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诊治流程
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
评估
1.病史问诊:
(2)表现形式("晕"的性质)
④姿势性症状[2](postural symptoms):发生在直立体位 (如站位)时,与维持姿势稳定相关的平衡症状,可表现为 不稳感和摔倒感。姿势症状发生在直立体位(坐、站、行), 但不包括改变体位时与重力有关的一系列症状(如"站起来" 这一动作)。
发病机制
03 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
诊断
头晕/眩晕的病因复杂,诊断涉及多个学科,但作为一种常见 临床症状,其诊断思路仍遵循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在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 查进行诊断佐证,综合分析得出病因诊断。 在头晕/眩晕疾病的病因诊断中,病史问诊至关重要,根据病 史可使70%~80%的患者明确诊断方向。病因学诊断需要各 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
定义
2009年Barany协会首次提出的前庭症状分类除眩晕、头晕 症状外,还包括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2]。前庭症状国 际分类目录见表1。
定义
分类
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
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 病性质的分类[1,2,3,4,5],分为 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前庭中枢性 头晕/眩晕) 和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全身疾病 性和颈源性)。
定义
头晕的定义不包括眩晕性感觉,眩晕和头晕术语是明确区分 的。在患者描述的症状中,一些症状可以共存或依次出现, 如眩晕合并头晕。一个症状的存在并不排斥同时合并存在其 他的症状(如患者存在眩晕的症状,不排斥患者还可并存非 眩晕性头晕)。因此,需要指出,任何"晕"的症状都不完全 具有特异性定位诊断或病因分类的作用,临床上应避免仅根 据"晕"的类型孤立片面地进行病因学诊断。
眩晕诊治流程
PPT文档演模板
眩晕诊治流程
五、门诊如何诊断眩晕患者
1. 根据有无伴视物旋转或自身晃动确定是眩晕 还是头昏、头晕。
2. 眩晕根据有无听力损害及其他特点确定是中 枢性还是周围性。
3. 若中枢性眩晕进一步确定中枢性病因:血管 性或后颅窝病变。
4. 若周围性眩晕进一步确定周围性病因:内耳 眩晕病或内耳眩晕征。
5. 排除器质性原因,考虑功能性眩晕。
PPT文档演模板
眩晕诊治流程
六、眩晕的治疗
PPT文档演模板
眩晕Hale Waihona Puke 治流程(一)发作期的一般治疗
1.注意防止摔倒、跌伤; 2.安静休息,择最适体位,避声光刺激; 3.低盐低脂饮食; 4.可低流量吸氧; 5.适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减免内耳迷路和前
庭核的水肿;
PPT文档演模板
眩晕诊治流程
改善血循环类(2)
敏使朗(merislon),为组胺衍生物。 l 机制
– 有强烈血管扩张作用,改善脑、小脑、脑干和内 耳微循环,增加脑内血流量。
– 可调整内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内耳淋巴液 的分泌和吸收,消除内耳水肿。
– 可抑制组胺释放,产生抗过敏作用。 – 控制内耳性眩晕效果较好。 l 用法 – 敏使朗6-12mg;一日3次
PPT文档演模板
眩晕诊治流程
(4)迷路炎:起病较急,多为急、慢性中
耳炎的并发症,或由腮腺炎、麻疹及带 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A、发热、B、 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C、进行性耳 聋、耳痛。D、中耳炎及鼓膜穿孔。其明 显的感染症状可与内耳眩晕病(Meniere 病)相鉴别。
PPT文档演模板
眩晕诊治流程
恶心、呕吐,平衡障碍,一般不伴有耳鸣耳 聋,常常合并颈椎病,TCD可查见椎动脉痉 挛。
眩晕诊治的专家共识
发作期的治疗
前庭抑制剂:
1
(1)抗组胺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2)抗胆碱能剂(东莨菪碱等)
(3)苯二氮卓类
内科 治疗
2 止吐剂:胃复安和氯丙嗪等
3
心理治疗: 帕罗西汀等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4
微循环改善药物: 倍他司汀、氟桂利嗪、二氢麦角碱等
发作期的治疗
多卡因等。
中枢性眩晕-少见类型
偏头痛性 眩晕
癫痫性 眩晕
颈性 眩晕
外伤后 眩晕
少见的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分类
• 无听力障碍的周围性眩晕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 ➢ 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 neuronitis,VN)
• 有听力障碍的周围性眩晕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 ➢迷路炎(labyrinthitis)
周围性眩晕-梅尼埃病
• 病因未完全明确,病理机制多与内淋巴积水有关。无性别差 异,多发于20岁至70岁者。
• 诊断标准:
①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持续20min至数小时。常伴自主 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
②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 损失逐渐加重,至少1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 出现重振现象。
(1)单次或首次:前庭神经炎、脑干或小脑 卒中或脱髓鞘、首次发作的MV、首次发作 的梅尼埃病、迷路炎、外淋巴瘘和药物性。
(2)复发性:BPPV、梅尼埃病、TIA、MV、 前庭阵发症、外淋巴瘘、癫痈性眩晕、自
体免疫内耳病、听神经瘤、耳石功能障碍、
常见眩晕发作时的症候学特点
发作持 续时间
伴随 症状
(1)数秒或数十秒:BPPV、前庭阵发症、变压性 眩晕、颈性眩晕、癫痫性眩晕和晕厥前等。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新
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08版)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内伤。
一诊断参照五版中医内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
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诊断依据: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
二中医治疗证候分型、治法方药(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陈皮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中成药:院内制剂镇脑平肝丸。
每次6g,每日三次(2)痰浊中阻:症状: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眩晕的诊治PowerPointPresentation
平衡机理
• 静态或动态自身定向、平衡和动作上协调
–视觉 –深感觉 –前庭-小脑系统功能合作 –并在大脑皮质的统一协调下完成。
•前庭神经系统最为重要(60-70%)。
眩晕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外周前庭的功能
• 前庭:耳石传感直线变速与运动
– 球囊-上下直线加速度 – 椭圆囊-水平角直线加速度
• 半规管:传感头部的旋转运动
迷路炎
• • • • • 慢性中耳炎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 听力减退 前庭功能障碍 瘘管试验阳性
– 半规管-眼震方向同侧 – 前庭-眼震方向对侧
• CT和MRI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 • • • 多年耳聋病史 前庭导水管纤维化-膜迷路积水 重度感音性聋 单侧前庭功能严重障碍
其他
• • • • Hunt综合症 耳硬化症(传导性耳聋,鼓膜正常) 内耳缺血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波动性、激素有效)
眼球震颤临床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眼球震颤乃是一种 不自主的节律性的 眼球颤动,先向一 侧慢慢转动(慢 相),系因前庭系 统受刺激引起的一 种反射性运动;
眼球震颤临床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然后急速返回 (快相),系 由大脑皮质继 发于眼球慢相 的一种反射性 运动。
倾倒临床 解剖和生理学基 础
倾倒系因眩晕和眼球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 前驱症状及起病 • 眩晕和眼震特点
–眩晕位置性 –水平或旋转性眼震 –潜伏期 –短暂性 –疲劳性
• Dix-Hallpike试验 • Epley
前庭神经元炎
• • • • • 先兆 典型的周围性眩晕 持续时间 多数单侧前庭功能障碍 无耳鸣、耳聋
美尼尔氏病
• 阵发性眩晕伴耳胀 • 耳鸣、波动性听力下降 • 电测定
眩晕诊治最新进展
三、诊疗措施和流程
(一)眩晕及有关症状解释 (二)病史采集 (三)体格检验 (四)试验室和辅助检验 (五)定位和定性诊疗原则
(一)眩晕及有关症状解释
目前庭系统受到损伤、人为强烈刺激或两侧功能不
平衡协调(还未代偿)时,常引起下列症状:
中枢突 (前庭神经)
周围突
前庭神经节 (双极细胞)
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前庭神经内听道段解 剖
前庭神经和蜗神经构成 位听神经(第Ⅷ对颅神经 ),经内耳孔入颅腔.
内听道
位听神经穿过内听道
内听道内前庭神经与其他颅神经关系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脑干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终止于脑桥和延髓旳前庭神经核群(二级神 经元)。前庭神经核群发出上、下行纤维到达小脑、 脊髓等构造。
前庭脊髓束、前庭红核小脑脊 髓、前庭网状脊髓束、前庭迷 走神经束功能为调整身体平衡。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前庭感觉皮层投射区
颞上回前庭投射区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前庭神经系统功能总结
凡人体头位和姿势旳变化均可刺激相互垂直旳三 个半规管壶腹嵴和三个囊斑耳石器,毛细胞受刺激产生 旳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脑干、小脑、大脑、脊髓 等神经构造,经过一系列旳神经反射,引起反射性旳 眼球、颈部、躯干和肢体肌张力变化以维持平衡和视 力清楚。
前庭性眼球震颤:不自主旳一种节律性眼球颤抖,先 向一侧慢慢转动(慢相运动),然后急速转回(快相 运动)。一般以快相为眼震方向。
一度眼球震颤 二度眼球震颤 三度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分度 仅向快相侧注视才有 向前看时仍有
向各个方向看时都有
内科眩晕临床路径
周围性眩晕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周围性眩晕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周围性眩晕。
(二)诊断依据根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10》、《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及《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1.起病突然,发作性病程2.伴有视物旋转,伴植物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或伴有听力障碍;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小脑、脑干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10》、《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及《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明确眩晕类型,并排除中枢性病变,制定治疗策略;2.止晕治疗,症状明显,给药缓解头晕药物。
3.如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给予复位治疗。
4.如考虑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给予脱水、激素等治疗。
5.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6.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周围性眩晕;7.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头颅MRI或CT,眼震电图,TCD,颈部血管超声,声导抗测听,言语测听。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颈椎X线或CT;(2 ) CTA、MRA、磁共振高分辨血管扫描或DSA;(七)选择用药。
1.止晕药物::甲磺酸倍他斯汀、地芬尼多、溴米那普鲁卡因、异丙嗪等;2.改善内耳供血药物;(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眩晕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二、周围性眩晕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周围性眩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一年一月一日出院日期:一年一月一日标准住院日:10天。
8.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涞源县中医院内科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眩晕的临床诊治流程--ppt课件精选全文
ppt课件
1199
倾倒的临床 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倾倒系因眩晕和眼球震颤导致病人对 外物和自身体位(向眼震快相侧)倾倒 的幻 觉,大脑受此幻觉影响所引起的体位向 眼震慢相侧倾斜或倾倒的错误矫正所致。
ppt课件
2200
自律神经症状的临床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常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血压低下、肠 蠕动亢进、便意感频繁等自律神经症状,重 症病例甚至可出现低血糖和休克等,系因前 庭迷走神经反射亢进所致。
一、常见病因的分类: 1、感染 2、血管性 3、外伤 4、中毒 5、肿物 6、代谢障碍 7、脱髓鞘 8、先天性 9、其它
ppt课件
2288
眩晕病变的定性诊断
病因分析(2000年法国Doupet提供):
5535例成人 458例儿童
壶腹嵴顶结石病 占34.3%, 占5%
脑干及小脑病变 占7%
占10.7%,
ppt课件
3333
二、眩晕发作间歇期的处 l理、确定诊断; 2、病因处理 ;
3、药物治疗:(1)镇晕药 (2)活血化瘀药 (3)神经保护剂 ,
4、手法复位治疗; 5、手术治疗; 6、康复治疗; 7、加强预防保健。
ppt课件
3344
谢谢!
ppt课件
3355
眼时加重。常见而重要的有: 1、眼性头晕, 2、深感觉性头晕, 3、小脑性头晕, 4、耳石性头晕。
ppt课件
1144
首需对头昏、头晕、晕厥 作出 鉴别
晕厥在发病之初虽常有眩晕、视 物不清、站立不稳和恶心等不适,但 以突发一过性意识障碍为主症。系由 多种原因导致短暂性脑缺血所致。如
血管反射性晕厥、心原性晕厥。
ppt课件
2211
眩晕病史的采集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西医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住院患者一、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耳眩晕(ICD10:BRE09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D)(ICD10:H81.1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以旋转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目闭难睁,伴眩晕多在翻身、起卧、低头抬头时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眩晕时无耳鸣及耳聋,伴有恶心呕吐,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构音障碍、无饮水呛咳等不适,发病诱因常有疲劳、思虑过度、情绪波动等;鼓膜检查多无异常表现,行耳石诱发实验阳性。
2、证候诊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常见证候: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耳眩晕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按标准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2、年龄6~80岁,病程不限。
3、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常规检查项目(1)专科常规检查;(2)纯音听阈测听检查;(3)声导抗检查;(4)双温实验(心脏病及脑血管病急性期禁忌)视动检查,SRM-Ⅳ眩晕诊疗系统检测(5)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乙肝五项离子1、离子2 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T/MR)等检查。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诊疗思绪
严格按照诊疗标准 严格按照诊疗标准诊疗
确定确眩定晕眩性晕质性质
确定眩晕性质是属于周围性眩晕 还是中枢性眩晕
区分真假眩晕
正确区分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判别头昏、头晕、晕厥 需与头昏、头晕和晕厥等判别,正确识别眩晕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6(1):1-3.
第9页
判别头昏、头晕、眩晕、一过性晕厥
规管或 /和前庭神经 感 “眩晕 ” (大多是
、前庭神经核和小
头晕 )则统称为假性眩
脑等处病变 , 所引发
晕 ;甚至将头昏也归
含有明确旋转感眩
类于假性眩晕 。
晕发作 ,特定称为真
性眩晕
假性 眩晕
上述临床表现实质上是因受损伤解剖部位或系统不一样 , 甚至病理机制上差异所致 ,而并不存在真性和假 性之分 。
头部
头脉冲(甩头)HIT(HTT)试验(+)
肢体
步态检验
Fukuda(+)
位置检验 注: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PPV位:置中眼枢震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体位
变位检验
变位眼震(+):BPPV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杨旭. 中国卒中杂志. ;10(5):373-381.
中中枢性眩晕
眼侧倾(+) 眼倾斜反应(OTR)(+),较持久 从刺激开始无潜伏期 常双向,可能单向、单侧水平,垂直、扭转
脑神经或肢体瘫痪:后 颅窝或颅底病变。
耳聋、耳鸣或耳胀:梅 尼埃病、听神经瘤、突 发性聋、迷路炎、外淋 巴瘘、大前庭水管综合 征、前庭阵发症、耳 硬。化症和自体免疫性 内耳病。
畏光、头痛或视觉先 兆:MV。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基层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基层中西医结合诊疗方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49--2008 )。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1月第18卷第1期)(1)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三140mmHg和(或)舒张压三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2)高血压水平分级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三180mmHg和(或)舒张压三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3)鉴别诊断初诊高血压应鉴别继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常见的有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大动脉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
(二)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肾气亏虚证:腰脊疫痛(外伤性除外)、胫疫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眩晕门诊工作制度及流程
眩晕门诊工作制度及流程急性眩晕最常见的原因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但在年轻人中,前庭性偏头痛可能更常见。
眩晕患者可能被误诊为良性内耳疾病,如迷路炎或梅尼埃病,远远超过应该诊断的BPPV和前庭性偏头痛。
良好的病史和检查是达到正确诊断的关键,并确保卒中或其他危险的病变不被漏诊。
急性眩晕的中枢性(脑)病因比外周(内耳)病因更有可能需要紧急分诊和处理。
急诊眩晕的分类根据目前前庭疾病国际分类,前庭疾病可分为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和慢性前庭综合征。
急诊眩晕主要包括所有的急性前庭综合征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首次及病程早期的部分发作;发作性前庭综合征在其病程的中后期,由症状的反复发作性,患者已部分适应并了解眩晕的规律,恐慌程度多显著低于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
急性前庭综合征指的是:①急性发作的前庭症状,常持续数十分钟以上乃至数天;②前庭功能检查常可见到前庭功能障碍的证据(自发性或诱发性眼震、视眼动障碍、前庭-眼反射(VOR)障碍及姿势或步态障碍);③常需要首先确定有无急性脑血管病,其次完善其他中枢性和外周前庭疾病的鉴别。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指的是:①反复发作的前庭症状,常持续数秒~数小时;②发作间期的前庭功能检查或可见前庭功能障碍的证据;③需要完善外周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急性眩晕急诊全科的处理步骤:①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等;②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③瞳孔和眼动检查;④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肌力与肌张力;⑤其他有关的颅神经检查: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及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
异常者可先行头颅CT或者头颅MRI检查。
如果是神经耳科医生接诊,由于专业知识、检查手段的便利,可能更快进入眩晕的鉴别诊断流程。
急诊眩晕的鉴别要点根据眩晕症状的特征,可以基本确认是急性前庭综合征还是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然后酌情配合专科检查,如: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选择进行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和头脉冲试验(vHIT),前庭双温、转椅试验等需要急性期过后择期进行。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1]。
(1)主症:眩晕或头晕,闭目即止,甚如坐舟船;也可仅表现为头昏、伴或不伴头痛、睡眠差等。
(2)伴随症:可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心悸、面色晄白等;可同时伴视物重影、面舌麻木、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
(3)发作持续时间与体位:发作持续时间在数秒、数分钟、数天到数月长短不等;可反复发作;眩晕可与体位有关或无关。
(4)病程:发病在8小时以内为超急性期;发病8小时至2周为急性期;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6个月后为后遗症期;把部分病情缓慢的急性期患者称为发作后期。
本治疗方案选择发作后期及恢复期患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及《眩晕》[3]。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麻木、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血压增高、平衡障碍,站立不稳和双下肢无力等。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征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3)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
(4)伴随症状:可伴有小脑前下动脉缺血、或迷路动脉(也称内听动脉)缺血、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或小脑上动脉闭塞、或脑桥支动脉缺血、或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或大脑后动脉闭塞的症状。
(5)检测指标:双臂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心功能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椎X线摄片、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等有助明确诊断。
有条件做CT、MRI(+DWI)、CTA、DSA等检查。
头晕和眩晕诊治
10
前庭纤维联系
11
前庭的血液供应
12
诊断思路
正确引导和问询症 状
“你觉得好像就要晕倒吗?” 晕厥前 “你觉得行走或坐时有不稳吗?” 失衡 “你觉得紧张或有不好的事情要发 生吗?” 精神性 “你觉得周围在转吗?” 眩晕
13
诊断:病史要点
1. 性质:眩晕?还是头晕?或不平衡?
2. 持续时间:秒?分钟?小时?天? 3. 诱发因素:体位改变?压力变化? 4. 发作次数:首次或反复发作? 5. 相关症状:耳鸣、耳聋?共济、肌力?
头晕和眩晕的诊治
1
头晕 Dizziness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假性眩晕)
头昏眼花、头重脚轻、头脑闷胀不适;
平衡三联投射到皮层平衡中枢的冲动不协调,不统一所致。
非前庭系统单独受累,无自身/外境旋转感及眩晕伴随症状, 为假性眩晕。
2
头晕常见病因
眼部疾病:眼肌麻痹、屈光不正、视网膜病变等
本体感觉性疾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慢性酒精中毒、 脊髓痨等 头部或颈椎损伤后
非前庭性眩晕
眼疾病:眼肌麻痹、屈光不正、 本体感觉疾病: 亚急性联合变性、慢性酒精中毒、 全身疾病: 亚急性联合变性、慢性酒精中毒、
颈部疾病
9
眩晕发生机制
平衡三联:视觉、深感觉和前庭系统感受外界物体的方位、自身的位
置、姿势、运动方向,维持正常空间定向和平衡反射的传入经路。
视觉、深感觉和前庭系统的神经冲动在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内进行整 合、调节。 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辨别空间方位变化的主要结构,其病变是产生眩 晕的主要原因。
眩晕程度
耳鸣耳聋 体位改变
植物神经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时可 选用百 优解( m) 2 g, 0 左洛复( m) 5 g等药。 0 进食
少、 呕吐重者要注意防治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必要时 静脉补液。 1 病因治疗 . 3 病因明确者应尽早行相应治疗, 如抗感染、 手法复 位、 手术等、 另外, 脑血管疾病性眩晕 、 迷路卒中、 延髓 背外侧综合征、 小脑卒中‘ 常为梗塞或出血) 基动 和椎一 脉动脉供血不足等确诊后, 可按各白的常规进行相宜 的治疗。 癫a性眩晕可按癫响常规治疗, 同时可用脑
次/,服后 1 / d 小时显效,小时达高峰, 2 药效持续 1 h 2 1 周后应停药或减量, 长期服药者应注意补钾。③5% 0 甘油溶液: 增加外淋巴渗透压, 减轻膜迷路积水。口服 5 一 m/ , 次/ 0 印 ld2 d
否则, 可重复 卜 述手法, 1 再 周后复查。如超过 3 次仍 不好, 应进 一 步检查, 排除颅内病变.②水平半规管结 石病: 目的使水平半规管内自由游动的微粒经水平半
汀2 m , /, 一 5 5 L1 d1 1次为 1 0 次 0 疗程。 ③碳酸氢钠 (a叽 ) 和病变区 NH : 中 的酸性代谢产物, 放Cz 提 释 O和 高局 C 部 %分压, 扩张毛细血管, 改善微循环; 解除中、 小动脉痉挛; 提高体内碱储备, 促进营养过程正常化。
剂量为3 %碳酸氢钠 10 20 静脉滴注, 次/ , 0一0 m L 1 d连
加强致病危险因素的管理, 如调控血压的稳定性, 防止血压的过高和过低; 避免头位的剧烈变动; 避免激 动、 精神刺激、 暴饮暴食、 水盐过量和忌烟酒, 增强抗病
能力以减免复发
眩晕治疗的原则为: 控制发作症状, 查治病因
2 查治病因 ・ 2 积极查找病因, 病因明确者应积极根治, 如听神经 鞘瘤的手术切除、 壶腹蜻顶结石病的体位疗法和脑血
管疾病的分型分期治疗. -
1 发作期的治疗
11 一般治疗 .
2 康复治疗 . 3
上要是理疗、 体疗, 重点加强平衡功能的锻炼。
111 静卧F跌 安静休息, .. V 选择最舒适体位 避声光 刺激; 注意防1 卜 摔倒、 跌伤; 11 控制水盐 低盐低脂饮食, .. 2 适量控制水和盐的 摄入, 以减免内耳迷路和前庭核的水肿 113 其他 低流量吸氧等 ..
4 3 7
1 ; 滴注,次 d ③类固 对 . 静脉 。 1 /、 醇: 与自 免 身 疫或变
态反应因素有关的梅尼埃病有益。常用地塞米松 07 . 5
m 门 3 /, g 服,次/ l d 周后递减; 也可5 1m 静脉滴注, 一 0 g
1 d3 . 次/ ,一 天后递减。④维生索类 如维生素 B C 5 族, 和烟酸等 32 特殊治疗( . 具有个性的疗法) 321 中 . . 耳加压治疗 可使前庭神经反应加快; 外淋 巴压增高, 内淋巴流向内淋巴囊; 壶腹、 囊斑心钠素分 泌增加, 通过抑制腺昔酸环化酶(A P的活性而调节 CM ) 内淋巴的数量。对病史短和听力有波动的梅尼埃病的
次1m( 岁以下) m( 岁以t 睡前口 症状 0 6 g5 , g5 5 6 ) 服,
控制后应及时停药, 初次疗程常不超过 2个月 , 慢性
以 疗效。 巩固 需要时尚可 选用吗丁 0 3 /; 琳1m,次 d或 g 胃 复安1p 肌注 J 3 /} 0 或[ u g 服,次 d
1 . 其他 对有抑郁 、 .3 2 焦虑症状者先行心理治疗, 需
12 对症治疗 .
3 常用治疗方法 31 药物治疗 .
311 改善血液循环 .. ①盐酸氟桂利嚓( 西比灵.
se m : 选 il )为 择性C ' bu i a 通道阻滞剂, Z 可阻滞在缺氧条
件下CZ跨膜进人细胞内, a ' 造成细胞死亡; 抑制血管收 缩, 降低血管阻力; 降低血管通透性, 减轻膜迷路积水, 121 抗眩晕 可选服敏使朗( esn成份为甲磺 .. mil , i o 改善内耳微循环。通常 、 酸倍他7 ) 次,次 d眩晕停2一0 次, 增加耳蜗内小动脉血流量, 汀) m 3 /; 6 g 5 5m 3 g
3 . 其他药物 ①三磷腺昔(T)可直接舒张血 .6 1 AP:
管平滑肌, 降低血压; 体内脂肪、 参与 蛋白、 糖核昔酸代
规管的 非壶腹 端进人椭圆 囊。 py 以El 法和L pt e e e法 mr 为常 用。 . y 病人仰卧, 患侧转9 ‘ a酬c法: 头向 0 转头 0
9。 0至面向上 ̄头继续转 90 0  ̄头转 90身体转 1 0 0, 8呈 0
用5 ④盐酸瞿粟碱: 次。 松弛血管平滑肌, 降低脑血管 阻 通常 0 m/, 服、 力 用3- g 可口 肌注及静脉缓慢 6 d 0 注 不少于2 ) /, 剂量不宜超过3 -o 射〔 m ,次 d日 i 3 n 0 g 0 O5% 混合氧吸人: 5 1 Cz ( 改善内耳微循环, 也可影响血 管纹中的碳酸醉酶, 将氢离子带人蜗管, 降低内淋巴的 叫 值。 每次吸人1 i 3 /, 5 n 次 d ⑥低分子右旋糖醉: m , 可降 低血液粘稠度, 抑制凝血因子n 抑制红细胞及血 ,
万方数据
中 神 精 疾 杂 23 第2卷 肖旦 国 经 神 病 志 0年 0 9 迄塑
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增加 血容量和稀释血液作用; 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 易从尿 中 排出. 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可用 20 50 1 5 一0 . 静脉滴注,次/ , 7 1 次 「 、 d连续 一 4 ⑦中药 制剂: 复h丹参、 川芍啼、 血栓通、 银杏叶制P. a葛根素 l 等均有改善d循环作用 i d 31 镇静剂 ①安定: 一 .2 . 系Y 氨荃酸 T 受体抑制剂, 可抑制前庭神经核的活性, 并有抗焦虑及肌肉松弛作 用. 服5 1 n 常口 一 0 叮次, 一 次/, 1 2 / 呕吐严重可改用 d 拍. 肌注或释脉滴注 ②利多卡因: . g 能降低脑干 及前
次 d 灵5 g 等。 /; 西比 m/ 晚 重症者可每天静脉滴注西其 汀2 m( 倍他司汀2 m) 还可肌注安定( 5 L含 0 0 1 g 次; 1 0 m) g 或非那 2一0 、 根( 5 m) 5 g 鲁米那(. g等 01 镇静剂, ) 但 要注意药物剂量和防止 血压下降。
122 止呕吐 应用上述镇静剂后, .. 病人多能立即人 睡数小时, 醒后症状多可缓解, 但宜重复给药 1 2 一 次
人仰卧、头向健侧转动90 身体向健侧转动 1 0由 0, 8( 0
仰卧变为俯卧, 但头位保持不变〕 、继续转头 90 0 2面 `
万方数据
CiI MnDs o2, 6 o me20 h Nw t Vl 9 N. Nv b 03 n e e i . o e r
炎。 ②内淋巴 囊手术: 包括内淋巴囊减压一 乳突分流术 和内淋巴囊减压一 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和内淋巴囊减压 术。③化学性迷路切除: 适用于特发性内淋巴积水及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 且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目的是 33 手术治疗 . 解除眩晕症状。如链霉素迷路灌 保守治疗无效的致残性前庭眩晕疾病多数需手术 破坏前庭神经功能, 庆大霉素〔 或链霉素) 鼓室( 圆窗) 灌注术。 ④迷 治疗, 据部位不同手术分为: 外淋巴、 内淋巴、 前庭神经 注术和 路切除术: 用十致残性眩晕伴有重度耳聋、 耳鸣, 对侧 手术。尚有原发病变的手术治疗 331 外淋巴疾病 ①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痊管: .. 手 耳功能正常且无潜在病变者 如经外耳道迷路切除术 适用 术目的是清除胆脂瘤病灶。对外半规管瘩可进行填塞 或经迷路前庭神经切断术。⑤前庭神经切断术: 处理, 清除瘩管病变及痪周炎性骨质, 如膜迷路受损, 于梅尼埃பைடு நூலகம்及其他外周前庭神经疾病的致残性眩晕而 也可切除, 用筋膜等封闭痊孔。②创伤性外淋巴痪: 头 有实用听力者 .. 对因血管压 部抬高, 3 如前庭症状持续, 静卧 周, 行鼓室探查与迷 333 其他手术治疗 ①微血管减压术: 迫第姗脑神经或椎一 基底动脉系统受压所产生的眩晕 路窗痊修补术。 若创伤性鼓膜穿孔, 并发外淋巴痰者 可采取乙状窦后径路行血管神经减压术及 可同时行鼓室成形术及外淋巴痰修补术。③特发性外 或头晕者, 适用于枕骨大孔区、 淋巴瘦 即非创伤性外淋巴癣。头抬高卧床 3 症状 病变处理。②占位性病变的手术: 周, 小脑桥脑角及小脑等的肿瘤和卒中病灶( 血肿、 波动者考虑手术探查。手术能够确诊屡管部位和切实 脑干、
CiJ M nD 02, 6 o mr 到 旦 h Nw t 41 9 N . Nv l 竺 n e e i '. o e , s
・ 学术园地 ・
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
说 明之三 目晕的治疗概述 玄
黄如训 粟秀初“ 孔繁元 之
2 间歇期治疗
21 防止复发
谢, 细 为 胞供应能最 常用 1- m 肌注或静脉滴 0 g 2 0
注,次/ ,一 周为 1 I d】 2 疗程。②胞二磷胆碱(D )改 CP: 善 脑组织代谢。可 . g 用02 肌注,一 次 d或。5 5 1 2 /, .-
俯卧 继续转头9 “ 位” 0 恢复直 0 立位. . p 法: bL e 病 e r mt
者。 托品:. m 皮下注射或肌注。 ③阿 05 g ④山蓖碧碱 ( 4 2: m 肌注或静脉 6 一 ) 0 5 1 g 滴注
改良 py 的Ee法为常用:. l a由坐位快速至仰卧位, 部 头
轻内耳 水肿和改善血循环. 服2一0 次,一 查 口 5 5 m/ 2 3 再行Hli 变位眼震试验, g ak le p 如无眼震出现为痊愈:
效果较好。
庭 终器的 神经兴奋性。 按 1 2 k加人5 通常 一 m/ gg %葡
萄糖 1 一 0 m 静脉滴注或缓慢静注 应注意心脏并 0 20 0 l
322 体位复位疗法 目 .. 的是通过体位变换的机械力 发症 、 促使钻附在半规管壶腹峰顶处的耳石微粒消散_方 取坐位, 向一侧侧卧至一侧枕部接触检查 31 杭胆碱能制M 阻滞乙酸 .3 . 1 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的 法 病人闭目 保待该位置直至眩晕消失后再坐起; 秒后再向 3 0 结合, 解除平滑肌痉挛, 扩张血管, 改善内 耳微循环, 抑 床面, 次, 小时两侧交替进行 1 制腺体分泌。适用于胃肠等自主神经反应严重者, 但 另一侧侧卧重复治疗 1 每 3 直至眩晕症状消失为止。症状多在 1 2 一 天减轻, 7 青光眼者禁用。①氢澳东食若碱: 副交感神经阻滞剂, 次, 以03 。 m I .一 . g } 5 服波 卜 注射或稀释于5 葡萄糖1 一4 消失 % 0 1天内 .3 . 目的是促 i, n 缓慢静注。②东- 碱透皮治疗系统( -)对 32 手法复位疗法 ①后半规管结石病: L a M S: 梅尼埃病眩晕的效果良好, 尤适用于恶心、 呕吐严重 使后半规管内自由游动的微粒经总脚 回到椭圆囊 、以 后仰呈悬头位, 并向患侧转40 5, 使患耳垂直向下, 患者 出现典型的眼震;. 卜待眼震消失后保持该位置 2 3 一 31 兼有镇静和杭胆碱能作用的制剂 如苯海拉 .. 4 mn颈部保持伸展位, I 内被动缓慢向对侧转 i , 头在 nn i t 明、 非那根等 31 利尿剂 ①乙酞哇胺( ao)为碳酸醉酶抑 90 . .5 . (mh i f : 0; 继续将头和躯干向对侧转动, c 直到头呈俯卧位 ( 此时身体呈侧卧位)d 1 2 后恢复坐位 注意 ;. mn 一 i 制剂, 使肾小球 H 与 N ' a 交换减慢, 水分排泄增快, 消 a整个操作保持平稳、 连续的动作;. b扶持病人 除内耳水肿和降低外淋巴渗透压。日服2 m 次, 5 g 2 事项:. 0 注意观察向健侧转动时有无第 2 次眼震 一 次/ , 3 d早餐后服药疗效最高, 药效可持续6 8 , 一 h对 头部操作时, 出现, 并注意其方向。在治疗成功的病例回复坐位后 急胜发作时的疗效较好。长期服用者可同时口服氯化 钾。②双氢克尿唾( C )直接作用于肾髓撵升支和远 HT: 将看不到眼震。c手法复位后患者头部应保持近垂直 . 睡高枕、 辅以颈套等) h不向患侧卧;. 4 , 8 d1 周后复 曲小管, N ‘ 抑制 a 的再吸收, 促进钠排泄( 利尿)以减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