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8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第8版)习题参考解答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第8版)习题参考解答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第8版)习题参考解答——仪器分析1. 仪器分析简介仪器分析是一种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它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仪器分析包括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常用于分析和测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析化学(第8版)中的仪器分析部分的习题解答。

2. 选择题解答2.1 问题1Q: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鉴定有机物的结构?A. 质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核磁共振法D. 气相色谱法解答:选项A、B、C和D都是常用的用于分析和鉴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其中,质谱法可以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核磁共振法可以提供有机分子的结构信息,而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和鉴定有机物混合物中的成分。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是D,即气相色谱法。

2.2 问题2Q: 下列哪个仪器对于病毒颗粒的直接观察和分析最为适合?A. 红外光谱仪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 电子显微镜D. 质谱仪解答:选项A、B和D都不适合对病毒颗粒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

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质谱仪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而电子显微镜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于病毒颗粒的直接观察和分析非常适合。

因此,正确答案选项是C,即电子显微镜。

3. 简答题解答3.1 问题1Q: 请简要介绍质谱法的原理和应用。

解答:质谱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它基于将化合物分子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电离并进行质量分析的原理。

具体来说,质谱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样品的蒸发与电离、离子的加速和分离、离子检测和信号处理。

在质谱仪中,样品首先通过蒸发器蒸发,形成气体或蒸气态的离子。

然后,这些离子被加速器加速,并通过一系列电场和磁场的作用,根据其质量与电荷比(m/z)的不同,被分离为不同的轨道。

最后,离子被检测器检测,并传递给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 常见的酸、碱、盐 常用的盐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授课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 常见的酸、碱、盐 常用的盐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授课课件
Na2CO3、NaHCO3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知2-导
归纳
氯化钠用途: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生理盐水④防止食 物腐败
归纳
知2-导
归纳
知2-导
知2-讲
【例2】 [中考·大连]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 碳酸钠可用于制洗涤剂 C. 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 D. 碳酸氢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
一、氯化钠
①俗名:食盐 ②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③可作调味品、配生理盐水、选种、消去公路积雪等
二、其 他几种 常见的

碳酸钠 ( Na2CO3 )
碳酸氢钠 ( NaHCO3 )
碳酸钙 ( CaCO3 )
①俗名:纯碱、苏打 ②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③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等
①俗名:小苏打 ②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知识点 3 CO32-、HCO3-的性质及检验
知3-导
【视频播放】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的反应
知3-导
归纳
1.化学式中含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化合物叫碳酸盐。 2.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检验方法:把它们放入盐酸中,将生成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碳酸 根或碳酸氢根
知3-讲
知2-讲
解析:碳酸钙能与胃酸发生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 ↑),补充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制洗涤剂;亚硝酸钠与食 盐外观相似,但有毒,不能作调味品;碳酸氢钠能与 胃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
知2-练
1 在以下有关纯碱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有机化学第8章卤代烃

有机化学第8章卤代烃

在SN2反应中
进攻试剂是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碳原子的。 进攻试剂是从离去基团的背面进攻碳原子的。 当Nu与碳原子接近时,C-Nu之间的化学键逐渐形成,而C-X之间的 Nu与碳原子接近时,C Nu之间的化学键逐渐形成,而C 化学键逐渐变弱,三者基本在同一直线上,形成了反应的过渡态,中心 碳由sp 转化为sp 碳由sp3转化为sp2杂化状态, Nu继续接近碳原子并与碳原子完全键合,离去基团完全离去,由过渡状 Nu继续接近碳原子并与碳原子完全键合,离去基团完全离去,由过渡状 态变为产物。
1)被羟基取代 加热 R-X + KOH(NaOH,水溶液) KOH(NaOH,水溶液) 2)被烷氧基取代 R-X + R`ONa R-O-R` +NaX R此反应也称为Wiliamson合成反应 合成反应。 此反应也称为Wiliamson合成反应。 3)被NH3取代 R-X + NH3 R-NH2(胺) + HX 胺是有机碱,它与反应生成的HX成盐 成盐, 胺是有机碱,它与反应生成的HX成盐,RNH3+XR-OH + KX
查依采夫规律
一般叔卤代烷最易消去,而伯卤代烷最难。 一般叔卤代烷最易消去,而伯卤代烷最难。仲或叔卤代烷 氢可以消去,因而产物不同。 有几个β氢可以消去,因而产物不同。 1875年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根据大量事实指出 年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根据大量事实指出: 1875年俄国化学家查依采夫根据大量事实指出:在β-消 去反应中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烃基最多的烯烃, 去反应中主要产物是双键碳原子上烃基最多的烯烃,即得 到最稳定的烯烃。-- 。--查依采夫规律 到最稳定的烯烃。--查依采夫规律
溴甲烷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甲醇,反应时OH 溴甲烷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甲醇,反应时OH-从背面接近中 心碳原子,必须克服三个氢原子的阻力,同时三个C 心碳原子,必须克服三个氢原子的阻力,同时三个C-H键的偏 转使键角发生变化,因而体系的能量升高。达到过渡状态时,能 量也达到最高点。随着溴离子的进一步离去和C 量也达到最高点。随着溴离子的进一步离去和C-O键的进一步 形成,体系的能量逐渐降低,最后形成产物。

八年级化学公式大全

八年级化学公式大全

八年级化学公式大全
化学公式是化学中最基本的表示形式之一,它描述了化学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以下是八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化学公式:
1. 原子和元素的化学公式
- 氢:H
- 氧:O
- 碳:C
- 氮:N
2.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化学公式
- 氯离子:Cl-
- 氢离子:H+
- 氧离子:O-
3. 化合物的化学公式
- 二氧化碳:CO2
- 水:H2O
- 氨:NH3
4. 氧化反应的化学公式
- 铁和氧气生成二氧化铁:4Fe + 3O2 -> 2Fe2O3
- 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C + O2 -> CO2
5. 酸碱中的化学公式
- 硫酸:H2SO4
- 碳酸:H2CO3
- 氢氧化钠:NaOH
6. 离子反应的化学公式
-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CuO + H2SO4 -> CuSO4 + H2O
以上仅仅是八年级化学中一小部分的化学公式,化学公式还有很多种类和应用。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化学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注意,这些化学公式只是为了示例,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验证和确认。

---
*注意:以上内容旨在提供一份常见化学公式的列表,以帮助您在八年级化学学习中进行参考。

但请注意,在使用这些化学公式时,务必遵循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验证和确认。

*。

化学课后答案8

化学课后答案8
2
(5)当 r=0 时, 4πr 2ψ 2 =0; 当 r=∞时,ψ =0, 4πr 2ψ 2 =0 8. 从ψ 2p z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图 8-10(a)]说明ψ 2p z 的最大绝对值
些电子所在各轨道的能量及 Fe 原子系统能量。 解 : (1) 根 据 Slater 规 则 , Z=13 时 ,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
的能量。 解: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为:
区) ∴n=3 n=4 n=5 n=6
1 1 − 2 ) ]S −1 =4.57× 1014 s −1 2 2 3 1 1 v β =[ 3.289 × 1015 ( 2 − 2 ) ]S −1 =6.17× 1014 s −1 2 4 1 1 vγ =[ 3.289 × 1015 ( 2 − 2 ) ]S −1 =6.91× 1014 s −1 2 5 1 1 vδ =[ 3.289 × 1015 ( 2 − 2 ) ]S −1 =7.31× 1014 s −1 2 6
69
ψ 2 2 = (1.99 × 10 −4 ) 2 = 3.96 × 10 −8 ;
(4) 4πr 2ψ 1 = 4 × 3.14 × 52.9 2 × 2.91 × 10 −7 = 1.03 × 10 −2 ;
2
4πr 2ψ 2 = 4 × 3.14 × (2 × 52.9) 2 × 3.96 × 10 −8 = 5.57 × 10 −3
n =1,2,3,4,……; l =0,1,2,3,……, n -1; m =- l ,…, − 1 ,0,l…,+ l
对应于一组合理的 n ,l,m 取值则有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 n , l , m ), 由ψ( n , l , m )可确定原子核外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 根据上述三个量子数取值关系,可知: (A)中三个量子数取值是正确的, (B)中,n=4 时, l 可能取值为 0,1,2,3, m 可能取值为-3,-2, -1,0,1,2,3,而 l =-1 故不正确; (C)中, n =4, l =1 时, m 的可能取值只有-1,0,1,故 m =-2 不 正确。 (D)中, n =3 时, l 可能的取值为 0,1,2,故 l =3 不正确。

有机化学-第8章:卤代烷

有机化学-第8章:卤代烷

Zn + HCl
CH3(CH2)14CH2I
CH3(CH2)14CH3
RX HI RI HI
-HX
RH + I2
卤代烷的还原
2 中性还原剂
催化氢化
RX (or ArX) H2 / Pd*
RH (orArH) * PdC, Ni, Pt
O
OH
CH2CCH3
CH2CHCH3
O2N
C=N H2 / Pd C H2N
H Br H
CH2 = CHCH2CH3+ CH3CH=CHCH3
19%
81%
CH3 CH3CHCHCH2
H Br H
叔卤代烷
C2H5ONa, C2H5OH
CH3
CH3 CH= C(CH3)2+ CH3CH2C=CH2
71%
29%
消除反应 ( E )
Saytzeff(查依采夫)规律
(1875年俄国化学家Saytzeff总结了当时已知的大量实验事实, 得出以下经验结论.)
(3) ( 4S )-4-甲基-5-乙基-1-溴庚烷 CH3 H
CH3CH2CH C CH2CH2CH2Br C2H5
(2) ( 2S,3S )-2-氯-3-溴丁烷
H Br Cl H CH3 C C CH3
4. (1R,3R)-1,3-二溴环己烷
Br H
H Br
卤代烷的普通命名法
CH3CH2CH2CH2Cl
H2 H1

Br
-
HO
C
-
Br

HO
H1 C H2
Br-
H3
定义:
H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年级化学元素符号表

8年级化学元素符号表

8年级化学元素符号表
八年级化学课程中通常会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前20个元素,这些是化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
1.氢 - H
2.氦 - He
3.锂 - Li
4.铍 - Be
5.硼 - B
6.碳 - C
7.氮 - N
8.氧 - O
9.氟 - F
10.氖 - Ne
11.钠 - Na
12.镁 - Mg
13.铝 - Al
14.硅 - Si
15.磷 - P
16.硫 - S
17.氯 - Cl
18.氩 - Ar
19.钾 - K
20.钙 - Ca
掌握这些元素及其符号对于学习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记忆口诀或编写小诗来帮助记忆。

例如:"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每五个一组进行记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元素的顺序和符号。

符号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它们的常见化合价,这对于后续学习化学反应和编写化学方程式非常有帮助。

【课件】分析化学8精品版

【课件】分析化学8精品版
烈摇动。
二、佛尔哈德法 以铁铵矾 [NH 4 Fe(SO4 )2为] 指示剂指示终点,
可采用直接滴定法和 返 滴定法。 (一)原理 1 、 直 接 滴 定 法 : 酸 性 条 件 下 , 用 KSCN 或 NH4SCN标液滴定溶液中的Ag+。
Ag SCN AgSCN (白)
原因:由于AgSCN的溶解度(1.0×10-6mol/L) 小于AgCl的溶解度(1.3×10-5 mol/L),因此,在
Ag Cl AgCl (白)
Ag SCN AgSCN (白)
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 量法。
滴定对象:Cl- 、 B r- 、I- 、Ag+和SCN-,以及 经处理而能产生上述离子的有机化合物。
银量法分类: 以确定方式分类:分为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 以确定终点的方法分类: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 法和法扬斯法。
3.1105 2V
Et
100% 0.06% 0.1000 V
由此可见,指示剂浓度为 5.0 103 mol / L 时,滴
定误差仅为0.06%,影响不显著,仍能满足要求。
2、溶液的酸度 pH=6.0~10.5;有铵盐存在时,pH=6.0~7.0 酸度过高则有:
Ag2CrO4 H 2 Ag HCrO4
溶液中[CrO42-]应该多大时才符合准确滴定 的要求?
假定在化学计量点时, Ag2Cr2O4 刚好开始
形成,则溶液中 [ Ag ],[Cl ],和[CrO42 ] 三者的
关系为:

[ Ag ] [Cl ] K SP AgCl 1.8 1010
1.3105 mol / L
X Ag (过量) AgX (白)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衡考点(1)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讲与练(含解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衡考点(1)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讲与练(含解

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李仕才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应用1.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把这种平衡称之为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①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②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③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特点:(适用勒夏特列原理)(4)影响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溶度积(K sp)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同类型的电解质而言,K 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越大;K sp数值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也越小。

②外因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K sp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的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但K sp 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K sp不变。

以BaCO3(s)Ba2+(aq)+CO2-3(aq) ΔH>0为例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加入沉淀剂,应用同离子效应,控制溶液的pH,当Q c>K sp时,有沉淀生成。

可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的溶解当Q c<K sp时,沉淀发生溶解。

(3)沉淀的转化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沉淀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相等。

( ×)2.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3.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 ×)4.因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故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 沉淀。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 . .. . .22 22 2 4点燃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异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自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原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进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究等二、观看化学变化1、镁条燃烧(1) 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2) 结论: 镁+氧气氧化镁Mg OMgO 2、锌与稀盐酸反响 (1) 现象:产生气泡(2) 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 H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响〔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CuSO4 Cu(OH) ↓ Na SO 4、化学变化:生成物质的变化(1) 特征:有物质生成. ....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物质的变化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抱负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奇特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其次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头:擅长觉察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根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试验、进展试验等〕、获得结论、沟通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展反思走进化学试验一、生疏常见的化学仪器. 专业.专注.. .... .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二、试验根本操作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用量:(1)严格按试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任凭丢弃〔3〕不要拿出试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6、肯定量药品的取用:(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

有机化学第8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第8章 醇、酚、醚

8.11.3过氧化物的生成
醚对氧化剂比较稳定,但是,遇空气长期接触,却能被空气中 的氧逐渐氧化生成过氧化物。一般认为氧化是首先发生在 -C-H键上,然后再转变成结构更为复杂的过氧化物。
■另外,氧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使O-H键极性增加,酚羟基中H的
酸性增加。 共轭的结果使得:
1.酚羟基氢易于以质子的形式离去使酚显酸性;
2.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高易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8.5.2命名
8.6酚的物理性质(自学)
8.7酚的化学性质
酚中羟基与苯环形成大的p—π共轭体系,由于氧的给电子共轭
醚键对强酸不稳定,遇强酸会发生醚键断裂,但HCl、HBr断裂
较难,需要催化剂;使醚键断裂最有效的试剂是浓的氢碘酸(HI)。 醚键的断裂是醚在HI中,先形成洋盐,然后,I-再作为亲核试 剂进攻-C而发生醚键断裂。 醚键断裂的顺序:30烷基>20烷基>10烷基>芳烃基
I-有两种进攻方向,但从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两方面看,都是
I-进攻甲基碳有利。所以,在混醚断键时,总是先从碳链较 小的一端断裂。如果 HI过量,则生成的醇可进一步生成碘代烃。
芳香混醚与浓HI作用时,总是断裂烷氧键,生成酚和碘代烷。
总结:
◆反应活性:HI>HBr>HCl ◆伯烷基醚按SN2机制断裂, ◆叔烷基醚按SN1机制断裂, ◆芳基烷基醚总是烷氧键断裂
碱性溶液中与烃基化剂(硫酸二甲酯、卤代烃等)作用生成。
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可以成酯,由于酚羟基中的氧与苯环发 生了p_π共轭其反应活性减小,与羧酸难于成酯。但可与活 性较大的酰基化试剂酰氯或酸酐成酯。
8.7.2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8.7.2.1卤代反应
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生成沉 淀。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有机化学第8版的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第8版的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第8版的归纳总结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对《有机化学第8版》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以及其他一些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键、立体化学等。

第二章:结构与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结构式和谱图表示。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本章重点介绍了共价键的性质、形成和解离。

第三章: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是研究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和构型,包括手性、对映体和旋光性等。

本章重点介绍了手性的概念和手性中心的形成。

第四章: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本章介绍了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中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包括萃取、蒸馏、结晶、干燥等。

这些方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非常重要。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本章介绍了有机化合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六章:有机物的分子构造有机化合物的分子构造是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可以通过分子间力、键的键长和角度等来描述。

本章介绍了分子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第七章:有机物的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是指反应过程中键的形成和断裂的路径和速率。

本章重点介绍了有机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反应类型。

第八章: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条件。

本章介绍了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如醇的合成、酯的合成和胺的合成等。

第九章: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持久的香味和一系列重要的化学性质。

本章介绍了苯环结构和芳香化合物的代表性反应。

第十章: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如醛的氧化、酮的还原、酸的酐化等。

化学第8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第8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第8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氢(H)B. 钠(Na)C. 氧(O)D. 氟(F)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特点是:A. 非金属元素B. 稀有气体C. 碱金属D. 过渡金属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2OD. Fe3O44.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分子中不存在离子键的是:A. CO2B. NaOHC. KClD. H2O25.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的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6. 以下哪个反应是吸热反应?A. 燃烧反应B. 氧化反应C. 溶解反应D. 合成反应7.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以下哪个反应的平衡位置不会发生移动?A. 可逆反应B. 不可逆反应C. 吸热反应D. 放热反应8. 以下哪个是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单质气体的燃烧C. 盐类水解反应D. 酸碱性盐的生成9. 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升高温度会如何影响反应速率?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先降低后提高10. 以下哪个是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A. K = [A][B]/[C]B. K = [C]/[A][B]C. K = [A][B]/[C]^2D. K = [C]^2/[A][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_________原则。

12.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通性是_________。

13. 根据路易斯理论,一个分子的化学键形成需要_________。

14. 化学平衡的表达式为K = _________。

15.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越低,其反应速率越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7. 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8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8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8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矿泉水C. 氢气D. 氮气答案:B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产生气体B. 产生沉淀C. 产生新物质D. 颜色变化答案:C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数目D. 原子质量答案:C5. 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设备是()A. 酒精灯B. 试管C. 烧杯D. 漏斗答案:A6.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矿泉水C. 氢气D. 氮气答案:A7.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催化剂的是()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反应条件D. 催化剂答案:D8. 在化学实验中,使用酒精灯时,正确的操作是()A. 用嘴吹灭B. 用盖盖灭C. 直接熄灭D. 用水浇灭答案:B9.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通常是()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O22.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O23.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2H2 + O2 → 2H2O4.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答案:Fe3O4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________。

答案: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6. 实验室中,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应________。

答案:略低于试管底部7.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改变反应速率8. 酒精灯熄灭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用盖盖灭9.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形式通常是________。

普通化学 第八章课后答案

普通化学 第八章课后答案

第八章配合物配合物思考题与答案1.设计一些实验,证明粗盐酸的黄色是Fe3+与Cl-的络离子而不是铁的水合离子或者羟合离子的颜色。

(略)2.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将等物质的量的黄色CoCl3.6NH3﹑紫红色CoCl3.5NH3﹑绿色CoCl3.4NH3和紫色CoCl3.4NH3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硝酸银,立即沉淀的氯化银分别为3 ﹑2 ﹑1 ﹑1mol,请根据实验事实推断它们所含的配离子的组成。

答:配离子分别是[Co(NH3)6]3+, [Co(NH3)5Cl]2+ , [Co(NH3)4Cl2] +, [Co(NH3)4Cl2] +,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有同分异构体。

3.实验测得Fe(CN)64-和Co(NH3) 63+均为反磁性物质(磁矩等于零),问它们的杂化轨道类型。

答:中心二价Fe2+亚铁离子外层价电子排布是3d6,有4个未成对电子,测得Fe(CN)64-为抗磁性物质,说明中心的铁离子的外层价电子排布发生变化,进行了重排,使得内层3d轨道上没有未成对电子,所以应采取的是d2sp3杂化方式。

三价Co离子外层价电子排布也是3d6,也有4个未成对电子,测得Co(NH3) 63+为反磁性物质,原理同上,也是d2sp3杂化方式。

4.实验证实,Fe(H2O)63+和Fe(CN) 63-的磁矩差别极大,如何用价键理论来理解?答:Fe(H2O)63+的中心离子铁是采用sp3d2杂化方式,外轨型配合物,高自旋,有5个成单电子,磁矩高;而Fe(CN) 63-采用的是d2sp3杂化方式,内轨型配合物,低自旋,只有1个成单电子,所以磁矩低。

5.上题的事实用晶体场理论又作如何理解?略6.用晶体场理论定性地说明二价和三价铁的水合离子的颜色不同的原因。

略7.FeF63-为 6 配位,而FeCl4-为四配位,应如何解释?1答:三价Fe的外层价电子层电子排布是3d3,d轨道上有2个空轨道。

同样作为中心离子,作为负电荷的配体之间的排斥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有机化学8

有机化学8

H
CH3
H
CH3
CH3
H
H3C
CH3
H3C
CH3
顺反异构用 “顺”或“反” 注明基团相对位 置。 英文用 “cis”和“trans” 表示。
反-1,3-二甲基环戊烷(两者为对映异构体) (trans-1, 3-dimethylcyclopentane)
4
3
环丙基环己烷 cylcopropylcyclohexane
画,下平面的向下画 其它C-H键分别向左(左边的三个)或向右(右边
的三个),且上下交替
两种类型C-H键
a键 (axial bond) 竖键, 直键, 直立键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e键 (equatorial bond) 横键, 平键, 平伏键
a键和e键的相互转换
3-甲基环戊烯 3-methylcyclopentene
3-甲基-1,4-环己二烯 3-methyl-1,4-cyclohexadiene
CH3
CH3
H3C H
CH3 H
H3C
CH3
H
H
顺-1,3-二甲基环戊烷 (cis-1, 3-dimethylcyclopentane)
CH3 H
顺反异构体
镜 面
反应选择性 与碳正离子 稳定性有关
CH2CH2CH2CH2
氧化反应
在室温下环烷烃难以氧化,和一般的氧化剂如酸性高锰
酸钾等不起反应。
CH3 CH3
CH C
CH3 CH3
CH3 CH3
KMnO4 H+
COOH + O C

化学第8章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第8章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第8章的知识点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的因素。

本章的知识内容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通常用摩尔浓度的变化率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可以根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

1.1 反应速率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可根据不同指标计算。

对于消失物质来说,反应速率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速率 = -Δ[A]/Δt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s)或mol/(L·min),它表示在1升溶液中,1摩尔反应物在1秒或1分内消失的量。

对于生成物质来说,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与消失物质类似,只是反应速率是正值。

1.2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关系来表示:速率 = k[A]^m[B]^n其中,k是速率常数,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浓度物质消失的量。

m和n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摩尔浓度对速率的影响程度,它们称为反应物的阶。

1.3 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对于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反应速率在反应初期会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最终趋于零。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来确定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2.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达到化学平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2.1 反应速率相等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和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这是化学平衡的基本条件。

2.2 动态平衡在化学平衡状态下,虽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下,化学反应并没有停止,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

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点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主要涉及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描述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它将离子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时分解成离子的过程表达出来。

离子方程式中要求明确写出溶剂、可溶性离子和不可溶性物质。

例如,当氯化银与硝酸钠溶液混合时,产生的沉淀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来表示:Ag⁺(aq) + Cl⁻(aq) + Na⁺(aq) + NO₃⁻(aq) → AgCl(s) + Na⁺(aq) + NO₃⁻(aq)二、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

电解质溶液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离解,形成大量离子;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解成离子。

典型的强电解质包括盐和强酸;弱电解质则包括一些有机酸和多元酸。

三、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其中反应物和产物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离子反应的特点之一是反应速率很快,因为离子间的反应并不需要分子之间的碰撞。

离子反应常见的类型有置换反应和沉淀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一个离子取代了溶液中另一个离子的位置;而沉淀反应则是产生了不溶于水的沉淀。

四、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的特性反映在它们的酸性和碱性的强弱上。

酸滴定是一种常见的酸碱反应实验。

在滴定中,强酸或强碱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直到溶液的pH转变为中性为止。

滴定的结果可以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以上是化学九年级第八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离子方程式、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等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对这些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有机化学 8

有机化学 8

H
H
H
H
H H
H
H
KekuléFormulation of Benzene
However, this proposal suggested isomers of the kind shown were possible. Yet, none were ever found. X X X H
H
H
H
H
E
20%
如果不考虑取代基的影响,仅从统计规律的角度来分 析,邻对位产物应为60%,间位产物为40%。
邻对位定位基:邻对位产物>60%, G为邻对位定位基。
间 位 定 位 基:间位产物>40%, G为间位定位基。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已有的基团对后进入基团进 入苯环的位置产生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称为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为芳香化合物。
第三阶段:将具有芳香特性的化合物称
为芳香化合物。
芳香性的概念
1 C/H的比例高。 2 具有平面和接近平面的环状结构。
3 键长接近平均化。
4 在核磁共振谱中,环外氢的化学位移明显移向低 场,环内氢的化学位移明显移向高场。 5 化学性质稳定,易发生亲电取代而不易发生加成。
第二节 芳香烃的来源 干馏
第三节 苯及其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苯 (Benzen)
苯基 (phenyl) 苯基 (Ph) (C6H5-)
苄基 (benzyl)
芳基 (Aryl)
1. 单环芳香烃 分子内只含有一个苯环。 命名原则:
(1). 苯的同系物时以苯做母体;
甲苯
乙苯
异丙苯
(2). 苯环上连有不饱和基团,以苯环做取代基;
CHO
COOH

九年级化学8单元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8单元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8单元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8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篇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H2+CuO△Cu+H2O高温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2CuO2Cu+CO2↑4Fe+3CO2↑高温焦炭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C+2Fe2O3高温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2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3Fe+2CO2↑△Cu+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CO+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4CO+Fe3O4高温高温2Fe+3CO23Fe+4CO2九年级化学8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二篇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Zn+H2SO4=ZnSO4+H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H2SO4=FeSO4+H2↑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Mg+H2SO4=MgSO4+H2↑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2Al+3H2SO4=Al2(SO4)3+3H2↑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2HCl===ZnCl2+H2↑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Mg+2HCl===MgCl2+H2↑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2Al+6HCl==2AlCl3+3H2↑五、金属单质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置换反应) 活动性强的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Zn+CuSO4=ZnSO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汞:Cu+Hg(NO3)2=Cu(NO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Cu+2AgNO3=Cu(NO3)2+铝和硫酸溶液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2Al+3CuSO4=Al2(SO4)3+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Ca(OH)2+CO2=CaCO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H2O+CO2=H2CO3九年级化学8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三篇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留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份化学综合(八)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生石灰D.氢氧化钠
1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
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13.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14.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
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1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7.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19.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所得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20.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气泡,甲表面无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甲表面有银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43.(7分)现有Cu、CuO、CuSO
4、C、CO、CO
2
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
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Y、Z、W、N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Y_________、Z_________;
(2)写出M→N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X→W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4.(11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顺序,设计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其中金属片均已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

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
断锌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
据实验现象是
.其中铁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过一会儿,他又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目的.
(3)通过以上,四种金属由强到弱顺序是:
45、(7分)用“侯氏联合制减法”制得的纯碱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取23g 样品置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求:
(1)当滴入氯化钙溶液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分)
(3)当滴入氯化钙溶液至图中A 点时,并且反应后烧杯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C :12 O :16 Ca :40 Cl :3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