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与练习】物理压轴题集(看了一百多张试卷后选的63题)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详细解析63题)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详细解析63题)1(20分)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多练练!
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
多练练!
初中物理的电学部分,无非就是电路知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简单磁路,以及如何测量电阻之类的内容。
别看初中物理简单,但要学好也需费一番功夫才行。
初中阶段,物理的学习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因此,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接触到的知识都只是些比较浅显的知识,公式定理也都是最基础的,方便同学们去理解记忆。
在初三的时候,电学会跟大家见面,在学习电学时,遇到的第一关将决定了后续电学是否能够学的顺利,如果这一关过不去,那么后面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直接导致中考失败!后患实在是无穷。
初中的物理,可能对于大家来说力学是一个难点,毕竟在这个知识点上面所花的时间最多,考试时其分数占比也很高。
相较而言电学所学的知识就稍微少点了,但也是初中学习的重点。
我们要做到在初中就把电学部分给吃透,才好在高中有一个好的基础去迎接更加高深的知识,因为在高中时期,电学部分是重中之重,由不得半点马虎。
为此,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电学经典压轴题(含答案),电学没学好,打印出来多练练!。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看了一百多张试卷后选的63题--答案
1(1)由于物体返回后在磁场中无电场,且仍做匀速运动,故知摩擦力为0,所以物体带正电荷.且:mg =qBv 2…………………………………………………………①(2)离开电场后,按动能定理,有:-μmg4L =0-21mv 2………………………………② 由①式得:v 2=22 m/s (3)代入前式①求得:B =22T (4)由于电荷由P 运动到C 点做匀加速运动,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Eq -μmg )212=L mv 12-0……………………………………………③ 进入电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故有:Eq =μ(qBv 1+mg )……………………………④ 由以上③④两式得:⎩⎨⎧==N/C2.4m/s 241E v2(1)A 、B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故两物块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为零,即0=C v (2)炸药爆炸时有B B A A v m v m =解得s m v B /5.1= 又B B A A s m s m =当s A =1 m 时s B =0.25m ,即当A 、C 相撞时B 与C 右板相距m s Ls B 75.02=-= A 、C 相撞时有: v m m v m C A A A )(+=解得v =1m/s ,方向向左而B v =1.5m/s ,方向向右,两者相距0.75m ,故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3.0=+=BC v v svs m19.3固定时示数为F 1,对小球F 1=mgsin θ ①整体下滑:(M+m )sin θ-μ(M+m)gcos θ=(M+m)a ②下滑时,对小球:mgsin θ-F 2=ma ③ 由式①、式②、式③得 μ=12F F tan θ 4.木块B 下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mgsin θ=μmgcos θ B 和A 相撞前后,总动量守恒,mv 0=2mv 1,所以 v 1=2v 设两木块向下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 点时的速度为v 2,则μ2mgcos θ·2s=22212·212·21mv mv - 两木块在P 点处分开后,木块B 上滑到Q 点的过程: (mgsin θ+μmgcos θ)L=2221mv 木块C 与A 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则3m ·10423'=mv v ,所以 v ′1=42v 0 设木块C 和A 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 ′,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 点时的速度为v 2',则μ4mgcos θ·2s ′=22224214·21'-'mv mv 木块C 与A 在P 点处分开后,木块C 上滑到R 点的过程:(3mgsin θ+μ3mgcos θ)L ′=223·21'mv 在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与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大小相等,因此弹簧被压缩而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开始压缩弹簧时两木块的总动能.因此,木块B 和A 压缩弹簧的初动能E ,412·2120211mv mv k ==木块C 与A 压缩弹簧的初动能E ,412120212mv mv k ='=即E 21k k E = 因此,弹簧前后两次的最大压缩量相等,即s=s ′综上,得L ′=L-θsin 322g v5(1)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01()mv Mv m M v -=+ (1分)代入数据,解得: v 1=3m/s (1分) (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 ,第1个球经过t 0与木盒相遇,则: 00st v =(1分) 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M g m M a μ+=+得: 23/a g m s μ== (1分)设木盒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的时间为t 2,则:12vt t a∆===1s (1分) 故木盒在2s 内的位移为零 (1分) 依题意: 011120()s v t v t t t t t =∆+∆+∆---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s =7.5m t 0=0.5s (1分) (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这一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为S ,木盒的位移为s 1,则: 10()8.5S v t t t m =∆+∆-= (1分)11120() 2.5s v t t t t t m =∆+∆---= (1分) 故木盒相对与传送带的位移: 16s S s m ∆=-= 则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54Q f s J =∆= (2分)6(1)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侧向位移为h, 穿过界面PS 时偏离中心线OR 的距离为y ,则: h=at 2/2 (1分)qE qUa m md == 0l t v = 即:20()2qU l h md v =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h =0.03m =3cm (1分) 带电粒子在离开电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得:22lhl y L =+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y =0.12m =12cm (1分) (2)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v y ,则:v y =at=qUlmdv 代入数据,解得: v y =1.5×106m/s (1分) 所以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2260 2.510/y v v v m s =+=⨯ (1分)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34y v tan v θ==37θ=︒ (1分) 因为粒子穿过界面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上,所以该带电粒子在穿过界面PS 后将绕点电荷Q 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与速度方向垂直。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附带经典63道压轴题
能力演练一、选择题(10×4分)1.图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中一定会吸收核能B .若D 和E 结合成F ,结合过程中一定会释放核能C .若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中一定会吸收核能D .若A 分裂成B 和C ,分裂过程中一定会释放核能【解析】D 、E 结合成F 粒子时总质量减小,核反应释放核能;A 分裂成B 、C 粒子时,总质量减小,核反应释放核能.[答案] BD2.单冷型空调器一般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其制冷系统与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结构基本相同.某单冷型空调器的制冷机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Q 2,向高温物体放出热量Q 1,而外界(压缩机)必须对工作物质做功W ,制冷系数ε=Q 2W.设某一空调的制冷系数为4,若制冷机每天从房间内部吸收2.0×107 J 的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1一定等于Q 2B .空调的制冷系数越大越耗能C .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 1=2.5×107 JD .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 1=5.0×106 J 【解析】Q 1=Q 2+W >Q 2,选项A 错误;ε越大,从室内向外传递相同热量时压缩机所需做的功(耗电)越小,越节省能量,选项B 错误;又Q 1=Q 2+Q 2ε=2.5×107 J ,故选项C 正确.[答案] C3.图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图象,其中实线是t 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t 2=1.5 s 时的波形,且(t 2-t 1)小于一个周期.由此可判断( )A .波长一定是60 cmB .波一定向x 轴正方向传播C .波的周期一定是6 sD .波速可能是0.1 m/s ,也可能是0.3 m/s 【解析】由题图知λ=60 cm若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则可知:波传播的时间t 1=T 4,传播的位移s 1=15 cm =λ4故知T =6 s ,v =0.1 m/s 若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可知:波传播的时间t 2=34T ,传播的位移s 2=45 cm =3λ4故知T =2 s ,v =0.3 m/s .[答案] AD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 的A 、B 两块木板,在木板A 的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C ,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B 、C 之间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动木板A ,使之从C 、B 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拉力F 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A .F >μ(2m +M )gB .F >μ(m +2M )gC .F >2μ(m +M )gD .F >2μmg【解析】无论F 多大,摩擦力都不能使B 向右滑动,而滑动摩擦力能使C 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故F -μmg -μ(m +M )gM>μg 时,即F >2μ(m +M )g 时A 可从B 、C 之间抽出.[答案] C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a 射向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MN 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 为反射光,c 为折射光,它们与法线间的夹角分别为β和θ.逐渐增大入射角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和θ两角同时增大,θ始终大于βB .b 光束的能量逐渐减弱,c 光束的能量逐渐加强C .b 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于b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D .b 光光子的能量大于c 光光子的能量【解析】三个角度之间的关系有:θ=α,sin βsin α=n >1,故随着α的增大,β、θ都增大,但是θ<β,选项A 错误,且在全反射前,c 光束的能量逐渐减弱,b 光束的能量逐渐加强,选项B 错误;又由n =sin βsin α=c v =λλ′,b 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但光子的能量不变,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 C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 =2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上方漏斗中以每秒50 kg 的速度把煤粉竖直抖落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传送带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前进,则传送带的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 )A .100 WB .200 WC .500 WD .无法确定【解析】漏斗均匀持续将煤粉抖落在传送带上,每秒钟有50 kg 的煤粉被加速至2 m/s ,故每秒钟传送带的电动机应多做的功为:ΔW =ΔE k +Q =12m v 2+f ·Δs =m v 2=200 J故传送带的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ΔP =ΔWt=200 W .[答案] B7.如图所示,一根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相连,静止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当施加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 后,小球开始做简谐运动,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qEkB .小球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qEkC .运动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D .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变化量、弹性势能变化量以及电势能的变化量之和保持为零【解析】由题意知,小球位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x 0=qEk,小球速度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或伸长了2x 0=2qEk,选项A 错误、B 正确.小球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和电场力都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动能、弹性势能、电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选项D 正确.[答案] BD8.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则[2009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A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则拉力大小应是2mg sin θ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则拉力大小应是mg sin θ【解析】对于静止置于斜面上的滑块,可沿斜面下滑的条件为mg sin θ>μmg cos θ;同理,当mg sin θ<μmg cos θ时,具有初速度下滑的滑块将做减速运动,选项A 、B 错误;当μ=tan θ 时,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力f =mg sin θ,由平衡条件知,使滑块匀速上滑的拉力F =2mg sin θ,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9.国产“水刀”——超高压数控万能水切割机,以其神奇的切割性能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引起轰动,它能切割40 mm 厚的钢板、50 mm 厚的大理石等材料.将普通的水加压,使其从口径为0.2 mm 的喷嘴中以800 m/s ~1000 m/s 的速度射出,这种水射流就是“水刀”.我们知道,任何材料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所能承受的压强的限度.A .橡胶 5×107 PaB .花岗石 1.2×108 Pa ~2.6×108 PaC .铸铁 8.8×108 PaD .工具钢6.7×108 Pa设想一“水刀”的水射流横截面积为S ,垂直入射的速度 v =800 m/s ,水射流与材料接触后,速度为零,且不附着在材料上,水的密度ρ=1×103 kg/m 3,则此水刀不能切割上述材料中的( )【解析】以射到材料上的水量Δm 为研究对象,以其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pS ·Δt =-ρS v ·Δt ·v 得:p =ρv 2=6.4×108 Pa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水刀”不能切割材料C 和D . [答案] CD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m 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 0滑上木板的左端,恰能滑至木板的右端且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铅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即m 1=m 2=m )的两段1、2后,将它们紧挨着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以相同的初速度v 0由木板1的左端开始运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前就与之保持相对静止B .小铅块滑到木板2的右端后与之保持相对静止C .甲、乙两图所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D .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 【解析】长木板分两段前,铅块和木板的最终速度为:v t =m v 03m =13v 0且有Q =fL =12m v 02-12×3m (v 03)2=13m v 02长木板分两段后,可定量计算出木板1、2和铅块的最终速度,从而可比较摩擦生热和相对滑动的距离;也可用图象法定性分析(如图丙所示)比较得到小铅块到达右端之前已与木板2保持相对静止,故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丙[答案] AD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5分)图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电路其他部分不变,当开关S 接a 点时,电压表的示数U 1=11 V ,电流表的示数I 1=0.2 A ;当开关S 接b 点时,U 2=12 V ,I 2=0.15 A .那么,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开关S 应接______点(填“a ”或“b ”),R x 的测量值为________Ω.[答案] b (2分) 80 (3分)12.(1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轨道的左端,OP是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且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另有一小钢球.现在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1)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2)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对________能的测量,需要直接测量________和________.(3)为了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间的关系,除以上器材外,还准备了几个轻弹簧,所有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不相同.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答案] (1)天平刻度尺(每空1分)(2)重力势质量上升高度(每空1分)(3)设计表格如下(5分)小球的质量m=________kg,弹簧A压缩量x(m)上升高度h(m)E=mgh(J)压缩量x=________cm,小球的质量m=________kg弹簧 A B C劲度系数k(N/m)上升高度h(m)E=mgh(J)13.(10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k=800 N/m的轻弹簧的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为m=12 kg的物体A、B,A、B和轻弹簧静止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在上面的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 s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取g=10 m/s2.求:(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此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解析】(1)A原来静止时有:kx1=mg(1分)当物体A刚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拉力F最小,设为F1.对物体A有:F1+kx1-mg=ma(1分)当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时,拉力F最大,设为F2.对物体A有:F2-kx2-mg=ma(1分)对物体B有:kx2=mg(1分)对物体A 有:x 1+x 2=12at 2 (1分)解得:a =3.75 m/s 2联立解得:F 1=45 N (1分),F 2=285 N . (1分) (2)在力F 作用的0.4 s 内,初末状态的弹性势能相等 (1分) 由功能关系得:W F =mg (x 1+x 2)+12m (at )2=49.5 J . (2分)[答案] (1)285 N 45 N (2)49.5 J14.(12分)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足够长的两光滑金属导轨位于同一倾斜的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 ,与电阻R 1、R 2及电容器相连,电阻R 1、R 2的阻值均为R ,电容器的电容为C ,空间存在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个质量为m 、阻值也为R 、长度为l 的导体棒MN 垂直于导轨放置,将其由静止释放,下滑距离s 时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Q ,则:甲(1)导体棒稳定下滑的最大速度为多少?(2)导体棒从释放开始到稳定下滑的过程中流过R 1的电荷量为多少?【解析】(1)当达到最大速度时,导体棒匀速运动,电容器中没有电流,设导体棒稳定下滑的最大速度为v ,有:E =Bl v (1分)I =E R 2+R(1分) 所以F 安=BIl =B 2l 2v2R(2分)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受力平衡条件有:乙F 安=mg sin θ (1分)解得:v =2mgR sin θB 2l 2. (2分)(2)棒加速运动时电容器上的电压增大,电容器充电;当棒达到最大速度后,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最大并保持不变,所以流过R 1的电荷量就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则:U =IR 2=E 2R R =E 2=Bl v 2=mgR sin θBl (3分)QR 1=CU =mgRC sin θBl. (2分)[答案] (1)2mgR sin θB 2l 2 (2)mgRC sin θBl15.(13分)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正离子,在D 处沿图示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此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结果离子正好从距A 点为d 的小孔C 沿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此电场方向与AC 平行且向上,最后离子打在G 处,而G 处到A 点的距离为2d (直线DAG 与电场方向垂直).不计离子重力,离子运动轨迹在纸面内.求:甲(1)正离子从D 处运动到G 处所需时间. (2)正离子到达G 处时的动能.(1)正离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时间为:乙t 1=13T =2πm 3Bq(1分)圆周运动半径r 满足:r +r cos 60°=d (1分)解得:r =23d (1分)设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v 0,则有:r =m v 0Bq(1分)解得:0=2Bqd3m(1分)离子从C 运动到G 所需的时间t 2=2d v 0=3mBq (2分)离子从→C →G 的总时间为: t =t 1+t 2=(9+2π)m3Bq. (2分) (2)设电场强度为E ,对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过程,有:qE =ma ,d =12at 22 (1分)由动能定理得:Eq ·d =E k G -12m v 02 (1分)解得:E k G =4B 2q 2d29m. (2分)[答案] (1)(9+2π)m 3Bq (2)4B 2q 2d 29m16.(15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 1=2.0 kg 的物块A 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传送带的速度大小v 带=3.0 m/s ,方向如图所示;在A 的右侧L =2.5 m 处将质量m 2=3.0 kg 的物块B 无初速度放上传送带.已知在A 、B 碰后瞬间B 相对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1.0 m/s ,之后当其中某一物块相对传送带的速度为零时,传送带立即以大小为2.0 m/s 2的加速度制动,最后停止运动.传送带的运动情况不受物块A 、B 的影响,且A 、B 碰撞的时间极短.设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0.求:甲(1)物块B 刚开始滑动时的加速度. (2)碰撞后两物块的速度. (3)两物块间的最大距离.【解析】(1)物块B 刚开始滑动时,加速度为: a =μm 2g m 2=μg =1 m/s 2,方向向右. (2分)(2)设经t 1时间,A 、B 两物块相碰,有: 12at 21+L =v 带t 1 解得:t 1=1 s ,t 1′=5 s(由上述分析可知,t 1′不合题意,舍去) 碰前B 的速度v 2=at 1=1 m/s (2分)由题意可知:碰后B 的速度v 2′=2 m/s 或v 2″=4 m/s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带+m 2v 2=m 1v 1′+m 2v 2′ m 1v 带+m 2v 2=m 1v 1″+m 2v 2″解得:碰后A 的速度v 1′=1.5 m/s 或v 1″=-1.5 m/s检验:由于12m 1v 2带+12m 2v 22<12m 1v 1′2+12m 2v 2″2 故v 1″=-1.5 m/s 、v 2″=4 m/s 这组数据舍去所以碰后A 的速度v 1′=1.5 m/s ,方向向右;B 的速度v 2′=2 m/s ,方向向右. (3分) (3)因碰后两物块均做加速度运动,加速度都为a =1 m/s 2,所以B 的速度先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设B 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时间为t 2.乙有:v 带=v 2′+at 2,t 2=1 s此时A 的速度v 3=v 1′+at 2=2.5 m/s <v 带故从t 2之后A 继续加速运动,B 和传送带开始减速运动,直到A 和传送达到某个共同速度v 4后,A 所受的摩擦力换向,才开始减速运动.设A 继续加速度的时间为t 3,则:v 4=v 3+at 3=v 带-a 带t 3,t 3=16sA 的速度v 4=v 3+at 3=83m/s (2分)此时B 的速度v 5=v 带-at 3=176 m/s ,之后A 、B 均做减速运动,因为在整个过程中B的速度始终大于A 的速度,所以当A 、B 都静止时两物块间的距离最大. (1分)B 碰后运动的总位移s 2=v 2带-v 2′22a +0-v 2带2×(-a )=7 m或s 2=v 2′+v 带2t 2+v 带2×v 带a=7 m (2分)A 碰后运动的总位移s 1=v 24-v 1′22×a +0-v 242×(-a )≈6 m (2分)两物块间的最大距离s m =s 2-s 1=1 m . (1分) [答案] (1)1 m/s 2,方向向左(2)A 的速度为1.5 m/s ,方向向右;B 的速度为2 m/s ,方向向右 (3)1 m1(20分)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百套试题选出的物理压轴题集锦
1(20分)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图12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 ′的大小。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含答案)
1、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解:(1)由于物体返回后在磁场中无电场,且仍做匀速运动,故知摩擦力为0,所以物体带正电荷.且:mg =qBv 2 ①(2)离开电场后,按动能定理,有:-μmg 4L =0-21mv 2 ② 由①式得:v 2=22 m/s (3)代入前式①求得:B =22 T (4)由于电荷由P 运动到C 点做匀加速运动,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Eq -μmg )212=L mv 12-0 ③ 进入电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故有:Eq =μ(qBv 1+mg ) ④由以上③④两式得:⎩⎨⎧==N/C 2.4m/s 241E v 2、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解:(1)A 、B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故两物块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为零,即0=C v(2)炸药爆炸时有B B A A v m v m = 解得s m v B /5.1=又B B A A s m s m =当s A =1 m 时s B =0.25m ,即当A 、C 相撞时B 与C 右板相距m s L s B 75.02=-= A 、C 相撞时有:v m m v m C A A A )(+= 解得v =1m/s ,方向向左而B v =1.5m/s ,方向向右,两者相距0.75m ,故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3.0=+=BC v v sv s m19.3、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解:固定时示数为F 1,对小球F 1=mgsinθ ①整体下滑:(M+m )sinθ-μ(M+m)gcosθ=(M+m)a ②下滑时,对小球:mgsinθ-F 2=ma ③由式①、式②、式③得 μ=12F F tan θ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的大小。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含答案)
1、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解:(1)由于物体返回后在磁场中无电场,且仍做匀速运动,故知摩擦力为0,所以物体带正电荷.且:mg =qBv 2 ①(2)离开电场后,按动能定理,有:-μmg 4L =0-21mv 2 ② 由①式得:v 2=22 m/s (3)代入前式①求得:B =22 T (4)由于电荷由P 运动到C 点做匀加速运动,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Eq -μmg )212=L mv 12-0 ③ 进入电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故有:Eq =μ(qBv 1+mg ) ④由以上③④两式得:⎩⎨⎧==N/C 2.4m/s 241E v 2、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解:(1)A 、B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故两物块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为零,即0=C v(2)炸药爆炸时有B B A A v m v m = 解得s m v B /5.1=又B B A A s m s m =当s A =1 m 时s B =0.25m ,即当A 、C 相撞时B 与C 右板相距m s L s B 75.02=-= A 、C 相撞时有:v m m v m C A A A )(+= 解得v =1m/s ,方向向左而B v =1.5m/s ,方向向右,两者相距0.75m ,故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3.0=+=BC v v sv s m19.3、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解:固定时示数为F 1,对小球F 1=mgsinθ ①整体下滑:(M+m )sinθ-μ(M+m)gcosθ=(M+m)a ②下滑时,对小球:mgsinθ-F 2=ma ③由式①、式②、式③得 μ=12F F tan θ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的大小。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含答案)
1、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 =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 =0.1 kg ,带电量为q =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 =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解:(1)由于物体返回后在磁场中无电场,且仍做匀速运动,故知摩擦力为0,所以物体带正电荷.且:mg =qBv 2 ①(2)离开电场后,按动能定理,有:-μmg 4L =0-21mv 2 ② 由①式得:v 2=22 m/s (3)代入前式①求得:B =22 T (4)由于电荷由P 运动到C 点做匀加速运动,可知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且:(Eq -μmg )212=L mv 12-0 ③ 进入电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故有:Eq =μ(qBv 1+mg ) ④由以上③④两式得:⎩⎨⎧==N/C 2.4m/s241E v2、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解:(1)A 、B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为零,故两物块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为零,即0=C v(2)炸药爆炸时有B B A A v m v m = 解得s m v B /5.1=又B B A A s m s m =当s A =1 m 时s B =0.25m ,即当A 、C 相撞时B 与C 右板相距m s L s B 75.02=-= A 、C 相撞时有:v m m v m C A A A )(+= 解得v =1m/s ,方向向左而B v =1.5m/s ,方向向右,两者相距0.75m ,故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3.0=+=BC v v sv s m19.3、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解:固定时示数为F 1,对小球F 1=mgsinθ ①整体下滑:(M+m )sinθ-μ(M+m)gcosθ=(M+m)a ②下滑时,对小球:mgsinθ-F 2=ma ③由式①、式②、式③得 μ=12F F tan θ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的大小。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附带经典63道压轴题
2012年高三物理总复习(大纲版)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方法概述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热点、重点、难点一、斜面问题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如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北京理综卷第18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上海物理卷第22题等,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全国理综卷Ⅱ第16题、北京理综卷第20题、江苏物理卷第7题和第15题等.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图9-1甲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图9-1乙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图9-2(1)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2)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3)向下的加速度a<g 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图9-3(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2v0tan θg;(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3)经过t c=v0tan θg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v0sin θ)22g cos θ.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图9-4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 m=mgR sin θB2L2.1图9-5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移s =mm+ML.图9-6●例1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M+mM+m sin2θg sin 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图9-7甲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2008年高考·北京理综卷]()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 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解析】当A固定时,很容易得出a=g sin θ;当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时,B加速下滑的同时A 向左加速运动,B不会沿斜面方向下滑,难以求出运动的加速度.图9-7乙设滑块A的底边长为L,当B滑下时A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xt=mL-xt解得:x=mLM+m当m≫M时,x≈L,即B水平方向的位移趋于零,B趋于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a≈g.选项D中,当m≫M时,a≈gsin θ>g显然不可能.[答案] D【点评】本例中,若m、M、θ、L有具体数值,可假设B下滑至底端时速度v1的水平、竖直分量分别为v1x、v1y,则有:v1yv1x=hL-x=(M+m)hML12m v1x2+12m v1y2+12M v22=mghm v1x=M v2解方程组即可得v1x、v1y、v1以及v1的方向和m下滑过程中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例2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上,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如图9-8甲所示),它们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进入上部磁场时,恰好做匀速运动.图9-8甲(1)当ab边刚越过边界ff′时,线框的加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2)当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则线框从开始进入上部磁场到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线框的ab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不计摩擦阻力)【解析】(1)当线框的ab边从高处刚进入上部磁场(如图9-8 乙中的位置①所示)时,线框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有:mg sin θ=BI1L此时I1=BL vR当线框的ab边刚好越过边界ff′(如图9-8乙中的位置②所示)时,由于线框从位置①到位置②始终做匀速运动,此时将ab边与cd边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同向叠加,回路中电流的23大小等于2I 1.故线框的加速度大小为:图9-8乙a =4BI 1L -mg sin θm=3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2)而当线框的ab 边到达gg ′与ff ′的正中间位置(如图9-8 乙中的位置③所示)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说明mg sin θ=4BI 2L故I 2=14I 1由I 1=BL v R 可知,此时v ′=14v从位置①到位置③,线框的重力势能减少了32mgL sin θ动能减少了12m v 2-12m (v 4)2=1532m v 2由于线框减少的机械能全部经电能转化为焦耳热,因此有:Q =32mgL sin θ+1532m v 2.[答案] (1)3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2)32mgL sin θ+1532m v 2 【点评】导线在恒力作用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一类常见题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情况下求平衡速度的方法. 二、叠加体模型叠加体模型在历年的高考中频繁出现,一般需求解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相对滑动路程、摩擦生热、多次作用后的速度变化等,另外广义的叠加体模型可以有许多变化,涉及的问题更多.如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第10题、宁夏理综卷第20题、山东理综卷第24题,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卷 Ⅰ 的第15题、北京理综卷第24题、江苏物理卷第6题、四川延考区理综卷第25题等.叠加体模型有较多的变化,解题时往往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前面相关例题、练习较多),下列两个典型的情境和结论需要熟记和灵活运用.1.叠放的长方体物块A 、B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后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如图9-9所示),A 、B 之间无摩擦力作用.图9-92.如图9-10所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负值,其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总路程或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单个物体的位移无关,即Q 摩=f ·s 相.图9-10●例3 质量为M 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的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的射击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 1,然后右侧的射击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 2,如图9-11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属于选修3-5模块)( )图9-11A .最终木块静止,d 1=d 2B .最终木块向右运动,d 1<d 2C .最终木块静止,d 1<d 2D .最终木块静止,d 1>d 2【解析】木块和射出后的左右两子弹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设子弹的质量为m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v 0=(M +2m )v 解得:v =0,即最终木块静止设左侧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v 1,有: m v 0=(m +M )v 1Q 1=f ·d 1=12m v 02-12(m +M )v 12解得:d 1=mM v 022(m +M )f对右侧子弹射入的过程,由功能原理得:Q 2=f ·d 2=12m v 02+12(m +M )v 12-0解得:d 2=(2m 2+mM )v 022(m +M )f即d 1<d 2. [答案] C【点评】摩擦生热公式可称之为“功能关系”或“功能原理”的公式,但不能称之为“动能定4理”的公式,它是由动能定理的关系式推导得出的二级结论.三、含弹簧的物理模型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题,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问题等,几乎贯穿了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这类试题的分析方法,现将有关弹簧问题分类进行剖析.对于弹簧,从受力角度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看,弹簧是个储能元件.因此,弹簧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故备受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如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第21题、山东理综卷第22题、重庆理综卷第24题,2008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第22题、山东理综卷第16题和第22题、四川延考区理综卷第14题等.题目类型有: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动量和能量有关的弹簧问题.1.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1)胡克定律:F =kx ,ΔF =k ·Δx .(2)对弹簧秤的两端施加(沿轴线方向)大小不同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挂钩上的拉力. ●例4 如图9-12甲所示,两木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两弹簧分别连接A 、B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A ,直到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此过程中A 和B 的重力势能共增加了( )图9-12甲A .(m 1+m 2)2g 2k 1+k 2B .(m 1+m 2)2g 22(k 1+k 2)C .(m 1+m 2)2g 2(k 1+k 2k 1k 2)D .(m 1+m 2)2g 2k 2+m 1(m 1+m 2)g 2k 1【解析】取A 、B 以及它们之间的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当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时,向上提A 的力F 恰好为:F =(m 1+m 2)g设这一过程中上面和下面的弹簧分别伸长x 1、x 2,如图9-12乙所示,由胡克定律得:图9-12乙x 1=(m 1+m 2)g k 1,x 2=(m 1+m 2)g k 2故A 、B 增加的重力势能共为: ΔE p =m 1g (x 1+x 2)+m 2gx 2 =(m 1+m 2)2g 2k 2+m 1(m 1+m 2)g 2k 1.[答案] D【点评】①计算上面弹簧的伸长量时,较多同学会先计算原来的压缩量,然后计算后来的伸长量,再将两者相加,但不如上面解析中直接运用Δx =ΔFk进行计算更快捷方便.②通过比较可知,重力势能的增加并不等于向上提的力所做的功W =F ·x 总=(m 1+m 2)2g 22k 22+(m 1+m 2)2g 22k 1k 2.2.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1)瞬时加速度问题(与轻绳、轻杆不同):一端固定、另一端接有物体的弹簧,形变不会发生突变,弹力也不会发生突变.(2)如图9-13所示,将A 、B 下压后撤去外力,弹簧在恢复原长时刻B 与A 开始分离.图9-13●例5 一弹簧秤秤盘的质量m 1=1.5 kg ,盘内放一质量m 2=10.5 kg 的物体P ,弹簧的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k =800 N/m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14 所示.图9-14现给P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 s 内F 是变化的,在0.2 s 后是恒定的,求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g =10 m/s 2)【解析】初始时刻弹簧的压缩量为: x 0=(m 1+m 2)g k=0.15 m设秤盘上升高度x 时P 与秤盘分离,分离时刻有:k(x0-x)-m1gm1=a又由题意知,对于0~0.2 s时间内P的运动有:12at2=x解得:x=0.12 m,a=6 m/s2故在平衡位置处,拉力有最小值F min=(m1+m2)a=72 N分离时刻拉力达到最大值F max=m2g+m2a=168 N.[答案] 72 N168 N【点评】对于本例所述的物理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分离时刻m1与m2之间的弹力恰好减为零,下一时刻弹簧的弹力与秤盘的重力使秤盘产生的加速度将小于a,故秤盘与重物分离.3.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而且常以计算题出现,在解析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1)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例6如图9-15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的物块A和B连接起来,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与A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距地面的高度为h2处同时释放,C压缩弹簧被反弹后,A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求h2的大小.图9-15【解析】设A物块落地时,B物块的速度为v1,则有:12m v12=mgh1设A刚好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对A物块有:mg=kx从A落地后到A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对于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12m v12=mgx+ΔE p换成C后,设A落地时,C的速度为v2,则有:12·2m v22=2mgh2从A落地后到A刚好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12·2m v22=2mgx+ΔE p联立解得:h2=0.5 m.[答案] 0.5 m【点评】由于高中物理对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所以在高考中几次考查弹簧问题时都要用到上述结论“①”.如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25题等.●例7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 kg 的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9-16 甲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则在以后的运动中:图9-16甲(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为多大?(2)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3)A的速度方向有可能向左吗?为什么?【解析】(1)当A、B、C三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 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m A+m B)v=(m A+m B+m C)v A′解得:v A′=(2+2)×62+2+4m/s=3 m/s.(2)B、C发生碰撞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C两者的速度为v′,则有:m B v=(m B+m C)v′解得:v′=2×62+4=2 m/sA的速度为v 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其值为E 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E p=12(m B+m C)v′2+12m A v2-12(m A+m B+m C)v A′2=12 J.(3)方法一A不可能向左运动.根据系统动量守恒有:(m A+m B)v=m A v A+(m B+m C)v B设A向左,则v A<0,v B>4 m/s则B、C发生碰撞后,A、B、C三者的动能之和为:E′=12m A v2A+12(m B+m C)v2B>12(m B+m C)v2B=48 J实际上系统的机械能为:56E =E p +12(m A +m B +m C )v A ′2=12 J +36 J =48 J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 ′>E 是不可能的,所以A 不可能向左运动.方法二 B 、C 碰撞后系统的运动可以看做整体向右匀速运动与A 、B 和C 相对振动的合成(即相当于在匀速运动的车厢中两物块相对振动)由(1)知整体匀速运动的速度v 0=v A ′=3 m/s图9-16乙取以v 0=3 m/s 匀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可知弹簧处于原长时,A 、B 和C 相对振动的速率最大,分别为:v AO =v -v 0=3 m/s v BO =|v ′-v 0|=1 m/s由此可画出A 、B 、C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9-16乙所示,故A 不可能有向左运动的时刻.[答案] (1)3 m/s (2)12 J (3)不可能,理由略【点评】①要清晰地想象、理解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相当于在以3 m/s 匀速行驶的车厢内,A 、B 和C 做相对弹簧上某点的简谐振动,振动的最大速率分别为3 m/s 、1 m/s .②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A 最有可能向左运动,但此时A 的速度为零.●例8 探究某种笔的弹跳问题时,把笔分为轻质弹簧、内芯和外壳三部分,其中内芯和外壳质量分别为m 和4m .笔的弹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图9-17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如图9-17甲所示);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到下端距桌面高度为h 1时,与静止的内芯碰撞(如图9-17乙所示);③碰后,内芯与外壳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壳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为h 2处(如图9-17丙所示).设内芯与外壳的撞击力远大于笔所受重力,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 (2)从外壳离开桌面到碰撞前瞬间,弹簧做的功.(3)从外壳下端离开桌面到上升至h 2处,笔损失的机械能. [2009年高考·重庆理综卷]【解析】设外壳上升到h 1时速度的大小为v 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 2. (1)对外壳和内芯,从撞后达到共同速度到上升至h 2处,由动能定理得:(4m +m )g (h 2-h 1)=12(4m +m )v 22-0 解得:v 2=2g (h 2-h 1).(2)外壳与内芯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 4m v 1=(4m +m )v 2将v 2代入得:v 1=542g (h 2-h 1)设弹簧做的功为W ,对外壳应用动能定理有:W -4mgh 1=12×4m v 21 将v 1代入得:W =14mg (25h 2-9h 1).(3)由于外壳和内芯达到共同速度后上升至高度h 2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只有在外壳和内芯的碰撞中有能量损失,损失的能量E 损=12×4m v 21-12(4m +m )v 22 将v 1、v 2代入得:E 损=54mg (h 2-h 1).[答案] (1)2g (h 2-h 1) (2)14mg (25h 2-9h 1)(3)54mg (h 2-h 1)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弹簧类试题的确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反映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优秀试题.弹簧与相连物体构成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为学生充分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巧妙解决物理问题、施展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当然也是区分学生能力强弱、拉大差距、选拔人才的一种常规题型.因此,弹簧试题也就成为高考物理题中的一类重要的、独具特色的考题.四、传送带问题从1990年以后出版的各种版本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均有皮带传输机的插图.皮带传送类问题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类问题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运动性质都具有变化性,涉及力、相对运动、能量转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及应用物理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如200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34题、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等.对于滑块静止放在匀速传动的传送带上的模型,以下结论要清楚地理解并熟记: (1)滑块加速过程的位移等于滑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距离;(2)对于水平传送带,滑块加速过程中传送带对其做的功等于这一过程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即传送装置在这一过程需额外(相对空载)做的功W =m v 2=2E k =2Q 摩.●例9 如图9-18甲所示,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物块仍从P 点自由滑下,则( )7图9-18甲A .物块有可能不落到地面上B .物块仍将落在Q 点C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左边D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解析】如图9-18乙所示,设物块滑上水平传送带上的初速度为v 0,物块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图9-18乙物块在皮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μmgm =μg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为: v =v 02-2μgs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这一过程的时间可由方程s =v 0t -12μgt 2解得.当皮带向左匀速传送时,滑块在皮带上的摩擦力也为: f =μmg物块在皮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μmg m =μg则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的速度v ′=v 02-2μgs =v物块滑至传送带右端这一过程的时间同样可由方程s =v 0t -12μgt 2 解得.由以上分析可知物块仍将落在Q 点,选项B 正确. [答案] B【点评】对于本例应深刻理解好以下两点:①滑动摩擦力f =μF N ,与相对滑动的速度或接触面积均无关;②两次滑行的初速度(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相等,加速度相等,故运动过程完全相同. 我们延伸开来思考,物块在皮带上的运动可理解为初速度为v 0的物块受到反方向的大小为μmg 的力F 的作用,与该力的施力物体做什么运动没有关系.●例10 如图9-19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v =3 m/s 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M =2 kg 的小木盒A ,A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开始时,A 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现有两个光滑的质量均为m =1 kg 的小球先后相隔Δt =3 s 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 0=15 m/s 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立即进入盒中并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Δt 1=13s 才与木盒相遇.取g =10 m/s 2,问:图9-19(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3)在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析】(1)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0-M v =(m +M )v 1解得:v 1=3 m/s ,方向向右.(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 ,第1个球经过时间t 0与木盒相遇,则有:t 0=s v 0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 +M )g =(m +M )a解得:a =μg =3 m/s 2,方向向左设木盒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的时间为t 2,则:t 1=t 2=Δva =1 s故木盒在2 s 内的位移为零依题意可知:s =v 0Δt 1+v (Δt +Δt 1-t 1-t 2-t 0) 解得:s =7.5 m ,t 0=0.5 s .(3)在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这一过程中,设传送带的位移为s ′,木盒的位移为s 1,则:s ′=v (Δt +Δt 1-t 0)=8.5 m s 1=v (Δt +Δt 1-t 1-t 2-t 0)=2.5 m故木盒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为:Δs =s ′-s 1=6 m 则木盒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Q =f Δs =54 J .[答案] (1)3 m/s (2)0.5 s (3)54 J【点评】本题解析的关键在于:①对物理过程理解清楚;②求相对路程的方法.能力演练一、选择题(10×4分)1.图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中一定会吸收核能B.若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中一定会释放核能C.若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中一定会吸收核能D.若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中一定会释放核能【解析】D、E结合成F粒子时总质量减小,核反应释放核能;A分裂成B、C粒子时,总质量减小,核反应释放核能.[答案] BD2.单冷型空调器一般用来降低室内温度,其制冷系统与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结构基本相同.某单冷型空调器的制冷机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Q2,向高温物体放出热量Q1,而外界(压缩机)必须对工作物质做功W,制冷系数ε=Q2W.设某一空调的制冷系数为4,若制冷机每天从房间内部吸收2.0×107J的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1一定等于Q2B.空调的制冷系数越大越耗能C.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1=2.5×107 JD.制冷机每天放出的热量Q1=5.0×106 J【解析】Q1=Q2+W>Q2,选项A错误;ε越大,从室内向外传递相同热量时压缩机所需做的功(耗电)越小,越节省能量,选项B错误;又Q1=Q2+Q2ε=2.5×107 J,故选项C正确.[答案] C3.图示为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图象,其中实线是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t2=1.5 s时的波形,且(t2-t1)小于一个周期.由此可判断()A.波长一定是60 cmB.波一定向x轴正方向传播C.波的周期一定是6 sD.波速可能是0.1 m/s,也可能是0.3 m/s【解析】由题图知λ=60 cm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则可知:波传播的时间t1=T4,传播的位移s1=15 cm=λ4故知T=6 s,v=0.1 m/s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可知:波传播的时间t2=34T,传播的位移s2=45 cm=3λ4故知T=2 s,v=0.3 m/s.[答案] AD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面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 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A.F>μ(2m+M)g B.F>μ(m+2M)gC.F>2μ(m+M)g D.F>2μmg【解析】无论F多大,摩擦力都不能使B向右滑动,而滑动摩擦力能使C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μg,故F-μmg-μ(m+M)gM>μg时,即F>2μ(m+M)g时A可从B、C之间抽出.[答案] C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a射向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MN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为反射光,c为折射光,它们与法线间的夹角分别为β和θ.逐渐增大入射角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β和θ两角同时增大,θ始终大于βB.b光束的能量逐渐减弱,c光束的能量逐渐加强C.b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空气中的波长D.b光光子的能量大于c光光子的能量【解析】三个角度之间的关系有:θ=α,sin βsin α=n>1,故随着α的增大,β、θ都增大,但是θ<β,选项A错误,且在全反射前,c光束的能量逐渐减弱,b光束的能量逐渐加强,选项B错误;又由n=sin βsin α=c v=λλ′,b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但光子的能量不变,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 C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 m/s的速度匀速前进,上方漏斗中以每秒50 kg的速度把煤粉竖直抖落到传送带上,然后一起随传送带运动.如果要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前进,则传送带的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8。
物理压轴题集(看了一百多张试卷后选的63题)
A R B
7、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L 形滑板(平面部分足够长),质量为 4m,距滑板的 A 壁为 L1 距离的 B 处放有一质量为 m,电量为+q 的大小不计的小物体, 物体与板面的摩擦不计.整个装置置于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初始时刻,滑板与物 体都静止.试问: (1)释放小物体,第一次与滑板 A 壁碰前物体的速度 v1, 多大? (2)若物体与 A 壁碰后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为碰前速率 的 3/5,则物体在第二次跟 A 碰撞之前,滑板相对于 水平面的速度 v2 和物体相对于水平面的速度 v3 分别为 多大? (3)物体从开始到第二次碰撞前,电场力做功为多大?(设碰撞经历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 失) 8、如图(甲)所示,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C、D 相距很近,上面分别开有小孔 O 和 O',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 P、Q 与金属板 C、D 接触良好,且导轨垂直放在磁感强度为 B1=10T 的匀强磁场中, 导轨间距 L=0.50m, 金属棒 AB 紧贴着导轨沿平行导轨方向在磁 场中做往复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乙),若规定向右运动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从 t=0 时 刻开始, 由 C 板小孔 O 处连续不断地以垂直于 C 板方向飘入质量为 m=3.2×10 -21kg、 电 -19 量 q=1.6×10 C 的带正电的粒子(设飘入速度很小,可视为零).在 D 板外侧有以 MN 为边界的匀强磁场 B2=10T,MN 与 D 相距 d=10cm,B1 和 B2 方向如图所示(粒子重力及 其相互作用不计),求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 M,另有三个木块 A、B 和 C,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 m A =m B =m,m C =3 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 A 连接一轻弹 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 M 相连பைடு நூலகம்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 A 静止在 P 处,弹簧 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 B 在 Q 点以初速度 v 0 向下运动,P、Q 间的距离为 L.已知木块 B 在 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 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 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 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 Q 点.若木块 A 静止于 P 点,木块 C 从 Q 点开始以初速度
高考物理压轴题总汇编
高考物理压轴题汇编如图所示,在盛水的圆柱型容器内竖直地浮着一块圆柱型的木块,木块的体积为V ,高为h ,其密度为水密度ρ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为容器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在水面静止时,水高为2h ,现用力缓慢地将木块压到容器底部,若水不会从容器中溢出,求压力所做的功。
解:由题意知木块的密度为ρ/2,所以木块未加压力时,将有一半浸在水中,即入水深度为h/2,木块向下压,水面就升高,由于木块横截面积是容器的1/2,所以当木块上底面与水面平齐时,水面上升h/4,木块下降h/4,即:木块下降h/4,同时把它新占据的下部V/4体积的水重心升高3h/4,由功能关系可得这一阶段压力所做的功vgh h g v h g v w ρρρ16142441=-= 压力继续把木块压到容器底部,在这一阶段,木块重心下降45h,同时底部被木块所占空间的水重心升高45h ,由功能关系可得这一阶段压力所做的功vgh h g v h vg w ρρρ1610452452=-= 整个过程压力做的总功为:vgh vgh vgh w w w ρρρ1611161016121=+=+= (16分)为了证实玻尔关于原子存在分立能态的假设,历史上曾经有过著名的夫兰克—赫兹实验,其实验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由电子枪A 射出的电子,射进一个容器B 中,其中有氦气.电子在O 点与氦原子发生碰撞后,进入速度选择器C ,然后进入检测装置D .速度选择器C 由两个同心的圆弧形电极P 1和P 2组成,当两极间加以电压U 时,只允许具有确定能量的电子通过,并进入检测装置D .由检测装置测出电子产生的电流I ,改变电压U ,同时测出I的数值,即可确定碰撞后进入速度选择器的电子的能量分布.我们合理简化问题,设电子与原子碰撞前原子是静止的,原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很多,碰撞后,原子虽然稍微被碰动,但忽略这一能量损失,设原子未动(即忽略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原子得到的机械能).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电子与原子碰撞后没有动能损失,电子只改变运动方向.有些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要损失动能,所损失的动能被原子吸收,使原子自身体系能量增大,(1)设速度选择器两极间的电压为U (V )时,允许通过的电子的动能为E k (eV ),导出E k (eV )与U (V )的函数关系(设通过选择器的电子的轨道半径r =20.0 cm ,电极P 1和P 2之间隔d =1.00 cm,两极间场强大小处处相同),要说明为什么有些电子不能进入到接收器.(2)当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动能E k =50.0 eV 时,改变电压U (V ),测出电流I (A ),得出下图所示的I —U 图线,图线表明,当电压U 为5.00 V 、2.88 V 、2.72 V 、2.64 V 时,电流出现峰值,定性分析论述I —U 图线的物理意义.(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氦原子三个激发态的能级E n (eV ),设其基态E 1=0.解:(1)当两极间电压为U 时,具有速度v 的电子进入速度选择器两极间的电场中,所受电场力方向与v 垂直,且大小不变,则电子在两极间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设电子质量为m ,电量为e ,则电场力F =qE =eU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eU /d =mv 2/R解得电子动能E k =mv 2/2=eUR /2d =10.0U (eV) (6分)即动能与电压成正比,此结果表明当两极间电压为U 时,允许通过动能为10.0U (eV )的电子,而那些大于或小于10U (eV )的电子,由于受到过小或过大的力作用做趋心或离心运动而分别落在两电极上,不能到达检测装置D .(2)I —U 图线表明电压为5.0 V 时有峰值,表明动能为50.0 eV 的电子通过选择器,碰撞后电子动能等于入射时初动能,即碰撞中原子没有吸收能量,其能级不变.当电压为2.88 V 、2.72 V 、2.64 V 时出现峰值,表明电子碰撞后,动能分别从50.0 eV ,变为28.8 eV ,27.2 eV 、26.4 eV,电子通过选择器进入检测器,它们减小的动能分别在碰撞时被原子吸收,I —U 图线在特定能量处出现峰值,表明原子能量的吸收是有选择的、分立的、不连续的存在定态.(例如在电压为4.0 V 时没有电流,表明碰撞后,电子中没有动能为40.0 eV 的电子,即碰撞中,电子动能不可能只损失(50.0-40.0)eV=10.0 eV ,也就是说氦原子不吸收10.0 eV 的能量,即10.0 eV 不满足能级差要求)(4分)(3)设原子激发态的能极为E n ,E 1=0,则从实验结果可知,氦原子可能的激发态能级中有以下几个能级存在:(50.0-28.8)eV=21.2 eV(50.0-27.2)eV=22.8 eV(50.0-26.4)eV=23.6 eV (6分) 17.(14分)如图甲,A 、B 两板间距为2L ,板间电势差为U ,C 、D 两板间距离和板长均为L ,两板间加一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在S 处有一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经A 、B 间电场加速又经C 、D 间电场偏转后进入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强度为B .不计重力影响,欲使该带电粒子经过某路径后能返回S 处.求:(1)匀强磁场的宽度L ′至少为多少?(2)该带电粒子周期性运动的周期T .(1)AB 加速阶段,由动能定理得:221mv qU = ① 偏转阶段,带电粒子作类平抛运动偏转时间qU m L v L t 2/1==② 侧移量2221212221L qU m L mL qU at y =⋅⋅== ③设在偏转电场中,偏转角为θ则1221=⋅===v L mL qU v at v v tg y θ 即θ= 4π ④ 由几何关系:Rcos45°+R=L′⑤ Rsin45°=2L ⑥ 则 L′=L 212+⑦ 注:L ′也可由下面方法求得:粒子从S 点射入到出偏转电场,电场力共做功为W=2q U⑧设出电场时速度为v′,有qU v m 2212=' 解得v′=m qU /4⑨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qBmqU qB v m R 2='= ∴qBmqU L )22(+=' ⑩ (2)设粒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则t2=qU m L v L 2/2/2= ○1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qB m T π2='○12 实际转过的角度α=2π-2θ=23π ○13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3=qBm T 2343π=''○14 故粒子运动的周期T =2t2+2t1+t3=4LqB m qU m 232/π+○15 评分标准:本题14分,第(1)问8分,其中①、②、③式各1分,④式2分,⑤、⑥、⑦式各1分.第(2)问6分,其中 ○12、○13、○14、式各1分,○15式2分. 22.(13分)1951年,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偶数”,所谓“电子偶数”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的质量中心旋转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 e ,普朗克常数为h ,静电力常量为k ,假设“电子偶数”中正、负电子绕它们质量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 、运动速度v 及电子的质量满足量子化理论:2m e v n r n =nh /2π,n =1,2……,“电子偶数”的能量为正负电子运动的动能和系统的电势能之和,已知两正负电子相距为L 时的电势能为E p =-k Le 2,试求n =1时“电子偶数”的能量. 18.(13分)由量子化理论知 n =1时,2m e v 1r 1=π2h解得114r m h v e π= ①设此时电子运转轨道半径为r ,由牛顿定律有m e 2121214r e k r v = 21214/v m ke r e = ② 由①②联立可得v 1=πke 2/h 系统电势能E p =-k 2122222r m ke e k r e e -==-2m e v 12而系统两电子动能为E k =2×212121v m v m e e = 系统能量为E =E p +E k =-m e v 12=-π2mk 2e 4/h 2评分:解答①式正确得2分;解答②式正确得3分;正确分析系统势能得2分;解答动能正确得3分;正确列式、得出总能量表达式得3分.23.(14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是阴极K 发射的电子束经高压加速电场(电压U )加速后垂直正对圆心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半径为r 的圆形匀强偏转磁场,如图11所示,偏转后轰击荧光屏P ,荧光粉受激而发光,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幅扫描.若去离子水质不纯,所生产的阴极材料中会有少量SO -24,SO -24打在屏上出现暗斑,称为离子斑,如发生上述情况,试分析说明暗斑集中在荧光屏中央的原因[电子质量为9.1×10-31 kg ,硫酸根离子(SO -24)质量为1.6×10-25 kg ].23、电子或硫酸根离子在加速电场中 qU =221mv 设粒子在偏转磁场中偏转时,轨道半径为R ,有:qvB =m Rv 2则R =q mU B qB mv 21= 设粒子在偏转磁场中速度偏角为θ,有:tan mUq Br R r 22==θ故tan 2θ∝m q 由于硫酸根离子荷质比远小于电子的荷质比,高速硫酸根离子经过磁场几乎不发生偏转,而集中打在荧光屏中央,形成暗斑.评分:正确运用动能定理处理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的运动得3分;求解粒子在偏转磁场中的轨道半径得3分;正确抓住切入点,求解tan2θ得3分;明确tan 2θ与m q 的关系得2分;最后将tan 2θ∝m q 应用于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得出正确结论得2分. 24.(14分)如图12是用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 时所带的电荷量Q ,从而求出其电容C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②接通开关S ,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的电压表读数U 0=6.2 V 和微安表读数I 0=490 μA;③断开电键S 并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 s 或10 s 读一次微安表的读数i ,将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④根据表格中的12组数据,以t 为横坐标,i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图中用“×”表示),则:图12(1)根据图示中的描点作出图线.(2)试分析图示中i-t 图线下所围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意义.(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线,估算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0所带的电量Q 0,并计算电容器的电容.24.(14分)(1)根据描点绘出圆滑的曲线如图所示.注:(a)绘出折线不得分;(b)绘出的曲线应与横轴相切,否则酌情扣分.(2)图中i-t 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表示断开电键后通过电阻R 的电量,即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 0时所带电量为Q .(3)根据绘出图线,估算“面积”格数约32~33格(此范围内均得分,下同).因此,电容器电容为U 0时,带电量(Q 0)约为8.00×10-3 C ~8.25×10-3 C由C =UQ 得,电容器电容(C )约为:1.30×10-3 F ~1.33×10-3 F 评分:(1)绘图正确得4分;(2)“面积”意义分析正确得5分;(3)电容计算正确得5分.25.(12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受控核聚变装置中有极高的温度,因而带电粒子将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容器”可装,而是由磁场约束带电粒子运动使之束缚在某个区域内.现按下面的简化条件来讨论这个问题:如图11所示是一个截面为内径R 1=0.6 m 、外径R 2=1.2 m 的环状区域,区域内有垂直于截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氦核的荷质比m q =4.8×107 C/kg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4 T ,不计带电粒子重力.(1)实践证明,氦核在磁场区域内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速度v 的大小与它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有关,试导出v 与r 的关系式.(2)若氦核在平行于截面从A 点沿各个方向射入磁场都不能穿出磁场的外边界,求氦核的最大速度.解:(1)设氦核质量为m ,电量为q ,以速度v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Bqv =m r v 2 (3分)所以v =mqBr (2分) (2)当氦核以v m 的速度沿与内圆相切方向射入磁场且轨道与外圆相切时,则以v m 速度沿各方向射入磁场均不能穿过磁场 (1分)即r 1≤212R R -=0.3 m (2分) 由Bqv =rmv 2知r =qB mv (2分) 所以v m =mBqr 1≤5.76×106 m/s (2分) 32.(16分)如图所示为示波管的原理图,电子枪中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初速度很小,可视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分)如图12所示,PR 是一块长为L=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一个质量为m=0.1 kg ,带电量为q=0.5 C 的物体,从板的P 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
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 2 ,求:(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 1和v 2 (3)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4)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方向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 的木板C ,质量m c =5kg ,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 和B ,m A =1kg ,m B =4kg ,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 、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 以速度6m /s 水平向左运动,A 、B 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1)当两滑块A 、B 都与挡板碰撞后,C 的速度是多大? (2)到A 、B 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 的位移为多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m C =3 m ,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 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v 0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若木块A 静止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上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的大小。
5、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 =3m/s 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 =2kg 的小木盒A ,A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 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先后相隔△t =3s 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 =1kg 的小球B 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 0=15m/s 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
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 1=1s/3而与木盒相遇。
求(取g =10m/s 2) (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时多大?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图126、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长l =8cm ,两板间距离d =8cm ,A 板比B 板电势高300V ,即U AB =300V 。
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 =10-10C ,质量m =10-20kg ,从R 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m/s ,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 、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 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
已知两界面MN 、PS 相距为L =12cm ,粒子穿过界面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 上。
求(静电力常数k =9×109N·m 2/C 2) (1)粒子穿过界面PS 时偏离中心线RO 的距离多远? (2)点电荷的电量。
7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L 形滑板(平面部分足够长),质量为4m ,距滑板的A 壁为L 1距离的B 处放有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大小不计的小物体,物体与板面的摩擦不计.整个装置置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初始时刻,滑板与物体都静止.试问:(1)释放小物体,第一次与滑板A 壁碰前物体的速度v 1,多大?(2)若物体与A 壁碰后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大小为碰前速率的3/5,则物体在第二次跟A 碰撞之前,滑板相对于水平面的速度v 2和物体相对于水平面的速度v 3分别为多大?(3)物体从开始到第二次碰撞前,电场力做功为多大?(设碰撞经历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 8如图(甲)所示,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 、D 相距很近,上面分别开有小孔 O 和O',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P 、Q 与金属板C 、D 接触良好,且导轨垂直放在磁感强度为B 1=10T 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L=0.50m ,金属棒AB 紧贴着导轨沿平行导轨方向在磁场中做往复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乙),若规定向右运动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从t=0时刻开始,由C 板小孔O 处连续不断地以垂直于C 板方向飘入质量为m=3.2×10 -21kg 、电量q=1.6×10 -19C 的带正电的粒子(设飘入速度很小,可视为零).在D 板外侧有以MN 为边界的匀强磁场B 2=10T ,MN 与D 相距d=10cm ,B 1和B 2方向如图所示(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不计),求:(1)0到4.Os 内哪些时刻从O 处飘入的粒子能穿过电场并飞出磁场边界MN?(2)粒子从边界MN 射出来的位置之间最大的距离为多少? 9(20分)如下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一个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为B .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下简称方框)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外侧套着一个与方框边长相同的U 型金属框架MNPQ(仅有MN 、NQ 、QP 三条边,下简称U 型框),U 型框与方框之间接触良好且无摩擦.两个金属框每条边的质量均为m ,每条边的电阻均为r .(1)将方框固定不动,用力拉动U 型框使它以速度0v 垂直NQ 边向右匀速运动,当U 型框的MP 端滑至方框的最右侧(如图乙所示)时,方框上的bd 两端的电势差为多大?此时方框的热功率为多大?(2)若方框不固定,给U 型框垂直NQ 边向右的初速度0v ,如果U 型框恰好不能与方框分离,则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总热量为多少?(3)若方框不固定,给U 型框垂直NQ 边向右的初速度v(0v v ),U 型框最终将与方框分离.如果从U 型框和方框不再接触开始,经过时间t 后方框的最右侧和U 型框的最左侧之间的距离为s .求两金属框分离后的速度各多大. BA v 0B A v 0 R M N L PS O E Fl10(14分)长为0.51m 的木板A ,质量为1 kg .板上右端有物块B ,质量为3kg.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速度v 0=2m/s.木板与等高的竖直固定板C 发生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m/s 2.求: (1)第一次碰撞后,A 、B 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第一次碰撞后,A 与C 之间的最大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A 与固定板碰撞几次,B 可脱离A 板.11如图10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M 为半径为 1.0R m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N 为待检验的固定曲面,该曲面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半径0.69r m =的14圆弧,圆弧下端切线水平且圆心恰好位于M 轨道的上端点,M 的下端相切处置放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0.01m kg =的小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恰好能经过M 的上端点,水平飞出后落到N 的某一点上,取210/g m s =,求:(1)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p E 多大?(2)钢珠落到圆弧N 上时的速度大小N v 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10分)建筑工地上的黄沙堆成圆锥形,而且不管如何堆其角度是不变的。
若测出其圆锥底的周长为12.5m ,高为1.5m ,如图所示。
(1)试求黄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该黄沙靠墙堆放,占用的场地面积至少为多少? 13(16分)如图17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其质量为2m ,长为L ,车右端(A 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车间有摩擦,与中点C 为界, AC 段与CB 段摩擦因数不同.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车向右运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中点C 时,即撤去这个力.已知撤去力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为v 0,车的速度为2v 0,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 点)。
如果金属块与车的AC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与C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求1μ与2μ的比值.14(18分)如图10所示,空间分布着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A C B L场,左侧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 、方向水平向右,其宽度为L ;中间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质量m,电量q,不计重力)从电场左边缘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穿过中间磁场区域进入右侧磁场区域后,又回到了a 点,然后重复上述运动过程。
(图中虚线为电场与磁场、相反方向磁场间的分界面,并不表示有什么障碍物)。
(1)中间磁场区域的宽度d 为多大; (2)带电粒子在两个磁场区域中的运动时间之比; (3)带电粒子从a 点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回到a 点时所用的时间t. 15.(20分)如图10所示,abcd 是一个正方形的盒子,在cd 边的中点有一小孔e ,盒子中存在着沿ad 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
一粒子源不断地从a 处的小孔沿ab 方向向盒内发射相同的带电粒子,粒子的初速度为v 0,经电场作用后恰好从e 处的小孔射出。
现撤去电场,在盒子中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图中未画出),粒子仍恰好从e 孔射出。
(带电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1)所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2)电场强度E 与磁感应强度B 的比值为多大? 16.(8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与直径为d=0.8m 的半圆轨道相接,半圆轨道的两端点A 、B 连线是一条竖直线,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103V/m 的匀强电场中,一小球质量m=0.5kg,带有q=5×10-3C 电量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一切摩擦,g=10m/s 2,(1)若它运动的起点离A 为L ,它恰能到达轨道最高点B ,求小球在B 点的速度和L 的值. (2)若它运动起点离A 为L=2.6m ,且它运动到B 点时电场消失,它继续运动直到落地,求落地点与起点的距离. 17(8分)如图所示,为某一装置的俯视图,PQ 、MN 为竖直放置的很长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有匀强磁场,其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金属棒AB搁置在两板上缘,并与两板垂直良好接触.现有质量为m ,带电量大小为q ,其重力不计的粒子,以初速v 0水平射入两板间,问:(1)金属棒AB 应朝什么方向,以多大速度运动,可以使带电粒子做匀速运动? (2)若金属棒的运动突然停止,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继续运动,从这刻开始位移第一次达到mv 0/qB 时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磁场足够大)18(12分)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kg ,横截面积50cm 2,厚度1cm ,气缸全长21cm ,气缸质量20kg ,大气压强为1×105Pa ,当温度为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cm ,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