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
道路路基名词解释
道路路基名词解释
道路路基是指道路的基础部分,它是道路建设的基础设施。
道路路基通常由多层材料组成,用于承载交通荷载并分散荷载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与道路路基相关的常见名词解释:
路基(Subgrade):道路路基的最底层,通常由天然土壤或填充土构成。
路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路基填料(Subgrade Fill):在路基上方添加的填充材料,用于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路基压实(Subgrade Compaction):通过机械设备对路基土进行振实或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路基排水(Subgrade Drainage):为了防止路基土受到水分影响而失去稳定性,需要进行路基排水设计,包括设置排水沟、下水道等。
路基改良(Subgrade Improvement):对路基进行加固或改进,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路基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加固、土壤改良、地基处理等。
路基剖面(Subgrade Profile):路基的纵断面形状,通常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路基的常见形式
路基的常见形式
路基是指修建在路面或地面上的一层基础结构,常见的路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石方路基:由石块或石头铺设而成的路基,主要用于较小的道路和农村道路。
2. 硬土路基:由黏土、粘土等较硬的土壤填筑而成的路基,通常用于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
3. 砂石路基:由砂石、砂质土等松散的材料填筑而成的路基,通常用于公路、高速公路等。
4. 砂浆路基:在路面下部铺设砂浆或混凝土层,以加强路基的承载能力,主要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等重要道路。
5. 水泥混凝土路基:由水泥混凝土铺设而成的路基,通常用于高速公路、高架桥等。
6. 焦煤灰路基:以焦煤灰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填筑而成的路基,可用于一般公路等。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路基形式,根据道路的不同等级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路基形式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路基的名词解释
路基的名词解释
路基( roadbed)是指路面以下的结构部分,包括路基土石方、沥青混凝土、混凝土路面等。
它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道路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路基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安全和性能。
因此,路基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是道路建设的重要问题。
路基的建设需要考虑道路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施工。
路基的管理包括维护、检查和修缮,以确保其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除了道路建设和管理,路基的作用还体现在道路使用方面。
道路的路基对于土壤和水流的承载和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交通条件、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同时也对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着影响。
因此,道路使用者需要重视路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道路的使用安全和性能。
铁路路基的基本形式
铁路路基是铁路线路的基础结构,它支撑和固定铁轨,并分散列车的荷载,确保铁路的平稳和安全运行。
铁路路基的基本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直线路基:直线路基是铁路线路上的一段直线段落,没有明显的弯曲或曲线。
它通常用于连接不同地点之间的长距离铁路段,使列车可以以高速行驶。
曲线路基:曲线路基是铁路线路上的曲线段落,用于改变列车行驶的方向。
曲线路基的半径和曲线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以满足列车的曲线半径要求。
过渡曲线:过渡曲线是直线路基与曲线路基之间的过渡段,用于平稳地过渡列车的行驶方向和速度。
它通常包括缓和的曲线和过渡道,以减小列车的冲击和振动。
高架路基:高架路基是铁路线路建在高架桥或梁上的部分,通常用于跨越河流、道路、山脉等地形障碍。
高架路基可以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并减少地形对铁路的影响。
隧道路基:隧道路基是铁路线路建在地下隧道内的部分,通常用于穿越山脉或城市区域。
隧道路基可以提供列车行驶的通道,并保护线路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堤路基:堤路基是通过填土或其他材料构建的路基,通常用于穿越水域或低洼地区。
堤路基可以提高线路的高度,防止洪水或涝水对铁路的影响。
削减路基:削减路基是通过削减地表或挖掘来构建的路基,通常用于降低线路的高度,以适应地形要求。
枕木和轨道:铁路路基上铺设有枕木和铁轨,枕木用于支撑铁轨,铁轨上行驶的列车则由轨道提供支撑和导向。
这些基本形式的铁路路基根据不同的地理和工程要求在铁路线路上交替出现,以确保铁路的安全、平稳和高效运行。
铁路工程师根据具体的项目和地理条件来设计和构建适当形式的路基。
路基的基本形式
路基形式有:
1.填方路基
(1)填土路基。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2)填石路基。
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的路堤。
(3)砌石路基。
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外砌、内填而成的路堤。
砌石路基应每隔15-20m设伸缩缝一道。
当基础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分段砌筑,并设沉降缝。
(4)护肩路基。
坚硬岩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不大,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修筑时,可修筑护肩。
护肩高度一般不超过2m。
(5)护脚路基。
当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倾向,或为加固,收回填方坡脚时,可采用护脚路基,其高度不宜超过5m。
2.挖方路基
(1)土质挖方路基。
(2)石质挖方路基。
3.半填半挖路基
在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台阶宽度一般为2m。
路基工程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路基工程概述路基工程是指为了建设道路而进行的路面基础工程。
路基工程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路面、传递和分散荷载的基础结构,能够保证道路的安全、平稳和经济运行。
路基工程包括路基填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等工程内容,其在道路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路基工程的分类根据其作用和功能,路基工程可以分为路基填筑、路基排水和路基防护等类型。
1. 路基填筑:是指通过合理的填筑方法和材料将道路基础基底地表提升到设计标高的工程。
路基填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科学严谨的工艺措施,并保证填筑层平整、坚实、无裂缝,以及达到设计标高和坡度要求。
2. 路基排水:是指通过路基排水设施,合理引导和排除雨水、地下水等,避免水毁道路,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路基排水设施包括坡度、横向排水设施和纵向排水设施等,其合理设计和施工对于路基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3. 路基防护:是指通过路基边坡保护、路堤护坡等方式,避免路基发生边坡滑坡、坡面冲刷、路堤侧翻等现象,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安全。
三、路基工程的关键技术1. 确定填方开挖路线与设定路基宽度:在路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首先需要根据实际路线布局和地形地貌进行填方开挖路线的确定,合理设定路基宽度。
填方开挖路线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交通、环境等因素,力求使填方开挖路线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路基宽度的设定需要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湿度、地形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与路基填筑的工艺方法相适应,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
2. 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影响路基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用路基填筑材料有砾石、碎石、碎矿石料、粘土等。
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需根据设计要求、地质地貌特征、材料来源和工程条件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使用,确保其质量合格、经济合理。
3.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填筑层的松实度、平整度、厚度和均匀性,填筑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密实坚实,无裂缝、泥坑等缺陷。
简述路基的分类
简述路基的分类
路基是指公路或铁路轨道的基础结构,是交通运输工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路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沿线路基和横向路基:沿线路基是指路基在公路或铁路轨道线方向上的延伸部分,而横向路基则是指路基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分。
2. 路堤和路基:路堤是指路面高于周围地面水平面的路基部分,路基则是指路面与周围地面水平面相同的内部路基部分。
3. 自然路基和填筑路基:自然路基是指直接采用原地表面提升或压实的路基,填筑路基则是通过挖土、填土等方式来建造路基。
4. 稳定路基和不稳定路基:稳定路基是指路基在不同荷载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的路基,不稳定路基则是指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沉降、侧移等问题的路基。
5. 坚硬路基和软弱路基:坚硬路基是指路基由岩石、混凝土、砖石等坚硬材料建造而成的路基,软弱路基则是指由粘土、泥土等软弱材料建造而成的路基。
以上是路基的一些常见分类。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基类型非常重要,可以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的三种基本形式
路基的三种基本形式
路基是公路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支撑路面的基础。
路基的三种基本形式是:自然路基、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
1. 自然路基自然路基是指公路建设在山地、丘陵、沟壑等地形中的路基。
自然路基有利于减少路基造价,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工程开挖较深,施工难度较大。
自然路基的优点是稳定性高,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2. 填方路基填方路基是指利用土方工程,在原土地面上填筑成对路基的一种方式。
填方路基技术相对简单,施工周期短,建造成本低。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差,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施工时注意加固和排水。
此外,填方土体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挖方路基挖方路基是指将路基从地下挖掘出来,变成路面支撑的一种方式。
挖方路基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造价较高。
但是挖方路基可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荷载的分布和路面的坡度,从而确保整个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在需要达到一定标准的高速公路建设中,通常采用挖方路基。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形式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特殊的基础形式,例如在泥炭地区建造道路时需要采用特殊的混凝土路基。
总之,每种路基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地形和工程要求,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的路基基础形式,以确保整个道路工程的进行和完成。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不同基础形式的比例,以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路基概念及构造
路基概念及构造
一、路基概念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其作用是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荷载,并予以扩散,同时还需对路面起到支撑作用,以确保路面的稳定和安全。
二、路基构造
路基主要由路基主体、路基防护、路基排水和路基加固等部分构成。
1.路基主体
路基主体是路面的基础,一般由开挖或填筑形成的土方构成。
根据地质条件、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路基主体可以采用土方、石方或混合料等材料构成。
在路基主体设计中,应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确定路基的宽度和高度。
2.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是为了防止路基受到自然因素(如风化、水流冲刷等)和人为因素(如机械损伤、污染等)的影响,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路基防护措施包括植物防护(如种草、植树等)和工程防护(如抹面、喷浆等)。
3.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是为了防止水对路基的影响,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排水设施一般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在路基排水设计中,应考虑到排水系统的整体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4.路基加固
路基加固是为了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一般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砂砾垫层、灰土垫层等技术措施。
在路基加固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技术参数。
路基工程
4.不填不挖路基
(1)形式: 原地面与路基标高基 本相同构成不填不挖 的断面形式。 如图1.3.5所示。 (2)特点及适用条件 A.节省土石方,但对排水非常不利,容易发生水淹、雪 埋等病害。 B.只适用于干旱的平原区、地下水位较低的丘陵区、山 岭区的山脊线以及过城镇街道和受地形限制处。
1.路基面形状与宽度 2.路基面标高 3.填挖高度
1.路基面形状与宽度 (1)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和路肩宽度 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 车道、应急停车带、错车道时,还应包 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2)铁路路基面的形状。分为有路拱和无路拱 两种。 A .为非渗水土(如各种细粒土)时应设路拱 ,使降落其上的雨水能迅速排走。 B.为不易风化的岩石或渗水土时,不设路拱 ,均可做成平面。 C.单线路基的路拱为梯形,顶面宽2.1m,拱 高0.15m,底宽等于路基面宽度。 ·D .一次修成的双线路基,路拱为三角形, 拱高0.2m;由路基面的中心向两侧设4%横 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应保持路基面为三角 形
(三)铁路横断面
1.路堤标准断面 路堤标准横断面有多种形式: 图1.3.6
2.路堑标准断面 图1.3.7
3.天然护道
1.路基顶面
2.路堤边坡
4.取土坑
2.侧沟
路基顶面
1.路基顶面
3.路堑边坡
4.隔带
5.弃土堆
三、基本构造
(一)路基面 (二)基(路)床 (三)边坡(一)路基面
公路设计手册《路基》
公路设计手册《路基》
《路基》是一本公路设计手册,主要介绍公路路基设计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它涵盖了公路工程中的路基设计原理、规范、计算、施工等内容。
《路基》手册一般由交通运输部或相关行业标准化组织编制,对于公路建设、维护和改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路基》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路基设计原理:介绍公路路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目标,包括荷载计算、变形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路基设计规范:详细描述路基设计应遵循的国家或地区的规范标准,包括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坡度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3. 路基计算方法:介绍公路路基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包括土质力学参数的确定、压实度计算、基层厚度设计等方面的计算方法。
4. 路基施工工艺:详细描述公路路基施工的步骤和要求,包括土方开挖、加固处理、路基填筑等方面的工艺流程。
5. 路基质量控制:介绍公路路基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包括采样检测、试验室测试、现场检测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
《路基》手册是公路工程师、设计师、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
重要参考资料,它对于确保公路路基质量、提高公路设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路基》手册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手册进行参考。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一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第一节 路 基 第二节 桥隧建筑物
第一节 路 基
路基是铺设轨道的基础,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 接承受轨道传递的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路基状态如何直 接关系到线路的质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及行车安全。路基是 由路基本体和为确保其能正常使用而修建的路基防护加固、排 水建筑物所组成。
图1-24 跨线桥
高架桥——又称栈桥或旱桥,跨越宽谷、深沟,如图1-25所示。
图1-25 高架桥
(三)桥梁荷载 一座桥梁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恒载和活载两部分。恒载 指桥梁结构本身的自重。活载主要指列车重量及冲击力。建桥 时桥梁各部分结构要根据铁道线路等级、桥跨材料及跨度,适 应列车重量、密度、速度发展的需要,按铁道部制定的标准活 载设计。
营业线上的桥梁经长期使用后其荷载能力会降低,为保 证行车安全应定期进行检定,荷载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时,应对 其进行加固或更新。当采用多机重联的列车或重载列车通过桥 梁时,应将桥梁的荷载能力与通过的机车车辆重量进行比较。 若桥梁的荷载能力高于机车车辆重量及冲击力,表明该桥梁可 以保证该机车车辆按规定速度安全通过。反之,为保证行车安 全,应限定桥梁的运用条件,如限制列车过桥速度、限制机车 重联台数或限制机车类型等。
天沟位于路堑顶弃土堆的外侧,用以截排路堑上方流向路 堑的地面水。
三、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
1.路基排水 为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的冲刷、浸蚀,要修建排泄 或拦截建筑物,使地面水和地下水水位降低或能顺畅流走。 排除路基地面水的设备有侧沟、天沟、截水沟和矩形水槽 等。各种水沟应位于距路基本体不太远的范围内,以节省用地, 但应不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 排除或降低路基地下水的设备有明沟、槽沟、渗沟和渗管 等。明沟横断面通常采用梯形,如图1-10所示。
路基结构层划分
路基结构层划分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是指用来承载道路荷载并分散荷载到地基的土石结构层。
一般情况下,路基结构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路基基层(Subgrade):路基基层是道路工程中最底层的土石层,位于路面基层的下方。
它是承载路面和交通荷载的主要层次,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
路基基层通常采用自然地基或经过加固改良后的地基。
2.路基填筑层(Embankment):路基填筑层是指在路基基层上方进行填筑的土石料层。
填筑层的目的是提高路基的高程和稳定性。
填筑层的厚度和填筑材料的选择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满足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路基压实层(Compaction Layer):路基压实层是指对路基填筑层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的层次。
路基压实层通常采用机械压实设备,如压路机等进行压实作业,以确保填筑层具有足够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4.路基排水层(Drainage Layer):路基排水层是指设置在路基填筑层上方,用于排水和保持路基稳定性的层次。
它通常由排水板、排水管、防渗膜等构成,可以及时排除路基内部的水分,避免水分引起的路基软弱和不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路基结构划分会因道路的类型、设计标准和地理条件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工程中,还
需根据地质调查和设计要求进行详细设计,以确保路基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对路基的基本要求
路基是指公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支撑路面的基础。
路基的基本要求通常包括:
1.强度要求:路基的强度要满足路面承载力的要求,能够承受路面上的车辆、人员和货物的压力。
2.平整度要求:路基的平整度要求较高,一般规定公路路基高低差不超过3毫米/米。
这是因为路基的平整度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而路面的平整度又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3.抗渗性要求:路基要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即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浸渗到路基内部。
这是因为路基的渗水会导致路基的膨胀、松动、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路基的使用寿命。
4.隔振性要求:路基要具有较高的隔振性,即能够有效缓冲路面上车辆的冲击力,减少对车辆和人员的传递。
这是因为车辆的冲击力会导致路面的振动和噪声,并且会使人员感觉不舒服。
5.耐久性要求:路基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即能够承受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腐蚀。
这是因为路基的耐久性直接影响路基的使用寿命,而路基的使用寿命又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6.经济性要求:路基要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即在保证路基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路基的建造成本。
这是因为路基的建造成本直接影响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
7.环保性要求:路基要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即在保证路基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是因为路基的建造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如建设垃圾、废弃材料、污水等,因此路基的环保性是很重要的。
1-轨下基础-路基结构解析
3、边坡变形
当路基基床已形成道碴锅,经列车动力的反复作用下,道碴锅向松 软或薄弱处的边坡扩展成大道碴囊,假设囊中常常积水,软塑路堤土体 到确定程度,路堤一侧或两侧边坡的中上部位就会向外凸臌,致使路堤 边坡变形。
两侧边坡同时向外凸臌变形
两侧边坡同时向外凸臌变形比较少见,大多发 生在一侧,严峻的外臌会使道碴被挤出,甚至开 裂淌渗泥水,并引起轨道的不规章沉落。随着时 间的连续,轨面变化渐渐加剧,最终造成边坡坍 塌,危及行车安全。
半路堤是在自然倾斜的地面上,路基的一局部是填筑而 成的。
半路堑是在自然倾斜的地面上,路基的一局部是挖掘而 成。
半堤半堑是在自然倾斜的地面上,一侧是路堤,一侧是 路堑的路基。
不填不挖为在经过处理的自然地面上,不需进展填挖的 路基。
二、路堤
路基由路根本体(路堤、路堑等)、路基排水设备、 防护和加固设备等三局部组成。
路基应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并宜利用市政排水设施。排 水设施应布置合理,当与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连接 时,应保证排水畅通。
排水设备的种类
路基地面排水设备有排水沟、侧沟、天沟、吊沟〔急流 槽、跌水〕及缓流井等。
排水设施应按以下原则布置: ① 在路堤自然护道外设置单侧或双侧排水沟; ② 路堑应于路肩两侧设置侧沟; ③ 堑顶外应设置单侧或双侧天沟。
2、路肩变形
路肩变形是路基病害的一种,常见的有 路肩横向挤出和隆起。
2.1 路肩外挤 A 〔一侧〕
路基基床中的粘性土、粉质粘土甚至淤泥等排水不良土质,由于施工或养护不良, 常常处于松软状态,当侧面阻力薄弱时,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便向一侧或两侧横向外挤, 这种现象称为路肩外挤。
2.1 路肩外挤 B 路堑
翻浆与冒泥两种路基病害,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构 成的条件和形成后对线路的危害状况大致一样,故现场习 惯把翻浆和冒泥两种病害联系起来,统称为翻浆冒泥。
路基
路基路基是铁路轨道或道路路面下的基础建筑。
为了保证线路质量并防止灾害,必须研究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规律,针对路基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各个环节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工艺要求。
名词解释基本解释1. [bed;roadbed;subgrade of highway]2. 铁路和公路的基础3. 支承铁路道碴及钢轨的表面土方工程4. [substructure]∶支承铁道线路和道碴的土质基础详细解释铁路和公路的基础,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一章:“前面是一道隆起的铁路路基,下面是一个桥洞。
”杨朔《木棉花》:“我随着一部分乘客冲下高起的路基,沿着一带水边向前奔走。
” 洪深《青龙潭》第一幕:“七月一号以前必得把路基筑好,交给省里。
”路基(subgrade,substructure)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
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
路基与桥梁、隧共同构成一条线路。
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
铁路路基的作用是在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
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同时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的动荷载(参见路基荷载)。
路基同轨道一起共同构成的这种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结的结构形式,抵抗动荷载的能力造路基的材料,不论填或挖,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
因而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抵抗能力差。
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对于高速铁路,路基还应的刚度,以保障列车高速行驶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路基作用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轨道或道路路面的基础。
为使路线平顺,在自然地面低于路基设计标高处要填筑成路堤,在自然地面高于路基设计标高处要开挖成路堑。
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在其本身静力作用下地基不应发生过大沉陷;在车辆动力作用下不应发生过大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路基边坡应能长期稳定而不坍滑。
路基是什么.doc
路基是什么一说到路基,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路基是什么?路基基本类型是什么?以下是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路基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下面通过本完整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路基的基本概况: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
路基基本类型:路基一般分为:一般路基干湿类型特殊路基类型两者路基。
基本情况如下:一、一般路基干湿类型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原有公路路基土的干湿类型,可以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
高速公路应使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二、特殊路基类型1、软土地区路基。
以饱水的软弱粘土沉积为主的地区称为软土地区。
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土和淤泥。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
我国沿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软土分布。
2、滑坡地段路基。
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山坡的不稳定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作整体、缓慢、间歇性的滑动变形现象。
滑坡有时也具有急剧下滑现象。
3、岩坍与岩堆地段路基。
岩坍是岩崩与岩塌的统称,包括错落、坍塌、落石、危岩。
岩堆则是陡峻山坡上岩体崩塌物质经重力搬运在山坡脚或平缓山坡上堆积的松散堆积体。
4、泥石流地区路基。
泥石流是指地区由于地形陡峻,松散堆积物丰富,特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流出时,突然爆发的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有时每年发生,有时多年发生一次,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5、岩溶地区地基。
岩溶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在流水的长期溶解和剥蚀作用下,产生特除的地貌形态和水文地质现象的统称。
岩溶对地基的危害,一般为溶洞顶板坍塌引起的路基下沉和破坏;岩溶地面坍塌对路基稳定性的破坏;反复泉与间歇泉浸泡路基基底,引起路基沉陷、坍塌或冒浆;突然性的地下涌水冲毁路基等。
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
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路基施工,听起来就像是在修个“坦克路”,可真下去干的时候,才发现这活儿可不简单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路基施工中那些常见的问题,顺带给大家支几招,让施工顺利进行,像在家做饭一样轻松。
1. 常见问题1.1 土质不均匀首先,得提到这个“土质不均匀”的问题,真是让人头疼。
不同地方的土壤特点各异,有些地方是沙土,有些是粘土,简直像是个土壤的“百变大咖”。
这可导致路基承载力不一致,万一施工时没注意,未来的路可就像个“坐滑梯”,不好走不说,还容易出事儿。
想象一下,开车上路,底盘一抖,那叫一个惊心动魄!1.2 水位问题接着,咱们再聊聊水位。
大雨一来,水位上升,那路基就像是被泡了汤,松软得不成样子。
这时候,原本打好的基础简直变成了“水上漂”,好不容易铺好的路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给抹平了。
你想想,如果路基里藏了个“水鬼”,那未来的路面可就成了“湿滑道”,行人开车都得小心翼翼,连踩刹车都要当心。
2. 解决措施2.1 均匀土质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咋办呢?首先,对于土质不均匀的情况,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摸清楚”。
在施工之前,做好详细的土壤勘探,了解不同地方的土质特点。
就像去超市买东西,得提前列个清单,省得一进门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晃了眼,买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
土壤勘探了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填料,像填土时使用的“沙石混合物”之类的,确保路基的均匀性,才能打下一个“金刚不坏”的基础。
2.2 排水系统再说水位问题。
为了防止雨水的“光临”,可得做好排水系统。
想想,要是咱们的路基上有一个畅通无阻的“水渠”,就能把水一股脑儿地排出去,不让它在地基里扎根生长。
可以在路基旁修建排水沟,设置好排水管道,确保降雨时水流能够及时排走,绝对是个“先见之明”的做法。
这样一来,路基不仅坚固,而且干燥,像一块晒得火热的地饼,让人想立马在上面跳舞。
3. 施工管理3.1 严格监控再来就是施工管理的问题。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带状结构物。
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和路面相辅相成,是不可分离的整体。
路基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面的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4具有足够的表面平整度5具有足够的表面抗滑性6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7具有低噪声及低扬尘性。
路基的基本形式:1路堤(按高度分为矮路堤一般路堤高路堤,按所处环境和加固类型分浸水路堤,护脚路堤,挖沟填筑路堤)2路堑3半填半挖路基。
路拱的作用:保证路表面降水及时排出,减少降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入而减弱路面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路面分为面层、基层、垫层。
面层:直接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还受到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基层: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由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和基层。
垫层:改善路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受路基水温状况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路面等级: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整齐石块或条石),次高级路面(沥青贯入式,路拌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半整齐石块),中级路面,低级路面。
路面分类:1柔性路面2刚性路面。
路基防护是隔离,加固是支撑。
坡面防护分为:1植物防护(a种草b铺草皮c植树)2工程防护(a抹面b喷浆c 填缝d砌石护坡e护面墙)3其他防护。
坡面防护的作用:1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2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保护边坡稳定性3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
防护形式: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
间接防护:1丁坝2顺坝和格坝3改河工程。
地基加固:1砂垫层法2换填法3反压护道法4预压法5竖向排水法6挤密桩法与加固桩法。
填料的选择:要考虑料源和经济性,要顾及填料性质的适应性。
路堤填筑:土质路堤分为分层平铺和竖向填筑。
分层铺筑按照路堤横断面全宽从原地面逐层向上铺填与压实,易于保证压实质量。
竖向填筑指沿路中心线方向逐步向前深填,质量在于密实程度。
路堑开挖按掘进方向分为纵向全宽掘进(适用短而深的路堑)和横向通道掘进(适用长而深的路堑)。
路基压实深度的影响因素:内:土质和湿度,外:压实功能(机械性能、压实时间与速度)、土层厚度、压实机具、外界自然和人为因素。
压实方法: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
地表水对路基的危害:使路基湿软,降低路基强度,重者会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
路界地表排水分为:路面表面排水(a分散漫流式b集中截留式)、中央分隔带排水(a宽度)3m采用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b否则应通过内倾的横向坡度使表面水流向分隔带中央低凹处,并通过纵坡排流到泄水口或横穿路界的桥涵水道中c多雨地区无铺面无以上措施,中央分隔带设置纵向排水渗沟并引出路界)和坡面排水。
地面排水的形式:1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排除路基范围内核流向路基的少量地表水,横断面有梯形、矩形、三角形、流线形。
2截水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尽量与大多数地表水流方向垂直,拦截排除地表径流,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
3排水沟,尽可能远离路基,用于引水至路基范围外。
4跌水和急流槽,设置在陡坡地段,是路基地表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
5倒虹吸和渡水槽,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基底部穿越或上部架空穿越,路基地表排水。
6蒸发池,设置在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蒸发池边缘与路基边沟距离不应小于5m,面积大的不能小于20m。
地下排水设施:明沟、暗沟、盲沟与渗井。
盲沟设置在一侧边沟边沟以下,用于拦截地下水;设置在路基两侧边沟以下,用于降低地底下水位。
底部中间填粒径大的(透水),外边填粒径小的(反滤)。
路面内部水的有害影响:1降低地基土强度2水泥砼路面唧泥,产生错台、开裂和路肩破坏3严重则使路面面层失去支承4在冰冻深度大于路面厚度的地方,发生冻胀并在冻融期间降低承载力5使冻胀土产生不均匀冻胀6影响沥青面层耐久性和产生龟裂。
块料路面的强度是由基础的承
载力和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摩擦阻力构成的。
碎、砾石路面强度形成特点是:矿料颗粒本身强度和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决定作用)。
土碎(砾)石混合料形成强度:嵌挤原则。
铺砌石块的方法:逆铺法与顺铺法。
碎石路面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的嵌挤作用和填充料的黏结作用。
水结碎石路面的碾压过程分为:稳定期,压实期,成型期。
泥结碎石路面使用位置,泥灰结碎石路面使用位置。
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1离子交换作用2结晶硬化作用3火山灰作用4碳酸化作用。
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因素:1土质2水泥的成分和剂量3含水率4施工工艺过程。
粉煤灰和煤渣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硅,氧化钙或氧化铝等活性物质,所以不能使用在沥青面层。
二渣:石灰煤渣。
其中掺入一定量的粗骨料便称三渣。
沥青路面的基本要求:1高温稳定性2低温抗裂性3耐久性4抗滑能力5平整性。
沥青路面的分类:1按强度构成原理分为密实型和嵌挤型2按施工工艺分为层铺法、路拌法和厂拌法3按沥青路面的技术特性分为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是指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的沥青路面。
沥青贯入式是指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面层的路面。
沥青碎石路面是指用沥青碎石作面层的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1悬浮密实结构2骨架空隙结构3骨架密实结构。
沥青路面根据高温、低温、雨量进行分区。
车辙:失稳型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流动,产生横向位移而发生,通常集中在轮迹处;结构型车辙由于路面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永久变形而形成,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面层而产生;磨耗型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表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地损失而形成的,尤其是车辆使用了防滑链和突钉轮胎后更易发生。
失稳型最严重,磨耗型次之。
层铺法包括沥青表面处治(抵抗行车磨耗、增强防水性、提高平整度、改善路面行车条件,注意先油后料)和沥青贯入式两种。
热拌沥青混合料:间歇式和连续式。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
轮胎式压路机最适宜与复压阶段。
接缝施工缝边应保持垂直。
普通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钢筋混凝土路面: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有纵横向钢筋网的混凝土路面。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沿纵向配置连续的钢筋,除了在与其他路面交接处或临近构造物附近设置胀缝以及视施工需要的施工缝外,一般不设横缝的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点:1强度高2稳定性好3耐久性好4有利于夜间行车缺点:1对水泥和水的需求量大2有接缝3开放交通较迟4修复困难。
路基的作用:承上启下。
水泥混凝土面板下设置基层的目的:1防唧泥2放冰冻3减小路基顶面的压应力4防水5为路面施工提供方便6提高路面结构的承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基层宽度应比水泥混凝土面板每侧至少宽出30m(小型机具)50m(轨道式摊铺机)65m(滑膜摊铺机)。
施工缝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