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_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_省略_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_陶然

合集下载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一等奖(共9项第一届1995一等奖(5项)《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二等奖(11项)《中国人口丛书》《中国人口地理》《企业社会学新论》《人口结构学》《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社会改革控制论》《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第二届1998一等奖(2项)《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著作《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著作二等奖(4项)《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著作《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著作《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论文三等奖(9项)《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著作《马库色:批判与重建》著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著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著作《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著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著作《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研究咨询报告第三届(2003)一等奖(1项)《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著作二等奖(4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著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系列论文《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著作三等奖(9项)《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著作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论文《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论文《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著作著作《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第四届(2006)一等奖(1项)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著作二等奖(1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10项)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论文新乡土中国著作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于城市社会分层著作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论文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论文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著作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著作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论文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著作第五届(2009)一等奖(0项)缺二等奖(5项)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三等奖(11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著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 著作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著作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六届(2012)共9项)费孝通宁夏出版社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郑杭生、李强 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林飞《中国社会科学》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焕庸、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祖云 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刘长茂主编 张纯元 副主张志良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何承金、赵学董 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竞能、吴国存 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李路路浙江人民出版社瞿铁鹏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瑞传 曾毅 郭志刚 主马 戎 著同心出版社朱国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郑杭生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朱 农 主编 王冰 副主武汉大学出版社张 彦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少杰 著唐山出版社(台湾)林富德 翟振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志良 主编 原华荣 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忠民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邬沧萍 主编 郝虹生 副高等教育出版社尹文耀辽宁省计划委员会采用李强 著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关信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郭志刚《人口研究》2000年1期李路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丁建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风笑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刘少杰《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丘海雄 陈建民 任焰《社会学研究》1998年4期王桂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张静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周晓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郭志刚等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3月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李路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卜长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蔡禾《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董晓萍、[法]蓝克利著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王琪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4期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胡荣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ns in the 21st Century:“De-politicization”of Ethnicity in China 论文类 Asian Ethnicity Vol.8,No.3(Oct 2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少杰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梁玉成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吴 毅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刘 平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沧萍主编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 禾、 王 进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周 怡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7年11月 郑晓瑛、 陈 功、 宋新明、 张 蕾、 刘 岚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 王胜今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荣》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 2007年1月 宋子然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 刘爱玉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 彭华民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王桂新等20202020202020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l.8,No.3(Oct 2007) 马 戎。

863-人口与发展

863-人口与发展

《人口与发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63
一、考试性质
《人口与发展》是社会学一级学科下“人口学”二级学科的一门专业考试科目,主要突出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定作用,从发展视角关注人口相关问题。

考察考生运用人口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社会选拔和培养掌握深厚人口理论功底,能够独立进行人口与发展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及专业知识为主,结合人口发展相关的社会重大问题和前沿领域等方面,目的旨在考察考生运用人口与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基本理论与方法60分,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90分。

四、试题结构
概念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论述题
五、考试内容
(一)人口与发展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

一是考察考生对人口与发展相关理论的学习与掌握情况。

诸如人口与发展基础理论,以及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质量人口学、结构人口学、世界人口学等等各分支人口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是考察考生对人口统计指标及分析方法的运用和掌握情况。

主要内容涉及人口统计学原理和人口分析技术等方面相关内容。

(二)人口与发展现实问题。

诸如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女性人口学与性别平等,人口受教育状况与人口素质,人口迁移流动与人口区域分布,民族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主要考察考生对人口在现代社会发展诸多领域中具有的影响与关联性的理解与解释。

农村发展概论 第三版 导论

农村发展概论 第三版 导论
发展的内涵: ①发展包括个体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变化; ②发展的历程包括个体的一生; ③影响个体身心发展有遗传,年龄,学习经验等因素; ④个体身心发展是顺序性的,顺序只是由幼稚到成熟的单向性,而无可逆性。
2.社会学视角 广义: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他标志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蕴含 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 侠义:一个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发展到现代工业化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特指发展中国家 走向发达,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鸦片战争
中国 出超
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
英国 结果:
茶叶、生丝、瓷器(很畅销)
入超 英国白银 外流,白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
银流入中 国
一、发展问题的提出 (三)“唯工业化”的教训引发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逐步跨越欧洲向文化异质 地区传播,一时“欧化”或“西化”成为历史的发展潮流。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社会来社会全面发展,技术革命和工业化是支配社会发展的主 导力量,社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这种“唯工 业化”观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除了经济增长外,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变革相对滞后,而这种在崭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创造 的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 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第一节 发展问题提出与发展概述
一、发展问题的提出 (一)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推动了近代社会发展
发展问题的提出是与资本主义同时出现的。
• 14-16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有力地冲击了欧洲封建教会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发展和近代科学技术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1. 前言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城镇化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这些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加强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出发,全面评估中国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城镇化政策的起步阶段(1949-1978)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政策开始获得重视。

这个阶段的城镇化政策主要集中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方面,旨在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和生活。

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兴办乡镇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吸引和支持农民进城。

此时,政府重点关注城市工业化,农民进城主要以工人身份居多。

在这一阶段,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沿海城市,特别是重点工业基地。

城市化的效果开始显现,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和通讯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也出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3. 经济转型与城镇化政策(1978-200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对城镇化政策的思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城镇化政策开始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政府重点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农民改革试点、土地承包制度等政策,加强了农民的生产意愿和创业动力。

这一时期,农民进城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工人身份,有些农民开始从事自主创业和服务业。

由于城镇化政策在这一时期的转变,中国农村地区迅速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变成了小城镇,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

与此大城市的发展也继续加快,一些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和金融等在城市发展壮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城镇化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4.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创新与发展(2000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城乡差距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差距缩小

 中国城市化的城乡差距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差距缩小

中国城市化的城乡差距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差距缩小中国城市化的城乡差距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差距缩小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本文将就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差距缩小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资源、资本和就业机会的集中,城市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农村则相对滞后。

首先,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流入,使得城市蓬勃发展。

其次,城市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这些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再次,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更高,而农村居民则面临就业机会有限和收入低下的问题。

二、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首先,土地制度改革不完善是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逐渐稀缺,而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限制了土地流转和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这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困难,无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现代化。

其次,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也是导致城乡差距的原因之一。

城市教育和医疗资源较为集中,而农村则面临着基础设施滞后、教育水平低下和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差距缩小的路径与措施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农地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

应该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约化经营。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水平。

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农药的使用。

此外,加强对农业科技和农民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总之,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重要的社会改良学说,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把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关注视角从西方扩大到东方的近代中国,就“新潮”的田园城市理论如何通过当时中国市政学者的积极引介而传入中国,以及它对民国时期市政学者的城市理念以及当时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

当时的田园城市理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渐入中国。

曾在国内外大学里学习市政学或相关相近学科的新型市政学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地把田园城市理论引介到中国,希冀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进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

市政学者们积极宣传和引介田园城市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

然而,他们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

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

当然,田园城市理论的出现和他们的田园城市市政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政学者的市政理念。

他们极力呼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以保证中国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完整版)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佩君主编)

完整版)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佩君主编)

完整版)农村发展概论知识要点(第二版陶佩君主编)参与式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应该是一个包容性的过程,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

这种理论强调社区参与、民主决策和可持续性发展。

参与式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参与和自我决定,因此它强调社区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在人本发展理论中,人是所有对策的行为主体,资源、分工、制度和目标是人的发展的关键要素。

这个模型中,资源、制度和分工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对后代构成危害。

贫困与反贫困发展理论则探讨贫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提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

参与式发展理论则强调社区参与和自主性,认为发展应该是一个包容性的过程。

总的来说,这些理论和模型都探讨了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和解决方案,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参与式发展理论包含以下内涵和原则:1、参与决策和选择过程,促进权力再分配;2、作出承诺和贡献,创造发展动力;3、利用和控制资源,参与利益分享;4、尊重乡土知识,让农民参与创新过程;5、促进能力建设,树立自组自立的意识。

同时,该理论的原则包括建立合作关系、重视过程而非只注重结果、普遍提高人的能力而非只寄希望于“能人”和“带头人”、制度化保障和机构化推行。

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框架包括以下范畴:理论范畴核心是赋权,制度范畴核心是施政,社会范畴核心是公平和公正,经济范畴核心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伦理范畴核心是人权,实践范畴核心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动员目标团体。

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的特点包括: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多学科的结合与交叉、动态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以及构建衔接和交流平台。

农民参与式农村发展的步骤包括:发展问题诊断、双向评估、实地检验、参与式监测和评价、推广或改进。

社会性别意识是指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便防止和克服出现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

城市地理学:第三章 城市化

城市地理学:第三章 城市化
(一)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
1、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原理 (1)制度变迁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 (2)制度变迁可以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激励机制 (3)是制度变迁可以为有效的合作创造条件,提供保 证
2、制度变迁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可以促 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在维持 产业内部发展需要的同时产生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 为非农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推力;
(5)通过有效率的住房、就业、医疗、社保、教育等的 制度安排,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真正转变,并为城 市化和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保证; (6)通过有效率的的制度安排促进与鼓励技术创新,增 加出口创汇能力,同时拉动内需增长、消化产能过剩。 (7)通过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促使要素和经济活动在聚 集达到一定程度后从城市向其腹地区域辐射扩散,以及从 中心城市向非中心城市辐射扩散,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协调 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区域的城市化发展。
(二)比较利益的推动作用
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农业内部的资本、劳动力等生 产要素,必然要在非农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 的双重作用下,流向非农部门。
托达罗(M.P.Todaro)公式 :
Mt=h(pWu-Wr)
p=Eu∕(Eu+Uu)
式中:Mt—收入差距;h—农村潜在迁移者对城市可能就业信 息的了解程度;p—可能找到工作的机会 p≤1;Eu—就业人数; Uu—城市失业人数;Wu—城市工资水平; Wr—农村工资水平
(二)复合指标法
1、城市成长力系数(为复合指标):
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指出额;制造业从业人数;商 业从业人数;工业产品生产额;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 售额;住宅建筑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

•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破冰阶 段
城市化与歧视
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劳动力流动,中央政府积极放宽 限制,但农民工在城市中受歧视。
农村投入下降
福利差距扩大
农村投入下降意味着城乡福利差距继续扩大 ,公共服务投入减少和农民负担加重,农村 义务教育、水利和乡村公路建设等事业受到
影响。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业投入比重下 降,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承包制 改革有关,导致农业投资多年欠账。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90年代后城市国企改革促进劳动 力大规模流动,中央政府积极放 宽流动限制,地方政府虽犹豫但 多持容忍态度,促进劳动力流动 。
农村投入降低的趋势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农村投入降低 ,与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和承包 制改革有关,导致城乡福利差距 扩大,农民负担加重。
•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 段
简介
THESIS DEFENSE
• 城乡关系演变概述
01
02
03
04
05
城乡关系变化:自1949 年以来,中国的城乡关 系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 调整而发生着相应的变 化,整体来看,以1978 年改革开放为界,分为 两个阶段。
城乡分割体制:建国初 期,政府通过制度安排 ,逐步建立起城乡分割 的体制,以支持重工业 优先发展,随后改革开 放,放弃重工业战略, 转向比较优势战略。
政府通过集体化把农民纳入组 织中,严格控制农民生产和生 活,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规 定生产方式和出售价格,限制 农民选择权,积累工业成本。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政府在城 市和农村建立独立福利制度, 城市为制度型福利,农村为剩 余型福利,标准低但覆盖广, 包括救灾、医疗、教育等互助 形式。
•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阶 段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统计一览表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统计一览表

传统技艺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基于龙南县水酒生产性保护的调查 守望者说——寻访吉首与凤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患者为主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调查报告和对策建议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现状调研——以韶关为例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情况监测与后期扶持对策研究 中国民间艺术的虚拟化开发——基于凤翔泥塑的产业化探索和实践 “留守儿童”社会化差异现状分析与教育问题解决模式研究——基于临沂沂水县富官庄乡个案实证调查 散居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与建设--基于湘中25个行政村的实证研究 城中村改建拆迁政策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例分析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现状调研报告--基于历时三年三万份问卷的调查分析 从宅基地到新民居幸福的距离还有多远--河北秦皇岛抚宁县大新寨镇新民居工程调查研究 惠州市幼儿园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大学生“村官”政策效实施情况与对策分析—对天津市涉农区县的调查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调查报告 经济欠发达城市社会化养老问题研究——以社会养老的“开封现象”为中心的调查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农村社区卫生站实施成效调查研究--基于浙江省14个乡镇52个卫生站的实证分析 制度的“篱笆”须扎牢--关于农村低保政策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武汉城市圈城区残疾人劳动就业现状调查与思考——以社会排斥和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 论中国“服务学习”的现状、功能与前景 疫情与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80后”:表象与真实—— “80后”家庭行为观念与媒体建构研究 代工企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问题研究--基于对XX市XX企业的实地调查
பைடு நூலகம்
种粮行为与中国粮食生产流通市场化研究--基于农民种粮行为问卷数据 从供求结合的视角看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基于中国三省九县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十二五”规划的四川省现代服务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21个地市州和4个重点行业 新农村,新组织,新经济——基于苏州吴中区2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674个农户的调查 “农社对接”惠农惠民 助力十二五开局--基于对上海社区试点的调查研究 鄂浙两地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与实证研究--以仙桃与萧山为例 基于农户借贷视角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关系研究——晋江市农村金融的调查与解读 环鄱阳湖地区典型古戏台调查报告 关于“XX省XX市居民低碳消费”调查报告 生命的赞歌--经济与伦理角度探寻我国殡葬改革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读书笔记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读书笔记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读书笔记通读了一遍《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本书后,感觉林毅夫用比较严谨的思维和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的变迁和技术的创新是如何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

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这篇读书笔记:第一,《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本书的整体框架;第二,对该书的各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三,根据论文的内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本书的整体框架。

该书的10篇论文紧扣制度和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这个主题,前5篇文章探讨了农作制度变迁的原因,不同的农作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后4篇文章讨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技术的选择、创新和扩散;最后一篇文章《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纵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说明中国的科技在前现代社会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在现代社会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下面要说的是该书的具体内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

一、农作制度的变迁该部分主要集中在该书的前5篇文章。

从1978年前的生产队体制开始谈起,再到1978-1983年间的农作制度的转变时期,到最后1984年后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

在《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这篇文章中,林毅夫认为1959-1961年间农业生产的突然滑坡主要是因为1958年秋运动从自愿的性质变为强制的性质,农民退出的权力被剥夺。

他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论证传统观点的片面性,传统观点之所以认为会出现这三年的农业生产的滑坡是因为:(1)连续三年的坏天气;(2)政策失误加上合作社的管理不良;(3)由于合作社的规模不当引起的激励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气候并不能成为农业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因为气候回到正常状态时,农业生产率也应迅速恢复到坏天气以前的水平,而在这场危机中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他还认为正如气候不能成为危机的原因那样,政策失误和管理不良也不能成为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因为1962年政策恢复以后,农业生产率并没有回复到公社化运动前的水平;而关于合作社的规模不当所引起的激励问题不能成为危机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之后的生产队作为生产管理和核算的基本单位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监督的,但是农业生产率依然不能回复到公社化运动前的水平。

城市化过程中户籍与农地制度的变革及其政策组合

城市化过程中户籍与农地制度的变革及其政策组合

主 要大 中 城 市 的 户 籍 制 度 没 有 真 正 放 在 。根 据现行 法律 ,如 果迁移 人 口获得
开 , 跨 省 区的 户籍 改 革 仍 然 困难 重 重 。
城市 户 口, 就必 须放 弃农村 土地 。但 由
在 目前 的 情 况 下 , 缺 乏 本 地 城 市 户 于 跨省 和在 大 巾城市 获得户 口的 门槛 很
宦 要挑 战,是在 中国创建 和谐社 会 ,
( )不完全的城 市化 一
虽 然 过 去 的 改 革 逐 渐 放 松 了 大 部
见 城乡 协调发展 过程 中必 须着力 解决 分 计 划 经 济 时 期 采 取 的 限 制 劳 动 力 流 动 室 大政策 问题 。在每 个 问题上 ,学术 的 措 施 ,但 不 同 于 其 他 很 多 发 展 中 国 家 经进行 了相 当多 的研究 ,并 提 出了 人 口 流 动 那 种 永 久 的 、 家 庭 为 主 导 的 迁 中 政策 建议 。但是 ,上 述三方 面 问题 移模 式 ,在户 口制度 仍 然存在 并 发挥作
卜 问题 特 别突 出 。

套政策组合方案,将有助于渐进地 、但
城 市 化 过 程 中的 流 动 人 口迁 移 问 又是 一 揽 子 式地 解决 上 述 问题 。
村 庄 内部农地 调整 问题乃 至于 农地


我 国经济转轨 与发展中面 临
殳 问题 ,都 是现 阶段 中国转轨 与经 的 三 大重 要 问题 化 定 过程 中面 临的 、尚未完 全处 理好 展
互 间有着 非常紧 密 的关联 ,需要 用 之 用 的情况 下 ,农村迁 移 人 口往 往 无法 实
特 另l 划 J 策
蠹 - - -

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机制

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机制

农村发展概论陶佩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机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村城镇化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本文将探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机制,从政府政策、土地制度、农民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政府政策的推动1. 产业扶贫政策政府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财政补贴、技术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支持措施,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2.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改善。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政府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这为农民增加了土地经营的灵活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制度的改革1. 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通过将土地入市,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农村地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民或农业企业,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

通过确权登记,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土地的流转效率,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农民参与的重要性1. 农民参与决策农民参与决策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农民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作者:王文龙来源:《人文杂志》2014年第02期内容提要:农地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国社会共识,但在如何改革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导致农地制度改革滞后,社会矛盾激化。

本课题组在有限样本调研基础上发现:刘易斯拐点正在逼近并在一些地区已成为现实;中国耕地并不短缺,关键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粗放经营严重;农民的小块承包地无法承担他们的社会保障任务;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意愿强烈。

因此中国的农地制度改革应加快速度,但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政府应尽快废除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加快农地确权,有条件地转正小产权房,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价同权,为最终实现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创造条件。

:农地制度改革核心分歧刘易斯拐点耕地红线〔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 (2014)02-0029-08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中国国内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官方高层智囊机构,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2013年底推出的“383”改革方案进一步推高改革预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①在“383”改革方案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土地制度和住房体制改革,企图以折衷方案突破地权瓶颈的束缚,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开辟新路。

然而,即使是这种折衷的改革方案也遭到维持派与激进派的激烈批判,前者认为改革幅度太大,会导致耕地红线的失守和城市流民的增加,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②后者则认为改革幅度太小、不彻底,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和农民城市化,最终也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尽管对于农地制度改革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与利益的冲突,各派一直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随着落后的农地制度日益成为中国继续现代化的瓶颈,早日解决各方之间的分歧,达成农地制度改革的共识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派别及其核心分歧改革中国农村落后的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因为当前中国农村落后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扩大了城乡差距,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农民过度流失,粮食安全危机凸现。

【社会学】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社会学】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社会学】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核心提示】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

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

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

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

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

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

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

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

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

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

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

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一、社会保险1.大学生医保调查研究2.中国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3.养老保险的制度转制成本及其化解4.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评析5.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6.土地保障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关系探析7.关于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的思考8.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养老、医疗、再就业、社会救助)9.城市化、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10.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研究11.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研究12.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评价13.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研究(医疗体制、药品流通体制等)14.居家养老问题研究15.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研究16.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角色)17.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养老、工伤、医疗等)18.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规避19.企业职工工伤预防或职业病防治的实证分析20.新医改研究21.转型期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意愿)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23.规范职业中介或加快就业市场建设研究24.非全日制就业(或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的社会保险政策建议25.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26.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式与金融市场互动27.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架构的思考28.多层次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研究(社会养老、商业养老、家庭养老的地位和前途)29.多层次医疗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研究(基本医疗、补充医疗、医疗救助)二、社会福利30.中国转型期的城市贫困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31.新时期城市社区资源研究32.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制度改革和模式选择33.城市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建设34.我国农村社区(集体)福利的反差分析35.住房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36.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三、社会救助39.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40.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41.我国农村“五保”制度的改革与完善4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43.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对策44.灾害救助研究四、劳动保障维权45.民营企业劳资冲突的原因分析46.SA8000(企业社会责任)与劳工权益的关系研究47.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制度改革48.浙江省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研究49.农民工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利益保护50.农民工的职业分层及其人力资本约束51.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劳工权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52.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54.就业领域中的性别(年龄、户籍等)歧视及其应对55.对领取失业保险人员隐性就业现象的客观分析56.人才(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五、商业保险57.保险消费心理研究58.网络保险研究59.商业保险精算实例60.商业保险需求群体的实证分析六、薪酬管理61.委托-代理理论在薪酬设计中的应用62.新《劳动合同法》条件下的企业薪酬管理63.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64.浅析薪酬管理体系的“宽”与“窄”对员工激励的影响65.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66.跨文化背景下的薪酬管理初探——以公平性为研究维度67.浅析企业并购整合中的薪酬冲突68.薪酬体系下的企业年金研究69.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70.薪酬管理中的公平性原则探析71.欧美企业薪酬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72.国有商业银行全面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73.战略性薪酬管理74.薪酬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归类及控制75.浅析我国企业家的薪酬管理76.当前部分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77.国外非营利组织薪酬管理发展趋势及启示78.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本经营79.薪酬文化——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核心内容80.激励边际效用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81.项目管理模式下动态薪酬管理体系设计82.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X公司为例83.企业绩效考核管理与薪酬管理互动效应初探84.国企经营者薪酬管理制度创新的难点与对策85.宽带薪酬:企业薪酬管理柔性化的新趋势86.薪酬体系下的企业年金研究七、人口与就业89.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90.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研究91.企业寻找劳动力的行为与失业问题的解决92.用失业指数反映社会失业状况促进再就业的研究93.国外失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94.国际社会治理失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95.城镇人口结构性失业的突出矛盾及治理体系96.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97.转型时期结构性失业的救济及职业培训政策98.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99.我国失业预警系统与就业对策研究100.中国城乡差别和产业差别并存的失业模型101.基于雇佣关系稳定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102.经济转轨国家治理失业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103.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流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04.转型经济中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并存的理论分析105.我国经济转型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106.人力资本、就业机会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107.失业对性别间工资差异的影响108.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陶 然(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100101;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徐志刚(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100101)内容提要: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农村内部农地调整以及农用土地非农化问题是现阶段中国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这三方面问题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需要一个整体思路来进行分析,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给出系统、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在对这些问题及其政策关联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改革在一个大国的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并提出一个政策组合,试图在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的同时,通过给予农民在土地和城镇社会保障之间的自由选择权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城市化机制,从而实现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关键词:城市化 农地制度 社会保障* 作者感谢Urban Chi na Research Net work (UCRN)in Albany,Ne w York 的资助,以及黄季研究员,Scott Rozelle,沈明高教授,汪晖教授,刘明兴博士提出的建设性批评和启发性建议。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文责自负。

一、引 言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取得了突出的经济发展绩效。

毫无疑问,持续的高经济增长来自于市场化取向的制度变革及其所导致的资源配置和激励改进。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渐进式改革所带来的矛盾开始凸显。

在诸多问题中,缺乏永久迁移的不完全城市化、农村土地产权的不稳定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农地征用三个问题特别突出。

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单身、短期迁移,大量农业人口虽然已经在城市就业,但却无法获得当地户口和相应福利,很难在迁入地定居下来。

而进城农民工缺乏户口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使得他们无法切断与农村土地的关系,这种 离乡不放土 的迁移模式对现行农地制度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

在人口变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土地不得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大、小调整,农户家庭长期承包土地的权利难以实现。

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的背景下,政府用行政审批手段控制土地由农业用途转为非农业用途,使得农地使用性质转化必须通过征地途径改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制为国有制,并由于补偿方式不当、标准偏低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

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迁移问题、村庄内部农地调整问题乃至于农地非农化问题,都是现阶段中国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政策问题。

在每个问题上,学术界已经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但上述三方面问题相互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需要一个整体思路进行分析,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农地调整和土地非农化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政府主要政策反应进行了评估;并揭示三者的政策关联性和中国户籍和农地制度改革在一个大国的转轨与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最后提出一个系统性解决上述问题的政策组合,同时测算了一个财政预算平衡方案来说明政策组合的可行性。

二、主要问题和政府政策反应(一)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虽然过去25年的经济改革逐渐放松了计划经济时期采取的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措施,但不同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永久的、家庭为主导的人口迁移,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模式由于户籍制度的继续存在而非常独特。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人口流动主要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契机而带来的乡村内部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

但到了90年代中期后,随着以外资、私营企业为主导的城市部门竞争,乡镇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增长放缓,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制造业、服务业部门迁移。

同时,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不仅主要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没有真正放开,跨省区的户籍改革仍然困难重重。

在户口制度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与城市户口相关的福利安排使农村迁移人口主要表现为短期、单身迁移。

缺乏本地户口意味着迁移人口无法平等获取城市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如最低生活保障),政府住房补贴(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以及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平等就学的机会。

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整体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虽然2003年官方统计的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 5%,但官方统计的城市化率中不仅包括具有城市户口的常住居民,而且也包括9000 9500万没有城市户口但到城市工作6个月以上的乡村迁移人口,还有2000 2500万土地被征用但户籍没有转换的失地农民,以及相当部分由于统计口径偏差,实为农业但被计入城镇人口的农民。

(二)农地调整与人口迁移在目前的农地制度下,土地集体制赋予村庄内部每个成员平等拥有村属土地的权利,其结果是土地分配随人口变动而定期、不定期进行规模不等的调整。

而地权不稳定对农业投资、土地的自由流转及其所带来的资源配置和交易收益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比于市场化租赁,行政性土地调整会因信息不完全和调整成本过高而带来效率损失;而且,由于行政性土地调整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和较短的计划时期,将减少市场化的土地租赁活动。

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均分的农地制度安排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

根据现行法律,如果迁移人口获得城市户口,就必须放弃农村土地。

但由于跨省和在大中城市获得户口的门槛很高,而小城镇户口吸引力不大,迁移农民一般不愿意切断与乡村的联系,这就导致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并从非农业部门获得主要收入,迁移人口仍然不会放弃土地,农村土地调整的压力仍然持续存在。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征用1990年后,出于城市建设扩展和统一管理的需要,很多大中城市的郊县进行了撤县改区的行政建制调整。

虽然在城市化率统计指标的计算中,规定只有那些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00人以上的区的人口全部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各地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个规定,因此会造成部分高估。

而且,由于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00人以上的区内人口也有相当部分农业人口,该规定本身也值得商榷。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乡 城迁移且居住在6个月以上的人口为8500万。

一般的估计,从1987年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共3395万亩,估计至少有3400万农民因此完全失去或部分失去土地。

另外,由于违法用地数量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 30%,目前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高达4000 5000万人。

这里我们假设其中一半左右的失地农民已经转为城市户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土地出让市场化,地方政府通过扩大农地转非农地的规模以增加预算外财源的动机和行为有增无减。

特别是地方政府出于在区域竞争中突出政绩的需要,过度扩张城市,建设各类开发区,不断加大土地征用和供给规模。

近年来我国土地征用规模达到了每年300万亩。

按人均征地1亩地推算,每年大约有300万失地农民。

各地普遍采取征地后一次性支付补偿金的方式,然后让农民自谋职业。

由于补偿金偏低, 加上在城市就业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引起了大量农民失地、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的现象。

土地征用问题严重化也与1994年后中央集中收入、但未配合相应转移支付的财政体制安排相关联。

自1994年以来,中国出现财政收入向中央和省级政府集中的情况,但同时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归地方财政,加上土地出让收入是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有很强激励来低成本征用农地,并以市场价格转手以获得巨大的级差地租。

在发达地区部分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30%,甚至高达一半以上。

作为财政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金本应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但由于其收入以及使用过程很不透明,事实上难以监控,往往出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合谋牟利并寻租的情况。

(四)政府主要政策反应面对上述城市化和农地制度运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改革措施试图解决。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户籍制度在中小城镇取得比较快的进展,个别大中城市(如石家庄、郑州)开始放宽获得城市户口的准入限制。

2004年开始,中央强调各地城市政府要负责解决民工子女在迁入地城市公立学校的就学问题。

为保证农地产权的稳定,中央政府在2002年出台了 土地承包法 ,明确要求各地要确保农民至少30年的承包权。

从2004年起,政府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农地征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提高补偿标准并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同时撤消了大批开发区,强化了土地监察的力度,并考虑建立更具有集权性的土地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上收土地征用和批租的权力。

但总体看来,政府对上述挑战的政策反应还是比较被动的,应对措施也往往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

户籍改革目前仍停留在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进行局部改革的阶段。

一些中小城市(镇)虽然改革进展最快,但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并没有得到很大响应;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基本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建设上取得了较快进展,但这些安排只面对具有本地户口的城市居民;虽然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财政资源,地方政府往往缺乏积极性去执行;虽然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30年的土地承包权,但各地的土地调整仍然在进行,土地承包法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在农地征用方面,虽然中央控制土地征用、并提高土地补偿的措施能够奏效一时,但由于较高的监督成本和地方政府的反对,该政策能否持续也值得怀疑。

土地调控中不可避免出现的 一刀切 现象,不利于各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开展城市化和工业化。

在补偿标准仍然由政府和开发商主导制定的情况下,仍然不存在一个良性机制来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甚至还可能出现过去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 活乱循环 。

三、迈向系统性解决方案:政策关联和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综上所述,流动人口、农地调整和土地征用问题都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更重要的是,上述三方面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

进一步的改革必须在全面理解这种关联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系统性的政策组合来实现。

同时,改革措施还必须考虑到中国作在实际操作中,每征一亩地,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线性工程补偿一般是每亩5000 8000元;工商业用地对农民的补偿一般是每亩2 3万元,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相对高一点,最多达到每亩3 5万元。

为一个转轨的发展中大国特点。

(一)流动人口、农地调整与土地征用:政策关联性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滞后和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为流动人口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制和相应的居住、子女教育安排,从而无法构造一个使这些人口从农村逐渐、但又是全面转移出来的良性循环机制。

正是由于这种 永久迁移 的机制无法启动,进城就业的农民即使根本不想回乡务农,但为规避未来失业风险,也无法放弃农村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