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修订)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八、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一、总则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本科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本科生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切实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本科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包括选题、撰写、定稿和答辩等环节。
各环节的工作必须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上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尽量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符合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和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尽量避免宏观选题。
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并根据专业要求有所侧重:(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对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能独立检索文献资料,并恰当运用。
(3)外语应用能力: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外文资料。
(4)设计能力:能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要求提出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5)实验、计算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和计算。
(6)创新能力:能提出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对前人的工作有改进或突破。
(7)写作能力:能独立撰写学术论文,要求论文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规范,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参考文献引用、注释正确,设计图纸的绘制、论文中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参考文献著录方式等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及科研论文的惯例。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授予的必要条件。
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论文工作包括选题(含命题、审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简称“查重”)、答辩、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抽检等主要环节。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毕业论文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教务处总体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协调与统筹管理工作。
学院具体负责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制定及组织实施、过程监控、条件支持、质量保障等工作。
第四条毕业论文工作一般应安排在本专业本科学习最后一个学年,原则上不少于12周。
第三章责任要求第五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每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学生原则上不超过6名。
2.指导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毕业论文指导全过程,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
3.毕业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要加强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加强对毕业论文研究及撰写过程的指导,准确掌握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质量。
凡因指导教师把关不严或指导不力而出现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按相关法律、法规或制度处理。
4.需要联合校外其它单位(境内)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第六条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应刻苦钻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2.学生应尊重指导教师,定期汇报毕业论文进展情况,虚心求教并接受指导。
3.学生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严禁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考核,是对本科学生毕业和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基本依据,对提高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管理部门与职责第三条教务处是学校主管毕业论文(设计)的部门,职责是:(一)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问题;(二)制定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章制度、工作表格、电子模版等;(三)组织检查、监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四)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组织经验交流等;(五)负责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六)负责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第四条各系(部)主任是本系(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负责人,职责是:(一)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有关工作;(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对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及工作进度等作出规定;(三)组织落实本系(部)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1、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组织学生选题;2、审定指导教师资格;3、组织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和质量;4、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5、负责本系(部)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整理、归档工作;6、推荐本系(部)专业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参加评选;7、组织本系(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经验交流。
8、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上报教务处。
第五条各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工作,职责是:(一)组织教师拟定选题并进行审核;(二)确定指导教师名单;(三)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四)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第三章教学要求第六条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一)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综合分析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四)理论分析论证、制定设计或实验方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五)语言文字运用、工程制图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等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一、总则(1)指导思想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
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 规范协作, 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 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是适用于延边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设计报告, 以下统称毕业论文)的撰写制作。
外国语言大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参照本标准的原则要求, 按外文写作规则制作。
(3)执行和监督本标准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执行。
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毕业论文原则上不能提交答辩。
二、毕业论文结构(1)构成项目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按顺序) : 封面、中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底。
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 其余为必备项目。
如果需要, 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 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2) 项目含义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院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等10项内容组成。
中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 应忠实于原文, 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之间。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 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 通常不超过7个。
英文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英文内容提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由中文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翻译而成。
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正文字数应在7000~10000字之间。
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
注释用脚注形式。
附录: 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 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参考文献: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宏观管理,学院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毕业论文(设计)包括主修、辅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在全学程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0周。
鼓励学院(系)提前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延长工作时间。
第五条毕业论文(设计)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本人独立完成。
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条理清楚、言之成理、文字通顺,能反映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驾驭资料、仪器设备进行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条同一人的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能相同或相近。
第九条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以中文撰写,经学院(系)同意,学生可用外国文字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第十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一般执行《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学院确有必要可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制定适于本学科的规范,并报教务处备案。
原则上,学院各专业规范应当统。
第三章指导教师第十一条指导教师一般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可安排助教协助。
鼓励学院(系)聘请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必须同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即双导师制)。
指导教师在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向应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或实务经验。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一、选题和确定工作目标1.在选题阶段,学生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
可以参考所学课程、实习经历、个人兴趣爱好等进行选择。
2.确定工作目标时,学生应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达到的目标,确保论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二、文献综述1.学生应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文献综述的内容应围绕选题展开,包括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1.学生应根据研究目标和选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可以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2.在确定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时,学生应考虑到时间、资金、人力等资源的限制,并合理安排研究过程。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1.学生应根据实施方案,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2.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结果应客观、准确,并能够支撑学生的研究结论。
五、论文撰写和排版1.学生应对论文内容和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并按照学校的规定撰写论文。
六、论文答辩1.学生应准备好相关的演示材料,并熟悉自己的研究内容,以便进行论文答辩。
2.在论文答辩时,学生应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能回答评委的问题。
总结: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细则主要包括选题和确定工作目标、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数据收集和分析、论文撰写和排版以及论文答辩等方面。
学生在实施论文工作时应该认真负责,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并且要提前准备好论文撰写和答辩所需的材料,以确保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和要求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1.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所撰写的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见解,反映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
2.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进行实践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第三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为选题、开题报告、实验(设计、调研等实践过程)、撰写论文、答辩五个阶段。
第五条各院系应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各题目教学要求,确定学生选题。
第六条各院系应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3周内完成开题报告,落实选题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步骤和进度等,学生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
有条件的院系可指导学生在第八学期前完成开题报告。
第七条中期检查。
第八条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
第九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查与复评。
第四章选题原则与要求第十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符合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的训练内容,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
选题应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任务,选择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教督厅函〔2018〕6号)等文件,为进一步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工作,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平时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系统、综合的研究与训练活动,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总结和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全面检验。
第二章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三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以院(部)、系(教研室)为主体,实行教务处、院(部)、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
第四条教务处代表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负责组织、管理、指导与统筹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体进度,汇总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以及指导学生的名单,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统筹工作进度,组织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第五条院(部)成立由院长(主任)任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质量监控。
贯彻执行学校有关规定与工作要求,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做好拟题、审题工作,负责指导教师的筛选审查,进行师生动员,组织学生选题并落实工作任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初期、中期、末期工作抽查,开展学术不端论文查重、答辩资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完成相关材料的汇总与统计,撰写工作总结,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完成指导教师考核,初审并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延边大学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延边大学教务处
附件延边大学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成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计量单位,并实行弹性学制的教学过程和学籍管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学分制的实施旨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权,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章学期安排第四条学校实行三学期制,每学年安排春、秋两个长学期和一个短学期。
第五条长学期为18周,教学16周,考试2周;短学期称为暑期学校,为期5周,设在春季学期结束后。
第三章课程设置第六条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教育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等课程。
第四章学时与学分第七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32学时计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除外)1-5周计1学分,6-10周计2学分,10周以上计3学分;毕业论文(设计)计4学分;网络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另行规定;最小计量单位为0.5学分。
第五章开课第八条严格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开设课程,如需调整,须经学院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备案。
第九条为确保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所有课程实行归属管理。
第十条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每学期第9周确定下学期要执行的教学计划,下达教学任务书。
开课单位在第10周至第11周确定任课教师,第12周至第13周由教务处协调学院进行课表编排。
第十一条课程的选课学生数应达到学校规定的班级规模,选课学生数低于规定人数的,原则上不予开课。
第六章选课第十二条学生以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修读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课程。
原则上长学期最少修读14学分(含)。
第十三条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学习能力等因素,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
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
为此特制定本规定,各学院、系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执行。
一、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调查研究、检索和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设计和计算、试验研究、模拟抽象、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绘图、拟定技术文件、口头表达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
各学院应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学院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应告知本学院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原则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1. 课题的选择应体现中、小型为主的原则,即设计(论文)的分量、难度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基本能完成全部内容。
2. 课题的选择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有一定学术性。
3. 确保每个学生一个题目。
如果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同一科研项目,每个学生必须有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要求。
历届题目不宜雷同。
4. 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5. 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和交叉,鼓励基础课教师共同参与指导或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三、教学管理1. 各专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再增加。
鼓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覆盖一个学年。
2. 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工作以学院为主,由主管教学的院长全面负责。
延边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实施方案
延边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实施方案附件:延边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实施方案为深化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满足学生接受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要求,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过程。
立足学校实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落实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坚持“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实现1.学分计量制。
学分是用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学分的最小计量单位为0.5学分,理论课为16学时折算1学分。
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毕业要求的总学分、学时。
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学时原则上文科专业控制在150+2学分(2500学时左右),语言类专业控制在150+5学分(2800学时左右),理科专业控制在160+2学分(2700学时左右);五年制本科专业总学时、学分控制在175+5学分(2900学时左右)。
学生每学期修读课程学分一般不得少于15学分。
2.学分绩点制:采用学分绩点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和能力,以平均学分绩点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成绩考核与绩点的关系如下:平均学分绩点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课程绩点×课程学分)平均学分绩点= ———————————∑课程学分注:(1)其中“∑课程学分”,指应得课程学分之和。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意见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意见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既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教育过程,又是对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总结与检验;是对学生本科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
为积极推进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特制订本指导意见,各学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心工作,通过教务处总体监控和各学院全程管理相结合的形式、在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协助和配合下,共同完成。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学校教务处主管,发挥宏观指导及监控作用。
1.全面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
包括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规范论文格式,统一质量标准;检查评估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考察进度;组织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经验交流;负责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汇编工作;表彰奖励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学生选题及成绩存档工作等。
2.监控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所有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组织专家对各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
对存在问题的论文,要求各学院进一步加强督促、教师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继续加工修改,保证论文质量的提高。
(二)各学院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体,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1.学院负责人全面负责所在单位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遵循学校制定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依据自身学科与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设立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的审定、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配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网络检测、论文答辩、成绩评定及论文存档等工作;论文工作结束后,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向教务处提交总结报告及优秀本科生设计(论文)。
延边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格式:说明:(1)行间距:固定值22磅;(2)页面设置:上、左3厘米,下、右2.5厘米;(3)参考文献数目是10篇以上,其中至少要有3篇英文;(4)目录中出现摘要页码,目录页接着摘要编罗马字符页码;(5)一级标题的字体:黑体小二号;二级标题的字体:黑体三号;三级标题的字体:黑体四号;(6)图的标注在图的下方,形式为:图2.1 ××××××表的标注在表的上方,形式为:表1.1 ××××××公式的标注方法为×××××× (2-1)延边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其严谨性和规范性,特制订下列规范。
1. 毕业论文的各组成部分和排列顺序封面、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图表清单及符号说明、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谢辞。
1.1 封面:采用延边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统一封面,规范格式见附件。
封面中的论文题目、学生姓名等字间距不缩放,要求标准字间距。
1.1.1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能够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字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5字,并尽量不设副标题。
1.1.2 学生姓名1.1.3 所在学院1.1.4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名称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中规定的名称填写。
1.1.5 指导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1.1.6 时间:在封面下部写明毕业论文提交时间。
1.2摘要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简短陈述,约300—500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信息)。
需要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或结论,重点是结果或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使用图、表、公式,不标注引用文献号。
在摘要末另起一行,列出论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按词条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以分号相隔。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核表
延边⼤学本科毕业论⽂(设计)题⽬审核表
延边⼤学本科毕业论⽂(设计)题⽬审核表
延边⼤学本科⽣毕业论⽂任务书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完成情况评价表(满分100分)
评阅⼈对毕业论⽂质量评价表 (满分100分)
毕业论⽂答辩情况评价分表 (满分100分)
填表⼈签字:
年⽉⽇
注:请参考上述评分选项内容撰写评语。
延边⼤学
本科⽣毕业论⽂(设计)综合成绩评价表
注:1、综合成绩Y=0.5X1+0.2X2+0.3X3。
2、综合评语中应当包括对学⽣毕业论⽂(设计)选题质量、能⼒⽔平、论⽂(设计)⽔平、论
⽂(设计)撰写质量、学⽣在毕业论⽂(设计)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
延边⼤学毕业论⽂(设计)成绩报告单
/ 学年学期
学院:专业:班级:年⽉⽇
第1页共2页
延边⼤学毕业论⽂(设计)成绩报告单(续)
专业主任签字:
第2页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边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修订)一、总则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它环节所不能替代的。
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本科毕业生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二、组织管理1.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其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宏观指导,讨论通过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协调解决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主要原则问题。
2.教务处做为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1)拟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章制度;(2)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检查、考核和总结;(3)协调解决场地、课桌椅等,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3.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学院教授委员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审核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审核指导教师的资格;(3)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4)协调解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与联系就业的矛盾;(5)批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委员会的组成;(6)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总结。
4.专业(教研室)负责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组织教师对选题进行论证;(2)安排指导教师;(3)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4)检查、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5)确定工作的具体进度;(6)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7)收集、整理、汇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资料并存档。
三、总体进度要求1.专业(教研室)在毕业论文(设计)前一学期结束前安排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向学生公布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个别特殊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安排需要调整的,提前一个学期报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2.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分选题、写作或设计、答辩等三个阶段。
3.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期,各学院教授委员会应对本单位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后期,教务处将会同有关人员对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5.各学院应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在答辩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将成绩、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统计表和汇总表及时报教务处。
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1.选题的基本原则(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和专业知识覆盖面,应当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实现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选题应力求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也可以选择从实际中提炼出的题目。
(3)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课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和综合训练要求。
2.选题的一般要求(1)课题类型分为两类,论文和设计。
自然科学类论文一般可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一般可分为基础研究类、综合研究类、应用研究类;设计一般可分为工程类、装备装置类、产品类、软件类。
由于各类专业性质不同,选题可有所侧重。
(2)课题性质分为三类:来自实际(生产、科研、社会等方面)的课题、联系实际的课题和假想课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要尽可能结合实际,力求使学生得到实际训练。
(3)原则上每生一题。
由于工作量大,需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每名学生除对总体方案有所了解外,必须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4)题目难度、份量要适当,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5)工程设计类课题,要对制图量提出要求,应注意加强使用现代工程设计手段--CAD 的内容。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提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和具备的条件,以及应达到的要求;题目也可由学生在实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提出;专业(教研室)应组织有关教师对所有题目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及可行性进行审查,由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审核后,填写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核表(附件1),统一向学生公布。
学生可在公布的题目中自由选题,专业(教研室)根据学生的水平等情况进行搭配分组,确定题目名单后,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方式,第六学期末或毕业论文(设计)开始的前一周向学生下达。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应包括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所要完成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等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汇总,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后两周内将选题情况一览表报教务处。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特殊情况需改变题目者,需经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4.不宜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题目(1)不符合本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偏离专业方向的题目;(2)范围过于狭窄,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3)学生难以胜任的题目;(4)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无法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成果的题目。
五、指导工作1.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实验技术人员担任,助教、实验师和在读硕士研究生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聘请或委托校内研究所、设计院或外单位(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担任指导工作,需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同意,报教务处备案。
2.指导人数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8人。
3.指导工作要求(1)做好指导准备工作题目落实后,指导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进度计划、有关资料及必要的设备材料等,应尽早通知学生,指导他们在毕业实习(调查)中,收集有关资料,拟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初步方案。
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进入课题前,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附件2、附件3),并经各级负责人审核签名后,下达给学生。
(2)指导教师要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量化要求,并及时填写进度表(附件4)。
(3)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现场指导时间平均每周不少于2.5小时,并对学生进行考勤。
(4)指导教师因公、事、病请假,应征得专业(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委托其他教师临时代为指导。
请假按我校人事处有关规定执行。
请假三周以上者,院(专业)应及时调整指导教师,并报教务处备案。
(5)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严肃、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独立工作能力;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综合训练;经常检查督促,积极解答疑难问题。
防止包办代替,放任自流,单纯追求出成果等现象的发生。
(6)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7)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应向答辩委员会提出对学生工作态度、能力水平、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应用价值的评定意见(写出评语)。
(8)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认真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学院应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中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在此基础上评选校级优秀指导教师。
六、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填写《延边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附件5),并在三周内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2.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学生应根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查阅相关文献,文献总量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3篇。
3.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
虚心学习,尊敬老师,严守纪律,团结互助。
4.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等。
因病、事请假,需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请假超过全过程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答辩,其成绩为不及格。
擅自离开或请假逾期者,作旷课论处(旷课一天按5学时计)。
旷课时间超过全过程时间的四分之一者,其成绩为不及格。
5.严禁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抄袭、代作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涉及抄袭被抄袭、代作与被代作、弄虚作假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均按不及格处理。
6.学生在专用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室(实验室)内工作,应爱护公物,保持教室清洁卫生,不影响他人。
七、答辩及成绩评定1.以学院为单位组成专门检查组,并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若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达标,限期修改并延期参加答辩。
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以学院为单位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在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类型,组成若干专业答辩委员会,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与成绩评定。
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主要为专业教师、也可聘请相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教师以及校外人员参加。
2.毕业论文(设计)结束时,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按毕业论文(设计)封面、中外文摘要、目录、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等顺序装订成册,连同开题报告、任务书、图纸等放入毕业论文(设计)袋,并将计算书、实验报告、可执行程序及源程序、翻译稿、文献资料等论文(设计)材料一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
毕业论文(设计)须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毕业答辩。
3.指导教师应在答辩前两天将毕业论文(设计)交还学生,并对答辩准备进行指导。
学生按专业答辩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答辩日程进行答辩。
4.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开始前,应及时向学生正式公布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附件6)和学生参加答辩的日程和地点(附件7)。
学生答辩时,应向专业答辩委员会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回答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的提问。
质询的内容为课题的关键问题和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设计及计算方法、实验方法、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答辩时须做好答辩记录(附件8),并放入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袋。
5.答辩时,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自述主要内容如下:(1)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目的和意义;(2)文献综述(3000字以上);(3)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4)取得的成果、研究工作结论、存在问题与建议;指导教师在参加自己指导的学生答辩时,不应对学生作任何提示。
6.成绩的评定采用评语和记分相结合的办法。
指导教师要向专业答辩委员会介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对水平,根据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工作态度、学风、尊师守纪和团结协作精神,实事求是地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