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氮共吸附系统穿透曲线的预测_谢志镜

合集下载

煤气化细渣残炭制备分级多孔炭材料及CO2_捕集的研究

煤气化细渣残炭制备分级多孔炭材料及CO2_捕集的研究
2023
12
12
第2期
煤气化细渣残炭制备分级多孔炭材料及 CO2 捕集的研究
苗泽凯等
45
异被工业化应用 [4]。
残炭和无机矿物颗粒性质。实验使用 1L 的实验室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煤气化应用市场。气化过程
去离子 水 混 合 置 于 浮 选 槽 中,开 启 旋 转 叶 轮 调 至
煤气 化 是 煤 炭 清 洁 高 效 转 化 的 核 心 技 术,目 前
*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NYG2022026)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G202310749032).
第一作者:苗泽凯,博士、讲师,
E-ma
i
l:
mzk@nxu.
edu.
cn;通信作者:全晓虎,博士、讲师,
E-ma
i
l:
51404491@qq.
c
om
收稿日期:
2023
10
09;修回日期:
(其中部分渣以熔融态排出),经淬冷后成为固态渣。
本,电子株式会社)观 察 样 品 的 表 面 形 貌,采 用 氩 离
有限公司;盐酸购于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捕收剂
子抛光技术,将气化 细 渣 与 环 氧 树 脂 混 合,在 40 ℃
实验用氢氧化钾为 分 析 纯,购 于 国 药 集 团 化 学 试 剂
和起泡剂均购于湖南星辉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4g,搅拌 2 mi
n
渣的资源化消纳成为研究重点。煤气化细渣由矿物
选槽中的浆液呈灰白色。浮选槽中的尾灰即为气化
大部分气化细渣 被 简 单 倾 倒 或 填 埋。 因 此,煤 气 化
质及残炭组成
,其中残炭可用于制备多孔炭,将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总目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总目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第26卷)总目次(第1~12期)───────────────────────────────第1期∶Cr∶ZnO晶体生长和光谱特性的研究LiNbO3………………………………………游振宇,涂朝阳,朱昭捷,李坚富,位民,Alain Brenier(1)叶绿体延迟荧光中730 nm成分产生机理的光谱学研究……………………………………………………………………………王成龙,邢达,曾礼漳(6) 新型壳聚糖固相微萃取薄膜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杨红丽,王翊如,庄峙厦,王小如(11) 基于钌配合物荧光猝灭氧二次传感BOD检测的研究………………………………………………………林玲,肖来龙,辛玲玲,赵丽,陈曦(15) 双掺杂聚合物电致发光中能量传递的光谱分析………………………………………………章婷,徐征,滕枫,钱磊,王永生,徐叙瑢(19) 频控变色场致发光器件及机理研究……………张福俊,徐征,滕枫,王丽伟,刘玲,孟立建(23) 纳米级碱土金属钒酸盐发光材料[A3(VO4)2∶Eu]发光性质的研究…………………………………………………………………付晓燕,牛淑云,张洪武,辛勤(27) 轻稀土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李文先,王宏胜,其其格,张瑞平(30) 红外光谱法分析水对醚基聚酯分子结构的影响……………………………………刘智,刘新海,赵莹,孙贤育,翁诗甫,徐端夫,吴瑾光(33)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聚醚多元醇伯羟基与仲羟基的相对含量………………………………………………………张静,徐晓轩,武中臣,杨仁杰,张存洲(37) 交联刊聚酯聚氨酯透明度变化的结构研究……………………………刘新海,刘智,孙贤育,林杨,赵莹,翁诗甫,徐端夫,吴瑾光(40) 被动式遥感FTIR测量时的仪器响应函数校正……………………………………张黎明,张琳,李燕,王晓斐,刘丙萍,任翌博,王俊德(45) FTIR被动遥测热烟羽中污染气体…………高闽光,刘文清,张天舒,刘诚,刘建国,魏庆农,陆亦怀,王亚萍,朱军,徐亮(47) 人工神经网络对VOCs的自动识别………………刘丙萍,李燕,张琳,张黎明,王晓斐,王俊德(51)]的合成和红外光谱研究……………………陈友存,束庆海(54) 一维链状配合物[BrBzPy][Ni(dmit)2神经网络模型在LED便携式近红外整粒小麦成分测量仪上的建立………吉海彦,闻明,郝斌(57)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无损鉴别阿胶真伪……………………………瞿海斌,杨海雷,程翼宇(60) 基于小波变换的水果糖度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应义斌,刘燕德,傅霞萍(63)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缓释制剂中冰片释产量………………………………倪力军,朱静,张立国(67) FTIR定量分析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组成………………………………吴宏,林志勇,钱浩(70) 非水体系中甲酸在铂电极上催化氧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顾仁敖,蒋芸,孙玉华(75) 淡水养殖珍珠中有机物的激光共振拉曼光谱分析…………………………………郝玉兰,张刚生(78) 脉冲电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比较研究…………………………………………………………………………李乐军,陈树德,乔登江(81) Sm3+掺杂稀土硼酸盐玻璃的光谱参数计算和荧光光谱分析………杨殿来,林海,侯嫣嫣,徐龙权,翟滨,班丽霞,刘贵山,唐乃岭,王树传,马铁成,王晓君,刘行仁(86) DL-丙氨酸晶体粉末的拉曼光谱研究………………………………………………龚 ,王文清(90)三维荧光光谱差谱法测定柴油中的溶剂油……………杨仁杰,徐晓轩,尚丽平,许家林,张存洲(94) 脱氧核糖核酸与刚果红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迟燕华,庄稼,薛其彬,李克安(97) N薄膜的紫外透过光谱研究………王玉新,冯克成,李英爱,李卫青,刘丽平,赵春红,赵永年(102) BCx4-苯偶氮水杨醛腙类试剂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仵博万,张兵,于新桥,刘建宁(106) 微乳液增敏高灵敏荧光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的研究………………………………………………………魏琴,李燕,段彩虹,郭桂香,杜斌(109) 偏最小二乘-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鳗鱼组织中三种喹诺酮药物残留量…………………………………………………………………………………张国文,倪永年(113) Elman回归神经网络同时定量测定三种酚类化合物……………………高玲,石俊仙,任守信(117) 甲苯胺蓝荧光猝灭法测定核酸…………………………………郭良洽,叶芳贵,林旭聪,谢增鸿(121) 四溴荧光素与DNA作用的研究……………………………………卞伟,魏玉霞,卫艳丽,董川(125) 疣荔枝螺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光谱分析…………………………韩雅莉,邓瑞鹏,周小朋(130) 氯酸钠晶体的CD光谱及ORD特性研究………陶卫东,章慧,方雪明,王芳,张子方,白贵儒(134) 双波长负吸收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訾言勤,陆浩淼(1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定量测试明胶中的微量金属元素Hg和Rh——应用MSF模型改进Hg结果的精密度和检测限……………………杜保安,杨玉华,李正平(140) AAS法测定出口氟石粉中锰的研究………………………………………陈宗宏,温伟江,蒋海宁(144) 原子吸收硫化锌法间接测定精氨酸络合反应的机理研究………………………………………………………刘文涵,张丹,郑建珍,李丹,马淳安(14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用菌中硒…………铁梅,张崴,李晶,景逵,臧树良,李华为(15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翅果油树体内的八种无机元素………………………………………谢苏婧(154) 杭白菊与野菊花的微量元素比较研究…………………………程存归,李丹婷,刘幸海,洪庆红(156) X射线荧光光谱法表征薄膜进展…………………………………………韩小元,卓尚军,王佩玲(159) 采用深度刻蚀与XPS能谱研究缓蚀膜/镀铜层/铁基体界面成分...................................................冯绍彬,商士波,冯丽婷,刘清,张经纬,李宗慧(166) X射线衍射法在泌尿系结石研究中的应用......................................................欧阳健明(170) 太阳光对液晶显示器件光学特性的影响........................黄翀,周学平,林旭升,欧阳艳东(175) 汽车太阳膜的光谱特性分析.......................................黄翀,周学平,林旭升,欧阳艳东(178) 一种基于非线性降维求正常星系红移的新方法..................许馨,吴福朝,胡占义,罗阿理(18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丹参不同部位金属元素的含量.........沈晓芳,张勇,秦雪梅(187) X射线光谱分析的现状态与趋势——参加国际NAMALS 8、IRRMA 6、TXRF 2005会议有感.........................................................................................................罗立强(18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对来稿英文摘要的要求 (26)《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征订启事 (36)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93)推荐新书 (101)第十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1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简则 (124)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133)第2期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技术对小鼠植入前胚胎的实时观测………………………………………………………程兵,林丹樱,王晓广,陈瓞延,马万云(193)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方法测量气溶胶颗粒研究…………连悦,刘文清,鹿建春,刘建国,张天舒(198)过滤电弧沉积非晶金刚石薄膜的光谱椭偏研究………………朱嘉琦,韩杰才,陶艳春,姜春竹(203) 纳米TiO2的表面能态及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过程的研究………………………………………………………………刘保顺,何鑫,赵修建,赵青南(208)1.31μm附近CO2的高灵敏度吸收光谱…………………………邵杰,高晓明,杨颙,黄伟,裴世鑫,袁怿谦,周士康,张为俊(213) 碳涂层对激光诱导金属等离子体辐射强度的影响……陈金忠,李宏彦,魏艳红,郭庆林,怀素芳(218)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遥测CH4浓度…………汪世美,刘文清,刘建国,涂兴华,杨立书(221) 用多种谱仪技术研究环氧丙烷点火的微观特性…………………………胡栋,吴旌贺,炎正馨,刘锦超,袁长迎,李萍,程新路,孙珠妹(225) 大气压氩气放电六边形斑的电子激发温度研究………………………………………………………刘书华,毛志国,李树锋,冉俊霞,董丽芳(228)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光谱性质……………………………………常建军,黄世华,彭洪尚,孟春霞,由芳田,吕少哲,孙聆东(231) 1,5-萘二胺衍生物的光谱分析及发光性能研究……………………………………………李洁,周禾丰,郝玉英,王华,刘旭光,许并社(235) 基于有机异质结的有机-无机复合单量子阱发光性质的研究…………………………钱磊,徐征,滕枫,刘德昂,权善玉,王元敏,王永生,徐叙瑢(240) D-丙氨酸单晶低温变温光学性质的研究………………………李宗升,龚 ,王文清,杜为民(244) 透明光学树脂中Eu3+辐射参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王芙香,裴松皓,彭慰先,王冬梅,杨柏,王奉敏,李新国(248) 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HMX炸药的热分解过程……………………………………刘学涌,王晓川,黄奕刚,郑敏侠,王蔺,姜燕,罗毅威(251) 酞菁氯镓复合凝胶玻璃的谱学性能研究………………………秦静,赵旭成,林爱梅,詹红兵(255) 构建整粒油菜籽脂肪成分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模型的研究……………吴建国,石春海,张海珍(259) 消除个体条件测量差异的动态光谱及其频域提取法的研究………………………………………………………李刚,李晓霞,林凌,刘玉良,王焱(263)[MnHg(SCN)4(H2O)2]·2C4H9NO(MMTWD)晶体的光谱分析…………………………朱阁,卢贵武,张军,蓝建慧,李英峰,王新强,许兵,夏海瑞(267)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白琪林,陈绍江,董晓玲,孟庆祥,严衍禄,戴景瑞(271)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红外光谱研究……………………刘养清,张晓薇,王爽,赵慧辉,赵平(275) 估算供体-受体对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效率的研究………………王进,王晶,孙依红,孟继武(279) 三种不同的钒氧簇合物的合成和光谱研究……………孙瑞卿,张汉辉,吴小园,黄长沧,陈义平(282) 两种含铋的杂多化合物的光谱研究……………………王永净,张汉辉,黄长沧,陈义平,陈瑞卿(287) 醇类溶液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朱拓,陈国庆,虞锐鹏,刘莹,倪晓武(291) 最小二乘法分析自体荧光光谱识别胃癌……史晓凤,马君,毛伟征,李颖,郑荣儿,孟继武(295)CuO/Cu2(OH)3Cl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光谱性能研究……………邓凡政,祝爱侠,杨睿(299)正丁基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的晶型和性能研究……………………………………张文官,赵生敏(302)吖啶橙-罗丹明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猝灭法测定砷……………………………………………刘保生,高静,刘智超,于丽娜,杨大成,杨更亮(306) 銅、钠和钼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陈晓波,李崧(309) 液相纳米硒微粒的性质及其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白燕,李维嘉,吴雅琴,郑文杰,杨芳(313) 槲皮素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曾铭,李树伟,邓嘉利,李小燕,赵可清(317) 芥茶多糖的研究………………………………………………………………贺锋嘎,哈森其木格(321) 马钱子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黄喜茹,孙泽东,曹冬,王淑月(324) 2-[2-(5-溴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镉的研究………………………………………………………吴献花,胡秋芬,杨光宇,林洪,李海涛(327) 碱土金属的强短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常规炬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荧光光谱初步研究…………………………………………………………………………张绍雨,弓振斌,黄本立(331) 气相色谱和原子荧光联用测定生物和沉积物样品中甲基汞………………………………………………………………史建波,廖春阳,王亚伟,江桂斌(336)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燃油中纳、钒和铝的研究……………………………………魏海军,关德林,孙培廷,王宏志,王泽恩,骆泽平,李韶辉(340) ICP-AES法测定内蒙古地区六种沙生木本植物中金属元素........................................................................刘颖,李景峰,嘎日迪,马宁(344) 植物样品消解后残留颗粒物元素组成研究....................................王小平,高伟健,项苏留(348) 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多层薄膜样品的增强效应研究........................韩小元,卓尚军,王佩玲(35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进展......................................................骆智训,方炎(358) 现代仪器在泌尿系结石元素分析中的运用......................................................欧阳健明(365) 基于卷积型小波包变换的谱线自动提取方法.....................刘中田,吴福朝,罗阿理,赵永恒(372) 基于自适应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类星体光谱自动识别方法......赵梅芳,罗阿理,吴福朝,胡占义(377) 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 (20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对来稿英文摘要的要求 (239)《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征订启事 (243)推荐新书 (278)第十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90)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98)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371)《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简则 (382)第3期THz辐射在DNA光谱研究中的应用………………………………王晓红,张亮亮,胡颖,张存林(385)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监测大气痕量气体中的浓度标定方法研究……………………………………阚瑞峰,刘文清,张玉钧,刘建国,王敏,高山虎,陈军(392)高组分稀磁半导体Cd1-x MnxTe/CdTe超晶格的荧光谱研究…………………………………………………………陈辰嘉,王学忠,Bellani V,Stella A(396)电子俘获光存储材料BaLiF∶Eu2+的光激励发光及光存储性质研究3………………………………………………………………王欣姿,王永生,孙力,徐征(399)铒离子浓度对掺Er3+碲酸盐玻璃的Judd-Ofelt理论参数的影响……………………………………………周刚,戴世勋,于春雷,张军杰,胡丽丽,姜中宏(403) 星际HO与OH分子脉泽的统计与激发机制探讨……………………刘汉淜,Forster J R,孙锦(408) 2多孔氧化铝薄膜的纳米结构和光谱特性研究…………………张冬仙,章海军,林晓峰,何玉琳(411) 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和发光性质的研究纳米ZnO镶嵌SiO2……………………………………………商红凯,张希清,姚志刚,腾小瑛,王永生,黄世华(415)8-羟基喹哪啶-丙烯酸-镓(Ⅲ)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光致发光研究………………肖尊宏(418) 上吸附行为的FTIR研究甲醇在不同形态ZrO2……………………………………………马中义,董庆年,杨成,魏伟,陈建刚,孙予罕(422)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北方潮土土壤参数实时分析………………………………………………………孙建英,李民赞,郑立华,胡永光,张喜杰(4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复数光谱误差分析及辐射定标方法研究……………………………………张天舒,刘文清,高闽光,陆亦怀,刘建国,徐亮,朱军(430) 红外光谱法测定农药中吡虫啉含量……………………………………马国欣,王成龙,范多旺,邢达,钱隆,王锦辉,刘颂豪(434)航天诱变育种甜椒品系的红外光谱分析………………………杨群,王怡林,杨爱明,杨德(438) 被动式FTIR遥感掺纳米材料固体推进剂的燃烧火焰温度……………………………………………张黎明,张琳,李燕,刘丙萍,王晓斐,王俊德(441)季铵盐型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学活性……………………………………徐霞,杨秦欢,雷万学,李正军,何壮志,林芳,张廷有(444) 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伪品的紫外/荧光/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许良,苏日塔拉图,席海山,毕开顺,孙乌日娜(448) 4,4’-联吡啶与锌电极作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顾仁敖,沈晓英,崔颜,顾伟(452) 不同炭化条件下炭化物的结构与性能表征……………………黄彪,陈学榕,江茂生,高尚愚(455) 人血清白蛋白与3-氨甲基吡啶相互作用的拉曼光谱研究………………………………………………………郭建宇,孙真荣,吴良平,李荣秀,王祖赓(460) 天线共振子理论对吡啶分子在铁钴镍衬底上SERS增强因子的计算……………………………………………………………李佳伟,白莹,莫育俊,Wachter P(463)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内胆醇的光谱学研究……………………………………兰秀风,刘建刚,刘莹,骆晓森,唐新国,卢是钥,倪晓武(467)太阳辐射对溶解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的影响……………………………………傅平青,吴丰昌,刘丛强,许成,王静,白英臣,王立英(471) 7-羟基黄酮及磷酰化7-羟基黄酮与DNA的弱相互作用荧光法研究……………………………………………郭玉华,陈晓岚,张婷,屈凌波,赵玉芬,郁有祝(475) 洛美沙星-Tb3+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何华,叶海英,戴丽,焦庆才,Chuong Pham-Huy(480)Ce-MCM-48立方介孔分子筛结构的光谱表征……………………………………………金忠秀,雍国平,盛良全,童红武,苏庆德,刘少民(484) 一种测定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光谱新方法…………………………………高红,赵一兵,郭祥群(488) 水杨醛缩苯胺锌及其薄膜的谱学性能……………………………………郝玉英,高志翔,王华,周禾丰,马国章,刘旭光,许并社(491)新型荧光功能单体2,4-二甲基-7-丙烯酰胺基-1,8-萘啶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周艳梅,徐文国,童爱军,童春媛(496)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王秋丽,薛赛凤,牟兰,祝黔江,陶朱,张建新(499) 荧光法研究咖啡因和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卞伟,卫艳丽,王亚萍,董川(505) 阿特拉津与蛋白质结合反应及其在测定蛋白质中的应用……………………………………………石登荣,张涛,任丽萍,于金莲,张春荣,饶震红(509) 二烷氧基取代酞菁的合成及其吸收光谱的研究……………………………………………吴少锋,许秀枝,林梅金,王俊东,陈耐生,黄金陵(513) β-环糊精-苯甲酰二茂铁缩氨基硫脲包合物特征及微环境效应研究…………………………………………………………………………张境,刘万毅,张霞(517) 富硒蛹虫草中硒多糖的分离与分析……………………………………邓桂春,侯松嵋,田冬梅,张渝阳,张新,顾佳丽,臧树良(522) 不同苯原酚化合物用于GOD-Trinder法测定血糖的比较研究………………………………………………………徐生,邓健,许金生,袁亚莉,张伟(526) 双波长双峰值比光度法测定三元配合物组成比的研究——Al3+-CAS-CTMAB体系的组成比………………………………………………………………张霖霖,郑文芝,林锦威,曾维(529)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薪菇生长发育中几种与基质利用相关的酶活性…………………………………………………………………………傅明辉,孔敏,韩雅莉(532) 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铜(Ⅱ)和铬(Ⅲ)的研究………………………………张淑芳(535) 液晶光阀的电光色散特性研究……………黄翀,周学平,欧阳艳东,林旭升,吴永俊,黄远明(539) 等离子体光谱/质谱中悬浮液进样研究进展……………………汪正,邱德仁,陶光仪,杨芃原(542) ICP-MS法同时测定涉水材料浸泡水中的11种元素……吕琳琳,徐烨,伊萍,曲宁,顾鑫荣(548) ICP-MS测定食用菌中硒的方法研究…………铁梅,臧树良,张崴,李晶,孙铁彪,李华为(551) 用ICP-AES方法测定淀粉中铅﹑砷的含量………………………张毅民,姜晖,吕学斌,王虹(554) ICP-AES法同时测定鞋材中重金属含量…………………………吕水源,刘伟,林华,孙华华(557) 铅锑合金的预处理及锑﹑硒的ICP-AES法测定………方奕文,宋一兵,孙长勇,薛亮,余林(561) 应用内标的APDC-Cu(Ⅱ)快速共沉淀分离富集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食盐中的铅........................................................................苏耀东,李静,黄燕,陈龙武(564) 南瓜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研究......................................................范文秀,李新峥,荆瑞俊(567) X射线吸收谱研究碳与硅的纳米线/管..........................................林良武,唐元洪,张伟(571) 大型光谱仪器在翡翠检测中的应用.............................................刘琰,邓军,王丽华(577) 正常星系光谱的一种谱线自动提取方法.......................................刘蓉,刘三阳,赵瑞珍(583) 天体光谱信号的连续谱归一化新方法...................................................赵瑞珍,罗阿理(587) 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 (391)《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对来稿英文摘要的要求 (41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征订启事 (425)《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简则 (459)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470)第4期光纤延迟多道分析测量脉冲激光激发时间分辨光谱…………程娟,贺应红,左浩毅,杨经国(593) YLiF4∶Er3+,Tm3+,Yb3+中Tm3+浓度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赵谡玲,侯延冰,徐征,裴晓将(597) 掺杂不同一维纳米材料的空穴缓冲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钱磊,滕枫,徐征,权善玉,刘德昂,王元敏,王永生,徐叙瑢(601)纳米晶ZrO2∶Pr3+与ZrO2∶Pr3+,Sm3+发光研究………………………刘金霞,吕树臣,李秀明(605)Er3+/Yb3+共掺杂纯氧化物材料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丁庆磊,刘政威,夏艳琴,雷军辉(6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用于朝鲜淫羊藿的品质分析……………金向军,李晓萍,刘志强,赵冰(614) 近红外光谱用于植物样品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吴荣晖,邵学广(617) 多项式偏最小二乘法对非线性体系红外谱图的分析……………………………………………张琳,张黎明,李燕,王晓斐,胡兰萍,王俊德(620) 聚氨酯的FTIR光谱与热分析研究………………………………江治,袁开军,李疏芬,周允基(624)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材产地………刘沭华,张学工,周群,孙素琴(629)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饶震红,李民赞,吉海彦(633) 婴幼儿奶粉的FTIR分析与鉴定……………………………………………邓月娥,周群,孙素琴(636) 牛肉嫩度的近红外光谱法检测技术研究………………………赵杰文,翟剑妹,刘木华,蔡健荣(640) 红外光谱法测定聚醚硅油中含氢硅油的含量……………………………王文波,申书昌,安红(643) Poly(3,4-ethylene 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的共振拉曼光谱研究……………………………………林海波,徐晓轩,王斌,吴彬麟,许家林,俞钢,张存洲(646) 含咔唑与偶氮分散红共聚物的表面增强共振拉曼光谱研究………………………………………………………………王秀如,孙润光,王长顺,莫育俊(649) 不同波段紫外光对小牛胸腺DNA损伤的拉曼光谱研究……………………………唐玉龙,郭周义(653) 两种硝基苯甲酰胍化合物的振动光谱研究………………………………巫文静,鲁润华,师彦平(658) 稀土与桂皮酸、2,2'-联吡啶三元配合物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杨永丽,邓玉恒,聂峰梅,王少亭,宗瑞发(663) 壳聚糖亚胺环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刘蒲,李三华,王向宇,李利民(666) L-赖氨酸长链烷基酯双DTPA酰胺钆(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弛豫效能……………………………………………俞开潮,李留义,万福贤,周锦兰,丁尚武,叶朝辉(670) 利福平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陈晓波,康栋国,李崧,赵承易,陈晓珊,丁焕平(674)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与1,10-邻菲咯啉铽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高志华,王淑萍,刘翠格,马瑞霞,王瑞芬(678) 自发射荧光猝灭测定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聚集数……………刘金彦,赵剑曦,杨连枝(682) 光谱法研究钙红-Cu(Ⅱ)络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陈丹丹,张涛,任丽萍,石登荣,于金莲(686) 纳米NiO的制备及其谱学特性研究……………王艳萍,朱俊武,张莉莉,杨绪杰,陆路德,汪信(690) 纳米碳管复合凝胶玻璃结构及谱学性能研究……………………………郑婵,詹红兵,陈文哲(694) 铽-聚N-乙烯基乙酰胺体系中镧钆掺杂稀土配合物谱学研究……………………………………………孙勇,陈明清,陆天虹,Mitsuru Akashi,黄晓华(698)两种含有[Mo8O26]簇骼的化合物的光谱研究……………陈义平,张汉辉,黄长沧,孙瑞卿,杨齐瑜(703)阿霉素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在DNA分析中的应用………………………………………………………………冯硕,李正平,张淑红,方正(707)靶向分子羧甲基多糖与DNA作用机理研究………………………张海容,郭祀远,李琳,蔡妙颜(711) 马兜铃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刘家琴,田建袅,边清泉,胡之德(71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脑血管病患者脑脊液中微量元素…………………孙瑞霞,苏永祥,孙剑辉(720) 基于SPR光谱分析的液体折射率测量研究………………………曾捷,梁大开,曾振武,杜燕(723) 基于不同光谱技术的原油样品的荧光分析……………王春艳,王新顺,王延华,高居伟,郑荣儿(728) 一次强云对地闪电首次回击过程的光谱分析…………袁萍,郄秀书,吕世华,陈冠英,张广庶(733) 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光谱分析研究……………………魏海军,于洪亮,关德林,孙培廷,王宏志(738) 敞口消解ICP-MS同时测定北京地区环境尘土样品中痕量铂、铑、钯的研究………………………………………………………………施燕支,贺闰娟,王娟,朱若华(741)H 3O+, NO+和O2+·离子同九种烷氧基醇化合物反应的研究……………………………………王天舒(747)PTCDA/ITO表面和界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欧谷平,宋珍,桂文明,张福甲(753)纳米Al2O3表面接枝修饰的XPS研究……………………车剑飞,龚婕,杨绪杰,陆路德,汪信(757)泌尿系结石组分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邓穗平,陈德志,欧阳健明(761) 光助Fenton氧化反应降解染料亮绿SF.........郑怀礼,张占梅,唐鸣放,伊茜,陈春艳,彭志聪(768) 分形理论在光谱识别中的应用..............................熊宇虹,温志渝,张流强,温中泉,梁玉前(772) 高灵敏度光学多通道分析仪的研究........................宋宇,周文远,叶青,臧维平,田建国(775) 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设计..........................................万峰,孙宏伟,范世福(77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对来稿英文摘要的要求 (60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征订启事 (613)《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投稿简则 (616)“第四届国际华夏学者分析化学研讨会”会议通知 (623)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 (677)第5期超短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背向光发射的测量…………王光昶,郑志坚,杨向东,谷渝秋,刘宏杰,温天舒,葛芳芳,焦春晔,周维民,张双根,王向贤(785)掺杂PVK薄膜中两种组分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形貌研究……………………………………………章婷,徐征,滕枫,钱磊,王永生,徐叙瑢(790) 非线性拉曼激光雷达测量CO2气体的研究………赵曰峰,张寅超,洪光烈,刘小勤,曹开法,方欣,陶宗明,余诗华,屈凯峰,邵石生(794) 高压Ar气对激光诱导土壤等离子体辐射的增强效应………………………………………………………史金超,陈金忠,魏艳红,郭庆林,怀素芳(798) 大气压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分子振动温度……………………………………董丽芳,刘峰,李树锋,冉俊霞,贺亚峰,李雪辰,庞学霞(802)以Eu-苯甲酸-1,10-菲咯啉为掺杂剂的SiO2,SiO2-B2O3和SiO2-B2O3-Na2O体系材料的结构及Eu3+的发光性质………………………………………………………王喜贵,吴红英,赵斯琴,翁诗甫,吴瑾光(805)Ba2MgSi2O7∶RE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史艳宁,何大伟,梁忠益(809)两种铽配合物与PVK混合体系的发光机理研究………徐颖,邓振波,徐登辉,肖静,王瑞芬(81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薛冰纯,王滔,刘二保(816)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乙烯复合材料光氧化的深度分布………………………………………………………杨睿,汪昆华,于建,宋苑苑,王宏凯(821)环烷酸-酸性磷酸酯-庚烷体系萃取有机相的红外光谱研究………………………………………………………尹文萱,刘玉峰,张元福,翁诗甫,吴瑾光(825) 近红外光谱监测体外循环手术中脑组织氧合状况的研究……………………………………………腾轶超,丁海曙,龚庆成,贾在申,黄岚,王培勇(828) 水稻糙米粗蛋白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优化研究……………………………………………李君霞,闵顺耕,张洪亮,严衍录,罗长兵,李自超(833) 人体血糖浓度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过程中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崔厚欣,徐可欣,陈民森,安林(838) 噪声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影响及相应的数学处理方法…………………………赵环环,严衍禄(842)纳米晶La2O3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特性的研究……………………………………王春秀,李福利(846)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苹果品种鉴别方法研究…………………………………………………………………………何勇,李晓丽,邵咏妮(850)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4-巯基吡啶及其二聚体的结构与振动光谱………………………………………………………程建波,徐蔚青,赵冰,张刚,宫宝安(854) 植酸在氧化银溶胶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封婕,孙晓靖,朱筠,夏微,刘泓,杨海峰(858)Ca3NbGa3Si2O14(CNGS)晶体的拉曼光谱分析……………蓝建慧,卢贵武,王增梅,袁多荣,夏海瑞(861)激光光源条件对谷氨酸钠拉曼光谱的影响……………………………………………刘文涵,张丹,郑建珍,吴小琼,李祖光,马淳安(865) 乳腺组织形态基元共焦显微拉曼光谱的研究……………………………………………于舸,徐晓轩,吕淑华,张存洲,宋增福,张春平(869) 酒石酸钠调控草酸钙晶体生长的SEM、XRD和FTIR研究………………郑辉,陈村元,欧阳健明(874) 真核表达与原核表达的德国小蠊变应原Bla g 2蛋白结构的光谱学研究………………………………………………………………刘志刚,朱健琦,黄海珍,徐宏(879) 赤潮光谱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崔廷伟,张杰,马毅,孙凌(884) 温宝作物长势的光谱学诊断方法研究与仪器开发……………………………………………张喜杰,李民赞,崔笛,赵朋,孙建英,唐宁(887)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光谱性能研究……………………………………余兰兰,钟秦,冯兰兰(891)磁性纳米颗粒Fe3O4固定化纤维素酶的光谱学研究……………王玫,宋芳,汪世龙,吴庆生(895)扩展Kalman滤波器同时测定苯酚和邻氯苯酚…………………王强,马沛生,汤红梅,贾青竹(899) 清开灵注射液生产过程中金银花提取液的在线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高晓燕,李娜,范强,王耘,乔延江(904) 有机环境污染物紫外光谱检索的神经网络方法…………………………王凤霞,张卓勇,王亚敏(908) 阿奇霉素含量的荷移光谱法测定…………………………………………黄薇,刘雪静,赵凤林(913) 基于ICCD的快速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及在活细胞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林丹樱,孙云旭,马万云,韩东(917) 利用特征光谱荧光标记与高斯拟合分析水体中有机物的特性……………………………………赵南京,刘文清,崔志成,张玉均,刘建国,李宏斌,杨立书(922) NO分子双光子诱导荧光的自吸收现象……………………………………张连水,张贵银,韩晓锋(925) 对叔丁基杯[8]芳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研究………………………………………………………燕来,赵永亮,赵凤英,王令萱,叶建平(928) 稀土、2,2'-联吡啶、邻氨基苯基苯甲酸配合物合成、光谱表征及荧光性质……………………………………………王少亭,杨永丽,朱惠菊,聂峰梅,宗瑞发,邓玉恒(933)。

臭氧-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实验

臭氧-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实验

广 东 化 工 2021年 第2期· 86 · 第48卷 总第436期臭氧-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实验李猛,伊学农,樊祖辉(上海理工大学 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 200093)[摘 要]以江苏某印染厂提标改造为基础,采用臭氧氧化-混凝沉淀耦合工艺对印染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参数。

考察了该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

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0 min 、臭氧浓度为45 mg/L 的条件下,臭氧氧化效能达到最高,COD 去除率为24.5 %;通过与混凝沉淀组合,COD 和TP 的去除率为50.1 %和78.4 %,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排放标准。

中试设备电耗和药剂成本为1.072元/t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臭氧氧化;混凝沉淀;印染废水;中试试验[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2-0086-02Pilot Experiment of Advanced Treatment of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byOzone-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ProcessLi Meng, Yi Xuenong, Fan Zuhui(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printing and dyeing plant in Jiangsu, the combined process of ozone oxidation and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was used to perform advanced treatment of the effluent from the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of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plant. By optimizing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the combined process on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30 min reaction time and 45 mg/L ozone concentration, the ozone oxidation efficiency reached the highest, and the COD removal rate was 24.5 %; combined with coagulation precipita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and TP was 50.1 % And 78.4 %, both meet the emission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 for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GB4287-2012).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pilot plant and the cost of medicament are 1.072 yuan/t, which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s.Keywords: ozone oxidation ;coagulation ;dyeing wastewater ;pilot test在现代生活中,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需求越来越丰富,印染行业作为与大家日常密切相关的行业,所用染料日益复杂,最常用的染料有亚甲基蓝、甲基橙、罗丹明B 、耐酸大红等[1],这些染料的分子结构中一般带有苯环、共轭结构等难分解的致癌物质[2]。

柴油机用DPF技术及其再生系统的匹配与优化

柴油机用DPF技术及其再生系统的匹配与优化
大气污染防治
综采工作面旋转风幕隔尘实验研究 王鹏飞"刘荣华"汤"梦"张"文"桂"哲(#!' 柴油机用 I5)技术及其再生系统的匹配与优化 胡乃涛"张学敏"林超群"余"鹏(!%$ 电解铝用滤袋缝合工艺对 5B$J' 过滤效率的影响 杨"勇"沈恒根"李纪伟"周刘轲"薛婷婷(!%! 基于 B+KL= 的轻型车颗粒物排放来源和特征分析 郝艳召"邓顺熙"邱兆文"陈瑞华(!&' 溶胶0凝胶法制备颗粒状催化剂低温 =D?脱硝性能 闫东杰"玉"亚"黄学敏"徐"颖(!$( 华北地区温度和风速对冬季灰霾形成的潜在影响 苏"盛"宋明月"吴长江"许"武"刘光远"陈兴宇(!$# 湍流场中颗粒破碎的数值模拟 刘含笑"姚宇平"郦建国(!(8 兰州市冬季细颗粒中微量金属元素及无机可溶性离子来源分析 王丹璐"张有贤"牛武江(!,, 普通醋纤香烟滤嘴中烟碱分布模拟 李珊红"唐"奇"李彩亭"曾光明"王垭曼"丁倩倩(!'' 小波分析在郑州市供暖期 5B$J' 浓度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 马跃先"孙明明"张"杰"殷巍杰"武汉清(!9% 沿面放电活化空气用于亚硫酸铵氧化 韩长民"张"轶"商克峰"吴"森"李"杰"吴"彦(!9'
固体废物处置
添加垃圾焚烧飞灰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郑慧敏"刘清才"孟"飞"朱博洪"兰苑培"丁"健(!8% 过氧乙酸和亚铁联用调质强化活性污泥过滤脱水性能 王彩霞"张伟军 "王东升"王庆飞(!8' 堆肥污泥施入黄土对植物生长及 DM 吸收的影响

SBR-PBR串联体系对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

SBR-PBR串联体系对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

第 47 卷第 3期2021 年给水排水WATE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 47 No. 3 2021SBR-PBR串联体系对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黄睿1李绚1刘志泉U2闫博引1王鹏1崔福义3(1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90; 2广州大学大湾区研究院,广州510006;3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4)摘要:提出一种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 B R)与微藻反应器(P B R)串联的工艺,利用SBR- P B R串联体系进行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

试验结果表明,当S B R在模式B(厌氧程序120 m in;好氧程序170 m in;缺氧程序120 m in)下运行,P B R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 d时,S B R-P B R串联体系能 达到最优的工况,其出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 O D)、总磷(T P)、氨氮(N H3-N)以及总氮(T N)均能 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级A标准,且较稳定。

关键词:生活污水;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微藻反应器;脱氮除磷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8471(2021)03 —0055 — 06D O I:10. 13789/j. cnki. wwel964. 2021. 03. 009引用本文:黄睿,李绚,刘志泉,等.S B R-P B R串联体系对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J].给水排水,2021,47(3) :55-60. HUANG R,LI X,LIU Z Q,et al.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photobioreactor series system for nutrient removal from dom estic sewage [J].W ater &W astew ater E ngineering,2021,47(3) :55-60.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 photobioreactor series systemfor nutrient removal from domestic sewageHUANG Rui1, LI Xuan1, LIU Zhiquan1'2, Y A N Boyin1, W ANG Peng1, CUI Fuyi3(1. School o f Environment, Harbin Institute o f Technology , Harbin 150090 , China;2. Institute o 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t Greater B a 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 China ; 3. School o f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4, China )Abstract:T his paper proposed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 R) and photobioreactor (P B R) series system to deeply remove nutrient from dom estic sewage. T 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SBR w ork with mode B and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 e of PBR is 2 h, the series system can achieve the best performance. T he COD, T P, N H3-N and TN of the effluent can meet the class A of Dis­charge standard o f pollutants for munic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B esides, the SBR-PBR series system can w ork stably in at least 10 days. T he study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BR-PBR series system.Keywords:Dom estic sew age;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 B R);Photobioreactor (P B R);N utrient removal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0 51508130)。

气体吸附理论的研究

气体吸附理论的研究
K
j K ( T ) exp( 0 / kT ) ≈ [ 1 - ex p( - h K / kT ) ] 3
K
kT h K
3
j K ( T ) ex p(
K 0
/ kT )
( 33)
式中 0 为晶体零点能, 当温度 T 值足够大时 , 上式近似号成立. 把式 ( 32) 和 ( 33) 代入式 ( 27) , 并假定吸附质分子内部自由度间没有不连续性, 即 j K ( T ) = j L ( T ) , 则有 C= q1 1 = qL e
n
F = - kT ln f ( T ) = - kT ∑ln
A A i= 1
N i - 1! N ( qA i ) i ( N i- 1 - N i ) ! N i!
( 5)
利用 st irling 公式, 可把式 ( 5) 化为
n
F = - k T N ln N - N ln N +
0 0 n n
G M
1 (T) M!
… exp ∫ ∫
W - kT
( dv)
M
( 8)
ij
设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表达为对势术和 , 即 W = 子 j 之间的相互作用 , 则式 ( 8) 可写成 1 f G( T ) = M ( T ) … M! 式中
ij

j> i
ij
, 其中
为分子 i 同分
∏( 1 + ∫ ∫
( 23)
( 24)
( 25)
其中 m = 4B P ° / kT . 1. 4 吸附等温式 利用 ( 21) 和 ( 24) 两式, 将式 ( 18) 改写成 N i - N i+ 1 = ( N 0 - N 1 ) ( x ) i C i = 1, 2, … , n - 1 式中 C 定义为

生物质焦吸附SO2的穿透曲线分析

生物质焦吸附SO2的穿透曲线分析

生物质焦吸附SO2的穿透曲线分析作者:林晓芬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采用稻壳、树叶热解制成生物质焦,对烟气中的SO2进行吸附脱除实验,得到穿透曲线。

结果表明,生物质焦的孔隙结构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效果影响很大,比表面积越大、孔容越大,吸附量越大。

关键词:生物质焦;穿透曲线Abstract:The SO2 adsorption 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using biomass chars pyrolysed from rice hull and leaf. And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show that the porosity of biomass chars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SO2 absorbing quality. Commonly, chars with larger special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s have greater adsorption capacities.Keyword:biomass char;breakthrough curve1 实验平台采用稻壳和树叶两种生物质热解制成生物质焦,进行吸附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实验。

其中,稻壳和树叶的制焦条件包括4种热解温度(400℃、500℃、600℃、850℃)和2种热解速度(快速、慢速)。

将生物质焦放入固定床中,进行吸附实验,得到焦样的穿透曲线。

实验平台如图1所示:生物质焦样放在内部有滤网的钢管中,钢管的内径为15mm。

钢管放在加热炉中加热,脱硫温度设定为100℃。

烟气采用模拟烟气,模拟烟气从钢管的上部吹入,从下部吹出,为的是防止烟气会将生物质焦吹走。

每次实验用的生物质焦量为0.5g,为使烟气分析仪能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模拟烟气的总流量设置在1L/min。

表1是氮吸附法测得的生物质焦样的孔隙结构参数,从表中可以看到,稻壳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锂枝晶生长机理与电池内短路预测方法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邢雅兰
讲师
10
2174076
石墨烯基锂硫电池的界面调控和特性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于明鹏
讲师
10
2174077
中锰轻质第三代汽车用钢的基础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兰鹏
讲师
10
2174078
超薄TiO2/MOFs异质体的可控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氯化法的废手机线路板中金的超声强化浸出机理及其评价
北京工业大学
李彬
助研
10
2174066
纳米多孔预锂化合金在脱嵌锂过程中结构与物相的稳定性
北京工业大学
侯超
讲师
10
2174067
绿色回收荧光粉中稀土用于掺杂制备纳米TiO2及其处理污水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章启军
讲师
10
2174068
功能化NH2-MOF为模板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有机多孔聚合物
北京化工大学
王维
教授
20
2172046
贝氏体钢轨及道岔的接触疲劳破坏机理和性能改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谭谆礼
研究员
北京特冶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联合大学
20
2172047
基于“干扰贝氏体转变”工艺的高强塑汽车板用钢及其塑性变形机制
北京交通大学
高古辉
副研
20
2172048
含杂质超临界CO2环境管线钢点蚀机理
副研
20
2172055
柔性无机铁电/铁磁复合多层膜研究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尹志岗
副研
20

固定床CO2吸附的穿透曲线模型及传质动力学

固定床CO2吸附的穿透曲线模型及传质动力学

固定 床 C 2 附 的 穿 透 曲线 模 型 及 传 质 动 力 学 O 吸
赵 毅 , 沈 艳 梅 , 白 鹭
( 北 电 力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河 北 保 定 0 1 0 ) 华 70 3
摘 要 : 以硅 胶 为 研 究 对 象 , 以平 衡 理 论 为基 础 ,建 立 了 固定 床 C 附 的 穿 透 曲 线模 型 , 同 时分 析 了 C O吸 O 吸 附 的传 质 动 力 学 ,并 通 过 实验 手 段 ,在 不 同 实验 条件 下 的 验 证 了模 型 的 准 确 性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模 型 的 计 算 结 果 和 实验 结 果 相 一 致 ,且 具 有 较 高 的 准确 性 。升 高 温度 能 促 进 颗 粒 内传 质 速 率 ,但 对 于 流 体 界 膜 传 质 速 率 和 总 传 质 速 率影 响较 小 ;增加 气 体 流 速 ,C 流 体 界 膜 的 传 质 速 率得 到 改 善 , 而颗 粒 内传 质 速 率 不 随 流 速 O的 的 变化 而 变化 , 总传 质 速 率得 到 改 善 ;增 加 C 口 浓度 ,颗 粒 内部 传 质速 率 保 持 不 变 , 流 体 界 膜 的传 质 速 O入
P w rUnvri ,Ba dn 7 0 3,C ia o e iest y o ig0 1 0 hn )
Absr c t a t: A i d— e r a t r u h mo e fCO2a o p in o iia g lwa itwi a e n e ii ru te r fxe b d b e k h o g d lo ds r to n slc e sbu l t b s d o qu lb im h o y, h a h s r n frkie iso nd t e ma s ta se n tc fCO2a o p in we e a ay e ds r to r n lz d. Th ds r to x e i e t r are u d rd f e a o in e p rm nswe e c rid o tun e i- p f rnto r tn on iinst e tt o e c u a y Th e u t h w ha hebr a hrug d lftwe lwih t x e e pe ai g c d t o o ts hem d la c r c . e r s lss o t tt e kt o h mo e l t hee — i pe i ntlr s ls,a h de c u a y wa o d. W i h i r a e o e rme a e u t nd t e mo la c r c sg o t t e nce s ftmpea u e, te ma sta se ae n ie h rtr h s r n f rr t isd

苏州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苏州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一类新型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作为抗肿瘤药 李斯宁、于高健 物的可行性研究 新媒体在团学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以江苏 胡婷、张瑞琳、王亚萍、邱晨、 徐沈俊杰、李玉玲、孙慧、顾佳 省内的独立院校为例) 榕、沈莹、魏雯、徐明明、田静
应用技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系统
成浩、冯益渭、孙杰、郁培程
暑期社会实践“昌邑小分队”关于“柳疃丝绸”的调 王耀蓉、范雪原、王慧宇、窦晓 查报告 宇、梁启繁、王梦、朱晓葛 暑期社会实践“嘉祥小分队”关于“彩印花布”的调 任敬霞、梅锦秾、陶文浩、李翔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查报告 、孙玉萍、蒋碧玉、黄雨枫 机电工程学院·沙钢 回转式多工位自动拉伸柔性单元关键技术 杨阳、倪劲成、刘波 钢铁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How much delay has to be tolerated in a mobile 张浩军 院 social network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WSN智能无线插座的设计与应用 王小宁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防疲劳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赵成强 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优秀流动儿童(初中生)的 殷晟、马媛、杨佩佩、刘艳琴、 教育学院 心理韧性特质及其形成 赵安、沈嘉伟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进化心理学发展的现实意义 就业环境变革视野中的本科教学研究 美国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研究综述 心智绘图与摘要策略对阅读困难学生干预成效研究 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中职学生消费行为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昆 山市三所中职学校在校生的调查 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 杨帆 胡怡媛、徐菊、张仁君、钟帅 徐文玥 朱江容 陈冰月 董筱文 盛思宇 赵静、曹雯、吕林飞 杜扬
基于旅游动机的城市居民春节出游行为特征差异和影 胡昕、陈文玉、耿兴宜、过晨华 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黄洪铭、陈海芳 绿色消费与绿色创业演化博弈研究 外来人口融入苏州的研究——以“五老”人群为对象 新时期农村养老的需求维度研究——以吴江江村为例 学术史视野下的宋代庄园问题再考察——兼论“中国 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说的学术启示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分析——以苏大为例 苏州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场馆及配套设施现状调查与 发展对策研究 惠栋《毛诗古义》研究 浅析利玛窦《交友论》对其传教成功之影响 基于英语议论文的高中生思辩技能研究 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的新思考:解读吉姆•斯科特 及其作品 “实用理性”与“天学”的应用:我国农民法律信仰 培育的新思路——乌坎事件所展现的契机 我国社团登记管理改革立法完善的思考 中国传统择日术对现代司法活动的意义 《南宋杂事诗》诗史功能的双重研究 《郑风》爱情诗中的女性心理及审美价值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学界比亚兹莱热潮的合理 性 魏臻、顾涵硕 伞文枰、王逸伦、张钰 王晓冬、江蓓、李慧敏、朱佩莹 、彭洁、张焘、沈希、魏臻 吴立群、田艺 文柯 颜廷锴 王宇林 顾鸣轩、田艺、王酋艳 李雪霞 滕菲 姚良正 王敏、保娅、冼泳珊、林秋玲、 邱海娟、严峰 唐思佳、潘妤、张亚琴、卢丹、 朱国培、俞纯嫣 戴鸿飞 李晶晶 吴燕

活性炭吸附VOC穿透曲线的研究

活性炭吸附VOC穿透曲线的研究

·10 ·
徐效梅等 活性炭吸附 VOC 穿透曲线的研究
表 2 苯拟合曲线各参数值
苯 吸附剂 吸附次数
A1
A2
T0
P
R2
第一次 0. 04584 1. 05111 305. 19956 27. 3593 0. 99229
C1 第二次 0. 03092 1. 03083 172. 07912 9. 46327 0. 99407
(江苏工业学院油气储运技术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常州 213016)
摘要 : 利用 GC1102 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正构烷烃及苯在活性炭吸附剂 C1 、C2 固定床层
上的多次吸附穿透曲线 , 将所得实验数据在 Origin 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 , 得到透出浓度
( C/ C0) 与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 , 通过线性相关系数 R 判断回归公式的精度 , 得出适用
第 22 卷第 2 期 2 008 年 4 月
试验 研 究
能源环境保护
Ene rgy Enviro nme ntal Protectio n
Vol. 22, No. 2 Apr . , 2008
活 性 炭 吸 附 VOC 穿 透 曲 线 的 研 究
徐效梅 ,黄维秋 ,赵书华 ,蒋建军 ,任中卓 ,朱士兵
仪及 N2000 色谱工作站组成 。实验过程中色谱分 析仪的条件为 : 柱温 45 ℃; FID 温度及进样器温度 均为 150 ℃; 灵敏度设为 8 ; 毛细柱固定分流比 30 ∶1。色谱仪进气的基本参数如下 :
(1) 载气 (氮气) : 用装有 5A 分子筛净化管净 化 ,纯度 99. 9 % ,流量为 30 mL/ mi n ;
·9 ·
活性炭第一次吸附所得的穿透曲线紧贴横坐

26457842_利用电渗析和反渗透耦合处理高盐废水的研究

26457842_利用电渗析和反渗透耦合处理高盐废水的研究

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6):43-45.[7]兰善红,李慧洁,王传路,等.Fe 3+对好氧活性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造纸学报,2015,30(4):18-21.[8]Zhang Wen ,Chen Ling ,Chen Hao ,et al.The effect of Fe 0/Fe 2+/Fe 3+onnitrobenzene degradation in the anaerobic sludge [J ].Journal of Ha ⁃zardous Materials ,2007,143(1/2):57-64.[9]谢芹,江敏,胡成枫,等.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池中不同基质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2):336-347.[10]Sun Li ,Zuo Wei ,Tian Yu ,et al.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 ⁃nity analysis of an algal-activated sludge symbiotic system :Effectof activated sludge concentra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 ⁃ences ,2019,76(2):121-132.[11]王祖忠,王朝阳,张迪骏,等.宁波沿海陆源排污口弓形杆菌属(Arobacter sp.)和梭菌属(Clostridium sp.)的分布特点[J ].海洋与湖沼,2016,47(4):862-868.[12]辛玉峰,曲晓华,袁梦冬,等.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活性[J ].微生物学报,2011,51(12):1646-1654.[13]丁炜,朱亮,徐京,等.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在生物处理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6):923-929.[14]赵燕,薛林贵,李琳,等.丛毛单胞菌在环境污染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0):1471-1478.[15]罗晓,郑向阳,赵丛丛,等.A/O 工艺中污泥浓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75-283.———————————[作者简介]严子春(1970—),博士,教授。

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相平衡研究

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相平衡研究
州南 岗气体厂 生产 的钢瓶装 N2 O , 度均在 9 .%以上。 和 2纯 95 实 验 中,它们可 以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实验 过程中恒温箱 的温度 分别控制在 2 、3 、3 、4 、4 ℃。开始实验后的取样时间为 : 5 0 5 0 5
0 0 每 05 取 一 个点 , 0 10 每 2S 一个 点 ,lO 10 ~3 S .S 3~ 2 S 取 2 ~ 80S
4 n 5 C b et e s l o u t cmeh d e u l r m r s u ewa p t p T e i t e msc u d b t e y wel t a g i 0 a d 4 。 y t wo v s e l mer t o , q i b i p e s r s o 1M . h o h r o l ef r l wi L n mu r h v i i u u s i v h e u t n At h a et , h d o pt n h a so i o e n x g n o o h o s r e t we ec l u ae . q a i . es m me t e a s r i e t fn t g n a d o y e nb t f d o b n s r a c l td o t i o r a Ke wo d : i o e ; o y e y r s nt g n r x g n; a s r t n e u l r m d o pi q ib i o i u
相同的温度和平衡压力下在上两者的平衡吸附量几乎相同不能应用于变压吸附空气分离的平衡分离只能通过对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利用二者在上吸附速度的诰铃木谦一郎吸附的基础与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关建郁叶振华双柱定容容量法测定气固吸附相平衡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本文文献格式兰芳陈桧华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相平衡研究广东化工

氧氮共掺杂石墨烯光催化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氧氮共掺杂石墨烯光催化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氧氮共掺杂石墨烯光催化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张钦民;王月;石永林;冯丽君;和浩源;马晓艳
【期刊名称】《化学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22(34)4
【摘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及混酸氧化法制备氧氮共掺杂石墨烯(ONG)。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X射线能谱分析(XPS)、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探究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及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混酸氧化法制备的氧氮共掺杂石墨烯,在350-800 nm可见光区域中有强吸收峰,光学带隙为2.5 eV,室温条件下5 mg ONG对100 mg·L^(-1)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率达88%。

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e-是降解亚甲基蓝最主要的活性物种。

【总页数】6页(P869-874)
【作者】张钦民;王月;石永林;冯丽君;和浩源;马晓艳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3
【相关文献】
1.N、Mo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降解性能研究
2.石墨烯/ZnO 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3.硼氮共掺杂TiO2制备及光催化降解亚甲
基蓝性能研究4.MoS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研究5.TiO2/氧化石墨烯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持续充氧对养殖池塘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垂直分

持续充氧对养殖池塘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垂直分

DO I : 1 0 . 1 1 9 6 4 / j f c . 2 0 1 5 1 2 1 0 2 0 5
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续 充氧 对 养殖 池 塘 上覆 水一 泥 水 界面一 沉 积物 间隙 水 中离 子垂 直 分布 的影 响
魏 南 , 余 德 光 , 王广 军 , 谢 骏
( 1 . 中 国水 产 科 学研 究 院珠江 水产 研 究所 ,广 东 广州 5 1 0 3 8 0 ; 2 . 暨南 大学 水 生生 物研 究所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3 2 )
氧 的一 重 要 发 展 方 向[ 3 - 4 ] 。而 现 阶 段 有 关 底 部 增 氧 对养 殖 系统底 部( 底 层 上 覆 水 和 沉 积 物 间 隙 水) 环 境 因 子 影 响 的研 究 相 对 较 少 ,且 现有 报 道 仅 测 定 上 覆 水 、沉 积 物 间 隙 水 中 离 子 的含 量 , 缺 乏 上 覆 水 一 泥 水 界 面一 沉 积 物 间 隙水 整 个 剖 面 离 子 垂 直 动 态 变 化 的研 究 ,并 不 能 准 确 得 出 充 氧对 沉积 物 间 隙水 中离 子 的影 响深 度 。 本 实验 采 用 室 内模 拟 方 法 分 别 设 置 对 照组
调控和环境修复 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关键 词 : 池塘 养 殖 ;充 氧 ;离 子 ; 沉 积 物 间 隙水 ;上 覆 水
中图分 类号 : S 9 6 5 文 献标 志码 : A
溶解 氧( D0) 是水 产 养 殖 中最 重 要 的一 项 参
均 匀 、 噪 音 小 等 优 点 ,可 有 效 增 加 底 部 溶 解
间 隙水 中的 垂 直 分 布 特 征 影 响 不 显 著 ;( 2 ) 充 氧可使 沉积物上 覆水和表层 沉积物( 0 - 2 c m)

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

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

《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的持续关注,分子筛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备受瞩目。

分子筛具有特定的孔道结构,可根据分子的大小和偏好性进行选择性吸附,因此在气体分离和纯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1. 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原理分子筛是一种多孔固体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孔径通常在纳米尺度。

氧气和氮气分子的大小略有差异,因此不同孔径大小的分子筛对它们的吸附能力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氧气分子较小,适合被较小孔径的分子筛吸附,而氮气分子较大,更适合被较大孔径的分子筛吸附。

选择合适孔径大小的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具有重要意义。

2. 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实验比较针对不同孔径大小的分子筛,科研人员进行了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实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较小孔径的分子筛对氧气的吸附能力较强,而较大孔径的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较强。

这一结论与吸附原理相吻合,也为分子筛在气体分离和纯化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3. 分子筛在氧气和氮气分离中的应用前景基于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特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氧气和氮气的分离领域。

在生物医药和光电子行业中,对氧气和氮气的高效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孔径大小的分子筛,可以实现对氧气和氮气的高效分离,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品质,符合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要求。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分子筛在气体分离和纯化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对于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我认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吸附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不断优化分子筛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选择性和效率,将有助于推动气体分离技术的发展,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需求。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不同分子筛对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分子筛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在气体分离和纯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于氮气等温吸脱附计算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若干说明

关于氮气等温吸脱附计算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若干说明

目的:是让大家对氮气等温吸脱附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概念,不会讲太多源头理论,内容不多,力求简明实用。

本人有幸接触吸脱附知识的理论和实践,做个总结一是长久以来的心愿,二则更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和提高。

由于内容是自己的总结和认识,很可能会有部分错误,希望大家能给予建议、批评和指导,好对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注意★★我们拿到的数据,只有吸脱附曲线是真实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之类的都是带有主观人为色彩的数据。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去做个BET,其实做的不是BET,是氮气等温吸脱附曲线,BET(Brunauer-Emmet-Teller)只是对N2-Sorption isotherm中p/p0=0.05~0.35之间的一小段用传说中的BET公式处理了一下,得到单层吸附量数据Vm,然后据此算出比表面积,如此而已。

◆六类吸附等温线类型几乎每本类似参考书都会提到,前五种是BDDT(Brunauer-Deming-Deming-Teller)分类,先由此四人将大量等温线归为五类,阶梯状的第六类为Sing增加。

每一种类型都会有一套说法,其实可以这么理解,以相对压力为X轴,氮气吸附量为Y轴,再将X轴相对压力粗略地分为低压(0.0-0.1)、中压(0.3-0.8)、高压(0.90-1.0)三段。

那么吸附曲线在:低压端偏Y轴则说明材料与氮有较强作用力(І型,ІІ型,Ⅳ型),较多微孔存在时由于微孔内强吸附势,吸附曲线起始时呈І型;低压端偏X轴说明与材料作用力弱(ІІІ型,Ⅴ型)。

中压端多为氮气在材料孔道内的冷凝积聚,介孔分析就来源于这段数据,包括样品粒子堆积产生的孔,有序或梯度的介孔范围内孔道。

BJH方法就是基于这一段得出的孔径数据;高压段可粗略地看出粒子堆积程度,如І型中如最后上扬,则粒子未必均匀。

平常得到的总孔容通常是取相对压力为0.99左右时氮气吸附量的冷凝值。

◆几个常数※液氮温度77K时液氮六方密堆积氮分子横截面积0.162平方纳米,形成单分子层铺展时认为单分子层厚度为0.354nm※标况(STP)下1mL氮气凝聚后(假定凝聚密度不变)体积为0.001547mL例:如下面吸脱附图中吸附曲线p/p0最大时氮气吸附量约为400 mL,则可知总孔容=400*0.001547=400/654=约0.61mL※STP每mL氮气分子铺成单分子层占用面积4.354平方米例:BET方法得到的比表面积则是S/(平方米每克)=4.354*Vm,其中Vm由BET方法处理可知Vm=1/(斜率+截距)◆以SBA-15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为例加以说明此等温线属IUPAC 分类中的IV型,H1滞后环。

最新氮气吸附脱附曲线

最新氮气吸附脱附曲线

Raia Ur© pressure --------1.1类吸附等温线都有哪些特点?哪种多孔材料表现为I 类吸附等温线?I 型等温线弯向P/P0轴,其后的曲线呈水平或近水平状,吸附量接近一 个极限值,是典型的Langmuir 等温线。

吸附量趋于饱和是山于受到吸附气体能 进入的微孔体积的制约,而不是山于内部表面积。

在P/P0非常低时吸附量急剧 上升,这是因为在狭窄的微孔(分子尺寸的微孔)中,吸附剂-吸附物质的相互 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在极低相对压力下的微孔填充。

但当达到饱和压力时 (P/P0>0. 99),可能会出现吸附质凝聚,导致曲线上扬。

微孔材料表现为I 类吸附等温线。

对于在77K 的氮气和87 K 的氮气吸 附而言,1(a):是只具有狭窄微孔材料的吸附等温线,一般孔宽小于1 nmo 1(b):微孔的孔径分布范围比较宽,可能还具有较窄介孔。

这类材料的一般孔 宽小于2. 5 nmo具有相对较小外表面的微孔固体(例如,某些活性炭,沸石分 子筛和某些多孔氧化物)具有可逆的I 型等温线。

其特点是吸附很快达到饱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2. II 类吸附等温线都有哪些特点?哪种多孔材料表现为II 类吸附等温 线?无孔或大孔材料产生的气体吸附等温线呈现可逆的II 类等温线。

其线 形反映了不受限制的单层-多层吸附。

如果膝形部分的曲线是尖锐的,应该能看 到拐点B,它是中间儿乎线性部分的起点一一该点通常对应于单层吸附完成并结 束:如果这部分曲线是更渐进的弯曲(即缺少鲜明的拐点B ),表明单分子层的 覆盖量和多层吸附的起始量叠加。

当P/P0二1时,还没有形成平台,吸附还没 有达到饱和,多层吸附的用度似乎可以无限制地增加。

3. III 类吸附等温线都有哪些特点?哪种多孔材料表现为III 类吸附等温 线? III 型等温线也属于无孔或大孔固体材料。

它不存在B 点,因此没有可 识别的单分子层形成:吸附材料-吸附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薄弱,吸附分子 在表面上在最有引力的部位周边聚集。

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相平衡研究

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相平衡研究

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相平衡研究
兰芳;陈桧华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07(34)12
【摘要】用双柱定容容量法测定了氮气和氧气在碳分子筛上温度分别为25、30、35、40及45℃时的吸附等温线,平衡压力最高达到1 Mp,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能得到良好的实验结果,并求出了氮气和氧气在这两种吸附剂上的吸附热.【总页数】3页(P8-10)
【作者】兰芳;陈桧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学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广东,广
州,510665;广东省化学工业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酮类有机废气在Y分子筛上吸附性能的研究 [J], 黄海凤;戎文娟;陈虹宇;姜波
2.含氧煤层气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 [J], 刘应书;张二林;杨雄;李永玲
3.氢/氘气在改性分子筛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J], 李静;石劲松;吴二冬;李雄伟;彭丽霞
4.氨气在4A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J], 许小琴;繆翔;廖娜;丁高松;王耐艳;姚奎鸿
5.氮气在MCM-41分子筛中的吸附:实验和分子模拟 [J], 曹达鹏;陈建峰;沈志刚;张现仁;汪文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