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实数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实数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2019·滨州)计算:-12-2-| 3-2|+ 32÷ 118=_2_+__4__3__.
3.(2018·泰州)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D )
A. 2+ 3= 5 B. 18=2 3
C. 2· 3= 5
D. 2÷ 12=2
4.(2019·重庆)估计 5+ 2× 10的值应在( B ) A.5 和 6 之间 B.6 和 7 之间 C.7 和 8 之间 D.8 和 9 之间
【点拨】 5+ 2× 10= 5+2 5=3 5. 因为 3 5= 45,36<45<49,所以 6< 45<7.
5.(中考·聊城)计算5
15-2
45÷(-
5)的结果为(
A
)
A.5 B.-5 C.7 D.-7
【点拨】原式=( 5-6 5)÷(- 5)=(-5 5)÷(- 5)=5.
6.计算:
(1)(2019·泰州) 8-
8.(2019·孝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x7÷x5=x2
B.(xy2)2=xy4
C.x2·x5=x10
D.( a+ b)( a- b)=b-a
9.已知 a=2 2+3,b=2 2-3 则:(1)a+b=4 2; (2)a-b=___6_____;(3)ab=___-__1___; (4)a2+b2=___3_4____;(5)a2-2ab+b2=___3_6____.
解:原式=9-7+2 2-2+(2- 3)[(2+ 3)(2- 3)]2 021 =2 2+2- 3.
12.已知 a= 51-2,b= 51+2,求 a2+b2+7的值.
解:由已知得 a= 5+2,b= 5-2,所以 a+b=2 5,ab=1. 所以原式= (a+b)2-2ab+7= (2 5)2-2+7=5.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6实数公开课优质教案(6)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6实数公开课优质教案(6)

2.6实数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分析实数是在有理数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数系扩张,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类比方法,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概念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并通过例题和习题来巩固,适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

这节内容教材安排了3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主要是建立实数的概念并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不同的分类,同时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

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3.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认识“实数”这一新知识时,学生应用已有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类比解决“实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从而获取解决实数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5.了解数系扩展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必要性;教学重点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明确实数的运算运算规律;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难点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实数概念和分类;第三环节:实数相关概念;第四环节:实数的运算;第五环节: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六环节:课堂练习;第七环节:归纳小结;第二环节:实数概念和分类内容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2,41,7,π,25-,2,320,5-,38-,94,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知识整理: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精品教案

《实数》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2、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3、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够逐步培养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了解辩证统一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认识“实数”这一新知识时,学生应用已有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类比解决“实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从而获取解决实数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了解数系扩展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必要性●重点: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明确实数的运算运算规律;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教学流程:一、课前回顾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分几种情况?(1)按定义可分为: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2)按数的性质可分为: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任何有理数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无理数一般有哪些形式?(1)开不尽方的数是无理数。

(2)π及含有π的数是无理数(3)有一定的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练一练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4,π,﹣520, 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二、探究新知1、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即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2、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可分为: 正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 有理数 零 循环小数负有理数 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无理数和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是__正__的,﹣π是__负__的 (2)按数的性质可分为: 正有理数 正实数正无理数 实数 零负有理数 负实数负无理数 三、例题解析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7.5 4 ,230.31 ,﹣π ,0.15(1)有理数集合:7.5 ,4 ,23,0.31 , 0.15(2,﹣π(3)正实数集合:7.5 4 ,23,0.31 , 0.15(4在实数范围内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八年级数学上册2.6实数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2.6实数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2.6实数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实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6节的内容。

实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学生在学习实数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实数的定义到实数的分类,再到实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实数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比较难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无理数和有理数的区别。

2.掌握实数的分类,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实数还是非实数。

3.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四. 教学重难点1.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实数的分类。

3.实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和有理数的区别;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实数的分类;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2.相关的案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实数。

例如:“小明家距离学校2.5公里,他每分钟走50米,问小明需要多少分钟才能到学校?”让学生思考,引出实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通过PPT展示实数的分类,让学生掌握实数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数的运算练习,例如:2+3√2、5-√3等。

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实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实数的分类。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二章实数6.实数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3.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认识“实数”这一新知识时,学生应用已有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类比解决“实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从而获取解决实数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5.了解数系扩展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必要性;教学重点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明确实数的运算运算规律;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难点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实数概念和分类;第三环节:实数相关概念;第四环节:实数的运算;第五环节: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六环节:课堂练习;第七环节:归纳小结;第一环节:复习引入新课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效果: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通过相互补充完善了旧知识的复习掌握,通过对有理数分类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分类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通过举例明确了无理数的表现形式,野味后续判断或者对实数进行分类提供了认知准备。

第二环节:实数概念和分类内容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2,41,7,π,25-,2,320,5-,38-,94,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知识整理: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示范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二章实数2.6 实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概念和意义,能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2.了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3.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找出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4.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律.难点: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找出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二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教师活动:首先设计一个数集分类的活动,让学生对数集进行归类,再让学生尝试自主地进行实数的分类后进行交流.之后引导学生研究实数的其他相关概念和运算.最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问题: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分析:(1) 32,7,2,203,5-为开方开不尽的数,所以这五个数是无理数.(2) π,0.3737737773⋅⋅⋅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这两个数也是无理数.(3)14,52-为分数,所以14,52-是有理数.(4)382-=-为负整数;4293=为分数.所以38-,49是有理数.预设答案:【归纳】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分组操作,探索实数的定义.通过数集分类活动,让学生对不同性质的数进行归类,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即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按定义可以将实数分为:【议一议】提问:下面集合内的数还可以怎样分?教师提示:实数的分类与有理数的分类一样,有两种不同的标准:按定义分类和按符号分类,因此,类比有理数,实数也有正负之分.教师活动:教师先展示课件内容,再让学生将上面的数分成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预设答案:【归纳】结论:实数又可以分为正实数、0和负实数.即按正负分实数可以分为:问题:有理数范围内的一些概念是否适用于实数?预设答案:适用.结论: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想一想】与________互为相反数, a 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______;与________互为倒数, 当a ≠0时,那么它的倒数为 _______; |3|=|0|= |π|-=a 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为:______. 预设答案: 2 ,-a ;315,1a ; 30,,π.()()()⎪⎩⎪⎨⎧-=>=0000<a a a a a a【做一做】(1)分别写出6π 3.14--,的相反数; (2)求3513--,的倒数; (3)求364-的绝对值. 预设答案:(1)若a 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a ;思考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关概念在实数范围内的意义.学生思考,解答.研究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的相关概念和有理数相关概念的联系并得出结论.趁热打铁,进一步熟悉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6-的相反数是6;π-3.14的相反数是3.14-π.(2)当a ≠0时,它的倒数为 ; ∴5-的倒数是15- ; 313-的倒数是3113-.(3)若a 是一个小于0的实数,则其绝对值为: -a . ∴364-的绝对值是4.【观察】观察下列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2552⋅=⋅113535355⎛⎫⋅⋅=⋅⋅= ⎪⎝⎭()33334272472112+=+=分析:分别用到了有理数运算中的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分配律.结论: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议一议】(1)如下图,OA=OB ,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是什么?它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预设答案:解:(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B 2=12+12=2, ∴OB =2,OA =OB , OA =2.分小组进行探讨实数运算规律与有理数运算规律的联系.通过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讨实数的运算律、运算法则,明确实数和有理数一样,有完全一样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引导学生探讨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实现数与形的结合,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2.∵2≈1.414,∴点A介于整数1和2之间.(2)你能在数轴上找到5对应的点吗?与同伴进行交流.预设答案:在数轴上数2的对应点处作长度为1的垂线段AB,连接原点O与点B,以原点O为圆心,OB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与点2右侧一点C,则点C 即为5的对应点.【归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典型例题】1.错,对,错;解析:(1)带根号的数有可能是能开方开得尽的数,所以这句话错误.(2)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或0,而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以这句话正确.(3)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实数还包括无理数,所以这句话错误.2.解:在数轴上数3的对应点处作长度为1的垂线段AB,连接原点O与点B,以原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与点3右侧一点C,则点C即为10的对应点.3.(1) π2,2π-,π2;(2)315-,3115,315.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018-2019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
学计划
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
本期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练、讨论、探究、实验、游戏等,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六、教学内容和进度
本期教学分为四章,每章教学内容和进度如下:
第一章:分式与分式方程(6周)
第二章:三角形(8周)
第三章:实数(4周)
第四章:不等式(6周)
七、教学评价
本期教学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日常测验、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注重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提高情况,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本期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9的平方根是()A. ±3B. ±C. 3D. -32.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B. C. π D. ( )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B. 1是1的一个平方根C. (-4)2的平方根是-4D. 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4.下列各式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5.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A. 3B. ﹣3C. 1D. ﹣16.下列各式化简后,结果为无理数的是()A. B. C. D.7.若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是相等的,则这个有理数一定是()A. 0B. 1C. 0或1D. 0和±18.若m=-3,则m的范围是( )A. 1<m<2B. 2<m<3C. 3<m<4D. 4<m<59.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a+b|的结果为( )A. 2a+bB. -2a+bC. bD. 2a-b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2是8的立方根;②±4是64的立方根;③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若6-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则(2x+)y的值是( )A. 5-3B. 3C. 3 -5D. -3二、填空题12.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13.下列各数: 3 , , ,1.414,3,3.12122, ,3.161661666…(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6)中,无理数有________个,有理数有________个,负数有________个,整数有________个.14.已知x ,y 都是实数,且y =++4,则y x =________.15.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a+3和2a ﹣15,则这个数为________.三、计算题16. 计算:(1)( )+( )(2)()()17.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x -2)2+1=17; (2)(x +2)3+27=0.18.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为2M -6,平方根为±(M -2),求这个数.19.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90°,若AB =2 ,CD =4,BC =8,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0.设 , , ,…, .若,求S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 为正整数).21.用48米长的篱笆在空地上围一个绿化场地,现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围成正方形场地,另一种是围成圆形场地.选用哪一种方案围成的场地的面积较大?并说明理由.22.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 +b=(m +n)2(其中a ,b ,m ,n 均为整数),则有a +b =m 2+2n 2+2mn.∴a =m 2+2n 2 , b =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 ,b ,m ,n 均为正整数时,若a +b =(m +n)2 , 用含m ,n 的式子分别表示a 、b ,得a =________,b =________;(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 ,b ,m ,n 填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3)若a +4=(m +n)2 , 且a ,m ,n 均为正整数,求a 的值.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A.【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含义和求法,可得9的平方根是:±=±3,据此解答即可.2.【答案】C【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因为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包括π以及开不尽方的数。

最新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案1(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doc

最新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教案1(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doc

《确定位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确定位置的必要性,掌握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感受丰富的现实背景,体验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与方法,能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一学生:今天你回家,母亲问你在班级中的座位,你会怎样说?(例如:第3小组,第4排)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城市的位置等,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为什么要确定位置,掌握确定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二、讲授新课1、师:去电影院看电影需买票,如果票是10排12号,在电影院如何找到这个位置呢?(从电影院里的横排找到10排,再在这一排中找到12号) 师: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师: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6排3号”中的“6”指的是第6排,“3排6号”中“6”指是第3排中的6号座位,3排8号可以记作(3,8),(5,6)表示“第5排6号”]2、议一议(1)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为什么?(2)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其他方法的吗?与同伴交流.(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两个数据.一个用来确定排,一个用来确定号,如果是多层的电影院,一般还需要另外一个数据,确定位置在几层).3、投影图3-1 出示例1:图3-1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潜艇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20nmile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几个数据?解:(1)对我方潜艇来说,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舰B和小岛,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仅用北偏东40°的方向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敌舰B距我方潜艇的距离.(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20nmile处的敌舰有两艘:敌舰A 和敌舰C.(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距离和方位角.三、随堂练习P56,练习(让学生找出标在图上后投影交流).四、作业P57,习题3.1作业本.。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二章实数2.1 认识无理数 (1)2.2平方根 (5)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 (5)第2课时平方根 (8)2.3 立方根 (12)2.4 估算 (15)2.5 用计算器开方 (18)2.6 实数 (21)2.7 二次根式 (25)第1课时二次根式 (25)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 (29)第3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33)第二章归纳总结 (36)2.1 认识无理数【知识与技能】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辨别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训练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情感态度】1.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2.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教学重点】1.无理数的探索过程.2.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了好多年的学,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学说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层次的提高,有理数的范围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就要对数进行扩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无理数的概念拼一拼: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教学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到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展示,拼图的结果.下面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教学说明】探索拼图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是不是有理数很有帮助.【归纳结论】因为12=1,22=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又(1/2)2=1/4,(1/3)2=1/9,(2/3)2=4/9,…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做一做:大家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结合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而是一种新数.同学们能不能确定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的大致范围呢?请大家用计算器探索,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如下.还可以进行下去吗?a是有限小数吗?【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对这种不是有理数的新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引出无理数的概念打下了基础.【归纳结论】像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就叫做无理数.如: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0.585885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都是无理数..,它们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这些数都是有理而3,45,0.38,017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判断题(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0.351,-23,4.9·6·,3.14159,-5.2323332…,123456789101112…(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在下列每一个圈里,至少填入三个适当的数.【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了对无理数的理解以及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所在,让学生的疑难及时得到矫正与强化.【答案】1.(1);(2);(3)√;(4)√;2. 0.351,-2/3,496.,3.14159;-5.2323332…,123456789101112…(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还有哪些困难?【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易错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解题.1.习题2.2第1、2、3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这节课的内容是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是数的范围的又一次扩充,是很重要的一节.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的思想.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一些同学还不是很好,只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2.2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根据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正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过程与方法】经历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的互逆关系,提高学生逆向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教学难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理数、了解到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掌握了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在a2=2中,2是有理数,而a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x2=a,则a叫x的平方,反过来x叫a的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教学说明】从平方入手,为学生下面学习算术平方根找到了突破口,让他们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与开平方这种互逆的关系形成了初步认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下面请大家根据勾股定理,结合图形完成填空:x 2= ,y2= ,z2= ,w2=请大家分析一下,x、y、z、w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教学说明】回忆勾股定理得到一个数的平方是一个正数,为下面给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作了开端.【归纳结论】因为没有任何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2,3,5,所以x、y、w 不是有理数,而是无理数,即2,3,5 .因为22=4.所以z=2,是有理数.若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读作“根号a”.这就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特别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0=0.下面我们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些数的算术平方根.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900;(2)1;(3)49/64;(4)14.通过上面的例题,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求算术平方根时是借助于哪一种运算来求的?【教学说明】学生很容易看出一个正数的平方与求算术平方根是互为逆运算,有利于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答案】解:(1)因为302=900,所以900的算术平方根是30,900;(2)因为12=1,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1,即1=1;(3)因为(7/8)2=49/64,所以49/64的算术平方根是7/8,即4964=7/8;(4)14的算术平方根是14 . 【归纳结论】在求算术平方根时是借助于平方来求的.在例题中的步骤采取语言叙述和符号表示相互补充的做法,目的是让大家在计算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正数的平方与求算术平方根是互为逆运算,在以后的步骤中可以简化.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填空题.(1)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5,则这个数是 .(2)49的算术平方根是 .(3)正数 的平方为144/25,719的算术平方根为 . (4)(-1.44)2的算术平方根为 .(5)81 的算术平方根为 ,004. =2.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用符号表示出来:(1)(7.4)2;(2)(-3.9)2;(3)2.25;(4)124. 3.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 (米)与下落时间t (秒)的关系为h=4.9t 2.有一铁球从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强化了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和表示方法.【答案】1.(1)5;(2)2/3;(3)12/5,4/3;(4)1.44;(5)3,0.2.2.(1)274().=7.4;(2)()239.-=3.9;(3)225. =1.5;(4)124=3/2. 3.解:将h=19.6代入公式h=4.9t 2得t 2=4,所以t=4 =2(秒)即铁球到达地面需要2秒.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困难?请与同学们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找出不足,共同提高.1.习题2.3第1、2、3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本节课从一个数的平方入手,用逆向思维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学生容易接受,解决问题起来应该说是得心应手,但要注意算术平方根的符号表示方法.第2课时平方根【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开平方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平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2.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明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同和求异的思维方法,能从相似的事件中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并能对不同概念进行区分,培养大家的团队精神,以及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而做准备,使他们能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教学重点】1.了解平方根、开平方的概念,会利用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2.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2.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知道若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则x叫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而且a也是非负数,比如正数22=4,则2叫4的算术平方根,4叫2的平方,但是(-2)2=4,则-2叫4的什么根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教学说明】通过回顾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正的平方根,从而顺其自然引出还有一个负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正数,为下面学习平方根做了心理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平方根、开平方的概念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2)平方等于4/25的数有几个?平方等于0.64的数呢?【教学说明】学生很容易看出有正负两个数的平方为一个正数,让他们对平方根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归纳结论】3的平方等于9,-3的平方也等于9,3是9的算术平方根,-3是9的平方根.平方等于4/25的数有两个,即2/5和-2/5,平方等于0.64的数也有两个,即0.8和-0.8.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x就叫a的平方根(square root),也叫二次方根,3和-3的平方都等于9,由定义可知3和-3都是9的平方根,即9的平方根有两个3和-3,9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是3.由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大家能否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教学说明】让学生找出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于正确理解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生准确解题很有帮助.【归纳结论】联系:(1)具有包含关系:平方根包含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的一种.(2)存在条件相同: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只有非负数才有.(3)0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都是0.区别:(1)定义不同:“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非负数a的非负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2)个数不同: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而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3)表示法不同: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a,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4)取值范围不同:正数的平方根一正一负,互为相反数;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什么叫开平方呢?我们共学了几种运算?这几种运算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教学说明】使学生明白加与减、乘与除、平方与开平方都是互为逆运算.2. 平方根的性质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1)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2)0有几个平方根?(3)负数呢?【教学说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不难得出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0有一个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教学说明】由平方根的定义,学生不难得出结果,对于平方根的求法再次加深,以达到熟练运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44,0,8,100/49,441,196,10-42.填空(1)25的平方根是;(2)(-5)2= ;(3)(5)2= .3.判断下列各数是否有平方根?并说明理由.(1)(-3)2;(2)0;(3)-0.01;(4)-52;(5)-a2;(6)a2-2a+2【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加深对平方根概念的理解和检测学生对平方根求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点拨,得以强化.【答案】1.±1.2,0,±22,±107,±21,±14,±11002.(1)±5,(2)5,(3)53.有平方根的是:(-3)2,0,a2-2a+2,因为它们都是非负数;-0.01,-52没有平方根,因为它们都是负数;-a2,只有当a=0时它才有平方根.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平方根和开平方的概念以及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便于进一步深化和查漏补缺.1.习题2.4第1、2、3、4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这节主要是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其中表示方法,求式子的值都是很容易混淆的.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勉强的掌握.但还是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再多让学生分清他们.2.3 立方根【知识与技能】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能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明白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3.正确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过程与方法】在学习平方根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情感态度】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训练学生类比思想的养成,发展他们求同求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教学重点】1.立方根的概念.2.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教学难点】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之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方根的定义,若x2=a,则x叫a的平方根,即x=a正方体的棱长为a,体积为8,根据正方体体积的公式得a3=8,那么a叫8的什么呢?本节课请大家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自己来类推出结论,若x3=a,则x叫a 的什么呢?【教学说明】学生比较容易由平方根的定义类推得出立方根的定义,他们心目中已经对立方根有了初步认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下面大家能不能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和记法来类推立方根的定义和记法呢?【教学说明】由于学生在前面对于立方根的由来有了初步接触,应该来说学生接受比较快,容易掌握.【归纳结论】若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 root;也叫三次方根).记为3a,读作x等于三次根号a,如2是8的立方根,-2/3是-8/27的立方根,0是0的立方根.大家能否由开平方的定义,再类推开立方的定义呢?【教学说明】学生在已学的开平方的基础上不难得出开立方的定义,有利于加深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归纳结论】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2.立方根的性质(1)2的立方等于多少?是否有其他的数,它的立方也是8?(2)-3的立方等于多少?是否有其他的数,它的立方也是-27?(3)0的立方等于多少?0有几个立方根?【教学说明】从立方入手,让学生对立方根的求法再次得到加深.【归纳结论】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有一个,是0.3.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已经学习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并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下面请大家说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说明】让学生找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正确理解两个不同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准确解题有很大帮助.【归纳结论】联系:(1)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有一个是0.(2)平方根、立方根都是开方的结果.区别:(1)定义不同:“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2)个数不同: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立方根;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立方根.(3)表示法不同正数a,a(4)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不同a.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1)-27,(2)8/125;(3)0.216;(4)-5.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a3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教学说明】由立方根的定义,学生不难得出结果,对于立方根的求法再次加深,以达到熟练运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和检测学生对于立方根求法的掌握情况,及时指导、点拨,得以强化提高.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以及立方根的性质.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便于进一步深化提高.1.习题2.5第1、2、3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本节的内容最好在学生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就能让学生用类推的方法得出立方根的相关结论.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从学生上课的反映来看,这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2.4 估算【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能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能通过估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对结果合理性的觉察能力,近似估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教学难点】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意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估算一个根号表示的无理数一般是采用夹逼的方法.例如要估算20的大小,首先要找出20邻近的完全平方数.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要遇到估算一个比较大的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我们怎么办呢?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明白了.【教学说明】由于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已经初步接触到估算,为他们后面学习估算比较大的数作好了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估算和数的大小比较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400000米21.公园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000米吗?2.如果要求误差小于10米,它的宽大约是多少?与同伴交流.3.该公园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是800米2,你能估计它的半径吗?(误差小于1米)【教学说明】从实际问题出发,关注学生能否主动从事估算等活动.对于较复杂的计算可用计算器.议一议:(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进行交流.(239001).【教学说明】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向同伴清晰的解释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得到启发.例1根据生活经验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离墙的距离约为梯子长度的1/3,则梯子比较稳定.现在有一个长度为6米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达到5.6米高的墙头吗?例2在公园两侧分别有一柱状雕塑,高度分别是512(米)与12(米),通过估算,试比较它们的高矮.你是怎么样想的?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估算思考过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估算下列数的大小:(1)589. (精确到0.01) (2)31285- (精确到-1)2.通过估算,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1)14 ,3.85;(2)512+,7/8. 3.下列估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1)8956 ≈9.5;(2)312345 ≈232.4.如图,一旗杆高10米,旗杆顶部A 与地面一固定点B 之间要拉一笔直的铁索,已知固定点B 到旗杆底部的距离是7米,一工人准备了长约12.5米的铁索,你认为这一长度够吗?【教学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猜想然后再验证,让他们逐步掌握精确估算的方法.教学中宜采用分析法,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做法.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共享;你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解决.【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得出,便于及时矫正强化,达到共同提高.1.习题2.6第1、2、5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计算器的缺乏使这节课上的比较困难.不过问题与实际结合的很好,学生思考比较积极,大胆猜想,最终还是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2.5 用计算器开方【知识与技能】1.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操作过程,弄清计算器的操作方法.【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自使用计算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教学难点】探求规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科学计算器教学模板.利用科学计算器怎样进行开方运算呢?【教学说明】使用科学计算器教学模板这一教学用具,直观、易于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了个良好的开端.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用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下面给大家说明一下开平方、开立方运算的方法.(1)开方运算要用到乘方运算键x2第二功能“”和∧第二功能“x”(2)对于开平方运算,按键顺序为:2nd x2被开方数 =(3)对于开立方运算,按键顺序为:3 2nd∧被开方数 =【教学说明】用不同型号的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按键顺序可能有所不同.如用有些计算器进行开平方运算时,先按被开方数,然后按“”.1.让学生跟随教师按步骤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数:【教学说明】让学生跟随教师尝试着使用计算器进行开平方或立方运算,达到熟练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和步骤.2.做一做.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精确到0.01)(1800;(23225;(3058.;(430432.【教学说明】教师让学生交流完成上述各题,加深他们使用计算器的操作方法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展示结果】(1)28.28;(2)1.64;(3)0.76;(4)-0.76.例332的大小.(1)让学生讨论得出如何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2332的过程在教学模板上演示.(3)教师演示P37例题的解答过程.【教学说明】通过学生多次使用计算器,以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归纳结论】我们利用计算器不仅可以进行开方运算,还可以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2019秋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6实数

2019秋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6实数
-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实数与数轴的结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形结合思维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绘制数轴,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起来,训练学生的几何直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实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无法用分数表示的数的情况?”(如圆周率π)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实数的奥秘。
1.教学重点
-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使学生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并能够区分它们。
-举例:有理数如1/2、3、-5等,无理数如π、√2等。
-实数的运算规则:重点讲解实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的法则。
-举例:讲解如何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如(√3 + √2) × (√3 - √2)的计算。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能够利用数轴解决实数相关的问题。
-举例:在数轴上标出无理数的位置,理解它们与有理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无理数的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
-突破方法:通过具体的无理数例子,如π、√2等,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性质,使用计算器展示无理数的近似值,增强直观感受。
2019秋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6实数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19秋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章节为2.6节“实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2.无理数的理解,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概念,以及与有理数的区别;
3.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2实数教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2实数教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实数1.了解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求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和简单的二次根式化简,发展运算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经历数系扩充、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等活动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一、本章主要内容及要求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实数.2.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3.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4.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是初中阶段数系扩充的最后一个阶段,中学阶段的多数问题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的,同时实数也是后继内容(如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学习内容具有基础性,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实数的运算,适应后续学习的需要.学生以前经历过数系的第一次扩充,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系扩充的学习经验,感受到数系扩充是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本章再次引领学生经历数系扩充的过程,感受数系扩充的必要性.本章大致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包括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具体地,教材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由于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无理数的近似值,为此教材安排了一节“估算”,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接着,教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最后,介绍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化简和运算.在呈现具体内容时,教材关注现实性,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但考虑到本章内容的特点,以及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本章在关注现实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为此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a可能是整数吗?a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重点】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2.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转化.3.运算性质的掌握与应用.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概念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经过分析、综合,去掉非本质特征,保持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如无理数的引入,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感受引入的必要性,初步认识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与同伴进行合作,并充分地开展交流.再如平方根的概念,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往往丢掉负的平方根,因为这与他们以前的运算结果唯一的经验不符.对此,在平方根的引入时,教师可多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9的算术平方根是3,也就是说,3的平方是9.还有其他的数,它的平方也是9吗?……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初步的平方根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去讨论: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0有几个平方根?负数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特别是负数的情况,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求平方根的练习,巩固新学的概念.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本章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是什么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从中感受无理数引入的必要性,并体会无限不循环的过程;再如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性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到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借助计算器等工具进行探索、猜测、验证,并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本章将学习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在这些概念、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教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对比,认识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促进知识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如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起来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也是通过类比得出的.1认识无理数1.通过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关系到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思想.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1.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扩张,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1.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2.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发现的方法和乐趣.【重点】理解无理数的概念.【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第课时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经历动手拼图过程,发展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无理数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重点】感受无理数产生的背景.【难点】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教师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勾股定理有关知识.导入一: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知道了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考虑下面的问题:(1)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2)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设计意图]做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导入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那么它的斜边长等于多少?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一下.【总结】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七年级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出示教材P21图2 - 1.图2 - 1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问题1拼成后的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呢?问题2拼成后的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问题3若新的大正方形边长为a,a2=2,则: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总结】没有两个相等的整数的积等于2,也没有两个相等的分数的积等于2,因此a 不可能是有理数.[设计意图]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思路一(1)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问题解答】(1)由勾股定理可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为5,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5.(2) b2=5.(3)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也就是没有一个有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思路二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问题解答】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有AB,EF.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CD,GH,MN.[设计意图]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也可以表示有理数之外的数.比如正方形OCBA的对角线长度就不是有理数,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就是这个非有理数.网格上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都不一定是有理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证实了确实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2和3,则斜边的长()A.是有理数B.不是有理数C.不确定D.4答案:B2.下列面积的正方形,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A.16B.25C.2D.4答案:C3.在右面的正方形网格中,按照要求连接格点的线段: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为.答案:略第1课时1.拼接正方形.2.做一做.3.a,b存在,但不是有理数.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1页随堂练习及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1题.【选做题】教材第22页习题2.1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ΔABC中,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在图中再画一条边长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能力提升】2.在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都有无数个有理数.假设a,b是两个有理数,且a<b,在a,b两数之间插入一个数为.【拓展探究】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1)0.6;(2)0.;(3)0..4.你会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中画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吗?试一试.【答案与解析】1.AB,BC,AC 略(解析:AB2=42+12=17,BC2=22+32=13,AC2=22+42=20.)2.(解析:答案不唯一,如插入a和b正中间的数.)3.解析:(1)0.6=; (2)设0.=x,则10x=7.,∴9x=7,从而x=;(3)设0.=x,则100x=34.,∴99x=34,从而x=.解:(1)0.6=. (2) 0.. (3) 0..4.略大量事实证明,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本课时通过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安排一些环节,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加深对“新数”的理解.设计更多的实例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较好地理解“新数”.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随堂练习(教材第21页)解:因为等边三角形中BC边上的高平分BC,所以h2=22-12=3,所以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习题2.1(教材第22页)1.解:答案不唯一.如图(1)所示,线段AB,AD,AE,DE,BD,BC的长度都是有理数;线段AC,CE,BE 的长度都不是有理数.2.解:答案不唯一.如图(2)所示的是几个符合要求的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木块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满足什么条件?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它的边长的平方为8,没有整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整数,也没有一个分数的平方为8,所以边长不可能为分数.第课时掌握无理数的概念;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在掌握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重点】能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难点】无理数概念的建立.【教师准备】计算器、立方体、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复习有理数的分类.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呢?1.有理数是如何分类的?【问题解决】有理数2.除上面的数以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 如圆周率π,0.020020002…上节课又了解到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不是整数,能不能转化成分数呢?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们的真面目.[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发现有理数不够用了,存在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揭示它们的真面目.一、数的小数表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究竟是多少呢?(1)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2)边长a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百分位呢?千分位呢?……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3)【思考】a,哪个更接近正方形的实际边长?【归纳总结】a是介于1和2之间的一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则a一定不是有理数.如果写成小数形式,它是有限小数吗?事实上,a=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做一做】(1)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结果精确到0.1),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2)如果结果精确到0.01呢?(提示:精确到0.1,b≈2.2,精确到0.01,b≈2.24)同样,对于体积为2的正方体,借用计算器,可以得到它的棱长c=1.25992105…,它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逐渐缩小范围,借助计算器探索出a=1.41421356…,b=2.2360679…,c=1.25992105…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二、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思路一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活动.【议一议】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3,,,-,.【答案】3=3.0,=0.8,=0.,-=-0.1,=0..分数化成小数,最终此小数的形式有哪几种情况?思路二回忆小学我们学过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用到的π取多少?(3.14)它是确切的值吗?(不是,是近似值)那π是有理数吗?(不是)并且,我们还知道,利用计算机,现在π已经算到几亿分位,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当然,π也不能化为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那π是什么数呢?【探究结论】分数只能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强调】像0.585885888588885…,1.41421356…,-2.2360679…等这些数的小数位数都是无限的,并且不是循环的,它们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π是无理数)【想一想】你能找到其他的无理数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得出无理数的概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能力,又感受到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建立了无理数的概念.三、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 0.,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解:有理数有:3.14,-,0.;无理数有: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强调】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q≠0,p,q为整数且互质),而无理数不能.[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无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别,感受数的分类.[知识拓展]确定x2=a(a≥0)中正数x的近似值的方法:1.确定正数x的整数部分.根据平方的定义,把x夹在两个连续的正整数之间,确定其整数部分.例如:求x2=5中的正数x的整数部分,因为22<5<32,即22<x2<32,所以2<x<3,因此x的整数部分为2.2.确定x的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1)将这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平均数与a比较,预测十分位上数字的取值范围,如两个整数2和3的平方和的平均数为=6.5>5,所以x的十分位上的数字一定比3小,不妨设x≈2.2.(2)设误差为k(k必为一个纯小数,且k可能为负数),则x=2.2+k,所以(2.2+k)2=5,所以4.84+4.4k+k2=5,因为k是小数,所以k2很小,把它舍去,所以4.84+4.4k=5,所以k≈0.036,所以x=2.2+k≈2.2+0.036=2.236.实际估算中,整数部分的数字容易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也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估计,即2.12=4.41,2.22=4.84,2.32=5.29,因为4.84<5<5.29,所以2.22<x2<2.32,所以2.2<x<2.3,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为2.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有限小数是无理数C.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D.有理数是有限小数答案:C2.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数的是()A.面积为25的正方形B.面积为的正方形C.面积为8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解析:52=25,,(1.2)2=1.44.故选C.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和5,则斜边长a是有理数吗?解:由勾股定理得: a2=32+52,即a2=34.因为不存在有理数的平方等于34,所以a不是有理数.4.已知-,5,-1.,π,3.1416,,0,42,(-1)2n ,-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1)写出所有有理数;(2)写出所有无理数.解:(1)有理数:-,5,-1.,3.1416,,0,42,(-1)2n.(2)无理数:π,-1.4242242224…(相邻两个4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第2课时1.数的小数表示.2.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明确无理数的概念.3.例题讲解.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24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25页习题2.2第2,4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面积为3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A.1<x<2B.2<x<3C.3<x<4D.4<x<52.一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4,高为h,则h是()A.整数B.分数C.有限小数D.无理数【能力提升】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2和3,则斜边长的平方是,则斜边长是数.【拓展探究】4.设半径为a的圆的面积为20 π.(1)a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5.在某项工程中,需要一块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钢板.应该如何划线、下料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那么,请你算一算:(1)如果精确到十分位,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答案与解析】1.A(解析:12=1,22=4.)2.D(解析:由勾股定理,得h2=42-22=12,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等于12,所以h为无理数.)3.13无理(解析: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平方为13,没有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13,所以是无理数.)4.解:(1)∵πa2=20π,∴a2=20.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a≈4.5. (3)a≈4.47.5.解析:1.72=2.89,1.73=2.9929.解:(1)1.7米. (2)1.73米.本节课借助寻找正方形边长这一“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估算、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讨论等途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得到无理数的概念.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和班级,这一探索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会影响后面环节的进行.知识分类整理环节,学生自主整理和接受会有一定困难,若学生学习例题后再进行知识分类整理可能会更好.感知过程是学生理解无理数这一抽象概念所必需的,所以绝对不能淡化.随堂练习(教材第24页)解:有理数有:0.4583,3.,-,18.无理数有:-π.习题2.2(教材第25页)1.解:-,3.9,-234.10101010…(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是有理数,0.12345678910111213…(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是无理数.2.提示:(1)x不是有理数. (2)x≈3.2. (3)x≈3.16.3.(1)✕(2)(3)✕(4)✕4.解:,π-1,3.4141141114…(相邻两个4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等,答案不唯一.由于本节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过程,因此,要重视教材创设(或相同类型)的问题,针对内容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教师应积极引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借助计算器进行思考和交流,循序渐进地缩小范围,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本节渗透了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无理数和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索,学生容易理解“无限”,但对“不循环”一般不会有清楚的认识,只有逐步渗透理解,教学中不必多说.“逼近”思想可以借用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的猜商品的价格游戏进行解释.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应强调“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前者不能化为分数,后者可以化为分数,但如何化成分数,教师不必深入讲解.鼓励学生自学教材中的“读一读”,了解无理数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类的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阅读“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无理数”的严格证明.一根长为5米的电线杆竖立于地面,为保证它的安全,要用三根钢丝把它固定,要求每根钢丝一头拉着电线杆的最上端,一头系在离电线杆3米远的地面木桩上,则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什么条件?它是有理数吗?大概是多长?〔解析〕每根钢丝的长要满足它的平方等于52+32,它不是有理数,大概是5.8米.解:由勾股定理,得钢丝长的平方等于52+32=34,但是找不到一个整数的平方是34,也找不到一个分数的平方是34,所以,它不是有理数,5.82=33.64,接近于34,所以大概为5.8米.2平方根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利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通过教学过程的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表达和运算能力.1.通过与“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作类比,让学生体会平方和开方互为逆运算的同时,领会数学中处处蕴含着辩证法.2.使学生通过开方运算的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重点】1.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2=a(a≥0)的得出和应用.【难点】1.利用这个互逆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2.()2=a(a≥0)和=|a|的区别和联系.第课时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了解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的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在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实数
6.实数
教学目标:
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
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3.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认识“实数”这一新知识时,学生应用已有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类比解决“实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从而获取解决实数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5.了解数系扩展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
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明确实数的运算运算规律;
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难点
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实数概念和分类;第三环节:实数相关概念;第四环节:实数的运算;第五环节: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六环节:课堂练习;第七环节:归纳小结;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新课
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效果: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回答,通过相互补充完善了旧知识的复习掌握,通过对有理数分类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分类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通过举例明确了无理数的表现形式,野味后续判断或者对实数进行分类提供了认知准备。

第二环节:实数概念和分类
内容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
2,41,7,π,25-,2,320,5-,38-,94,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知识整理: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效果:学生动手填写,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对带根号的数是否是无理数有了进一步认识。

内容2:1.你能把上面各数分别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内吗?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知识整理:无理数和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

1.从符号考虑,实数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即:
⎪⎩⎪⎨⎧负实数正实数实数0
2.另外从实数的概念也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无理数有理数实数
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

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效果:让学生讨论回答,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并体会到了分类中不能出现遗漏和重复的要求。

第三环节:实数的相关概念
内容1:1.在有理数中,数a 的相反数是什么?绝对值是什么?当a 不为0时,它的倒数是什么?
2.2的相反数是什么?35的倒数是什么?3,0,—π的绝对值分别是什
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

效果:学生类比有理数中相关概念,体会到了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内容2:想一想:
1.3—π的绝对值是 。

2.想一想:a 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是 ,它的绝对值是 ,当a ≠0时,它的倒数是 。

知识整理
(1)相反数:a 与—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仍是0;
(2)倒数:当a ≠0时,a 与a 1
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0()0(0
)0(||a a a a a a
意图: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效果: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掌握了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知识。

第四环节:实数运算
内容:1.在有理数范围内,能进行哪些运算?(加、减、乘、除、乘方),用哪些运算律?
2.判断下列各式成立吗?
2552⋅=⋅ 351535153=⎪⎪⎭⎫ ⎝⎛⋅⋅=⋅
⋅ ()33332112742724=+=+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运算及运算律,得到有理数的运算及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效果:学生类比有理数中相关运算,体会到了实数范围内的运算及运算律。

第五环节: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内容1:如图所示,认真观察,探讨下列问题:
议一议:
(1)如图,OA=OB ,数轴上A 点对应的数表示什么?它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
(2)如果将所有有理数都标到数轴上,那么数轴被填满了吗?
知识整理
(1)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意图: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效果:经过学生的探讨,认识到了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2,它是一个无理数,这0 1 2
-1 -2
B
表明有理数不能将整个数轴填满。

进而观察到点A在表示数1和2的点之间,因此“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第六环节:课堂练习
内容: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3)49.
(1)7;(2)38
3.在数轴上作出5对应的点。

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效果:第1,2题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在解决第第3题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回顾2的作法,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确定了作长、宽分别为2和1的长方形,其对角线为即为5,从而能在数轴上作出相应的点。

第七环节:归纳小结
内容:议一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

效果:学生交流,互相补充,完成本节知识的梳理。

六、反思
实数作为有理数的扩张,其具体研究内容和有理数完全类似,因此学习中,本课时设计中,十分关注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运用类比的思想学习新的知识,这是本课设计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实际上,类似的问题在其他知识学习中同样存在,注意
体会。

此外,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借助类比学习实数有关知识,还可以有一些不同的尝试,如果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高,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回忆有关有理数学习内容和顺序,并根据这个知识框架思考是否可以构建实数的有关顺序,思考在各个具体内容如何研究等问题,然后再打开书本比照学习。

当然也可以首先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学,整理有关框架,并和旧的框架建立联系等。

教无定法,关键在于适应你的学生状况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