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概论2012(四)

合集下载

石油工程概论第四章油气井工程1

石油工程概论第四章油气井工程1

种设备组成的一套大功率重型联合工作机组。
(1)动力系统
或称驱动及传动系统
– 功能: • 产生动力;

将动力传递分配给泥浆泵、绞车和转盘。
– 组成:动力机和传动部分。
6.1 油气钻井方法 三、旋转钻井方法 1.钻机系统
(2)起升系统 – 功能:下放、悬吊或起升钻 柱、套管柱和其他井下设备。 – 组成:井架、天车、游动滑 车、大绳、大钩及绞车。 (3)旋转系统 – 功能:给钻头提供破岩扭矩; 旋转钻柱;接、卸钻柱和钻 具。 – 组成:水龙头和转盘。
6.1 油气钻井方法 2.钻头
三、旋转钻井方法
– 钻头的分类
按结构特 点和破岩 机理分:
刮刀钻头
牙轮钻头
金刚石钻头 全面钻进钻头
按钻切岩 石面积及 形状分:
取心钻头 特种钻头
6.1 油气钻井方法 2.钻头
三、旋转钻井方法
(1)刮刀钻头 – 刮刀钻头的组成: 钻头体、刀翼和 水眼
钻头体
刀翼 水眼
6.1 油气钻井方法 2.钻头
(3)金刚石钻头 – 金刚石钻头的分类: 钻头的结构形状 – 金刚石钻头的破岩形式
PDC钻头 表镶金刚石钻头 金刚石镶装特点 孕镶金刚石钻头
研磨、铣削岩石
1 主要适用于坚硬地层,PDC钻头适用于软到中硬地层; 2 损坏主要为金刚石切削齿的热损坏、胎体被冲蚀、 切削齿受冲击而产生的碎裂。
6.1 油气钻井方法 3.钻柱 钻柱
6.1 油气钻井方法
三、旋转钻井方法
5.定向钻井
(3)定向井造斜方法 • 井下动力钻具造斜 – 弯接头、弯外壳、偏心垫块
目前最 常用的 造斜工 具。
6.1 油气钻井方法
三、旋转钻井方法

石油工程概论

石油工程概论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 Z<1实际气体较理想气体易压缩
Z=1实际气体成为理想气体 Z>1实际气体较理想气体难压缩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天然气压缩因子,可根据天 然气组成和所处温度、压力条 件查相应图版获得。
拟对比压力PPr: ppr
p ppc
拟对比温度TPr:TP r
T Tpc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地层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inorganic salt)
定义:单位体积地层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盐类、胶体的总 含量,称为地层水矿化度,以mg/L或mol/L表示。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五、地层水高压物性
分类:石油工业通常采用苏林分类法将水分为CaCl2、MgCl2、
NaHCO3和Na2SO4四种类型; 地层水主要为NaHCO3和CaCl2两种类型,而我们的地面水主
❖高温高压,且石油中溶解有大量的烃类气体; ❖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同时会出现原油脱气、析蜡、地层水析盐或气体溶解等相态 转化现象。 ❖烃类流体的密度小,比水轻。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一、油气的相态
相:某一体系或系统中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
特稠油
10000~50000 >0.950(<17ºAPI)
超稠油(天然沥青) >50000
>0.980(<13ºAPI)
第一节 油藏流体物理性质
油田名称
大庆油田某层 华北油田某层 胜利油田某层 中原油田某层 罗马什金(俄)
油层温度 (℃) 45 90 65 109 40
某些油田原油物性参数
油层压力 泡点压力 溶解气油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石油工程概论》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石油工程概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石油工程概论》学习中心:_______ 姓名:___张竣翔_____ 学号:___078607____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综述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任选4小题,共60分)(综述题请根据知识点提示结合课件组织答案,每道题目不少于400字。

照抄知识点提示不得分。

)选做题号: 2 5 7 81. 阐述井身结构的主要内容,说出各内容所包括的具体知识,并画出基本的井深结构图。

知识点提示:井深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套管的层次、各层套管下入深度、相应的钻头直径、套管外水泥返高等,请详细列出各内容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并画出简单的井深结构图。

2. 简述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的定义,影响绝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答:(1)绝对渗透率:指单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不与之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渗透率。

(2)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3)相对渗透率:当岩石中有多种流体共存时,每一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影响相对率的影响因素有岩石孔隙结构,岩石润湿性,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温度,油水粘度比,界面张影响相对率的影响因素有岩石孔隙结构,岩石润湿性,油水饱和顺序(饱和历史),温度,油水粘度比,界面张力,上覆岩层压力和驱动因素。

3.阐述油藏的驱动能量及油藏驱动类型,并针对国内一油藏进行举例分析。

4. 分别阐述有杆抽油泵在上冲程和下冲程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示意图。

石油工程概论全册简介

石油工程概论全册简介




最后,原油被输送到炼油厂进行加工, 以成品油外输。

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 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地下油气从 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 术的总称。按目前我国石油生产 的专业和管理的门 类划分,石油工程领域覆盖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 和采油工程三个相互独 立又相互衔接的工程领域。 也就是说,石油工程是一个集多种学科、多种工艺 技术和工程措 施于一体的多种工艺技术相互衔接、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综合工程。


常温下不同石油组分的状态
表2-1某一典型的油气烃类组成
成分(碳分子数) 汽油(C4~C10) 煤油(C11~C12) 柴油(C13~C20) 润滑油(C21~C40) 重量百分比 分子类型 31 10 15 20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沥青 重量百分比 30 19 15 6
残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地层油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并溶解有大量的 天然气,其物性与地面原油有很大差别,如粘度、 密度和压缩系数等都大不相同。在油藏开采过程中, 随压力、温度的降低以及油中溶解气的不断释出, 地层油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了解地层油物 性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分析油藏开采动 态、渗流计算及开采工艺设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层的油气不向四周方向运移的圈闭条件也称为保护层。

(二)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石油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油气藏形成 的条件可归结为四个必要条件,即有生油层、储油 层、盖层和保护层,简称之为生、储、盖、保四要 素。

(三)油气藏的类型 按照圈闭条件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 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种主要类型。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案大纲开课单位:石油工程学院执笔人:曾顺鹏适用年级:非石油工程等专业(本专科)教案学时:32学时2009.2.18《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案大纲开课单位:油气田开发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曾顺鹏适用于非石油工程等专业(本专科)教案学时:32学时一、课程简况本课程为非石油工程专业的任选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了解石油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对油气地质、钻井与完井、油气开采原理与工艺、增产工艺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等油气开发过程的基本认识,为拓展专业方向发展打下石油工程背景的学习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有机、无机化学,机械基础及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

开课安排:在学习工程基础课程后开课。

二、教案基本要求为了全面学习石油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地下油气储藏特征、油气井的钻、完井方式及其工艺技术原理,整体上了解油气田开发的基本生产工艺及管理技术,需要引用大量工艺流程、设备和工具的视频图片。

因此,教案条件要求应用多媒体或部分应用多媒体教案。

三、教案内容及要求1.绪论基本内容:本课程研究对象及特点,与本专业的关系,学习方法及教案要求;石油与天然气的用途及国内、国际石油与天然气蕴藏分布;石油与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生产形势。

基本要求: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涉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组成、用途;了解国内和世界石油与天然气蕴藏分布;了解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与学习大庆精神。

重点:石油工程概论的基本内容、方法及其学习特点;石油的用途及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形势。

难点:学习方法的设计。

2.石油地质勘探基本内容: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分及基本性质;油气成因、油气藏及我国的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分及主要性质;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有机成因说,了解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类型以及我国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了解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方法。

石油工程概论第四章 油气井工程2资料

石油工程概论第四章 油气井工程2资料

四、 完井
• 5.完井试油气 • 完井作业的最后工序是试油气。可分成探井试
油气和生产井试油气。 • 探井试油气主要是了解地层的真实情况和生产
能力,为勘探的情况和生产能力做出评价。探 井试油气一般采用分层测试,从下到上,试完 一层封闭一层。如果试油气有生产价值,可保 持该油气井,进行临时弃井作业。
四、 完井
下深:几十米到几百米,通常30~100m; 管外水泥返高: 返至地面。
三、 固井
技术套管(中间套管)的功用 – 封隔洗井液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如漏失层、高 压水层、严重坍塌层; – 封隔非目的层的油气层或压力相差悬殊的油气层。
下深:下至复杂地层以下; 管外水泥返高:返至要封隔的复杂地层100m以上,若为高 压气层,需返至地面。 视具体情况,可以不下,也可以下一层,甚至更多层。
三、 固井
2. 注水泥
(3)注水泥设备和工具
下灰车
供水车
撬装式水泥设备
三、 固井
2. 注水泥
(3)注水泥设备和工具 • 注水泥工具包括:水泥 头、顶胶塞和底胶塞。
底胶塞
三、 固井
2. 注水泥
(4)注水泥工艺流程 装水泥头、循环洗井
放下底胶塞、打隔离液
注水泥浆
压顶胶塞
井筒中替换成洗井液
碰压
三、 固井
• 过油管射孔是将聚能弹串联在一起,通过坐封 后油管柱的内管道,用电缆把射孔弹下到预定 深度射孔。过油管射孔因受油管内径的限制, 射孔弹的直径较小,火力较低,射穿套管后进 入油气层的距离较短,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 制。
四、 完井
• 4.油气井的射孔方法 • 另一种是用油管送射孔弹下井射孔。这种
方法是将事先配好的射孔枪接在油管柱的 下部,下入到井下预定深度,用调整油管 深度的办法使射孔枪的射孔弹对准油气层 的射孔层位,封隔器坐封和装好采油树后, 打开清蜡闸门和总闸门,用投捧或环形空 间如压的办法起爆射孔。油管输送射孔有 许多优点,应用较多。

石油工程概论

石油工程概论

石油工程概论•内容简介:•《石油工程概论》是为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写的教材.全书共分为10章,重点介绍了石油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广泛应用的工艺技术。

内容主要包括油气藏,流体物性及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油田开发设计与动态分析、油气田钻井、固井与完井、采油方法、抽水井增产增注措施、提高采收率技木,油气层保护、油气集输等。

•目录:•第一章油气藏及流体物理性质•第一节石油的生成及油气藏的形成•第二节储集层岩石的物理性质•第三节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第四节流体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第二章油田开发设计•第一节开发方案设计概述•第二节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第三章油气田钻井•第一节钻井设备•第二节钻井液•第三节井眼轨道控制•第四节最优化钻井技术•第四章固井与完井•第一节固井•第二节完井•第三节试油•第五章采油方法•第一节自喷采油•第二节有杆泵采油•第三节潜油电泵采油•第四节螺杆泵采油•第五节水力活塞泵采油•第六节水力射流泵采油•第七节气举采油•第八节排水采气•第六章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第一节水力压裂•第二节酸化•第三节高能气体压裂•第四节物理法增产增注技术•第五节调剖堵水•第六节油井防砂与清砂•第七节油井防蜡与清蜡•第七章提高原油采收率•第一节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第二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第八章油气层损害及保护•第一节油气层损害机理•第二节油气层损害的评价方法•第三节油气层保护•第九章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调整•第一节经验方法•第二节物质平衡方法•第三节数值模拟方法•第四节油田开发调整•第十章油气集输•第一节油气集输流程•第二节油气分离和原油稳定•第三节原油脱水•第四节天然气净化和轻烃回收•第五节含油污水处理•参考文献。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概论4钻井及完井52页PPT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概论4钻井及完井52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概论4钻井及完井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石油工程概论

石油工程概论

⽯油⼯程概论第⼆章1、⽯油的定义:⽯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或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1、什么叫地质作⽤?地质作⽤可分为哪两⼤类?答:由于⾃然⼒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称为地质作⽤。

分为内⼒地质作⽤和外⼒地质作⽤。

2、地壳中分布着哪三⼤类岩⽯?他们之间是如何循环和转化的?答: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油主要存在沉积岩中。

3、地质构造有哪些基本类型?答:4个基本类型:倾斜岩层,褶曲构造,断层,裂缝。

4、什么叫地质时代和地质时代单位?地质时代单位有哪些级别?答:表明地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时间概念叫地质时代。

地质时代单位⽤来划分地球的历史时期。

地质时代单位有五个级别:宙、代、纪、世、期。

5、简述地质时代和地质时代单位之间的关系。

答:地层单位是把对应的地质时代单位代、纪、世改为界、系、统,同时把早、中、晚或早、晚字样改为下、中、上或下、上。

6、什么叫⽣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储集层分为哪⼏⼤类?答:⽣油层:由能够⽣成⽯油和天然⽓的岩层组成的地层。

储集层:具有⼀定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够储存油⽓等流体,并可在其中流动的岩层。

盖层: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避免其中的油⽓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储集层分为3类: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其他类型的储集层。

7、什么叫岩⽯的孔隙度?什么叫含油饱和度?答:孔隙度:储集层岩⽯中孔隙的总体积占岩⽯总体积的⽐值。

含油饱和度:油层中含油体积与孔隙体积的⽐值。

8、什么叫岩⽯的渗透率?什么叫有效渗透率?什么叫相对渗透率?答:渗透率:是岩⽯允许流体通过能⼒的⼀种度量。

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时,岩⽯对其中每种流体的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值。

9、圈闭可以分为哪三⼤类?答: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岩性圈闭。

10、什么叫油⽓运移和油⽓聚集?什么叫油⽓藏?答:油⽓在地层内的任何移动都称为油⽓运移。

油⽓聚集:油⽓在圈闭中聚集,形成油⽓藏的过程。

石油工程概论讲义1-3(120409)

石油工程概论讲义1-3(120409)

1、供给边缘压力不变,圆形地层中心一口井产量公式
qo
2koh(Pe
oBo ln
re rw
Pwf ) s
a
Pr
Pe
rw
re
转化为地层平均压力
qo
2kh(Pr Pwf )
oBo ln
re rw
1 2
s
a
单相油流的流入动态—直线型
2、圆形封闭油藏,拟稳态条件下的油井产量公式
qo
2ko h( Pe
一段气一段液交替出现; 气体膨胀能得到较好的利用; 滑脱损失变小; 摩擦损失变大。
④环流
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 为油环的流动结构。
特点: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相;
摩擦损失变大; 滑脱损失变小; 气体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
⑤雾流
气体的体积流量增加到足够大时, 油管中内流动的气流芯子将变得很粗, 沿管壁流动的油环变得很薄,绝大部分 油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
绪 论—采油工程的定义
油田开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采 油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施的核心。
什么是 采油工程?
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 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 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绪 论—采油工程系统的组成
● 油藏:具有一定储存和流动特性的 孔隙或裂缝介质系统。
●人工建造系统:井底、井筒、井口装 置、采油设备、注水设备以及地面集输 、分离和储存设备等。
影响流型的因素: 气液体积比、流速、气液界面性质等。
① 纯液流 当井筒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溶解在原
油中,产液呈单相液流。
②泡流
井筒压力稍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气开始从 油中分离出来,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

《石油工程概论》期末试题(含答案)

《石油工程概论》期末试题(含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概论》期末试题答案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深井、超深井;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4500~6000米的井;超深井是指完钻井深为6000米以上的井。

深井、超深井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2.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压力。

3.地层破裂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使地层产生破裂的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4.井斜角;井斜角: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5.井斜方位角;井斜方位角:井眼轴线上某点切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以正北方向为始边。

6. 岩石可钻性岩石可钻性: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钻头规格、类型及钻井工艺条件下岩石抵抗钻头破碎的能力。

7.岩石各向异性;岩石各向异性:岩石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8.机械钻速;机械钻速:单位纯钻时间内的钻头进尺数,以米/小时表示。

9.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指钻井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孔隙压力的钻井,即p b p p。

10.地层油等温压缩系数;地层油等温压缩系数:温度一定,单位体积地层油随着压力的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11.地层油溶解气油比;地层油溶解气油比: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油中溶解的气量,m3/m3。

12.地层油体积系数;地层油体积系数: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是指原油在地下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14.岩石有效渗透率岩石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又称相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流体性质及其数量比例有关。

15.蒸汽吞吐;蒸汽吞吐:在本井完成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连续过程,从注蒸汽开始到油井不能生产为止,即完成一个过程称为一个周期。

16.蒸汽驱;蒸汽驱:按一定井网,在注汽井连续注汽,周围油井以一定产量生产。

石油工程概论复习知识点

石油工程概论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石油是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的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为主,并含有少量杂质的复杂化合物;2.原油是石油的基本类型,存在于地下储集层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成液态;3.石油用途:作为能源,化工原料,其他用途润滑油,沥青,石蜡4.国内外使用形势论述①煤油时代②汽油时代③燃料和化工原料时代第二章石油地质5.地球内部结构:①内圈:地壳,地幔,地核;②外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6.地质作用定义: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热能、重力能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动能所引起;②外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引起的,是指由于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引起的温度、风、雨水、河流、地下水、生物德尔活动变化,对地表岩石进行风华剥蚀,继而搬运和沉积,促使地表不断夷平,改变地表面貌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0.岩石:①岩浆岩②沉积岩占地壳总体积的5%,但是99%的石油天然气在此③变质0.地质构造:①倾斜岩层②褶曲构造③断层④裂缝0.油汽生成①有机成因说:石油和天然气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沉积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②无机成因说:石油是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由无机碳和氢经过化学作用而形成;0.储集层和盖层: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够储存油气等流体,并可在其中流动的岩层称为储集层;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和渗透性;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避免其中的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具备不渗透性,盖层的好坏直接影响油气在储集层中的聚集和保存;0.储集层分类:①碎屑岩储集层②碳酸岩储集层③其他岩石变质岩,岩浆岩0.孔隙度:储集层岩石中孔隙的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比值;0.渗透率: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一种量度;0.含油饱和度:孔隙里含油、气和水,油层空隙里含油体积与空隙体积的比值叫含油饱和度;0.圈闭:指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储集遮挡油气使其聚集的场所;储集层盖层遮挡物0.圈闭分类:①构造圈闭②地层圈闭③岩性圈闭0.油气藏类型:①按日产量:高产油气藏、中产油气藏、低产油气藏和非工业性油气藏;②根据油气藏形态:层状如背斜油气藏、块状、不规则油气藏;③根据烃类组成:油藏、气藏、油气藏、凝析气藏、④根据圈闭成因: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0.油气构造:上-气;中-油;下-水0.润湿性:指存在两种非混合相流体时,其中某一相流体沿固体表面延展或附着的倾向性; 0.溶解汽油比:通常把某一压力、温度下的地层原油在地面进行脱气后,得到1m3地面原油时所分出的气体体积称为该压力、温度下地层原油的溶解气油比;0.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0.地温梯度:在地壳的常温带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升高的摄氏度;0.地温级度:地温每升高1℃时,所需加深的地层深度;0.地下温度影响因素:①岩石热导率不同②地下水的循环③局部构造影响P450.油气储量分类:①地质储量最大②可采储量最小P450.按容积法计算原油储量P470.油气储量评价标准:①流度②地质储量丰度③油气产能大小④储集层埋藏深度P49第三章石油勘探0.勘探目的:寻找油气田0.勘探程序:①调查②勘探P550.勘探过程①区域勘探②工业勘探P550.勘探方法P56①地面地质法②地球物理勘探法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主要方法③地球化学勘探法④钻井勘探法0.地球物理测井P60地球物理法: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电法测井、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第四章石油开发0.油气田开发P66油气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从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气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气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长期生产,直至生产结束;0.油气田开发设计P67①进行油气藏描述,建立油气藏的实际地质模型②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③合理划分开发层系④部署井网⑤确定油气田合理的开发速度和生产水平⑥采用油气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各种开发方案进行计算,以便对比各项开发指标⑦确定油气田钻采工艺及测井技术⑧结合地面设施,全面进行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和对比,选择出最佳的开发方案⑨制定方案实施细则0.采出程度:指油田某时刻积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反映油田储量的采出情况百分数0.采收率:油田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0.注采比:注入量与采出量之比0.水油比:产水量与产油量之比,单位m3/t,每采出一吨油要采多少水0.原始地层压力:开发前从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用于衡量油田的驱动能量和油井的自喷能力0.流动压力: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0.采油压差:油井关井时,油层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当油井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突然下降,由于油层内的压力仍然很高,所形成的压力差;0.渗流:油气通过储集层多孔介质的流动P710.渗流参数:渗流速度,渗流形式,边界压力与井底压力P720.渗流过程中的力:动力:流体重力、岩石及流体弹力;阻力:惯性力、粘滞力;毛管压力0.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物理模型P74:地层是均匀、水平、等厚、不可压缩且各项同性的;流体是单相、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0.试井作用:P77①确定原始地层压力和平均地层压力;②确定流体在地层内的流动能力,即流动系数等;③判断完井效率、油井实施增产措施的效果,如酸化和压裂的效果;④探边测试,了解油藏边界的性质,如断层、尖灭和油水边界等;⑤探测井与井之间的地层连通情况;⑥估算油井的单井控制储量;0.划分开发层系原则:P79①同一层系内各油层的性质应相近,以保障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②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确保达到较高的经济指标;③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的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④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应考虑当前的采油工艺技术水平;⑥同一油藏的相邻油层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0.油井开发方式P80:①利用天然能量开发:弹性能量开采,溶解气能量开采,气顶能量开采,水压驱油能量开采☆②保持压力开采:人工注水P81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点状注水人工注气0.开发方式选择P84:既要合理利用天然能量又要又要有效的保持油藏能量,确保油田具有较高的采油速度和较长的稳定时间;0.开发方案调整P85:①目的:调整能使油田的层系、井网、注采系统、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技术政策和措施更加适应油田的地质情况和不断变化的地下动态;②调整内容P86:层系调整,开发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注采井别的调整;第五章石油钻井0.国际上常把石油产量和钻井深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水平的主要标准0.现代钻井工艺技术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发展:①提高钻井速度,降低生产成本;②保护生产层,减少油气层的污染和损害③改善固井、完井技术,适应采油要求,延长油气井寿命0.钻井技术进步要速度,要质量,要经济效益;安全,高效,优质,追求吨油成本最低;0.钻井方法:①冲击钻井方法:又称顿钻、“中国式”钻井,井口敞开,无控制装置,钻井间断,进展慢②旋转钻井方法:又称转盘钻,钻井速度高,适应多种复杂情况,世界上广泛使用0.钻头类型及特点①刮刀钻头:最早使用,构造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转松软的地层,有较高机械钻速和钻头进尺;不适合钻硬且研磨性高的地层;②牙轮钻头:最广泛使用,牙轮钻头旋转时具有冲击,压碎和剪切破碎岩石作用,牙齿与井底的接触面积小、比压高,工作扭矩小,工作刃总长度大,适用于多种性质岩石;③金刚石钻头:结构简单,近年来金刚石钻头品种增大,适使用范围扩大,从极软地层到极硬地层均可使用,并取得满意的效果;0.钻井液作用:①清洗井底,携带岩屑②冷却和润滑钻头、钻柱③形成泥饼,保护井壁④控制和平衡地层压力⑤悬浮岩屑和加重剂⑥提供所钻地层的有关资料⑦将水功率传给钻头⑧防止钻具腐蚀0.钻井液的性质:一般用密度,粘度,切力,失水量,泥饼,PH值,稳定性,胶体率,汗盐含砂量等项指标来表示钻井液性能的好坏;0.井斜控制:井斜控制的标准为井眼曲率不大于3°/100m,其它因地区不同而定;0.井内压力控制P101☆0.固井技术P105☆①固井作业:在井眼内下入套管柱,并在套管柱与井壁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进行封固的作业过程;②固井技术的主要内容:套管柱设计和柱水泥工艺③固井目的:为了加固井壁,保证继续安全钻进,封隔油层、气层和水层,确保勘探期间的分层试油以及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合理的油气生产,0.完井定义:是钻井工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钻开生产层、确定完井方法、安装井底和井口装置以及试油投产;一口井投产前的工作称为完井0.井底完成方法:①眼完井法:一般只适用于岩层坚硬致密且无油、水、气夹层的单一油气单元②孔完井法:目前最广泛的方法,在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中都可采用③割缝衬管完井法:多用于出砂不严重的中粗砂岩油气层,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④砾石填充完井法:在直井、定向井中都可采用,但在水平井中慎用;第六章采油方法0.采油方法是指将井底的原油举升到地面所采用的方法分类:①自喷采油法:依靠油层本身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的方法②人工举开法或机械采油法:借助外界补充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的方法气举采用、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0.气举采油:是从地面将高压气体注入油井中,降低油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降低井底流压的一种机械采油方法;利用气体的膨胀能举开井筒中液体,使停喷、间喷或自喷能力差的油井恢复生产或增强生产能力;0.气举采油分为: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0.泵举:补充机械能①利用抽油杆传递能量:常规有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②利用电缆传递能量:电动潜油离心泵、电动潜油螺杆泵③利用液体传递能量:水力活塞泵、射流泵、涡轮泵0.采油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油量,反映油层性质,流体参数,完井条件,泄油面积等条件的综合指标;PI0.表皮因子:与油井的完善程度有关;0.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IPR曲线P1200.原油从井底流至井口,是油井生产的第二个流动过程,气、液在垂直油管中的分布形态称为两相流的流动型态:泡流、段塞流、过度流、环雾流0.有杆泵采油:利用特殊结构的井下泵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法0.抽油装置: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又称深井泵0.抽油泵主要部件:工作筒、柱塞、游动阀、固定阀0.柱塞上下移动一次称为”一个冲程”,也称为”一个抽汲周期”第七章系统方向思考题打五角星的貌似是传动也说过的0.为什么要对油田进行注水注水是最重要的油田开发方式,是在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措施;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注水是油田稳产、增产及维持正常生产的前提0.☆注入水水质的基本要求 P161:水质稳定,不与地层水反应生成沉淀;不使油层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低腐蚀,低悬浮;混合水源应保证其配伍性好;①控制悬浮固体②控制腐蚀性介质③控制含油量④控制细菌含量⑤控制水垢0.水处理措施:沉淀-过滤-杀菌-脱气-除油-曝晒0.☆吸水指数:注水井指示曲线斜率的倒数就是吸水指数,表示注水井单位井底压差下的日注水量,秒速注水井单井或单层的吸水能力;单位油层上的吸水指数称为比吸水指数或每米吸水指数;日注水量与井口注入压力之比称为视吸水指数;0.吸水剖面:指的是水井各个层位对于注入水的分配比例0.☆破裂压力梯度:为某点破裂压力与该点深度的比值;用途:根据破裂压力梯度αF可以大致估算压裂裂缝的形态;若αF<~m,形成垂直裂缝若αF>~m,形成水平裂缝0.压裂液的类型:①按不同阶段所起作用: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②按性质: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化压裂液,泡沫压裂液,酸基压裂液0.支撑剂的性能要求P172六点:①0.裂缝导流能力:是指在储集层闭合压力作用下,裂缝输送储集层流体的能力,通常以填砂裂缝渗透率Kf与裂缝宽度w的乘积表示;其大小直接影响水力压裂的增产效果0.☆酸化工艺及各自原理P177:①酸洗②☆基质酸化③压裂酸化0.☆油井增产措施:注水,水力压裂,酸化0.注水增产原理:注水是一种二次采油方法;通过向地层注水,将地下原油驱替到生产井,增加一次采油后原油的采收率;注入水发挥驱替原油和补充地层能量的双重作用,促使油井产更多原油;0.☆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及各自原理:P189 图7-180.酸压:压裂酸化简称酸压,是在高于岩石的破裂压力下将酸液挤入储集层,压开裂缝;酸液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0.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P1590.提高采收率方法:对裂缝表面进行非均匀刻蚀,形成流动沟槽,减小渗流阻力,从而使油气田增产;0.0.0.0.7.油主要在哪里:9.哪些构造存油,不存油,生油,10.油气藏的形成那种两种,那种广泛11.哪些生油层,哪些盖层,哪些储集层14.油气运移:油驱,水驱,气驱16.虹吸力,阻力,动力18.储量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原理20.油气层压力与温度22.地下温度影响因素23.地质储量24.可采储量26.石油勘探手法:27.石油勘探步骤:28.石油勘探哪些方法,对应结果30.石油开发过程,计划,钻进,作用39.位置45.井斜控制:46.井内压力控制:51.注气怎样减少功率消耗,启动压力59.临界压力61.贾敏效应:62.完善井,超完善井,不完善井名词解释53填空20判断151选择101简答56论述16+18。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标准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标准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2197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钻井技术授课单位:石油系煤层气教研室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孙建华 2012 6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石油工程概论》是钻井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系统介绍石油地质、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石油钻井、采油方法、油井增产原理、油品储存与运输等内容。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基础课程后开设的课程,设置在这个专业二学期,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课程基本理念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本课程系统学习地质作用的知识,组成地球的三类岩石、油气藏的形成与富集;会识别油气藏的类型,油气勘探的任务、程序与勘探方法;掌握油气开采的方法、设备,油气开发方案的编制。

油气钻探的设备、钻具、钻井液的相关知识,现场应用的钻井技术。

明确油田稳产高产的原理与技术,最低损耗的进行油品输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知油气从勘探到生产直至输送的各个工作过程。

最终目标:提高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现场职业岗位标准选取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过程及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据此,本课程共设计了七个学习情境33项学习任务,排序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得认知规律:学习情境一石油地质分析学习情境二石油勘探学习情境三石油开发学习情境四石油钻井学习情境五采油技术学习情境六油井增产学习情境七油品保存与运输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按照油田生产现场,本专业岗位群所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实施项目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做”合一,体现“做、中、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石油工程概论》题集

《石油工程概论》题集

《石油工程概论》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5分)1.石油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天然气开采技术B. 煤炭加工利用C. 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生产D. 核能利用答案:C解析:石油工程主要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油气田的勘探、钻井、采油、油气集输与加工等。

2.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石油勘探阶段的主要技术?A. 地震勘探B. 钻井技术C. 重磁电勘探D. 油气层测试答案:D解析:油气层测试通常属于开发阶段,用于评估油气层的产能和性质,而地震勘探、钻井技术和重磁电勘探则是勘探阶段的主要技术。

3.在钻井过程中,泥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冷却钻头B. 携带岩屑C. 增加钻速D. 润滑钻杆答案:B解析:泥浆在钻井过程中主要起到携带岩屑、冷却钻头、润滑钻具等多种作用,但其中携带岩屑是其最核心的功能,有助于保持井眼清洁,防止堵塞。

4.石油储量的分类中,哪一类储量的可靠程度最高?A. 预测储量B. 可能储量C. 证实储量D. 概算储量答案:C解析:证实储量是指通过详细勘探和评价,已有足够的地质和工程资料证实,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的油气数量,其可靠程度最高。

5.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注水驱油C. 化学驱油D. 热力采油答案:B解析:注水驱油是一种常用的二次采油方法,通过向油层注水增加地层压力,推动原油向生产井流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6.石油炼制过程中,哪个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分离不同沸点的组分?A. 蒸馏B. 催化裂化C. 加氢精制D. 延迟焦化答案:A解析: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分离出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是石油炼制中最基本的分离过程。

7.下列哪种设备是钻井平台上用于防止井喷的关键设备?A. 防喷器B. 泥浆泵C. 钻井马达D. 钻杆答案:A解析:防喷器是钻井过程中用于控制和防止井喷事故的重要设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封闭井口,防止地层流体无控制地喷出。

石油工程概论(整理)

石油工程概论(整理)

第二章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1.石油的成分:烷烃( C5~C16 )、环烷烃、芳香烃组成2.天然气的分类:矿藏(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or汽油蒸汽含量(富气,干气)or硫含量(酸气,净气)3.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气液两相共存的压力。

4.泡点压力:在一定温度下,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5.露点压力:在一定温度下,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6.溶解油气比:用接触脱气法得到的地层原油溶解气量的标准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的体积之比。

7.地层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Vf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Vs之比,又称原油地下体积系数。

8.地层原油两相体积系数: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的气体的总体积与地面脱气原油体积之比。

9.地层原油压缩系数: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地层油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也可以理解为:压力每降低1MPa,1m3地层原油体积的膨胀值。

10.影响溶解油气比(油气性质:油气密度差异越小,溶解汽油比越大;压力:(图);温度:T升高,Rs降低)、地层原油体积系数(组成:轻倾组分所占比例增大,Bo增大;溶解汽油比:Rs增大,Bo增大;油藏温度:T增大,Bo增大;油藏压力:当P<Pb,P增大,Bo增大,当P>Pb,P增大,Bo减小,当P=Pb,Bo=Bomax)、地层原油压缩系数(组成:轻倾组分所占比例增大,Co增大;Rs:Rs增大,Co增大;温度:T增大,Co增大;压力:P增大,Co减小)、地层原油两相体积系数()、原油粘度等的因素(组成:;Rs:Rs增大,粘度下降;温度:T升高,粘度下降;压力:图)。

第3章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1.孔隙度:指岩石孔隙体积Vp与岩石外形体积V r之比。

孔隙度用Φ表示2.绝对孔隙度Φa和有效孔隙度Φe3.流体饱和度:单位岩石孔隙体积中某种流体所占的比例。

4.采收率5.岩石的压缩系数:油藏压力每降低1MPa,单位体积油藏岩石内孔隙体积的变化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自喷采油
1、自喷采油的定义
利用油层本身的能量将油举升到地面的方式。
2、自喷采油的特点
井筒和地面设备简单。
自喷井的四种流动过程 主 要 内 容
油井流入动态
井筒内气液两相流动
第一节 自喷采油
一、自喷井流动过程:
1、自喷井生成过程中,原油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要经过四个流 动过程:
(1)从油层到井底的地下渗流; (2)从井底到井口的垂直管流;
特点: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
气体以很高的速度携带液滴喷出井口;
气、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 气相是整个流动的控制因素。
第一节 自喷采油
小结:
油井生产中可能出现 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 纯油(液)流、泡流、段塞 流、环流和雾流。
实际上,在同一口井
内,一般不会出现完整的
流型变化。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一、油气的化学组成 二、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三、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四、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第二节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一、油藏岩石的孔隙度 二、油藏流体饱和度 (油藏流体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 三、油藏岩石的压缩系数 (油藏岩石的压缩系数、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四、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达西定律、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a—停产时;b—环形液面到达管鞋;c—气体进入油管
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 系。是采油工程与油藏工程的 衔接点。通过油井流入动态研 究,为采油工程的下一步工作 提供依据。
第一节 自喷采油 二、自喷井流入动态
1、油井流入动态曲线(IPR曲线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Curve ) 改变油井工作制度, 当油井稳定生产后,测 得 3 ~ 5 个稳定工作制度 下的产量及其流压,便 可绘制IPR曲线。再根据 IPR曲线求取。
二、自喷井流入动态
2、采油(液)指数(J) 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日产油(液)量,反映油层性质、厚度、 流体物性、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有关的综合指标。
J的确定
改变油井工作制度,当 油井稳定生产后,测定一 系列流压与产量值绘成一 条直线,该直线斜率的负 倒数即为采油指数J。
第一节 自喷采油 三、自喷井多相垂直管流
人工举升采油 (机械采油) 深 井 泵 采 油
气 举 采 油
有杆泵采油 无杆泵采油
第四章
自喷与气举采油技术
概述
1、采油方法
采油方法是指将流入井底的原油采到地面所采用的工艺方法 和方式。
2、采油方法分类
采 油 方 法 分 类
自喷采油
利用油层自身能量将 原油举升到地面的采 油方式。
人工举升采油
人工给井筒流体增加 能量将井底原油举升 至地面的采油方式。
回 油 套 压 压 压
(3)经油嘴流出井口的嘴流;
(4)通过井口地面出油管线流至 集油站分离器的水平管流。
井底流压 油藏压力
地面出油管线中的压力损失=Ph-Psep 嘴损=Pt-Ph 油压Pt 套压Pc 穿过地面 油嘴的压 力损失 井筒中的压力损失= Pwf-Pt 油藏压力Pe 回压Ph 分离器压力Psep
三、IPR曲线,产油(液)指数
1、表示产量与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
2、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液)量。
复习提要
四、气举采油 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混合,利用气 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 连续气举 间歇气举 气举启动压力:当环形空间内的 液面达到管鞋(注气点)时的井 口注入压力。
井底流压Pwf
油藏中的压力损失=Pe-Pwf
生产压差+井筒损失+油嘴损失+地面管线损失 完整的自喷井生产系统的压力损失示意图
P 总 P 生 P 井筒 P 管线 嘴 P
油井自喷生产的条件
Pe P总
第一节 自喷采油 二、自喷井流入动态
1、油井流入动态曲线(IPR曲线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Curve ) 表示产量与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简称IPR曲线。
气举定义:利用从地面向井筒注入高压气体,将原油举升至地面
的一种人工举升方式。
优点: 井口和井下设备比较简单
缺点: ①必须有足够的气源;
②需要压缩机组和地面高压气管线,地面设备系统复杂; ③一次性投资较大;
④系统效率较低。
适用条件:高产量的深井;气油(液)比高的油井;定向井和
水平井等。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油藏储量
已知某油藏,含油面积A(学号第3第4位数)Km2,平均有效厚
度h(学号第9第10位数)m,平均有效孔隙度φ(学号第1第2位
数),平均含油饱和度50%,原油体积系数1.2,原油密度 0.84g/cm3,请利用容积法计算其地质储量。 例:2010091207
φA
h
油藏部分复习提纲
第二章 油藏流体及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自喷采油
④环流
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
环的流动结构。
特点: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相;
摩擦损失变大;
滑脱损失变小; 气体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
第一节 自喷采油
⑤雾流
气体的体积流量增加到足够大时,油
管中内流动的气流芯子将变得很粗,沿管
壁流动的油环变得很薄,绝大部分油以小
油滴分散在气流中。
1、流动型态(流动结构、流型): 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 影响流型的因素: 气液体积比、流速、气液界面性质等。
① 纯液流
当井筒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溶解在原 油中,产液呈单相液流。
第一节 自喷采油
②泡流
井筒压力稍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气开始从 油中分离出来,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
滑脱现象: 混合流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流体间的密度差异, 引起的小密度流体流速大于大密度流体流速的现象。 实质:液相的流动断面增大引起混合物密度的增加。
期间在井筒内聚集的油层流体段塞升
至地面,从而排出井中液体。
适用条件:油层供给能力差,产量低的油井。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二、气举启动
(1)启动过程
①当油井停产时,油管和套管内的 液面处于同一高度,当启动压缩机
向油套环形空间注入高压气体时,
环空液面将被挤压下降。
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a—停产时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②如不考虑液体被挤入地层,环空
中的液体将全部进入油管,油管内 液面上升。随着压缩机压力的不断 提高,最终达到启动压力。
气举启动压力:当环形空间 内的液面达到管鞋(注气点) 时的井口注入压力。
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b—环形液面到达管鞋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③当高压气体进入油管 后,由于油管内混合液 密度降低,液面不断升 高。最终,液流喷出地 面,井底流压随着高压
一、气举采油原理
依靠从地面注入井 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 出流体在井筒中混合,
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
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
将流到井内的原油举升
到地面。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气举分类(按注气方式分)
连续气举 将高压气体连续地注入井内,排出
井筒中液体。 气举
适用条件:供液能力较好、产量较高的油井。
间歇气举 向井筒周期性地注入气体,推动停注
特点:气体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 气体主要影响混合物密度,不影响摩擦阻力; 滑脱现象比较严重。
第一节 自喷采油
③段塞流
当混合物继续向上流动,压力逐渐降低,气体不 断膨胀,小气泡将合并成大气泡,直到能够占据整个 油管断面时,井筒内将形成一段液一段气的结构。 特点:气体呈分散相,液体呈连续相; 一段气一段液交替出现; 气体膨胀能得到较好的利用; 滑脱损失变小,摩擦损失变大。
气体的进一步注入,也
将不断降低,最后达到 一个协调稳定状态。
气举井(无阀)的启动过程 c—气体进入油管
第二节 气举采油原理
复习提要
一、自喷井生成过程中,原油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要经过四个流动过程: (1)从油层到井底的地下渗流; (2)从井底到井口的垂直管流; (3)经油嘴流出井口的嘴流; (4)通过井口地面出油管线流至集油站分离器的水平管流。 二、多相垂直管流 油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 纯油(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Pr Pwf Cq Dq2
Vogel 曲线
qo qo max Pwf 1 0.2 0.8 P Pr r Pwf
2
第一节 自喷采油
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的骤
已知地层压力和一个测试点:
a.计算 qo max
qo max [1 0.2 qo test Pwf test Pr Pwf test 0.8 P ] r
油藏部分复习提纲
第三章
第一节
油藏储量和开发机理
油气储量
储量定义、储量分级、储量计算 第二节 油藏的驱油能量和驱动方式 油藏驱动方式 注水方式 开发方案内容及调整内容
采油工程部分内容
采 油 方 法 分 类
自喷采油 利用油层自身能量将 原油举升到地面的采 油方式。 人工给井筒流体增加 能量将井底原油举升 至地面的采油方式。
2
b.给定不同流压,计算相应的产量:
Pwf Pwf qo 1 0.2 0.8 P Pr r
2
qo max
c.根据给定的流压及计算的相应产量绘制IPR曲线。
第一节 自喷采油
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的步骤
第一节 自喷采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