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语文教材概述(二)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七讲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精讲班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第七讲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精讲班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有出示新闻事实的,有讲述传奇古事的,有传达生活哲理 的,等等。情感上,或表达思国怀乡,或追念师友亲人, 或展现民族精神,或抒发人生情怀,等等。根据课文特点 及其差异来处理课文时,便可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教学重点。 2.分析课后练习题设置特点 课后练习题的设置特点同样能体现出对应课文的教学重点。 例如:《再别康桥》课后题“研讨与练习”要求,从音韵、 节奏、句式和用词等方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理解诗歌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1.分析单元整体内容 语文教材中个单元通常隐含单元主题,同一单元下课文的 主题相同或相近。抓住单元主题,便能形成对单元课文整 体特点的认识,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例如:某教材某单 元的单元主题为“人生”,其单元下设置的课文均侧重于 对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或不幸进行表现。由这一单 元主题可知,“正确面对人生困难,走好人生之路”是本 单元教学重点之一。
前言
题型
题量 每题分值 (道)
单项选择题 15
3
总分 合计(分)
45
150
案例分析题 3 20/8/12 40
教学设计题 3 20/20/25 65
前言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题型。在历年真 题中,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理念 与教学法两大方面。试题一般为15道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约占总分值的30%。2015—2017年真题中单项 选择题的知识点考查题量统计如下: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精讲班
第一部分 学科知识(6)
第四章 语文教材概述及其使用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熟悉现行通用初(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 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考点聚焦】 1.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偶有主观 题要求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2.对于语文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考生应在掌握其理论知 识的基础上,学会结合案例,灵活分析,灵活运用。

七年级语文新学期课本内容简介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新学期课本内容简介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新学期课本内容简介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新学期课本内容简介二. 新学期课本知识概要:1. 知识归纳本册教材的主题、题材范围主要是“祖国”、“献身”、“奋斗”等方面,6个单元分别是:千古涛声、斑斓春色、慷慨正气、伟岸人格、逆流勇进、心志坚毅。

继续着重培养精读能力,进一步学习“比较”阅读法,学习“探究性”阅读,开展略读实践。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6个单元为:心灵的欢歌、独特的自我、动人的事、寻常的人、抒发真情、感悟生活,涉及写的基本观念问题和克服说的心理障碍。

“语文趣谈”6个单元的题目是:看得见也听得见的字、“春”字变形记、日+月+草=?、“活”与“死”的妙用、语义联想和文学欣赏、语言“仪仗队”。

2. 新学期课本简介第一单元:千古涛声本单元的主题,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

2篇主读课文,郭风的《长江》,抒发着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深情,而袁鹰的《筏子》,则描写人与自然的搏斗。

“比较•探究”中的课文,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光未然的《黄河颂》、胡宏伟的《长江之歌》、刘元举的《一条大河》、陈衡哲的《运河与扬子江》、毛姆的《江之歌》和叶其扬的《壶口与龙门》等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第二单元:斑斓春色本单元的主读课文,第一篇是朱自清的《春》。

而另一篇林斤澜的《春风》,却只写风,北国的春风,能给人什么感觉呢?不妨比较一下各自的妙处。

“比较•探究”中,精选了几篇古代诗词,如杜牧《江南春绝句》、叶绍翁《游园不值》、宋祁《玉楼春》、辛弃疾《鹧鸪天》、杜甫《春夜喜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这些都是古诗中歌咏春天的名作。

第三单元:慷慨正气本单元这个主题下,大致有两个话题,一是在民族危亡时的爱国情感问题,一是面临死亡时坚守气节、坚持信仰的问题。

两篇主读课文,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分别代表了这两个话题。

“比较•探究”中,老舍的《第一堂课》与都德的《最后一课》,《过零丁洋》面对死亡,以诗歌抒发爱国豪情,还有陈毅的《梅岭三章》和陆游的《示儿》,梁启超的《谭嗣同之死》和狄斯妮的《勇气》,对他们的事迹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想像他们当时的精神状态,将对“幸福”、“勇气”等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七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七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概述1、音韵与音节:掌握汉语拼音,能有效认读汉字。

2、识字与书写:能认识常用汉字____个,其中能书写____个。

对汉字抱有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遵循笔顺规则书写。

初步建立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阅读能力:能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

享受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学会通过读物中的插图辅助理解内容。

4、口语交际:能专注聆听他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

在交谈中保持自然大方的态度,表现出礼貌。

积极参与讨论,勇于表达对感兴趣话题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故汉语拼音教学为重中之重。

2、需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其中需能书写____个。

3、培养说普通话的习惯,逐步养成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1、汉语拼音的抽象性和易混淆性使得其学习具有挑战性,是教学难点。

2、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防止“回生”现象,____个汉字的教学及巩固工作尤为关键。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实现阅读教学中语言运用的提升是一项难点。

三、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1、引导学生熟悉学校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理解新教材,了解学生需求,创新性地运用教材。

3、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5、实施小组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6、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做好教学总结。

7、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注重优生辅导和学困生的转化。

8、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灵活运用教材,整体规划教学,注重各教学环节的内在联系。

9、在识字教学中,遵循“多认少写”原则,引导学生利用拼音和字典学习,发现字词间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策略独立学习新字,同时提倡同学间交流识字方法,共享识字的乐趣。

10、强调写字习惯的培养,指导书写技巧,确保字迹工整、美观。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ppt课件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ppt课件

夜雨寄北/李商隐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逢入京使/岑参
潼关/谭嗣同
晚春/韩愈
七下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 万里 约客/赵师秀
注释 导读
• 简明有效 • 提供背景
• 精心撰写 • 提供方法
补白:知识补给站
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 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
自主阅读 推荐
拓展延伸 篇目
• 每单元至少有一两课提供 拓展、延伸篇目
自读 课本
• 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 秀文本,突出可读性
综合性 学习
• 自主搜集资料,进行文本阅 读,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多方共建
• 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和精细打磨教材
• 中语室编辑作为编写中坚力量,编研一体 • 审查委员以审助编,以审促编 •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审校(文言、科学等) • 邀请百位特级教师通读教材,确保适切适用 • 两次大范围试教试用,保证教学适用性
学科审查 综合审查 专题审查 终审
对统编教材的认识
1 四个关键词:准确把握部编语文教科书 2 阅读体系: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 3 体系结构:六个板块,有机衔接 4 自读旁批:搭建支架,教学生学会自读
四个关键词
立德树人 A 阅读体系 C
B 语文素养 D 多方共建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语文学习
1
2
《西游记》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精读和跳读
《城南旧事》 《湘行散记》
《猎人笔记》 《镜花缘》
《骆驼祥子》 圈点批注

2024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例文(二篇)

2024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例文(二篇)

2024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例文本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如下: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涵盖“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大模块。

入学教育旨在引导新生熟悉校园环境,掌握基本学习规范。

教材随后展开汉语拼音的学习,同时介绍____个常用汉字。

继之,教材分为识字(一)与识字(二)两个单元,各包含10篇课文,每个单元4课,每课介绍12至____个汉字。

20篇课文分为____个单元,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相互联系。

单元结束后设有语文园地,通过丰富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巩固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____个口语交际话题,置于各单元之后,以便在设定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训练。

教材在识字编排上实行认写分离,注重多认少写。

本教材编写遵循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以及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1. 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能够准确发音、拼读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并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学生应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辅助认读汉字。

2. 识字与写字:学生应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并学会书写其中____个。

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照笔顺规则书写,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 阅读: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的能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并学会借助插图进行阅读。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认真聆听他人讲话,理解讲话内容的能力。

在与他人交流时,保持自然大方的态度和礼貌,积极参与讨论,并对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 汉语拼音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

2. 认识____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____个汉字。

3. 学习使用普通话,逐步养成日常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1. 汉语拼音因其抽象性和易混淆性,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共9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共91张PPT)

合作探究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 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 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 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 怀念。
合作探究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写出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 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 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 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 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被母亲 身上勤劳、善良、宽厚、不屈的品质深深感动。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之情。
精读细研
结合全文思考:母亲的一生对作者有哪些教育与 影响?
1.母亲勤劳吃苦,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 一个健康的身体。 2.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作 者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3.母亲聪明能干,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4.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 支持,让作者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八年级语文上册
7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 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 祭仪式。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朱德为母亲写的《回忆我 的母亲》一文,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积累生字新词,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 2.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记叙线索和感情基调。 (重点) 3.体会本文平实、质朴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 4.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 境界。(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猴王出世》精品课件(最新)

快速浏览“石猴成王”这部分的内容,思 考石猴能成为王,凭借的是什么?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 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众猴连呼了三声,只有石猴回应并要求 进去,对比之下更体现出他的勇敢。
➢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 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 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 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 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 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
主要作品:《西游记》《禹鼎志》。
1.认识“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呵”,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石猴出世的具体经过,体会石猴的性
➢ 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 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石猴是从仙石里蹦出来的。
➢ 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它为大家找到了水源和安身之处,简单 地说它是凭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
第一部分:(1)写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环境。
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 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 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 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 真。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观音、玉帝拿 照妖镜都不起作用;最终佛祖使假悟空现出 原形。悟空气愤不过,欲将其打死,却被佛 祖拦下,后来悟空也回到唐僧身边。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都称“千岁大王”。
众猴拜石猴为王
众猴列队站好、拱手跪拜
在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不理 解的语句,可以运用联系上下 文借助生活经验、结合影视作 品等方法来进行猜读。有的词 句如果实在读不懂,可以先跳 过去,在读完整句或整段后再

2024年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报告一、教材结构概述本册教材采取分组编排方式,全书共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导语、课例以及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篇的导语旨在明确本组专题,并对学习要求进行提示。

课例部分由三篇至数篇课文构成,均围绕专题进行编选,并分为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大类。

全书共计若干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若干篇,略读课文若干篇。

精读课文后附有思考练习题,而略读课文前设有连接语,以串联前后课文,并提示学习要求。

部分课文后还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阅读体验。

教材末尾附有若干篇选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____个汉字,并能书写____个汉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并在课后生字条中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则仅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中。

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分别为“生字表一”和“生字表二”,分别对应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设有“词语盘点”,分为“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分别列出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材主要特点(一)强化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简化头绪,强化整合。

(三)增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栏目,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拓展,安排了若干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并采用了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形式,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四、教学实施建议(一)识字、写字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识字任务随课文进行,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教师应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适当指导,并对难点字进行讲解。

选读课文中的生字未注音,以鼓励学生运用独立识字能力,自行查字典解决。

写字任务仅安排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应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写字时间,并对写字技巧进行具体指导。

(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朗读和默读的练习;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材解析PPT课件演示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教材解析PPT课件演示
写作
品味
表达
梳理
口语
语言与思维
积累
心得
理解
整合
探究
返回
阅读:双线组元
七年级上册 朗读 七年级下册 精读
阅读方法
略读
默读
浏览
维度之二:语文要素
返回
自主阅读推荐
• 旨在照顾更多学生的阅读趣味,扩大名著推荐的范围。
• 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行安排阅读。 • 书目选择考虑两个因素
• • 可读性与经典性相结合 与阅读方法契合,或与主推荐名著类型相同
11窃读记/林海音(2课时) 快乐与惧怕交织的矛盾心理,孩子的小心思;好 学的精神,人间的关爱;精巧的布局谋篇(悬念、 顺叙与插叙、前后对照营造张力) 12 《论语》十二则(3课时) 读书求学,修身立德;抓关键字,诵读揣摩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2课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课外古诗词诵读4首
七上·第四单元
要点 成人的两难选择;快速阅读能力培养; 课本剧编演
21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3课时)
22 诗二首(3课时)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 女娲造人/袁珂(2课时)
体会诗歌想象世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理解想象和联想运行的线路;激发想象, 发挥创造力 女娲的神性与人性;演绎与扩充;神话 故事的拓展阅读
“部编本”——新一轮教材改革
• 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 促进质量提升,起到示范作用。
(现有教材版本:小学12,初中8,高中8)

• • • •
传统文化篇目多了,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 强调语文核心素养,重视 知识与能力体系。 分清阅读课型(教读、自读/精读、略读、浏览)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写作教学强调方法技能和文体训练。

7敬业与乐业(新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7敬业与乐业(新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能力:学生可能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学习风格:一些学生可能喜欢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文章中的某些概念和观点不太理解,比如“敬业”和“乐业”的定义和重要性。
学生可能对文章的某些部分感到枯燥,难以保持注意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敬业与乐业》主要围绕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展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他们对于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通过学习梁启超的演讲,让学生理解敬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培养他们勤奋工作、追求卓越的品质。
(3)在线工具:使用一些在线工具,如在线讨论平台,让学生可以在线交流和讨论,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及意义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敬业与乐业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展示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2.具体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如梁启超和听众,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如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案例研究:提供一些与敬业和乐业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敬业和乐业的原则,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观点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高中语-第7课《荷花淀》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语-第7课《荷花淀》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

2.注音正确的一项hè是n:g ( B )
A 菱(líng)角 横(héng)样子 浸(jìn)湿 竹篾 (miè)
B 凫(fú)水 泅(qiú)水 吮(shǔn)吸 离间(jiàn)
C 倾(qīng)倒 万顷(qǐng) 毗p(íbǐ)邻 晌(shǎng )
午 D 膝(xī)盖 撅(juē)嘴 围剿(jiǎo) 荷花淀(dìng )
导入新课
•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摇曳荷叶飘香的季节,我 国当代文学大师孙犁在绵绵细雨声中静静地离去 了,享年90岁。巨星虽然陨落了,但白洋淀里 的荷花依然开得姹紫嫣红,他的代表作《》也象 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静静地绽放在中国现代 文学的长廊中,幽幽地散发着那怡人的清香。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白洋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 的岁月里,发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学习白洋 淀人民优秀的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4.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1.准确地表达由吃惊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2.形容劳动的欢快心情。 3.渲染战斗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亲爱带戏谑的感情。 4.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谢谢合作!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 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1、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地听,不留心手里 的苇眉子; 2、内心震动的外现; 3、依恋又不事声张。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 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 眼泪答应了他。
表明了她的坚强和对丈夫的忠贞。 这一句是小说中分量最重、内涵最丰富的一句 话。
小 说知识
环境描写 人物对话 细节描写
烘托 人
塑造
物 形

刻画
反映 主题思想 社会生活
小结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说课稿语文版

最后一课一、教材剖析: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从各个不一样的角度表现了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

教课本单元,要修业生频频朗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引学生认识中国现代国情,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仔细剖析并推测出色段落和要点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文章经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的情况,把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普法战争,所产生的惨剧性结果经过平常生活的一角揭露出来,以小见大,拥有激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教课本文,应当侧重指引学生领会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指引学生对文中的细节描绘和环境描绘进行剖析,理解典型环境关于揭露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课文高明的写人技巧,逐渐提升记述文的写作能力。

二、学生剖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一些小说知识,对小说三因素有了初步认识。

可是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生活经历困穷,再加上时代背景长远,不大简单领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同时,文章篇幅较长,整体感悟有必定的难度,学生简单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视了对细节的咀嚼品尝和深层次的研究。

因此还应当在复习小说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说三因素,而且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领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质问题,从而稳固掌握。

三、教课目的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再联合本单元的教课要点和本课的特色,我最后确立教课目的以下:1 、知识与能力:⑴、学习文章经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的描绘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⑵、学习环境描绘的作用。

⑶、剖析人物形象,感觉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激烈的爱国感情。

⑷、理解含义深刻、感情丰富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研究3、感情、态度、价值观:感悟小说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热爱汉语、学豪杰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教课重难点:要点:剖析人物形象,品尝领悟小说的思想内涵。

难点:领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感情,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金老师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程讲义-第07课 散文诗二首

金老师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程讲义-第07课 散文诗二首

1.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等。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

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3.根据拼音写汉字。

dǎo()告罗摩yǎn()那nì()笑pāo()下1.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谢婉莹3.祷衍匿抛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这花香”“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

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象,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话的展开与深入——巧用点拨
对话的过程是建设性的, 对话的结果是开放性的, 具有无限的发展张力。
•转变三:学会学习
(二)教材结构与主要内容
1.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 ,同时还有“语文读本”和“名 著导读”,形成从课内到课外、 从校内到校外、从单篇文章到整 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
每册的“阅读鉴赏”部分都安排了 四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 品味与赏析”,另外两个单元分别 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 用”。每个单元都有精读和略读课 文。
(一)编写意图与主要特点
编写意图 贯彻国家课改精神,落实《课标 (实验)》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 育的规律,正确处理五个方面的关 系,目的是使教材适应时代的发展, 符合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适合学生 发展的需要。
编写特点
1.坚持“守正出新”,适应时代特点和中学 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所谓“守正”,就是遵循我国中学语文教育 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 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高中语文 课程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性。
所谓“出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整体面貌看,力求贯彻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突出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方 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是从教学的角度看,注意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紧 密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不拘 一格、新颖活泼,并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开发余地, 以满足不同学校使用的实际需要。 三是从学生角度看,努力适应当今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 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灵活的选择 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第七讲:语文教材概 述(二)
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介绍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 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北京大学语 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 版。
• 其中必修课教科书5册,选修课教科书16 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分别 于2004年、2005年、2006年初审通过。
3.突出“过程和方法”,以浸润式学习 的设计整合各个方向的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包括:鉴赏的 过程和方法,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应用的 过程和方法,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主动性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 基本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他们的鉴赏力、 领悟力,以及应用、梳理和探究的能力, 同时使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陶冶。
(三)教学资源与选用情况
1.《教师教学用书》(含教学光盘) 2.语文读本(与必修课教科书配套使用) 3.语文读本(与选修课教科书配套使用) 4.培训资料包 5.教师培训手册 6.同步解析与测评 7.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8.提供互联网资源
二、语文教材的使用
(一) 统观全套教材,认真研究编写意图 (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该册的教学重点 (三)钻研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审慎调换、增删内容,灵活运用教材
附:新教材的使用策略
• 实现三个转变
• 转变一:学会用教材 旧:一册一册教 一课一课教 新: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 明确目标 整合教材
•转变二:教学方式
旧:要他学 新:他要学
为何而学?
•由 “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文本与师生之间的对话在使文本意义丰富化、不 断超越文本自身意义的同时,人完成了对自身的自 我理解、自我反思、意义追求与意义超越。 对话激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闪现出新鲜的 见解;对话使人与人之间更加理解、宽容、博爱。 对话本身就是学生的思品、个性、合作精神等培养 与形成的土壤。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 ,对话就是教育本身。
2.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 的模块化 所谓“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 综合。二是课程内容的综合。三是过程和方法的综 合。 所谓“模块化”是注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 文多方面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一方 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模 块。另一方面又“聚零为整”,在教学以及学生学 习中,各个不同模块可以灵活组合。
4.名著导读
• 第一册 • 第二册 • 第三册 • 第四册 • 第五册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家》《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高老头》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书简 》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 选择篇目的原则:
• 经典性。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与文明成果的标志,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 的艺术魅力。 • 课内外的衔接和互补。如课内有戏剧单元,课外就对 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进行了全面而详实的介 绍。 • 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如小说、诗歌、散文、戏 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高中阶 段还要读一些哲学著作和艺术理论。 • 从“精读”“略读”到“达扩展阅读”,再到“名著 导读”,形成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序列,教师和学生 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性越来越大,以体现“大语文”的 阅读观。
2.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 ”两个板块。 “写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三个子系统:首 先是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每册安排了4个专题 ,5册共20个专题;(见表2)第二个系统是与 阅读整合在一起,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 习”中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要求写一些读书 笔记,强调读写结合;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 究”整合在一起,安排了一些带有综合性、研 究性的写作练习。

教科书中关于“口语交际”也包括三个 子系统: 一是结合“阅读鉴赏”部分的课文学习, 安排相关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朗读、背 诵、复述、讨论等; 二是在“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实践活动 中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 三是每册设计四个专门的口语交际单元, 分别是:朗诵、演讲、讨论、辩论和访 谈。
3.梳理探究
•汉字、成语、修辞、逻辑、交际语言、 姓氏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 常识等梳理探究专题的设计,都很注重 实际运用,都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和生活 实际中经常接触的,应用性强,有实际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