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复习《孟子》之《十三卷 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原文与解析
孟子尽心上原文与解析孟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哲学被后世称为“孟子学派”。
其著作《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德、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其中,"尽心"是他思考人性与行为的重要观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围绕《孟子》中关于尽心的原文进行解析。
尽心一词在孟子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尽心即指一个人全力投入、全情投入的态度和行为。
下面是《孟子·尽心上》的原文:"尽心者,悫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中的开头,是孟子对于尽心态度的最简单的解释。
字面上理解,尽心者是指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的人。
而在《孟子·尽心中》中,孟子进一步解释了尽心的内涵:"心在内外,身在四支,营养尽之;聚魂与之,真气从之。
恬澹则无忧,无忧则年高魅不至,魅不至则力不丧,力不丧则学不谤。
"这一段阐述了尽心的具体行为和效果。
尽心者内心要全面协调,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要注重调养;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为外界的困扰所左右;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为外界的批评与非议而动摇。
孟子的这些论述,可以引申为如何做到尽心。
尽心的核心在于修养自己,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尽心可以通过积极向善的行为来实现。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全情投入,主动参与,努力奋斗,就是在尽心。
而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学习或者社会公益事业中,即使面临困难,也保持积极乐观,坚持不懈,就是在尽心。
只有尽心,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结起来,孟子的尽心观点所关注的是个体的修养和内心的平和,通过全身心地投入与积极向善的行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
尽心是一个人德行和品质的表现,也是实现自身潜能与追求幸福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孟子尽心观点的原文解析,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了孟子思想中这一重要观点的内涵和意义。
尽心观念不仅对个人而言具有指导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孟子尽心上 第十三
?孟子尽心上第十三?孟子尽心上第十三??《尽心》与《告子》的关系:显然,《告子》中所言“人之本质必然为善”(性)的论断最后给出的是心如其自身那样思而抉择/选择,因此,人之为人的性或本质,最后就基于心的实现。
心的实现自身,就是心尽其自身。
心之尽其自身,一个基本的关系就是心会在自我完满实现(尽)的过程遇到在我者与在外者的区分。
在在我者与在外者的区分基础上,真正属于人之本质与权能的规定得到更为确切的彰显。
人只有而且必须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实现出来,人才能获得并实现自己的本质。
这就有一个性命之辩的问题,而性命之辩的前提和基础则是人的属己能力的尽量实现(即尽心)。
[参见《注疏》P349孟子何以以“尽心”随《告子》以及作为结尾,大意都是牵强附会]??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章??朱熹关于心、性、天三者的“理学”解释:“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出者也。
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
故能极其心之全体而无不尽者,必其能穷乎理而无不知者也。
既知其理,则其所从出,亦不外是矣。
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
”[《集注》P349],关键点是引入“理”字,并以此为基础,将“尽心知性知天”的关系理解为两个层次:先是逻辑设定三者先天一致;然后将人的现实存在过程视为对三者关系的实现(亦即以先天的逻辑关系来担保三者的现实关系)。
理的引入以及将三者关系加以先天的逻辑设定,违背了孟子心之思而抉择的现实性品质。
而且,将“尽心”解为“穷理”,尤为偏颇。
因为在孟子“尽心”本身自足的源动者,而穷理则突兀地加入了一个心自身之外的客体,从而尽心根本就不能得理。
《注疏》伪疏理解心、性/天的关系则说:“以其天之赋性,而性者人所以得于天也,然而心者又生于性,性则湛然自得,而心者又得以主之也。
”(P351)这个解释,既受到了理学化解释的影响,又在其基础上更加颠倒、扭曲了孟子的心、性关系。
原创【经典解读】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原创【经典解读】孟⼦: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诚,乐莫⼤焉。
强恕⽽⾏求
仁莫近焉。
【原⽂】
《孟⼦·尽⼼上》: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诚,乐莫⼤焉。
强恕⽽⾏,求仁莫近焉。
【译⽂】
万物之理本就近在眼前、在内⼼之中。
向内在⽣命求索,道理就会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来,没有
⽐这个更⼤的快乐了。
以之为起点,努⼒把这个道理推⼰及⼈,仁就在此处。
【解读】
天⼈本就合⼀,只是⼈向外逐物,未曾反躬⾃省,向内关照此合⼀之真实。
天本是诚⽽⽆欺
的、实实在在的,只有⼈动思审虑、谋算作伪。
故真反⾝者,能与天合⼀,享其天爵,安其天
乐,此谓修⾝,此谓明道。
并以此推⼰及⼈,近⽽远之,以合内外,可谓仁矣。
孟子读解 尽心上
【读解】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秉持的做 人原则。儒家士子,积极入世,得志则泽 被百姓,不得志则修养身心。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 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 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 奚可哉?”
【读解】义也有大小之分。拒绝外来诱惑, 是小义,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更大的仁义,是忠孝节义等方面。
35.道德两难怎么办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 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 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 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 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 忘天下。”
【读解】这一章从对杨、墨的评论出发, 表达了孟子主张“执中”而变通的思想主 张。对我们来说,既有学术史的价值,又 有思想方法上的启示。
27.饥不择食,渴不择饮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 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 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 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读解】行仁政,行大道,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老 有所养。
23.仁政富民,先富后教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 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 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 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 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 不仁者乎?” 【读解】“有恒产者有恒心”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4三乐仁义养老食足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4三乐仁义养老食足题文诗:孟子有曰:君子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君子一乐;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君子二乐;天下英才,得而教育,其三乐也.孟子又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中天下立,定四海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君子所性,大行天下,虽而不加,穷居不损,本分定故.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之于心,生色睟然,见之于面,盎现于背,施于四体,四体无言,不言而喻.孟子有曰:伯夷太公,闻文王作,曰盍归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有善养老,则仁人也,以为己归.五亩之宅,树桑墙下,匹妇蚕之,则其老者,足以衣帛.五母鸡也,二母彘也,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人五十岁,非帛不暖;人七十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民无,冻馁老者.孟子又曰:易治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胜用.民非水火,不生活也,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必与,由其至足.圣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有水火,民焉不仁?【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2,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3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以仁德一统天下还不包括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兄弟无灾殃,是第一件乐事;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教导他们培育他们,是第三件乐事。
君子有三件乐事,以仁德一统天下还不包括在其中。
”【注释】(1)不与存焉:不参与这一存在,不算在这之内。
与,音yù,参与。
焉,于此;此,指三乐。
(2)故:事故,灾患。
(3)怍:音zuò,惭愧。
【原文】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孟子的智慧_第十三章 尽心上
【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妖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评析】佛问:“你去何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孟子回答说:“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时,他的话语从来不带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他认为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认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他认为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安身立命就是要我们加强学习知识,提高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东奔西走,南寻北觅,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
东奔西走,南寻北觅的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就越觉得空虚,最终你就只是一个徒具外形,被外物虏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修身养性,身心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你也将永远把持着你的生命之春。
【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评析】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思想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
但实际上,“顺受其正”才是孟子的立足点。
如果能够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能够承受正常的命运,那就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那该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危险的人不会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舍,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危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去试试呢?不去试试的人是知道命运的人,是“顺受其正”的人。
去试试的人则是不知道命运,不“顺受其正”的人。
所以,“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
一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走正道,行正义,就是正常的命运;相反,如果因犯罪而死,则死于非命,就不是正常的命运了。
所以,从孟子的观点来看,命运的确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
孟子专题之尽心上下
《孟子》专题训练《尽心》上下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①。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13.4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②而行,求仁莫近焉。
”[注]①心,指本心,即善心;性,指本性。
②恕:指“恕道”,即推已及人。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努力扩充善心,就可以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进而可以顺应天道。
B、孟子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就可以之安身立命,确保自身健康长寿。
C、孟子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具备在自我的身上,求仁也是如此。
D、努力地推已及人,是求仁的最佳捷径。
(2)请结合上述文段内容,谈谈孟子关于“性善”的理解。
2、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①,无耻矣。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①无耻之耻: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一种耻辱;“之”,提前宾语的标志。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人没有羞耻心,那么什么违法败德的事都做得出来了。
B、如果能把没有羞耻心当作是最大的耻辱,知耻明耻,改过修弊,自然就不会再有令人羞耻的事了。
C、玩弄权谋、机变之巧的人,权位在手,名利熏心,耻对他是毫无作用的。
D、孟子还认为,连动物都要以自身不像个人而羞耻,更何况真正的人呢?(2)请结合上述语段,谈谈“知耻”的作用。
3.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
13.9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①;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 ①嚣嚣:自得,不在乎在样子。
《孟子·尽心上》
《孟子·尽心上》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简介《孟子·尽心上》【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芒鞋踏破岭头云”。
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真正【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读解】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但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怎样顺应呢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为什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顺受其正”的人。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
《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第13章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充分广大自己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
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
保持住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办法。
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以等到天命,这就是人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说:“天下的事没有不是命运决定的,只要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危墙之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接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接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说:“追求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追求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
追求有一定的方式,至于得到得不到,则听由命运决定,这种追求是无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追求的对象存在于我的内心之外。
”孟子说:“天下的一切我都具备了。
如果反身自问,自己是诚实的,那便是最大的快乐。
不懈怠地推己及人,按此做下去,那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
”孟子说:“做了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习惯了却不知道其所以然;一生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了解这是什么道路的人,这是个一般的人。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那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呀!”孟子说:“羞耻对于人来说,关系重大。
那些搞阴谋诡计,干奸诈机谋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使用羞耻的。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怎么能赶上别人呢?孟子说:“古代的贤能君主喜欢好言善行,因而忘记了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的贤能之士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走他自己的道路,因而就忘记了别人的富贵权势,所以王公如果不对他恭敬尽礼,就不能与他多次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且不够多,更何况要他作为臣下呢?”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讲讲游说之事。
别人知道我,我自得其乐;别人不知道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要怎样才能够自得其乐呢?”孟子答道:“尊尚德,乐于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
所以,士人在不得志时,不失去义;得志时,不离开道。
孟子尽心上解读 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
孟子尽心上解读孟子尽心上原文和翻译一、原文:略。
译文: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
知晓了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
保持人的本心,养护人的本性,这是侍奉上天的办法。
无论寿命长短,都不三心二意,修养自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提(安身立命):本心(发挥并保持)→本性(知晓并养护)→天命(侍奉上天)点:人类由天地创生,天地把人心妥当交到人类的手中,希望人类通过对善良的本心的发挥与保持,能够触发自身对本性(天性)的了解,从而知道每个人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使命,且在日后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天地交给他们的使命,为世界的和平与地球的进化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反哺(人类是天地的一部分,天地是地球的一部分,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做好人类自己,就是在敬畏天地、热爱天地,也其实就是在帮助宇宙真正的管理地球,成为浩瀚宇宙的一份子))。
二、原文:略。
译文:没有什么不是命运决定的,但顺应规律去行事,就会得到正常的命运。
因此,知晓天命的人不站在有倒塌危险的墙壁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法而被处死的人,不是正常的命运。
提(解)【指代】:命运【指代】:天命。
规律【指代】:天规。
倒塌危险的墙壁【指代】:违背天命、天规的地方。
行道【指代】:天道(人(仁)道)。
正常的命运【指代】:天地给遵守天命、天规之人的嘉奖。
不是正常的命运【指代】:天地给违背天命、天规之人的惩罚。
三、原文:略。
译文:有些东西寻求就能得到,不寻求就会失去,这是有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
寻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取决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以外。
提【联:第一节】:寻求本心、本性、自己的天命属于对于自己内在收获的寻求,换言之,即是求己(反求诸己);寻求得失、成败、是非,其都建立在外物的基础上,外物本就取决于命运,今日是否得到,是否失去,本不由自己决定,而是命运。
点:人类真正需要寻求的是人的本心与由人的本心创生而来的本性——仁、义、礼、智、信。
高考经典复习《孟子》之《十三卷 尽心上》
十三卷尽心上一第1、2、3章主要反映的是孟子的天命思想,他主张不论命运如何,一个人都应当加强修养,顺势而为,全力以赴,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注意理解孟子说的“心”、“性”、“天”、“命”四个概念。
“心”是作为人的生命的主宰,人在后天,应当保持“四心”不断扩充,培养本性,这就做到了尽心知性。
孟子认为,“心”是“天”赋予的,而“性”表现于“心”,“天”是“心”、“性”的最高依据。
二本章孟子将命分为“正命”和“非正命”。
孟子主张无论命运如何,人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顺受其正”。
立于危墙之下而被砸死和触犯刑律而被处死,这是咎由自取,是可以避免的,孟子称之为非正命,是死有余辜;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追求人生理想而死,这是正命。
三孟子认为,命运只能限制客观事功成败,限制不了人的主观修身进德和完善人格的努力。
他主张性善,认为仁义礼智是本来就有的,因此他说“求在我者也”。
本心追求自我完善,当然可以得到;否则,不注意后天对善心的养护,就会失去。
至于客观事功,或者说名望成就,应当从正当突进追求。
得到是“有命”,但也可能得不到。
因此外在环境和个人际遇等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孟子说“求在外者也”。
四本章反映了孟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孟子提出“强恕而行”是求仁的最佳途径。
五孟子提出一个人不仅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一个人只有理性地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感情用事,才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六本章和第七章都是谈羞耻心的问题。
七一个人只懂得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就会失去本心,自然不知羞耻。
一个人能将不如别人看成是一种羞耻,才会追求上进,这也就是“知耻而后勇”。
八孟子认为国君与世人交往,国君要礼贤下士,士人要不畏权势,双方都应当忘了“权势”,而是出于“好善乐道”交往。
九孟子主张“士人”无论“穷”还是“达”,都不应该放弃追求人生理想,要坚持个人操守,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要注意的是孟子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有所不同的。
尽心上13.1-2|《孟子》没有那么难
尽心上13.1-2|《孟子》没有那么难小朋友你好,欢迎来到欢丸妈妈,我是陈霜。
今天我们开始读《孟子》新的一篇,尽心上。
尽心上一共有四十六章,今天我们来读第一章和第二章。
▲孟子曰:长按图片,可转发至朋友圈尽心上13.1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说:“能够尽心尽力于如何行善,这就是了解了人的本性。
认识了人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侍奉天命的方法。
不管寿命是长或短,只是一心一意地修养自己的身心,等待天命的到来,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心:本心,指的就是人生来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性:本性,也就是四心所对应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开端。
知其性,则知天矣。
天:天道。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事天:遵循天道而行,使天道不堕,就是事天。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夭寿:短命与长寿。
不贰:没有二心,也就是不怀疑天道。
俟:等待。
这一章可以和《中庸》的开头对照来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自然所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规律而行,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君子就要相信天道,不问收获地尽心尽力于天道。
尽心上13.2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说:“没有什么不取决于命运的,顺应天理而接受就是原来的命运;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快要倒塌的墙下。
致力于行正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接受的不是正命。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正:正命,原来的命运。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岩墙:将要倒塌的墙,借指危险之地。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桎梏:脚镣和手铐。
这一章讲的是一切都取决于命运,尽心做事,然后接受自己原来的命运,这就是君子。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原文注释及译文(尽心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原⽂注释及译⽂(尽⼼章句上)《孟⼦》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和他的弟⼦记录并整理⽽成的。
《孟⼦》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
孟⼦·尽⼼章句上莫⾮命也,顺受真正【原⽂】 孟⼦⽈:“莫⾮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乎岩墙之下。
尽道⽽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正命也。
”【译⽂】 孟⼦说:“⼀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尽⼒⾏道⽽死的⼈,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死的⼈,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原⽂】 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 孟⼦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
求索有⼀定的⽅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外之物。
”万物旨备于我矣【原⽂】 孟⼦⽈:“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诚,乐莫⼤焉。
强恕⽽⾏求仁莫近焉。
”【译⽂】 孟⼦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问诚实⽆欺,便是最⼤的快乐。
尽⼒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随波逐流,平庸之⼈【原⽂】 孟⼦⽈:“⾏之⽽不著焉,习矣⽽不察焉,终⾝由之⽽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 孟⼦说:“做⼀件事不明⽩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辈⼦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这样的⼈是平庸的⼈。
”⽆耻之耻,⽆耻矣【原⽂】 孟⼦⽈:“⼈不可以⽆耻。
⽆耻之①耻,⽆耻矣。
”【注释】 ①之:⾄。
【译⽂】 孟⼦说:“⼈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耻之于⼈⼤矣【原⽂】 孟⼦⽈:“耻之于⼈⼤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所⽤耻焉。
不耻不若⼈,何若⼈有?” ①机变:奸诈。
【译⽂】 孟⼦说:“羞耻之⼼对于⼈⾄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是不知羞耻的。
《孟子·尽心上》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尽心上》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①,知其性也②。
知其性,则知天矣③。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④。
夭寿不贰⑤,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注释〕①心:本心,指人生来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善心。
②性:本性,指与上述四种善心相对应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
③天:天道。
④事天:遵循天道而行,使天道不堕,即为事天。
⑤不贰:没有二心,即不怀疑天道好善。
13·2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①。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②。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③,非正命也。
”〔注释〕①正:正命,原来的命运。
②岩墙:危墙。
③桎梏:脚镣和手铐。
13·3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3·4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①,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②,求仁莫近焉。
”〔注释〕①诚:真实,无妄。
②恕:指儒家推己及人的恕道。
13·5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①,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②,众也③。
”〔注释〕①著:明白。
②由:用。
③众:众庶。
13·6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13·7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①,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机谋巧诈。
13·8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①,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②。
见且由不得亟③,而况得而臣之乎?”〔注释〕①势:权势。
②亟:多次。
③由:同“犹”,还。
13·9 孟子谓宋句践曰①:“子好游乎②?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④,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⑤;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孟子·尽心上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孟子·尽心上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孟子·尽心上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②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③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④。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②愈:胜过,强些。
③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
④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试分别概括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和公孙丑、孟子求“道”的观点。
(4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中道而立”。
(5分)
参考答案:
20.(1)(4分)孔子认为应该不偏不倚,做得恰到好处。
(1分)公孙丑认为,“道”应该可望也可及,才能令人勤勉地追求。
(1分)孟子则认为真理不能降格以求。
(1分)同时认为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做到“中道而立”(1分)
(2)(5分)示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好行事的标准,并努力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如在教学中,教师既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活学生思维,注重传授的方法;又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要给学生留有消化、理解、自我体验、自主探究的余地。
(5分)。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3良知亲敬情达正己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3良知亲敬情达正己题文诗:孟子有曰:人者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不虑而知,其良知也.孩提之童,而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而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真情所至,达之天下.赤子童心,人人本有.孟子又曰:舜居深山,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所以异于,深山野人,其几希也;及其至诚,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情畅,莫之能御.孟子有曰:真情无为,其所不为,至诚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孟子又曰:人之有德,慧术智者,其心恒存,疢疾忧患.孤臣孽子,操心也危,虑患也深,性情故达,情怀天下.孟子之曰:有事君者,事是君则,为容悦也;社稷之臣,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情达乃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有大人者,正己物正.【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1,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孟子说:“人不必学习便能做到的,是良能;不必思考便会知道的,是良知。
两三岁的小儿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敬爱哥哥的。
亲爱父母是仁,敬爱哥哥是义,没有别的原因,只因这两种品德可以通达于天下。
”孟子说:“舜住在深山的时候,和木、石为伴,与鹿、猪同游,跟深山中野老村夫不同的地方极少;等到他听到一句好的言语,看到一桩好的行为,〔便采用推行,〕这种力量,好像江河决了口,汹涌澎湃,谁也阻挡不了。
”【注释】(1)孩提之童:孩,小儿笑声;提,怀抱;孩提之童,指嘿嘿笑着要父母抱的一两岁小孩,虚岁则是两三岁。
【原文】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1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1者,恒存乎疢2疾。
独孤臣孽子3,其操心也危4,其虑患也深,故达5。
「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⑥
「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⑥二十四、原文:略。
提(理解方法):一、①、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②、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由①为②铺垫,言明人生在世需要博采众长,集千家之智慧充实自身对人道无限的追求与探寻,从而最终通达于人世之中。
二、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不管是水还是日月,只要它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与意义,只是作为普通人而言,无从知晓罢了(水的浸染与日月光辉的倾撒照耀人间,恩泽于人间)。
三、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虽然因为前者使得鲁国与天下变小了,但鲁国、天下依旧还是孔子赖以生存的地方。
这,即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态、认知、理解能力以及生活水平总会随着一天天的成长而成熟,而后站在更高的标准上远眺原先承载过我们成长记忆的来时之路。
在那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没有他们的陪伴与共同经历,就没有我们如今的成功。
不仅不能忘记他们的存在,更要随时翻新他们,反哺于他们,如此,才能生活地更舒心,更有前行的动力。
误区(歧义):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此句与吃了山珍海味就对粗茶淡饭不感兴趣无关。
二十五、原文:略、雄鸡刚打鸣的时候就起来,孜孜不倦地求善为善,这是舜一类的人;雄鸡刚打鸣就起来,孜孜不倦地唯利是图,这说的是盗跖之类的人。
想要明白舜与盗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区别就在于求礼与求善的不同。
提(点):求善亦或是逐利看似对人而言两者皆可得,也许在开端与过程中所充斥的一切并不会对一个人有什么真正的影响,但,你是向往君子之道呢?还是向往小人之道呢?求善于逐利会在最后表现出他们的真面目,在那时想要更换阵营,就为时已晚了。
点(2):即使是为善,也得较早的开始为善,若是经过了一段非善的生活再重新为善,是非常困难的。
为善不仅是过程,更是人们的第一选择——若不为善,该为什么呢?二十六、原文:略。
提(译文):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
墨子:主张一切为天下人。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2乐义存神过化善教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2乐义存神过化善教题文诗:孟子之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之知我,我亦嚣嚣,人不知我,我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孟子告曰:尊德乐义,可以嚣嚣.故士义正,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达不离道,民不失望.古人得志,泽加于民;倘不得志,修身现世.真士穷则,独善其身;义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又曰:必待文王,而后兴者,其凡民也.若豪杰士,虽无文王,犹能自兴.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坦然欿然,过人远矣.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君上倘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民日迁善,不知谁为.真诚君主,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情通天地,上下同流,岂曰小补?孟子之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心深也;善政不如,善教得民.善政民畏;善教民爱.善政法治,得民之财,善教仁德,得民之心.【原文】孟子谓宋勾践1曰:“子好游2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3,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4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如何游说。
别人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悠然自得。
”宋勾践说:“要怎样才可以悠然自得呢?”答道:“崇尚德,迷恋义,就可以悠然自得了。
所以,士人不得志时不失掉义,得志之时不离开道。
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能够葆有本性;得志之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恩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个人品德而表现于世间。
不得志时,便独善其身;得志之时,便兼善天下。
”【注释】(1)宋勾践:其人不可考。
(2)游:游说。
(3)嚣嚣:无欲而自得其乐的样子。
(4)得己:就是“自得”。
【原文】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1者,凡民也。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8君子之教中道人从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8君子之教中道人从题文诗:齐宣王欲,短其孝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孟子乃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以,孝悌而已.王子有其,母死也者,其傅为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何如?孟子答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虽加一日,愈于已矣,谓莫之禁,而弗为者.孟子有曰:君子所以,教者有五:有如时雨,化之也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五者君子,之所以教.至教身教,为人师表,孝悌仁义,口传心授,求其放心,返归初心.公孙丑曰:道则高美,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孟子答曰:大匠也者,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后羿也者,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也者,引而不发,跃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自从.孟子又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也.【原文】齐宣王欲短丧。
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
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1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2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译文】齐宣王想要缩短守孝的时间。
公孙丑说:“〔父母死了,〕守孝一年,不比停下完全不守强些吗?”孟子说:“这好比有个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对他说,暂且慢慢地扭吧,只要教导他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便行了。
”王子有死了母亲的,他的师傅为他请求守孝几个月。
公孙丑问道:“像这样的事,怎么样?”孟子答道:“这个是想要把三年的丧期守满事实上却做不到。
〔我上次所讲,〕即便多守孝一天也比不守孝好,是对那些没人禁止他守孝却不去守的人说的。
”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如春风化雨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受其影响的。
孟子尽心上翻译
孟子尽心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学派的经典总集。
它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及其弟子记录的孟子的言论和学说组成,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其中,孟子关于尽心的思想是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尽心?尽心是孟子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尽心指的是人们应该尽力去实践和追求道德和善行,为社会谋福利,不仅要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还要以实际行动去付诸于社会。
孟子认为,人性具有善根,只要尽心做好事,社会就会变得和谐。
怎样尽心?尽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的行为和态度。
以下是一些孟子提出的尽心的方法和途径:1. 追求仁德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善根,只有通过追求仁德,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仁德包括爱心、慈悲心、宽容心等,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尽心。
2.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孟子强调,人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等。
只有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行为,才能做到尽心。
3. 做好事尽心并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为社会贡献。
孟子认为,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4. 关心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尽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孟子主张人们应该关心他人,以他人的利益为重,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使他人得到帮助和关爱。
尽心的意义尽心作为孟子学说的核心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尽心的意义之一:1.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只有人们都尽心去追求道德和善行,社会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尽心的人们会互相关心、互助合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 促进个人成长尽心不仅对于社会有益,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大的裨益。
通过尽心,人们能够修炼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3. 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尽心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追随自己的步伐,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心为社会做出贡献,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卷尽心上一第1、2、3章主要反映的是孟子的天命思想,他主张不论命运如何,一个人都应当加强修养,顺势而为,全力以赴,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注意理解孟子说的“心”、“性”、“天”、“命”四个概念。
“心”是作为人的生命的主宰,人在后天,应当保持“四心”不断扩充,培养本性,这就做到了尽心知性。
孟子认为,“心”是“天”赋予的,而“性”表现于“心”,“天”是“心”、“性”的最高依据。
二本章孟子将命分为“正命”和“非正命”。
孟子主张无论命运如何,人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顺受其正”。
立于危墙之下而被砸死和触犯刑律而被处死,这是咎由自取,是可以避免的,孟子称之为非正命,是死有余辜;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追求人生理想而死,这是正命。
三孟子认为,命运只能限制客观事功成败,限制不了人的主观修身进德和完善人格的努力。
他主张性善,认为仁义礼智是本来就有的,因此他说“求在我者也”。
本心追求自我完善,当然可以得到;否则,不注意后天对善心的养护,就会失去。
至于客观事功,或者说名望成就,应当从正当突进追求。
得到是“有命”,但也可能得不到。
因此外在环境和个人际遇等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孟子说“求在外者也”。
四本章反映了孟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孟子提出“强恕而行”是求仁的最佳途径。
五孟子提出一个人不仅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一个人只有理性地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感情用事,才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
六本章和第七章都是谈羞耻心的问题。
七一个人只懂得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就会失去本心,自然不知羞耻。
一个人能将不如别人看成是一种羞耻,才会追求上进,这也就是“知耻而后勇”。
八孟子认为国君与世人交往,国君要礼贤下士,士人要不畏权势,双方都应当忘了“权势”,而是出于“好善乐道”交往。
九孟子主张“士人”无论“穷”还是“达”,都不应该放弃追求人生理想,要坚持个人操守,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要注意的是孟子说的“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有所不同的。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意思是一个人穷的要有操守,不能为了摆脱穷困胡作非为;一个人富贵不能骄奢,而应当多为国家和比人多做一些贡献。
“达则兼济天下”与“达不离道”的意思类似。
但“穷则独善其身”相对来说会比较消极一点。
一个人处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能够独善其身,这当然是好的;但如果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地多做一些有益于国家和别人的事,这样更好。
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也”的伊尹,他能够做到“治亦进,乱亦进”(《孟子万章下》),其处世态度就比“穷则独善其身”更为积极。
十孟子认为,“豪杰之士”无论外部条件如何,都积极追求人生理想,而不是随波逐流。
这是“豪杰之士”人格独立与自信的体现,也就是与“凡民”的不同之处。
十一孟子认为,一个人心里装的是兼善天下,没有贪心,就是把春秋时晋国的韩、魏两大家的财富都给他,也不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这是品德谦逊的表现。
十二孟子认为治国应以民为本,出发点如果都是为了老百姓,那么劳役和杀人也不至于招致怨恨。
劳役老百姓,其目的是为了造福百姓,比如修桥筑路。
而杀极少数人,目的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生活安定,生命有保障。
这样的措施当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十三孟子认为,对于治国,实行“王道”和“霸道”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霸道”是凭武力,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只是小补于当世,如管仲辅佐齐桓公。
而“王道”,圣王以身作则,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感化,就会使老百姓一天天趋向于善。
十四强调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良好的规则制度只会让老百姓因为畏惧而遵守,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让老百姓自觉遵守规则制度。
十五反映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孟子认为仁义之心是人的天性,无需学习和思考。
我们要注意的是,人性虽是善的,但这只是善的萌芽,后天应该注意对善的扩充。
如果后天不重视对善的养护,那么可能出现兄弟互相残杀的场面。
十六孟子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舜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其实很少,他的不平凡之处在于他能区分是非善恶,从善如流,全力以赴地一心向善。
十七孟子认为,为人处世应以“仁义”为准则,违背仁义的事不仅不要去做,连想都不要想。
十八孟子以“孤臣孽子”为例说明,逆境反而使人深谋远虑,通达事理。
一个人如果养尊处优,往往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如果身处困境,反而会督促人奋发图强,这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十九孟子认为,有道之人推己及人,圣人是通过正己来正人的。
孟子将人分成四等,一等比一等高。
第一等是接近国君的人,只是为了讨国君的欢心,来求得个人的富贵利达,朱熹称这种人是“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
”第二等是“安社稷臣者”,这种人对国家忠心耿耿,但战国时期,有的是为兼并土地侵略别人而战,有的是为保卫自己国家而战。
“安社稷臣者”的所作所为,不一定都是正义的。
第三等是“天民”,如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他们只有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情况下才愿意出仕,否则宁愿闲居一生。
第四等是圣人,圣人是惟思正己,则物自正。
二十儒家认为人生的至乐,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追去。
本章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种最快乐的境界,即使是“王天下”都比不上。
因为“王先下”位尊权重,可以极尽一切享乐,但这只是物质上的,而作为国君,行动并不自由,处理繁重政务,甚至忧心劳瘁。
另外,可能还有人对此虎视眈眈,图谋不轨。
舜就是将尽孝悌视为比“王天下”更重要的人,孟子说过,“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孟子离娄上》)。
二十一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仁义理智根植于他心中,不会因为外部条件不同而改变。
君子的仁义理智,不会因为位高权重或穷困潦倒而有所增减,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二十二孟子一贯推崇“王道”,主张实行仁政,周文王就是实行仁政的典范。
文王善待老人,天下归心。
他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善待百姓的制度,使老百姓有能力奉养自己的老人,不至于挨饿受冻,当然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然而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老百姓有冻馁之虞。
因此,孟子以老百姓没有挨饿受冻作为王道的最低标准。
二十三孟子阐述了社会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孟子认为百姓富裕了,道德就会提高;社会富裕了,社会道德就会提高;反之,百姓穷困了,道德就会低下;社会穷困了,社会道德就会低下。
孟子提出百姓富裕和社会富裕的方法是:“易其田畴,薄其税敛”。
孟子这里所说的和他提出的“有恒产然有恒心”是互相贯通的。
二十四站得越高,眼界就越宽阔,自己的志向也就越远大。
孟子认为君子追求“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而通达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我们不论为学还是做事,一是要从细微处入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二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二十五本章指出舜与跖的区别在于行善和求利的不同,从而说明了圣人与小人之间道德本质上的区别。
二十六反映了孟子的中庸思想。
杨子是极端“利己”,墨子是极端“利他”,孟子对此都持否定态度。
孟子主张执“中”,但执“中”要懂得通权达变,否则就变成了执一,损害了“道”的原则。
因此,我们处理问题时要执中,善于变通,不走极端,更不能思想僵化。
二十七孟子指出不能饥不择食,急功近利,而应当选择正确的内容加以学习。
人处在困境时,容易失去心智,相信一些错误的东西,这点应引起我们注意。
二十八孟子赞赏柳下惠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二十九启示我们:无论为学还是做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三十尧舜和汤武都是行仁义,但又有所区别:尧舜禅让,发自人性而自然中道,其心不违仁,是第一等的圣王;汤武革命,是顺天应人,以天下为重的仁义之君,是第二等的贤君。
而五霸是借仁义之名行争霸之实。
三十一孟子认为行仁义可以通权达变,对与错要看做事的目的。
三十二许多人不理解“士”的“不耕而食”,认为他们白吃饭。
孟子认为“士”所做的是大事,能使国家安定富足,人心向善,贡献更大。
“耕”与“不耕”表明社会分工不同,而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
三十三孟子认为“士”应当志向高远,行“仁”施“义”。
三十四孟子主张看人应看大处,不要被小节所迷惑。
本章启发我们看问题应该把握主要方面,不能以偏概全。
此外,从中也可看出,在孟子心中,最大的仁义是“忠”和“孝悌”。
三十五儒家认为“仁”最重要的是“孝”,因此,主张“亲亲相隐”。
为了成全孝道,不惜以牺牲“仁者,爱人”为代价。
本章假设的事是“杀人”,而孟子仍主张“子为父隐”,认为舜不能阻止法官逮捕父亲,但可以抛弃天子之位带着父亲逃跑。
孟子的这种思想和现代法治社会的理念相左。
三十六孟子说明环境对人的气质、体质和修养的影响。
孟子所讲的“居”,即环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地位;一是生活条件。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的本性大致相同,但天赋的性“善”,仅是人性向善的起点,要注意后天人性的完备。
后天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的“反求诸己”,二是客观的环境和教育。
三十七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和士大夫都喜养“士”,孟子告诫士人要自尊自爱,不要像猪一样被人豢养着。
从另一个角度说,国君和士大夫应礼贤下士,做到“食”、“爱”、“敬”三者统一,才能使“士”为其所用。
三十八孟子认为圣人言行形色是表里如一的。
三十九孟子认为为父母服丧尽孝,既要真心诚意也要注意形式,不应短丧而短,这是违礼的。
按照《仪礼·丧服记》的说法,王子的母亲死了,因为父亲还健在,王子不能为母亲守孝三年,甚至无服,可以只是穿穿麻衣,母亲下葬后就要脱掉麻衣。
为母亲乞求数月之丧,虽是越礼,但情有可原。
这是“执中而权”。
四十孟子作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提出了五种教育方法,反映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亦多术”等教育思想。
四十一孟子认为,无论教与学,都不能人为地降低“道”的标准。
四十二孟子阐述人对“道”的正确态度。
若“天下有道”,做到“以身殉道”是比较容易的;“天下无道”,要做到宁死不屈从于无道,这样难度很大。
本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不能没有操守,没有原则,为一己之私而甘听从权贵的驱使。
四十三孟子提出了自己教弟子的原则,说自己不教“挟贵”、“挟贤”、“挟长”、“挟有勋劳”、“挟故”而问的人。
从中可看出,求学者一定要态度谦逊,而不能“有所挟”。
四十四反映了孟子的中庸思想。
儒家反对“过”与“不及”,认为处理问题要“执中”。
四十五孟子主张“亲亲、仁民、爱物”,以父母兄弟为亲,以其他人际关系为民,对亲当亲,这叫作“亲亲”,对民当仁,这叫作“仁民”。
“亲亲”与“仁民”有亲疏之分,爱的层次不一样。
至于“爱物”,是由“仁民”向外延伸,爱草木、禽兽、“亲亲、仁民、爱物”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四十六孟子提出处理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大义”和“小节”,先抓住主要矛盾,不能颠倒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