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问题解决课)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及反思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及反思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了解观潮的特点和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潮汐的形成原因。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和图表分析等方法,观察和记录潮汐的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奇观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潮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分析和解释潮汐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潮汐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你们去过海边吗?有没有观察过潮汐? - 你们对潮汐有什么了解?2. 学习新课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潮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什么是潮汐? - 潮汐是如何形成的?-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潮汐的高度和时间?3. 实验与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潮汐实验和观察。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潮汐的特点和规律。

4. 延伸拓展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潮汐的时间表和潮汐的高度图表,并分析其中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为什么潮汐的高度和时间会有规律? - 这种规律与哪些因素相关?5. 小结与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潮汐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潮汐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 这节课上,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潮汐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了对潮汐特点和规律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然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改进: 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具体地观察潮汐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注:此教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对象本课是初中阶段的八年级学生,是在语文方面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

2. 学情分析学生在读到《观潮》这篇文学作品时,首先先于认识它是一篇类似散文的文学作品,其次,他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

然而,由于这篇文学作品涉及到的现象和道理较为深奥,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比如“何谓‘静水流深’?”等等。

3. 教学目标通过此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也就是深奥的“静水流深”亦或是“波澜不惊”等等。

(2)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同时也尝试着自己仿写文学作品,以便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

(3)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做到“不为失败所惧”的品质。

(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主题思想:观潮(2)写作特点:描写细致,语言生动(3)文学知识: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

2. 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静水流深、波澜不惊,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2)熟悉本文的写作特点,如描写细致、语言生动等等,从而更好的进行仿写和自我提高;(3)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如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从而更加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温馨提示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引入课文之前,可以通过询问让学生将自己刚刚学习的一些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文学知识告诉大家。

在课程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举例法、拓展法、智辩法等等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语文学习的难点和疑惑。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教学重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深情背诵课文第三段。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

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二段,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
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句。
2、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2、引导学生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2、研读文章内容,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
(1)、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的描绘了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南宋词人周密走进《观潮》,领略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吧。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 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 波(jīnɡ)
(2)辨明词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Lesson 28 "watching the tide" teaching plan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观潮模板通用版2、篇章2:观潮文档(通用版)3、篇章3:观潮模板规范版4、篇章4:观潮模板通用版5、篇章5:观潮模板标准版篇章1:观潮模板通用版(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评析: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评析: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从而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

《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3、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

学习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可谓是“天下第一奇观”,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宋代周密的《观潮》。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1.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

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

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

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

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

此篇选自《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

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

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

(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八.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

(目标教学法)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 (感悟发现法)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

(引导发现法)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

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

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含试卷)

第28课《观潮》教学案教与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反复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②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③品味文章所描绘的雄伟壮丽的意境和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进一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文章中体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教与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语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教与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朗读复述法、研讨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领略美景,走进宋代周密的《观潮》。

二、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倾听潮声:初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1、学生自由读(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2、小组解决疑难字词读音,并合作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3、学生范读,其余学生聆听并评价(要求从字音、句读方面评价)4、教师指导总结:文言文中容易读错的字音,如通假字,多音字,生僻字等,要读准字音,首先就要借助工具书解决此类字。

5、齐读学法指导:朗读是文言教学的基础,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难字音,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走近潮景:精读——以读会意,理解文意1、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勾划出有困难的地方。

2、提出翻译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小组交流共同解决。

3、小组齐读点拨、明确:①既望——“既”是“已经”的意思,“望”是指农历十五,“既望”即是指农历十六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潮的特点。

1.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2学习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2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钱塘潮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钱塘潮知识。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分段落概述课文内容。

3.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分析课文结构4.1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找出课文的线索。

5.修辞手法讲解与运用5.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5.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

6.课堂讨论6.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6.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8.课后作业8.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描绘钱塘潮的作文。

8.2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钱塘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跃。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钱塘江,实地感受钱塘潮的壮观。

2.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钱塘潮。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期末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感知钱塘江潮的伟观和南宋民俗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对南宋民俗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观潮》。

二、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文词语。

2.反复诵读课文,独立翻译课文。

三、一读课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自学指导一:1.听老师示范朗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划出你的疑难问题。

3. 翻译课件上的关键字词。

(学生5分钟自学)【投】:(1)读准字音: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僦赁(jiù lìn)罗绮(qǐ)鲸波(jīnɡ)(2)辨明词义: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则玉城雪岭(城墙)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珠翠罗绮溢目(满眼)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方式:(1)4分钟自由翻译;(2)提出无法翻译的字词;(3)全班翻译;(4)背诵关键字词:(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当堂训练:(10分钟)完成《动态》1-9题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再学习《观潮》。

二、出示学习目标:1.感知钱塘江潮的雄伟气势,理清思路,研读内容,探究手法;2.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三、一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文章内容,探究文章手法自学指导一:理清文章思路(6分钟)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参考: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点明题旨,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新人教版)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过程与方法1、诵读教学法。

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比较拓展法。

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的认识,树立人类必定能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世界观。

课时安排1课时时间: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

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江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录象,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我们课前布置预习本课时,要求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有关钱塘江大潮成因的知识,谁来说说自己找到的知识要点,让我们资源共享。

教师简介背景: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的描绘了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南宋词人周密走进《观潮》,领略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吧。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1)读准字音: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 chōnɡ)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僦赁(jiù lìn)罗绮(qǐ)鲸波(jīnɡ)(2)辨明词义: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则玉城雪岭(城墙)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珠翠罗绮溢目(满眼)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 观潮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 观潮教案

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教学目的一、引领学生感受钱塘海潮的奇伟磅礴,体味自然的伟力美、人的精神美和地域的风情美。

重点二、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3、感受作者在南宋王朝衰亡以后对过去生活的迷恋之情。

难点教学步骤一、故事导入讲述有关钱塘海潮来由的传奇:在春秋战国之时,楚国有一个超级有才能的人,因为受到排斥而等不到重用,只能效劳吴国,吴王夫差在他的帮忙下把吴国建设的国强民富,伍子胥也因此位及丞相职位,因吴王夫差听信谗言疑心他谋反,忠勇的吴国大将伍子胥,被迫自杀。

身后,其悲忿仍不可遏止,于是便乘着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上奔腾吼叫,形成汹涌彭湃的钱塘潮。

或许这只是个传奇,但钱塘海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

苏轼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节课咱们随着南宋文学家周密去一睹钱塘潮的风度。

二、初读感知1.放声自由朗诵课文,要求:(一、读准每一个字音;二、注意正确断句;3、尽可能读出情感。

)2.请学生示范朗诵文章,其他学生点评。

过度:大伙儿读出了钱塘江的气势,钱塘江以其如何的魅力感染咱们呢?请找出描述钱塘江大潮的句子?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述的?(作者按如何的顺序写景?采纳如何的修辞方式来表现?)三、感受潮水魅力(海潮图)试探:1、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2、请找出自己专门欣赏、喜爱的语句,并简单加以评点,请说说你喜爱理由。

3、品读,体味语言预设:“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

(与“隐天蔽日”做比较)吞天沃日,试换作“遮天蔽日”如何?“遮”、“蔽”只表现将天空、太阳遮掩住,尽管水势之盛也可想见,但偏于静态的状态描述。

“吞”、“沃”那么写出了潮头的翻腾、激卷,恍如能将广袤无垠的天空包孕于口,似乎敢与太阳炙射大地的万丈光焰相对抗,直上九霄冲荡日头,其动感、气势、情味均较“遮”、“蔽”更胜一筹。

如:银线,写出远眺海潮的形态、颜色、光泽。

玉城雪岭,“城”、“岭”表现出潮水渐近时,潮头之高大,如牢固的城墙、挺拔的山岭扑面而来、连天涌来,其形状、态势让人心惊。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8课 观潮导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8课 观潮导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8课观潮导学案2 新
人教版
自习
1.熟读课文,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共四段,请概括每段的段意。

自疑
我还有这样的疑惑:
自探
活动一:精读课文,感知内容
1.第一段是怎样描写海潮的?写出了海潮怎样的特点?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3. 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弄潮勇士?写出了他们什么特点?
活动二: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本文在写法上有这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渲染、衬托和对比: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活动三:质疑问难
在自习或上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还有哪些没有解决,请你提出来,看谁能帮你解答。

自测
1.本文按照顺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涌潮景象,为了突出潮水的汹涌,分别从( )、 ( ) 、( )、( )四个方面,把潮水写得逼真、奇特。

2.《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题为“观潮”,而课文只有第一段写到了海潮,是不是文不对题?
自结
学了本文之后,你收获到的写景方法有:。

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28.观潮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

2、掌握重点字句,积累文言词汇3、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分析:《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士女骈阗,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

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与讲读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看过钱塘江大潮吧,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说)现在我们来学周密的《观潮》,看看宋代人眼中的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教师补充,纠正)1、翻译第一自然段:重点字词:A、既望:农历十六日B、方:当••••••时C、仅:几乎,将近D、既而:随着E、际天: 连接着天F、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扬喷射G、沃:用水淋洗H、势极:来势极其2、翻译第二自然段:重点字词:岁——年。

尽——穷尽。

标——树立,举。

倏尔——忽然。

略——一点点逝——去,往3、翻译第三自然段:重点字词:文——画着溯迎——逆流迎着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鲸波——巨浪4、翻译第四自然段:重点字词:溢——满穹——高僦赁——租用容——许,使。

三、整体感知:提示:(教师补充)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的都城在临安(杭州),观潮地在当时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8课《观潮》(问题解决课)
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下面请大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致的评价,
此来表现什么?
学科
第一段是怎样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的?
总领全文,点示题旨,接着交待海潮最盛的时间。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势四个方面,
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明确: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