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篇一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

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

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上述两种思路中,您赞成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谈谈您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及设计意图。

我的选择是第二种思路。

一、设计意图二、设计思路我是如此设计的,首先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会画力臂(4)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根据目标和本节教材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力臂概念的建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要求学生课前准备:(1)寻找生活中与杠杆相关的图片和工具,例如:各种用途的剪刀(理发剪、手术剪、手工剪、园艺剪等)、指甲剪、镊子、钳子、羊角锤、钢丝钳,螺丝刀等。

(2)绘图工具:直尺、铅笔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教学内容,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

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等知识点展开,为后续学习滑轮、轮轴等复杂机械打下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杠杆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杠杆实例。

2. 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正确绘制杠杆示意图。

3.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应用条件分析杠杆的平衡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绘制杠杆示意图和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杠杆的五要素及其识别。

2. 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正确绘制杠杆示意图。

2.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但对杠杆的概念和原理可能仍感陌生。

学生对实验和直观教学兴趣浓厚,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演示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对杠杆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介绍杠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杠杆的作用和平衡条件。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杠杆实例,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2. 直观化教学:利用教具、实验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3.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杠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应用实例,如剪刀、撬棍、秤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幼儿的学习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实现。

因此,我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的课程时,意图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索,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知道杠杆是由支点、动力和阻力构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实践和探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杠杆模型,包括不同形状和长度的杠杆,以及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模型。

2. 学具: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小杠杆模型,让他们在课堂上实际操作。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杠杆的原理。

例如,让幼儿观察一个悬挂在支点上的重物,然后让他们尝试改变重物的位置,观察支点的移动情况。

2. 讲解:向幼儿解释杠杆的基本概念,包括支点、动力和阻力。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幼儿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小杠杆模型进行实验。

鼓励他们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尝试改变动力和阻力的位置,观察杠杆的变化。

4. 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他们的实验结果,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杠杆的应用,例如在家庭中使用的杠杆工具,或者在游戏中的杠杆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1 杠杆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杠杆的概念,区分一、二、三类杠杆。

2. 力臂和杠杆的长度:讲解力臂的概念,分析力臂与杠杆长度之间的关系。

3. 杠杆的平衡条件:介绍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4. 杠杆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力臂的概念及杠杆的长度。

2. 理解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运用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2. 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模型、演示文稿。

2. 学具:学生手册、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作用原理。

2. 概念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讲解力臂的概念及杠杆的长度。

3. 平衡条件讲解: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应用杠杆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杠杆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的定义与分类一、杠杆:能够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分类:1. 一类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

2. 二类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距离。

3. 三类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

七、作业设计实例1:撬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实例2:剪刀(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实例3:钳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2. 答案:实例1:一类杠杆,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省力费距离。

实例2:二类杠杆,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不省力不费距离。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5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篇1】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磁铁有磁性”是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激趣导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铁”,从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磁铁有磁性这一最基本的性质的认识。

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

纵观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教学开始,我创设了钓鱼的小游戏:在鱼头上放上回形针,诱饵用磁铁。

当学生游戏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有的已在下面喊起来了。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

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

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

小游戏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

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准备了铁钉、回形针等十多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让学生预测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铁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然后再用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孩子们的预测是否准确。

得出:磁铁能吸铁的性质。

再进行简单的生活运用。

然后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入的:目的主要是延续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我先出示一个试管,告诉学生试管中掉入了一个回形针,问同学们有没什么好的办法帮我取出来!然后,让同学们也来玩玩我帮他们准备的量杯中的回形针,再请同学们在教室找找,看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铁,最后请同学们得出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最后请同学们猜测磁铁最多能隔着练习本多少本将铁吸住!做实验,根据得出实验结果不一样,让同学说出原因,引出下节课的内容!最后总结下课!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杠杆》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杠杆》教案(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杠杆的概念、类型及力臂的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 杠杆的类型: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关系,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3. 力臂的概念: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概念、类型及力臂的概念。

2. 能够判断各种生活中的杠杆类型,并运用杠杆原理解释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类型的判断,力臂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杠杆的概念、类型及力臂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模型。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棒、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为什么能起到省力或费力的作用。

2. 概念讲解:介绍杠杆的概念、类型及力臂的概念,通过模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杠杆的转动原理。

3. 例题讲解:运用实例讲解杠杆类型的判断方法,如撬棒是省力杠杆,剪刀是费力杠杆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天平秤、吊车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一个省力杠杆,并实际制作和测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的概念、类型及力臂的概念1. 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2. 杠杆的类型:省力杠杆:动力臂 > 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 < 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 = 阻力臂3.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杠杆一定是硬棒。

()动力臂越长,杠杆越省力。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 选择题: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撬棒B. 剪刀C. 钳子D. 天平3. 计算题:一根杠杆,动力臂为1m,阻力臂为0.5m,求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杠杆的五要素。

2. 通过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 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杠杆的五要素(3)杠杆平衡条件2.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杠杆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引发学生对杠杆的兴趣。

2. 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杠杆的五要素。

3. 讲解杠杆平衡条件,并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安排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6.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杠杆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杠杆在历史上的应用,如古希腊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2. 探讨现代社会中杠杆的应用,如工程机械、物理学研究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七、课堂小结2. 强调杠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探索杠杆原理。

八、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有关杠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并进行分析。

3. 创意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杠杆装置,展示杠杆原理的应用。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评价。

2. 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特点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知识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板书:二、杠杆的应用二、讲述三种杠杆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

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三、分析实际的杠杆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一三-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

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己分析镊子。

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一三-5中的橇箱盖为例。

四、天平和秤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

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

讨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

讨论案秤和�五、小结六、布置作业(略)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有趣的杠杆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学知识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3.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图表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作业评价:
1.教师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改进。
2.评选优秀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和思考,初步感知杠杆原理。
-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提炼出杠杆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原理。
-介绍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利用固定点(支点)放大力或改变力方向的简单机械。
-讲解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支点在一端)、二类杠杆(支点在中间)、三类杠杆(支点在两端)。
1.对杠杆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力与力臂的概念容易混淆,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出现误区。
3.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杠杆概念。
2.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杠杆原理。
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2.1 杠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学习杠杆的原理,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杠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模型、剪刀、钳子等。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杠杆物品,如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概念。

3. 演示:利用杠杆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如剪刀、钳子的使用等。

5. 讲解:讲解杠杆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6. 练习:让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省力的杠杆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定义:分类:特点:平衡条件:原理: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1)使用剪刀剪东西时,如何才能更容易地剪断?(2)使用钳子时,如何才能更容易地夹住物体?答案:1. 杠杆的定义:2. 杠杆的分类:3. 杠杆的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常见的杠杆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杠杆的原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杠杆的应用领域,如工程、科技等,让学生了解到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杠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杠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学习力臂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3. 能够准确计算力臂的长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力臂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力臂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模型、演示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杠杆例子(如撬棍),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示例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演示:进行杠杆实验,展示杠杆的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选择杠杆和力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5. 讲解:讲解力臂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示例讲解如何计算力臂的长度。

6. 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杠杆和力臂,计算力臂的长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能够绕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分类: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杠杆可分为一、二、三类杠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力矩相等,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力的作用线与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臂的计算方法: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力臂的长度。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实例中的杠杆属于哪一类杠杆,并说明原因。

实例1:撬棍实例2:剪刀答案:实例1:撬棍属于一类杠杆,因为力的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同。

实例2:剪刀属于三类杠杆,因为力的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反。

2. 题目:计算下列实例中的力臂长度。

实例1:一把剪刀,力的作用点距离支点20cm,力的方向与剪刀的刃口方向垂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9)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2.1 杠杆教案 (9)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

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这些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

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

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节 《杠杆》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节 《杠杆》 教案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节《杠杆》一:课标要求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二:教材分析《杠杆》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是八年级物理的最后一章。

杠杆的知识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即便是在科学知识的考察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因此在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剪刀,筷子等物体。

但仅仅是应用,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些物体的特点。

教材先通过生活中一些杠杆的图标,让学生寻求他们的共性,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寻求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一方面,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和有趣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物理的兴趣。

另一方面,通过前面力学的学习,可为本节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

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学生的基础差,给学生学习画力臂和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带来极大的困难。

四:教学设计(本节3课时)第一节杠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学习重、难点: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课前预习:1、杠杆:在力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的称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怎样才能拔出木板中的钉子?哪一种方法最省力?二. 解读探究1、杠杆:在力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的称做杠杆。

2、判断:P2图11-2中简单机械是否是杠杆?3、杠杆的五要素:(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分类;2.能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教学难点:画杠杆的力臂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杠杆的分类●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9面,完成下面填空: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等臂杠杆;钓鱼杆、铡刀、筷子、啤酒瓶起子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铡刀、啤酒瓶起子;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看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小组讨论1.跷跷板属于上面的哪类杠杆?托盘天平呢?说说你的看法。

解:等臂杠杆.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杠杆属于省力杠杆,哪些属于费力杠杆?哪些属于等臂杠杆?分析使用各种杠杆的好处.3.分析各种杠杆,完成下表:●教师点拨不存在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A B C D2.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A.独轮车B.镊子C.钢丝钳子D.扳子3.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B.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学习指导二、杠杆的应用●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使杠杆平衡时的最小动力?结合下图给同学们介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教师点拨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杠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识别出杠杠,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人教版8下物理 12.1杠杆 教案设计

人教版8下物理 12.1杠杆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地位和意义分析本节内容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本节课以及后续滑轮、机械效率的学习,可以完善学生力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节内容启发了学生对机械的理解,为今后的文化学习以及将来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具有奠基意义,体现了物理服务社会的理念。

2.学情分析前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积累了初步的力学知识,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积累了铁锹、自行车的使用经验,以往的学习经历使学生积累了天平的使用方法。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继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3.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步骤教材内容个人设计一导入新课章首图《简单机械》简介;节首图杠杆的古代应用。

认识杠杆的现代意义,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直接观察视频,铁锹和扫帚的使用。

分析动力阻力支点,分解了后期杠杆五要素的难点。

提供鲜活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抽象出杠杆的概念。

来自于生活的实践的内容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探索。

二杠杆概念通过筷子、剪刀、天平引导出杠杆的概念,并直接给出杠杆五要素。

通过视频素材抽象出杠杆概念,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再直接给出阻力臂和动力臂的概念,分解了五要素的认知难点。

并且通过自行车把的分析,及时巩固杠杆五要素。

三杠杆平衡条件探究教材对“平衡状态”没有具体解释,并且直接给出了实验步骤,直接给出了数据表格。

得出规律后,教材对阿基米德没有没有过多介绍。

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状态”;引导学生通过手头器材自己制定实验步骤、数据表格,并且完成实验。

规律得出后简介阿基米德(头像、贡献、名言)四杠杆分析测力计测量大象的体重,本计算用到了单位换算、杠杆平衡条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生活中的杠杆介绍了天平、撬棒、船桨。

撬棒和船桨距离学生生活较远。

分析撬棒为什么省力,可以理解省力杠杆;计算动力大小,降低了教材例题的难度;分析铁锹、扫帚、车把、天平的性质,使用了与学生“近距离”素材,提高了学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的教材内容,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力和力的示意图
等知识点,为本章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本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 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知
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
使用
所得结论
占用
媒体
编号
目标
类型
作用
方式
时间
来源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一播放一讲解; —播放一举例;E.播放一提问一讲解; 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板书设计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 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较丰富的体验
(但认
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 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பைடு நூலகம்的学习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
1•每生一张印有配套课堂作业的练习纸;指甲钳、羊角锤、起子、啤酒瓶、剪刀;
2•直尺、橡皮、铁架台、细线、粗细均匀的直杆、钩码、杆秤、秤砣〔见图〕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媒体内容要点
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ixLi=F2XL2这一结论。
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