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

合集下载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企业之一,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 企业之一。

然而在高速成长的背后,药明康德还面对着一系列隐忧,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

预计CRO+CMO(贴牌生产)的模式可能成为药明康德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在收入增长、医保覆盖面扩大、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五年中国医疗服务和药物需求增长可能会逐渐加速。

据IMS Health等机构预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在2013年前后将进入世界前三名。

中国企业在研发外包(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和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CRO是专业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的企业,主要依靠承接大型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外包合同实现盈利。

1996年加拿大制药公司MDS Pharma Service在北京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CRO企业,主要提供临床试验服务。

1998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颁布管理办法,规范药品注册和临床试验管理流程,为CRO 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此后,大型跨国CRO企业Quintiles、Covance、Kendles等陆续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带动了中国CRO产业发展。

截至2009年底,国内已有专业CRO企业300余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单北京地区已有CRO企业约100余家。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CRO企业,如药明康德、万全科技、星昊医药等。

新药研发过程漫长,投入大风险高,已经成为大型制药公司的成本重心,CRO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为保证不断推出新的专利药,维持高利润率,大型制药公司通常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新药研发项目储备(drug pipeline)。

中国临床CRO公司集合

中国临床CRO公司集合
天津方恩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中恒和信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北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大新药临床研究中心 南京力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欣诚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科翔柏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先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凯锐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劳登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康平医药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华安佛医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市奥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立创投(北京)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市普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斗星医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迪美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康诺平(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翰博瑞强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旭泽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卫必成国际医药研究中心
朗晖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卓越同创药物研究院
北京凯德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济南三邦立达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播实之星 北京远博康惠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
相关产品
机构特点
江苏泰州,PPD拥有 一个疫苗临床研究 中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号汇龙森科 技园1号楼1328室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5号中天大厦8层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金庄3号万全大厦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13号4层
佰泰荣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凯维斯医药咨询有限公司(原名:北京阿
斯特医药咨询有限公司)合资Kendle
合资 CRO
International 北京依格斯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 杭州泰格医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PEX EPS Engles EXCEL KINDLEWITS Accelovance (阿克赛诺)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CRL

【创业故事1000例(4)】药明康德李革的故事

【创业故事1000例(4)】药明康德李革的故事

药明康德李革的故事成立于2000年底的无锡药明康德是李革第二次创业的产物。

1993年,李革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专业博士毕业。

凭借其在攻读博士期间发明的专利技术“标记的组合化学技术”,李革获得了风险投资,在美国第一次创业,创办了一家生物医药公司。

该公司于199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

在此过程中,李革对美国新药开发的技术和市场运作掌握了第一手经验。

1999年,李革受邀回国访问考察。

此时,国内的医药研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医药研发外包业务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甚至还未为人所知,国外对国内在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指控更是层出不穷。

但已经具有医药研发技术和商业运作经验的李革敏锐的感觉到,在中国开展医药研发业务外包业务,具有人力资源和技术上的很多优势。

李革说,“在美国,新药开发的成本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

药品每提早一年上市销售,整个美国医药行业相当于多获利5000亿美元。

但新药开发的成功率却只有0.1%,比太空技术的成功率还低。

并且,新药开发的周期越来越长。

”导致如此低的开发成功率,“关键是人力资源的限制。

新药开发需要合成大量新的化合物。

但美国医药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

像我们的副总裁陈宏伟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几十个专利,但在美国公司时,手下只有20多人的开发团队就算不错了。

而在药明康德,他手下可以有200多人的技术团队,再加上有技术和实验室条件,大大增加了合成新化合物的能力,增加了新药开发的成功概率。

”李革说。

这种人力瓶颈是李革在美国经营其医药公司时遇到的最大障碍,这种障碍正是李革回国重新创业的最大动力。

药明康德的价值在于:“以药明康德的人力资源规模,把真正能做成药的化合物都做出来,实现了很多海外大型医药企业无法实现的能力。

”正是看中了国内的人力资源优势,2000年底,药明康德在无锡注册成立。

其中,李革以自有的知识产权和入股。

创业伊始,李革就确定了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模式,更类似于一个开放的开发平台: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主要提供实验室研发服务,以及高级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研究生产服务。

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

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

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CXO行业情况:CXO行业包括CRO/CMO/CDMO,即合同研发服务组织、合同生产业务组织、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组织,通过合同外包形式,接受制药企业或者生物科技公司委托,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研发服务,提供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制剂生产等。

其中,CRO可以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两大类。

临床前CRO业务主要针对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包括靶点确定、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候选药物的确定、动物试验等。

国内从事临床前CRO 业务的A股公司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量子生物、美迪西、昭衍新药等。

临床CRO主要是针对药物临床试验阶段,国内从事临床CRO 业务的A股公司包括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等。

国内从事CDMO/CMO 业务的A股公司有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以及部分原料药企业。

CRO业务的核心产能是员工数量,CDMO/CMO业务的核心产能是固定资产数量。

CXO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投入持续高速增长、受成本等因素影响,海外研发外包需求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药事政策倒逼药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首先,CXO行业收入来自于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支出。

过去几年,全球前30大药企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5%左右增速。

而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意愿主要取决于其融资情况。

17-19年,美国医疗行业投融资额分别达到177、224、198亿美元,较此前几年平均100-120亿美元有较明显的增长。

其次,CXO行业存在的价值首先就是能够帮助药企在药物研发及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因此CXO产业链必然会逐渐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北美CRO全球份额将从2015年的50%降到2021年的44.8%,而亚太地区份额将从2015年的12.9%增长到2021年的19.1%。

随着国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数量的高速增长,高学历人才数量的高速增长,预计CXO产业将受益于国内工程师红利,不断向国内转移。

CRO排名

CRO排名

一、2018年中国医药研发服务CRO/CMO企业十强名单:第一名:药明康德药明康德在2017年的收入为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

该公司为大多数全球大型药企、中国大多数大型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以及许多小公司提供提供合同研究。

药明康德的组合资产包括小分子研发和制造、生物制剂研发和制造、细胞疗法及基因疗法的研发和制造、医疗器械测试、分子检测和基因组学等等。

该公司平台正在承载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创新合作伙伴的数千个研发创新项目。

目前,该公司雇员有14000名。

第二名:康龙化成康龙化成是全球制药企业、生物科技研发公司及科研院所提供跨越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两个阶段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CRMO 解决方案,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在新药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取得成功。

康龙化成在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亿元,较上一年增长近%,2015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

第三名:泰格医药泰格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公司(CRO)。

为客户在降低研发风险、节约研发经费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服务,从而推进产品市场化。

2017年营收亿元,同比增%,净利润亿元,同比增%。

第四名:凯莱英凯莱英是国内领先的CDMO企业,目前拥有6家研发生产企业、1家分析服务公司、4家销售公司、1家CRO公司。

于2016年11月上市。

主要为默沙东、礼来、辉瑞等全球制药公司服务,成为其中两家跨国制药公司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五家跨国制药公司的首选供应商之一。

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期增长%;剔除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达亿元,同比增长%。

第五名:博腾股份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是国内领先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组织(CDMO),主要致力于为全球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等提供从临床早期研究直至药品上市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无锡药明康德 中国创造

无锡药明康德 中国创造

无锡药明康德中国创造?2008-07-24 22:06通过为跨国制药公司提供研发服务,年轻的无锡药明康德公司赢得了国际尊重,也丝毫不受国内成本压力的影响。

他们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创造或许比想象中离我们更近。

“出国时,你们自己问问,…无锡药明康德‟听说过没有,看看哪个跨国医药公司会说没听过?再说些个做原料药的中国企业的名字,看看哪个是人人都知道的?”近来,一位医药行业的老专家在多个会议上反复这样发问。

老人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着急。

面对这样的提问,国内制药大佬们很难抬起头来。

几十年辛苦下来,中国制药行业多少可以告慰先人了,原料药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有的品种占了全球份额的90%,别的行业梦寐以求的定价权,他们已握在手中。

但现在,一个成立不到10年的后生公司——“药明康德” ——从国外到国内,居然处处让他们黯然失色!颜面无光事小,日子不好过事大。

一年来,尽管原料药的出口价格一直颇为不错,但大佬们已经开始感到了成本上升的寒意。

能源涨价、退税减少、人民币升值,都是问题,但这个行当最大的麻烦是环保压力,“环保设备上一个档次,至少得再增加30%-40%的成本。

”原有利润不断被上升的成本挤压,原料药的定价权看来远不能跟澳洲的铁矿石大佬们相比——不管中国这些进口国怎么抗议,人家就是可以每年提价100%以上!中国制药大佬们不得不考虑过冬的事,以前跷着脚挑新厂址的,现在要挠着头皮搬迁了。

而无锡药明康德每年的合同金额都在以100%的速度增长,今年预计将达到3亿美金。

行业内一会儿春天一会儿冬天的“气候”变化对他们丝毫没有影响。

“只挣打工费”这是一家为跨国公司做医药研发外包(CRO)的中国公司。

如果把药品想象成一盘熟菜,制药公司就好比是厨师,原料药就是其中的萝卜青菜,原料药制药公司干的活就是“种萝卜青菜”,药明康德呢?它为厨师提供服务,比如设计新菜谱、洗菜、切片、配料等,让厨师腾出手脚专心炒菜。

尽管注册在中国、雇员主要是中国人、实验室在中国,但从一开始,药明康德就认为自己是一家国际性公司,到目前为止,他们为诸多国际制药巨头提供了服务,但还没有一家本土客户。

国内 CRO 行业

国内 CRO 行业

三大驱动力助力国内 CRO 行业快速发展
驱动因素 1:国内 CRO 企业具有比国外更高的成本优势和相当的质量体系
随着我国增加,2018 年已达到 60 万人。根据教育部统计,2018 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66.21 万 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 51.94 万人,与 2017 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留学回 国人数增加 3.85万人,增长了 8.00%。从 1978 年到 2018 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 累计达 585.71 万人。其中 365.14 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 群体的 84.46%。国内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涌现为我国 CRO 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 才储备,推动 CRO 技术发展。
科创板上市的医药类企业首发募集金额
国内 CRO 发展趋势预判
近年来,我国对药物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标准日益提高,2017 年加入 ICH 更是意味 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行业和研发机构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和指 南。标准的不断提升有望使得高质量标准的 CRO 企业得到更多市场份额,医药创新成 为 CRO 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预计到 2023 年,增长将维持在至20%~25%的区间,2023 年国内医药研发支出将接近 500 亿美元,国内医药研发支出的长期稳定增长态势为国内 CRO 行业发展创造了广大 的市场空间。
我国研发支出细分
我国研发支出仍旧保持较高增速
我国 CRO 市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 CRO 行业自 2014 年来保持迅猛增长势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4 年 至 2018年,我国CRO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1亿美元迅速上升至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达到29.5%。
国家历年来鼓励外包产业及药物创新研发的政策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12-4_chn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12-4_chn

《 摘要 》
《摘 要》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相对比较完 整的产业链。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在研发外包(CRO)和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生产方面表 现较为突出。 本文选择药明康德和中信国健分别作为两类企业的代表, 来研究中国本土生物制 药企业的竞争力。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企业之一,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 狭小格局, 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 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 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 企业之一。然而在高速成长的背后,药明康德还面对着一系列隐忧,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发展, 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预计CRO+CMO的模式可能成为药明 康德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信国健作为年轻的生物仿制药企业,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中信国健走的是一条“产学研” 一体化发展之路,益赛普这一拳头产品的推出,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销售过度依赖某一种药物,反映了中信国健技术积累仍不够,随着新药的上市,预期未来会逐 渐改善。国际市场的开拓是中信国健未来发展中的一大看点。 作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代表, 药明康德和中信国健虽然发展路径不尽相同, 但仍有一些 共同点, 例如两家企业的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 技术和经验积累 仍有不足等。 对于跨国生物制药巨头来说, 将生产和研发环节转移到新兴市场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 在 这一过程中, 跨国制药企业需充分利用新兴市场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严格挑选研发伙伴, 规避知识产权外泄的风险。
2
3
这十家企业分别为:上海医药,九州通,南京医药,一致药业,哈药股份,华北制药,云南白药,三普药 业,华东医药。 这五家企业分别为:天坛生物、科华生物、0 万美元。 -3-

中国cro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cro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cro行业发展历史中国CRO行业发展历史一、CRO行业的起步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的快速发展,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行业开始崭露头角。

CRO指的是专门从事合同研究服务的机构,其主要业务包括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等。

在中国,CRO行业的起步较晚,主要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当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对于外包研究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CRO行业在中国迅速兴起。

二、初期发展阶段在CRO行业初期发展阶段,国内CRO公司多以外资为主导,主要服务对象为国际生物医药企业。

这些公司具备国际先进的研究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合作形式,帮助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然而,初期国内CRO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管理经验不足、人才匮乏等。

同时,由于行业监管不完善,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内CRO行业的逐渐成熟,国内企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垄断市场。

国内CRO公司通过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培养本土人才,提升了自身的研发和管理水平。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CRO行业迅速发展。

政府鼓励和支持CRO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提高研发补贴力度等,为CRO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多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CRO行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服务外,CRO行业还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如医学影像、生物样本库管理、医学数据分析等。

国内CRO行业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国际CRO公司进行合作,参与全球化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项目。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国内CRO行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CRO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本土十大CRO公司简介

中国本土十大CRO公司简介

中国本土十大CRO(临床研究)公司简介目录1、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广州博济国家新药临床研究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上海润东科若华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江苏亚邦医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天津方恩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北京岐黄药品临床研究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北京万全阳光临床研究服务集团..........................................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北京华禧联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北京依格斯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北京精诚CRO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相关产品研发的合同研究组织(CRO),可为客户提供包括药物、保健食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产品系列化研究开发的广泛专业服务。

国内医药CRO企业的四大金刚

国内医药CRO企业的四大金刚

国内医药C R O企业的四大金刚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国内医药CRO企业的四大金刚药明康德8月14日(2015年)晚宣布将以33亿美元私有化,引发了资本市场震动。

国内CRO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又有哪些领军企业值得关注呢?表一:我国CRO行业发展概况由于开发新产品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临床试验成本的增加以及监管法规的日趋严格,高额的研发投资并未给跨国公司带来与投资相对应的巨额回报,于是跨国公司将部分研发工作向新兴市场CRO企业外包,从而获得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减少研发成本,CRO 公司在这股热潮中蓬勃发展。

中国CRO市场开始于2000年左右,虽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发展很快,2014年市场规模近300亿元,未来3年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长。

表二:我国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在发达国家医药研发投入放缓的情况下,我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这也奠定了我国医药CRO高增长的基础。

因为药品审批地域性的特点,跨国药企产品在国内上市必须经历国内的临床试验,这也刺激了国内具备资源、研发优势的医药CRO的快速发展。

据估计,在国内开展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务的各类机构达数百家,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目前CRO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内经涌现出以药明康德、尚华医药、泰格医药和博济医药等为代表的大型CRO公司。

表三:我国CRO行业的领军企业注:尚华医药2013年退市,未获得2014年营业数据重点公司介绍药明康德表四:药明康德2011-2014年经营数据(单位:百万美元)药明康德是我国最早进入CRO行业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领先的CRO公司之一,其优势领域为药物发现研究和临床前研究服务。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已于2007年在美国上市(NYSE:WX)。

核心业务包括从药物发现到开发的制药服务,生物制品、开发和测试服务,以及全面的毒理服务;药物中间体、药明康德高效能原料药(APIs)的生产服务,细胞银行服务,细胞疗法和基于化合物和组织产品的cGMP生产。

中国十大生物公司排名3篇

中国十大生物公司排名3篇

中国十大生物公司排名第一篇:中国生物公司排名前五名随着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愈发强大,这个国家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受瞩目的生物科技领域,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全球领导者之一。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中国排名前五的生物公司。

1. 药明康德药明康德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药品研发外包服务提供商。

其主要业务包括药物发现、药物研发、药品生产、临床试验、医学检测等。

药明康德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高达260亿美元。

其客户包括了全球知名制药公司,如辉瑞、默沙东、谷利医药等。

2. 华大基因1999年,华大基因在深圳创立。

该公司涉及到了DNA测序和相关研究的电子商务,同时还提供了产前诊断和肿瘤治疗等服务。

华大基因首次公开募股,于2019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在该板块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

其市值超过240亿美元,为继腾讯、阿里巴巴之后中国第三大上市公司。

3. 吉药控股吉药控股是一家集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有企业,其总部位于北京市。

其市值约150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中药制造商和出口商之一。

吉药控股在2019年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并成功发行10亿股,募资达75亿美元。

其发展方向是打造一个综合的健康产业集团。

4. 美的集团(美的生物)美的集团是一家家电制造商,但是在2017年收购了库柏曼生物制品公司之后,也开始进军制药领域。

其生物产业部门成为了中国最快增长和最有前途的生物公司之一。

美的生物主要是从事检测试剂盒、生物制药等相关业务。

该公司市值约127亿美元。

5. 3SBio3SBio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沈阳市,是一家专注于生物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公司。

其在肿瘤、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优势。

3SBio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约69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第二篇:中国生物公司排名6-10名继续介绍中国十大生物公司排名,接下来将介绍第6到10名的公司。

6. 爱尔眼科爱尔眼科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眼科医疗技术研究的公司。

一文带你了解创新药

一文带你了解创新药

图⽚来源:互联⽹数据来源:wind2020.3.9 医药新闻⼆、创新型医疗器械、医⽤耗材类数据来源:银华基⾦数据来源:银华基⾦数据来源:wind2020.3.9 医药新闻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家现在对创新药的界定及分类都有所了解了吧!⽬前市场上以创新药相关的上市公司为跟踪标的的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家可以多多关注!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投资还是选择相关的ETF更为靠谱。

下跌过程中,请注意分批建仓。

欢迎⼤家在评论区留⾔。

再见!(本⽂对医药领域的⾮专业调研,仅供参考,不精准之处还请原谅共勉。

)$药明康德(SH603259)$$恒瑞医药(SH600276)$$泰格医药(SZ300347)$【风险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投资者关注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以及ETF(交易型开放式基⾦)投资的特有风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该认真阅读相关产品正式法律⽂件及基⾦公司相关公告信息,以其为准,⾃主决策,并且⾃⾏承担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本⽂不构成针对个⼈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该公众号对任何股票做出任何判断或任何倾向意见。

该公众号也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任何调整或变更。

投资⼈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担的原则,⾃⾏承担投资风险。

基⾦管理⼈承诺以诚实信⽤、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基⾦资产,但不保证基⾦⼀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投资⼈购买基⾦时应详细阅读基⾦的基⾦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件,了解基⾦的具体情况。

基⾦管理⼈管理的其他基⾦的业绩和其投资⼈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赏。

我国主要临床试验CRO企业速览

我国主要临床试验CRO企业速览

我国主要临床试验CRO公司速览我国当前从事临床研究的CRO公司种类主要分为本地公司和跨国公司两种,此中,被跨国CRO全资收买的本地公司其实质业务归属于跨国公司营运系统。

当前我国主要临床试验CRO公司有:1、本地公司北京凯维斯医药咨询有限公司:建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北京,是由美国Kendle International Inc和北京汇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的CRO公司,2011年被爱尔兰爱康临床研究(ICON)收买。

主要为国内外客户供给药品Ⅰ期至Ⅳ期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组织实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剖析,及入口药品/医疗器材注册和医药市场开发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

润东–科若华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上海,是由日本Cronova株式会社和润东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CRO公司。

主要为客户供给产品战略咨询、入口注册、临床试验、数据统计、市场开发的一站式服务。

广州博济国家新药临床研究中心:建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广州,主要业务范围为新药、中药保护品种、医疗器材和诊疗试剂的I至IV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管理和统计剖析等。

VPS万全阳莅临床研究服务公司:建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主要为国内外客户供给国际水平的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及天然药、医疗器材的临床研究、药效药代药理毒理研究、注册及市场推行的全方向一站式服务。

依格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2009年10月被PPD公司收买,现已成为PPD公司全世界业务网络的一部分。

依格斯主要为跨国制药公司及生物技术公司供给药物注册申报、临床试验(I-IV期)以及生物统计学服务。

依格斯也供给受试者招募,试验方案设计,病例报告表(CRF)设计、检查及可行性研究,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培训,药物管理等服务。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床合同研究组织(CRO),专注于为医药产品研发供给I-IV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生物统计、注册申报等服务。

如何分析比较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到底谁更胜一筹?

如何分析比较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到底谁更胜一筹?

如何分析比较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到底谁更胜一筹?CRO作为近年来非常景气的板块,跑出了很多高速增长的绩优股。

今天简单来说一下业务线覆盖比较广、同时规模也比较大的两家一体化CR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

先看年报:2020年,药明康德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了28%,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59%。

毛利率38%,净利率18.06%,净利率同比提高了三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高,增厚了公司的利润。

现金流方面,公司实现经营现金净流入39.74亿元。

2020年,康龙化成实现营收51.34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11.72亿元,同比增长114%。

毛利率37.4%,上涨1.95个百分点,净利率22.84%,增长了8.28%。

盈利能力整体有提升,一方面由于小分子CDMO业务毛利率提升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而带来利润增量。

整体来看,规模方面药明康德领先,而增速方面康龙化成则要更高一些。

但单纯的看业绩数字是不全面的,必须要带着问题看,结合行业、公司业务情况、未来发展方向来整体分析。

看业务:药明康德中国区实验室业务占比51%,变化不大,CDMO业务占比31.94%,比19年提高了两个点。

美国区实验室业务和临床研究及其他合同研发业务营收占比降低。

主要是受疫情等卫生事件的影响,项目延期所致。

康龙化成业务主要可以分为实验室服务、小分子CDMO、临床研究服务三大块,各项占比基本稳定,变化不大。

康龙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随着产能释放,小分子CDMO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而药明康德随着临床CRO业务毛利率的提高和美国区业务的恢复,整体毛利率可能会超过康龙化成。

从业务的变化及原因来看,也可以验证药明的增速为何低于康龙。

但两者的增长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药明康德主要依靠内生增长,而康龙化成则采用内生+并购的方式实现增长。

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商誉。

药明系发展历史

药明系发展历史

药明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成立了中国药明康德。

以下是详细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1997年-2000年):药明康德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化学和分析研发服务,如合成化合物和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研究。

基础建设阶段(2000年-2005年):在这一时期,药明系主要致力于构建自身的基础设施和团队,为产品研发和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成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并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管理系统。

拓展服务阶段(2006年-2010年):药明系开始逐步扩大自身的产品线和服务范围。

不仅在化学药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发突破,还逐渐向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拓展,并积极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

国际化发展阶段(2011年-2015年):药明系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了与国际著名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拓展了国际市场。

同时,公司还积极推进“创新药物研发”和“个性化医疗”两大战略方向,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

持续创新和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药明系持续加大对创新药物研发、生物制药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同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并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整合。

总的来说,药明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已经从一个单一产品、服务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大消费科技和医药股票(具体)

大消费科技和医药股票(具体)

大消费科技和医药股票(具体)大消费科技和医药股票大消费科技和医药股票主要指的是那些在消费和科技领域有重要布局的公司,这些公司在消费科技医药等领域有重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具体来说,这些公司通常会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智能家居、智能穿戴、食品饮料、文化传媒、旅游酒店、教育、医疗健康等众多领域。

这些公司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大消费科技和医药股票时,需要谨慎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

大消费医药龙头股票大消费医药龙头股票包括以下几种:1.药明康德:国内领先的临床前CRO。

2.泰格医药:国内领先的临床CRO。

3.康龙化成:国内领先的提供药物临床试验服务的临床CRO。

4.昭衍新药:国内领先的实验动物模型公司。

5.乐普医疗:心脏植介入诊疗器械领域知名企业。

6.生化制药:国内专注于化学药、生物药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的医药健康行业领先者。

7.白云山:广州医药行业龙头,拥有200头孢菌素类产品。

8.哈药股份:国内首家专业从事抗生素研发的药企。

9.片仔癀:国内中成药龙头,拥有完善的药妆产品线。

10.贵州茅台:国内白酒龙头。

11.迈瑞医疗: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聚焦于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

12.爱尔眼科:国内眼科医疗龙头,专注于眼科医疗行业。

13.华兰生物:国内血液制品龙头,专注于血液制品行业。

14.东方财富:国内领先的投资理财平台之一,金融行业巨头。

15.美的集团:国内白电巨头,涉及智能家居、机器人、物流等领域。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大消费板块医药股票大消费板块医药股票包括以下几类:__医药商业:受益于疫情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处方外流加速推进。

__生物医药:政策利好持续加码,国内创新药研发迎来黄金时期,创新药及仿制药的加速上市将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增长。

__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较大,在智慧医疗、健康中国2020等国家政策推动下,行业将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

药明系发展历史

药明系发展历史

药明系发展历史药明系是一家以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集团,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个主要公司:中国药明康德和药明康德药业。

以下是药明系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药明系发展历史药明系公司的发展可追溯至1997年成立的中国药明康德。

该公司作为一家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生物制药企业提供相关的研发服务。

在成立初期,中国药明康德主要从事化学和分析研发服务,包括合成化合物和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研究。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中国药明康德逐渐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2004年,中国药明康德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企业。

通过上市,中国药明康德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国际化发展机会,使其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上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药明康德逐渐拓展了其业务范围,包括创新药研发、生物制药开发、临床试验支持等领域。

公司还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设立了多家研发中心和合作机构,建立起了国际化的技术合作网络,加速了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2010年,中国药明康德完成了与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公司药明生物的战略合并,共同组建了新的生物医药全方位服务平台——药明康德药业。

药明生物作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药物研发和生产企业,与中国药明康德的合并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新公司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优势,为客户提供了包括研发、制造、商业化等全球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服务,使得企业在行业内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自成立以来,药明系公司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创新和发展态势,不断地投入研发与技术投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领域,药明系公司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成为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推动者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

药明系公司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引领科技、服务全球”的企业愿景,不断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推动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明康德是中国国内成立较早的CRO企业之一,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 企业之一。

然而在高速成长的背后,药明康德还面对着一系列隐忧,限制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

预计CRO+CMO(贴牌生产)的模式可能成为药明康德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在收入增长、医保覆盖面扩大、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五年中国医疗服务和药物需求增长可能会逐渐加速。

据IMS Health等机构预测,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在2013年前后将进入世界前三名。

中国企业在研发外包(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和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CRO是专业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的企业,主要依靠承接大型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外包合同实现盈利。

1996年加拿大制药公司MDS Pharma Service在北京投资设立了中国第一家CRO企业,主要提供临床试验服务。

1998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颁布管理办法,规范药品注册和临床试验管理流程,为CRO 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此后,大型跨国CRO企业Quintiles、Covance、Kendles等陆续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带动了中国CRO产业发展。

截至2009年底,国内已有专业CRO企业300余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单北京地区已有CRO企业约100余家。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CRO企业,如药明康德、万全科技、星昊医药等。

新药研发过程漫长,投入大风险高,已经成为大型制药公司的成本重心,CRO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为保证不断推出新的专利药,维持高利润率,大型制药公司通常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新药研发项目储备(drug pipeline)。

以辉瑞(Pfizer)为例,截至2011年11月10日,公司共有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95个,其中71个是研发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e Entity),24个是对现有药物的改进型研发。

大型制药公司通常将部分研发任务外包给CRO企业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

专业CRO公司可以帮助制药企业提升研发效率、加快新药上市速度。

新药研发中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如前期研究中的中间体合成提纯、中期的临床管理、后期的材料申报审批等,都可以外包给专业CRO公司以节约成本。

CRO企业参与研发前都会与客户签订严格的知识产权合同,事后的纠纷较少,解决了共同研发新药可能导致的知识产权划分不清的问题。

受上游制药行业结构分散、规模小、创新活动少的影响,国内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很小,国内专业CRO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中国制药行业企业规模较小、利润率低。

2010年中国年销售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制药企业年销售之和为209.9亿美元,净利润总和7.5亿美元。

相比之下,单辉瑞一家2010年销售额就达到678.1亿美元,净利润82.9亿美元,分别是国内前十名上市制药企业的3.2倍和11倍。

国内制药企业产品中仿制药占压倒性份额,原创专利药很少。

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的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只有21个属于原创,其余94.5%的产品均为仿制。

规模小、利润率低,产品以仿制药为主,导致国内制药企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投资昂贵的新药研发项目。

2010年中国销售额排名前五位的生物制药上市企业研发投入总和为2.48亿元,而同年安进公司(Amgen)的研发费为27.73亿美元,是前者的73倍。

此外,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大部分制药企业倾向于自行研发新药,以避免因为合作研发或者研发外包导致的知识产权外泄。

这造成仅有的新药研发投入也大多流向制药企业内部自行研发项目,最终导致国内CRO服务需求小、新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小,国内专业CRO企业发展困难。

发展战略:国际背景本土操作药明康德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CRO企业之一。

姚明康德主营业务是面向一般制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从实验室研发到生产的一系列服务。

公司面向制药企业的业务主要以小分子药物研发为主,这也是公司目前最重要的销售收入来源。

公司还为生物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制造商提供服务实验室测试等服务,这部分业务很可能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

药明康德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CRO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实现高速增长。

“国际背景、本土操作”战略是药明康德实现差异化经营、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国际背景:药明康德是典型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其商业模式与国际主流CRO 企业相似,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为跨国制药企业服务。

本土操作:药明康德善于利用本土资源,确立成本领先的战略优势。

2006-2011年五年间,药明康德销售年复合增长率42%,远高于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28%)。

2011年前9个月药明康德实现销售收入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实现净利润5,700万美元。

“国际背景”的核心,一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二是主要为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提供服务,形成融资、客户两头在外的CRO商业模式。

药明康德的创业道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创业企业(biotech startup)相似,都是创业者以知识产权入股,经过多轮私人融资后在公开市场IPO。

药明康德的融资对象多为国外投资者,并于2007年远赴纽交所(NYSE) IPO。

药明康德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承接国际制药企业的医药外包服务合同。

药明康德的客户主要为默沙东(Merck & Co.)、礼来(Eli Lilly)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直到2008年,尚无任何本土客户。

截至2010年底,药明康德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美国,其余大部分来自欧洲和日本,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

药明康德的“国际背景,本土操作”战略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公司创始人李革夫妇的海外经历有关。

李革在美期间曾参与Pharmacopeia Inc.的创建。

Pharmacopeia Inc.前身为1993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组建的Pharmacopeia Drug Discovery Inc. (PDD)。

PDD于1995年在美国NASDAQ上市,2004年拆分为专业从事医药研发的Pharmacopeia Inc.和从事医药IT的Accelrys Inc.。

2008年Pharmacopeia Inc.被Ligand Pharmaceutical Inc.收购,成为后者旗下的研究机构。

李革在Pharmacopeia Inc.的工作经历可能帮助药明康德建立与海外客户的联系。

PDD是药明康德最早的客户之一,Pharmacopeia Inc.更是与许多美国大型制药企业有新药研发的合作项目,这可能帮助药明康德与潜在的海外客户取得联系。

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药明康德得以通过并购手段迅速建立规模优势。

药明康德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借助国际市场力量完成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之一。

药明康德2007年在美国上市,筹得约 1.52亿美元,隔年即 1.51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公司AppTec Laboratory Services.。

但由于时机选择的问题,收购AppTec.让药明康德在短期内承受很大压力。

收购完成后不久,金融危机爆发,AppTec资产严重缩水,迫使药明康德在收购完成当年(2008年)就一次性减记商誉6,050万美元,导致当年公司大亏。

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AppTec中止了生物制剂生产业务,并以250~ 350万美元的代价裁员约100人,AppTec年销售额也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缩水约19%。

从长期效果来看,收购AppTec对药明康德的竞争力有提升作用。

AppTec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研发,与药明康德主营的小分子化学药业务形成互补。

AppTec在2007年为超过700家制药企业提供服务,这一广泛的客户网络帮助药明康德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医药市场拓展业务。

2008年药明康德中国业务的客户总数为105家制药企业,到2010年底,这一数字变为约260家。

“本土操作”的核心,是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成本和其他资源优势,借助国内的各种优惠政策,成为全球CRO行业的成本领先者。

新药研发,尤其是小分子化学药的前期研发,包含很多重复性高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国内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为药明康德的扩张提供保障。

例如中间体合成,要求操作者具备较高的技术和知识水平,而小分子化学药的前期研发需要合成至少数万种中间体,操作重复性高,需要大量高素质人员参与。

国内有竞争力的人力成本和质优价廉的各类资源,成为药明康德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赢得新药研发外包合同的关键。

国内不单人力成本有竞争力,而且还是各种化学原料药的主产地,物料的综合采购成本较低。

2010年药明康德扣除折旧摊销的人均营业成本为4.62万美元,是Charles River Lab. (9.98万美元)的一半,不到Covance (12.84万美元)的35%中国政府对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倾斜政策,如各类税收优惠,强化了药明康德的盈利能力。

药明康德在国内长期享受国家对高新企业和归国留学人员创业的双重税收优惠,其2006年和2007年的实际税率分别为4.3%和4.2%。

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新税法,取消了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但保留了对高科技企业的优惠税率,因此药明康德作为高科技企业仍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药明康德的挑战药明康德的技术基础较为狭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未来发展。

药明康德的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小分子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在并购AppTec之后,又获得了基因表达、细胞培养等生物药研发能力。

药明康德在国内有一支较强的计算化学(computational chemistry)团队,具备年合成上百万种小分子化合物的能力。

在并购AppTec之后,药明康德的生物药研发能力得到强化,尤其是对单克隆细胞系的实验室培养、检测能力大大加强。

虽然药明康德汇集一批高素质人才,但公司实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结果乏善可陈。

截至2012年一月底,药明康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申请共有124条,几乎全部是小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提纯方法,没有新分子实体专利。

药明康德在美国商标和专利局备案的专利只有1项,待批专利申请3项,均为某种功能性草药混合物或制备方法,药用价值较小。

药明康德技术基础狭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制于CRO商业模式,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活动受到限制与普通的外包合同不同,医药外包合同中,CRO企业向客户移交的产品主要是各类无形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知识产权不外泄是CRO企业赢得客户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