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育原理-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与教育》复习大纲

题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p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6: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第二章: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或条件有哪些?p68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直接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

3、注意活动的组织。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个体的意志力。

第三章:

感觉适应p99-101:

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渐渐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下泳池觉得冷,后来逐渐适应)

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重的铁和棉花感到铁比较重;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酸;吃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感觉相互作用:

(通感、连觉)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暖色调、冷色调)

感觉补偿:

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

第四章: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定义p119;

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

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32-134;

1、情绪状态。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愉快—兴趣状态则为问

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迁移影响。

正迁移/负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原型启发。

7、个性特点。

第五章:

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举例说明如何组织复习p163;

1、识记的程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后的复习。

过度学习:

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

如何复习:

1、复习的及时性。

2、复习的经常性。

3、复习的合理性。

第六章: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p214;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207:

创造力较高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较高;创造力较低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则较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p204-205:

智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智力与知识的区别在于:智力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认知因素的总和,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而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与结构,它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可见智力与知识分属不同的范畴。

智力是以知识的获得为基础的,没有知识的支持,智力就不能得到发展,其中策略性知识是智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知识的获得也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作为保障,并且知识越复杂、越抽象,所需的智力水平也越高。可见智力与知识又是相互联系的。

学业成绩差并不一定是由智力低下造成,他还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关p210-213;

智力或能力的个别差异p196-199:

1、总体智力的个体间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差异。

(2)智力发展速度差异。

2、智力构成因素的个体间差异。

(1)智力构成因素的类型差异。

(2)智力构成因素的水平差异。

3、智力的性别差异。

(1)年龄阶段。

(2)层次分布。【男性智力分布较为悬殊,女性智力分布较为均匀】

(3)智力的构成因素。

第七章:

情绪状态的种类p233-235: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情感的功能p241-244:

1、情感的动力功能。

2、情感的调节功能。

3、情感的信号功能。

4、情感的保健功能。

5、情感的感染功能。

6、情感的迁移功能。

第九章:

气质的类型p304:

1、胆汁质:精力充沛,心理变化剧烈,反应迅速,行动有力。情绪发生强而快,情感体验猛烈,容易激动,但平息也快。往往敢作敢为,决策果断,但缺乏自制与耐心。语言直率明

了,表情鲜明,具有外倾性。

2、多血质:活泼好动,心理变化灵活,反应比较迅速,举止敏捷,易于适应新环境。情绪发生较快但不持久,情感体验丰富但不深刻。往往兴趣广泛,注意容易转移。善于交往,表情生动,具有外倾性。

3、粘液质:安静沉着,心境平和,反应较慢,举止稳重,善于忍耐。情绪发生较慢,情感体验较弱。自制力和持久性较强。注意稳定但难以转移。言语不多,表情淡漠,具有内倾性。

4、抑郁质:认知敏锐,多愁善感,谨慎孤僻,举止迟缓。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善于发现他人不易察觉的细节。想象丰富。对问题理解透彻。情绪发生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但表情流露很少。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畏缩。沉默寡言,自制内敛,具有内倾性。

气质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p317:

1、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某种气质类型是好的或着某种气质类型是坏的。)

2、善用气质特征提高自身素养和时间效率。

(1)根据气质特征进行自我修养。

(2)根据气质特征开展人才甄选。

(3)根据气质特征主动因材施教。

第十章: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p336-346;

关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曾有两种极端观点,即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现在人们大多数认为性格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是性格的前提,但环境对性格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生物遗传因素。

2、家庭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环境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5、主观因素。

性格的动态特征,强调可塑性p348

1、性格的整体性。

2、性格的多面性。

3、性格的可塑性。

性格特征一旦形成,相对比较稳定,但也并非一成不变,性格具有可塑性。性格形成于个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变化。外界环境刺激个体,个体必须协调外界环境,由此引起个体性格的某些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