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

治、经济、军事等哪一领域;
步骤四:联系教材知识作答。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八上P3)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答案】问题:鸦片泛滥。应对: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时间:
返回目 录
原因:
过程:1840——1841——1842

爆发 强占香港岛 南京下关江面
林则徐 导火索 虎门销烟
鸦片 战争
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
加深清朝 统治危机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继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扩大 罪行 园、沙俄侵占中国
第二次鸦片
北方大片领土
战争
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返回目 录
基础第知一单识元梳第理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教材P6相关史事)

知识补抄:
(5)社会矛盾:最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VS中
华民族、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6)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性质:中(7国)外开交始上旧:民打主破主了义中革国命闭(关18锁4国0—的1状91态9),被迫卷 启示: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返回目
2022版课标:

1、《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
大片领土等。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知识第体一单系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八年级历史(上)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第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2008年12月24日历史科组吴娜菊【复习目标】:1、理清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及第一、第二单元线索,让学生学会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脉络、抓住主干知识。

2、第一单元复习掌握四次侵略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左宗棠收复新疆;中国人民的抗争。

3、第二单元复习:①、识记洋务运动的概况;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地位。

②、识记戊戌变法的概况;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

③、掌握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相关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并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

④、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概况;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⑤、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历史并从中得到启发,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学习的价值。

【复习重点】: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及第一、第二单元线索的整理;2、第一单元四次战争的影响及历史启示3、第二单元: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影响;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复习难点】:学会线索归纳法及复习方法的掌握;学会感悟历史并得出结论。

【复习方法】: 线索归纳法、提问引导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法。

【复习步骤】:导入: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标志事件?请你理出近代史的主线?一、中国近代史知识网络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媒体展示)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朝后期------北洋军阀统治-------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两对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二、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线索整理(学生归纳;教师点拨;媒体展示)两条主线:两次严重侵华罪行:两次农民运动:三大条约:四次战争:四位民族英雄:五次侵略:战争的复习方法:(学生发言,多媒体展示)单元历史感悟:(学生感悟历史后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不忘历史,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等。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备课人:王建辉一.复习目标1.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史实;2.以四次侵华战争和三个重要条约为历史线索,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农民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个重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学法指导:1.分组合作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学案引导,当堂达标四.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第一部分知识:列强的侵略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与“三个重要条约”: 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是: 2.目的是:3.导火线是: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主要影响有哪些?A .使中国开始从 逐步沦为 ;B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知识连接一1.右图中的人物,因为禁烟而名留青史,他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这一历史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道光帝C .琦善D .李鸿章(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2.下列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是( )A .虎门销烟B .火烧圆明园C .设立总理衙门D .设立使馆区3.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签订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虎门 4.《南京条约》中规定向英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A .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B . 你认为鸦片给中国事业哪些危害?教案序号:6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5.(2006年,山东潍坊中考试题)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第二次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名称爆发时间目的主凶帮凶侵占我国领土最多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连接二:1.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毁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1860年的一场大火,让圆明园几乎成了废墟,许多珍藏的国宝被外国侵略军抢走。

一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四次侵华战争的时间、目的、侵华国家、结果、所签条约的内容与影响,知道中国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侵华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教学重点】: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关系【教学方法】:内外迁移教学法、类比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互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结合学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回顾中国古代史,引出中国近代史的侵华战争(用课件出示的两组图片)师出示第一组图片师说:同学们请欣赏中国古代的一组图片!中国古代有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秦汉文明、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一直到清朝前期,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居世界前列的。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明,也引领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但是中国近代却是这样的,看!(师出示第二组图片)圆明园成了废墟、北京被蹂躏、许多不平等条约在签订。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近代中国是贫穷的、落后的。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用课件出示这句话)今天我们就要复习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侵华战争。

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教学目标,让生自己读一读。

3、师问:谁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侵华战争?一生答。

(师板书四次侵华战争)二、复习过程-侵华战争类1、课件出示导学提纲㈠掌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目的、侵华国家、借口、结果、《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师说:同学们根据提纲㈠,迅速回顾所学内容,准备回答。

师提问,生答。

师强调: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⑵《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可以简单记为广-厦-福-宁-上,广州位于最南边,上海位于最北边。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矛盾和冲突,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国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3.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内容、成果及评价。

4. 戊戌变法:变法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5. 辛亥革命: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事件的主要内容、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各事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事件的基本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各事件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个案,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鸦片战争讲解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课时:太平天国运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分析运动失败的原因。

3. 第三课时:洋务运动讲解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内容、成果及评价,引导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 第四课时:戊戌变法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5. 第五课时:辛亥革命讲解辛亥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地位。

六、教学内容6. 五四运动: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7. 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成立背景、过程、意义。

8. 抗日战争:战争的过程、主要战役、抗战胜利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3. 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3.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难点:1.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场景。

2. 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2. 掌握戊戌变法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3. 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戊戌变法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3.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戊戌变法的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难点:1.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2.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历史场景。

2. 采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近代化的起步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革。

1.2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组织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2.1 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2 教学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3.1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探讨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2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洋务运动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历史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组织学生讨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第四章:戊戌变法与近代化的起步4.1 教学目标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分析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探讨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4.2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戊戌变法的过程和主要措施。

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目的、侵华国家、结果、所签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通过类比复习,培养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侵华史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读书。

重点难点近代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及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列强侵华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关系。

如何处理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的题目。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师:复习导入。

二次备课情境引入明确复习范围,点明复习重难点,指出本单元复习主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复习范围。

【课标解读】1、鸦片战争(1840—1842年)根据表格,梳理鸦片战争的基础知识。

名称项目目的鸦片战争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师:表格出示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填注,巩固知识。

生:根据表格快速浏览课本,导火线中国的禁烟:林则徐领导的进行尝试回顾。

虎门销烟此事件的意义?师:根据表格提问重点,检自主温故经过结果影响爆发:大事:结束:《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签订。

各条约的内容。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查学生掌握情况。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原因:西方列强经过:战争开始与《天津条约》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再起与《北京条约》师:列导学提纲,指导自主温故。

生:根据记忆,对照提纲进行回顾,遇到疑难问题,自列强的侵华罪行:(2项)己查阅教材解决。

影响:师:进行巡视,检查学生温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填注表格,完成知识结构:故情况。

名称项目原因、准备兴起初步建立政权定都、革命纲领军事上进入全盛由盛转衰失败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天京事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一次农民起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格对比分析使学生能够概述近代前期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以及中国人民进行的反抗斗争,能够熟练说出三大条约及其影响。

2、通过对三大条约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说出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懂得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3、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复习归纳类似的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和中国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难点:对中国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的分析和认识;掌握通过列表比较的学习方法。

导入课程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亡,期间经历了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又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及对
中国的严重影响,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抗争,使中国免于亡国的境地。

我们把《侵略与反抗》这个单元归纳为一条线索,两个方面,三大条约,四次侵略战争,五篇课文,进行记忆。

自主复习、合作探究
一、四次侵华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西方主要强国相继开始工业革命,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
西方资产阶级急需开拓海外市场销售本国的剩余工业产品并从海外市场取得工
业原料。

展出《虎门销烟》、《圆明园残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瓜分中国》四幅图片,引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合以上四幅图片,从根本原因、侵略国、条约以及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回顾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
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

……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

”“(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主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3)为什么这些侵略者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
(4)这些历史事件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启示?
三、三大条约
理解并记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着自己60年来的经历。

(1)老人60年来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些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2)这几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列举两件中国人民的抗争实例。

(4)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5)回顾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历程,你有何感想?
四、两个方面、一条线索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人民的抗争——虎门销烟
认识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全球禁毒第一人”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2、鸦片的危害:
3、时间:
4、地点:
5、意义:
认识: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李秀成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品质?
都是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主权不受侵犯,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者、大公无私、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这一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作探究: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练习】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纵观历史,我国悲惨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

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中遭到毁灭性的惨败?
(3)2009年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开始在亚丁湾、索马里等海域执行护航。

这说明中国海军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近代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却能保家卫国、遨游四海?
(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5)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

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单元感悟
1、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之所以不能灭亡中国是因为中国人民的抗争。

3、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