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通史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模块复习卷: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_晚清时期

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模块复习卷: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_晚清时期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广西二市联考)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

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B.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原因D.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D2.(·肇庆模拟)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选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称为买办,作为雇员领取薪金,参与买卖领取佣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

这种情况表明( )A.外国资本插手民族工业颇深B.买办力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业和发展C.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买办阶级是列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答案:B3.(·承德模拟)杭州“张小泉剪刀”在1909年传至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州已传八代,他以“海云浴日”作为商标,送至知县衙门,并报农商部注册“张小泉剪刀”。

此材料可印证( )A.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B.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C.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D.东南民族企业的发达答案:A4.(·榆林模拟)《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

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

”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 )A.生活习惯已经完全西方化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答案:B5.(·怀化模拟)1842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50卷,“长计”只限于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之后他将其扩充到100卷,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容,如美国制度等。

这一变化表明魏源( ) A.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B.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C.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D.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答案:B6.(·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27)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27)

课时作业(十三)辛亥革命作业时间:月日1.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

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

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

”梁启超意在说明()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答案:C解析:在梁启超看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而非偶然性,因为“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

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故A项错误;梁启超先生意在说明民主专制必然导致革命而非中国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故B项错误;“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

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说明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政体而非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故D项错误。

2.辛亥革命时各省的“国旗”使用情况如下:A.独立的省份都是和平易帜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D.国内对五色旗的普遍认同答案:C解析:独立省份“国旗”不统一、各树一帜,说明革命者政治理念的差异,为后来革命阵营内部的斗争和分裂埋下伏笔,故C项正确。

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湖北是武装起义成功之后独立的,故A项错误。

十八星旗,代表汉地十八省,有反满色彩。

湖北、湖南、江西使用“十八星旗”说明反满的民族主义色彩较重,故B项错误。

表中使用“五色旗”的省份只有3个,故D项错误。

3.《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

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

”这反映了辛亥革命()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可知,参与反满反君主政体者,没有新思想的指导,“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故B项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19)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19)

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
作 业
报 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

二 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
加以检验。
第2部分 第9单元 第35课 第2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 年 9 月,中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第2部分 经济成长史
作 业
报 告 二
第2部分 第9单元 第35课
第1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作 业
报 告 二
第2部分 第9单元 第35课
第2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第35课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解析:依据时间“1961 年”可知,当时的土地所有制是公
有制,没有发生改变,故 A 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于

告 一
1953—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项错
误;材料强调的是农民自发组织家庭作业,而 1960—1963 年国
课 时


二 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设村民委员会。
第2部分 第9单元 第35课 第25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4.(2017 海南单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报 告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卷3(含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卷3(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这些政体都()A.影响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B.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C.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深受西方民主制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时期政体的变化。

这些政体有的阻碍政治民主化(如袁世凯称帝实行君主制),有的促进政治民主化(如总统制、内阁制、五院制等),A项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责任内阁制有利于防止专制、保障民主,B项表达太绝对;这些政体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的说法错误,有些政体就是北洋军阀时期实行的,C项错误;D项表述无法解释君主制。

故选A。

答案:A2.陈旭麓:“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B.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C.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D.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解析:鸦片战争使中国告别了中世纪,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A项正确。

答案:A3.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建立农民政权与近代化无关,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削弱了中国近代化的障碍,故B项正确;粉碎瓜分图谋是义和团运动的作用,C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只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并没有付诸实施,故D项错误。

答案:B4.近代有人用漫画再现了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参右图)。

这一情状出现受到()A.鸦片战争的刺激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C.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打败,刺激了西方列强联合侵华并瓜分中国的野心,C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 第十五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  第十五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

单元过关检测(十五)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山西部分学校摸底)1945年9月,美、英、苏、法等国外交部长在伦敦会晤。

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这表明( )A.意识形态的差异起决定作用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C.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D.美苏两国逐渐从合作走向对抗答案 B解析 材料反映二战后不同国家对处置德国的意见分歧大,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分歧,故选B项。

国与国的关系决定于综合国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美苏对抗的信息,排除D项。

2.(2019·山东临沂月考)1954年,美国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系东南亚条约组织,其中包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

华盛顿还与汉城(1953年,今首尔)和中国台北(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表明( )A.美国强化亚洲冷战政策B.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C.冷战的焦点转移至亚洲D.美苏在亚洲对抗逐渐升级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在亚洲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御体系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目的是针对和牵制亚洲的共产主义势力,强化亚洲冷战政策,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排除B项;50年代初,美苏冷战的焦点在欧洲,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的信息,无法推断美苏在亚洲对抗逐渐升级,排除D项。

3.(2018·山西大同、阳泉二模)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这反映了(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C.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D.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答案 D解析 据材料“1964年”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仍是世界霸主,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据材料“从北约到联合国”可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据材料“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说明两极格局受到多极化趋势的冲击,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四部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四部分  第十二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过关检测(十二)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广西百校联考)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

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

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经济发展推动西欧积极探索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答案 C解析西欧的对外殖民探索,是建立在利益驱动的基础之上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

当时欧洲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全球领先,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新航路的开拓者,故D项错误。

2.(2018·乌鲁木齐一模)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这一“转变”始于()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形成D.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答案 A解析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推动世界走向一个整体,故A项正确。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世界殖民体系确立,故D项错误。

3.(2018·江苏扬州中学5月质检)《新全球史》载:“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撞比之前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

”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 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D.欧洲维持世界力量平衡答案 A解析材料中“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表明,欧洲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在世界力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A项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36)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36)


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 B 项
时 作

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
报 告
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

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 D 项错误。
第1部分 第3单元 第12课 第21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作 业
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告 因而这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第1部分 第3单元 第12课 第17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特点

告 一
兴起于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
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
课 时

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 年,攻克_②__南__京___,改为天京,定为国

二 都,同清廷对峙。
第1部分 第3单元 第12课
第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告 一
(2)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时 作


告 切愿望。

第1部分 第3单元 第12课 第31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
泛读史料
史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

制定新方案:《资政新篇》。
时 作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文科)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60分)1.《佐传•隐公四年》记载: 四年春季,卫国国君桓公之弟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

州吁不能安定卫国百姓,于是臣子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

石碏日:“王觐为可。

”由此可知A.卫国政局长期动荡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C.分封秩序仍然存在D.礼乐制度已经崩溃2.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秃”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4.“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下列表述最接近这一思想内涵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C.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5.“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6.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

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7.学者王亚南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7单元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第7单元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

通史版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七)一、选择题1.(2020·河北衡水摸底)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的共同主题的是( ) A.寻求救国之路B.反抗外来侵略C.进行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可知,都体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主题,故选B项。

材料没有涉及“救国”和“民主”,排除A、C两项;四个事件均不涉及“推翻清朝统治”,排除D项。

2.(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02-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才,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偏概全,B项错误;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不符,D项错误。

3.(2019·河北邯郸摸底)1907年8月,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中兴日报》,胡汉民为其撰写发刊词,指明其创办《中兴日报》的目的是要在华侨中间宣传爱国、爱民族的学问,促使每个华侨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

这体现了革命派( ) A.科学的革命纲领B.在海外有广泛的影响力C.鲜明的反清立场D.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答案 C解析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天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宣传“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具有鲜明的反清立场,故C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二 检测试题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试题:专题二 检测试题

专题二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解析:C 题干材料中的对英“晓谕”体现的是乡绅对国家的感情,不是乡绅饱读儒家经典著作的体现,故A项错误;乡绅主动指挥鸦片战争是对材料的误读,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乡绅“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反映出中国乡绅具有了一定的民族主义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近代化的内容,故D项错误。

2. (2018·河北衡水二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

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

这说明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B.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C.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D.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解析:B 在近代国际关系中,按照平等的原则在对方首都互派使节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清朝曾多次坚拒外国公使驻京,其主观目的是维持天朝上国的地位,将其他国家都视为藩属小国,不愿意给予平等的地位,B项正确。

这种顽固的对外思想与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灵活的外交策略、近代外交体制无关,A、C、D三项错误。

3.(2018·河北衡水二调)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

这主要表明( )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B.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C.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解析:C 清朝固有的“稳定”和“秩序”实际上就是中央集权制,列强干预中国政务实际上冲击了清朝的中央集权制,C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一)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一)答案

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性综合检测(一)中国近代史参考答案卷Ⅰ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 D B C A D D B A C C A 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 A C B C C A D C D C A卷Ⅱ26.(12分)(1)“当前局势”:林则徐虎门销烟。

(2分)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英国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分)(2)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分)变化:侵华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分)(3)趋势:由一国强迫设立到多国强迫设立;分布格局从东南沿海逐渐扩展到整个沿海并延伸入内地;从被迫设立到主动开放;通商口岸的数量不断增多。

(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27.(15分)(1)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3分)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分)(2)表现: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2分)变化:新的手工行业增多;生产技术得到革新;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3)状况:手工织布业的消费量占主导地位;机器织布业和手工织布业共同发展;机器纺纱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自给。

(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4)启示:工业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工业化要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2分)28.(14分)(1)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积腐太深,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意思相近即可,2分)(2)内涵:人格自由,个性独立。

(意思相近即可,2分)措施: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每点2分,共6分)(3)影响:近代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颠覆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推动了多元文化和思想格局的出现。

(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29.(9分)(1)方面:服装、饮食、建筑、风俗、交通。

2020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

2020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A. 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B. 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C. 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 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皇权、中央集权都得到了大大加强,选项与史实不符.故AB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宋太祖和丞相之间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材料中宋太祖想要代替宰相副署签字,但深知官场运作程序的赵普却劝谏说,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与皇上您无关.可见官僚政治的传统对帝王的权力与行为都有一定的限制.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根据材料“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可知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可以牵制君主专制,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2、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名师点睛】本题以江南农业的开发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等.经济重心南移是近几年全国卷和海南卷命题的高频考点,我们在备考是要关注.3、(20xx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黄宗羲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法律应该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材料说明黄宗羲A.反对私利,推崇公利B.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C.主张立法必须“以天下为主”D.具有近代民主法治的观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仅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未涵盖全部意思,排除;黄宗羲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B项表述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的是古代的民权思想,排除 D.材料关键信息明确指出:国家和法律起源的“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故只能选择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4、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A. 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B. 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C. 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D. 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答案】B【解析】题干中一共包含了三层意思,而“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不符合A,故排除A;题干中的维新派行动、清末新政和中华民国建立都属于政治运动,这一过程中题干都提到了其伴随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突发性这一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D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故排除.5、据1937年国民政府对农村调查所得资料估计,地主占有大约40%-50%的耕地.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地主约占全部耕地的60%-70%,而在贫瘠的西北旱地区域,土地所有权反而比较分散.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地区间租佃关系发展程度有别B. 不同区域土地政策实施的差异C. 地区间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差异D. 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答案】C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地困难中产生的.百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结果B. 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C. 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D. 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答案】C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期的各帝国几乎完全限于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地区内,看起来就像汪洋大海般的野蛮状态的几座小岛.不过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不过,即使到古典时代末期,欧亚东端的中国和欧亚西端的罗马帝国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仍未能相互掌握有关对方的具体、可靠的知识.——整理自《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汉代中国和古罗马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汉代中国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之间的互相影响十分有限.阐述:从先秦到秦汉时期,古代中国自政治制度是从分封制发展到郡县制,经济方面长期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古罗马时期,政治制度是从共和制度发展为帝国,经济方面工商业较为发达.汉代中国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与古代罗马文明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汉代中国文明与古代罗马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十分有限的.(“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育之有理亦可)。

2020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020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质检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月考,15)1840年4月,美国领事告诉清朝某官员英国将派军远征中国的消息,但该官员将其称之为“谣言”,英军舰队抵达广东海面后,该官员还上奏皇帝:“伏查英夷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乃载运鸦片。

”由此可知,该官员()A.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缺乏清晰的认识B.对鸦片战争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C.判断敌情失误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D.认为英国鸦片走私行为不足为虑“谣言”,又认为主要是走私鸦片,可知其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缺乏清晰的认识,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故B、C两项错误;该官员认为英国走私鸦片并上报朝廷,说明其对鸦片走私的重视,故D项错误。

2.(2018天津河北区一模,5)《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材料表明清政府()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外交文书的变化,没有反映清政府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夷夏传统观念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

3.(2018河北邢台第二次月考,3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

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C.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D.确立了对外开放原则,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太平天国看到西方科技的先进,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并未体现太平天国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学习西方的科技,说明太平天国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体现太平天国确立对外开放原则,故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二部分 第八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二部分 第八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过关检测(八)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湖北孝感联考)五四运动时,学生游行演讲时手持和张贴在大街小巷及商店门前的标语中,充斥着“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等内容,担心表达不清而产生激烈行动。

这体现出()A.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B.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C.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不彻底性D.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答案 B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学生运动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又注意斗争的方式,因此体现了爱国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故B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据五四运动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C项错误;D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

2.(2019·安徽屯溪一中月考)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

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推动国民革命的正确开展C.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D.避免国共两党合作的失败答案 B解析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开始实行党内合作,“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的正确开展,故B项正确。

此时中共并没有意识到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开始进行北伐战争,故C项错误;陈独秀的做法很难避免国共合作的失败,故D项错误。

3.(2019·山西部分学校摸底)1921年,北京成立电车公司。

“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

”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

这一现象表明()A.民国政府不重视交通建设B.新式交通工具安全性低C.商会比较关注民众的利益D.近代化的历程阻力重重答案 D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民国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电车的安全性问题,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由材料中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批评诋毁来看,我国交通近代化受到传统势力的阻碍,故选D项。

2020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1)(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

2020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1)(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1)(含解析)新人教版-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历史一轮训练选(1)(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解析:选D 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对同一事物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董仲舒说的是秦的暴政,而唐太宗则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的.2、(20xx·武汉模拟)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解析:选B 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构建新文化,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删书衙按照拜上帝教的原则删改儒家经典,反映出其试图把儒学改造为适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文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是对儒学的删改不是全力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平等,故删改儒学不是为严格尊卑等级,故D项错误.3、(20xx·兰州模拟)“最后,这一新政府并不是被人推翻了,而是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得出这一结论主要缘于( )A.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B.新政府没有让人民得到和平与土地C.军队忙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俄国全部政权已归属苏维埃解析:选B 根据材料内容可判断“这一新政府”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像沙皇专制政权孤立无助地崩溃了”的原因在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没有满足国内人民“要和平”“要土地”的要求.A项与材料题意无关,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正确;C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错误;俄国全部政权归属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4、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伽马D.迪亚士解析:选A 根据材料有用信息“前往印度”“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走向西的海路”等可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向西(即横渡大西洋)探寻通往印度的航线,故A项正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也是向西走,但根据“迄今尚无人走过”可知,哥伦布在他之前,故B项错误;达·伽马是向东走,第一个到达印度,故C项错误;迪亚士也是向东走,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故D项错误.5、(20xx·莆田模拟)1959年11月,国家统计局在召开的省市统计局长会议上提出:“对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要虚心考虑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党的领导的意见,不能单纯从统计数据出发.”这种做法( )A.成为当时“浮夸”的一条重要渠道B.一定程度上纠正“左”倾错误C.导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D.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解析:选A 数据统计的原则本就该是客观和公正的,而根据材料,该统计局局长却主张统计数字必须充分考虑党领导人的意见,联系到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左”倾思想蔓延的状况,该局长的主张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错误,故A项正确;该局长的做法是加剧而非纠正“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三年经济困难是发生在1959年至1961年,这时期困难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根据领导人的意图制定统计数据的做法并不科学,故D项错误.6、(20xx·长沙模拟)在19世纪末的德国财税学家瓦格纳看来,赋税就是“满足财政必要的同时,纠正国民收入的分配及国民财富分配,以矫正个人所得与消费”;20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贝弗里奇则进一步主张由国家代替传统家庭来直接承担非劳动人口的赡养责任.这些理论的实践导致( )A.英国与德国的贸易矛盾激化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二战”后建立起“福利国家”D.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一时解析:选C 材料中德国与英国学者提出了关于国内社会财富分配及社会福利的内容,与对外贸易无关,因而材料中理论不会导致英德贸易矛盾激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德国学者要求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供求关系,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B项错误;德国学者要求政府利用赋税政策调解社会财富再分配,英国学者要求政府承担社会福利,这就推动二战后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中英、德学者要求发展国家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非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而D项中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指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故错误.7、(20xx·安阳模拟)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符合史实,故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从之前研究神、自然界转向研究人,故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没有提出关于“人权”的观点,故D项错误.8、(20xx·汕头模拟)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解析:选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这一思想有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汉代儒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比率:%)年份英国中国(明朝)关税收入所占比率土地税总额所占比率关税收入所占比率土地税总额所占比率1490 6.7 5 30.4 21.77 3 0.17 1614 93 1552 7.5 11 28.3 40.81 8 0.45 1309 73 1602 3.6 14 65 25.52 20 0.87 1844 80 ——刘昀《14—17世纪中英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比较研究》材料二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材料三欧洲是很重视商业的,在古希腊时候就是重视商业的,罗马也是.那么到了中世纪的末期……商业结合了“地理大发现”就有所谓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意思就是一个民族国家把发展国内外商业、发展海外贸易当作一种“国策”.——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比较1490—1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国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数据分析1490—1602年间中英两国关税收入、土地税收在本国财政收入中比重的不同;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中英双方当时的经济形态以及对外政策的不同分析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逐一分析概括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前两句语言概括;第二小问,“重商主义”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后,因此“重商主义”推动英国海外殖民和贸易,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答案:(1)不同:英国关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远高于中国;明朝政府土地税收在收入比重中远远超过英国.(4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重视对外贸易,走工商立国的道路.农业经济是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5分)(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财产所有权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采取对外扩张政策.(8分)(3)原因:欧洲有重视商业的传统;“地理大发现”促进商业发展.影响:英国政府积极推动海外殖民和贸易,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资金和市场条件.(8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问:“小学、大学如何?”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朱子语类》材料三1663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70年顾炎武《日知录》1690年洛克《政府论》1691年王夫之《宋论》1734年伏尔泰《哲学通信》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和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明理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9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0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归纳为三纲、天人感应;根据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归纳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归纳为“小学”求知养性;“大学”穷理究因.第二小问,核心命题是格物致知.第三小问,从佛教道教的发展,儒学地位受到削弱以及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两个角度来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三反映的思想家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共同思想内涵是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启蒙.第二小问,选择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从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来回答;选择儒学思想的新发展,从明末清初思想家对儒学继承与发展,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的角度来回答.答案:(1)主张:三纲;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3分)趋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3分)(2)区别:“小学”求知养性;“大学”穷理究因.(言之有理可给分,如“小学”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大学”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4分)命题:慎思明辨,格物致知.(2分)背景:佛教道教的发展,削弱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3分)(3)内涵: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启蒙.(2分)观点一:中国版的启蒙运动: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顾炎武提出“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冲击了儒学正统,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8分)观点二:儒学思想的新发展:李贽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发扬孟子的“民贵君轻”说;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把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到顶峰.但是,这些思想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只是通过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思想来修补封建制度.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8分)。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31)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及详解) (31)
第二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图解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
第二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深化拓展]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第二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4)社会生活与习俗方面: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西餐、西 式住宅逐渐传入中国,西方的风俗习惯、婚姻观念等传入中国,冲 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及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 代化。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 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 ②从目的看,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2.后期:《资政新篇》(1859 年)。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3)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 资本主义 色彩的改 革方案。缺乏相应的 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 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第二部分
抓基础 析考点
悟真题 课时冲关
(二)过程 1.爆发:1851 年初, 金田 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定都:1853 年,定都 天京 ,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 权。 3.全盛: 北伐 、西征、天京突围的战役,进入军事全盛时 期。 4.转折:1856 年, 天京事变 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 的转折点。 5.失败: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人教版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月考,15)1840年4月,美国领事告诉清朝某官员英国将派军远征中国的消息,但该官员将其称之为“谣言”,英军舰队抵达广东海面后,该官员还上奏皇帝:“伏查英夷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乃载运鸦片。

”由此可知,该官员( )A.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缺乏清晰的认识B.对鸦片战争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C.判断敌情失误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D.认为英国鸦片走私行为不足为虑,又认为主要是走私鸦片,可知其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缺乏清晰的认识,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故B、C两项错误;该官员认为英国走私鸦片并上报朝廷,说明其对鸦片走私的重视,故D项错误。

2.(2018天津河北区一模,5)《天津条约》规定:“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材料表明清政府(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外交文书的变化,没有反映清政府完全放弃华夷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故C项错误;材料“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出清政府改变了以夷夏传统观念处理对外交往的体制,故D项正确。

3.(2018河北邢台第二次月考,3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

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C.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D.确立了对外开放原则,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太平天国看到西方科技的先进,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并未体现太平天国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学习西方的科技,说明太平天国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体现太平天国确立对外开放原则,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潍坊二模)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

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解析:D 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不能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升降与否,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材料中的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故B项错误;仅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的变化中得不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的结论,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天朝”使用次数的减少和“中国”使用次数的增多分析可知,清朝统治者开始摒弃传统的天朝上国意识,开始向西方学习,逐渐用平等眼光看待世界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外交理念,故D项正确。

2.(2017·辽宁沈阳一模)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解析:A 由材料可以看出把外国的工厂视为不能消除的疾病,反映出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危害,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领土主权受损,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滨州一模)农会原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研究农学、改良农业为宗旨的组织。

但在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明确指出:“农民协会已经不是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联盟、农民政权。

”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道路迅速转移B.乡村民众政治利益诉求高于经济利益C.土地革命推动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起步D.中国共产党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解析:D 革命道路由城市转向农村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且材料体现不出革命道路的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民协会”的性质变化与乡村民众诉求无关,故B项错误;“1927年7月20日”还没有进行土地革命,故C项错误;据材料农民协会由“职业组织”向“政治联盟、农民政权”的变化可知,中国共产党重视权力重构对革命动员的作用,故D项正确。

4.(2017·山东枣庄一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载:1943年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这表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完全平等的地位B.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废止D.南京国民政府具有高超的外交技巧解析:B 材料“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并不能说明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完全平等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是1943年,当时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中国人民坚持抗击日本法西斯,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重要力量,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所以英、美两国为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而取消一些在华取得的特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英美放弃一些侵略特权,不是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废止,故C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技巧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全民族抗战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1)不平等条约得以废除,取消治外法权,实现关税自主。

(2)参与解决重大国际事务:开罗会议、《波茨坦公告》。

(3)参与创建战后国际秩序:创建联合国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5.(2018·广东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蹇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

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解析:C 按照材料,耆英的意思是用贸易为饵安抚英国人,而不是实施制裁,故C项正确,B项错误。

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工业资产阶级的追求,耆英提出该观点是对英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做出的被动策略,并非认识到自由贸易的优点进而肯定,故A项错误。

从仍然称呼英国人为“夷人”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心态没有得到调整,故D项错误。

6.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解析:C 近代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A项中“农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基本特征俱在,故B项错误。

在20世纪初中国内地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故C项正确。

19世纪末《马关条约》开放沙市和重庆,表明西方侵略深入内地,故D项错误。

7.(2017·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

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

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 )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解析:B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原本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中国也牵扯进来,缺乏竞争力的民营资本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破坏狂潮,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介入金融系统,有利于基础较弱的国内经济发展,故答案为B项。

8.史学家徐中约先生指出:“南京政府以远离内地的沿海地区为根基,依靠海关关税、城市商业税来维持生计,缺乏发起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必要动机。

”作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施政方面的特点是( )A.忽视农村和农民问题B.保护城市对农村的掠夺C.不愿以改革促进发展D.以保证财政收入为目的解析: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但根据材料文字“缺乏发起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必要动机”并结合中国当时小农经济大国的国情分析,作者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在经济施政方面的特点是忽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故A项正确。

【新知生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城乡经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出台了一些保护、鼓励城市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收到了实效。

城市工商业包括对外贸易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忽视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振兴。

农民人数众多,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要把收入的40%~60%交给地主作地租,还要替地方缴纳地税和附加税,中国共产党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雇农的政策因此很受贫苦农民欢迎。

国民政府并未贯彻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理念,也没有施行它所宣扬的农村经济措施,1930年,国民政府曾决定,要把地租降到37.5%,但并未真的在全国付诸实施。

国民政府起用宋子文、孔祥熙等西方培养的金融人才管理经济,他们不了解农民,也不了解中国土地问题的严峻,无意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9.(2017·山东济南期末)“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

”这说明维新思想(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解析:C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与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故D项错误。

10.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

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解析:C 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新学书目提要》”,不能看出“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A项错误;“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错误;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新学书目提要》”的现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做法,这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几个派别之间的斗争,D项错误。

11.(2017·山西临汾三模)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过程。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

在这里作者强调(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B.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C.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D.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解析:D 依据材料中观点,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文化有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的历程,在不断的尝试、比较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不断地发展进步,可见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