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册三条主线总结教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近代史(教案)

高中历史近代史(教案)

高中历史近代史(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应对措施。

1.2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改革措施。

1.3 教学活动观看鸦片战争的纪录片,了解战争的经过。

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学生报告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改革措施。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学生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2.1 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意义。

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2.2 教学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2.3 教学活动观看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了解运动的经过。

分组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报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学生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自强不息3.1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分析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意义。

探讨洋务运动的成果和不足。

3.2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洋务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洋务运动的成果和不足。

3.3 教学活动观看洋务运动的纪录片,了解运动的经过。

分组讨论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报告洋务运动的成果和不足。

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学生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4.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探讨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

4.2 教学内容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辛亥革命的经过和结果。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

4.3 教学活动观看辛亥革命的纪录片,了解革命的经过。

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大事回顾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大事回顾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大事回顾一、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1.辛亥革命的起因和目标•清朝内外压力加大•辛亥革命的宗旨与目标是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2.辛亥革命的影响与意义•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3.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特点•西方思想对中国产生影响•呼唤民主、科学、女权等提倡新思想4.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推动了现代科学知识传播和普及•唤醒了人们对封建积弊的认识二、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程1.五四运动的起因与事件经过:•对《凡尔赛条约》感到愤慨,要求彻底变革的呼声高涨•影响巨大,引发程度广泛反抗活动,并形成全国范围示威游行2.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唤醒了人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3.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程:•党的创建:即成立领导力量,并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纲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党在陈独秀领导下发展壮大三、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伐战争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吴佩孚辞去总司令职务,中央政权交给南京临时政府•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全国性政党推选组织的中央临时政府2.北伐战争背景与过程:•开始于1926年,结束于1928年•由各界联合进行反对军阀混战与帝国主义压迫3.北伐战争的影响与意义:•根除了军阀割据局面,统一整个江浙地区和长江流域•奠定了中国北方统一根基四、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过程:•日本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中国展开广泛的抵抗与斗争2.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启迪了中国人民觉醒的民族精神,激励了全国抵抗•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支持与同情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以共产党为核心组织,联合各个反帝、反封倾向的力量•树立农村根据地,形成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以上是关于中国近代史重要大事回顾的大致内容。

通过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事件进行回顾,有助于学生们全面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革和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史教案精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史教案精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史教案精制第一章:近代中国的背景和基本特征一、背景分析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鸦片战争以后的近200年时间。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中国逐渐从封闭的封建社会走向开放的半殖民地社会,经历了帝国主义侵略、资本主义影响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洗礼。

二、学习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基本特征;2. 掌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3. 分析这一时期的革命运动和思潮。

三、教学重点1. 中国近代史的背景;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特点;3. 革命运动和思潮的兴起。

四、教学难点1. 掌握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核心问题;2. 理解革命运动和思潮的复杂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2. 组织小组活动;3.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第二章:近代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一、教学目标1. 掌握近代中国历次帝国主义侵略事件的发生背景;2. 理解各个侵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和原因;2. 不同侵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三、教学难点1. 各个帝国主义侵略事件的关联性;2. 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2. 组织小组活动;3.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第三章: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与崛起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2. 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和贡献。

二、教学重点1.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2. 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思想启蒙对中国社会的意义;2. 分析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差异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1. 讲解与讨论相结合;2. 组织小组活动;3.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一、教学目标1. 熟悉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2. 理解不同革命运动的动因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2.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革命运动的复杂性;2. 掌握革命运动的发展脉络。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著名人物和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国家发展进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2.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运动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4.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5.南京政府与抗日战争2.1 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学习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掌握不平等条约以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中国在19世纪初期的经济状况;2.讲解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和结果,并分析其影响;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4.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5.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2 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运动学习目标:•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了解中国迈向共和制度的努力。

教学步骤:1.导入:回顾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混乱状况;2.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陈述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组讨论:请就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以及中国迈向共和制度遇到的困难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4.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5.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3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学习目标:•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概念、背景和影响;•理解我国思想解放前后,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2.讲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影响;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这两个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4.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5.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4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习目标:•了解国共合作形成背景和意义;•掌握北伐战争的过程、主要人物和结果。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

《中国近代史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阶段,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 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其爆发2. 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变革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原因3.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第三章:洋务运动1. 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目的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与成果3. 洋务运动的评价及其影响第四章:戊戌变法1. 戊戌变法的背景及其目的2. 戊戌变法的实施及其结果3. 戊戌变法的影响第五章: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其爆发2.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成果3. 辛亥革命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历史事件、阐述历史观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4. 观看历史影片:辅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掌握。

3. 期末论文:让学生就中国近代史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案内容第六章: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1. 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2. 军阀割据的形成与发展3. 北洋政府与军阀割据对中国的影响七、教案内容第七章:抗日战争的爆发1. 抗日战争的背景及其爆发2.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与过程3. 抗日战争的影响及中国的抗战精神八、教案内容第八章:国共合作与解放战争1. 国共合作的背景及其意义2. 解放战争的进程与主要战役3. 解放战争的影响及新中国的成立九、教案内容第九章: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及其意义2.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其实施3. 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成就十、教案内容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及其意义2. 改革开放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 改革开放的影响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十一、教学评价(续)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掌握。

高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近代史》

高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近代史》

高中历史教案《了解中国近代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史实。

2. 掌握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

3. 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趋势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时间线和地图,帮助学生建立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框架。

2.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3. 采用小组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历史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与晚清时期- 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侵略。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

- 晚清社会的变革与挑战。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 维新变法运动。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成立。

- 袁世凯篡权与护国运动。

3.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的爆发。

-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社会。

- 国共内战。

-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 改革开放与现代中国-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 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

- 现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教学策略1.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中国近代史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写作练通过写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写作练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资源- 教材《中国近代史》- 多媒体课件- 历史文献和图片- 视频资料六、教学时间- 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历史主题的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我们学好这段历史,进行这段历史的教学,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

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始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曲折历程。

3. 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2.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3.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近代中国的探索和曲折历程5.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6.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 近代中国的探索和曲折历程3.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教学难点:1.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讨论:分组讨论近代中国的探索和曲折历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4. 分析: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思想和政策。

3.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3.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思想和政策4.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教学重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思想和政策教学难点:1.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掌握分析和评价中国近代史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教学内容1. 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2.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如封建制度的衰落、外国侵略、民族觉醒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4. 总结: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总结近代中国社会背景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小组报告。

4.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5. 总结:对每个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第三课时: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1. 导入:通过引用一些中国近代史的名言名句,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

2. 讲解:讲解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如国家独立、民主思想传播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国近代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并准备小组展示。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和思考。

5. 总结: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和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2. 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图片和视频。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3. 认识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 晚清社会变革的内在逻辑。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历史资料;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地图,引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重点强调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晚清社会变革的原因和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和体制特点;3. 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和体制特点。

教学难点:1.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 中华民国的体制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2. 相关历史资料;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重点强调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和体制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目标:1.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过程和主要内容;3. 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过程和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总结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总结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总结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总结一、背景介绍中国近代史涵盖了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动荡而又充满变革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社会动乱以及内部政治斗争等多重挑战。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训和启示,为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外来侵略与民族复兴1. 外商入侵与半殖民地状态在这段历史时期,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等国家先后对中国进行了侵略,并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这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状态,丧失主权和独立。

2. 民族自尊与反侵略斗争尽管面临外敌入侵,但在近代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爱国志士积极开展反侵略斗争。

如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都是中国人在面对外敌入侵时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和自强意识。

三、社会动荡与革命实践1. 社会不公与人民呼声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深刻的不公问题,贫富差距悬殊,农民们普遍生活困苦。

这种社会不平等引发了人民的强烈呼声,要求改变现状。

2. 革命运动与新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史也是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旧有的封建制度逐渐受到挑战,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及国民党等新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推动了革命思潮的兴起。

3. 革命实践中的困境与斗争尽管革命者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他们也经历了许多困境。

包括内部纷争、外敌侵略以及农村游击战争中的困难等。

然而,这些斗争塑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和领导人物,如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等。

四、政治斗争与国家建设1. 政治游戏与派系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中,各种政治派系的角逐和权力争夺是常态。

尤其是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成为历史的主要线索。

2. 民主建设与法制推进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一直是重要议题。

包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国共合作以及毛泽东时期对现有法律体系进行改革等。

3.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史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同样是关键因素。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中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述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的历史教案将从清朝晚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重要事件和思潮进行梳理,并介绍其中的关键人物和背景。

二、晚清社会秩序的动荡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它在1911年爆发,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学生运动和党派合作为这次革命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百日维新:近现代史教案还应包括百日维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试图改革现代化的运动。

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影响下发起了改革,但最终失败,成为后来各类革命的导火索。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民主化思潮1.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以反对帝国主义、爱国主义和新文化运动为核心,提倡民主与科学,对中国社会觉醒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近现代史教案还应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并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始于1937年,结束于1945年,中国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尽了重要贡献。

2.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5年至1949年间对国共内战。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

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包括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

这些运动目的是消除封建剥削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 中国改革开放:近现代史教案还应涵盖改革开放政策。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高中历史课《中国近代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背景、阶段特征和主要历史事件。

2. 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3. 培养分析史料、提出观点、论证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时间线索,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 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3.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民族历史的情感。

2. 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史》2. 教学主题中国近代史的演变与发展3. 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3.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4.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5.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 教学难点1. 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2. 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

3. 历史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近代史?为什么学习中国近代史?2. 自主学习1. 学生根据教材,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2. 教师提供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3. 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重点历史事件,阐述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5. 情感教育1.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爱国情感。

2. 通过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3. 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

3. 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2. 难点: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晚清社会变革的三个方面。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地图、文献等,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3. 分析晚清社会变革的三个方面,让学生了解晚清社会的特点。

4.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地图、文献等,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近现代史教案教案一:近现代史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近现代史的时间背景和发展特点;2. 掌握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3. 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史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近现代史的时间背景和发展特点;2. 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三、教学难点:1. 掌握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事件;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近现代史的发展;2. 讨论和演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演示,培养合作和分析能力;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近现代历史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对近现代史有什么了解?有哪些重要事件?”【教学步骤二】概述近现代史的时间背景和发展特点1. 简要介绍近现代史的时间范围: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2. 分析近现代史的发展特点: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政治变革等。

【教学步骤三】解读近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1. 指导学生理解近现代史中的基本概念: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民族独立等;2. 分析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中国近代史等。

【教学步骤四】讨论案例,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1. 选择一个近现代史案例,如中国抗日战争,展示相关图片并提出问题;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的背景、原因和影响;3. 指导学生进行展示,总结案例中的历史教训和经验。

【教学步骤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近现代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2. 学生独立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撰写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 结合学生报告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

【教学步骤六】总结,回顾教学内容1. 教师进行内容总结,强调近现代史的重要性和学习收获;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近现代史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和警示?”教案二: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点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2. 掌握各个历史转折点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三条主线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我们学好这段历史,进行这段历史的教学,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

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小结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小结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专题小结三
一、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时期发展历程
19世纪中期
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反封建反侵略
(1)起因:
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重要文件:
①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
和落后性
②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19世纪末期
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抗击八国联军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及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阻击侵略者
(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资产阶级革命
(1)条件: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二、民族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中国历史新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册三条主线总结教
案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史上册三条主线总结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 根本打开市场直接中国的禁烟运动1840-1841 开始阶段1841-1842 扩大阶段南京条约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 根本进一步打开市场直接修约遭拒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1856-1858 联军委员会1858-1860 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日大陆政策根本原因列强默许和纵容中国寄希望于调停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7-1894、9平壤、黄海战役1894、10-1895、4旅顺、威海战役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根本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直接义和团运动天津都统衙门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一、屈辱史部分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发展阶段时间原因影响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鸦片战争前,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着自然经济3、洋务运动的诱导4、外商企业的刺激产生了新的阶级关系,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帝国主义侵略
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2、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1、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2、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爱国心驱使和利益刺激。

无产阶级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探索史部分阶级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实践活动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关注世界,探索新知,但带有时代变化印记和封建的纲常色彩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师夷长技以自强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近代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4、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是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

积极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引进了一些近代先进技术③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④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⑤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⑥对本国封建经济具有一定解体作用。

消极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农民阶级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打击封建统治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洪仁玕资政新篇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赵三多“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但具有笼统的排外色彩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没有付诸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资产
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抨击封建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但对中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肯定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