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生态学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
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3、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4、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
5、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6、主导因子作用:在各种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因子也发生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
7、限制因子:生物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8、生态幅:生物生活在自然界中,由于长期选择的结果,每个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对各生态因子,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
每一物种对生态因子耐受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范围即生态幅。
9、生物内稳态:内稳态即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0、盐碱土植物:有些植物能在含盐量高的盐碱土(如NaCl,Na2SO4,NaCO3含量较高)中生长,具有一系列适应盐碱土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这类植物统称为盐碱土植物。
1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其适宜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12、种内关系: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13、种间关系:将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14、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而含义又十分广泛的生态学概念,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学
18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19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20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名解: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3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4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________三类。
6 种群的分布形式通常有_均匀型________、__随机型_______、_成群型________三种类型。
二.选择
1.分布在我国新疆和东北的雪兔、分布在华北的草兔和分布在华南的华南兔颅骨长分别为95~97、85~89和67~86mm,这种颅骨的变异可以用 A 解释。
12.利他行为属于:[ 1]。① 种内行为 ② 种间行为 ③ 既非种内行为又非种间行为 ④ 既属种内行为又属种间行为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生态学的定义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E.Haeckel,1866)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
(埃尔顿,192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Andrenathes,1954)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E.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P.Odum,1997)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在我国:公元前1200年《尔雅》一书;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公元前100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建立时期:17世纪后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学基础》;1807年德国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生态学的内容和意义。
一、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物种、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物种是生态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单元,它指的是具有共同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的个体群体。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地区范围内的一组个体的总和。
生物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构成的群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生态系统则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非生物要素组成,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二、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生态学的理论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动和营养循环等。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它受到物种自身的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组织和能量流动的链条,它显示了食物关系和营养传递的方向和级别。
能量流动指的是在食物链中能量从一级营养者到下一级营养者的传递过程。
而营养循环则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再利用过程。
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实验和数学模型等。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家们对生物和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过程,通过采集样本和测量数据来获取信息。
实验室实验则是在受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以便研究特定变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工具来描述和分析生态过程和系统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生态学家预测和理解复杂的生态现象。
四、生态学的意义和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的思路和方法,预测和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
生态学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重大全球问题。
此外,生态学还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及公众广泛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
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简答题1.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1)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
系统理论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制和定量研究。
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等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
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宏观发展到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微观发展到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
生态学不再是一门解释自然的科学,而是改造自然的工具。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有诸多结合,出现了新的概念。
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圈进化发展进入了智能圈,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由此要求生态学的研究从其他生物到人类为主体,出现了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什么是全球变化?论述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生态学任务)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及公众广泛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
2)主要问题: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的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问题。
3.论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生态学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手段。
经济持续是保障、资源持续是基础、社会持续是目的。
2)生态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观、整体观、综合观、进化观及层次观)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决策和战略选择的主要思维方式。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与它们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变化,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生态学呢?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指研究动植物及其生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运作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学,涉及生物学、地理学、土壤学、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生物、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研究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物种的丰富性、组成和各自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和非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了解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丰富性和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的影响。
3.生态过程生态过程指生物的生产、分解、消费和利用等基本生态活动,包括有机物分解、光合作用、生态链等。
研究生态过程是为了揭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规律,以及一些重要环境污染的物质转化和分布规律。
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噪声等各种污染。
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来探讨环保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生态学的应用价值1.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系统,用于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性治理手段。
通过生态工程,我们可以修复荒漠化区域、治理土壤侵蚀、改善水源地水质等。
2.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持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因此,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指导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3.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研究环境污染和运营规律能够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家的研究成果将推动环保法规、标准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生态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从微观到宏观、从生物到自然环境都在系统地探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
答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组合
自然种群的特征是(1)数量特征,(2)
空间特征(3)遗传特征
2. 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光强对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结构的建成有重要作用;光强对植物发育的影响;光强对果品的品质具有良好作用。
3.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Garner等人(1920)发现明相暗相的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植物光周期现象— 对繁殖(开花)的影响:区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long-day plants)和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s) :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短日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前者如小麦、油菜,后者如苍耳、水稻。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填空题
1一般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 野外方法 、室内实验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三大类。
2种群统计学中的初级种群参数包括迁入率、 迁出率、出生率 和 死亡率。
3种间竞争有两种作用方式,间接的作用方式的竞争称 利用型竞争;直接的作用方式的竞争称利用型竞争干扰型竞争。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演替顶级 :每一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它所在地关系的一门学科。
·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
·森林(fores):是指一个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他生物,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环境(environment):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存在的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境(habitat):是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如: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
·光补偿点(compensation point CP):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saturation point SP):当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继续增加,光和效率随之增加,到一定水平不在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光和效率达到光饱和点时的光照强度。
·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
·物候: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成为物候。
·有效气温:·种群(population):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集合群。
·生命表(life table):把观测到的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的存活数和死亡数编制成表。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
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其中包括组
成生物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类、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影响。
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学、物
理学、化学和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以及它们所存在的非生物环境因素所组成的一
个整体。
生态学家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探究生物群落和非生物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生态学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
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包括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物质的作用等等,以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是如何
实现的。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学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
用方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动力学现象,比如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等。
4. 生态保护和管理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进行生态保护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生态系统破坏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来提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5. 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的应用
生态学在人类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
同时,生态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生物世界和环境问题。
总之,生态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对象,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过程。
因此,生态学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
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生态学主要分为两个分支:自然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
自然生态学主
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群落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人类生
态学则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管理这些
环境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自
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使得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
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研究和应用生态学原理已成为解
决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生态学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渔业、环境保护等
领域。
例如,在农业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壤和水
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林业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保护森林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在渔业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管理和保护水产
资源;在环境保护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评估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制
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总之,生态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群落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生态学的定义
第一章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 c o l o g 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而(A q u a t i c E c o l o g y)就是研究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E c o l o g y‖来自希腊文―O i k o s‖(住所,栖息地)和―L o g o s‖(学问,研究),亦即生态学在创建之初就表达为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场所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述生态学的定义是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 a e c k e l,1866)首次提出的。
这是生态学至今最为全面的定义。
但是首先使用―E c o l o g y‖一词学者是亨利.索瑞(H e n r y T h o r e a u,1858)。
生态系统的价值(1)使用价值:食物、纤维、木材、药物和其他工业材料。
欣赏对象——美术。
(2)间接价值:环境调节功能,如森林——氧气;水土保持、巩固堤岸。
鸟类——害虫;虎狼——兔鼠——草原(3)潜在价值——为人类后代提供选择机会,遗传信息——基因库(4)存在价值——生态平衡,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其特定的作用。
2.研究对象传统的生态学要在有机体(O r g a n i s m)、种群(P o p u l a t i o n)、群落(C o m m u n i t y)和生态系统(E c o s y s t e m)水平上探索生命系统的奥秘。
因此,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甚至是生物圈(B i o s p h e r e)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1)种群:种群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
种群具有空间、数量和遗传三个基本特征。
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2)群落:群落是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里各个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位。
即群落是指同一生境中彼此影响着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4)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有生命的部分,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大气、水域和陆地。
生态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一、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在自然界的运行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使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去研究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门复杂且动态的科学,涉及到生物、地理、化学、物理和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
二、目的
1、探讨环境的变化:生态学研究不同物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运作和关系,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的变化,从而可以采取更有效的环保措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
2、改善人类资源:生态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生态系统,使其资源有效地利用,协助人类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三、方法
1、观察:生态学家通过对生物种群、基础生态系统、环境因子以及其他相关因子的实地观察和记录,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实验:生态学家会利用实验来研究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其运转原理,从而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
3、数学模型:生态学家还会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群体数量、发
展速度以及响应环境的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建议。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从微观的单个生物体到宏观的生态系统,从生命周期到地球历史的时间尺度,从基础的物理、化学作用到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生态学有助于理解生命现象以及地球上不同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为保护自然资源、应对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对人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在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无法单独靠某一生态系统而存在。
因此,我们要了解并特别关注自然界的生态现象,采取保护措施,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比如,人类的大规模开垦土地、排放废气、大规模砍伐森林等都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威胁,生态学则提醒我们要在开发和保护之间寻求平衡。
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许多领域。
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都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
在生态学的研究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都来自于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
常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这些工具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处理生态系统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和研究环境生态。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正在不断发展。
它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领域。
同时,新兴技术也在不断推动着生态学的发展。
例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学研究和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总之,生态学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生态学的知识,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走上一条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生态学(中文简洁版)
A1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环境”是物理环境(温度、可利用水等)和生物环境(对有机体的、来自其他有机体的任何影响)的结合体。
个休、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所研究的有4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i)探讨个体对其环境的反应;(ii)研究单个物种的种群对于环境的反应,和探讨诸如多度(abundance)及其波动等的过程;(iii)群落(出现在确定面积中的种群集合)的组成和结构;(iv)生态系统(群落与环境的非生物成分的结合)内的各种过程,例如能流、食物网和营养物的循环等。
B1 适应适合度适合度是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指标。
个体的相对适合度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部分决定于个体的遗传区别,部分决定于环境的影响。
自然选择种中具有最高适合度的个体将会对未来世代作出特别高的贡献。
如果适合度的差别含有遗传的成分,则后代的遗传组成会有改变。
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
适应有机体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都是适应。
适应性特征可以是生理的或行为的。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个体的遗传组成。
表型是各个有机体,它是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由于环境对基因型的影响,表型发生变化的能力叫做表型可塑性(如人的晒黑、风造形的植物、蝗虫的单生或群居型)。
相关主题生态学的10个规律(A2)物种形成(02)遗传变异(01)B2 应付环境变异条件引起有机体对其反应的、可变的环境因子是条件(conditions),例如温度、酸度和盐度。
条件是不可能被减少的——它不能被有机体用掉或消耗掉。
资源有机体消耗的任何东西,对该有机体而言,就是资源。
例如,蜜是蜜蜂的资源,光是一切绿色植物的资源。
环境变异大多数有机体都必须应付在一定时间尺度范围内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
某些环境因子的变化以秒或分计(如当有云块时的阳光强度),另一些因子的变化以日或季计,甚至更长更长的时期(如冰河周期)。
生态学
第一章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经典范畴:经典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
而分子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则属于近代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类群、生境以及研究性质等可将其划分如下:1)从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
2)从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陆地植物生态学等。
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等。
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有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
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①野外研究: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
②实验研究: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③系统分析与数学模型研究: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缺点:有时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
第二章1、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
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7个并列的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也可以被看做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综合作用:自然不存在孤立的生态因子,也不存在单一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
生态学(Ecology)
PART 0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生物群落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 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
生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取能量,同时物 质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
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要点一
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概念
要点二
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或破坏后,能够 恢复到原来状态或达到新的稳定状态的能力。
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过程等多个方面。例 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大小和复杂性、土壤质量、 水资源等因素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02
通过识别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节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生态红线划定
03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禁止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和范围,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学在环境治理和修复中的应用
01
02
03
生态修复技术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和重建,恢复其结构和功 能。
与地理学的关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分布规律的科 学,而生态学则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生物在地 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动态变化。
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科 学,而生态学则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为环境科学提供 理论和方法支持。
生态学的名词解释
生态学的名词解释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究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从微观层面的分子与细胞,到宏观层面的生态系统和地球生态环境。
1.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一定地域范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由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的)和非生物环境(如土壤、水体、气候等)。
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物种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转化,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2. 个体(Individual)个体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生物学层级中最基本的单元。
个体可以指单个生物体,也可以指一群具有相同遗传特征的生物个体。
在生态学中,个体是生态系统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种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物种(Species)物种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由亲缘关系最近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这些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有性繁殖相互繁殖,并且能够产生具有类似性状的后代。
物种是生态学中研究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生物群落是一个特定地区内的所有物种组成的总和,这些物种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物种在生物群落中通过竞争、合作、捕食、寄生等方式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生态链,并且共同塑造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 共生(Symbiosis)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相互利益的关系。
共生分为互利共生和一方受益共生两种类型。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而受益,例如蚂蚁与某些植物的关系。
一方受益共生则是指其中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身上获得利益,例如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6.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生态位是指一种物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功能位置。
谈谈对生态学的认识
谈谈对生态学的认识一、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等。
二、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群落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其中,生物群落包括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等有机体,而非生物环境包括了土壤、水体、大气等无机环境因素。
而在这些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3. 生态系统功能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例如,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资源,同时还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湿地可以过滤水质并保护动植物栖息地;草原可以提供牲畜的食物等。
三、生态学的重要性1. 生态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计划,从而减缓或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2. 生态学对农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
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例如,了解不同植物品种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它们与土壤、气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
3. 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指导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着各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例如,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从而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生态学的应用领域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修复受到污染或破坏的自然环境。
名词解释-生态
名词解释绪论1.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得科学。
2、种群:就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得复合体3、群落:就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得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组成得复合体。
4、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得复合体。
5、生物圈:指地球上得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得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与大气圈得下层。
6、分子生态学: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得新得分支学科。
7、尺度:就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涉及得范围与发生得频率。
1、生物与环境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得总与,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得各种因素。
2、大环境:就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与宇宙环境。
3、大气候:大环境中得气候称为大气候,就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得气候,就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得,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4、小环境:就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得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得特定栖息地。
5、小气候:就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得气候。
受局部地形、植被与土壤类型得调节。
6、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得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与其她生物等。
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得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得栖息地得生态环境。
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得众多因子并非等价得,其中一个就是起决定性作用得,它得改变会引起其她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得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9、作用:环境得非生物因子对生物得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得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得最小量得任何特定因子,就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得根本因素。
也称短板理论。
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得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野外研究: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
实验研究: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系统分析与数学模型研究: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缺点:有时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环境(environment)和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s)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二、环境的类型环境的分类尚未有统一的分类系统,一般按环境的主体、环境性质、环境的范围进行分类。
按环境的主体:1、以人为主体(人类环境)2、以生物为主体按环境性质:1、自然环境,2、半自然环境3、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1、宇宙环境,2、地球环境3、区域环境,4、微环境,5、内环境三、环境因子分类⏹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p.13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境(habitat):具体生物个体或群落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二、综合作用三、主导因子作用四、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补偿性五、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六、直接和间接作用七、限制性作用⏹综合作用自然不存在孤立的生态因子,也不存在单一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间总是互相促进、相互制约,任何单一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如光强——土壤温度、空气湿度、水分平衡、气温等——植物生长。
⏹主导因子作用生态环境中各因子地位不同,一般情况下,其中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对其它因子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该因子即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是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的。
如光合作用时-光强是主导因子,温度和CO2为次要因子⏹直接和间接作用间接因子通过直接因子体现,如地形因子属间接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物在不同年龄阶段或发育阶段有不同需求,不同阶段同样生态因子(或组合)的生态作用不同。
(温度-春化作用)⏹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补偿性生活因子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具不可替代性或同等重要性。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量的不足,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仍可获得相同的生态效应。
即为可补偿性。
(光-二氧化碳)⏹限制性作用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限制生物生长和生存繁殖的任何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E.P.Odum(1973)建议做两点补充:a. 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能量、物质处于平衡态时才适用;b. 要考虑生态因子的可补偿性。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Shelford耐性定律(1913)生态因子的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限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即为耐性定律。
该定律将最低量因子和最高量因子相提并论,把任何超过耐性下限或上限的因子均称为“限制因子”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太阳辐射及其变化规律⏹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Garner等人(1920)发现明相暗相的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
光补偿点(c o m p e n s a t i o n p o i n t)光饱和点(s a t u r a t e p o i n t):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长日照植物(long-day plants)和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s) :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短日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
前者如小麦、油菜,后者如苍耳、水稻。
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的规律是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法则及其意义⏹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N•T=K表示,考虑到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又可写成:N(T-C)=K,T =C+K/N,其中,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K是总积温(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历;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三、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水的生物学意义*生物体的水分获得与损失途径*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水的生物学意义*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生物体的水分获得与损失途径*水分的丧失途径*植物--蒸发(蒸腾作用、扩散作用)失水,分泌失水。
*动物--蒸发失水,排泄、分泌失水。
*水分获得途径*植物--根部吸收,叶面吸收。
*动物--食物,体表吸收,代谢水。
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陆生植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水生动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陆生动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适应方式*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叶片薄而长,以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生态类型*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陆生植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形态适应:* 发达的根系;* 叶面小;* 单子叶植物中一些具扇状的运动细胞,可使叶面卷曲;* 具发达的贮水组织;*生理适应:* 水分运输的动力* 原生质的渗透浓度高。
*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陆生植物的水势梯度*空气中的水势--较低*植物体的水势--中度*土壤中的水势--较高*等渗(i s o s m o t i c o r g a n i s m):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
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高渗(h y p e r o s m o t i c o r g a n i s m):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
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
*低渗(h y p o o s m o t i c o r g a n i s m):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
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
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适应方式•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叶片薄而长,以增加光合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形态适应:⏹发达的根系;⏹叶面小;⏹单子叶植物中一些具扇状的运动细胞,可使叶面卷曲;⏹具发达的贮水组织;•生理适应:⏹水分运输的动力⏹原生质的渗透浓度高。
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等渗(isosmotic organism):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
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高渗(hyperosmotic organism):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
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
⏹低渗(hypoosmotic organism):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
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
陆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失水的主要途径:•皮肤蒸发、呼吸失水、排泄失水⏹补充水的主要途径:•食物、代谢水、饮水⏹保水机制•减小皮肤的透水性•减少身体的表面蒸发•减少呼吸失水•减少排泄失水•利用代谢水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降低了土壤溶液中的渗透势,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2)伤害植物组织3)引起细胞中毒4)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5)在高浓度盐类的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的淀粉形成过程受到妨碍,气孔不能关闭,植物容易干旱枯萎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种:形态相似的个体集合林奈的定义:形态相似的个体集合,并且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
(p.44)E.Matr的定义:能实际地或潜在地彼此杂交的种群的集合构成一个种。
种的性状: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种的遗传本质,即生物性状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表型:与环境结合后实际表现出的可见性状种群population: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或系统。
*种群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通过系统的自动调节,使其能在生态系统内维持自身稳定性。
作为系统还具有群体的信息传递、行为适应与数量反馈控制的功能。
*种群不仅是自然界物种存在、物种进化、物种关系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份,同时,还是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具体对象。
*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有时不只有一个种群。
*种群既可以作为抽象概念,也可作为具体存在的客体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2、空间特征;3、遗传特征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生活史格局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
(p.46)研究种群动态、特征及其生态规律的科学。
种群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研究种群的遗传过程包括选择、基因流、突变和遗传漂变种群生物学(population biology): 研究种群的结构、形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过程规律的科学。
最主要组成部分是种群遗传学和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动态规律:①种群的数量和密度②种群的分布③种群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④种群调节密度(density):单位空间(面积或体积)内个体的数量在对种群进行统计时,需要确定对被研究的种群边界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前者指单位面积中的实有的个体数,后者则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p.47)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