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其实现研究

合集下载

省级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

省级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结构 .
省 级气 象 科学 数据 共 享 系 统 的总 体建 设 目标 是能够 实 现气 象 科 学 数据 在 It re 范 围 的 高效 发 布 , 为用 户 n en t 提 供及 时 、稳 定 、安全 、可 靠 的气 象 基础 数 据 服 务 ,同 时系统 支持 分类 查询 、 多维检 索等 高质 量 的应 用 。 系 统 的主 要建 设 内容 :依 托气 象 局成 熟 的业 务技 术 体 系 , 以现 有 气象 数据 资 源 为基 础 ,通过 整 合集 成 、数 据 整理 和 加 工建 立 省 级气 象 科 学数 据 集 ,建 立 共享 数据 库系 统 ,通 过 网站平 台提 供相 关 气象 资料 。 系 统 物 理 构成 主 要有 3 分 :高 性 能 服 务 器 、数 据 部 存 储设 备 和 高速 存 域 网 ( ) 台服 务器 和 磁 盘 阵列 构 图1 。2
随着气象事业迅猛发展和气象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
新 的观 测 手段 和 数据 格 式 不断 增 加 ,数 据 量呈 几 何 级数 增 长 。但 是 数据 管 理方 式 相对 滞 后 , 导致 科学 研 究和 业 务 发展 所 需 的气 象 基础 数据 难 于 获取 ,阻 碍 了气 象业 务 发 展和 科 技 创新 的进 程 。因此 迫 切 需要 一 种方 便 而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来 实 现 气象 科 学数 据 的共 享 管 理 ,为 气 象业 务 、科 研发 展 以及 相关 的 科学 研 究提 供 统 一 的气 象 数据
l 引言
成 双 机 系 统 ,用 以数 据 库 和 数 据 存 储 平 台 ,1 服 务 器 台 作 为W B 布 平 台。 整 个 网 络 系 统 主 干 采 用 光 纤 联接 , E发 由交 换 机 连 入 气 象 部 门局 域 网 , 局 域 网 与 外 网 通 过 1M 宽专 线联 接 ,中 间加 有硬件 防火墙 ( 图1 。 0带 如 )

气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气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气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了信息化建设,气象领域也不例外。

在气象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趋势需要研究。

一、气象信息化建设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先,气象信息化建设需要依托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如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以及数据存储设备等等。

目前,我国地方气象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还是较落后的,各地的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国家级气象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2.数据应用方面在数据应用方面,气象部门开始逐步实现大数据应用。

通过对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利用,可以提高气象业务的精度和效率。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中国气象局在内的一系列数据中心,但还存在数据规范化程度不高、数据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

3.业务应用方面气象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应用方面也是关键所在。

目前,气象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了警报发布、气象预报、气象服务等业务的信息化,但在某些细节方面,如交互式气象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个性化服务的提供等仍需加强。

二、气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1.数据智能化应用在未来的气象信息化发展趋势中,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将成为主要方向。

目前,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气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当中。

通过不断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可以为气象业务提供更为准确、精细的服务。

2.气象数据安全保障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数据安全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对于气象部门而言,气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未来的气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加强气象数据安全保障的措施,包括数据加密、安全传输、权限控制等。

3.商业化应用拓展气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拓展和商业化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通过气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可以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为精细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

可以开发基于客户需求的各种气象应用产品,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商业化推广。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成为了提供准确、全面气象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气象数据展示功能:平台需要能够实时展示各类气象数据,如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并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展示。

数据的展示形式可以采用图表、地图等形式,以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2. 气象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搜索功能,按照时间、地点等条件对气象数据进行查询。

查询结果应该能够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如历史气象数据查询、天气趋势分析等。

3. 气象预报功能:平台需要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预报信息。

基于气象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算法,平台可以提供未来数小时、数天的天气预报,帮助用户做出相应的决策。

4. 气象预警功能: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平台需要能够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如台风、暴雨、大风等。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接收预警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气象数据分析功能:平台需要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如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对气象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6. 气象应用开发功能:平台需要提供开发接口,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各种气象应用。

开发者可以通过平台的接口获取气象数据,并基于此开发出各类气象应用,如气象预报APP、农业气象服务等。

在实现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时,需要借助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如前端开发可以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平台的界面设计和数据展示功能;后端开发可以使用Java、Python等语言,实现数据查询、预报、预警等功能;数据库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以存储和管理气象数据。

为了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服务器的搭建。

通过搭建多台服务器,实现系统的负载均衡和容错处理,确保平台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其中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

它的存在使得全球气象观测资料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快速收集、整理和处理,对气象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所以,让我们跟随信息时代的步伐,探讨这个数据共享平台吧!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是以气象观测系统为核心,辅之以网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组成的信息系统,是各种数据传输、加工、存储、共享、发布的载体,即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是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应用的融合体。

它通过对气象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存储、共享和使用,能够有效支持各项气象业务的开展,满足政府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下面让我们具体谈谈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特征:特征一,标准性。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它对信息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的制定及推广运用必须依据一定的准则,做到规范管理,实现互联互通。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是以气象观测系统为核心,辅之以网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组成的信息系统,是各种数据传输、加工、存储、共享、发布的载体,即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是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应用的融合体。

它通过对气象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存储、共享和使用,能够有效支持各项气象业务的开展,满足政府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特征二,集成性。

集成是数据共享平台的基本要求,它要求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保证高效率地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和共享。

因此,一个完善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必须考虑到各个子系统间的集成问题。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中涉及到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共享等方面,只有各个子系统相互连接,实现无缝隙链接,才能实现各个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特征三,兼容性。

由于数据量不断增长,如何保证数据共享平台能够适应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并能继续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只有兼顾当前和长远,在不同应用中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保证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保证它在将来一直都有用武之地。

移动气象信息共享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移动气象信息共享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性。
D B MS平 台,并 为保证 数据 库 的完整 性和 一致 性 , 在 数 据库 中各 表 间均设 置 了对 复制 强制 关 系 、参 照完
3 . 4 . 1 概念 设计 和逻 辑设 计
概念 设计 阶段 是 整个 数据 库设 计 关键 ,它 通 过 整性 约束 、 级联 更新 和级 联删 除关联 。 对用 户需 求进 行综 合 、 归 纳与 抽象 . 形 成一 个独 立 于 具 体数 据 库管 理 系统 的概 念模 型 。概 念模 型是 各 种 数 据模 型的共 同基 础 。 它 比数 据模 型更 独立 与 机器 、 更抽象 , 从 而更 加稳定 。
2 . 1 . 1 业务 需求
系统 主要 是 通过 移动 网络 将气 象信 息共 享 给各

图2 - 1 用 户 用例 图
3 2一
通 讯 技 术
在一个 大仓 库 内 ,这 样就 增加 了速度 并提 高 了灵 活 数 据 库 中 ,本 文 采 用 M y S q l 作 为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通 讯 技 术
移动气象信息共享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张 兰淑 严 得 平
( 1 . 青 海气 象信 息 中心 , 西宁 8 1 0 0 0 1 ; 2 . 5 Ek t -  ̄ - - % 象局 , 黄南 8 1 1 2 0 0 )
摘要 : 本 文按 照软 件 工程 的思 想和 方 法 阐述 了移 动 气 象信 息共 享 系统服 务 器 端 的设 计 与 实现 . 系统 基 于B / S模 式 架构 的共享 系统 , 为 用户提供 高质量 的气 象信 息服 务 。
关 键词 : 移动 ; 气象信 息 ; 共享; 软件 工程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信息共享体制研究与技术实现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信息共享体制研究与技术实现
的推广应用 。
如 何 规 范 资 料 及 产 品 的标 准 格 式 , 建立 具 有 互 操 作 能 力 的 编 目存 档 系 统 , 用 户 提 供 为 灵 活 的 资 料 检 索 与获 取 方 式 , 成 为 卫 星 遥 感 资 料 接 收 应 用 中 心 的 一 个 重 要 技 术 课 题 。 已 国家 卫 星气 象 中心 作 为 国家 级 的气 象 卫 星 资料 接 收 、 理 与 应 用 中心 , 2 处 从 0世 纪 8 0年 代
1 早 期 资 料 存 档 与 检 索 系 统 问 题 分 析
早 期 的 气 象 卫 星资 料 存 档 管 理 , 磁 带 记 录 、 机 存 放 方 式 进 行 , 料 检 索 只 能 以手 以 脱 资 工 的 方 式 进 行 。这 种 方 式 存 在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问 题 :
国 家 卫 星 气 象 中 心 信 息 共 享 体 制 研 究 与 技 术 实 现
赵 立 成 王 素 娟 施 进 明
( 家 卫 星作 为地 球 环 境 信 息 动 态 监测 的 重 要 手 段 , 取 多 光 谱 、 时 相 、 分 辨 率 遥 获 多 多 感 资 料 , 应 用 领 域 越 来 越 广 泛 。 随 着 国 民 经济 的 快 速 发 展 , 部 门 对 卫 星 遥 感 资料 的 共 其 各
维普资讯
第 1卷 5 3 期
20 0 2年 1 0月
应 用 气 象 学 报
J OURNAL OF APPLI ED ETEOROL M OGI CAL S ENCE CI
V o . 3. o. 11 N 5
Oc o r2002 t be
2 0 — 11 0 20 — 4收 到 ,0 20 —6收 到 修 改 稿 。 2 0 —32

智慧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能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是一种利用智能和信息技术来改善气象服务的解决方案。

它旨在通过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和分析,以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有效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实时的气象服务。

一、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架构
1.采集和数据收集:利用先进的气象自动测量设备,从各种气象站、成像雷达、卫星等获取气象数据,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存储;
2.数据管理:搭建基于云的气象大数据存储库,实现大规模气象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分析:根据传感器的气象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分析技术,对气象要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气象结果;
4.可视化展示:兼容多平台的可视化展示系统,将分析的气象结果以图表、拐点图等形式展示,为用户提供实时更新的气象数据服务;
5.应用服务:通过提供各种气象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包括气象预警、灾害预报和应急处置等;
6.运维管理:建立系统运维和管理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保证气象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青海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青海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引 言
气象 科 学数 据 资 源是 国家 基 础数 据 资 源 的组 成部 分 。长期 以来 ,由于部 ¨分割 、行业 独 立 ,彼 此 间 没 有 形成 数据 共享 的 机制 ,同 时 以往 的数 据 工作 重 心 和 投 人 多 集 中在 数 据 的存 储 、加 T和 部 门 内使 用 等 方 面 ,缺乏 对 数据共 享 工 作 的 支持 和关 注 ,形 成 了各 行 业 、各 部 门 各 自建 立 和 使 用 自己 的数 据 资 源 的 局 面 ,
“ 逻辑集 巾分 存储”数据组织模式和信息安 全保 障体系框架 ,采用分_ 布式数 据库技术 、 I的 We 务技 术和数据安 XM b服 全技术 ,分别解决 了跨地区跨部 门数据的共享 、异构信息 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安伞等难点 问题 实际应用表 明,该系统
可 很 好 地保 护现 有 投 资 ,又 可 降 低 分 布 数 据 的 集成 难 度 、工 作 量 和 成 本 。 关 键 词 :气象 科 学 数 据 ;共 享 服 务 ;分 布式 数据 库 ;数 据 集 成 ;青 海 省
青 海 科 技
2 1 年第 1 00 期 Nhomakorabea青海省 气象科 学数据共享服务
系统 的 设 计 与 实现
李 永 花 ,王宝 忠 ,郭彩 莲
( 青海 省气 象科 技服 务 中心 ,青海

西宁
80 0) 10 1
要 :本文对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建设 所涉及 到的系统集成和数据安全保障技术进行 了深入研究 ,提 出了
系统 开发 的基 本 环境 ,利 用 它特 有 的地 图控 件 开发 出
5 结 语
() 气象兀 人 机 实 时监控 与导 航是 气 象 无 人机 完 1 成各 项 “ 象 任 务 ( 象 探 测 、人 工 增 雨 等) 的重 气 气 ” 要 前 提 。通 过 开 放 监 控 软 件 ,在 航 线 设 计 、动 态 监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气象智慧平台的建设是提高气象业务处理、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气象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日常气象预报、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下面是气象智慧平台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

一、背景分析气象智慧平台是气象部门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大数据中心,建立气象业务信息库、专家数据库、知识图谱等,实现气象数据的共享、整合、应用。

建设气象智慧平台是当前气象科技与信息化的紧密融合,促进气象服务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必然趋势。

面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多方面挑战,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提高预报准确度,实现气象科技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二、建设内容1. 建设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是气象智慧平台的核心,是整合气象数据所必需的。

旨在针对气象事件区域条件的气象数据实时监测、存储、处理和分析。

为气象预报和应急响应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2. 建立气象业务信息库气象业务信息库是平台上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建立气象服务的全业务流程和知识库,融合国家、区域、专业、基层气象监测预警等各种信息,把全国各地的气象信息汇集成一个整合性的知识库,方便数据的共享、整合和利用。

3. 专家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旨在建立气象服务的高端人才库,整合各地气象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气象预报和应急响应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

4. 设计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发布气象信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页面主要内容为气象资讯、气象预警、业务规程等信息。

可依据用户的个人需求和气象预报需要,定制不同的服务模块。

同时,知识图谱还能让客户快速获得气象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气象基础知识和气象服务与应用。

5. 建设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是智慧气象平台的重要内容。

人工智能将辅助气象人员分析、处理、预报气象数据,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减少误差,为气象预报和应急响应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三、平台优势1. 数据采集、管理、挖掘和分析的能力显著提高,提高应用效率,获得溯源、跟踪、决策等全方位服务。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气象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气象数据不仅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专业领域至关重要,还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众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构建一个高效、便捷、准确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了必然的需求。

一、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气象数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大规模性的特点。

它包括了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多种观测数据,以及通过数值模拟和预测生成的各类气象产品。

不同的用户群体,如气象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普通公众,对气象数据的需求和使用目的也各不相同。

气象部门需要实时、准确的气象数据来进行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以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科研机构则更关注长时间序列的气象数据,用于气候研究和模型验证。

企业可能会根据气象数据来优化生产计划,例如农业企业根据天气情况安排种植和收获,能源企业根据气象条件调整能源供应策略。

普通公众则希望能够方便地获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气象信息,如出行时的天气状况。

因此,气象数据共享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数据整合与管理:能够整合来自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气象数据,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存储。

2、数据检索与查询:提供便捷的检索和查询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用户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加工和解读。

4、数据可视化:以直观的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气象数据,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

5、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用户的身份和需求,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和数据使用权限。

6、数据更新与维护: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和维护。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技术1、数据库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基础。

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Oracle 等常用于存储结构化的气象数据,而NoSQL 数据库如 MongoDB、Cassandra 等则适用于处理大规模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

济宁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济宁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济宁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通过分析市县气象决策服务、公众服务的制作、发布、管理等一系列流程,结合网络技术,制作出一个基于web的市县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全市预报、预警、服务、农气、通信等各类气象信息的快速有效共享;并对市县上传各种气象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上传资料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料传输的时效和质量。

关键词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山东济宁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业务技术体制,对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共享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业务不能满足多轨道业务对数据收集与分发、数据存储与检索的需求;长期以来,信息系统主要围绕天气、气候系统的业务需要进行建设,很少或没有考虑其他轨道业务的需求,并且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天气、气候轨道也要有新的发展,因此现有信息系统必须有大的发展才能适应多轨道业务发展需求。

随着省市6M、市县2M SDH宽带网宽带的开通,为建立基于web的市级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1平台介绍1.1结构按照山东省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设6个轨道、6个体系的要求,结合市县气象局的实际工作需要,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分为气象信息、气候、生态与农业、人工影响天气、雷电、业务流程、业务规定、气象科普等部分(图1)。

1.2主要内容主页除设有各部分的导航条外,还包括最新时次的省台预报意见、3d天气预报、当日实况、最新公告、业务流程、最新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学习园地、当天08时、14时、20时的11县市观测点资料。

气象信息部分包括市县会商意见、各县市天气预报、短时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预警信号等;气候部分包括本市气候特点、短期气候预测、气候评价等;生态与农业气象部分包括农业气象旬报、墒情监测、气象遥感图片、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候资源、主要农作物气候指标等。

2信息更新2.1上传资料的监控自2007年1月1日起,国家二级气象观测站的天气加密报的传输路由改为和一级站一样传到省局服务器,省局服务器收到报后,立即生成1个包含原报文的回执文件。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分析探讨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分析探讨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分析探讨气象数据对于气象研究、天气预报、灾害预防、农业生产、交通规划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气象数据的分散存储、格式不统一以及共享机制的不完善,给数据的有效利用带来了诸多挑战。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便捷、开放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了当前气象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气象数据的特点与需求气象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等特点。

海量意味着数据的规模庞大,包括历史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数值模拟数据等。

多源则表示数据的来源广泛,涵盖了气象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不同的主体。

而异构则体现在数据的格式、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气象数据共享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数据的整合与规范化处理,将来自不同来源的异构数据进行统一格式转换和质量控制;二是提供多样化的查询和检索方式,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数据;三是具备数据可视化功能,帮助用户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四是支持数据的下载和共享,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应用。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一)技术架构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

一般来说,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和价值挖掘能力。

在数据存储方面,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如 Hadoop 生态系统中的HDFS,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存储和快速访问。

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运用 Spark 等大数据处理框架,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和分析挖掘。

(二)数据整合与管理首先,需要对各类气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地面观测数据、高空探测数据、气象卫星数据、雷达数据等。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质量控制,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包括数据的命名规则、编码方式、时空分辨率等。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目录和元数据管理系统,方便用户了解数据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分析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分析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分析一、引言气象数据对于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格式的复杂性以及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分散性,气象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气象数据的利用效率,促进气象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构建一个高效、便捷、开放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一)数据收集与整合气象数据的来源广泛,包括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数值模式等。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确保能够获取到各种类型的气象数据。

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处理,统一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标准,以便于后续的存储和共享。

(二)数据存储与管理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是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关键。

常见的数据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仓库等。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访问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访问性能。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更新、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平台架构设计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用分层架构,将平台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服务层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和数据处理服务,应用层则是面向用户的各种应用程序。

通过这种分层架构,能够实现系统的灵活扩展和维护。

(四)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需要建立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

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例如,科研人员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更高级的分析功能,而普通公众则只能获取部分公开数据。

同时,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以便于追踪和管理。

三、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应用(一)天气预报气象数据共享平台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预报员可以获取到更多的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输出结果,结合先进的预报算法和模型,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发展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气象数据对于各个领域的决策和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农业生产到航空航天,从能源供应到城市规划,准确和及时的气象信息都能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气象数据的需求,构建一个高效、便捷、开放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一、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重要性气象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前了解天气变化,从而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还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

例如,农业部门可以根据气象数据预测灾害性天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农作物;交通运输部门可以根据气象条件优化路线规划,保障出行安全;能源企业可以依据气象信息调整能源供应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然而,在过去,气象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中,获取和使用存在诸多困难。

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气象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构建一个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将分散的数据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1、数据收集与整合要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首先需要广泛收集各类气象数据。

这包括气象观测站的实时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数值预报模型数据等。

同时,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建立与各个数据源的稳定连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

对于不同格式和类型的数据,需要采用相应的数据转换和清洗技术,去除重复和错误的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2、技术架构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是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关键。

一般来说,平台应采用云计算技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同时,还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

在架构设计上,应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服务层和应用层等。

各层之间应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交互,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挑战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挑战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挑战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气象数据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农业生产到航空航天,从能源管理到城市规划,准确、及时和全面的气象数据都是决策的关键依据。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气象数据的需求,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意义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打破数据孤岛,将分散在不同部门和机构的气象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这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采集和存储,节省资源。

其次,共享平台能够促进气象科研的发展。

科研人员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推动气象科学的进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者,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可以根据气象数据优化生产计划,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例如,农业企业可以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安排种植和收获时间,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天气情况优化运输路线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最后,气象数据共享平台还能够提高公众对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要素1、数据资源整合构建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首要任务是整合各类气象数据资源。

这包括来自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等多种观测手段获取的数据,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输出结果等。

同时,还需要整合历史气象数据,以进行长期的气候分析和趋势预测。

在数据整合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对于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规范,以便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

2、数据存储与管理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是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核心支撑。

由于气象数据量巨大,且增长迅速,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存储设备,以满足数据存储和快速检索的需求。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更新、数据质量控制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气象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农业生产到交通运输,从能源开发到城市规划,准确、及时、全面的气象数据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风险、保障公共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建设一个高效、可靠、便捷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成为了时代的迫切需求。

一、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气象数据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不同类型的气象数据,如气温、降水、风速、风向、气压等,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才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气象数据的来源也非常广泛,包括气象观测站、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

由于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导致数据的利用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因此,建设一个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发布,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促进气象科研和业务的协同发展,为气象服务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1、数据整合将来自不同渠道、不同格式的气象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数据存储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存储设备,确保海量气象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检索。

3、数据共享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气象数据的在线共享,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据访问服务。

4、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帮助用户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

5、系统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保障气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架构设计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架构通常包括数据源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服务层和用户应用层。

1、数据源层负责收集来自各种气象观测设备、卫星遥感、数值预报模型等的原始数据。

2、数据存储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存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气象数据。

3、数据处理层运用数据清洗、转换、融合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气象数据对于各行各业的决策制定、科学研究以及公众服务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成为了提升气象服务质量、促进气象科研创新的关键环节。

一、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气象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其在收集、存储和分析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精度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和标准化处理,以实现有效的共享和利用。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能够打破数据孤岛,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气象数据集中起来,实现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同时,气象数据对于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农业生产需要根据气象数据来安排播种、灌溉和收获等农事活动;交通运输部门需要依据气象数据来保障道路安全和航班正常运行;能源企业需要借助气象数据来优化能源生产和调度。

通过建设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可以为这些行业提供更加精准、及时和全面的气象数据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外,气象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大量的气象数据支持。

科研人员需要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来揭示气象变化的规律和机制,预测未来气象变化的趋势。

气象数据共享平台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出,推动气象科学的进步。

二、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原则(一)建设目标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一个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数据准确、服务便捷的综合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广泛共享和高效利用。

具体目标包括:1、整合各类气象数据资源,包括气象观测数据、预报数据、灾害预警数据等,形成统一的数据仓库。

2、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服务方式,如数据查询、下载、在线分析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4、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建设原则在建设气象数据共享平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开放性原则:平台应采用开放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标准,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交换。

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研究

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研究

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研究气象数据,这个看似专业而遥远的名词,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

从每天出门前查看的天气预报,到农业生产的规划,再到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气象数据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意味着将原本可能被封闭在专业机构内部的气象信息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开放,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和使用这些数据。

这一举措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开放共享的气象数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更详细、更准确的气象数据来安排旅行、户外活动或者决定是否需要携带雨具。

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他们能够提前了解到气候的变化趋势,从而更科学地进行播种、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交通领域,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有助于交通部门提前制定应对恶劣天气的预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科研的角度来看,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能够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

例如,生态学家可以结合气象数据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医学研究者可以探究气象条件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然而,要实现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数据质量和准确性的保障。

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如果在开放共享过程中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和判断。

因此,在开放之前,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部分气象数据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商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如果在开放共享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需要制定完善的数据管理法规和政策,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权限。

再者,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何构建高效、稳定的数据共享平台,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数据,如何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格式气象数据的整合和兼容,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关于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关于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关于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施磊【摘要】为了适应我国各项气象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需要,建立起关于气象信息共享的系统便成了气象信息设计中心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要建成具有综合性与新颖性的信息共享的系统,便对其中具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作出分析.基于此,从气象信息的共享系统内容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期刊名称】《移动信息》【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气象信息共享系统;设计;实现;研究【作者】施磊【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信息网络中心,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52;P339气象信息是对于气象情况的监测预测的数据,不仅能够为人类决策预报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伴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

建立与发展关于气象信息的共享系统也成为技术保障与突破的重要保障。

据此,本文对设计和实现气象信息的共享系统所作出的分析,也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1]。

关于气象信息的共享系统主要包括了大型的存储数据库、存储模型、服务模型、中间模型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存储模型主要是依靠通信系统来完成,要建立起种类多样的信息汇集渠道,首先需要对气象业务的拓展性需求提出更高的挑战,而建立存储、管理与共享的模式也成为设计信息共享系统的核心内容。

当前,关于气象信息的分享系统主要涵盖了对常规地面、自动站、高空、雷达、卫星以及其他数值预报的产品等。

这些信息根据其格式编码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要素排列与以电码排列存放的资料文件,而这些不同的资料也所需要的应用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3]。

第二,在存储模型上建立起来的气象资料管理系统能够为每位用户提供可供调节、人机交互等诸多方式的共享服务。

当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相应的检索接口进行开发,再将所得到的数据返送到程序内存或是用户的存储设备之中。

程序的调用主要是利用预报和预测业务的广泛使用,所以这种方法同时适应不同当前自动化的气象预测与播报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其实现研究
作者:谢博文黄小妹覃信贤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0期
摘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气象灾害的防御及其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分析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其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词气象信息信息共享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TP215 文献标识码:A
1 气象信息共享的意义与价值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气候与气象问题对社会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影响,传统的气象系统网络对于数据的采集基本上是以人工气象站进行的,这种方式的自动化程度低,气象测量人员必须要带大量的测量仪器进行工作。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基于Internet、web的气象系统数据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气象信息共享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气象灾害的防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气象灾害都出现过,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量的71%左右,包括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冷(冻)害、冰雹、沙尘暴、雷电、暴风雪、大雾、龙卷风等。

1991年至2009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气象灾害造成3973人死亡,近4亿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84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亿元。

这其中,很多气象灾害属于因为气象信息不全,预测预报不及时所导致的。

二是有利于构建全方位的气象服务体系,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

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气象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是在互联网中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气象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主要起着对气象信息资源进行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从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及其特点来看,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简称DP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stainment System,简称DSS)、专家系统(人工智能(AI)的一个子集)和虚拟办公室(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五种类型。

从实际情况来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在很大程度可以归结为一种数据处理系统或者管理信息系统。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开发既要满足网络信息系统的一般特征,又要兼顾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限于篇幅,本文只就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开发的一般原则和重要部分进行分析。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必须要建立一个基于气象部门Internet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的网络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

并能够在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里共享网络上各种软、硬件资源,快速、稳定地传输各种信息,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手段。

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以利于功能扩充和技术升级。

能够与外界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提供、享用各种信息服务。

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

能够与原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和应用系统平滑地连接,调用原有各种计算机系统的信息。

为此,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先进性与现实性、系统与软件的可靠性、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易管理与维护、易扩充性。

在具体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设计中。

对于中心机房而言,网管服务器、WEB服务器、DNS与目录服务器、FTP与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Proxy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实时通信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设计开发的重点。

在整个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中,对所采用的设备应该考虑到杰出的性能、模块的通用性、使用和部署的简便性、管理的全面性、安全性和冗余性等问题。

3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机制分析
在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中,安全问题已成为最棘手和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作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载体,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或者说主要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气象部门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却没有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及防火墙。

使用的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网络木马、病毒和黑客攻击影响到系统的安全。

二是病毒的危害。

随着网络快速发展、网络病毒制造者水平的提高,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有着巨大的破坏性。

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病毒和黑客软件的结合,网络病毒的爆发直接导致用户的隐私和重要数据外泄,同时还极大地消耗了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性能急剧下降,甚至造成整个局域网严重堵塞和瘫痪。

三是黑客的攻击与入侵。

一些黑客常常通过获取口令、偷取特权、网络监听、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等手段对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PC机等进行文件、配置的修改、删除,操作系统的更改,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导致大量用户数据的丢失、硬件设备的损坏,甚至系统的瘫痪。

四是网络设备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坏。

网络设备分散,管理起来非常困难,根本无法时刻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

从前面分析的当前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性问题来看,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对策十分必要,然而这不是一个措施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从防火墙、入侵检测、内容过滤与安全评估技术等方面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加以防治。

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完整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安全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利用防火墙有效隔离内外部网络、利用防火墙对网上服务请求内容进行控制并对主机和对外服务器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利用防火墙监视公开服务器的访问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审计体系、定期对网络隐患进行扫描以评估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提高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使用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技术等。

参考文献
[1]庄立伟,刘庚山,王石立等.基于WEBGIS的农业气象信息共享与发布技术应用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4.15(6):745-753.
[2]高梅,仪清菊,接连淑等.气象信息共享研究[J].资源科学,2001.23(1):80-84.
[3]李集明,沈文海,王国复等.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应用气象学
报,2006.17(5):621-628.
[4]高国弘,郭立新,范彦芳等.多类型数据库系统环境下气象信息分布式共享技术研究
[C].//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
集,2011:288-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