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非构造圈闭类型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及深层有利烃源岩发育区预测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及深层有利烃源岩发育区预测
烃源岩发育特征
烃源岩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沉积作用、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和生烃潜力。
烃源岩控制因素
04
深层有利烃源岩发育区预测
通过地震勘探获取的地震反射信息,对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的深层构造特征进行详细解析。
地震剖面解释
地质构造演化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
THANKS
感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古地理环境
新元古代时期,塔里木盆地位于一个古地理环境相对稳定的地区,周边有多个陆块拼贴、碰撞,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形态。
沉积相
新元古代时期,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次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多种沉积相,包括陆源碎屑沉积、碳酸盐沉积、红层沉积等。
新元古代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相
新元古代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
新元古代时期,塔里木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其中以海相烃源岩为主,但也有部分陆相烃源岩。这些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有利于烃类的生成和聚集。
通过对深层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其主要为腐泥型和腐殖腐泥型,具有较好的生烃和储油性能。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地质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缺乏对深层烃源岩的物理性质和生烃机制的深入研究。
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层烃源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其生烃和储油性能。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的构造演化、海平面变化和烃源岩发育的关系,为寻找深层油气资源提供理论支持。
资源潜力估算
深层有利烃源岩发育区预测及评价
05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构造古地理环境为陆缘海沉积环境,主要发育了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断层遮挡型 地层型
加里东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泥盆纪末期形成的不整 合面、早二叠世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区域上分布很 广
北部坳陷
为一长期演化发展的巨型负向构造单元,除东部缺 失部分古生界外,整个坳陷震旦-第四系发育齐全, 总厚12000~16000米,震旦、寒武-奥陶系最后 9000米。奥陶内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塔北隆起南部—北部坳陷—中央隆起(北部) ,是造山 作用所引起的褶皱—冲断作用基本未波及的前渊— 前隆地区,这里是以黑油为主的产区,如轮南、桑塔木、 塔河、解放渠东、东河塘、哈得4、塔中40、塔中10、 塔中4 和塔中16 油田。同时还发现少量的凝析油气 田(如吉拉克和塔中6 凝析油气田)
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三坳四隆的构造格局:7个一级构造单元划分
汇报提纲
一、构造单元划分
二、盆地含油气远景区
三、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构造背景
塔里木盆地是前震旦系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大型 叠合复合沉积盆地。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及坳拉槽发展阶段
中、晚古生代: 稳定克拉通内坳陷及裂谷盆地发展阶段 中、新生代: 复合前陆盆地及内陆坳陷发展阶段
·构造依据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新提出的构造单元界线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大断裂
-6500m等深线 重要层序的尖灭线


断裂的延伸线
构造体系的包络线 坡折带转折端线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泥盆纪 ·早二叠世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中国主要发育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中东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及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这3大类型盆地控制了全国油气资源的85%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中。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这3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油气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developed in China. They are the Paleozoic cratonic basin, the east-central Meso-Cenozoic fault basin and the western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about 85% of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them, and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up to now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i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basins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purpose of playing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5页(P635-639)【关键词】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中国有各类盆地约400多个,现已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其中特大和大型油气田约55个。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主要含油气远景区介绍
塔北隆起区
位于盆地北部,地势较高,构造 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是塔里木 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远景区之一。
塔中隆起区
位于盆地中部,地势较为平坦,构 造相对简单,油气资源量较大,是 另一个重要的含油气远景区。
塔南凹陷区
位于盆地南部,地势较低,构造简 单,油气资源量较小,但也是盆地 内重要的含油气远景区之一。
03 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评价方法与标准
地质分析法
通过对盆地地质构造、沉积相、 储层特征等进行分析,评估远景 区的含油气潜力。
地球物理勘探法
利用地震、重磁、电法等地球物 理勘探方法,对远景区进行勘探, 获取地层、构造、油气藏等信息。
资源量估算
根据勘探资料和地质分析结果, 估算远景区的油气资源量,为后 续开发提供依据。
塔里木盆地北部
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是勘探的重点区域。
塔里木盆地南部
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是未来勘探的重要方向。
塔里木盆地东部
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 件,是当前勘探的重点。
塔里木盆地西部
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是未来勘探的重要方向。
勘探技术与方法
高精度地震勘探
利用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对塔里木盆地 进行精细探测,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油气
盆地形成与演化
01
塔里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
02
中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导致塔里
木地区隆起并形成盆地。
盆地的演化经历了前新生代陆块形成、古生代稳定沉积、中生
03
代抬升和新生代盆地形成四个阶段。
02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单元类型
隆起区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研究》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研究》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研究》篇一一、引言库车坳陷位于中国新疆地区,是重要的油气资源区域。

其东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库车坳陷东部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带的研究,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区域地质背景库车坳陷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

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圈闭和油气藏。

此外,库车坳陷的沉积环境对其油气成藏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沉积相、沉积类型和沉积厚度等因素均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

三、油气成藏特征(一)烃源岩特征库车坳陷东部的烃源岩主要来源于古生界和下古生界,具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烃源岩类型多样,包括泥岩、页岩、灰岩等,为油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储层特征库车坳陷东部的储层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等。

储层物性受沉积环境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具有非均质性和复杂性。

储层空间分布和物性特征对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三)盖层特征盖层是保护油气藏的关键因素之一。

库车坳陷东部的盖层主要为泥岩、页岩等,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保护能力。

盖层的厚度、分布和封闭性对油气的保存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

(四)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库车坳陷东部的圈闭类型多样,包括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复合圈闭等。

油气藏类型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等。

不同类型的圈闭和油气藏在空间分布、形成机制和勘探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四、有利区带研究(一)有利区带筛选依据库车坳陷东部的有利区带筛选主要依据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油气显示等因素。

首先,要考虑烃源岩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其次,要分析储层物性和空间分布;此外,还要考虑盖层的封闭性和保护能力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有利区带的范围和潜力。

(二)有利区带分析根据筛选依据,我们初步确定了库车坳陷东部的几个有利区带。

这些区带具有较好的烃源岩发育、储层物性良好、盖层封闭性强等特点。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研究——以顺9井区为例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研究——以顺9井区为例

现构 造 圈闭 7个及 多个 志 留系柯 坪塔 格 组 楔 状体 ,
顺 9井 在志 留系柯 坪塔 格组 下段 5 5 6 0 . 5 ~5 5 8 9 . 5
2 孔 隙 结构 特 征 参 数 分 析
柯 坪塔 格 组 下段 储 层 岩石 类 型 主要 为 细粒 、 中

m 低孔 低 渗储层 加 砂压 裂 获 低 产 油流 , 揭 开 了顺 托 果 勒地 区低 孔低 渗储层 油气 勘探 的序 幕口 ] 。
孔、 特 低 渗 储 层 有 效 厚 度 划 分 和储 量 计 算提 供 了依 据 。 关键词 : 塔里木盆地 ; 志 留 系柯 坪 塔 格 组 ; 有 效储 层 ; 下 限标 准
中 图分 类 号 : T E l 1 2 . 2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顺 托果勒 地 区位 于塔 里 木 盆地 顺 托 果 勒 低 隆 ,
石 2 0 1 3年 1月






P E T R O L E UM G E O L O GY AN D E N GI N E E R I N G
第2 7卷
第 l 期
文章编 号 : 1 6 7 3 —8 2 1 7 ( 2 0 1 3 ) 0 1 —0 0 2 3—0 5
是北 部顺 托果 勒地 区及 东部 满加 尔坳 陷油 气长期 运 移 的指 向区( 图 1 ) 。三维 地震 精 细解 释 在 三叠 系发
中基性 喷 出岩 、 千枚 岩 、 泥岩 等 。扫描 电镜见石 英 I
级 加大 , 粒表 及粒 间分 布 有绿 泥 石 、 绿 蒙 混层 、 伊 利
石、 黄铁 矿 , 属 晚成 岩 A 期 中 一晚阶段 产物 。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

文章编号:1001-6112(2014)03-0257-1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1781/sysydz201403257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黄太柱(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㊀830011)摘要:通过塔中北坡三维地震资料的解析,对主要断裂带的变形特征㊁活动期次与控储控藏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8排NNE或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主要活动期为加里东中期(中奥陶世末)与海西早期(中泥盆世末)㊂海西早期张扭性走滑断裂是在加里东中期压扭性走滑断裂的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受控于先存基底薄弱带与构造应力的不均衡作用,属于典型的被动型走滑断裂;断裂系统形成的裂缝及后期发生的热液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型储集体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㊂该区经历了加里东晚期㊁海西晚期与喜马拉雅期3个主要成藏期,古生代的构造格局与走滑断裂活动控制了本区油气纵向分布的差异与富集,形成了中下奥陶统以干气气藏为主㊁下志留统以油藏为主的成藏特征㊂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寻找天然气规模储量与产量阵地的现实领域,走滑断裂附近分布的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体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同时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中段泥岩覆盖下砂体的 甜点 发育区,是柯坪塔格组下段油藏的有利勘探区带㊂关键词:走滑断裂;构造演化;油气运移;油气勘探;塔中北坡;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1.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Structuralinterpretationandpetroleumexplorationtargets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HuangTaizhu(ExplorationandProductionResearchInstituteofSINOPECNorthwestOilfieldCompany,Urumqi,Xinjiang830011,China)Abstract:Basedonthe3DseismicinterpretationofthenorthernslopeofthemiddleTarimBasin,theevolutionfeatures,activityphasesandtheircontrollingonreservoirsofmainfaultswerestudied.Therewere8rowsofNNE-orNEE-trendingsinistralstrike-slipfaultsinthestudyarea,andthefaultswereactivemainlyduringthemiddleCaledonian(theendoftheMiddleOrdovician)andtheearlyHercynian(theendoftheMiddleDevonian).TheearlyHercyniantense-shearingstrike-slipfaultsdevelopedbasedonthemiddleCaledoniancompressive-torsionalfaults,andwerecontrolledbypreviousbasementweakzoneanddisproportiontectonicstress,hencebelongedtotypicalpassivestrike-slipfaults.FracturesandhydrothermalactivitiesplayedimportantrolesinthegenerationoffracturedandvuggyreservoirsinOrdoviciancarbonaterocks.3mainreservoirchargingepisodeswereconclu⁃dedincludingthelateCaledonian,thelateHercynianandtheHimalayan.Paleozoictectonicframeworksandstrike-slipfaultactivitiescontrolledthelongitudinaldistributionandenrichmentofhydrocarbon,featuredbydrygasintheMiddleandLowerOrdovicianandoilintheLowerSilurian.TheOrdoviciancarbonaterocksinnorthernslopeofthemiddleTarimBasinareactualdomainsfortheindustrialproductionofnaturalgas.Thebeadedseis⁃micreflectionanomaliesneartostrike-slipfaultsaremostfavorableexplorationtargets.The desserts insandsundermudstonesinthemiddleKepingtageFormationarealsofavorabletargets.Keywords:strike-slipfault;structuralevolution;hydrocarbonmigration;petroleumexploratio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TarimBasin㊀㊀塔中北坡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目前针对该区不同领域㊁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进行了勘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油气成果㊂随着勘探实践经验与实物资料的不断丰富,塔中北坡也不断面临一些新的地质问题,如断裂体系特征与奥陶系储层发育和油气运聚成藏的关系㊁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对塔中北坡勘探领域和方向的控制作用等㊂前人针对塔中北坡的研究,主要包括古城墟隆起奥陶系地层的厘定[1]㊁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及预测[2-3]㊁奥陶系油气成藏条件分析[4-6]及顺9井区收稿日期:2013-12-01;修订日期:2014-04-01㊂作者简介:黄太柱(1961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油气勘探综合研究与管理工作㊂E⁃mail:htz41801@sina.com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项目(2012CB214800)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4)资助㊂㊀第36卷第3期2014年5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36,No.3May,2014志留系油气充注史分析[7]等方面,而对塔中北坡断裂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㊁构造格局与演化㊁控储控藏特征研究较少[8]㊂随着塔中北坡新三维地震及钻井资料的不断丰富,为精细刻画和认识断裂体系的展布及成因机制㊁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条件㊂本文通过对塔中北坡近3500km2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析,结合钻测录井等资料恢复了其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而从断裂系统对储层发育与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角度,指出了塔中北坡下一步的有利勘探领域和方向㊂1㊀区域地质概况塔中北坡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卡塔克隆起的北部,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为界,上盘为卡塔克隆起区,下盘为塔中北坡地区;构造位置上跨于顺托果勒低隆起东南段与古城墟隆起西段之上(图1),位于加里东末期形成㊁海西运动期定型的这两大古(低)隆起的结合部位,北东方向与满加尔坳陷毗邻㊂塔中北坡现今构造形态是一个由东南(高)向西北(低)倾没的单斜,除区域缺失侏罗系外,受古城墟隆起演化的影响,志留系㊁泥盆系不同程度地缺失;志留系主要为滨岸 潮坪相的中细砂岩㊁粉砂岩与泥岩沉积,具有 底超顶剥 特征,剥蚀尖灭线在顺南1井附近(图1),再往东南方向,石炭系巴楚组泥岩直接覆于奥陶系之上㊂塔中北坡与卡塔克隆起区寒武系 中奥陶统岩石地层序列基本一致,主要发育局限台地 半局限台地 开阔台地相的含膏云岩㊁白云岩㊁灰质云岩及灰岩沉积(图2)㊂卡塔克隆起区因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强,一间房组(O2yj)全部及鹰山组(O1-2y)上部地层基本剥蚀殆尽[9],而塔中北坡因抬升幅度低,主要剥蚀了一间房组顶部地层[10]㊂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后发生 台盆分异 的影响,塔中北坡与卡塔克隆起区上奥陶统岩石地层序列差异较大[11],卡塔克隆起区发育良里塔格组(O3l)台地相的含泥灰岩㊁颗粒灰岩沉积,之后大规模的海侵作用使孤立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而消失,转变为大面积混积陆棚相的桑塔木组(O3s)碎屑岩沉积;而塔中北坡在加里东中期Ⅰ幕运动后快速沉降在海平面之下,一间房组之上超覆了厚约15m的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O3q)斜坡相的含泥灰岩㊁瘤状灰岩沉积,之后转为混积陆棚相巨厚的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O3qq)碎屑岩沉积㊂多期构造演化造成了塔中北坡纵向上形成了多套㊁多种类型的储盖组合(图2),满加尔坳陷的烃源供给与良好的储盖组合使该区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㊂2㊀塔中北坡断裂的构造解析塔中北坡张性正断裂与逆冲断裂欠发育,自西北向东南主要发育多排NNE㊁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图1),延伸长度在50 150km之间,将整个塔中北坡及卡塔克隆起区分割成东西不同的块体,根据断裂级别划分原则确定为三级断裂㊂由于走滑断裂断距较小,二维地震资料识别与落实较图1㊀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位置及走滑断裂分布Fig.1㊀Tectoniclocationandstrike-slipfaultdistributionof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㊃85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图2㊀塔中北坡志留 奥陶系地层及储盖组合Fig.2㊀StratafromSiluriantoOrdovicianandreservoir-capcombination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困难,下文重点利用顺南1井区2000km2三维地震资料的断裂构造解析,来研究整个塔中北坡断裂的特征㊂2.1㊀走滑断裂特征与识别走滑断裂是在扭应力作用下㊁接近直立的断面及其两盘主要沿走向相对水平移动的断裂,由于产生于独特的应力背景下,走滑断裂在平面㊁剖面上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几何学特征,这是判识其是否存在的重要标志[12-13]㊂2.1.1㊀平面特征(1)从顺南三维寒武 奥陶系主要界面的曲率属性图(图3a,b)及塔中北坡断裂分布图(图1)来看,走滑断裂NNE㊁NEE走向的主位移带(PDZ)在平面上均呈线状延伸,所形成的走滑构造组合都只分布在主位移带附近很窄的区域内呈带状展布,这反映了所受应力与断裂走向近于平行,应力集中释放在主位移带附近㊂(2)走滑断裂主位移带一端常常会分化成马尾状断裂,并走向衰亡㊂在顺南1井㊁顺南4井等多条走滑断裂带端部均表现出发散的马尾状断裂组合(图3b,c)㊂(3)扭应力的存在会使走滑断裂显示出雁列构造的痕迹,这是鉴别走滑断裂的另一个有效标志㊂从顺南三维柯坪塔格组顶界面(T36地震反射波)的曲率属性图(图3d)来看,由于张扭应力自深部基底向浅部盖层发散传递,在上奥陶统顶部 中下泥盆统形成了NNW向雁列展布的断层系统(图3c,d),这组破裂表现为与主位移带大角度相交的㊁延伸不长的正断层组㊂2.1.2㊀剖面特征(1)从顺南三维地震剖面来看(图4),走滑断裂带倾角很大,断面上缓下陡,与一般正断层㊁逆冲断层所显示的上陡下缓的产状特征相反,断裂在下奥陶统收敛为一条主断裂直插基底,在中上奥陶统顶部开始呈花状撒开㊂(2)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中主干断裂和分支断裂在剖面上的特殊组合形态,压扭作用下产生正花状构造,张扭作用下产生负花状构造,是鉴别走滑断裂的重要标志之一㊂塔中北坡多条走滑断裂带在中下奥陶统顶部表现为具有 挤压㊁逆断㊁断垒 特征的正花状构造样式,而在上奥陶统顶部 中下泥盆统表现为具有 拉张㊁正断㊁断堑 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样式,主干断裂及其伴生的分支断裂构成了 Y 和反 Y 字型的剖面组合样式,表明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可能受加里东中期压扭应力场和加里东晚期 海西早期张扭应力场的双重控制㊂2.1.3㊀分段性特征走滑断裂沿走向不同位置的剖面上,常表现出不同的剖面倾向和升降位移特征,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明显,具有分段性和多期性发育的特点㊂以顺南3井区走滑断裂带为例(图5):剖面A1显示主断裂向下断穿基底,向上断至中下泥盆统,主断裂为NW倾向;分支断裂在中下奥陶统顶部向上撒开背冲形成断垒构造,而在上奥陶统顶部 中下泥盆统形成局部断陷下掉的断堑构造,掉块的垂直断距范围在50 100m㊂主断裂所在的中下奥陶统左侧地层左倾,右侧地层右倾,两侧地层倾角变化大,左㊃952㊃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㊀㊀㊀㊀㊀图3㊀塔中北坡顺南三维区寒武 志留系主要界面曲率属性Fig.3㊀CurvatureattributealongmaininterfacefromCambriantoSilurianinShunnan3Darea,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图4㊀塔中北坡顺南三维区走滑断裂地震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㊂Fig.4㊀Seismicsectionofstrike-slipfaultinShunnan3Darea,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侧地层倾角范围在15ʎ 20ʎ,右侧范围在5ʎ 10ʎ㊂剖面A2显示主断裂为SE倾向,分支断裂在中下奥陶统顶部形成断垒构造,在上奥陶统 中下泥盆统形成断堑构造,掉块的垂直断距范围在30 60m,变形强度比剖面A1弱;主断裂所在的中下奥陶统左侧地层左倾,右侧地层右倾,两侧倾角变化不大,倾角范围在5ʎ 15ʎ㊂剖面A3显示主断裂为SE倾向,分支断裂在中下奥陶统顶部形成断堑构造,掉块的垂直断距范围在100 150m㊂可见,走滑断裂不同段表现出不同的花状样式和垂直断距㊂2.2㊀断裂主要活动期次及发育机理顺南三维地震剖面显示,断裂切穿的层位不一,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图4):①断裂只在中下寒武统发育,中寒武统顶面(T18地震反射界面)之上变形基本消失,下盘比上盘厚度增大,可能是早中寒武世拉张背景下形成的同沉积正断裂㊂②断裂只在上寒武统 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内部发育,地震同相轴有明显错断,表现为层间断裂性质,解释与组合均比较困难㊂③断裂向下断穿了寒武系基底,向上断穿了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顶面(T47),消失在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巨厚的以泥岩为主的塑性地层中㊂④断裂断穿层位较多,从基底一直断至中下泥盆统顶面(T06),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花状构造特征,分支断裂在上奥陶统顶部㊁志留系㊁泥盆系内形成反向下掉的小型地堑,地堑内地层沉积明显加厚,类似同沉积正断层㊂除此之外,塔中北坡西㊃0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图5㊀塔中北坡顺南3井区走滑断裂地震与地质剖面剖面位置见图3b㊂Fig.5㊀Seismicandgeologicsectionofstrike-slipfaultinShunnan3wellfield,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北部二叠纪火山岩发育规模和强度比东南部大,顺1井走滑断裂等有向上切入二叠系的迹象,表明走滑断裂海西晚期可能发生过复活,并最终定型[8]㊂从上述断裂断穿层位及发育特征判断,塔中北坡断裂主要有4期活动:加里东早期伸展㊁加里东中期压扭走滑㊁海西早期张扭走滑及海西晚期继承性张扭走滑,其中加里东中期与海西早期是2个主要活动期,多条断裂下部正花状㊁上部负花状的构造样式,表明了海西期张扭性的断裂可能是在加里东中期压扭性断裂的基础上继承性活动的㊂塔中北坡断裂分期差异活动与分布,是经历多期构造变动和构造转换的综合结果,同时还受控于先存基底薄弱带[14]㊁中下寒武统膏盐岩滑脱带以及不同时期的盆山耦合作用㊂加里东中期,塔中隆起及北坡地区处于NE-SW向的压扭主应力场中,对基底NE向构造会产生走滑分量,同时逆冲挤压应力的不均衡会造成不同地块之间几何学上不相容的剪切应变[15],导致产生近NE向的走滑断裂,属于典型的被动型走滑断裂(图6)㊂塔中北坡走滑断裂主要呈左行走滑,局部呈右行走滑,切图6㊀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示意Fig.6㊀Origincartogramofstrike-slipfault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割塔中隆起塔中Ⅰ号㊁Ⅱ号等多排NWW走向的逆冲断裂;海西早期,受东南方向阿尔金的强烈斜向挤压作用影响[13],塔中隆起及北坡处于张扭应力场中,加里东中期发育的走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形成张扭性质的负花状构造;海西晚期,走滑断裂带局部还有继承性微弱活动,但总体已经最终定型㊂3㊀塔中北坡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史塔中北坡历经多次构造变动后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结合区域地质[16-17]及塔中北坡近期的研究,通过对区域地质模型的恢复,反演出塔中北坡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图7)㊂3.1㊀寒武纪 早奥陶世塔里木板块周缘发育北昆仑洋与南天山洋雏形,盆地内呈 东盆西台 的古地理格局,东部满加尔和库鲁克塔格地区表现为欠补偿的深水盆地,塔中北坡则处于盆地中西部统一的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区,具备加里东中期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图7a)㊂此期塔中北坡处于克拉通内弱伸展背景,仅局部发育小型张性正断层,断距较小,延伸长度很短㊂3.2㊀早奥陶世末 中奥陶世北昆仑洋㊁北天山洋分别向中昆仑地体㊁中天山地体俯冲消减[16],塔里木板块南缘已转入压扭构造背景(图7b)㊂中奥陶世末发生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塔中地区包括北坡处于NE-SW向的压扭应力场中,不仅形成了塔中Ⅰ号㊁塔中南缘等NWW向逆冲断裂,同时由于逆冲挤压应力的不均衡造成不同地块之间的差异运动,发育了多排近NE向的被动型走滑断裂,将卡塔克隆起与塔中北坡东西分块㊂卡塔克隆起区抬升幅度较高,一间房组全部及鹰山组上部地层剥蚀殆尽,而塔中北坡抬升幅度相对较低,仅一间房组顶部被剥蚀,并且自㊃162㊃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㊀㊀㊀㊀㊀图7㊀塔中北坡古生代构造演化史剖面位置见图1㊂Fig.7㊀Paleozoicstructuralevolution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东向西越临近塔中Ⅰ号断裂带,剥蚀程度越严重㊂3.3㊀晚奥陶世晚奥陶世早期良里塔格组沉积初期,塔中北坡临近塔中Ⅰ号台缘坡折带的地区为台缘斜坡相的含泥灰岩㊁泥灰岩沉积,而远离塔中Ⅰ号台缘坡折带区则相变为泥岩沉积(图7c)㊂良里塔格组颗粒灰岩段沉积期,塔中Ⅰ号断裂带继续活动,发生明显的 台盆分异 ,卡塔克隆起区为孤立台地相的大套颗粒灰岩沉积,而塔中北坡发生快速沉降,相变为却尔却克组早期的碎屑岩沉积㊂晚奥陶世晚期,随着挤压冲断作用的加剧,卡塔克隆起区塔中Ⅱ号㊁10号等断裂带背冲形成高陡断垒带,斜坡部位沉积了桑塔木组碎屑岩沉积㊂塔中北坡为塔中前缘隆起的隆后凹陷,构造活动较弱,沉积了巨厚的却尔却克组复理石建造㊂3.4㊀志留纪 中泥盆世北昆仑洋最终闭合,中昆仑地体与塔里木板块南缘碰撞拼贴,引起塔中东南部强烈的逆冲褶皱变形(图7d)㊂同时伴随阿尔金强烈的造山作用,北民丰 罗布庄隆起向盆地内逆冲推覆,古城墟隆起形成并不断抬升㊂塔中北坡志留系从顺托果勒低隆向古城墟隆起西段逐层上超,古城墟隆起高部位志留系遭受严重剥蚀,并缺失整个泥盆系㊂同时东南方向的挤压应力在卡塔克隆起包括塔中北坡地区,叠加产生剪切分量,使早期形成的近NE向走滑断裂重新复活,并卷入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一系列雁列构造㊁羽状构造沿主断裂附近发育㊂3.5㊀晚泥盆世 二叠纪晚泥盆世东河砂岩发生填平补齐的沉积,石炭纪全区再次广泛海侵,塔中北坡整体下降并接受沉积(图7d)㊂早二叠世末期的晚海西运动主要发生于塔中北坡西北部,沿北东向基底断裂产生挤压背景下的伸展作用,造成基性火山岩喷发,沉积了2个旋回的火山岩至火山碎屑岩㊂塔中北坡的构造㊃2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格局最终定型㊂4㊀断裂系统对塔中北坡储层发育的控制塔中北坡已钻井揭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顶部㊁鹰山组内幕㊁蓬莱坝组顶部3个层位,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㊁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 裂缝型㊂断裂系统形成的裂缝和后期发生的热液活动,对塔中北坡碳酸盐岩溶蚀孔洞 裂缝型储集体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㊂4.1㊀断裂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控制塔中北坡主要为走滑断裂,构造应力变化大,基于碳酸盐岩脆性特征,走滑断裂活动导致断裂带附近碳酸盐岩内部形成破碎带及诱导裂缝带[18]㊂岩心与薄片观察发现,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类型包括构造缝㊁岩溶缝及成岩缝,其中以中 高角度的构造裂缝居多(图版a-h),同时也具有多期性,早期构造裂缝(加里东中期为主)往往被晚期构造裂缝(海西早期㊁喜马拉雅期为主)切割(图版b,e),并且早期构造缝多被方解石等充填为无效缝(图版d),而晚期构造缝多呈开启状态,为现今有效储集空间㊂沿构造裂缝往往会发生溶蚀扩大现象(图版c),多期不同产状裂缝交汇处发育大直径溶蚀孔洞,形成溶蚀孔洞 裂缝型储层㊂已钻井成像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塔中北坡裂缝主要为NEE㊁NNE走向,与该区走滑断裂带的走向具有一致性,可见裂缝受断裂的构造破裂作用控制,这从远离断裂带的古隆3井裂缝不发育的情况也可以验证㊂走滑断裂的性质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压扭性走滑断裂比张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带宽且更发育[19]㊂塔中北坡加里东中期以压扭性走滑断裂为主,这将大大提高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㊂碳酸盐岩不同岩性的岩石弹性破裂强度不同,导致构造裂缝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白云岩比灰岩坚硬和脆性强,更容易发育构造裂缝[20]㊂塔中北坡古隆1井6250m井段之上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6250m井段之下主要为灰质云岩及白云岩,而成像测井显示裂缝主要集中发育于6357 6424m井段[3]㊂4.2㊀断裂对碳酸盐岩埋藏溶蚀的控制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向下均断穿了基底,基底之下的热液流体可沿走滑断裂进入上覆地层,并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发生交代作用,有利于埋藏溶蚀作用的进行㊂古隆1㊁顺南4井鹰山组内幕灰岩中钻遇了灰色或深灰色的硅质岩(图版i-k),原岩为泥晶砂屑灰岩,被硅质交代充填(图版l)㊂硅质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呈半自形粒状 他形板状集合体分布,次要矿物成分方解石呈他形粒状分布在石英粒间(图版m,n)㊂硅质岩中构造裂缝十分发育,部分构造裂缝开启,并且沿裂缝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图版i,j)㊂部分构造裂缝被石英和方解石半充填,沿裂缝壁常见到粗大的自形石英晶体及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簇,石英晶体大小约1 10mm,石英晶间还见到自形立方体的黄铁矿(图版o),一般认为是热液流体作用下形成的㊂该井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有一期均一温度在190ħ以上,也说明了热液流体的活动㊂深部热液流体作用形成的石英晶间溶孔㊁灰质溶蚀孔,对本区碳酸盐岩储层物性改善起着重要作用,顺南4井放空5.48m,漏失泥浆1500m3,表明发育大型的溶蚀孔洞 裂缝型储层㊂在有机质成熟作用过程中以及盆地演化后期阶段的烃类热降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机酸㊁CO2和H2S等酸性物质,沿着构造裂缝或缝合线运移,对周围的碳酸盐岩产生溶蚀作用㊂塔中北坡已钻井大部分普通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到有机质残留,通常呈干沥青的形式存在于晶间(溶)孔㊁微裂缝及溶蚀孔洞中㊂如古隆1井鹰山组云岩㊁灰云岩薄片观察显示(图版p),溶蚀孔隙几乎被沥青完全充填,孔隙的边缘被溶蚀形成不规则的形态,说明有机酸溶蚀作用发生在烃类运移或聚集的同时或者之前㊂5㊀断裂系统对油气分布与成藏的控制塔中北坡发育的几排走滑断裂带向下均断穿了基底,向上大部分未断至石炭系,只有少量断裂断穿了石炭系,导致目前油气显示与发现都集中在石炭系及以下层系㊂塔中北坡目前在多个层系发现了油气藏,油气具有 上下分层㊁上油下气 的分布特征(图8)㊂巨厚的以泥岩为主的却尔却克组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该组之下的碳酸盐岩层系整体表现为干气藏特征,如蓬莱坝组(顺南5井)㊁鹰山组内幕(古隆1井㊁顺南4井)为正常压力㊁高温的干气藏(干燥系数均大于0.97),一间房组(顺南1井)除干气藏外还发现了少量轻质油(密度0.7911g/cm3)㊂而却尔却克组 黑被子 之上的碎屑岩层系整体表现为油藏特征,如柯坪塔格组下段(顺9井)为轻 中质原油,上段(顺1井㊁塔中31井)为稠油㊂造成这种 上油下气 特征的原因除了受油气源的复杂性和油气充注的多期性影响外,笔者认㊃362㊃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太柱.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㊀㊀㊀㊀㊀为最关键因素可能是却尔却克组厚层泥岩及其对走滑断裂带的泥岩涂抹作用,对晚期天然气生成后向上运移起了区域性封盖作用㊂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控制了油气纵向分布的差异性,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㊂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时(中奥陶世末),满加尔坳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尚未达到生烃门限[21],此时塔中北坡形成的压扭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贡献不大,但对储层发育具有较强改造作用㊂加里东晚期(图8a),随着巨厚的却尔却克组碎屑岩沉积,满加尔坳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快速进入生烃高峰期,此时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处于静止期,油气只能在浮力作用下沿断裂破碎带中的裂缝或连通孔隙垂向渗流,故优先就近充注到寒武 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圈闭中聚集成藏,这是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第一个重要成藏期㊂该期寒武 奥陶系形成的油气藏由于埋深大,且地温高,大都经历了相态的转变,后期少量以残余油气藏的形式存在,如塔东2井的稠油[22]㊂海西早期,满加尔坳陷中下寒武统烃源岩进入了生干气阶段,同时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开始排烃,此时塔中北坡形成的张扭走滑断裂处于活动期,油气在深浅层压力差作用下,沿断裂破碎带向上运移,中下寒武统烃源岩排出的天然气只有少量充注到寒武 奥陶系圈闭中(因圈闭早期大部分已被轻质油充满),其余大部分天然气均散失殆尽㊂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排出的油气沿走滑断裂垂向运移到志留系构造 岩性复合型圈闭中,这是塔中北坡图8㊀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油气运移聚集示意Fig.8㊀PetroleummigrationandaccumulationinnorthernslopeofmiddleTarimBasin㊃462㊃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6卷㊀㊀。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探讨

东河砂岩一起成为未来塔里木勘探的热点领域
1 沉积 与 分 布 特 征
天山构造域演化历史 的多阶段 性和复杂性_ , 3 J 导致了塔里木陆块 内部盆地叠合 的复杂性 . 留纪 志
在天山构造域 的地层发育是非史密斯层序 壳向准噶尔微陆块 、 中天 山微陆块俯冲形成包容
志留系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 目的层系 之一.0 4 20 年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志 留系在沙 17 1 井 中途测试获可动正常原油 , 实了塔河南盐下也存 证 在碎屑岩勘探层系以及发现未经破坏的古油藏 的可 能性 .94年塔 中 l 井志留系获工业油流 , 19 l 实现 了 该盆地志留系油气勘探的突破_ ,0 2 1 2 0 年塔 中 l7 J l 井在志留系获得百吨以上 的高产油流 , 上交探 明石 油地质储量 3 3 0 t因此 , 留系的勘探潜力及 0 ×1 , 志 其石油地质意义再次引起 了石油勘探家的关注 . 同 时, 在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油藏的发现 , 使得在盆地 范围内寻找两个层系中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和油气藏 成为除碳酸盐岩储层外 又一重要勘探方向. 里木 塔 盆地志留系主要分布在沙雅隆起和塔 中地区 目 2. 前, 塔中钻遇志留系的井有 11口, 中 4 0 其 4口有沥 青显示 , 3 4口有荧光级以上显示 . 在塔 中地 区, 5 有 口 井获得工业油气流, 5口井获得低产油气流 , 显示 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 景. 随着塔里木 油气勘探的深 入以及勘探技术的提高, 留系的油气潜力将会与 志
下而上分为 4 个岩性段 , 下砂岩段是盆地 内著名的沥青砂分布层位 , 构成三套储盖组合 . 志留系具
有近源聚集油气的优越条件 、 良好的储集岩发育背景、 多种 圈闭类型和 多期成藏的特征 . 志留系油 气勘探 的主 攻领域 应在 轮 南地 区、 哈拉哈 塘 周缘地 区、 河 油田 南部 、 雀 河斜坡 、 中隆起 北斜 环 塔 孔 塔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HT1井区志留系层序地层分析和隐蔽圈闭识别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HT1井区志留系层序地层分析和隐蔽圈闭识别

组 成 , 大海 泛 面处 G 曲线 异 常高 值 , 最 R 为泥 坪 和
砂 坪沉 积 。HS 由厚 层 泥 岩 和薄 层 粉 砂 岩 组 成 , T 为潮坪 带 的泥坪沉 积 。
1 3 地 震 层 序 分 析 .
选 取 过 HT1 的 T 0 一 HTH一 2 3 0 W 井 Z3 2— E
图 1 塔里木盆地 巴楚 隆起 东段构造位置
F g 1 T co i l ct n o a tr a h l t a i B s i. e tn c o ai f s en B c u Upi ,T r o e f m a i n
作 者 简 介 : N  ̄ ( 9 7 ) 男 , 理 工 程 师 , 事 石 油 物 探及 层 序 地 层 研究 N 18- , 助 从
S 2特 征 : 志 留系 内的 一 个 三级 层 序 界 面 , B 是
由 以厚 层褐 色泥 岩为 主 , 化为厚 层褐 色泥 质粉砂 转
测线进 行深 入分 析并 总结其 特征 。
s 层 序是介 于 S 1 T ) S 2之 间 的一套 Q1 B ( ;到 B
地层 ( 3 。L T在 地 震 上 表 现为 自东 向 西 的前 图 ) S 积反射 , 同相轴 向斜 坡 区下超 , 形成 盆 地 扇 及低 位 楔, 以初始 海 泛 面 (s 为 顶 界 。T T 在 地 震 上 表 t) S
Z o su n h u Yu h a g ,Li n ,Ja g Haj n Qu in ia ,HeJn a i ih i ,Zh n 。 a g Yu
( . xi sa c n ttt f Per lu Ge lg 1 Wu e rh I siueo toe m oo y,S NOPEC,Wu i Re I x ,Jin s 1 1 1 a g u 2 4 5 ,Ch n ia;

执着探索为石油——记我国杰出石油勘探研究专家王毅

执着探索为石油——记我国杰出石油勘探研究专家王毅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执着探索为石油——记我国杰出石油勘探研究专家王毅 吕腾波石油与天然气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层和浅层油气田的长期勘探与开采,全世界各大主力油田大多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剩余资源潜力小,在中-浅层含油气盆地取得大突破已经越来越难。

而深层、超深层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新发现油气田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发展,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不断增大的勘探开发难度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矿物资源不断发现、利用程度持续深化的进步史。

随着地表和浅部资源开采殆尽,探测深度越来越深,难度越来越大。

深层勘探中面临的大埋深、超高温、超高压的地下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的特点。

只有形成适用性和经济性的技术体系,才能实现高效低成本勘探开发。

近年来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得到快速发展,深层理论与技术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杰出石油勘探研究专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级专家王毅及其带领的团队,瞄准世界油气地质学科及深层勘探地质难题和关键技术,通过不断创新,先后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提升了我国深层油气探测与评价能力,为实现深层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潜心研究,创新勘探思路王毅先后任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勘探研究所所长、新区勘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兼西北勘探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现任中国石化集团高级技术专家、石勘院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盆地构造学组副组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

曾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央企业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和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自1989年他开始踏上中国西北从事油气地质勘探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起,他把解决复杂的多旋回沉积盆地油气形成过程与分布规律这一国际上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作为他攻关的目标,先后承担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理论与资源评价技术”“盆地构造动态演化与恢复分析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和组织了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

《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

第44卷 第6期新疆石油地质Vol. 44,No.6 2023年12月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Dec. 2023《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油气勘探·塔北地区三叠纪拗陷湖盆异重流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仲米虹,唐武 (1-1)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伏流坍塌型古暗河缝洞系统…………………………………………张长建,吕艳萍,马海陇,耿甜,张晓 (1-9)玛湖凹陷与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储集层差异及成因…………………况昊,周润驰,王钧民,刘豪,谭先锋,蔡鑫勇,肖振兴 (1-18)川西坳陷须二段次生石英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章顺利,杨映涛,张玲,操延辉 (1-25)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分层分段特征及构造演化…………………………陈平,能源,吴鲜,黄诚,王来源,郭曼 (1-33)共轭走滑断裂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及物理模拟实验……………………代兰,邬光辉,陈鑫,朱永峰,陈思锜,罗鑫,胡明 (1-43)塔里木盆地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变形特征及有利区评价………………………………李海英,韩俊,陈平,李媛,卜旭强 (2-127)玛湖凹陷乌尔禾组致密砂砾岩沸石特征及储集层识别…………………………………秦志军,操应长,毛锐,张浩,冯程 (2-136)苏里格气田盒8段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空间展布……………………………………………………………刘金库,胡杨,伍燚(2-144)玛湖凹陷三工河组油层低阻成因………………………………………………………………齐媛,韩东威,杜引鱼,周伟军 (2-151)甘泉油田长8油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钙质夹层特征及成因……崔耀科,杜贵超,王凤琴,王聪娥,陈奕阳,王颖,黄杏雨 (2-161)吐哈探区深层油气勘探进展及潜力评价…………………………………………支东明,李建忠,陈旋,杨帆,刘俊田,林霖 (3-253)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层序划分…………………康积伦,付国斌,韩成,梁辉,马强,梁桂宾,陈高潮 (3-265)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下侏罗统致密油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刘锋,赵红静,金颖,甘应星,曾雁,温旺彪,徐桂芳 (3-277)胜北洼陷三间房组致密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周港,程甜,李杰,陈安清,李富祥,徐慧,徐胜林 (3-289)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细粒岩储集层微观特征……………………………秦恩鹏,张君莹,张生兵,刘俊田,张小芹,陈永慧 (3-299)三塘湖盆地煤炭地下气化地质评价与有利区域………………………………王兴刚,范谭广,焦立新,东振,曹志雄,韩波 (3-307)陇东地区HQ区块东部长8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相划分………………彭晓勇,刘国利,王兵,魏涛,任利剑,王巍,任江丽 (4-383)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陆相页岩岩相对孔隙结构的控制作用………………孔祥晔,曾溅辉,罗群,谭杰,张芮,王鑫,王乾右 (4-392)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5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成因…………………………………高景云,丁晓琪,祁壮壮,田胤瑜 (4-404)陆相混积型页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周新锐,王喜鑫,李少华,张昌民,胡凯,严春景,倪雪儿 (4-411)塔北、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异常高压形成、保存与分布…………段永贤,宋金鹏,郇志鹏,杨连刚,周鹏,吕端川,田志宏 (4-421)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太原组碳酸盐岩气藏富集规律…………………………李妍蓉,李靖,苏文杰,石磊,孙睿,朱玉双 (5-509)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浅水三角洲储集层构型…………………………………何贤科,娄敏,蔡华,李炳颖,刘英辉,黄鑫 (5-517)黔东北铜仁地区牛蹄塘组烃源岩成熟度评价…………………………………………刘奎勇,吴滔,卢树藩,盘应娟,安亚运 (5-528)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裂缝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肖正录,路俊刚,李勇,张海,尹相东,周翔 (5-535)沉积岩中沸石类矿物成岩演化特征及其意义………………………………左如斯,曾翔,曹忠祥,蔡进功,张奎华,张关龙 (5-543)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挖潜……………………………石耀东,王丽琼,臧苡澄,张吉,李鹏,李旭 (5-554)古龙凹陷姚一段致密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刘萍 (6-635)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岩溶水系统划分及特征………………………………张长建,杨德彬,吕艳萍,张娟,李杰,丁立明 (6-646)2023年新 疆 石 油 地 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浅水三角洲砂体分散体系特征……………………………………………………………赵春晨,刘豪 (6-657)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性矿物特征及天然碱测井评价……………………………毛锐,赵磊,申子明,罗兴平,陈山河,冯程 (6-667)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段致密砂岩孔喉结构及演化………………………严敏,赵靖舟,黄延昭,杨振亚,方越,吴和源 (6-674)·油 藏 工 程·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水气体积比及水侵预警………………柴小颖,王燕,刘俊丰,陈汾君,杨会洁,谈志伟 (1-51)基于核磁共振的天然气驱储集层孔喉动用下限……………………………………………………白振强,王清华,宋文波 (1-58)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顾浩,康志江,尚根华,张冬丽,李红凯,黄孝特 (1-64)新型油水相渗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李婧,范晖,刘春茹,杨芳 (1-70)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型页岩油可动性实验………………………郭海平,吴承美,张金风,徐田录,肖佃师,郭雪燚 (1-76)南海油田惠州潜山裂缝性凝析油气藏控水实验……………………………邱浩,文敏,吴怡,幸雪松,马楠,李占东,郭天姿 (1-84)砂砾岩储集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与可压性评价………………………………刘向君,王小军,赵保伟,熊健,梁利喜 (2-169)玛北斜坡百口泉组致密砾岩水力压裂裂缝表征……………………李向阳,季汉成,卞腾飞,陈亮,陈亮,郭心舒,李梦凯 (2-178)玛湖砾岩油藏水平井效益开发压裂关键参数优化…………………………………张景,虎丹丹,覃建华,王英伟,唐慧莹 (2-184)顺北一区断溶体油藏溶解气驱开发特征………………………………刘学利,谭涛,陈勇,解慧,朱苏阳,吴昊镪,向东流 (2-195)顺北一区超深断控油藏注天然气开发的可行性………………………………………………………陈勇,朱乐乐,刘学利 (2-203)强非均质超稠油SAGD 储集层升级扩容数值模拟………………………………………孟祥兵,孙新革,罗池辉,马鸿,王青 (2-210)临兴低阻气藏高不动水饱和度成因及其对气层电阻率的影响……刘再振,李洋冰,胡维强,冷捷,蔡瑞豪,谢岚,柳雪青 (2-217)吐哈探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策略………………………………………………………………………徐君,杨春,孟朋飞 (3-314)油藏型储气库与天然气驱油协同建设实验——以葡北油田三间房组油藏为例……司宝,闫茜,刘强,张彦斌,付春苗,齐桓 (3-321)鄯善油田特高含水期CO 2吞吐增油与埋存试验…………………………………………李艳明,刘静,张棚,公学成,马建红 (3-327)葡北油田三间房组油藏天然气重力驱特征及影响因素 ………………………肖志朋,齐桓,张艺桢,李宜强,姚帅旗,刘通 (3-334)吐哈探区稠油油藏注气吞吐适应性评价…………………………………………夏正春,赵健,刘锋,秦恩鹏,蔡必金,王奇 (3-341)低孔低渗稠油油藏注水增能效果影响因素……………………………………………………………万海乔,王盛,刘学良 (3-347)多区块累计生产指标叠合对预估采收率的影响……………………………………………宋成元,杨小璇,袁玉英,李艳明 (3-352)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井网优化………………………………………胡文革,李小波,杨敏,鲁新便,刘学利,刘洪光 (4-429)基于动态渗流阻力的注水调整方法………………………………………………单高军,王承祥,王治国,姜雪岩,郭军辉 (4-435)沉积岩致密油藏压裂裂缝导流能力及产能模型…………………………………王小兵,胡炎射,李森,陈敏,王路,朱晨阳 (4-442)塔河油田块状底水砂岩油藏开发特征及挖潜对策………………………………刘丽娜,曹飞,刘学利,谭涛,郑小杰,刘蕊 (4-450)顺北油田顺北4号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评价……………………………刘军,廖茂辉,王来源,龚伟,黄超,查明 (4-456)陆梁油田呼图壁组多层系砂岩油藏分层注水调控……………………………党思思,孙志雄,裴帅,吴丛文,牟蕾,周玉辉 (4-465)广义气水混驱特征曲线的建立及应用……………………………………………………贾蕊,袁泉,汤欣,吕奇奇,高文君 (5-562)三塘湖盆地马中区块致密油藏CO 2吞吐提高采收率……………李世瑞,赵凯,徐江伟,木尔扎提·艾斯卡尔,徐金禄,张星 (5-572)某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加密及跟踪调整提产………………………………………………………………………周佳美 (5-577)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水侵特征及残余气分布规律…………………………………谢鹏,陈鹏羽,赵海龙,徐建亭 (5-583)··2第44卷 第6期《新疆石油地质》2023年第44卷总目次姬塬油田黄3区长8超低渗油层CO 2驱埋实验…………………………………陈小东,王进,宋鹏,刘建,杨卫国,张宝娟 (5-592)压裂直井产量公式…………………………………………………李传亮,庞彦明,周永炳,战剑飞,臧伟,陆慧敏,朱苏阳 (6-683)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聚集度表征方法…………………………………赵晨云,窦松江,窦煜,柳朝阳,黄博,王振宇,李刚 (6-690)顺北油气田含水高含凝析油凝析气井产能评价………………………………………………………………………李冬梅 (6-696)顺北油田超深断控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李小波,魏学刚,刘学利,张艺晓,李青 (6-702)缝洞型油藏一井多靶分段压裂开发效果数值模拟………………………………………耿宇迪,刘礼军,王立静,郭天魁 (6-711)页岩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防窜三维地质模拟…………………………王挺,汪杰,江厚顺,续化蕾,姚自义,南冲 (6-720)砂泥岩互层水力压裂裂缝穿层扩展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吕照,潘丽燕,郝丽华,邹娜娜,邹志坤 (6-729)·应 用 技 术·克拉美丽气田火成岩天然裂缝漏失压力模型…………………………………杨虎,薛晓军,陈向辉,李秀彬,解俊昱,张伟 (1-93)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储集层堵塞机理及解堵技术应用……………………廖丽,欧宝明,陈君,吴程,姜琪,倪勇,赵玉 (1-100)华池—南梁油田长8油藏高阻水层解释方法……………………………张德梅,段朝伟,李高仁,李永胜,陆敬武,林伟川 (1-105)对标产能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分类评价——以塔里木盆地托甫台地区一间房组为例…唐军,何泽,申威,齐戈民,郭为民 (1-112)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的速度建模方法及应用…………………阿力甫江·热合木吐力,潘龙,李献民,林娟,马晶晶,窦强峰 (1-119)库车坳陷博孜气藏超深致密砂岩储集层现今地应力预测……………张辉,鞠玮,徐珂,宁卫科,尹国庆,王志民,于国栋 (2-224)基于小样本数据深度学习的砂体厚度预测方法及应用……………………………陈雨茂,赵虎,杨宏伟,魏国华,罗平平 (2-231)塔河油田缝洞型储集层类型综合识别……………………………………………………………巫波,杨文东,吕晶,罗君兰 (2-238)基于动态有效应力系数的地层压力估算方法 ………………………………周云秋,贺锡雷,林凯,秦思萍,张陈强,刘宗杰 (2-245)稀油油藏密闭取心流体饱和度校正方法…………………………………………朱永贤,姚帅旗,张彦斌,韩继凡,赵瑞明 (3-359)油气藏产量旋回泛函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门海文,张静,魏海军,赵阳,高文君 (3-365)基于低频模型优化的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及应用 ……………………石楠,刘源,冷玥,文一华,潘海峰,孙博,王兵 (3-375)陆相页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甘仁忠,熊健,彭秒,刘向君,梁利喜,丁乙 (4-472)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层全直径岩心水侵规律实验………………………胡勇,乐平,郭春秋,陈鹏羽,肖云,屈思敏,王鑫 (4-479)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对储集层的改造能力…………………………………………………韦自健,盛家平,张潇 (4-485)煤层气井两层合采气水同产井底流压计算方法……………………………张鹏,曾星航,郑力会,张吉辉,王相春,彭小军 (4-497)基于数据驱动的油藏流场重构方法………………………………冯高城,李金蔓,刘玉明,尹彦君,魏志勇,张强,孟凡坤 (5-598)深大断裂控制油藏油柱高度计算方法………………………………汪如军,王培俊,牛阁,王怀龙,张洁,梁芮晗,赵欣玥 (5-608)不同成因岩溶储集体氮气辅助重力驱实验………………………………………………………………………………程洪 (5-613)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溶洞穴垮塌的力学机制…………………………………………………张骥跃,康志宏,陈华鑫,康志江 (5-618)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西段高精度地震成像………………………………………张向全,谷永兴,刘军,裴家定,顾小弟 (5-626)·综 述·中国老油田二次开发现状及前景…………………………………付亚荣,窦勤光,刘泽,焦立芳,季俣汐,杨亚娟,尹后凤 (6-739)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对比………………………………………周立明,张道勇,姜文利,张臣,张晨朔,张昊泽,郑媛媛 (6-751)··3。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有利区块评价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有利区块评价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有利区块评价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中南部,油气资源丰富,其主要储层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由于该套储层在纵横向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埋藏深等特点,还没有建立一套成熟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系列。

本文研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缝洞系统中的地震传播特征,总结出适用于缝洞型储层的预测技术,对有利区块评价有很大的帮助。

标签:碳酸盐岩缝洞型测井响应特征地震传播特征1工区构造背景工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戈壁荒漠,南接塔里木河北岸洪泛河沼胡杨林区。

工区构造位置属沙雅隆起中段南翼的阿克库勒凸起的南部。

阿克库勒凸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中段南翼,西邻哈拉哈塘凹陷,东靠草湖凹陷,南接满加尔坳陷,是以寒武-奥陶系为主体的长期发育的大型古凸起。

阿克库勒凸起于加里东中-晚期形成皱形海西早期受区域性挤压抬升形成向西南倾伏的北东向展布的大型鼻凸,在长期抬升暴露风化剥蚀过程中,凸起大部分地区普遍缺失志留-泥盆系及中-上奥陶统,它们仅呈裙边状分布在凸起围斜地区,下奥陶统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

大部分地区仅保留石炭系下统,缺失上统及二叠系,局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暴露。

2工区的地震波场特征2.1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储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目的层埋藏深,约在5000m,地震反射信号弱;二是储集空间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洞、缝系统、纵向和横向非均质性强。

2.2储集层类型(1)裂缝型:其特征是基岩孔隙度及渗透率极低,裂缝发育,裂缝既是主要渗滤通道,又是主要储集空间。

构成裂缝型灰岩储层的孔隙度一般小于2%,主要在0.5~1.5%之间,渗透率大多小于0.01×10-3μm2。

储层的储渗性能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

(2)孔洞-裂缝型:其特点是孔洞和裂缝均较发育,两者对油气的储集和渗滤都起到相当贡献。

(3)裂缝-孔洞型: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的溶蚀孔洞,以大型洞穴为特征,裂缝起渗滤通道和通连孔洞的作用。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成藏组合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维普资讯
石 油 天 然 气 学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江
20 年 4 08 月
线为 界 ,发育 一 系列 呈 环状展 布 的地层 超覆 圈 闭 。东 河砂 岩 沉积 后 ,受 构 造运 动 影 响 ,在 塔 中 l 断 O号
逊 、塔 中 4油 田 的发 现 证 明 了其 巨 大 的 油 气 勘 探 潜 力 。 通 过 以 油 气 成 藏 组 合 理 论 为 指 导 , 结 合 塔 里 木 东 河 砂 岩 勘 探 实 践 ,重 点 对 塔 中、 塔 北 地 区 进 行 成 藏 组 合 综 合 分 析 , 并 引 入 边 缘 概 率 对 各 成 藏 组 合 内 的 次 级 成 藏 组 合 的 各 成 藏 要 素 的 叠 置 关 系进 行 分 析 ,综 合 评 价 其 含 油 气 性 。 分 析 表 明 , 塔 中 地 区 古 地 貌 条 件
1 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成藏 组合及其评价
1 1 塔 中地 区东 河砂 岩成 藏 组合 特 征 .
塔 中地 区东 河砂 岩油 气成 藏 组合 的圈 闭类 型多样 ,其 分布 受控 于东 河砂 岩 沉积 前 的古地 貌及 后期 的
构造运 动 。东河砂 岩 沉积 前 ,塔 中 2号 断裂 带及 塔 中 1பைடு நூலகம்、中 1 区为 古 地貌 高 地 ,围绕 塔 中 2号 断裂带 井
成藏 组合研 究 的对 象是 具有 相 同或类 似成 藏 要素 叠置 关系 的一 组远 景 圈 闭或 油气 藏 [ 。成藏 组合 1 卅] 含油 气性 的基本 控 制 因素包 括 生油 条 件 ( 。 、 S ) 储集 条 件 ( 、 移条 件 ( 、 R) 运 M) 圈闭 、 导 与 生烃 期 的时 间 匹 输
的上盘 发育 岩性一 地层 超覆 圈 闭 ,在 其 下 盘 主 要发 育岩 性 圈 闭 ;在塔 中 1 中 1井 区 , 以东 河砂 岩尖 灭 、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有关塔里木盆地一、区域地质背景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北、西、南为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环绕,呈菱形,海拔1000 米左右,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罗布泊降到780米,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

盆地中央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覆盖面积约33 万平方公里。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沉积盆地,也是大型叠合复合型盆地,自震旦纪至第四纪,经历了不同的构造环境,发育古隆起,伸展构造、冲断构造和走滑构造。

盆地内部按基底顶面起伏划分成“三隆四坳” ,即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塔中隆起、塔西南坳陷、塔南隆起、塔东南坳陷。

不同类型原型盆地充填各种沉积序列,形成各类油气系统和评价单元。

二、构造运动和演化发展塔里木盆地是塔里木板块的核心稳定区部分,塔里木板块是一个具有古老大陆地壳基底的、自元古代超大陆裂解出来的、古生代独立的古陆块,其四周边界分别为:北部边界为天山造山带;西南部边界为西昆仑造山带;东南部边界为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现今为欧亚大陆板块南缘蒙古弧与帕米尔弧之间的广阔增生边缘中的中间地块。

塔里木板块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漂移演化,它在早古生代为一独立漂移的古陆块,在晚古生代它拼贴在欧亚大陆南缘成为大陆边缘增生活动带的一部分,在晚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塔里木板块受特提斯构造带控制,由于羌塘地块、印度板块等与欧亚大陆碰撞,随着特提斯洋闭合,塔里木成为大陆内部稳定地块及沉降的山间盆地。

新生代则主要受喜马拉雅构造带控制。

塔里木盆地构造运动的多期性决定了盆地演化的多阶段性,根据沉积建造特征、构造变动特征及不整合面的分布, 塔里木盆地可分为7个演化历史阶段。

(1) 前震旦纪: 基底形成阶段。

(2) 震旦纪—奥陶纪: 克拉通内坳陷与克拉通边缘坳拉槽发展阶段。

(3) 志留—泥盆纪: 克拉通内坳陷与周缘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4) 石炭—二叠纪: 克拉通边缘坳陷与克拉通内裂谷阶段。

(5) 三叠纪: 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三叠系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三叠系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三叠系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丁勇;王允诚;黄继文【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6【摘要】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三叠系圈闭类型多样,主要为复合型.构造圈闭总体上表现为构造幅度低、闭合面积小;岩性圈闭主要受控于相变和砂体尖灭,砂层厚度多在20 m以内.三叠系埋藏深度多在4 200 m以上,埋深大、圈闭面积小、幅度低、岩性圈闭砂体薄、识别难度大、次生油气分布不均匀是目前塔河地区三叠系勘探的难点.通过层序格架的建立、地震振幅属性的深入研究、低幅度圈闭识别、非构造圈闭识别、砂体追踪与对比和沉积微相研究,勘探开发一体化立体勘探等各种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在三叠系低幅度与岩性圈闭勘探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总页数】5页(P552-556)【作者】丁勇;王允诚;黄继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相关文献】1.深层低幅度构造解释思路与模式——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九区三叠系为例 [J], 罗群;黄捍东2.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敏感性评价 [J], 孟召平;朱绍军;张润钊3.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油气勘探新技术 [J], 何发岐;周家驹;云露4.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藏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及意义 [J], 李国政5.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炭系、三叠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J], 郑朝阳;柳益群;段毅;于文修;樊婷婷;张学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遗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遗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一34一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迹),Ophiomorpha(蛇形迹),Arenicolites(沙蜗迹),Thalassinoides(海生迹)和Cylindrichnus(柱管迹)等.这些化石的造迹生物几乎全是食悬浮物的海底内滤食性动物.实体化石稀少,仅见少量介壳类碎片.伴生的无机沉积构造有平行层理、冲洗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等.Skolithos(石针迹)(图la)为一与层面垂直或高角度倾斜的简单管状潜穴,不分枝.其长约7cm,直径约15mm,横断面呈圆形或亚圆形.Ophiomorpha(蛇形迹)(图1b)为具瘤粒状衬壁的圆柱型潜穴,直径约7ITIITI,不分枝.3.2.2环境分析Skolithos(石针迹)一般被认为是环节动物或帚虫动物的居住潜穴,常出现于水流动荡的海相环境和陆相淡水环境中【1lJ.Ophiornorpha(蛇形迹)是一种具瘤粒状衬壁的居住潜穴,主要出现于松软、沉积速度较快的沉积基底中,反映了快速的沉积作用【11-13|.遗迹组合的低丰度和分异度都反映了环境条件恶劣,不适合生物生存.而平行层理、冲洗层理等的出现,则反映了高能的水动力条件.综上所述,该遗迹组合形成于中高能环境条件下,物理再改造作用强烈,从而引起底层沉积和侵蚀速度的快速变化.这种条件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出现的典型环境为前滨或潮下带砂坪沉积环境.图1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遗迹化石3.3Planolites-Taenidium遗迹组合及沉积环境触,从下到上,依次发育滞积层,正粒序层,平行层理3.3.1特征描述该遗迹组合见于塔里木盆地志层及微波状层理层.泥岩与粉砂质泥岩层单层厚30留系的塔北地区,遗迹化石主要由进食迹和居住迹~50cm,由于生物扰动十分丰富,无机沉积构造遭构成,代表分子有Taenidium(枝带迹)、Planolites(漫到严重破坏,局部地区才可见到一些波状层理或砂游迹)、Palaeophycus(古藻迹)、Skolithos(石针迹)、岩透镜体.该组合的细砂岩层中遗迹化石分异度较Arenicolites(沙蜗迹)和Thalassinoides(海生迹)等低,丰度较高,发育垂直潜穴Skolithos(石针迹)和(图1d).其主要分布于细砂岩与灰黑色、灰绿色泥“U”形潜穴Arenicolites(沙蜗迹).Skolith05(石针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中.细砂岩单层厚度20迹)潜穴个体较小,直径约1~3mm,不分枝,个体~40cm,由于扰动相对较弱,无机沉积构造保存基密度较高,在一个岩心的宽度内(10cm)出现有12本完好.每一单个细砂岩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暴个个体.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中常见有进食潜穴沉积层序:底部为冲刷面,与下伏泥岩层呈突变接Taenidi“m(枝带迹)、Pla咒olites(漫游迹)、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遗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作者:施振生, 朱筱敏, 王贵文, 钟大康, 张新培作者单位: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昌平,102249刊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年,卷(期):2004,19(4)被引用次数:4次1.王念忠;张师本;王俊卿新疆巴楚早志留世软骨鱼类微体化石 1998(04)2.崔智林新疆伊犁晚二叠世Ophiomorpha的环境意义[期刊论文]-沉积学报 1999(02)3.Alpert S P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genus Skolithos 1974(04)4.周志毅塔里木盆地各纪地层 20015.Frey R W;Pemberton S G Trace fossil facies models 19846.齐永安;吴贤涛;张国成北京昌平青白口系痕迹化石[期刊论文]-古生物学报 1999(04)7.Savrda C E;Nanson L L Ichnology of fair- weather and storm deposits in an Upper Cretaceous estuary (Eutaw Formation,western Georgic,USA) 2003(1/2)8.夏树芳;陈云棠;张大良塔里木盆地北缘志留系与泥盆系分界问题的研究 19919.周志毅;陈丕基塔里木生物地层和地质演化(塔里木油气地质)(4) 199910.王朴;胡继宗;宋杉木新疆柯坪地区Sinacanthus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88(03)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层》编写组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册 198112.朱筱敏;王贵文;谢庆宾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期刊论文]-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13.顾家裕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 199614.齐永安;胡斌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痕迹化石与海进期沉积及海进体系域 1998(01)15.齐永安;胡斌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遗迹组构及其环境解释[期刊论文]-古生物学报 2001(01)1.期刊论文王显东.姜振学.庞雄奇.张俊.WANG Xian-dong.JIAN Zhen-xue.PANG Xiong-qi.ZHANG Jun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古油藏规模探讨-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30(3)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有广泛的沥青砂岩分布,表明志留系曾经有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同时也说明志留系古油藏曾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弄清志留系古油藏规模的大小,对正确评价志留系的剩余资源量及对志留系的进一步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志留系沥青砂岩分布特征、形成阶段及形成机理,建立了早期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分析了志留系古油藏的形成过程,认为现今志留系广泛分布的沥青砂是古油藏形成后遭受构造破坏的过程中以及油藏破坏后油气运移补充的过程中形成的;志留系古油藏并不是一个整一的特大型古油藏,而是仅分布于古构造局部相对高部位的多个大型古油藏.2.期刊论文王显东.姜振学.庞雄奇.张俊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盖层综合评价-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盖层的宏观与微观评价相结合,能更好地对盖层封油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研究盖层岩石发育的沉积环境、盖层岩性、厚度分布,揭示了泥岩盖层平面上的延展性、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统计志留系已发现的沥青砂岩及各种油气显示分布与盖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盖层对油气封堵作用的有效性;结合盖层样品实际突破压力测定,建立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指数与评价标准,对盖层的封油气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红色泥岩段和下砂岩段中亚段两套泥岩盖层具有较强的封油气能力,对志留系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学位论文刘宏江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的成因及成藏期次研究2001该论文主旨在于对塔里木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的成因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进而研究塔中地区的油气成藏问题.首先,研究人员按岩相和岩性将塔中地区志留系地层划分为三套生储盖组合.经过细致的岩心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人员将塔中地区沥青的成因分为五种方式:表生-浅层氧化沥青;储层分异沥青;蒸发分馏沥青:水洗沥青和热变质沥青.该论文在丰富详实的实验分析和现场资料基础上,得到了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共有三期成藏:第一期是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第二期油气藏是晚海西期~印支期成熟正常密度原油注入志留系岩储层中,从而形成了第一期的次生油藏;第三期是喜山期高成熟的轻质原油注入,对正常原油经过溶解,使正常原油轻组分损失,最终形成重油或稠油.该论文还对塔中地区志留系(主要分布在北斜坡)沥青及原油进行运移研究,在得出了新结论的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原油的运移重点集中在Ⅰ号断裂带和Ⅱ号断裂带附近,为今后塔中地区志留系的勘探又提出了新的课题.4.期刊论文刘洛夫.赵建章.张水昌.方家虎.肖中尧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构造及沥青砂岩的特征-石油学报2001,22(6)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沉积特征、构造特征与演化,以及沥青砂岩在志留系的分布规律.塔中地区志留系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储盖组合.塔中、塔北及柯坪三大古隆起控制着沥青砂岩的分布.在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分布在五个次级构造带上,塔北地区的均分布在晚加里东期的区域隆起部位.研究还表明,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分布均受控于泥岩盖层和物性,两种情况都说明这些沥青砂岩主要为古油气藏破坏的产物.志留系砂岩中沥青分布在微观上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是块状,另一种是浸染状.在偏光镜下, 可分为油质沥青(晚期)和胶质-沥青质沥青(早期)两种,两者常常共存,含量为互补关系.5.期刊论文张小兵.赵锡奎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演化与志留系油气关系-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27(2)多年的钻探证实: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聚集成藏具有复杂性和无规律性.文章结合塔里木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对塔中的主要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具体分析了构造演化与志留系油气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塔中古隆起源于早古生代拉张背景下的正断层,寒武-奥陶纪为其烃源岩形成的重要时期;加里东中期运动的构造反转是塔中古隆起的主要形成期,同时也为志留系形成地层及复合圈闭提供了古地理背景;海西早期运动使塔中鼻状古隆起基本定型,并使形成的志留系古油藏遭受破坏,导致沥青砂岩形成;海西晚期的挤压构造变形使古油藏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印支期以来的构造变动主要以调节为主.伴随整个构造的演化,志留系的油气聚集也是分期次不同规模进行的.6.学位论文陈元壮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研究2005通过岩心观察、油气显示分析和典型油气藏解剖,结合GC/MS/MS色质、流体包裹体荧光光谱和均一化温度、含氮化合物等分析资料,分析盆地志留系油气的分布特征、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探讨多旋回叠合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预测有利油气成藏区带。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有利区带预测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有利区带预测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有利区带预测乔锦琪;刘洛夫;申宝剑;胡青【摘要】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泥页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以及含气性进行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广泛发育,奥陶系富有机质泥页岩为黑色碳质页岩,钙质、硅质页岩,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盆地西部的萨尔干组(7~22 m)和盆地东部的黑土凹组(40~60 m).萨尔干组干酪根类型为Ⅰ型和Ⅱ型,黑土凹组干酪根类型为Ⅲ型,均为好—优质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泥页岩矿物颗粒以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脆性矿物含量高,孔隙主要以介孔和大孔为主,微裂缝发育.泥页岩碎屑矿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井下样品的含气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露头样品由于受到风化,其含气量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明显.优选的中-下奥陶统页岩气发育区在塔东地区的分布面积约1 582 km2,在尉犁地区约1 058 km2.油气储量为17 814×108 m3.【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8页(P409-416)【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萨尔干组;黑土凹组;泥页岩;储层特征;页岩气【作者】乔锦琪;刘洛夫;申宝剑;胡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泥页岩发育区被视为中国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靶区[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泥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以往将其视为常规烃源岩进行研究[2-7],在烃源岩的展布和评价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非构造圈闭类型及有利勘探区预测收稿日期:20150205;修订日期:20150323;编辑:曹丽丽作者简介:姜淋公(1981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遥感测绘等研究和管理工作;E m a i l :c h e n f e i 1126@163.c o m姜淋公(61175部队,江苏南京 210049)摘要: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地层沉积特征的剖析,结合志留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和沉积体系研究,分析了地层超覆圈闭㊁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㊁岩性上倾尖灭㊁侧向相变以及火成岩圈闭等4种非构造圈闭主要类型及其形成条件㊂在层序地层㊁沉积体系展布和油气成藏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非构造圈闭的形成条件,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有利储集体展布,指出有利的勘探区带主要是围绕满加尔坳陷和阿瓦提坳陷为主㊂关键词:非构造圈闭;控制因素;有利的勘探区;志留系;塔里木盆地中图分类号:P 542 文献标识码:A引文格式:姜淋公.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非构造圈闭类型及有利勘探区预测[J ].山东国土资源,2015,31(8):2427.J I A N GL i n g o n g .T y p e s o fN o n s t r u c t u r a lT r a p s a n dP r e d i c t i o no fF a v o r a b l eE x p l o r a t i o nA r e a so fS i l u r i a n i nT a r i m B a s i n [J ].S h a n d o n g La n da n dR e s o u r c e s ,2015,31(8):2427. 非构造圈闭一般认为是由于沉积条件的变化㊁储层岩性岩相变化或储层的储集空间横向纵向变化以及储层上㊁下不整合遮挡的结果[1]㊂非构造圈闭的形成主要是受沉积作用㊁成岩作用以及岩浆作用等控制㊂根据盆地非构造圈闭发育条件,结合层序地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以及各层序沉积相类型与平面展布特征和油藏基本条件,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进行了分析㊂1 地质概况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23],盆地断裂系统极为发育(图1),是我国规模最大的㊁含油气极为丰富的盆地[45,1]㊂塔里木盆地在奥陶纪后期出现了大的构造抬升,到志留纪初期,塔里木盆地开始快速下降,相对海平面上升,在志留系的发育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局部升降运动,形成了志留纪海相环境下的碎屑岩沉积[23]㊂塔里木盆地内部志留纪处于稳定区,称塔里木克拉通内坳陷,属潮坪沉积㊁浅海陆棚和滨岸沉图1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图积环境㊂海侵范围已大大缩小,并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岩沉积建造㊂2 油气藏成藏条件塔里木盆地有满加尔坳陷和西南坳陷区2个主要生油气坳陷,在各个地史时期,两侧油气源区的油气不断往隆起区运移,油气源极为丰富㊂石炭系生油岩厚度可达216m ,寒武奥陶系生油岩厚度达600m ,三叠系分布局限㊂隆起区发育有寒武奥陶系㊁石炭系㊁三叠系油气源岩层㊂具有两期成藏特征,早期主要发生在海西晚期,油气大规模普遍成藏,并遭受㊃42㊃第31卷第8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8月破坏,形成现在志留系主要的稠油分布格局㊂晚期喜山期油气再次充注,在合适的圈闭形成成熟高成熟的可动油气藏,是工业油气流的主要来源㊂塔里木盆地发育多套良好储盖组合,根据储盖组合关系塔中地区的储盖组合类型可以分为:自生自储型㊁上生下储型和下生上储型㊂自生自储型主要分布在志留系的柯坪塔格组;上生下储型主要为克孜尔塔格组的储集层;下生上储型主要是志留纪的下砂岩段为储层㊂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的红色泥岩段上泥岩段在整个盆地内厚度分布比较稳定,构成了区域性盖层㊂3非构造圈闭类型及形成条件3.1地层超覆圈闭当海水向盆地边缘斜坡或隆起翼部侵入时,在不整合面上形成了逐层超覆尖灭的圈闭,一般具备良好的顶㊁底板遮挡层㊂志留系向塔中隆起超覆尖灭,易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在塔北地区剥蚀,有利于形成超覆㊁地层剥蚀不整合圈闭㊂受构造运动和沉积古地理的制约,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古地貌坡折带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北两侧,坡折带之上容易发育地层超覆㊁之下发育地层削截,有利于地层超覆型圈闭的发育[6]㊂在满加尔坳陷南部斜坡带上,柯坪塔格组下砂岩段与下伏地层形成超覆接触,在局部隆起区域形成超覆尖灭,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图2)㊂图2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南坡志留纪地层超覆特征(Z50)3.2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由于构造运动使盆地斜坡边缘或古隆起带储集体遭受不同程度剥蚀,后期又被细粒沉积物所覆盖,则可形成不整合遮挡圈闭㊂不整合遮挡往往与坡折带的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受构造活动影响越大的坡折,越有利于非构造圈闭的形成㊂海西运动对满加尔坳陷影响比较剧烈,在其南北两侧使东河塘组与下伏地层形成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㊂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被剥蚀,从而构成地层不整合圈闭(图3)㊂图3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北坡志留纪地层不整合遮挡特征(Z50)3.3岩性上倾尖灭侧向相变储集砂体沿上倾方向发生尖灭或侧向发生相变,并被泥质沉积所封堵而形成的圈闭,包括滨岸砂坝透镜体圈闭和潮汐水道充填圈闭㊂在中央隆起带北侧靠近阿瓦提坳陷和满加尔坳陷南侧,各类潮汐水道内充填砂体被沟道间细粒泥质沉积封堵,主要是由砂砾岩㊁砂岩㊁粉砂岩和泥岩间互层组成㊂具有下粗上细的沉积特点,与其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㊂在平面上呈 带状 分布,局部地区受一系列断层的切割,形成侧向遮挡,形成一系列 带状 分布的潮汐水道岩性圈闭(图4)㊂在塔北地区靠近阿瓦提坳陷和满加尔坳陷北侧,滨岸砂坝储集体往往穿插㊁尖灭在生油层或致密岩性体中,具有充足的油源和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其上倾方向最易形成此类油气藏㊂图4塔里木盆地志留纪柯坪塔格组下砂岩段岩性相变圈闭特征另外,还存在火山岩或侵入岩被非渗透岩层封闭而形成的圈闭㊂侵入岩在满加尔坳陷广泛分布,㊃52㊃尤其是在北部地区极易形成由侵入岩遮挡,以滨岸砂体为储集体的圈闭类型㊂4层序地层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4.1层序界面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沿不整合面存在地层削截㊁尖灭㊁超覆及岩性尖灭现象㊂不整合面还是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界面之上主要形成地层超覆圈闭油气藏,界面之下主要形成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藏㊂当不整合面上存在储集砂体及上下遮挡层,储层超覆线与构造等深线相交时,沿不整合面上㊁下分布极易非构造圈闭㊂层序界面之上,尤其是由奥陶系构成的削蚀不整合三角带,是有利的非构造圈闭区㊂在塔中地区,依木干他乌组泥岩段削蚀奥陶系形成的削蚀不整合圈闭㊂这种类型的不整合圈闭是中志留世依木干他乌组底削蚀下伏塔塔埃尔塔格组砂岩段形成削蚀不整合三角带,以沥青砂岩为储层,上覆志留纪依木干他乌组红色泥岩为盖层的削蚀不整合圈闭㊂卡塔克隆起北斜坡奥陶系不整合面上的岩性地层圈闭,满加尔坳陷南坡奥陶系与依木干他乌组上超不整合三角带与志留纪柯坪塔格组下砂岩段的发育分布构成有利的岩性地层圈闭带(图5)㊂图5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分布特征在最大湖泛面附近暗色泥岩发育,有机质含量高,是盆地致密泥质岩(生油岩)集中发育段㊂在柯坪塔格组泥岩段发育一些透镜状砂体,砂体四周被泥岩包裹,可能有利于形成透镜状圈闭㊂4.2体系域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海岸线摆动幅度大,砂体与泥岩在垂向上交替出现,在横向上交错分布,易于形成大面积非构造圈闭㊂水进超覆㊁水退与退覆剥蚀,塔里木盆地在湖侵体系域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圈闭㊁不整合遮挡圈闭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㊂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岩性上倾尖灭圈闭㊁不整合遮挡圈闭㊂在层序发育的海侵时期,一般发育退积式准层序组,准层序的分布以向盆地边缘的不断上超为特征㊂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圈闭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图6),满加尔南部以潮坪砂体为主,北部则以临滨为主㊂在高水位时期,斜坡地带一般发育退积式或加积式准层序㊂伴随着海岸线的后退,形成地层圈闭㊁岩性尖灭或潮汐水道透镜体圈闭㊂图6塔里木盆地志留系s q1海侵体系域岩性造圈闭特征5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由于储集体一般为多期次不同强度水动力条件下沉积的叠加复合体,其砂体平面分布与形态特征各异,故而,其非均质性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差异较大㊂将有利勘探区带划分为两类(图7),Ⅰ类有利勘探区带主要围绕满加尔和阿瓦提坳陷为主,尤其是沿顺托果勒鼻状隆起㊂Ⅰ类有利勘探区带主要为中粒㊁中细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含少量岩屑砂岩,分选较好,泥质含量<5%,孔隙度>15%㊂主要为志留纪柯坪塔格组上砂岩段和下砂岩段的前滨㊁临滨以及潮坪沉积的潮道和砂坪,在塔东则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及前滨㊁临滨㊂主要分布在环满加尔坳陷西侧沿满参1井向南北方向延伸的向西突出的马蹄形水下斜坡带和环瓦提坳陷东侧沿托普16依哈1顺6一线向东突出的马蹄形水下斜坡带,这两个区带是岩性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区带㊂Ⅱ类有利区带以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少量细粒岩屑砂岩,分选中 好,硅质或钙质胶结,孔隙大小不均,孔隙度在10%~15%之间㊂以志留纪柯坪塔格组上段的前滨㊁中下临滨㊁潮道和砂坪为主㊂发育在4个地区,分别是塔北斜坡带㊁塔中斜坡带㊁巴楚㊃62㊃图7 塔里木盆地志留 泥盆纪有利勘探区带分布预测斜坡带和塔东北斜坡带,这类有利区带储层发育,但圈闭条件稍差㊂6 结论对志留纪地层沉积特征的剖析,分析了地层超覆圈闭㊁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㊁岩性上倾尖灭㊁侧向相变以及火成岩圈闭等4种非构造圈闭主要类型及其形成条件㊂对非构造圈闭的分析,总结了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作用㊂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有利储集体展布,指出有利的勘探区带主要是围绕满加尔坳陷和阿瓦提坳陷为主㊂参考文献:[1] 贾承造,魏国齐.塔里木盆地构造与含油气性[J ].科学通报,2002,47(增刊):18.[2] 何登发,周新源,张朝军,等.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地质结构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2006,(1):3141.[3] 张光亚,赵文智,邹才能,等.中国陆上叠合盆地中下组合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J ].地学前缘.2008,15(2):120126.[4] 康玉柱,康志宏.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4,(4):180191.[5] L iD e s h e n g ,L i a n g D i g a n g ,J i aC h e n g z a o ,e ta l .H y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i n t h eT a r i m B a s i n ,C h i n a [J ].A A P G B u l le t i n,1996,80(10):15871603.[6] 郑雪,魏欣伟,王薇,等.沾化车镇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演化[J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10):2731.T y p e s o fN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T r a p s a n dP r e d i c t i o no f F a v o r a b l e E x pl o r a t i o nA r e a s o f S i l u r i a n i nT a r i mB a s i n J I A N GL i n g o n g(N o .61175A r m e dF o r c e s ,J i a n g s uN a n j i n g 21004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s i s o n s e d i m e n t a r y o f s e q u e n c e ,c o m b i n i n g w i t h s t u d y o f p a l a e o g e o m o r p h o l o g y an d d e p o s i t i o n a l s y s t e m s ,f o r m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t h e t y p e s o f n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t r a p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y ca nb ec l a s s i f i ed i n t o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o ve r l a p t r a p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u n c o nf o r m i t y t r a p ,u p d i pp i n c h o u t t r a p a n d i gn e o u s t r a p s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e q u e n c e s t r a t i g r a p h y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e p o s i t i o n a l s y s t e m s a n d h yd r o c a r b o n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f a v o r a b le r e s e r v o i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f S i l u r i a n i nT a r i mB a -s i nh a v eb e e n d e f i n e d ,a n d t h e f a v o r a b l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r e a h a s b e e n f o c u s e d o n t h e d e pr e s s i o n ,s u c h a sM a n -ji a e r a n dA w a t r i f t .K e y w o r d s :N o n s t r u c t u r a lT r a p s ;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f a v o r a b l e e x p l o r a t i o na r e a s ;S i l u r i a n ;T a r i m B a s i n ㊃72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