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原理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既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其中,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1)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以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取得了胜利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这一矛盾的发展引起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怎么消灭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将向什么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断。
由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在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表现了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创造新社会的决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思考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各个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丰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么克斯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观和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哦普遍规律的学说。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结构谨、容丰富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部分。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固有的深刻矛盾逐渐显示出来;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化,对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个主观努力。
3.如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根本特征:科学性和革命性;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如学习马克思主义?意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如学习:认真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要善于学以致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增强社会服务的本领,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能力。
5.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复习思考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从哪儿抽出来的?2.选择题:下列哪个是欧文、傅立叶、圣西文的思想?3.什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4.什么是唯心主义最后的避难所?5.比较过去的唯物主义与后来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差异?6.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7.论述两大发现是怎么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谁写的?2.马克思讲可以吧他们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是?3.“幽灵”是什么?4.共产党在哪些方面胜于无产阶级的地方?5.共产党建党的基本条件?6.未来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7.《共产党宣言》由几部分构成?8.《共产党宣言》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而写?每部分的基本观点?9.哪些是反动的社会主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终结》与《费尔巴哈提纲》的关系?2.《终结》里他们的学说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学说之间的关系?3.读黑格尔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论述:1.社会主义怎样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2.《终结》里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3.马恩的马克思主义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差异?4.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感受、体会?《怎么办》1.灌输理论是在哪提出来的?2.列宁的全名?3.写《怎么办》的目的?《政治遗嘱》《国家与革命》1.日记摘录论述了什么核心问题?2.我国的革命批判了谁的思想?3.我们怎么改组工农检察院,批判了什么工作作风?4.在革命胜利后,应怎么定位共产党?5. 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未来国家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是什么?6.帝国主义的特性决定了必然激化矛盾,列宁怎么看这个观点?7.《政治遗嘱》包含了哪些信件、哪些篇章?8.在《政治遗嘱》中列宁认为党的分裂危险大概是由哪两个人的关系构成的?9.国家修正主义宣扬了什么样的观点?10.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11.列宁在《怎么办》未来的阶级斗争有哪些形式?判断题:1.《共产党宣言》说马克思主义是“幽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附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加)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时代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
理论渊源:①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唯物主义)];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③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
3、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③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反映存在,即世界能否被认知的问题,世界是否可知;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①“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②“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意识: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选择题1.资本: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照政治经济学的定义,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殖。
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获取超额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其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6.商品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7.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8.利润: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
9.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10.经济全球化载体:跨国公司1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2.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终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终复习思考题一、简答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4、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5、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7、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8、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12、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4、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如何认识价值量变化规律?15、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二、判断1、世界统一于存在。
f2、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随人的意志而变化的。
f3、英雄造时势。
f4、存在就是被感知。
f5、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少数英雄、圣贤、天才人物的意志。
f6、历史的发展中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f7、“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t8、历史的发展中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f9、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个人主义是个人发展的动力,也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f10.否定之否定会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种特征。
t11.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的只能是对抗性矛盾。
f12.“因为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f13.“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又是由众多的人组成的,所以,地理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
f1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f15.“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t16.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f17 .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f18. 否定就是新旧之间“一刀两断”。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哲学2、物质3、运动4、时空5、意识6、规律7、联系8、系统9、发展10、矛盾11、度12、辨证否定13、实践14、真理15、生产力16、国家17、社会意识18、阶级19、交往20、人的本质二、辨析题。
1、哲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总汇。
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4、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发展的实质就是新陈代谢。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9、事物的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10、否定的实质就是对事物的消灭和发展的结束。
11、时间先后相继的联系就是事物的因果联系。
12、假象就是错觉。
13、反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摹写。
14、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15、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决定力量。
16、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17、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矛盾。
18、社会改革就是社会革命。
19、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0、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三、简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变革?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建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意识的本质及其作用是什么?4、为什么说新生事物不可战胜?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什么是度?掌握事物的度有什么重要意义?7、辨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分歧是什么?8、什么是实践?它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实事求是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什么?1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14、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6、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17、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什么是人的价值?它的实现途径是什么?四、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第一专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第二专题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理论意义。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及其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观点。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 (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4)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1)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1)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3)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5)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6)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绪论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通过经典作家的阐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1)从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在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产生,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他的创立是时代的需要。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原复习思考题
马原复习思考题一、辨析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是由自然和人组成的。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
为了雇佣工人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劳动报酬,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实行等价交换,是天经地义的。
3、劳动创造价值,付出劳动的产品必有其价值。
4、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反之,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5、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成反比,所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对自己是不利的。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7、因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以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重要。
8、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不停地变革提升生产关系。
二、论述题1、举例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3、为什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4、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5、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6、论述价值规律的含义和作用,并以此阐明我国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7、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8、如何理解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分配关系的新变化?三、材料题1、阅读材料《“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时的青年中引起了激烈争论,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错,你以为如何?(2)理由是什么?“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在讲述了自己在工作、爱情、家庭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幸后,潘晓最后这样写道:我今年二十三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答案一、辨析题1、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答:唯物主义的确重视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也的确重视精神的重要性。
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并不在这一点。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二者的区别在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
所以该命题表述不准确。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的源泉和动力,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越快。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对立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但并不意味着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越快,该说法割裂了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忽视了矛盾概念中的统一性的作用,是片面的。
过多的社会矛盾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辩证否定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答:辩证否定并不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结果;是新旧事物了解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因此辩证否定并没有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是辩证的扬弃。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他们的分歧是哲学中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答:(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 各门科学的总汇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C )A.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起源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A. 无限与有限的关系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 一般同个别的关系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A.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看法B.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D. 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发展5.一元论的哲学派别都主张( D )A. 世界统一于物质B. 世界统一于精神C.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D.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6.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是( D )A. 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B. 辩证法和唯物论相分裂C.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 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多项选择题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是( BDE )A.主观性B.机械性C.片面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BDE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3、哲学是(ACD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D.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5、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6、下列各项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哲学B.有些唯心主义哲学C.所有唯物主义哲学D.有些唯物主义哲学E.休谟和康德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是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是(ABE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创立了唯物主义D.创立了辩证法E.科学地确定了实践范畴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1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他们分别是( CD )A. 本体论B. 认识论C. 人本主义D. 科学主义E. 理性主义1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DE )A. 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B.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C.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 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 C )A. 物质和运动都是客观的B. 物质和运动只同一个东西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马克思思考题
一、辨析题1、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
所以,马克思说,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对。
(1)剩余价值的定义。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3)但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因为只有在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撒谎能够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能实现。
3、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对。
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确实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制、普选制等,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都是一大进步。
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
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
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剥削和政治统治工具的性质。
1、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考题
绪论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3.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的?4.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5. 怎样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6.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8.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世界观?为什么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是什么?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各是什么?5.怎样理解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形式?什么是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联系的概念、特征是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什么?联系和发展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8.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的原理?9.什么是矛盾?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0.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这一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1.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坚持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坚持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3.怎样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4.如何理解规律及其客观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3.怎样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4.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5.为什么说认识过程中的第二个飞跃意义更伟大、更重要?6.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7.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8.怎样理解真理及其客观性?9.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学习这一原理对于对于继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什么重要意义?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1.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及其特征?12.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13.怎样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于深入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三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学习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什么重要意义?3.怎样理解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及其相对独立性的特点?4.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5.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6.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辩证关系的原理?7.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8.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思考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表现为,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爆、资本积累和社会严重两极分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强烈的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中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创立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答: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他们的后继者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俄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复习思考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理论来源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 简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坚持反映论的立场,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 如何理解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答: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它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5 简述意识的本质及意识的能动性。
答: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4)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答:(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7 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答: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答: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9 简述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性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10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答:(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答:(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12 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答:形而上学的两个严重缺陷:(1)它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它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13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原因是:(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4 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5 试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对立,相对统一,转化。
16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答:(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7 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答:(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8 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答: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的,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9 试述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答: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0 简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答:第一次能动性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能动性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1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绝对性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22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质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3 怎样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4 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答:正确而充分的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5 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26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27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8 试述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答: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9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的斗争。
30 简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1 试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关系答: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劳动二重性即任何一种劳动都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2 简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答: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3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4 简述货币的本质及职能答: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5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作用及其局限性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1)自发的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2)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价值规律的局限性:(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资源配置时,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6 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特殊使用价值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其特殊使用价值为: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本身的价值更大。
37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答: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8 区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其区分的意义答: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