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载流量计算方式

合集下载

发电厂电气部分-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发电厂电气部分-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Qt Et At D
(W / m)
我国取太阳辐射功率密度 Et 1000W/m 2 取铝管导体的吸收率 At 0.6 ; D为导体的直径(m)。 对于屋内导体,这部分热量可忽略。

3.对流散热量的计算Ql
对流:由气体个部分发生相对位移将热量带走的过程。 对流散热量与温差及散热面积成正比:
Fl π D
(m m)
(2)强迫对流散热量的计算 屋内人工通风或屋外导体处在风速较大的环境时,可以 带走更多的热量,属于强迫对流散热。圆管形导体的强迫对 流散热系数为: Nu l
D vD Nu 0.13
0.65
当空气温度为20℃时,空气的导热系数为 2.52 102 W/(m C)
Ql l ( w 0 ) Fl
下面是对流散热系数αl的计算
(W / m)
根据对流条件不同,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
(1)自然对流散热量的计算 屋内空气自然流动或屋外风速小于0.2m/s,属于自然对 流换热。对流散热系数可按大空间湍流状态来考虑,一般取:
l 1.5( w 0 )0.35
F f 2( A1 A2 ) 0.266 m2/m
因导体表面涂漆,取 0.95 ,辐射换热量为 273 70 4 273 25 4 Q f 5.7 0.95 0.266 100 100 322.47 0.266 85.77 W/m (4)导体的载流量
从上式可以得到所取导体稳定温度和空气温度下的容许 电流值,即
导体的散热面积
I
Ql Q f R

w F ( w 0 )
R
2.导体的载流量 导体的载流量:在额定环境温度θ0下,使导体的稳定温度正好 为长期发热最高允许温度,即使θw=θal的电流,称为该θ0下的 载流量(或长期允许电流),即 Ql Q f w F ( al 0 )

计算导体载流量

计算导体载流量

一、电线电缆的品牌电线电缆相比空调、电视机、汽车等属于一个较另类的产品。

以空调作为例子,目前市场上较大的空调品牌无非那几个,格力,奥克斯,美的等,大家在选购的时候通过周围亲朋的体验反馈信息,很容易敲定买什么品牌。

而电线电缆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比较有名气的品牌,你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公交车车体广告上,街边的广告牌上,高速路上的广告牌上找到几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品牌,通常情况下这些企业的实力都可以,产品的相关资质都比较健全,如国家强制性CCC认证,电线电缆生产许可证等。

这类企业的产品是大家在选购电线电缆时首先考虑的。

二、电线电缆的价格还以空调作为例子,传媒铺天盖地的宣传会让你对空调的性能有很清晰的认识,如变频,静音等等。

如果你决定买变频空调,只要到国美,苏宁,以及各大超市逛一圈,各个品牌的价格基本已经胸有成竹了。

电线电缆不同,同一个规格型号,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品牌,价格差距非常大。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市场调查,以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2.5平方)为例,同样是名牌产品,电线铜丝的直径同样是1.78毫米,长度都是100米,绝缘都是9400元/吨的聚氯乙烯,价格(以长江有色金属网铜材期货报价60000元/吨为基准)从138元到246元不等。

而国家目前对电线电缆的价格控制上还非常不完善,因为我们选购电线电缆的时候一定要货比三家,在同等质量的产品中选择价位合适的产品。

参考资料:三、电线电缆的成本计算想要买到质优价廉的电线电缆,我们首先要对电线电缆的成本计算有个大概的了解。

我们常用的电线电缆属于布电线,也叫家用电缆。

电线结构简单,成本很容易计算。

电线由绝缘(聚氯乙烯)和导体(铜或铝)组成。

先给大家介绍导体(铜)的成本计算方式:更多电线电缆知识:1、首先算出铜的重量。

铜的重量=铜的密度(0.0089)*导体(铜)的体积。

铜的体积和计算圆柱体的体积一样。

底面积*高(即电线的长度)。

计算铜丝的面积先要测量出铜丝的直径。

载流量计算书

载流量计算书

电缆载流量计算书电缆有限公司技术部2019/9/211.载流量计算使用条件及必要系数:1. 导体交流电阻 R的计算R=R'(1+y s+y p)R'=R0[1+α20(θ-20)]其中:其中:对于分割导体ks=0.435。

其中:d c:导体直径 (mm)s:各导体轴心之间距离 (mm) 对于分割导体ks=0.37。

2.介质损耗W d的计算W d=ωCU02tgδ其中:ω=2πfC:电容 F/mU:对地电压(V)其中:εD i为绝缘外径 (mm)d c为内屏蔽外径 (mm)3.金属屏蔽损耗λ1的计算λ1=λ1'+λ1〃其中:λ1'为环流损耗λ1〃为涡流损耗λ1〃的计算:其中:ρ:金属护套电阻率 (Ω·m)R:金属护套电阻 (Ω/m)t:金属护套厚度 (mm)D oc:皱纹铝套最大外径 (mm) D it:皱纹铝套最小内径 (mm)a.三角形排列时2b.平行排列时1)中心电缆△2=03)外侧滞后相4.铠装损耗λ2的计算λ2=05热阻的计算5.1热阻T1的计算热阻式中:ρT1 — 绝缘材料热阻系数 (k·m/w)d c — 导体直径 (mm)t 1 — 导体和护套之间的绝缘厚度 (mm)5.2热阻T 2的计算 热阻T 2=05.3外护套热阻T 3的计算其中:t s -外护套厚度 ρT3-外护套(非金属)热阻系数5.4外部热阻T 4计算5.4.1空气中敷设其中:D e *:电缆外径 (mm)h: 散热系数当空气中敷设时,回路数对载流量基本没有影响。

5.4.2土壤中敷设5.4.2.1管道敷设,有水泥槽。

5.4.2.1.1电缆和管道之间的热阻T4′:其中:U、V和Y是与条件有关的常数。

D e 为电缆外径。

θm 为电缆与管道之间介质的平均温度。

5.4.2.1.2管道本身的热阻其中:D o 为管道外径。

D d 为管道内径。

ρT4为管道材料的热阻系数。

5.4.2.1.3管道外部热阻ρe 管道周围土壤的热阻系数。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560 740 0.22 0.2
/c
0.21 0.28 500 700
0.21 450 560
0.19 500 580 0.19
400mm 2
17
650 880 0.2 0.17 0.2 0.26 600 820 0.19
/c
500mm 2
18
750 1000 0.19 0.16 0.18 0.25
/c
1.9 80 100
1.6 86
105 1.6
8 35mm 2 145 180 1.35 1.17 1.17 1.19 125 175 1.3 105 130 1.2 108 130 1.2
/c
50mm 2
9
170 230 1.01 0.87 0.88 0.9 145 210 1
/c
130 160 0.87 138 165 0.87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 25 度,举例说明: 【例 1】 6 平方毫米的,按 10 下五,算得载流量为 30 安。 【例 2】150 平方毫米的,按 100 上二,算得载流量为 300 安。 【例 3】70 平方毫米的,按 70、95 两 2 倍半,算得载流量为 175 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 25 与 35 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 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 100 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 97 安)。而 35 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 105 安,实际是 117 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 的不让它满到 100 安,35 的则可以略为 超过 105 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 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 20 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 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 12 安。 ② 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本句: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 计算后,再打八折(乘 0.8)若环境温度超过 25 度,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 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 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 25 度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 0.8 × 0.9=0.72,约 0.7)。 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10 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40 安(10 × 5× 0.8 = 40)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QR Qt Ql Q f
式中 QR– 单位长度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W/m; Qt– 单位长度导体吸收太阳日照的热量,W/m; Ql– 单位长度导体的对流散热量,W/m; Qf– 单位长度导体向周围介质辐射散热量,W/m;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 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
和运行温度计算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三、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首页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一.概述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Fd-导热面积(m2);
-物体厚度(m); 1、2-分别为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温度(℃)。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三、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1、导体的温升过程 导体的温度由最初温度开始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 稳定温度。导体的升温过程,可按热量平衡关系来描述。 导体散到周围介质的热量,为对流换热量QI与辐射换热 量Qf之和(一般导热量很小可以忽略),这是一种复合换热。 工程上为了便于分析与计算,常把辐射换热量表示成与对流 换热量相似的计算形式,故用一个总换热系数w来包括对流 换热与辐射换热的作用,即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一、概述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电阻中所产生的电阻损耗。 2)绝缘材料在电压作用下所产生的介质损耗。 3)导体周围的金属构件,特别是铁磁物质,在电磁场作 用下,产生的涡流和磁滞损耗。 发热的分类 (1)长期发热:导体和电器中长期通过正常工作电流所引 起的发热。 (2) 短时发热:由短路电流通过导体和电器时引起的发热。

导体载流量

导体载流量

导体载流量导体载流量是电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导体通过的电荷数量。

导体载流量的大小与导体的尺寸和电流的强度有关。

本文将从导体载流量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电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导体载流量的概念导体载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数量,通常用安培(A)来表示。

在电路中,导体承载的电流越大,其载流量也就越大。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出:导体载流量 = 电流强度× 时间其中,电流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数量,通常用安培表示。

三、导体载流量对电路的影响1. 发热: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导体存在一定的电阻,电流会产生热量。

导体的载流量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大。

2. 电磁场:导体载流量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电磁场。

当导体载流量越大时,产生的电磁场也就越强。

3. 电压降:根据欧姆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电压降。

导体载流量越大,电压降也就越大。

4. 电磁干扰:导体载流量的变化也会引起电磁干扰。

在一些对电磁干扰敏感的设备中,需要特别注意导体载流量的控制。

四、导体载流量的应用导体载流量的大小对电路设计和电器设备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根据导体承载的电流来选择合适的导线尺寸,以确保导线不会因为电流过大而发生过热现象。

此外,在选择电器设备时,也需要考虑导体载流量的大小,以满足设备的工作要求。

总结:导体载流量是电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导体的尺寸和电流的强度密切相关。

了解导体载流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电路设计和电器设备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导体载流量的大小也会对电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发热、电磁场、电压降以及电磁干扰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导体载流量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确保电路的稳定工作。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O? 95? l20? 150? 185......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积通常从而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 开始;裸铝线从16 开始;裸铜线从10 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口诀中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 16-25? 35-50? 70-95? 120.... 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 下五”是指截面从10 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截面25与35 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 四三界”。而截面70、95 则为2.5 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 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倍数。
单芯橡皮绝缘电线(BX)空气中或穿管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如下:空气中45A、穿金属管37A、穿塑料管33A。
还有一些其他型号的电线、电缆就不意义列出了。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电流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流载流量计算公式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1. 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10 下五,1 0 0 上二。

2 5 ,3 5 ,四三界。

7 0 ,95 ,两倍半①。

穿管温度,八九折。

②裸线加一半‎。

③铜线升级算‎。

3.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度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O 95 l20 150 185......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积通‎常从而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 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从1‎0开始。

① 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

口诀中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10 16--25 35--50 70--95 120....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二倍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 下五”是指截面从‎10 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

“100 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

截面25与‎35 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 四三界”。

而截面70‎、95 则为2.5 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倍数。

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1.电缆的运行温升计算法
电缆的运行温升是指电缆工作时由于电流通过引起的温度升高。

电缆在正常运行温度下应保持稳定,因此需要计算电缆的载流量。

2.等效电阻法
等效电阻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电缆载流量的方法。

它基于电缆的电阻和散热能力来计算电缆的最大负载电流。

首先,根据电缆的材料、导体截面积和电阻率等参数,计算出电缆的电阻。

然后,根据电缆的散热能力(通常由电缆额定电流和最高操作温度决定)计算出电缆的最大载流量。

3.热稳定法
热稳定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计算电缆载流量的方法。

它基于电缆的导体温度、敷设方式、周围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等因素。

首先,根据电缆敷设方式和周围环境温度等参数,计算出电缆的散热系数。

然后,根据电缆的导体温度上升情况和散热系数,计算出电缆的最大载流量。

4.电缆负载能力表法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些电缆制造商提供了相关的电缆负载能力表,其中列出了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电缆的最大负载电流值。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参考电缆负载能力表,根据电缆的型号、规格和敷设环境等条件,直接查找对应的最大载流量值。

在进行电缆载流量计算时
-电缆材料和结构:包括导体截面积、导体材料、绝缘材料等。

-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电缆的敷设方式和周围环境温度会影响电缆
的散热能力。

-最高操作温度:根据电缆的材料和结构,确定电缆的最高操作温度。

-安全系数: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可靠性要求,选取合适的安全系数。

-国际标准和规范:根据国际标准和规范,使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常用电缆载流量计算口诀

常用电缆载流量计算口诀
口诀第二部分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口诀第一部分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 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很多朋友装修或添加电器设备都常常问我:***kw负载需用多少平方的导线?这个问题还真是很多人都可能碰到应用到的,在网上搜搜,没有专业知识的还真很难找到易懂的答案,现在此我就简单易懂的给大家说说,供大家参考。

导线截面选择:条件: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大小(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即负载电流,符号I;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符号Im。

)计算方法: S = I / Im I = S × Im基本值: Im=5~8A/mm2(铜导线)即 1mm2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5~8AIm=3~5A/mm2(铝导线)即 1mm2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3~5A大家都知道功率公式:P=UI 根据公式结合上面的计算方法就可算出导线所带负荷功率了。

那么知道负载功率能不能很快很方便算出用多大导线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方法供参考:经验公式: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这句话表面看很难懂,举个例大家就会明白:1、15Kw电机求导线截面?千瓦数15×0.65=9.75。

这时就要选择10mm2铜线,铝线则选16mm2。

2、3500W空调求导线面积?千瓦数3.5×0.65=2.275。

这时应选择2.5mm2铜线足矣,铝线则选4mm2。

导线规则一般是:1.5m㎡、2.5m㎡、4m㎡、6m㎡、10m㎡、16mm2、25mm2、35mm2、50mm2、70mm2、95mm2、120mm2、150mm2、185mm2等等。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重量=截面积×比重 S=截面积(mm2)1. 铜线 W=9S W=重量(kg)2. 铝线 W=3S d=线径(mm)3. 铁丝 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功率×长度=PL P=功率(kw) 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2.5=100mm2实际选用120mm2。

第三章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64.8(KA2
s)
0
短路电流热效应:
Q Q Q 101 64.8 165.8(kA2 S)
k
p
np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分。
第三节 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在配电装置中,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电磁作用力。
短路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称为电动力效应。
短路电流数值很大,产生的电动力也非常大,足以使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产生变 形或破坏。
Qp
tk
I
2 pt
dt
I ''2
(0)
10
I
2 (tk
/
2)
12
I2
(tk )
tk
0
I
''2---次暂态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0)
I2 (tk
---
/ 2)
tk/2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I
2 (tk
---
)
tk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tk=tpr+tbr
式中
tk---短路电流持续时问;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分。
第三节 载流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 电流i2在导体1轴线位置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
0i2 2a
• 其中
a——两导体轴线间距(m);
μ0——真空中的磁导率(H/m),
μ0=4π×10-7(H/m)。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分。
在导体短时发热过程中热量平衡的关系是, 电阻损耗产生的热量应等于使导体温度升高 所需的热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QR=Qc (W/m)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分。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方法电线电缆载流量,指的是一条标准型号的电线电缆在固定的条件下,能够保证正常运行,温度不会超过固定值,不会发生短路的流通电流相关数值。

而电线电缆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载流量大小就是长期允许载流量。

影响载流量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同一根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就一定相同。

导体线芯的标称截面积的大小、导体的材质、电线电缆的型号、敷设方式位置及周边环境的条件、温度等,都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大小。

因此,载流量的计算要考虑到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条件。

首先,对于普通电线电缆来说,载流量的计算主要是根据导体的材质和标称截面积的大小来决定。

一般铜导体的载流量为5-8A/mm2,铝导体的载流量为3-5A/mm2。

那么,计算下来就非常简单了。

比如说:6mm2 BV电线的最大载流量为6×8=48A。

另一方式,就是利用载流量计算口诀了,那就是:“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

”只要对电线电缆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和理解,载流量的计算就十分简单了。

十下五,就是说电线电缆导体标称截面积在10 mm2以下的,载流量大体可以表示为截面积×5。

百上二,就是电线电缆标称截面积在100 mm2以上的,载流量为截面积×2。

二五三五四三界就是标称截面积为25 mm2的乘以四,35 mm2的乘以三。

七零九五两倍半就是标称截面积为70 mm2和95 mm2的都乘以二点五。

穿管温度八九折,指的是电线电缆若是穿管敷设,那么计算后的载流量要再乘以0.8;若所处的环境温度超过25℃,则结果要乘以0.9。

如果穿管的同时环境温度又超过25℃,则结果要先乘以0.8再乘0.9才是最终载流量。

铜线升级算,指的是铜芯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方式就是在相同截面积大小240、300、400、500、630、800、1000。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很多朋友装修或添加电器设备都常常问我:***kw负载需用多少平方的导线?这个问题还真是很多人都可能碰到应用到的,在网上搜搜,没有专业知识的还真很难找到易懂的答案,现在此我就简单易懂的给大家说说,供大家参考。

导线截面选择:条件: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大小(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即负载电流,符号I;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符号Im。

)计算方法:S = I / Im I = S × Im基本值:Im=5~8A/mm2(铜导线)即1mm2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5~8AIm=3~5A/mm2(铝导线)即1mm2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3~5A大家都知道功率公式:P=UI 根据公式结合上面的计算方法就可算出导线所带负荷功率了。

那么知道负载功率能不能很快很方便算出用多大导线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方法供参考:经验公式: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这句话表面看很难懂,举个例大家就会明白:1、15Kw电机求导线截面?千瓦数15×0.65=9.75。

这时就要选择10mm2铜线,铝线则选16mm2。

2、3500W空调求导线面积?千瓦数3.5×0.65=2.275。

这时应选择2.5mm2铜线足矣,铝线则选4mm2。

导线规则一般是:1.5m㎡、2.5m㎡、4m㎡、6m㎡、10m㎡、16mm2、25mm2、35mm2、50mm2、70mm2、95mm2、120mm2、150mm2、185mm2等等。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重量=截面积×比重S=截面积(mm2)1. 铜线W=9S W=重量(kg)2. 铝线W=3S d=线径(mm)3. 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功率×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载流量计算公式范文

载流量计算公式范文

载流量计算公式范文载流量是指电线、电缆或其他导体中通过的电流量,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

载流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1.直流电流计算公式:在直流电路中,载流量的计算非常简单,直接使用欧姆定律即可。

欧姆定律规定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即I=U/R。

所以,载流量可以通过已知电压和电阻值来计算。

2.交流电流计算公式:在交流电路中,载流量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考虑电压、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

常见的交流电流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电阻电流计算公式: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U/R。

这个公式与直流电路中的欧姆定律相同。

- 电感电流计算公式:在纯电感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感的关系由电感的物理特性决定。

对于理想的电感,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180度的相位差,且电流滞后于电压。

所以,电流可以表示为I = Imax * sin(ωt- φ),其中Imax为电流的峰值,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相位差。

- 电容电流计算公式:在纯电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容的关系由电容的物理特性决定。

对于理想的电容,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90度的相位差,且电流超前于电压。

所以,电流可以表示为I = Imax * sin(ωt+ φ),其中Imax为电流的峰值,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相位差。

3.复杂电流计算公式:在实际电路中,经常会出现同时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情况。

这时候,可以将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然后根据简化后的等效电路来计算载流量。

例如,可以使用阻抗的概念来表示电路的综合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效应。

阻抗是一个复数,可以通过复数运算来计算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阻抗的计算公式为Z=R+j(ωL-1/ωC),其中R为电阻,L为电感,C为电容,j是虚数单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它们可以用于简化电路分析和设计,帮助工程师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更复杂的电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大小(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即负载电流,符号I;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符号I m。

)计算方法: S=I/I m I=S × I m基本值: I m=5~8A/mm²(铜导线)即1mm²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5~8AI m=3~5A/mm²(铝导线)即1mm²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3~5A大家都知道功率公式:P=UI根据公式结合上面的计算方法就可算出导线所带负荷功率了。

那么知道负载功率能不能很快很方便算出用多大导线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方法供参考:经验公式: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这句话表面看很难懂,举个例大家就会明白:1、15Kw电机求导线截面?千瓦数15×0.65=9.75。

这时就要选择10mm²铜线,铝线则选16mm²。

2、3500W空调求导线面积?千瓦数 3.5×0.65=2.275。

这时应选择2.5mm²铜线足矣,铝线则选4mm²。

导线规格一般是:1.5m㎡、2.5m㎡、4m㎡、6m㎡、10m㎡、16mm²、25mm²、35mm²、50mm²、70mm²、95mm²、120mm²、150mm²、185mm²等等。

下面是转载相关知识供参考: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Nu w 0 A Bsin n D QI D
VD 0.13
0.16


w 0 [ A Bsin n ]
(W/m)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风电厂电气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导体温度为20℃时的直流电阻率(·mm2/m);
t-电阻温度系数(℃-1);w-导体的运行温度(℃); Kf-集肤系数:S-导体截面积(mm2)。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风电厂电气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常用电工材料的电阻率及温度系数,列于表 3-l。
《风电厂电气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圆柱及圆 管导体的集 肤系数,示 于图3-2 。 f 为电源频 率,Rdc 为 1000 m长导 体的直流电 阻。
图3-2 圆柱及管形导体的集肤系数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风电厂电气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风电厂电气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流换热系数α l 的计算 (1)自然对流换热量的计算
屋内空气自然流动或屋外风速小于0.2m/s,属于自然 对流换热。此种情况的对流换热系数取:
l 1.5(w 0 )0.35
[W/(m2·℃) ]
表3-1 电阻率及温度系数t
第一节 导体载流量和运行温度计算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风电厂电气系统》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三章 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导体全长所受电动力:
F 2 10 i1i2 1 L( N / m) a
• 受邻近效应的影响,实际电流il 和i2并非在轴线而是向导体 截面外侧排挤,电流在导体截面上分布不均匀。所以在公式 中应引入一个形状系数K。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 算
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与电流的频率、导体的形状和尺寸有关。矩形截面导体的 集肤效应系数如图3—1所示。圆柱及圆管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如图3—2所示。
图3—1矩形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图3—2圆柱及圆管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算
2.导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Qt 吸收太阳辐射(日照)的能量会造成导体温度升高,凡安装在屋外的导体应 考虑日照的影响。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 算
常用电工材料的电阻率ρ及电阻温度系数αt见表3-1。
表3-1 电阻率p及电阻温度系数αt
材料名称 纯铝 铝锰合金 铝镁合金 铜 钢
p(Ω . · 2/m) mm O.029 OO 0.037 90 O.045 80 O.017 90 O.139 OO
αt(℃-1) O.004 03 O.004 20 O.004 20 O.003 85 O.004 55
(2)短路前后导体温度变化范围很大,电阻和比热容也随温度而变,故也
不能作为常数对待。 根据短路时导体发热的特点,当时间由0到td(td为短路切除时间),导体温度由 开始温度θL上升到最高温度θh,其相应的平衡关系经过变换成为
1 i 2 dt mC0 (1 )d 0 1 S 2 kt
第一节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算
1.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QR
←导体的交流电阻
式中:Rdc为导体的直流电阻(Ω/m);
Kr为导体的集肤效应系数; ρ为导体温度为20 ℃时的直流电阻率(Ω .mm2/m); αt为20 ℃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θw为导体的运行温度(℃); S为导体截面积(mm2)。

导体载流量计算公式

导体载流量计算公式

bbb h bbbbb
A1
h 1000
A2
b 1000
Fl 2(A1A2)
6mm 当b8mm,Fl
22.A51A1
A2
10mm 3A14A2
D
Fl D
h
当 b 1 8m m 0m , mFl 3 4(AA 114A A22)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3. 导体对流散热量Ql
由气体各局部发生相对位移将热量带走的过程,称为 对流。
(1) 自然对流散热:
l 1.5(W0)0.35
(2) 强迫对流散热:
l
Nu
D
强迫对流风向修正系数: AB(sin)n
强迫对流散热量: Q lN D u(W 0)A [B (si)n n ]D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
4. 导体辐射散热量Qf
热量从高温物体以热射线方式传给低温物体的传播过 程,称为辐射。
§3.1 正常运行时导体载流量计算
一、概述
1. 电气设备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损耗
① 载流导体的电阻损耗
② 绝缘材料内部的介质损耗
热量
③ 金属构件中的磁滞和涡流损耗
电气设备的 温度升高
一、概述
2. 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① 绝缘性能降低: ② 温度升高 => 有机绝缘材料老化加快 ③ 机械强度下降: ④ 温度升高 => 材料退火软化 ⑤ 接触电阻增加: ⑥ 温度升高 => 接触局部的弹性元件因退火而
导体的散热:
导体对流散热 导体辐射散热 导体导热散热
二、导体的发热和散热稳源自时:QR+Qt=Ql+Qf
QR -单位长度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Qt -单位长度导体吸收的热量 Ql -单位长度导体的对流散热量 Qf -单位长度导体的辐射散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π×φ²(直径)×1/4=4000mm²≥694mm²,完全满足要求。
我们按最小导电率计算导体载流量的数据:I=S×j=4000×1=4000A
2.中心导体的设计
按照额定电流大小及运行电流密度的选择导体截面。
铜管:j=2.2-2.5A/mm2,散热条件好的部位可取较大值;
导电率≥55%铝管,j=1.2-1.35A/ mm²;导电率≤45%铝管,j=1A/ mm²
导体载流量I=S×j
导体直径取φ100,考虑到导体载流的肌肤效应,取导体有效厚度为30mm
导体载流量计算方式
1.导体截面积:
S=
S为导体截面积,单位:mm²
I为短时耐受电流,单位:A(本次取50KA)
单位为 0.5表示并按下列规定:
铜取13铝取8.5
铁取4.5铅取2.5
t:电流通过时间,单位s(一般为0.2~5s)
Δθ为温,Δθ可增加到215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