健康第一课中教授学生如何准确测量身高、体重和脉搏。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身高、体重和脉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相应的工具(如尺子、体重秤和秒表)来测量身高、体重和脉搏;3. 学生具备正确记录相关数据的能力,并能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尺子、体重秤、秒表、图表、纸和笔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和橡皮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提到身高、体重和脉搏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解测量身高(15分钟)1. 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尺子,并解释其用途和相关单位。
引导学生了解身高的标准单位是“厘米”。
2. 示范如何正确测量身高:站直、脚并拢、背部贴靠测量墙壁,平视前方,目光水平。
3. 将学生置于一起进行实际操作,逐一指导学生进行身高测量,并记录结果。
4. 分类讨论,并鼓励学生提问关于身高测量的问题。
Step 3:讲解测量体重(15分钟)1. 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体重秤,并解释其用途和相关单位。
引导学生了解体重的标准单位是“千克”。
2. 示范如何正确测量体重:脱鞋、穿衣服称重后减去自己的体重,得到净体重。
3. 将学生置于一起进行实际操作,逐一指导学生进行体重测量,并记录结果。
4. 分类讨论,并鼓励学生提问关于体重测量的问题。
Step 4:讲解测量脉搏(15分钟)1. 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并解释脉搏的意义,并说明手腕和颈部是最常用的测量脉搏的位置。
2. 示范如何正确测量脉搏:用指尖轻轻触摸动脉,计算出一分钟内的跳动次数。
小学数学《男女生脉搏》公开课教案:培养孩子健康意识的必修课
![小学数学《男女生脉搏》公开课教案:培养孩子健康意识的必修课](https://img.taocdn.com/s3/m/b866583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a.png)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小学数学中的一堂非常有意义的公开课——《男女生脉搏》。
这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了解人体的构造与功能,学习如何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课程目标1.了解人体脉搏的基本知识和检查方法。
2.认识男女生脉搏在体位、年龄、体温等方面的异同。
3.培养孩子的医学素养,了解身体的重要性和健康的保持方式。
二、课程内容1.什么是脉搏?脉搏是心脏收缩时由动脉血液传导的搏动,通过脉搏的强度和快慢可以得知心脏的健康状况。
2.如何检查脉搏?检测脉搏,应该准确地找到搏动的动脉,通常在身体的脉搏点处。
以手腕为例,要用两个手指轻轻按压到腕动脉的位置,并记录下每分钟的脉搏数。
3.男女生的脉搏有哪些异同?男女生的脉搏有很多不同之处,包括体位、年龄和体温等方面。
通常来说,女性脉搏比男性慢,脉搏的位置也更加难以找到。
而儿童的脉搏相对于成人会更加频繁,而老年人的脉搏则会趋于缓慢。
4.脉搏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我们还会讲解脉搏的一些相关知识,如舒张压、收缩压、脉率等。
这些重要的概念有助于孩子理解自己身体的功能和状况。
三、教学方法1.讲授老师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脉搏的相关知识和检查方法。
2.互动可邀请一两位学生主动模拟起立、手势练习、互叫脉搏检查等,以加深对脉搏的了解。
3.小组合作根据人体脉搏的特点,针对各种情况,分小组合作,做一些相关的护理练习等。
4.游戏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快速识别脉搏眼”、“闯脉搏关”等等。
四、教学资源1.生物宝典: 可以播放人体运行、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等多个部分相互配合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脉搏的形成和作用。
2.医学科普书籍: 资源丰富,除营养学等方面内容外,其三大擅长的领域之一是健康资讯。
书籍中最常见的类别就是健康知识科普层面的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
五、课后学习1.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加深对脉搏相关知识的理解。
六年级体育健康教案
![六年级体育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8d4f10242a8956bece4cb.png)
课题:身高体重脉搏的测量总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脉搏,使学生知道身高,体重,脉搏的能反映人的生长发育状况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测量脉搏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学会测量的方法教具:身高尺、体重秤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身体有什么变化?同学们在这四年里,虽然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身高,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身高、体重是反映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健康状态的一个显著指标。
除此之外,脉搏也是反映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2.介绍脉搏说明什么是脉搏?血液从心脏出来冲击手腕血管时,血管随着血液的冲击而产生跳动,我们把这种跳动叫脉搏,把手腕处动脉的搏动称为脉搏说明脉搏与心脏跳动的一致性?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通过测量脉搏,可以测量脉搏,可以反映出心脏、血管的功能,间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脉搏跳动太慢,太快或不规则,多可能是身体不正常的表现。
你们有没有发现过脉搏太快,太慢的情况?二、指导学生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1、教师讲解测量的方法。
并进行演示。
2、学生练习三、布置作业:思考与练习的问题教学小结:学生对了解自己身体的奥秘积极生非常高,在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脉博时提出了很多想法。
课题:人体的温度总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C左右,初步了解人体温度在一天中的变化。
2、让学生掌握用体温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人体温度产生及保持平衡的原因,知道人体温度标志着人的健康状况,体温不正常应及时看医生。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用体温表测体温的基本方法。
教具:普通温度计和体温各若干根课时:1 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1、(展示温度计)大家用手握住温度计的液泡部分,过一会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二、学习新课1、人体是有温度的,谁能说说人体的正常的温度是多少?2、测人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3、交流。
4、小结:这是因为人的体温在24小时里不是不变的,清晨和下午体温相差不超过1C。
教案脉搏监测
![教案脉搏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054d80fd6c175f0e7dd137a9.png)
五年级课题:
《脉搏监测》
日期
11.9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脉搏监测的基本方法,知道一些概念。
2、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跑的节奏感。
3、教育学生关注身体健康,树立安全锻炼的意识。
教学
内容
《脉搏监测》
程序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运动
负荷
次
数
强
度
开
始部分3′
课
堂
常
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
**********
要求:学生整队快静齐。
1 弱
准
备部分8′
1、教师讲解什么是脉搏以
及传授学生脉搏的测试方
法。
2、游戏:《回龙宫》
教师变换“东宫”位置
游戏结束教师计时,学生测
脉搏
组织:
进入情景,按游戏规则进行
游戏。
1 中
基
本部分15′
定时跑3~5分钟
教学任务:
1、学生分4组,各自在“8”
上跑3分钟。
2、学生分男女两大组,在
大“8”字路线上定时跑5
分钟。
3、跑完边走边测脉搏,报
数。
要求:
1、教师强调呼吸方法。
2、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
项。
组织:
要求:坚持不下来的学生场
边跑走交替运动。
2 高。
体育脉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体育脉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82c72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脉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脉搏计测量脉搏。
- 学生掌握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到运动对身体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脉搏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 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脉搏计的使用方法。
- 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脉搏?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脉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学生观察并提问。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脉搏计测量脉搏,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交流操作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脉搏与运动强度关系探究1. 教师讲解脉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实验探究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脉搏变化。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练习使用脉搏计测量脉搏,记录不同运动强度下的脉搏数据。
2. 学生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使用脉搏计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
2.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下列句子填入正确答案
(一)、青春期卫生知识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二)、体温计测量的方法分别有液、口、肛这三种,液代表的部位是(腋窝);口代表的部位是(口腔);肛代表的部位是(直肠)。
(三)、恒定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是(60—80次)
2.PPT课件展示
(一)出示关于青春期卫生知识树状图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二)出示体温计的实物图
3.提问:从老师这些图片中,你们了解到了那些知识
4.导入课题
今天关于个人卫生知识与体温脉搏的测量一课,我们一起探究“青春期卫生教育与实践”。(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深入学习
343青春期个人卫生知识;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变化与特征。
2.了解、掌握青春期卫生知识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良好品质。
3.使学生了解人体的体温与脉搏是怎样形成的,学会体温、脉搏常用的测量方法。
教学对象:
小学6年级(青春期萌芽时期)
学情分析:
青春期是指人体由儿童过渡到成人的一个阶段,六年级学生便处在这一时期,学生身体外形剧变,内脏器官逐渐成熟,此时我们进入了人生发展的二次“生长高峰”。因此,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卫生,以及如何对这些变化进行处理。
(交流后)1.教师补充介绍:脉搏与体温一样都是稳定的,按照现阶段你们脉搏每分钟60-80次都是正常的,你们可以通过触摸自己的动脉来感觉—教师演示。并且运动以后的脉搏次数是高于运动前的。
同学们,你们说说脉搏的测量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对,心脏的跳动和脉搏的跳动是一致的,疾病来临之时同时能影响脉搏的频率,无论是快还是慢都能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从中通过测量的方法也能有效的判断自己的身体。
ppt课件,体温计、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
1.谈话引入
各位同学们,最近老师总能听到同学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长大了。这是因为你们正处在青春期发展阶段,提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在青春期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个人卫生?请同学们摸一下自己的头和脖子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同学们会感到手是凉的,额头会比手要暖和,说明每个人都是有体温的。放在脖子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手能感觉到跳动,那是脉搏的跳动。
学生交流总结测量体温的意义
提问:哪个同学能来告诉大家你们有了解到的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如果体温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就说明有疾病发生,人的健康受到了威胁,这是体温计就能起到作用,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变化,第一时间通过测量对身体进行判断是否生病。
讨论(三):谁知道什么是脉搏?出示图片:心脏跳动的动图,分组根据出示图片给小组同学找脉搏,然后学生分别说一说你测量的脉搏每分钟跳动多少次?,
1.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一)你们知道青春期怎样注重卫生?
(二)你们知道体温测量部位分别在哪里吗?
(三)谁知道什么是脉搏?
2.分别探讨
讨论(一):你们知道青春期怎样注重卫生?出示图片:女性生殖系统挂图加注解,学生分别说一说
(交流后)教师补充介绍:女生进入青春期后,每个月子宫会出血一次,这是女性成熟的标志。然后用师生问答的方式看能回答出几点有关知识:
青春期卫生知识—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换床单被套
经期卫生注意—注意外阴清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期间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讨论(二):你们知道体温测量部位分别在哪里吗?出示图片:体温计和人体结构图,学生分别说一说
(交流后)1.教师补充介绍:正常人的体温是37.c左右,操作之前我们应该把温度甩到34.c以下,(老师边说边用温度计做示范)用体温计测量的方法分别有液、口、肛这三种,液代表的部位是腋窝;口代表的部位是口腔;肛代表的部位是直肠。
教学重点:
1.讲清青春期发育出现的各种现象与卫生知识处理方法。
2.深入解析体温与脉搏的测量。
3.体会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知识,正确应对青春期。
教学难点:
心理的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消除惊奇感和不安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成长观和价值引导。
教学方法:
知识归纳法,教师讲授法,直观演示、学生讨论与角色扮演
课前准备:
3.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持个人卫生,知道如何使用体温计,如何测量脉搏,以后身体发生疾病的时候,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对自己作出判断,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意识。
三、拓展调研内化体验
1.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积极面对青春期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2.讨论:如何对所学习的健康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3.教师小结:我们都应该用积极乐观心态采用正确的方法消除问题,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要有创新能力、拼搏精神,要知行统一。老师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们都能无惧困难,面对挫折和挑战,有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