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古建筑学硕士论文提纲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中国传统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的瑰宝,其独特的设计和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传统建筑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象征。
本篇论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设计理念以及其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均衡和谐、注重精致、注重功能、材料丰富和注重环境适应性。
首先,均衡和谐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平衡和谐的空间布局,通过建筑和园林的布置来体现均衡和谐的美感。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自然和人类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精致和细腻。
在传统建筑中,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从建筑的屋檐、门窗到内部的花纹装饰,无一不展示了中国传统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第三,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功能。
传统建筑注重实用性,既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充分考虑到建筑在特定环境中的功能需求。
例如,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天井设计可以提供照明和通风的功能。
第四,中国传统建筑使用丰富的材料。
传统建筑采用了多种材料,包括木材、石材、土坯以及瓦片等。
这些材料不仅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质感和外观,还能够提供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
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适应性。
传统建筑常常通过适当的朝向和布局来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南方地区,建筑会合理设置庭院和树木来遮荫和降低室内温度,而北方地区的建筑则常常采用围合式布局来阻挡冷风。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尊重自然、追求和谐、反映社会观念和强调节制。
首先,中国传统建筑强调对自然的尊重。
传统建筑常常采用自然材料和自然色彩来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此外,传统建筑还会以自然为灵感源泉,通过建筑布局和造景来体现对自然的敬畏和崇尚。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和谐。
通过对称的布局、色彩的搭配和比例的控制,传统建筑追求空间和谐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2011年)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1.生土建筑体系①窑洞式建筑—黄河中上游②土墙平顶、土坯拱顶建筑—新疆干旱少雨地区2.石构建筑体系碉楼式建筑——西藏、青藏高原等多山地区3.毡包式建筑体系蒙古包——内蒙古、新疆等游牧民族4.木构架建筑体系。
①分布于汉、满、回、侗、白等民族②宫殿、坛庙、陵墓、佛寺、道观、住宅等③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井干式木构架—东北、西南等林区干阑式木构架—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一.穿斗式(串逗式)特点①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②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③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二.抬梁式特点①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②梁头上搁置檩条③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①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②工期短,易施工③便于修缮、搬迁、扩建④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⑤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⑥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缺点①木材消耗量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②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③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④存在技术局限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作用:①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②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③提供室外活动场所④种植花木,美化生活庭院式布局的多元功能:空间聚合、气候调节防护戒卫、场所调适礼仪伦理、审美怡乐自成天地、引入自然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1 简明①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②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2 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3有机①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②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4平面、结构、造型①三者的不可分割性②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③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④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1 官式建筑①工官掌管建造②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③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④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⑤人力、财力、技术集中⑥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2 民间建筑①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②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③建筑式样变化多端④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李诫编修《营造法式》①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政书②推动中国建筑模数制和标准化进程③是可操作实际经验的总结④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清——样式雷家族①始祖雷发达②其家共有六代人供职于清廷③责建造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烫样”施工前用1/100 或1/200 的模型作设计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牌楼与牌坊①一种标志性建筑物②面阔一到七间③基本组成柱、梁枋、斗拱、屋顶④没有斗拱和屋顶的牌楼称为牌坊华表①一种标志性建筑②位于重要建筑群大门之外,或桥头和建筑的四周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①夯实素土台阶,茅草屋顶②实例:郑州商城宫殿遗址茅茨土阶,四阿重屋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书P34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①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横跨洨水南北两岸②隋代石匠李春建造③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桥⑤装饰雕刻精美,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概况: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中国古建筑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中国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演变、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
第一部分是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建筑遗址,经历了不同朝代和历史阶段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特点。
从商代到西汉时期,中国古建筑主要以神庙、宫殿和陵墓为主要建筑形式,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权势和崇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形式逐渐多样化,增加了官方建筑、民居以及公共设施等建筑类型。
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宫殿、园林和寺庙等建筑形式。
第二部分是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特点。
中国古建筑有许多独特的建筑特点,如建筑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一般采用悬山式和空心木构架结构,以及青石和红砖等材料的使用。
布局上,中国古建筑讲究室内外空间的平衡和连续,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中的对称和比例。
此外,中国古建筑的装饰也是其独特的特点,如彩绘、壁画和雕刻等。
第三部分是中国古建筑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建筑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古建筑还是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和学者前来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中国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特点和丰富的文化意义。
研究中国古建筑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参考范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参考范文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建筑体系之一,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理念、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例如,宫殿建筑常常依山傍水而建,注重山川的风水格局;庙宇建筑则常常以中轴线为主要布局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古代建筑中还融入了许多传统的符号和象征,如屋顶上的飞檐、琉璃瓦等,使建筑更具有文化内涵。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独具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注重结构的稳定性和变通性。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常采用榫卯结构,通过将木材的不同部分错综连接起来,增强了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还采用了独特的斗拱结构,通过斗拱的相互嵌套,使建筑具有更大的空间感和美学价值。
第三,中国古代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并且讲究材料的品质和工艺。
古代中国建筑常采用砖、石和木材等材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青砖。
青砖质地细腻,色泽独特,经久耐用,并且能够调节室内温度。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对建筑材料的加工和装饰,如在建筑表面涂抹朱砂、彩绘等,使建筑更加美观。
最后,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绘画、雕刻和彩绘等装饰手法的运用。
例如,古代宫殿建筑常常在柱子上雕刻精美的牡丹花纹,表达出皇室的尊贵和富贵;庙宇建筑则常常绘制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的壁画,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历史和神话的文化特点。
此外,古代建筑还注重户外景观的布局和园林的设计,如建筑周围的庭院、花园和假山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建筑复习提纲201412
古建筑复习提纲一、古建筑研究1.已故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著有《说园》,这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极其重要的论著。
2.第一代建筑史学大师中,有“北梁南刘”之称谓。
其中,北梁是指梁思成,南刘是指刘敦桢。
郭湖生先生的专著《中华古都》,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典范之作。
3.第二代建筑史学大师中,有“北傅南郭”之称谓。
其中,北傅是指傅熹年,南郭是指郭湖生。
4.第三代建筑史学者中,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我国与古代中西亚建筑文化交流成果较多、较突出的学者是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常青教授。
5.我国建筑考古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是现任中国建筑史学会会长,《建筑考古学论文集》的著者杨鸿勋教授。
6.《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和《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
7.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风水成果较多、较突出的学者是天津大学建筑系的王其亨教授。
8.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成果较多、较突出的学者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王贵祥教授。
9.《营造法原》是著名建筑大师姚承祖的著作。
10.建筑史学家陈明达是《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和《应县木塔》的作者。
二、综合知识1.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这种建筑形式通常称为干栏式。
2.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3.厅井式民居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例如江浙、福建等地的通用形式,地狭人稠,湿热多雨。
其特色表现在敞口厅及小天井。
即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皆相互联属,屋面搭接,紧紧包围着中间的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故又称之为天井。
在湿热的夏季可以产生阴凉的对流风,改善环境。
同时,追求“过白”,形成良好的小气候。
例如留园东部住宅部分等等。
4.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是院落。
院落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5.“四合院”是指主房前东西两侧相对建厢房,前设房屋(门屋或“倒座”)。
北京四合院是合院建筑代表。
院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间游廊联接,起居方便。
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是指古代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所创造的建筑作品。
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对于研究古建筑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建筑风格和形式:可以研究古建筑的不同风格和形式,如中国的古代宫殿、寺庙、园林等,欧洲的古城堡、教堂等。
通过对建筑造型、结构和装饰风格的分析,揭示古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建筑技术。
2. 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可以研究古建筑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探讨古建筑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可以研究一座古代宫殿的建造目的和政治象征意义,或者一座古代寺庙的宗教信仰和仪式意义。
3. 保护与修复:可以研究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探讨如何在保护古建筑的原貌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再利用。
可以探索最佳的保护和修复方法,如何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修复工作的历史准确性和艺术效果。
4. 社会影响:可以研究古建筑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探讨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分析古建筑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形象、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可以研究古建筑的论文方面,具体的研究课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选择。
古建筑是一个广阔而有深
度的研究领域,通过深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建筑史精选论文(2)
中国古代建筑史精选论文(2)中国古代建筑史精选论文篇二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斗拱之研究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
提到木结构,不得不再提及斗拱,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极为的重要作用,是集木结构之大成者。
关键词古代建筑;中国文化;木结构;斗拱中国古代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极具中国传统思想内涵。
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空间、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
纵观中国古代建筑,故宫的雄伟、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将中国悠久文化传统体现的淋漓尽致,显示了先人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木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形态上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屋顶的形态,其体形硕大,而且呈曲面状,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高于中间,正脊和檐端也是曲线,再融入一些传统装饰元素,就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部分,古代文人欣然称之为“如鸟斯革,如�斯飞”。
屋顶的硕大构筑并没有笨拙的沉重感,反而颇有几分灵动。
古人为了设计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斗拱。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斗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
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斗拱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要头。
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
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中国建筑史的论文,
目录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一、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3)(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3)1、抬梁式构架 (3)2、穿斗式构架 (3)3、井干式结构 (4)(二)斗拱 (4)1、斗拱的作用 (4)2、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4)3、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4)4、斗拱的发展与演变 (5)5、斗拱的力学简单分析 (5)二、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6)三、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 (7)结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一是表现在结构合理,容易加工制作的木框架结构上;二是表现在由单纯的大屋顶中表现出千变万化建筑形式,三是表现在“四合院”精彩的平面布局所传达出的空间意识中。
以最概括的文字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的特点,我们提出:“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九个词。
关键词: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一、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框架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
中国建筑的起点是以间为代表的房屋,宫殿是房屋的扩大,它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柱子更高、梁坊更长、间数更多而已。
早期文化形成期所在区域木材丰富,而石材稀缺。
木材加工容易。
广泛的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和很好的抗震性能。
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
五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对应五个方位(西、东、北、南、中)。
其中,土代表中央,代表负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因此,土德就具有了很高的地位,象征中央的明清北京故宫三大殿,就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形的三重汉白玉台基上,代表国家的社稷坛,也是用“五色土”来象征的。
五行中的木,代表的是春天,是东方,是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量。
五行中所代表的中国人最崇尚的五种材料中,只有土与木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土木”,人是居住在由“土”(台基)承载,由木(柱子、梁架)环绕的空间中的。
中国古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中国古建筑人文思想形态研究、中国古建筑的题材绘画表现价值…
中国古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中国古建筑人文思想形态研究2、中国古建筑的题材绘画表现价值3、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性能4、中国古建筑的彩画新生5、漆艺及中国古建筑的文化研究全文总字数:19637 字篇一:中国古建筑人文思想形态研究中国古建筑人文思想形态研究摘要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人文思想是其核心的文化价值,在几千年来的积淀中,对中国人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形态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为切入点,开展古建筑文化特征研究。
关键词古建筑;人文思想形态;伦理关系;天人合一;礼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渗透进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先进部分与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物质性体现,其中的人文思想形态特征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因此做好中国古建筑中的人文思想形态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特征,并为我国当前建筑设计提供文化支持。
一、中国古建筑中的主要人文思想形态在中国古建筑设计中,人文思想几乎涵盖了形制、布局、材料、尺寸、颜色、装饰等各个层面,而其中所要表达的人文思想形态也较为复杂。
因此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中将其需要表达的思想形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严格的社会伦理关系伦理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体关系,也是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核心。
根据人文关系其主要包括了政治伦理、社会伦理以及家庭伦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1)政治伦理政治伦理主要是以古代政治关系为基础,如君臣关系、官员的品级区分等,将其作为等级区分的基础,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如清朝建筑门钉的使用就有严格规定,皇宫为八十一颗(东华门为七十二颗),王府为六十三颗,公侯府为四十九颗,官员府为二十五颗,普通百姓不得使用门钉做装饰物。
(2)社会伦理社会伦理主要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形成的伦理关系。
如中国古代按照士、农、工、商作为社会等级的排列关系,因此古代建筑中最为常见的装饰牌匾往往使用“耕读传家”字样。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参考论文中国古代建筑在国际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有很多的论文都对中国古建筑的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的赏析,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建筑论文篇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浅析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在国际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其主要以木构架为建造体系,以建筑群体的组合为核心形式,以建筑装饰塑造建筑的形体等。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形象的构成以及建筑文化的丰富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古代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内涵一、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一)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尤其是屋顶的构造形态,不但造型十分优美,而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飞翘形状的屋檐装饰是对“天”的憧憬与崇敬,凹曲的“人”形屋面装饰设计,则是上天、下地、人居中间之意。
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表现出了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理念,比如,明清时期的建筑屋顶装饰力求自然,把自然作为建筑审美的基本原则,并融汇了中国传统的雕刻、绘画等艺术,因此,这一时期的建筑灵动感十足。
同时,飞檐的建筑屋顶造型更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我国建筑中的深刻的体现,折射出了人们力图挣脱封建社会各种礼教束缚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大自然生活的憧憬。
(二)等级划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也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反映与标志,不同身份与地位的人所使用的建筑装饰也是各不相同。
例如,龙凤图是古代帝王才能选用的建筑装饰,其代表着威严、不可侵犯的皇权,而宫殿不同的建筑其装饰也有高低贵贱之分,金色龙图是最高等级的象征。
还有建筑物的大门装饰,宫殿中的建筑物大门能够使用斗�怼⒚哦ひ约捌咽椎茸笆危�然而普通的平民百姓家是绝对不能使用的,故而中国古代民间的建筑物大门装饰通常都较为简朴。
(三)祈福驱邪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饱含着古人的美好祈愿,不同的建筑装饰代表着人们不同的追求与愿望。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精选5篇)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精选5篇)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精选5篇)中国古代建筑和古老的中华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端和发展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系统,通过中国的古代建筑,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篇1【摘要】中国古代文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中国文人构成古代了唯一的上层社会,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营建活动,把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带入了建筑创造之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的根本特征【关键词】天人合一;风水堪舆;模山范水;古代建筑建筑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历史。
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农耕生产过程中认识到了“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作为自然的代表“天”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靠天吃饭的人们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看作是内心深层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人在营建都市、构筑房屋、庙宇时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师法自然、合乎天地成为人们内心中自觉的精神意识。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周易.大状卦》中有:“上栋下宇,以待风雨”之说,“宇”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被解释为屋边(“宇,屋边也”)。
《淮南鸿烈.览冥训》“宙,栋梁也.”从上述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宇”、“宙”这两个字,在古代他的基本含义是与建筑有所关联的.然而这个词在很多时候又被用来表示无限的自然时空.如“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杂说》四部丛刊本)中国古人将表示天地自然的宇宙与表示房屋的宇宙等同视之,天地即是宇宙;宇宙也是房屋,作为人们着风挡雨的房屋在中国文化的起始就被赋予了“天地入吾庐”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人在建筑环境的创造上依托自然,这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根本特征。
根据自然地形随形构筑,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因、借”来达到建筑与自然的相辅相承,即所谓的“托体同山阿”。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提纲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经历了哪几个朝代?2、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在哪个朝代?遗址在何处?有什么特点?默画平面图3、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在哪个朝代,为何图?有什么特点?简单描述。
4、汉代建筑方面的成就是什么?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有很大发展,说明石窟有几种类型,并举出几个实例?6、隋唐长安都城建设有何特点?7、赵州桥是由哪个朝代何人设计建造的?结构上有何特点,成就如何?8、唐代建筑群体布局日趋成熟的特征,实例说明。
9、自唐代以来砖石结构的塔主要有三种形式,说明其结构特点并举例。
10、宋代在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11、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2、清朝在沿袭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试简述之。
13、我国封建社会的城郭制度在《周礼·考工记》中是如何记载的,如何解释?14、在古代选择都城时,比较注意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15、我国封建社会主要朝代的都城哪几个是新建的,哪几个是改建的?16、以元大都和明清北京为例,简述我国古代都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何在?17、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体制(三朝五门制)是何时形成的?试以北京故宫为例,简述宫殿建筑群体的成就。
18、试以天坛建筑群为例,简述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成就。
要求绘制简图。
19、我国古代帝陵的体制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试以唐乾陵、明十三陵和清陵为例,说明其特点与历史发展的规律?20、我国古代宗教建筑中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代表作品(哪个省,哪个市,那个寺祠或庙,哪个殿)21、佛塔有几种形式?结构特点是什么,每种类型列取实例。
2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住宅建筑有几种形式?试简述其特点并绘简图。
23、简述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并绘简图说明。
24、我国古代造园艺术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25、江南私家园林在造园的传统布局与手法上有哪些特点?结合实例说明。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参考范文(2)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参考范文(2)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参考范文篇4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壁【摘要】本文简述了影壁的渊源和功能,通过分析古代建筑中影壁的演化、分类以及影壁的基本装饰形式,体现出影壁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遗产。
【关键词】影壁;演化;分类;装饰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建造在院落大门里面或外面具有屏障作用的墙体。
影壁的出现是和地理位置、气候有着密切关系。
在北方,冬季风大天冷,如果将影壁设置在大门内或外就会起到了阻隔寒冷北风的长驱直入。
在南方,则是起到引导风的疏通流动,以降低庭院内的气温。
但由于古代历史中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人们更多的给影壁附加上许多风水、风俗的色彩。
1、影壁的演化影壁几乎和屏风是同一时期出现在古代建筑中的,在陕西歧山发掘的西周建筑遗址中就出现了影壁的设置。
该影壁设立于大门的对面,与门基本同宽。
据考证,该影壁壁身以夯土筑成,四角可能有立柱四根,上部是或木或草的坡顶。
由此推断,影壁的使用不会晚于周中期或晚期。
早期,影壁被称之为“树”,大约是为了体现有树立屏档的意思,影壁的设置已出现了在大门之内和大门之外两种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内屏”和“外屏”之别。
古代建筑中的门屏观念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在汉代的相关文献记载中多称影壁为“罘�”。
此外,在《广雅》、《博雅》和《酉阳杂俎》等古文献中都认为罘�即为影壁。
由此可以推论,汉代影壁应有“萧墙”、“照墙和“罘�”三个名称,至少不能排除罘�被称为影壁的说法。
大约在唐代中后期,独立的空间屏障墙开始使用影壁这一称呼,这也与壁塑艺术有很大的关系。
南宋学者、画家邓椿在其所著的《画继》中记载道:“惠之(杨惠之、唐开元人)塑山水壁,郭熙见之,又出新意,遂今垢者不泥掌,止(只)用手枪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同。
于(余)者,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林壑,加之楼阁人物之属,宛如天成,谓之影壁”。
以后,在室外的照壁、萧墙大多会饰以雕刻有人物、动物、花卉的砖石,而影壁一词也随即取代了原有的萧墙和照墙,更多地为人们所使用。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短评 (3)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5)1.4 定义及概念 (6)2.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览 (7)2.1 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8)2.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风格 (10)2.2.1 秦汉式 (11)2.2.2 唐宋式 (13)2.2.3 明清式 (14)2.3 中国古代建筑地域特色的表现 (15)3.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 (17)4.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艺术 (18)4.1 宫殿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意境 (20)4.2 民居建筑的空间特点和功能 (22)4.3 庭院景观设计及其文化内涵 (23)5.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 (25)5.1 墙身装饰 (27)5.2 屋顶装饰 (28)5.3 室内装饰: woodwork, calligraphy, stone (29)5.4 铜雕与栏杆装饰 (30)6.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内涵 (32)6.1 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的体现 (33)6.2 对社会阶层和文化规范的影响 (34)1. 内容概括本毕业论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历史发展、艺术成就及其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本论文旨在揭示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和功能、材料和技术、美学表达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
论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包括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特点。
第三部分对代表性古建筑群(如故宫、长城、四大名塔等)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其建筑艺术和功能特点。
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建筑的影响和交流。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当代价值和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古代建筑是一座屹立于历史长河中的巨著,其独特魅力和精髓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
大学生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2)
大学生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2)大学生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篇二试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色摘要:我们国家的古代的建筑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所以在其中也包含着非常多的我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思想,这种文化在世界的建筑史上是有着特殊的地位的。
我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群体结合,还有在外观上展现出的大屋顶和建筑装饰以及色彩应用的特色,不但有着自身独特的积极价值还有审美价值,同时还充分表达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思想内涵。
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以及总结。
关键词:古代;建筑;文化;特色前言我国古代建筑可以说是东方的文化以及哲学的载体,不但本身有着非常高的文化底蕴,同时在其平面以及外观上也能给人们一种生动并且实际的美的感受,在全球的建筑史的中所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特点。
我们国家的建筑学界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及时有一些关注,可是对古代建筑文化特色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很不常见的。
积极的总结我国古代的建筑特点,对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继承还有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对民族传统建筑的弘扬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一、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中国古代淡于宗教、浓于伦理的旧的文化传统,主要是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相互统一的,我国人文化中有着一种支配的地位神一般都是属于一种自然神,所以以伦理代替宗教,也就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种基础的品格。
主要讲的是上下尊卑的一种礼制,在旧的文化中是包含了极大的影响力,以及有着最大的文化范畴。
我国古建筑的不同门类也都展现出了相应的伦理文化的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属于是一部开展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也是伦理的宗教化和审美化。
到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样的一种制度在社会每个方面都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宋代的营造法式以及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可以说属于建筑著作的代表,规定了严格甚非常严厉的建筑工程的做法,这也是按照伦理的原则作为最高的文化思维尺度进行的。
精选中国古建筑学硕士论文提纲
精选中国古建筑学硕士论文提纲论文题目:近代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变迁研究1.绪论
1.1清真寺的一般功能分析
1.1.1清真寺的名称由来及其起源
1.1.2清真寺的建筑规制及其功能
1.2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的作用
1.3西安回坊的历史背景
1.4当代西安回坊清真寺概述
2. 清真寺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2.1世界清真寺概况
2.1.1历史沿革
2.1.2地域特点
2.1.3宗教因素
2.2中国清真寺的概况
2.2.1中国清真寺的选址与地域
2.2.1中国清真寺建筑的特点
3. 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的概况
3.1西安回坊的历史沿革和构成
3.1.1“回坊”的含义
3.1.2“回坊”的历史沿革
3.2西安的清真寺
3.2.1源流
3.2.2概况及特征
3.3背景分析
3.3.1环境地理背景
3.3.2历史人文背景
3.4规划特点分析
3.4.1整体布局分析
3.4.2建筑特点分析
3.4.3装饰纹样分析
3.4.4色彩运用分析.
3.4.5意境营造的分析
3.5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变迁
3.5.1古典建筑形式的清真寺
3.5.2混合建筑形式的清真寺
3.5.3仿阿建筑形式的清真寺
3.5.4建筑形式透露出的文化意义
4.对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的再认识
4. 1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安清真寺建筑的价值4. 2对西安清真寺保护和发展的探讨
4. 3世界伊斯兰文化运动产生的影响
4. 4中国清真寺建筑的发展
4. 5建立西安清真寺“和而不同”的建筑文化
5.结论* l。
我国古代建筑论文
我国古代建筑论文我国古代建筑论文一、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已有七千年。
据考古发现,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少有三栋以上的干阑式建筑遗迹,其中一座长约23米,进深约8米。
木构件建筑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有榫卯,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已发现的最早的遗存。
如果我们把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榫卯木结构建筑遗迹当作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真正”起点,那么,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建筑主要分为抬(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另外还有井干式,但它不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只在一些林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出现,如云南。
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主要形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
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
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木结构的建筑几乎都是有一定的制作规范。
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包含各种“作”(大木作、瓦作等)的制度、工限、料例三个主要内容以及有关附图,系统地说明了当时建筑的分级、结构方法规范要领。
书中提出“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即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
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这种模数制度或比例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
清工部《工程做法》记载了这一体系的最后形态——斗口制。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2)
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2)中国古代建筑毕业论文篇二中国古代地下的建筑技术及材料进步摘要:建筑的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的产物,无论哪个方面要求都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得以实现。
从历史来看,中国古代地下建筑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的进步变革而展开的,但同时,人工建筑材料与砖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为地下建筑空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基础。
关键词:中国古代;地下建筑;防潮;防水;建筑材料地下建筑的产生和需求是地下建筑技术发展的动力,而地下建筑技术尤其是砖石结构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古代地下建筑的蓬勃�发展。
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土木结构技术、砖石结构技术、材料加工与生产技术及安装施工技术的发展都曾获得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功能不同的建筑,木结构体系因其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广泛运用于地面建筑,如宫殿、住宅、庙宇等[1];砖石结构在居住建筑中是被排斥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未掌握高超的砖石结构技术。
地下建筑要求坚固、长久,于是它选择了砖石结构技术。
我们也可以从多姿多彩的砖石技术中窥见中国古代地下建筑技术的大智慧。
一、选择地下建筑的原因地下建筑在中国古代的生成及发展有其独特背景。
(一)生的居住――较好的防护性能和营建便利穴居是文明初期(新石器时代至奴隶社会)较低的营建水平下可能具有较好防护性能的建筑。
较之先前出现的地面窝棚,穴居具有可靠、防火、防寒、御热等好处。
而且,这种建筑形式还利用了土壤的热工性能,冬暖夏凉,也便于营建。
这一时期是建筑技术萌芽的阶段,萌生出了一些人工建筑材料。
(二)“死”的安置――视死如生与坚固建筑不仅是人类“生”的生活空间,在中国古代由于受生死一体化的影响,它也作为“死”的生活空间。
厚葬之风导致中国古代的地下墓室建造技术极为发达,并由奴隶社会渐渐兴起,至封建社会逐步成熟。
作为帝王陵墓的地宫,常深入地下数十米,面积数十至数百甚至上千平方米。
古建筑毕业论文
古建筑毕业论文古建筑毕业论文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古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篇论文将探讨古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部分:古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建筑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融合了中国的哲学思想、艺术表现和工艺技术,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建筑不仅是建筑形式的体现,更是历史的见证。
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古建筑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揭示出中国古代社会的伟大成就和智慧。
第二部分: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古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改建或者遗忘的危险。
然而,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保护古建筑,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
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保留建筑本身,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可以让后代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保持着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独特性。
第三部分:古建筑的现代价值与应用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现代价值与应用。
首先,古建筑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古建筑可以作为文化遗产的代表,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此外,古建筑还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激发创意和创新。
古建筑的现代应用还包括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古建筑的独特风格和构造理念,可以为现代建筑提供灵感和借鉴。
通过融合古建筑的元素和现代建筑的技术,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现代功能的建筑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中国古建筑学硕士论文提纲论文题目:近代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变迁研究1.绪论
1.1清真寺的一般功能分析
1.1.1清真寺的名称由来及其起源
1.1.2清真寺的建筑规制及其功能
1.2清真寺在伊斯兰教中的作用
1.3西安回坊的历史背景
1.4当代西安回坊清真寺概述
2. 清真寺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2.1世界清真寺概况
2.1.1历史沿革
2.1.2地域特点
2.1.3宗教因素
2.2中国清真寺的概况
2.2.1中国清真寺的选址与地域
2.2.1中国清真寺建筑的特点
3. 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的概况
3.1西安回坊的历史沿革和构成
3.1.1“回坊”的含义
3.1.2“回坊”的历史沿革
3.2西安的清真寺
3.2.1源流
3.2.2概况及特征
3.3背景分析
3.3.1环境地理背景
3.3.2历史人文背景
3.4规划特点分析
3.4.1整体布局分析
3.4.2建筑特点分析
3.4.3装饰纹样分析
3.4.4色彩运用分析.
3.4.5意境营造的分析
3.5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变迁
3.5.1古典建筑形式的清真寺
3.5.2混合建筑形式的清真寺
3.5.3仿阿建筑形式的清真寺
3.5.4建筑形式透露出的文化意义
4.对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的再认识
4. 1现代化进程中的西安清真寺建筑的价值4. 2对西安清真寺保护和发展的探讨
4. 3世界伊斯兰文化运动产生的影响
4. 4中国清真寺建筑的发展
4. 5建立西安清真寺“和而不同”的建筑文化
5.结论*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