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气体分离膜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高效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从材料研究的角度,探讨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研究背景气体分离膜技术是一种基于膜的分离技术,通过选择性透过或阻挡不同气体分子的方法,实现对混合气体的分离。

传统的气体分离膜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和无机材料,但这些材料在分离效率、选择性和稳定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新型材料的研究进展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晶体材料。

MOFs具有高度可调性和多样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合成。

在气体分离领域,MOFs因其高度选择性和高渗透性而备受关注。

例如,一些MOFs能够选择性地分离二氧化碳和甲烷,有望应用于天然气净化和二氧化碳捕获领域。

2. 二维纳米材料二维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单层或几层结构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和机械性质。

近年来,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在气体分离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石墨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渗透性,能够有效地分离小分子气体。

此外,其他二维纳米材料如过渡金属硫化物和氮化硼等也显示出潜在的气体分离性能。

3.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多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类由有机单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高度孔隙化合物。

POPs具有高度可调性和多样性,能够通过调整单体结构和聚合反应条件来控制其孔隙结构和性能。

在气体分离领域,POPs因其高度选择性和高渗透性而备受关注。

一些POPs能够选择性地分离二氧化碳和氮气,有望应用于碳捕获和气体分离等领域。

三、挑战与展望虽然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其次,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氢气分离

氢气分离

气体分离概述1. 气体分离膜发展概述膜法气体透过性的研究始于1829年,人类对气体膜分离过程的研究开发走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1831年,J. V. Mitchell系统地研究了天然橡胶的透气性,首先揭示了膜实现气体分离的可能性。

由于未找到合适的膜结构,从而未能引起重视;1950年代起,众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气体分离膜的应用研究;1954年,P. Mears进一步研究了玻璃态聚合物的透气性,拓宽了膜材料的选择范围;1965年,S. A. Sterm等人为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氦进行了含氟高分子膜的试验,但发现膜的通量小,气体分离膜尚无法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1979年,美国Monsanto(孟山都公司)研制出“Prism”气体分离膜装置,通过在聚砜中空纤维膜外表面上涂敷致密的硅橡胶表层,从而得到高渗透率、高选择性的复合膜,成功地将之应用在合成氨弛放气中回收氢。

成为气体分离膜发展中的里程碑。

至今已有百多套在运行,Monsanto公司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气体分离膜专业公司。

Monsanto公司“prism”气体分离膜的开发成功,大大激励了许多公司,如DowChemical、Separex、Envirogenics、W. R. Grace、Ube等公司都加速了本公司气体分离膜的商品化进程。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气体分离膜及其应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春应化所等单位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了中空纤维膜氮氢分离器。

2. 气体分离膜材料迄今为止,在工业上真正大规模用于气体分离的膜材质仍以高分子材质为主,主要有:——聚酰亚胺(PI)——醋酸纤维素(C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砜(PS)——聚碳酸酯(PC无机材料①金属及其合金膜②陶瓷膜③分子筛膜有机~无机集成材料①分子筛填充有机高分子膜②聚合物热裂解法3. 气体分离膜组件平板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美国碳化公司的气体渗透膜组件Separex公司旋卷式气体分离器中空纤维膜组件5. 气体膜分离原理气体透过多孔膜与非多孔膜的机理是不同的。

中国聚合物气体分离膜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聚合物气体分离膜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聚合物气体分离膜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聚合物气体分离膜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能源等行业。

本文对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探讨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2. 市场概况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其主要原因包括环保意识的增强、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气体分离技术的需求等。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的规模。

3. 市场驱动因素3.1 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

聚合物气体分离膜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分离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获得广泛的应用和支持。

3.2 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的提纯效率,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

3.3 工业生产对气体分离技术的需求在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气体分离是常见的工艺步骤。

聚合物气体分离膜以其高效率、低能耗等特点,逐渐替代传统的分离方法,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4. 市场挑战4.1 技术限制目前,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在选择性分离、膜寿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限制。

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推进,这些挑战有望逐渐得到解决。

4.2 市场竞争激烈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格局。

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厂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差距较小,加之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5.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5.1 市场前景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能源需求的增加,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5.2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聚合物气体分离膜的选择性、膜寿命等性能将会逐步提高。

此外,聚合物气体分离膜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2024年气体膜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气体膜市场前景分析

气体膜市场前景分析综述气体膜是一种薄膜材料,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能来实现对气体的分离、净化和富集。

气体膜技术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如气体分离、气体纯化、水处理、能源生产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气体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膜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气体膜市场规模在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全球气体膜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气体膜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在该地区,中国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它地区如印度、韩国等也在快速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环保要求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

气体膜通过其分离和净化的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环保要求。

这一点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等。

节能减排气体膜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能源生产和加工领域,气体膜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气体分离和富集,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新兴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兴应用的出现,气体膜市场在一些新的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氢能源领域需要对氢气进行高纯度的分离和富集,气体膜技术可以实现这一需求。

此外,生物医药领域的气体分离和纯化也是气体膜市场的发展方向。

市场挑战技术难题气体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气体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精细分离需求。

此外,气体膜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也需要不断改进,以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市场竞争随着气体膜市场的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外许多企业都进入气体膜领域,市场竞争加剧。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市场趋势技术创新气体膜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为气体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膜技术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标准技术 / S t a n d a r d T e c h n o l o g y1841 前言以膜为介质来分离物质很早就有应用,但利用高分子膜分离气体的研究工作却只在近20年发展起来。

最早是1954年,美国学者通过特殊的三氟氯乙烯膜,对混合气体进行浓缩时,发现膜对气体具有一定的分离作用,20世纪80年代气体膜分离产品在美国生产后,美国和欧洲都将气体膜分离技术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国内的气体膜分离技术也发展迅速,科研机构和膜技术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其技术和设备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国内气体分离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 气体分离膜的分类气体渗透膜一般可由各类材料构成,膜的制备方法也各不相同,可分为多孔质和非多孔质两种,它们各由无机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组成。

其中多孔膜材质包括玻璃、陶瓷、金属、微孔聚乙烯、多孔乙酸纤维等,非多孔质膜(均质)材质包括离子导电性固体(ZrO 2),(β-氧化铝)钯合金、均质乙酸纤维、合成高分子等。

3 气体分离膜的应用3.1 空气分离空气中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空气是工业用氮气和氧气的主要原料,传统氮气和氧气是通过深冷精馏法生产。

但传统方法能耗高、投资大、操作难度大,而通过膜分离发,解决了上述难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氮在某些工业和商业的应用中并不需要超高纯度,通过膜分离法生产的氮气纯度能达到99%,且投资小。

目前膜分离法制氮大约占氮总生产量的30%。

膜分离过程是将空气通过压缩机,加压至0.8~1.0 MPa,通过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分离得到氧气和氮气。

此系统中原料空气压缩费用占总生产费用的2/3,而膜组件的费用仅占1/3或更少,降低空气压缩费和提高膜通量是减少膜法制氮成本的关键。

通过膜分离法生产的氧气通常不是纯氧,而是富养空气,富养空气不能直接使用,因此,在制氧过程中还需要加入二次分离装置。

一级分离单元中含有21%氧气的空气通过真空泵渗透后生产的富氧空气,再次进行分离,此时进入二级分离系统的气体体积是第一级的1/4~1/3,同时氧的纯度也提高了,所以二级分离比一级分离要容易,也可以使用另外的膜系统,需要的成本也相对较小。

气体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气体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气体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气体分子在多孔膜中传递过程的物理和化学效应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

通过气体在膜材料中的传递过程,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气体分子被分离出来,实现了气体纯化、浓缩、脱水和回收等目的。

由于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1.气体分离与纯化: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将混合气体中的组分分离出来,实现气体的纯化。

常见的应用包括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分离、天然气中的甲烷和乙烷的分离等。

2.气体浓缩: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将稀薄气体中的目标气体浓缩起来。

例如,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缩并用于工业化学反应、碳酸饮料制造等。

3.气体脱水: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控制膜材料的选择和操作条件来去除气体中的水分。

这在天然气处理和乙醇生产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气体回收: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将废气中的有用气体回收利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可以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废气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利用。

1.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的是膜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方法,以及对膜分离过程的理论研究。

2.中期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气体膜分离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工业实践。

膜的制备方法和分离设备得到了改进,并且开始有了商业化的应用。

3.现代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重点逐渐从传统膜材料向新型材料的研发转变。

例如,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

4.未来发展: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能源和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发展的重点将在提高气体分离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能耗等方面进行研究。

总之,气体膜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新型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膜分离技术将在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气体膜分离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气体分离是利用混合气体中不同气体组分在膜内溶解、扩散性质不同,而导致其渗透率的不同来实现其分离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目前,实现工业化的气体分离技术可分为三大主流技术:深冷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40年代,而膜法气体分离技术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是以美国孟山(monsanto)公司!1979年开发的Prism中空纤维氮/氢分离器为标志的。

但膜分离法其产品纯度与产气量不如上述两种技术。

由此可见。

在三大气体分离技术中,气体膜分离技术是最晚实现工业化的。

虽然如此,气体膜分离技术因其常温操作、装置简单、能耗低而分离效率高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

气体分离膜已大规模用于合成氨厂的氮、氢分离,空气富氧、富氮,天然气中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分离等。

近年来,由荷兰NTO环境科学、能源研究与工艺革新研究所开发的HTV膜分离气体吸收系统由荷兰Cirmac国际公司实现商业化,在捷克化学集团Aliachem公司用于氨回收,可捕集99.9%的氨。

2001年,Eenrfex公司开发出其第一套膜系统用于从天然气中脱除N2,经催化转化器产生氢气供磷酸燃料电池使用。

气体中N2含量从8.5%减少到6%,可满足用户要求。

其拟建的大规模系统将使粗天然气的N2含量减少到任意的管输规格。

美国无机膜技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从CO和CO2中分离出H2的多孔陶瓷膜,可应用于用煤生产合成气方面。

此外,该实验室还在进行多孔金属支持膜上的碳素膜的研制,以用于从石油炼厂吹洗气中回收未使用完的H2。

美国膜技术和研究公司与澳大利亚Csiro公司和美国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开发的新聚合物膜,用于气体分离的选择性是目前市售聚合物膜的两倍。

另据报道,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澳大利亚CSIKO学院、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在研制过程中配合使用通常用于制造膜过滤器的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物(SiO2纳米粒子)开发成功具有非凡的从气体中分离出有机大分子能力的膜,此分离膜让大分子透过的速率远大于小分子。

气体膜分离技术应用

气体膜分离技术应用

膜组件设计与制造
中空纤维膜组件
采用中空纤维膜丝束作为 分离元件,具有高装填密 度、低压降等优点。
卷式膜组件
将膜片卷绕在多孔支撑材 料上,形成多层分离结构 ,适用于大规模气体处理 。
板框式膜组件
由平板膜和框架组成,具 有易于清洗、更换方便等 特点。
膜性能评价与优化
渗透性能
评价膜对气体的渗透速率和选 择性,优化膜材料和结构以提
前景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能源结构的转变,气体膜分 离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气体 膜分离技术回收工业废气中的有用组分,减少环境污染 ;在新能源领域,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等领域,利用气 体膜分离技术提纯氢气等燃料气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气体膜分离 技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为未来的气体分 离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进料系统
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气按一定压力 、温度和流量要求送入膜分离器 。
膜分离操作过程
膜的选择
渗透气和滞留气的收集
根据原料气的组成和分离要求,选择 合适的膜材料和结构。
渗透气(通过膜的气体)和滞留气( 未通过膜的气体)分别收集,以供后 续处理或应用。
膜分离器操作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如压力差、温 度等,原料气在膜分离器中实现组分 分离。
后处理及回收系统
渗透气和滞留气的后处理
根据应用需求,对渗透气和滞留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干燥、 压缩等。
回收系统
对于有价值的组分,可通过回收系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生 产成本。
安全与环保措施
确保整个工艺流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和 污染的发生。
04
CATALOGUE

气体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气体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气体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气体膜分离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成功的一种高新技术,其中1979年Monsanto公司Prism 中空纤维氮氢分离系统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支柱。

[1]由于其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电子、医药、食品领域。

[2]如空气制富氧、富氮、合成气CO和H2的比例调节,合成氨厂驰放气和炼厂气中氢的回收或提浓、气体除湿、有机蒸汽的回收、提氦以及二氧化碳、硫化氢、酸性气体的脱除等方面[3] [4][5]。

1 气体膜分离的原理。

气体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制造的膜与原料气接触,在膜两侧压力差的驱动下使气体分子透过膜。

所有的高分子膜对一切气体都是可渗透的,只不过不同气体渗透速度各不相同。

人们正是借助它们之间在渗透速率上的差异,来实现对某种气体的浓缩和富集。

渗透速率快的气体在渗透侧富集,面渗透速率慢的气体则在原料侧富集,从而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4] [6][1]对不同结构的膜,气体通过膜的传递扩散方式不同,因而分离机理也不同。

目前常见的气体通过膜的分离机理有两种,即气体通过多孔膜的微孔扩散机理和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溶解-扩散机理。

[6]1.1 微孔扩散机理当气体通过多孔膜时,由于多孔介质孔径及内孔表面性质的差异使得气体分子与多孔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传递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气体在多孔膜中的渗透机理其传递机理可分为分子流、黏性流、表面扩散流、分子筛筛分机理、毛细管凝聚机理等。

[4][2]1.2 溶解-扩散机理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传递过程一般用溶解-扩散机理来解释,其过程可分为三步,即吸着过程:气体在膜的上游侧表面吸附溶解;扩散过程:吸附溶解在膜上游侧表面的气体在浓度差的推动下扩散透过膜;解吸过程:膜下游侧表面的气体解吸 [2][4]不同种类的气体溶解-扩散的速率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可以通过改变膜的化学成分改变气体在膜中的溶解扩散速率。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气体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技术研究:我国的气体膜分离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目前,我国在气体膜分离材料的研发、膜模块设计和膜分离过程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成分,提高了膜的选择性和通量,使得气体分离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2.应用领域:目前,气体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环保等领域。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气体膜分离技术被用于石油精制和天然气净化等过程中,能够实现高纯度的气体分离和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

在环保领域,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废气处理和二氧化碳捕获等方面,对减少大气污染和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展望1.提高膜材料性能:目前,我国在气体膜分离材料方面仍存在一些瓶颈。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提高膜材料的选择性和通量,同时降低制备成本。

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探索新型的膜材料,以提高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2.优化膜模块设计:膜模块是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部分,对膜分离效果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对膜模块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膜的寿命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可以通过改善膜模块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提高气体在膜层中的传质速率,实现更高效的气体分离。

3.拓宽应用领域:当前,气体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和环保领域,未来可以拓宽应用领域,如能源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等。

例如,在能源领域,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氢气制备和储存等方面,对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医药领域,气体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氧气输送和二氧化碳排除等方面,对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和减少医疗废气排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气体分离膜材料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气体分离技术已成为全球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气体分离膜材料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势,成为气体分离技术中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对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二、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类别气体分离膜材料主要分为有机膜材料、无机膜材料和复合膜材料三类。

其中,有机膜材料种类较多,包括聚合物膜、算膜、二氧化硅膜等;无机膜材料常用的有硅膜、铝膜、钛膜等;复合膜材料则是将有机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以不同方式复合而成。

三、气体分离膜材料的研究现状1.有机膜材料有机膜材料由于制备成本低、处理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众多研究的热点。

目前,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机膜材料为聚合物膜,如聚酯、聚氨酯等。

这些聚合物膜不仅具有较高的气体分离性能,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功能修饰。

2.无机膜材料无机膜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气体选择性,在气体分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以氧化铝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氧化铝膜,能够有效地分离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

3.复合膜材料复合膜材料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将有机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更高效的气体分离。

例如,研究者将有机膜材料与氧化铝膜复合,发现在高温和高压下,这种复合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效率明显提高。

四、气体分离膜材料的应用前景气体分离膜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环保领域,气体分离膜材料可以用于油烟气的过滤和净化;在化工领域,气体分离膜材料可以用于石化和化纤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分离和回收等。

此外,气体分离膜材料还可以用于改进天然气储存和输送方式,从而提高天然气整体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程度。

五、结论气体分离膜材料因其制备成本低、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势,成为气体分离技术中最受关注的材料之一。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在有机膜材料、无机膜材料和复合膜材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气体分离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气体分离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气体纯化、制氢、天然气液化、二氧化碳捕集等领域。

该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是未来化工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分离膜材料、分离机理和应用领域三方面探讨气体分离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一、分离膜材料分离膜材料是气体分离膜技术的关键。

目前,气体分离膜材料主要包括有机膜、无机膜和复合膜。

有机膜材料常见的有聚亚砜、聚酰胺、聚醚酯等;无机膜材料常见的有硅基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而复合膜是指将不同材料膜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膜的材料。

唯一问题是,目前分离膜材料的稳定性和选择性不足,能够分离的气体种类有限。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分离膜材料的研究和制备技术的不断提升,如研究选择性极强的材料、降低制备成本等,优化制备工艺和提高材料稳定性。

二、分离机理气体分离是指在分离膜材料的作用下,将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见的分离机理包括差异扩散法、吸附作用法、界面沸腾法等。

差异扩散法是指根据不同气体的扩散速度、理论扩散通量大小及跨膜压力等因素实现气体的分离。

吸附作用法是指在介孔材料/分离膜表面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物理或化学作用下,实现气体的分离。

界面沸腾法是指将混合气体在膜界面处冷却,使其部分液化,从而实现气体分离。

未来,气体分离膜技术的分离机理的研究应当注重气体分子与膜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三、分离机器分离装置是实现气体分离的重要设备,其中以膜分离设备为主。

膜分离设备按照形状可分为板式、螺旋式、管式等;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压力型和浓度差型两大类。

压力型主要是指通过将前后两端形成高低压差使气体通过膜并分离的方法,浓度差型是指在外部创造气体浓度差,采用一定方式达到气体分离的方法。

未来,气体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能耗,开发具有高效分离性能、高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的分离机器。

总之,气体分离膜技术在化工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油气回收膜分离法

油气回收膜分离法

油气回收膜分离法1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外对膜法油气回收的研究和工业应用较早。

日本NKK公司1988年建造了第一套用于油库油气回收的膜装置。

1989年德国BORSIG公司也成功推出了膜法油气回收装置,至今已有180多套大型装置在运行。

德国的GKSS公司、日本的日东电工和美国的MTR公司都在膜法油气回收方面实现了工业应用。

欧洲建造了很多安装在输油管线终端的大型膜装置,用来从输送过程产生的气流中分离和回收油气。

由于国外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开展的研究较早,目前国外己经实现工业化的膜分离法回收VOC的生产厂家以及回收体系有:我国对气体分离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始的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

但由于气体分离技术与催化燃烧、吸附等传统处理方法比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少、无二次污染等显着特点,所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等单位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国目前使用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的领域有:氢气的回收和利用、从空气中制取富氮、从空气中富集氧气、二氧化碳的回收和脱除、工业气体脱湿、从天然气中提取浓氦气、空气中易挥发有机物的回收等。

在这些领域,膜分离技术基本都得到了工业化应用,但在回收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领域的研究应用工作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

在化工生产、油罐、油轮及加油站等有机物质制造、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要排放挥发性有机气体。

他们通常由惰性气体和烷烃、烯烃等有机气体组成,采用膜技术实现有机混合气体的分离,不仅可以回收附加值高的烷烃、烯烃等有机物和NZ等,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2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化公司合作进行了现场实验,采用螺旋卷式膜分离器回收聚乙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乙烯和丁烯单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但在膜材料的研究和生产领域,我国还没有全部实现自己研制开发。

寻找成本低,分离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耐热、并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的膜材料,并将其工业化应用将是我国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

2024年气体膜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气体膜市场分析现状

气体膜市场分析现状简介气体膜是一种用于气体分离和浓缩的薄膜材料,通常由聚合物或陶瓷制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气体膜在能源、环境保护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

本文将对气体膜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挑战。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气体膜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气体膜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能源需求的增加、环境法规的收紧以及化工行业的发展。

应用领域气体膜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能源行业、环境保护和化工行业等。

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气体膜主要用于气体分离和浓缩。

它们可以用于提取天然气中的气体,如甲烷和乙烯,以供工业和家庭使用。

此外,气体膜还可以用于煤矿和油气田中的气体回收和处理。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气体膜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环境保护气体膜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和污水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氨气。

通过使用气体膜技术,可以实现废气和废水的净化和再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气体膜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气体膜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和纯化过程。

例如,气体膜可用于提取和纯化工业气体,如氢气和氮气。

此外,气体膜还可以用于化学反应中气体的催化和分离。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气体膜在该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气体膜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制造技术的改进: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气体膜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2.新领域的开拓:随着对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增加,气体膜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将逐渐被挖掘,如新能源储存和电池技术领域。

3.产品性能的提升:气体膜技术的不断改进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包括选择性分离能力、通量和寿命等方面。

挑战与机遇气体膜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挑战:1. 制造成本:目前,气体膜的制造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气体渗透膜的研究和工业应用现状

气体渗透膜的研究和工业应用现状

气体渗透膜的研究和工业应用现状摘要简单介绍了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分离机理,膜材料的种类及其在工业中各种应用,并介绍了气体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我国的膜分离技术提出了展望关键词气体膜;分离机理;膜材料;应用;展望一、概论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2l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其中气体膜分离技术由于Prism中空纤维氮氢分离器的问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气体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的吸附冷冻、冷凝分离相比,具有节能、高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回收有机溶剂的优点,已广泛用于空气分离富氧、富氮技术、天然气中脱碳、合成氨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例调节,以及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生产等领域。

二、气体膜分离技术原理膜法气体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膜两侧气体分压差为驱动力,根据膜材料对不同渗透气体的选择性,使不同气体以不同速率渗透通过膜材料,从而达到分离、净化某种气体的目的,如图1[1]所示。

相同分压差下,两种气体的渗透速率之比称为这种膜材料对这两种气体的选择性。

选择性越大,分离过程越容易。

对不同结构的膜,气体通过膜的传递扩散方式不同,因而分离机理也各异。

目前常见的气体通过膜的分离机理有两种:其一,气体通过多孔膜的微孔扩散机理;其二,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溶解—扩散机理。

2.1 微孔扩散机理[2]多孔介质中气体传递机理包括分子扩散、粘性流动、努森扩散及表面扩散等。

由于多孔介质孔径及内孔表面性质的差异使得气体分子与多孔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传递特征。

混合气体通过多孔膜的传递过程应以分子流为主,其分离过程应尽可能满足下述条件:1,多孔膜的微孔孔径必须小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平均自由程,一般要求多孔膜的孔径在(50~300)×10 -10m;2,混合气体的温度应足够高,压力尽可能低。

高温、低压都可提高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同时还可避免表面流动和吸附现象发生。

2.2 溶解—扩散机理[2]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传递过程一般用溶解一扩散机理来解释,气体透过膜的过程可分为三步:1.气体在膜的上游侧表面吸附溶解,是吸着过程;2.吸附溶解在膜上游侧表面的气体在浓度差的推动下扩散透过膜,是扩散过程;3.膜下游侧表面的气体解吸,是解吸过程。

分析气体分离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

分析气体分离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

· 144 ·区域治理前沿理论与策略分析气体分离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徐德刊 常冬杰 周邢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808摘要:气体分离技术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废气的回收利用效率,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

H 2是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工业生产中H 2与CH 4气体分离是制备高纯H 2的关键工艺技术。

气体分离膜技术由于具备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分离技术。

本文以现有膜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气体分离膜的特点及H 2/CH 4分离性能,以期促进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气体分离膜;H 2;CH 4;应用;发展前景气体膜分离技术在工业气体方面应用市场前景广泛,最重要的应用包括制氮、富氧、提氢、脱碳、有机蒸气回收和脱湿等。

与其他气体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无相变、能耗低、常温运行、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由于其分离驱动力为压力,尤其适合处理自身带压力的气体分离。

一、H2/CH4气体分离膜研究现状1有机聚合物膜有机聚合物膜以聚酰亚胺、聚砜、聚苯醚、乙酸纤维素等最具代表性。

由于合成所用的单体二酐和二胺结构种类繁多,目前主要采用聚酰亚胺作为H 2/CH 4分离膜。

聚酰亚胺由于分子结构中自由体积相对较小,因此需要通过引入其他取代基增大其自由体积所占比重,提高膜的气透率。

通过热处理含有—OH 的聚酰亚胺膜,将其自由体积较纯聚酰亚胺膜提高了1.37倍,H 2气透率提高15倍,但H 2/CH 4分离系数有所降低。

聚砜类树脂也常用作气体分离膜材料,由于砜基两边含有苯环形成共轭体系,并且硫原子处于最高氧化状态,因此这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制备聚砜膜,H 2气透率为12.1,H 2/CH 4分离系数30.3。

通过对H 2/CH 4及其他多种气体间大量的分离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有机聚合物膜由于自身结构特性,很难同时具备较高气透性及选择性,这是有机聚合物膜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氢气分离

氢气分离

气体分离概述1. 气体分离膜发展概述膜法气体透过性的研究始于1829年,人类对气体膜分离过程的研究开发走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1831年,J. V. Mitchell系统地研究了天然橡胶的透气性,首先揭示了膜实现气体分离的可能性。

由于未找到合适的膜结构,从而未能引起重视;1950年代起,众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气体分离膜的应用研究;1954年,P. Mears进一步研究了玻璃态聚合物的透气性,拓宽了膜材料的选择范围;1965年,S. A. Sterm等人为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氦进行了含氟高分子膜的试验,但发现膜的通量小,气体分离膜尚无法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1979年,美国Monsanto(孟山都公司)研制出“Prism”气体分离膜装置,通过在聚砜中空纤维膜外表面上涂敷致密的硅橡胶表层,从而得到高渗透率、高选择性的复合膜,成功地将之应用在合成氨弛放气中回收氢。

成为气体分离膜发展中的里程碑。

至今已有百多套在运行,Monsanto公司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气体分离膜专业公司。

Monsanto公司“prism”气体分离膜的开发成功,大大激励了许多公司,如DowChemical、Separex、Envirogenics、W. R. Grace、Ube等公司都加速了本公司气体分离膜的商品化进程。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气体分离膜及其应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春应化所等单位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了中空纤维膜氮氢分离器。

2. 气体分离膜材料迄今为止,在工业上真正大规模用于气体分离的膜材质仍以高分子材质为主,主要有:——聚酰亚胺(PI)——醋酸纤维素(C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砜(PS)——聚碳酸酯(PC无机材料①金属及其合金膜②陶瓷膜③分子筛膜有机~无机集成材料①分子筛填充有机高分子膜②聚合物热裂解法3. 气体分离膜组件平板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美国碳化公司的气体渗透膜组件Separex公司旋卷式气体分离器中空纤维膜组件5. 气体膜分离原理气体透过多孔膜与非多孔膜的机理是不同的。

气体膜分离原理_动态与展望_林刚

气体膜分离原理_动态与展望_林刚
综上所述 , 气体分离膜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开发制备具有高渗透率 、 高选择性 、 耐高温及化学 腐蚀的膜材料 , 并且 , 膜材料的选择和制备也从扩 散选择性逐步向溶解选择性方向发展 。 3.2 制膜工艺
表 1 无机膜材料的优缺点
优 点 1.热稳定性好 , <1000 ℃
2.化学稳定性好 , 不降解
3.机械稳定性 好, 高压下 不 可压缩 , 不断裂 4.不老化 , 寿命长
5.净化操作简单 、 快捷
缺 点 1.制造成本高 , 为 同面积 高 分子膜的 10 倍 2.质脆 , 需特殊的 形状及 支 撑系统 3.难于制造大面积膜
1.聚酰亚胺 (P I)。 具有透气选择性好 、 机械 强度高 , 耐化学介质和可制成高通量的自支撑型不 对称中 空 纤 维膜 等 特 点 。 其 首 创者 是 日 本宇 部 (Ube)兴产公司 , 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用于天然 气中 CO2 处理 、 H2 回收 、 NH3 、 H2S 、 SO 2 、 H2O 和有机蒸气等工艺中 。
摘要 :从膜法气体分离 的历史 、 原理 、 发 展现状与展望 等几个 方面综 述了气 体分离 的新兴 技术 。 对于 气体膜 分 离的机理 、 膜材料的选 择及其特性 , 现今国内外气体 膜分离 的发展现 状以及 未来的 发展趋 势做了 概述 。 并对 我 国的气体膜分离发展现状与战略加以讨论 。 关键词 :气体膜分离 ;历史 ;原理 ;现状 ;展望 ;膜材料 中图分类号 :T Q0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804(2003)02-0013-06
气体通过非多孔膜的传递过程一般用溶解 -扩 散机理来解释 , 气体透过膜的过程可分为三步 :1. 气体在膜的上游侧表面吸附溶解 , 是吸着过程 ;2. 吸附溶解在膜上游侧表面的气体在浓度差的推动下 扩散透过膜 , 是扩散过程 ;3.膜下游侧表 面的气 体解吸 , 是解吸过程 。

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气体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气体分离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薄膜技术,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中的不同气体成分。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早期的气体分离膜采用的是纯聚合物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然而,这些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氨酯(Polyurethane,PU)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领域,其气体分离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此外,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孔材料也成为了气体分离膜的研究热点。

例如,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纳米孔材料,由于其高度可控的结构性能和出色的气体分离性能,成为了气体分离膜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总之,气体分离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纯聚合物材料到现代的新型材料和纳米孔材料,其气体分离性能和应用范围得到了不断提高和扩展。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复杂”溶解-扩散膜
聚合物较其他膜材料更具经济性,是气体分离用膜的主要材料,其主要问题是高温、高压及存在高吸附性组分时,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分子筛膜材料的另1种选择,主要借助分子大小差异实现分离。这类膜具有非常小的、可排斥某些分子的超微孔,而允许另一些分子通过。实验室研究表明这类膜的渗透性能极具吸引力。然而,这类膜加工困难,易碎,制造费用昂贵。表面选择流膜有些情况下,需要有利于较大渗透物透过膜,而截留较小的组分。这类发离可通过表面选择流膜实现。这类膜具有纳米孔洞,在孔洞表面上对吸附能力较强的组分选择吸附,然后吸附组分通过孔表面扩散。由于吸附分子在膜孔中不产生空隙,从而对小的非吸附组分的传递产生阻力。最近,研究人员正在使用表面选择流机理的膜组件进行中间放大试验。
按照分离机理,气体分离膜大致可分为3类:
1.“单一”溶解-扩散膜
这类膜传质过程为:上游气相中气体分子首先溶解干膜,然后扩散过膜,最后在下游气相中解吸。这类膜可进一步分为3种:聚合物溶解-扩散膜、分子筛和选择表面流膜。
聚合格溶解-扩散膜是商业应用膜的主要材料,多为玻璃态聚合物七像胶态聚合物。玻璃态聚合物优先透过小的非可凝性气体,如H2、N2和CH4等;像胶态聚合物优先渗透透大的可凝性气体,如丙烷和丁烷。
中外气体分离膜应用进展
自1980年Pemea(现为AirProdu额(膜和膜组件)由1985年的0.14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
1.5亿美元,而且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近年,美国将膜研究作为其先进技术项目之一,欧洲膜协会也向欧盟提交文件,要求把膜研究作为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