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七年级上册《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上册节肢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上册节肢动物教案

初中生物上册节肢动物教案
教学内容: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节肢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3. 理解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节肢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1. 节肢动物的生态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上册;
2. 彩色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节肢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二、学习内容(15分钟)
1. 节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教师简要介绍节肢动物的特点,如具有外骨骼、体分节等特征;然后介绍节肢动物的分类,包括甲壳动物、昆虫、蛛形动物等。

2. 节肢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节肢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其外骨骼、呼吸器官、
摄食方式等特点。

三、活动设计(20分钟)
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探究节肢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节肢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作用,并总结一种节肢动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节肢动物的特点、分类和生态作用,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2章第1节《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学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2章第1节《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学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2章第1节《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学案----f50a566e-6eb6-11ec-ba96-7cb59b590d7d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主要动物群1: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总结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观察、比较和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初步树立适应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问题指导]探索1。

链接动物1。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第80页至第83页,并完成以下问题:1.动物的类群主要包括低等的动物和高等的动物.2.像蚯蚓一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物质组成的动物被称为环节动物。

常见的环节动物是蚯蚓之外的动物。

3.通过观察和学习蚯蚓可以知道: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性,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以保持正常的,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摩擦.4.如何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在一些地方,蚯蚓经常在大雨后爬到地面上。

原因是什么?5.环节动物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探测点二节肢动物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81页至最后一段―83页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常见的种类有。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躯体、足和触角均。

使得它们运动越多,活动范围越广,体表既有内部结构,又有有效的预防。

二、共同探究:观察蝗虫标本,并结合图2.2-4共同来解决以下问题:1.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2.蝗虫的脚、翅膀和触角的特征是什么?这对蝗虫的生活有意义吗?3.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4.推测蝗虫瓣的功能?【归纳整理】[反馈试验]第一步是夯实地基达到标准。

1.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光线b.感觉声音c.协助运动d.运动器官2.蚯蚓属于下列哪一个动物门类?()a.鱼类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3.下列有关蚯蚓生活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导学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导学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导学案冀教版一.【学习目标】.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掌握蝗虫和沼虾的形态结构特点,认识常见的节肢动物。

3.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蝗虫的身体由许多构成,并分为三部分。

蝗虫身体表面坚韧部分是,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防止体内,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2.蝗虫的结构:头部:有一对分节的,是感觉器官;有一对,是蝗虫的主要视觉器官;还有三个能够感光的。

头部下方有一个,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胸部:胸部的腹侧有三对分节的, 适于爬行, 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胸部的背侧有一对革质的和一对膜质的,适于飞行。

3.沼虾的身体与蝗虫不同,分为和。

平时我们所指的头部,实际上是它的。

表面披有头胸甲。

在头胸甲的前方,伸出一个有锯齿的剑形突起,叫,是防御或攻击敌害的武器。

沼虾的体表具有。

沼虾头胸部和腹部的两侧分别生有对分节的足。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很多构成,并分;体表有;足和触角分。

5.地球上有100多万种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数量最、分布最的一个类群。

6. 捕食的昆虫大多数是农业害虫;棉蚜虫是棉的重要害虫,而是棉蚜虫的天敌;蜜蜂能为农作物和牧草等; 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结的蚕茧可以抽出蚕丝,制成丝绸; 捕食蚊、蝇和蛾类,也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 干制后可以入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义?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4、沼虾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相比有何异同点?5、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A.后翅B.后足c.前翅D.翅和足2.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资*源%库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B.有三对足,能爬行或飞行c.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D.运动能力不强4.下列动物具有外骨骼的是()。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2精选汇总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2精选汇总
冀教版初中生物
冀教版初中生物 重点知识精选
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了解万物的起源! 冀教版初中生物 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TB:小初高题库
冀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择了常见的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蛔虫为代表动物,从寄生虫的角度渗透了 动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探究学习两种寄生虫在形态结构和适应寄生生活的一系列特 点,进而得出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的相关知识,难点是解读 人体感染蛔虫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 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 维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TB:小初高题库
冀教版初中生物
身边事情景导 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并 方案一:学生参照课本表演小品

对学生表演进行评
“看病”,观看后提出问题。
价。引导学生发现问

方案二:学生讲其邻居、家人或
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学 自己患寄生虫病的症状,治病过
生的讲解。诱导产生 程等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学生提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识记: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 2、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 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 3、知道: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常见寄生虫的生活特点及防治方法。 能力方面 1、通过观察和比较蛔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挂图或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及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寄生虫的名称、形态特点、寄生部位、引起疾病等方 面的有关知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整合信息、运用信息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懂得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及对寄生虫的防治,养成良好的卫 生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合作学习等科学素质的养成教 育。在寄生虫种类学习中,渗透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 3、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 点。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4.5 节肢动物 教案 (1)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4.5 节肢动物 教案 (1)
触角一对,感觉器官,感受嗅觉和触觉
复眼一对,视觉器官
单眼三个,感受光线的刺激
口器一个(咀嚼式口器),上唇一片,上颚一对,下唇一片,下颚一对
(1)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各有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适适于跳跃,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翅,前翅革质,保护后翅,后翅膜质,适于飞行。
(4)中胸至腹部第八节各有一对气门(共10对),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读读写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看看议议:形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和生物进化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合作动手:体会观察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知识。
反思目标:对照目标,反思学习效果,为以后学习积累经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施教学后,我认为成功之处有:
1读读写写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虽然孩子们开始不习惯这一学习方法,但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能够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2合作动手环节。学生合作观察海虾,对照课本能够找到各部分结构,学生在此巩固了观察的基本方法和观察的顺序,也体验了观察这一学习方法。
最后联系本章前后学过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归纳得出,它们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时在学生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为学习本节知识打下基础。
观察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也有这方面的能力。
引入(2分钟)
播放视频:
认识节肢动物
了解节肢动物
读读写写
(7分钟)
自学完成学案相关内容部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五节节肢动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五节节肢动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第五节节肢动物【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第五节的节肢动物。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为学习本节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安排了五部分内容: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沼虾的形态特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本节课先通过小组讨论得到蝗虫各部分的结构及相关数量,再通过对蝗虫教具的拼装熟悉蝗虫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沼虾实物辨认其各部分结构,并通过找出与蝗虫相似结构的方法进行类比学习;最后通过归纳法得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物观察或拼装相应的结构图引导他们讨论、思考、发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蝗虫会暴食庄稼的身体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观察、动脑思考,能拼好蝗虫的结构及认出沼虾身体的各结构。

(2)对多种节肢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科学地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资源的意识。

(2)初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观看视频法、讲授法、提问法、类比法、归纳法、教具展示【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蝗虫外形的教具;多媒体制作;煮熟的沼虾(每人1只),一次性杯子。

请3个小组代表分别介绍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的结构及数量,并在介绍某一部分完后到黑板上把相应结构拼接到蝗虫身体上。

分部介绍蝗虫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

1.蝗虫的头部【板书设计】第五节节肢动物一、蝗虫的结构头部、胸部、腹部二、沼虾的结构头胸部、腹部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4篇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4篇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掌握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以蛔虫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

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

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二、新课讲授(一)线形动物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提出问题)雌蛔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

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

雄虫较小,体长15~25 cm,雌虫较大,体长15~35 cm。

教师板书。

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蛔虫生活。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蛔虫的生活史,思考并得出蛔虫的生活方式,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难点】:
1. 理解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将动物的特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
2. 区分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区分这两类动物的细微差别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掌握。
五、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1. 观察法:通过观察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标本、图片、实物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和竞赛,巩固学生对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知识的掌握。
4. 课堂总结
-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生态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 教师强调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强化对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认识。
《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
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是初中生物学中对无脊椎动物介绍的重要内容。教材通过对这两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的阐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独特之处和重要性。教材可能会以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描述和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对动物世界的认知,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动物类群和生态系统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对动物有一定的兴趣和感性认识,但对于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具体特征和生物学意义了解较少。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学习新知识,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教学、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

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反思最初准备本节课时,按照课本中的顺序安排,本来是要把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放在一节课讲授,而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发现,软体动物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如果将三类无脊椎动物放在一节课,时间会很紧张。

因而决定将软体动物删掉,只保留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有共同点,那就是身体分节,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将这两类动物混淆,放在一起能对比说明两者的异同点,从而对其进行分类。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门,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多节肢动物被叫做“虫子”,这些虫子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点。

如何区分这些活跃的小虫子呢?在北京版教材八年级上中,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中,学习过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程中不仅学习了昆虫的基本特征,还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因而,可以借助已有的昆虫知识,作为导入,引发疑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虫子都是昆虫吗?”直观短暂的观察不能确定这些虫子的归属,因而借助学案,让学生带着疑惑,对多种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观察,完成学案的填写;进而,借助本章学习的生物分类的依据,判断各种生物与昆虫的亲缘关系,从而确定本节生物的分为两大类。

继续利用学案以及蚯蚓的实物和图片,观察到蚯蚓体节的特点和身体形态的特点,因而引出环节动物门的分类依据和基本特征。

进而,通过蚯蚓的营养方式,从而联系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其余的五种动物与昆虫同属于节肢动物,因而将它们与昆虫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尤其是学生观察到正在进行蜕皮的蝗虫,鼠妇,蜘蛛,因而对外骨骼的概念更加确定。

共同点即节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因而顺利引出节肢动物门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特点,因其明显的特点,节肢动物门又分为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甲壳纲。

昆虫纲由于学生们比较了解,因而一笔带过,其余三纲,从明显特点和举例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对六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从而得出生物分类的知识,相信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生物圈中的动物这一章的第一课时,为之后的动物的运动、行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学习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进化埋下伏笔。

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从而对以后的生物学习充满期待,必有助于以后的生物教学。

二、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目标】1、描述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蚯蚓、蝗虫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目标】结合生物特征,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是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是结合生物特征,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解决方法:(1)利用标本或直观多媒体使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知识要点(2)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四、课前准备教师:1、蝗虫和CAI课件2、导学案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等相关预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播放《美丽的大自然》视频,让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动物,从而引入本节课题,展示目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检测一1、目前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有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是我们常见的种类。

其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状_______构成,靠近前端有________。

3、蚯蚓的运动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_的配合,____________可以增加运动的灵活性。

4、蚯蚓呼吸靠________完成。

蚯蚓体壁分泌黏液能使体壁始终保持_______,以保证正常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__________。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节肢动物》导学案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节肢动物》导学案

第五节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自主学习】1、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常见的种类有。

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并且分部;体表有;。

3、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蝉、、蟹、等。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义?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4、沼虾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相比有什么异同点?【当堂巩固】1、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A.体表外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2、蝗虫、蜻蜓等昆虫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进行()A.呼吸运动B.消化活动C.产卵D.感受气味3、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它将不能()A.运动B.呼吸C.分泌黏液D.无影响4、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交换之处B.气体进入的“门户”C.和听觉有关D.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5、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表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C.有三个单眼,仅能感光D.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气门和气管6、蝗虫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①用气管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特点()A.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C.都有三对足两对翅D.足和触角都分节【我的收获】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冀教版七上第五节《节肢动物》教案

最新冀教版七上第五节《节肢动物》教案

最新冀教版七上第五节《节肢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

3.说出常见害虫的一些防治方法。

4.识别常见的农业害虫。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

2.尝试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

情感性目标:
1.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养成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节肢动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蝗虫、沼虾学生都比较熟悉,整体效果较好,但对蝗虫的口器学生理解的不是很好。

作业批改:填图题既写序号又写名称,序号和名称不符合,错误较多,上课集体纠正。

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3、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反思最初准备本节课时,按照课本中的顺序安排,本来是要把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放在一节课讲授,而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发现,软体动物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如果将三类无脊椎动物放在一节课,时间会很紧张。

因而决定将软体动物删掉,只保留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有共同点,那就是身体分节,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将这两类动物混淆,放在一起能对比说明两者的异同点,从而对其进行分类。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一门,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多节肢动物被叫做“虫子”,这些虫子有一些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点。

如何区分这些活跃的小虫子呢?在北京版教材八年级上中,第十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中,学习过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程中不仅学习了昆虫的基本特征,还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因而,可以借助已有的昆虫知识,作为导入,引发疑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虫子都是昆虫吗?”直观短暂的观察不能确定这些虫子的归属,因而借助学案,让学生带着疑惑,对多种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观察,完成学案的填写;进而,借助本章学习的生物分类的依据,判断各种生物与昆虫的亲缘关系,从而确定本节生物的分为两大类。

继续利用学案以及蚯蚓的实物和图片,观察到蚯蚓体节的特点和身体形态的特点,因而引出环节动物门的分类依据和基本特征。

进而,通过蚯蚓的营养方式,从而联系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其余的五种动物与昆虫同属于节肢动物,因而将它们与昆虫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尤其是学生观察到正在进行蜕皮的蝗虫,鼠妇,蜘蛛,因而对外骨骼的概念更加确定。

共同点即节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因而顺利引出节肢动物门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特点,因其明显的特点,节肢动物门又分为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甲壳纲。

昆虫纲由于学生们比较了解,因而一笔带过,其余三纲,从明显特点和举例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对六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从而得出生物分类的知识,相信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4.教学资源:
(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动物园、采集标本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实践能力。
(3)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教学建议:
(1)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主题,如:“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节肢动物的分类及其特点”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如:“列举三种软体动物及其特点”、“简述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等。
(2)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引导: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3.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以探究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的某一特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结论。
4.撰写一篇关于软体动物或节肢动物的科普文章,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不少于400字。
5.家长辅助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边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讨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学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学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学案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学案冀教版节肢动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资*源%库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准备蝗虫和沼虾活物。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情境导入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出示学生常见的节肢动物图片,设问:你知道这些动物属于哪一类群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观点呢?知探究一、蝗虫1、身体分部2、外骨骼3、头部器官:触角、单眼、复眼、口器二、沼虾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观察思考,认识蝗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观察图片,认识蝗虫的口器。

了解蝗虫的发育,掌握灭蝗虫的最佳时机。

观察沼虾,结合教材插图,认识沼虾的身体结构。

讨论:沼虾的形态结构和蝗虫有什么异同点?观察常见的节肢动物图片,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阅读资料,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讨论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指导学生观察蝗虫活物或图片或标本或模型,认识蝗虫的身体各部分结构。

播放有关探究蝗虫呼吸门户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气门,讲述蝗虫的气管式呼吸。

出示蝗虫口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蝗虫的口器组成,了解蝗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出示蝗虫的生活史。

简要介绍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指导学生观察沼虾,认识沼虾身体各部分结构。

比较沼虾和蝗虫身体结构的异同。

展示常见的节肢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资料。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巩固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第五节节肢动物一、代表动物1、蝗虫2、沼虾二、主要特征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课下作业完成互动训练第五节内容八、教学反思蝗虫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节肢动物》通过对蝗虫、沼虾形态结构的观察,归纳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另外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蝗虫的口器、观察蝗虫的生活史标本、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以及介绍蝗虫的发育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蝗虫为什么对人类有这么大的危害,以及防治蝗灾的最佳时机和方法。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学案一、【感悟目标】1、概述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3、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课内探究】快乐学习,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来!探点一环节动物仔细阅读课本80—81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有多万种,动物、动物、类、类和动物都是我们常见的动物类群。

2.蚯蚓的运动: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3.蚯蚓的呼吸:蚯蚓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

1、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2、环节动物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蚯蚓身体有许多构成,依靠呼吸,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

探点二节肢动物仔细阅读课本81页最后一段—83页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蝗虫就是一种典型的动物。

2、实验:观察蝗虫:(1)我们对蝗虫都比较熟悉,请你思考一下,蝗虫的体表比较柔软还是比较坚硬?(2)观察蝗虫的足和触角的分节情况和翅的特点:蝗虫的足有、、各1对,均,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翅有前翅和后翅各一对,翅革质狭长,起作用;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

触角对,分节,具有和的功能。

意义: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寻找栖息地等。

可以扩大其分布和生活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1)、蝗虫的气门共有对,其中中胸有对,后胸有对,腹部从第1节到第8节各有1对,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2)、蝗虫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其陆地生活习性相适应?(小组讨论)相关链接:节肢动物分为昆虫纲(如蜜蜂、蜻蜓)、甲壳纲(如虾、蟹)、蛛形纲(如蜘蛛)和多足纲(如蜈蚣)【课堂小结】填写下列空白处,看看这些知识你是不是都掌握了?环节动物:蚯蚓身体有许多构成,依靠呼吸,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四章《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案2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四章《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案2

《节肢动物》教案
学习目标:
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下发给学生的课堂知识点归纳:(一)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有很多构成;体表有;分节。

板书设计:
第五节节肢动物
一、昆虫的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后反思:
1、探究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资料、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如果组织好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但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首先在教师的头脑中以新课标的思想,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我学习、小组学习的能力。

2、农村的学生对身边的昆虫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所以课前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捕捉一些常见的昆虫、制作一些昆虫标本,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昆虫的形态结构就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课堂上相关特征的归纳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学

课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型
新授课
单位
xx中学
主备人
马杰
学习目标
.概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阐明蚯蚓、蝗虫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尝试观察、比较、实验等科学探究问题。

3.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关键
重点:蝗虫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难点:对比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异同,形成生物进化观。

学习过程
学生感悟
教师修订
一.
环节动物:
学习任务一:课前布置学生采集蚯蚓,做观察实验。

老师指导观察、分析方法。

.
找出体节和环带,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2.
看蚯蚓蠕动时不同部位体节是如何变化的。

听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发出声响,想一想刚毛的作用是什么?
3.
摸一摸蚯蚓体表的粘液,分析蚯蚓体壁保持湿润的意义。

4.
看课本81页文字,了解水蛭和沙蚕的特征,归纳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

5.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任务二:接轨实际
.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为什么大雨之后,有大量的蚯蚓从地下爬到地面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这对作物有什么意义就?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出适于蚯蚓生活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后的蚯蚓要放归大自然】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
二.
节肢动物
(1)了解节肢动物:
学生观察图2.2-3中的四幅图,了解节肢动物的外部特征,并与环节动物作比较。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节肢动物不仅______,而且分_____,足和触角____________。

猜测:“节肢动物”为什么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
(2)蝗虫:1.老师出示蝗虫模型(或学生观察捕捉的蝗虫)。

按照82页方法步骤进行观察。

完成后独立思考、讨论1—4题,共性问题教师解决。

2.知识点强化:
a.蝗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b.胸部有_______对足,适于跳跃;_______对翅,适于飞行,从而使得蝗虫的活动范围_____________。

c.蝗虫通过________呼吸,它位于蝗虫身体的________________。

d.蝗虫体表有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分析与思考:①为什么蝗灾大都发生在大旱的年份?
②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灭蝗?
相关阅读:
蝗虫危害玉米、高梁和水稻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它是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若虫亦称跳蝻,外型酷似成虫,可是只具翅芽,善于跳跃,须经5次脱皮后,才会蜕变成善跳又善飞的成虫。

实际上,蝗虫到3龄后就能飞行了。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三、回顾与小结:
名称
生活环境
呼吸
运动
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蝗虫)
【课上内容要当堂识记啊!】
当堂达标题
.
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主要是
A.蚯蚓必须生活在水中。

B.使蚯蚓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c.以此增加蚯蚓的灵敏性.
D.使蚯蚓完成受精作用。

2.下列哪一项不是蝗虫外骨骼的功能(

A.对身体有支持作用
B.协助呼吸
c.保护内部器官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下列哪一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

A.身体分部
B.躯干、足和触角分节
c.体表有外骨骼
D.有翅
4.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
是(

A排出粪便会污染土壤
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
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5.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死亡,原因是(

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
B、蝗虫可以几小时不呼吸
c、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D、蝗虫通过气门进行呼吸,它不在头部
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大面积发生蝗灾,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蝗灾之所以发生的面积大范围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蝗灾一般发生在干旱年份,这说明蝗虫能适应干旱环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请根据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提出几点灭蝗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下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中层装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

玻璃缸内的土要保持湿润。

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玻璃缸容积的3/4,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将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放在玻璃缸内,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太严。

将这个装置放在温暖、非直射光下,每天投一些腐烂的树叶,五天后观察。

xx初中生物学案七年级上册2.2-1第1课时-完美-xx 生物教研
观察到的现象:。

玻璃片为什么不要盖得过严?。

为什么玻璃缸内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若你是一个环保工作者,实验完毕后,应把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创新
小明是位善于思考的同学,学习了蚯蚓后,他想用试验
探究蚯蚓有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请你帮助他完成该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试验方案:
a、取两个相同的纸盒,编号为甲、乙,并放入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土壤。

b、把两条_______________的活蚯蚓放在甲、乙两个装置中。

c、把甲中的蚯蚓体表涂上_____________,乙中的蚯蚓_________________。

(4)试验现象:甲中的蚯蚓______________,乙中的蚯蚓______________。

(5)试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