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第一课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全国通用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1地理条件农业布
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东北农业区可划分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
产区、畜牧业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答案
核心归纳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玉米、大豆、小
麦和水稻等作物
主要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土层深 厚、肥沃,水热条 件配合好
-3.6 ℃ 355mm 4.9 ℃ 881mm 6.8 ℃ 361mm -0.4 ℃ 630mm 3.6 ℃ 523mm
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 解析 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小于400 mm,故对应Ⅰ或Ⅴ,又因①地年均温
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Ⅴ,③地对应Ⅰ。②地年降水量为881 mm,较
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答案
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降水量相差不大,农业类型却有所区别,原因 是什么? 答案 松嫩平原耕作农业和畜牧业均有分布,
而三江平原只有耕作业,这是因为三江平原 上有多条河流汇集,低洼过湿,不适合牧草 的生长和牧业的发展。通过对沼泽的整治和 改造,三江平原可以成为优质的粮食作物生 产基地。
答案
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答案 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答案
3.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 优势,为什么?
答案
核心归纳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地理因素
气候 自
地理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最主要因素是
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一课时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特点教材第62页活动分析几个地区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向,目的是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
在诸多因素中,主导因素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邻近港澳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1)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棉花品级及产量高。
棉花是喜光作物,光照条件好对棉花开花结铃、纤维积淀以及吐絮十分有利,棉花蕾铃脱落少、烂铃少,纤维洁白有光泽,品级高且含水量低。
(2)气温日较差大,棉花经济系数高。
棉花生长期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的形成及经济产量的形成,棉花容易获得高产。
(3)病虫害少,降低了成本。
(4)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棉花经济效益高。
(5)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另外,新疆棉花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棉花生产有了气象服务方面的可靠保证。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需求,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粤海铁路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的市场。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外城市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教材第64页活动1.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生长,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学业达标读图,完成1~2题。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___自___然__地__域__完整,___农__业__生___态__类__型__多样
地位 我国重要的__商___品__粮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①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__湿__润__、__半__湿__润__季__风____气候区。冬季 __寒__冷____,夏季__温__暖____,无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 000毫米,雨热 同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背景,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结合区域认知说明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
。
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2.掌握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农
设的条件和生产特点。
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 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 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每年向国家 提供商品粮3 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 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C.海陆位置 D.季风
【解析】 第(1)题,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小于400 mm,故对应Ⅰ或V,又因 ①地年均温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V,③地对应Ⅰ。②地年降水量为881 mm ,较丰富,对应Ⅲ,④地年均温较低,对应Ⅳ,则⑤地对应Ⅱ。第(2)题,②③ 两地分别对应Ⅲ、Ⅰ,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故其降水差异明显与纬度无 关。
西部草 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____生__态__农__业__和舍饲畜 原区 牧业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思考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简述其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基本需求。
另外,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
二、农业发展方向 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3.发展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探究点一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2.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水稻、玉米、小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林业和
特产区 兴安岭、长白 山区;鹿茸、人参—长白山区;柞蚕 形起伏,降水
山区
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苹 较多
果梨—延边;苹果—辽南地区
西部高原、松
草地广阔,有
畜牧业
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的三河
嫩平原西部及
良好的半农半
区
地区;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
部分林区草地
牧饲养条件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2)题。
提示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依据: □01 气候 、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 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 □02 生产方式 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 业作 区农主 B主三要 要江分 农平布 作原区 物、: :C平辽□0原河4 地玉平区米原,包、括 大A豆□0、3 小松麦嫩、平水原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 D □05 大兴安岭 、E 小兴安岭、F □06 长白山 。 (3)畜牧业区:□07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
地区可以种植冬小麦,因此说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只能在夏季进行不准
确。东北地区耕作制度受□04 热量条件限制,多为一年一熟。
[答案] (1)A (2)D (3)A
思维流程
答案
[方法指导] 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基本关系 (1)气候与农业:热量条件是影响耕作制度的关键因素;湿润半湿润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光照充足、昼夜温 差大、作物生长周期长,农产品品质高。 (2)地形与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3)土壤和水源: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灌溉水源是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 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水域广阔的地 区有利于发展渔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我
国 地理 东 条件 北 区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 ,人均耕地多
域
农
业 农业布 发 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展
畜牧业区
读下图,回答1-2题。
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 ( D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
农
工
牧
促
兴
农
工
牧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
方便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活动:分 析各地区 发展特色 农业的地 理条件
1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
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新疆南部建设成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2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
二、农业布局特点
地域性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1 耕作农 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业区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
盆地;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
集中
评价东北地区适合水稻种植的条件:
A 种植作物品种有限,仅能种 A 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
B 只能一年一熟
B
C 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
牲畜的防寒问题
C
D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 物的生长和收成。降水季节
变率大,易产生水旱灾害。 D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 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 积累,农作物品质较好; 农作物病虫害较少,农产 品品质高
高中地理第4章第1节第1课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布局。
措施。
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农 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
业布局
01
自主预习固根基
一、地理条件
『自主学习』
1.范围:A 01 __黑__龙__江___、B 吉林、C 02 __辽__宁__三省和 D 内蒙古自治
区东部。 2 . 地 位 : 我 国 重 要 的 03 __商__品__粮__基__地_____ 、 林 业 生 产 基 地 和 04
答案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正是
依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生 主要分布 产区域 区
主要产品及分布区
生长条件
平原地区,玉米—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水稻— 地形平坦,水源充
主要包括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 足,土壤肥沃,夏 耕作农
[教材 P62 活动] 1.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病虫害少,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 3.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国 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 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④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东北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解析 答案
2.有关东北农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松嫩平原西部地形平坦,是耕作农业区 B.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C.辽宁省水源短缺,不是水稻重要产区 D.地形和气候差异是东北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解析 松嫩平原西部是重要的畜牧业区,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 区,辽河流域的大型灌区是水稻的重要产区,地形和气候差异是东北农业 生产地区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共17张PPT)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双流区 黄水镇
10km
正兴镇
永安镇
兴隆镇
太平镇
合江镇
煎茶镇
三星镇 籍田镇
大林镇
太平镇:枇杷 合江镇:草莓 三星镇:樱桃 大林镇:梨子、椪柑 籍田镇:西瓜、桃子 煎茶镇:西瓜 兴隆镇:玫瑰、草莓 正兴镇:宝石梨 永安镇:红提
(2)简析双流农业特点的形成原因。(8分)
靠近成都市区,市场需求量大;水果生产利润 高;交通运输便利;政策支持。
一、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述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 响。
工业:机械化和市场。 交通:外向型农业。 人口密度低:大农业(大规模经营)。
大规模、多种经营、绿色、商品农业
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的思路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社会经济条件 扬长补短
科技
方向
二、双流农业的发展
二、双流农业的发展
成都市
彭镇 双流区 黄水镇
10km
正兴镇
永安镇
兴隆镇
太平镇
合江镇
煎茶镇
三星镇 籍田镇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第一课时)
(3)土壤肥沃 )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 量为2.5%~7.5 2.5%~7.5%, 量为2.5%~7.5%, 全氮含量为0.15 0.15%~ 全氮含量为0.15%~ 0.35%, %,是我国耕层 0.35%,是我国耕层 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 量最高的土壤。 量最高的土壤。肥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思考: 思考:东北地 区年降水量和 年平均气温分 布呈现什么规 律?
降水量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 递减
农业布局特点
热量 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水分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条
件
2.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 耕作制度和生产 季节等。而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两方面,对农业的影响 也分有利和不利影响。如下表所示:
有利影响 温带湿 润、半 气 不利影响
①夏季温暖,基本上可以满足 ①热量不足,只 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②夏季 能一年一熟;② 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 农作物生长还容 品质好;③冬季寒冷,病虫害 易受到低温冷害 少,有利于绿色生产 的影响
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 出。依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 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生 主要分布
产区域 区 平原地 区,主 要包括
主要产品及分布区 玉米——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生长条件
自
然 条 件 土壤
地貌
自 然 条
气候
大部分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雨热同季 林地面积广,森林资源蕴藏量大,林业发展潜力 大;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
件
社 会 经 济
资源
工业 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 基础 化肥等,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通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商品农业提供 联系 必不可少的条件 开发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 历史 规模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第 1 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特点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学会分析不同地区农 业生产条件。 2.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点一
全国通用版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1地理条件农
课时1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学习目标]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结合材料,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一、地理条件、黑龙江.范围:1BA三省及D吉林、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辽宁C.地位:我国重要的2商品粮基地生产基地。
畜牧业、林业生产基地和3.自然条件(1)气候:高原地形:(2)、,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平原山地、土壤:(3)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判断1.东北地区的范围为东北三省。
(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
(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依据:、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气候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A 松嫩平原、 B 三江平原、C 辽河平原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
长白山F 小兴安岭、E 、大兴安岭D 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2)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
、松西部高原畜牧业区:(3)探究点一 地理条件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下面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
读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条件?答案土地资源辽阔,土壤肥沃;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机械工业发达。
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答案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3.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答案劣势主要表现为:(1)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东北地区—地形
东北地区—植被
东北地区—土壤
耕作农业区
积温 年降水量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耕作 农业区
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 玉米:普遍,由南向北减少 小麦、大豆:由南向北增加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 1 期,适合桑树和甘蔗的生长;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水域面积大,适合发
展水产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工业 塘泥、蚕沙、蚕蛹、缫丝废水、滤泥、蔗叶 2 各产业生产稳定,成本降低。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自然、社会经济) ↓
农业布局的特点 ↓
存在的问题 ↓
今后的发展方向
气候
自 然
土壤
农 业
条
地形
件
水源
区 位
利用、改造
市场
生产技术
社 会
交通
经
济
政策
条
劳动力
件
发展、变化
东北地区概况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 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 东部地区。
作物生长期:也称生长周期,指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纬 度越高,气温越低,作物生长期越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受热量条件的限制,一年一熟且作物生长周期较长,相 对而言农闲时间比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 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副业、工业、 商业等,从而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自主学习』一、地理条件1.范围:A □01黑龙江、B 吉林、C □02辽宁三省和D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03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04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2)地形:E □08高原、F □09平原、G □10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11黑土、□12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13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自我探究] 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提示 劣势主要表现为:(1)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并且只能一年一熟。
(2)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影响农作物生产。
(3)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优势主要表现为:(1)冬季时间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
(2)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3)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依据:□01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02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A □03松嫩平原、B 三江平原、C 辽河平原主要农作物:□04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05大兴安岭、E 小兴安岭、F □06长白山。
(3)畜牧业区:□07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
[自我探究] 东北地区西部高原畜牧业和农区舍饲养畜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 形成的主导因素:西部高原畜牧业——广阔的天然草原牧场;舍饲养畜业——市场、饲料。
经营方式:西部高原畜牧业——天然放牧;舍饲养畜业——人工养殖。
『自我反馈』1.有关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低,作物病虫害少 ②冬季积雪多,有利于减轻春旱 ③气温低,冻土发育,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④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 B解析 东北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有关东北农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松嫩平原西部地形平坦,是耕作农业区 B .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C .辽宁省水源短缺,不是水稻重要产区D .地形和气候差异是东北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答案 D解析 松嫩平原西部是重要的畜牧业区,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辽河流域的大型灌区是水稻的重要产区,地形和气候差异是东北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周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机械化水平高低与农作物的品质无关。
『活动点拨』[教材P61思考]1.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非常有限(喜凉作物);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等。
2.东北地区受热量条件限制,一年一熟且农作物生长季节较长,相对而言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家庭副业、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活跃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教材P62活动]1.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病虫害少,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
3.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教材P63思考]1.年降水量总体规律: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局部地区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南向北递减,平原高于山区。
2.由纬度位置差异引起的热量差异。
3.海陆位置和地形。
[教材P64活动]1.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周期,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
探究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1176.52万公顷,粮食单产5375.1千克/公顷,粮食总产量达6324.0万吨。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全国粮食单产平均为5482.9千克/公顷。
2014年,黑龙江省大米产量1504.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5%,黑龙江省大米以高品质闻名全国。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2)黑龙江省粮食单产较低,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3)黑龙江省的大米品质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答案](1)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大;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
(3)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周期长,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量大;冬季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基本不使用农药;黑土地,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开发历史较晚,环境条件较好。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市场、工业基础、技术、人口密度等。
读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A.属于温带湿润性气候B.冬季寒冷,夏季温暖C.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D.属于季风气候(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热量条件不够好。
因此,东北地区粮食品质差B.东北地区雨热同期的气候,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只能在夏季进行C.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热量高。
因此,东北地区不宜种植喜凉作物D.东北地区雨热同期,但热量条件不好,决定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强(3)图中a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思维流程]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01差,因此作物生长□02慢,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03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东北地区热量条件□品质优良。
东北地区南部的暖温带地区可以种植冬小麦,因此说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只能04热量条件限制,多为一年一熟。
在夏季进行不准确。
东北地区耕作制度受□[答案](1)A (2)D (3)A[方法指导] 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基本关系(1)气候与农业:热量条件是影响耕作制度的关键因素;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周期长,农产品品质高。
(2)地形与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3)土壤和水源: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灌溉水源是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水域广阔的地区有利于发展渔业。
探究点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后来变为“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
(1)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2)“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答案](1)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正是依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2)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思维流程][答案](1)A (2)D[方法指导] 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思路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
探究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B.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是热量充足C.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D.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答案 A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有平原、山地、高原。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多,水源充足B.土地资源广阔C.光热充足D.地广人稀答案 A解析东北地区距海近,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故A项正确;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都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但东北地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的优势,故B项错误;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热量条件相差不大,光照条件西北地区优于东北地区,故C项错误;西北地区人口密度更小,故D项错误。
探究点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答案 D解析甲、乙、丙分别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北部,分别适于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和林业。
4.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错误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答案 D解析东北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是我国主要的耕作农业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林业和特产区;东北的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区之一;舍饲养畜业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