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教案模板20062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事件。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二、鸦片战争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战争过程、签订的《南京条约》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生动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深刻思考。

三、太平天国运动1. 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2. 教学内容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政权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故事讲述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四、洋务运动1.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措施、成果及评价。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生动展示洋务运动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

五、戊戌变法1. 教学目标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2. 教学内容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主要措施、戊戌政变以及变法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故事讲述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六、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2. 教学内容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故事讲述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以下是一份中国近代史教案的样本: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评价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的苦难和抗争,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4.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共的早期斗争。

6.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形成、北伐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7.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8.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9.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中国近代史中各种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和影响。

重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过程。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价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过程。

4.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逐一讲解各个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过程,理解历史意义和影响。

3.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六、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阶段,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 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其爆发2. 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变革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3.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第三章:洋务运动1. 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目的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与成果3. 洋务运动的评价及其影响第四章:戊戌变法1. 戊戌变法的背景及其目的2. 戊戌变法的实施及其结果3. 戊戌变法的影响第五章: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其爆发2.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成果3. 辛亥革命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历史事件、阐述历史观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4. 观看历史影片:辅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掌握。

3. 期末论文:让学生就中国近代史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案内容第六章: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1. 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2. 军阀割据的形成与发展3. 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对中国的影响七、教案内容第七章:抗日战争的爆发1. 抗日战争的背景及其爆发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与过程3. 抗日战争的影响及中国的抗战精神八、教案内容第八章:国共合作与解放战争1. 国共合作的背景及其意义2. 解放战争的进程与主要战役3. 解放战争的影响及新中国的成立九、教案内容第九章: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及其意义2.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其实施3. 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成就十、教案内容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及其意义2. 改革开放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 改革开放的影响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十一、教学评价(续)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掌握。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教案标题:中国近代史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理解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史的时期划分和重要事件。

2.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如何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有机地融入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入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时期划分和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

2.教师重点讲解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时期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时期或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3.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个人思考和表达(15分钟)1.学生个人思考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学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方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与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教学辅助工具:1.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2.教材和参考书籍3.小组合作研究资料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评估学生个人思考和表达的内容和观点是否合理和有逻辑。

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某个具体时期或事件,并撰写研究报告或展示。

2.学生可以参观相关历史遗址或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实际情况。

3.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辩论,讨论中国近代史中的争议性问题,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中国近代史 教案

中国近代史 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教案标题:中国近代史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2. 掌握相关历史概念和术语。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引起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了解?你认为近代史对我们有何影响?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和背景。

- 讲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 解释相关历史概念和术语,如帝国主义、民族主义、改革开放等。

3.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事件进行深入研究。

- 每个小组根据指定的资源(书籍、互联网等)收集相关资料。

-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整理资料,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

4. 报告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所选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

-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信息。

-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

5. 知识巩固(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的知识。

- 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回答问题。

-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引起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的素材。

2. 书籍、互联网等资源,用于小组合作的资料收集。

3. 问题和答案,用于知识巩固环节。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在报告展示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知识巩固环节中的回答正确率和思维深度。

4. 学生的个人或小组反思。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更多方面。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迹或博物馆,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大学第一课中国近代史教案

大学第一课中国近代史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明确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 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 探究近代中国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了解?二、新课讲授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教师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节点,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甲午战争:讲解甲午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强调甲午战争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 戊戌变法: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说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一次尝试。

- 辛亥革命:讲解辛亥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强调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分享观点。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激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兴趣。

五、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2.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中国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民族复兴?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掌握分析和评价中国近代史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教学内容1. 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2.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如封建制度的衰落、外国侵略、民族觉醒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4. 总结: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总结近代中国社会背景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小组报告。

4.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5. 总结:对每个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第三课时: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1. 导入:通过引用一些中国近代史的名言名句,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

2. 讲解:讲解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如国家独立、民主思想传播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国近代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并准备小组展示。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和思考。

5. 总结: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和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图片和视频。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阶段特征和主要历史事件。

2. 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3. 培养分析史料、提出观点、论证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时间线索,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 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3.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民族历史的情感。

2. 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史》2. 教学主题中国近代史的演变与发展3. 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3.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4.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5.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 教学难点1. 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2. 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

3. 历史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近代史?为什么学习中国近代史?2. 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材,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 教师提供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3. 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重点历史事件,阐述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5. 情感教育1.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爱国情感。

2. 通过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教案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教案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教案中国近代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教学目的:1. 使大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果,明确鸦片战争是中国四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肇始;2.使大学生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过程,科学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3.使大学生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武装侵略斗争的历史,并能正确分析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二教学要求:1.向学生介绍唯物史观的内容,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2.实现与中学历史课本的衔接。

与中学的知识点灌输不同,大学里开设这门课程应该着重在方法论上的引导,把结论是怎样推导、总结出来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三个内容。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0.5学时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2、民族意识的觉醒四教学重点: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六教学设计: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

“谈谈你是这样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为题,组织讨论,并写出小论文。

2、实施步骤:本讲在教材内容上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七文献资料:1、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2、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附:习题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1849年,以武力强占澳门半岛的国家是(C )A.英国B.美国C.葡萄牙D.西班牙2.1898年,强租山东的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国家是(C )A.英国B.法国C.德国D. 美国3.规定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D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4.1845年,首先在上海设立租界的国家是( A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5.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B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6.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C )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D.义和团运动8. 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1885年3月,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A )A.冯子材B.陈化成C.关天培D.乐善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达到高潮是在(B )A.鸦片战争爆发后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D.中法战争爆发后1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B )A.洪秀全B.林则徐C.魏源D.严复12.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C )A.洪秀全B.林则徐C.魏源D.孙中山13.19世纪70年代,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的是(C )A.魏源B.王韬C.郑观应D.严复14.1895年,喊出“救亡”口号的是(D )A.孙中山B.林则徐C.康有为D.严复15.近代中国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 )A.孙中山B.林则徐C.康有为D.严复16.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B )A.鸦片战争以后B.中日甲午战争以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D.中法战争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ABCD )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方案(3篇)

中国近代史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中国近代史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近代史,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方案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从而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 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政治改革3.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4.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5. 国民大革命与抗日战争6.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四、实践教学形式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历史场景,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3. 课外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等活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

4. 主题班会:围绕中国近代史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5.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五、实践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1)教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准备角色扮演、课外调研等活动。

2. 实施阶段(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3)课外调研: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等活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

(4)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活动,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初二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概述

初二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概述

初二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概述【教案】课题:中国近代史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框架和主要事件;2. 掌握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内容和影响。

教学重点:1.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框架和主要事件;2. 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中国近代史的关键事件和人物的分析;2.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和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知识概述(15分钟)1. 介绍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框架和主要事件,包括晚清时期的国家危机、辛亥革命、南北政权的建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历史时期的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

三、核心内容(20分钟)1. 简要介绍晚清时期的国家危机,包括列强侵略、社会动荡等原因,引发学生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

2. 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3. 探讨南北政权的建立,并分析北洋政府与国共两党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的理解。

4. 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抗击日本侵略中的抗战精神和民族团结。

5. 分析解放战争的背景、主要战役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解放战争对新中国的建立的重要意义。

四、主要影响(15分钟)1. 通过讲解核心内容,总结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代史对现代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选择一个重要事件或人物,展开深入研究,并与同组成员分享。

2.学生展示:随机选择几个小组,让他们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六、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对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影响进行总结归纳,并强化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对今天的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并寻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中国近代史教案(最终定稿)

中国近代史教案(最终定稿)

中国近代史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中国近代史教案中国近代史教案导言一、中国近代史的内涵与分期什么是中国近代史?回答好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那么什么是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形成发展以及衰落的历史(列宁)。

偱着这样的理论路径,中国的近代史也就可以这样概括: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断代史的概念,强调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因素和特征。

这样就至少又有两个问题必需回答: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开始形成于何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时期何时结束?其实,这两个问题和在一起也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要思考中国资本主义何时形成的问题,对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又是我们首先必需明确认识的相关的问题: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确实具有某种近代因素,但资本主义萌芽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的形成,而且它与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无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直接的联系。

“明清以来沿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被西方列强的侵略所打断。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626 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也就是说,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能作为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形成的开始。

那么,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形成究竟开始于何时?这又关系到另外一个重要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一般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日益加深了民族危机和中国人日益加强的救亡意识下,近代中国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趋向的变革道路。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商品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村的手工业;又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过程: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需求,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的签订。

2. 晚清社会变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影响。

2. 组织学生讨论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

教学评价:1. 测试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晚清社会变革的理解。

第二章:民国时期的民主与动荡教学目标:1. 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2. 掌握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1. 民国时期的建立:中华民国的成立,北洋政府的统治。

2.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3. 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点。

2. 组织学生讨论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

教学评价:1. 测试学生对民国时期相关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点的理解。

第三章:抗日战争与民族解放教学目标:1. 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 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南京大屠杀。

2. 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结束,日本投降。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探讨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的变革。

1.1.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1.2.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1.2.2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1.2.3 晚清社会的变革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的变革。

1.4 教学方法1.4.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4.2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讨晚清社会的变革。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1.5.2 讲解:详细阐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5.3 分析:让学生阅读史料,探讨晚清社会的变革。

1.5.4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原因。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2.1.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2.2.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2.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2.2.3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2.3 教学重点与难点2.3.1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原因。

2.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2.4 教学方法2.4.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原因。

2.4.2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小学教案模板

中国近代史小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包括鸦片战争、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

2. 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的深入理解。

2.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的全面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括历史图片、地图、人物介绍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1840年是中国的近代史起点?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鸦片战争a. 教师展示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地图,介绍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b. 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c.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五四运动a. 教师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口号、主要领导人等。

b. 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c. 教师总结: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 中国近代史重要人物和事件a. 教师介绍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等近代史重要人物。

b. 学生讨论:这些人物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c. 教师总结:这些人物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和抗争的历史,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课后作业1. 学生以“中国近代史对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学生收集中国近代史相关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人物介绍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 认识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的殖民扩张、中国的封闭政策。

2. 鸦片战争的过程: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的签订。

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人民生活的困苦。

4. 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内忧外患、民族危机。

5. 晚清社会变革的表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6. 晚清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国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民众觉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教材。

2. 参考资料: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相关论文、书籍。

3. 教学工具:投影仪、PPT。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背景。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详细讲解英国的殖民扩张、中国的封闭政策,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 讲解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分析内忧外患、民族危机的原因,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表现,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4.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5.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近代史实践教学教案(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教案(3篇)

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地点:学校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当地历史遗迹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近代史实践教学方案、相关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引导学生思考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提出实践教学的主题: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历史变迁。

二、分组讨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现场,如学校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当地历史遗迹等。

2. 每组确定考察内容,制定考察计划。

三、实地考察1.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考察内容,包括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2. 学生通过观察、访谈、摄影等方式收集资料。

一、成果展示1. 各组汇报考察成果,包括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2. 学生分享考察心得,探讨历史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二、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考察成果,探讨历史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 学生就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讨论,如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对近代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历史遗迹,如革命纪念馆、历史名人故居等。

2. 开展近代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近代史的兴趣。

3. 邀请历史专家为学生讲解近代史,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2.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代史实践教学设计(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实践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代史作为一门研究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广泛的社会实践空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课程设置(1)课程名称:近代史实践教学(2)课程内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 实践教学活动(1)参观历史遗迹组织学生参观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遗迹,如南京总统府、中山陵、辛亥革命纪念馆、五四运动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氛围,了解历史事件。

(2)访谈历史见证人邀请我国近代史上的历史见证人,如老红军、抗战老兵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感受历史的厚重。

(3)开展主题班会以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制作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分组,以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为题材,制作历史纪录片,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5)举办知识竞赛举办近代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作品、知识竞赛成绩等,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3.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设计。

大学中国近代史课教案模板

大学中国近代史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起始背景和发展脉络。

2. 掌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3. 分析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形式。

4. 认识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了解?2. 引导学生思考:近代史是指什么时期?它对中国有哪些影响?二、中国近代史的起始背景1. 讲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封闭和保守的状态。

2. 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如贸易逆差、英国工业革命等。

三、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 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如《南京条约》的签订。

2. 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四、太平天国运动1. 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失败原因。

2.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第二课时一、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1. 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

2. 分析: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尝试。

3. 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4. 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 讲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和特点。

2. 分析:近代化探索的成果和局限性。

三、中国近代史的影响1. 讲解: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 分析:近代史对中国民族觉醒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撰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某一事件的简要报告。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

中国近代史教案教案概述:教学主题: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与影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近代史的主要事件、重要人物及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评估。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对象:高中历史课程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准备:材料准备:-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近代史相关的图表、视频资料- 练习册和作业纸- 历史书籍与参考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引入问题:- 提问:“你们认为近代史中哪些事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展示历史图片:- 利用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事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近代史的概念与背景(15分钟)1. 定义:- 近代史一般指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涵盖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

2. 历史背景:- 讲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 提到西方列强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三、重要事件分析(20分钟)1. 鸦片战争(1840-1842):- 背景: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经过:战争的主要经过及结果。

- 影响:签订《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背景:社会矛盾加剧,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

- 经过: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及失败。

- 影响:对清朝统治的冲击,促使洋务运动的兴起。

3. 辛亥革命(1911):- 背景:清朝腐败无能,民众对民主的渴望。

- 经过:革命的过程及武昌起义的意义。

- 影响: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四、课堂讨论(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内容:- 简要回顾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纲领的提出-“三民主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①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充分使用相关的材料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的历史渊源。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课堂小结
作业
课后练习;练习册相关内容




第6课变法图强
一、“变则存,不变则亡”
1.维新思想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
2.公车上书-1895年
3.康梁积极筹备变法
二、“百日维新”1.戊戌变1898年6月-9月南顶中学教案
课题
第31课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课型
新课
授课教师
孔玉新
授课班级
初一年级
授课时间
2006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德育渗透目标
教材分析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篇章,为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打开了新的局面。孙中山先生无愧于“中国革命先行者”的伟大称号。尽管辛亥革命最后的革命成果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所窃取,但是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以后在中国统治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彻底的被打破了,中国开始了新生的历程。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地位。
教学对象
分析
学生们接触现代化媒体传播的信息比较多,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开阔,但是认识的层次不够深刻,只是处在较低层次的感性认知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加深认识,提高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将来做知识上的储备。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讲解,分组讨论式的探究学习。
媒体设计
多媒体幻灯片课件;课本图片文字资料
2.变法主要内容和积极影响
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