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甜菜
油料作物
花生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大豆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①存在问题:灌溉水源不足
②原因:a.降水较少 b.降水过于集中在夏季 c.需水量大
③措施:开源节流
a.南水北调b.地膜覆盖
c.节约用水,灌溉方式循环使用d.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气候:
①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②干湿区:半湿润区
③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
④气候特征:冬寒冷干燥,夏炎热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耕地类型
旱地
粮食作物
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玉米(东北平原)、谷子(黄土高原)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为农业提供稳定而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养殖场所,有利于渔业发展;提供工业用水及城市居民用水,有利于工业发展,方便居民生活;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
4.核心城市: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缩短了城市之间的到达时间,延长了人们的出行距离,扩大生活圈,促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可实现“双城”生活模式,城市之间生活的加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人教版版八年级地理课本知识点全面归纳总结!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的西北部,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
此外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第三节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全国的西北、东北、西南。
4、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我国少数民族习俗: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摔跤、朝鲜族的长鼓舞……第三节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1、内流河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外流湖是淡水湖。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八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地球环境及其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介绍一些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的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在形状上呈近似于球体的形态,被称为地球椭球体。
它由地球内部的内核、外核、地幔、地壳四个层次构成。
其中地核和外核为液态层,地幔为固态层,地壳则包覆在地幔表面,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称为自转。
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称为公转。
自转与公转是构成地球运动的两大基本现象。
三、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描述某一地区长时间(至少30年)的气候状况,包括了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和云量等因素。
而天气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所出现的天空状态和自然条件。
四、地球的水循环地球上维系着大量的水资源,其中包括了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循环是指在地球上的水分在不断地进行循环,包括蒸发、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过程。
五、地球的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了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各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会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它们对我们认识地球、探索世界及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
八年级册地理下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册地理下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八年级下册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地理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部分1. 气候带地球的气温和降水状况随着纬度的不同而出现各种变化。
根据纬度带来的气候差异,气候在全球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极地气候四种。
2. 自然资源按其来源和形态可分为: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3.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各种合作形式下,共同利用地区已有资源,开展经贸活动,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合作形式。
4.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风暴潮、洪水、干旱和沙漠化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尤其常见地震和洪水,因此我们要加强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的意识。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城市城市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经济文化活动在城市进行,形成城市化的现象。
城市也是人口聚集、资源集约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聚集地。
2.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公路、水运等各种交通方式都是重要的交通路线,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 旅游与文化旅游是一种重要的产业,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体验,也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同时,文化在旅游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各种文化景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例如我国的长城、故宫等都是重要的人文景观。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我们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三、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2、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⑴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⑵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3、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的原因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
西藏首府拉萨,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被称为“日光城”。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一、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区域全貌2、现代都市建设中,北京所做的工作。
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
⑵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P28中的图6.13)1、区域全貌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⑴祖国内地:廉价劳动力、厂房、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 世界的大陆和海洋分布
2. 亚洲的地理位置、形状、面积和人口分布情况
3. 亚洲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沙漠等
4. 中国的地理位置、形状、面积和人口分布情况
5. 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沙漠、丘陵等
6. 中国的气候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
7. 中国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8. 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及人口问题
9. 中国的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10.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
11. 亚洲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包括“一带一路”倡议
12. 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及产业结构
13. 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
14. 中国的环境问题、保护和治理措施
15. 世界的文化差异,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
16. 中国的历史文化,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明等
17. 中国的民俗文化,包括节日、习俗等
18.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首都、人口、语言、宗教等
19.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包括省、市、县等
20.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建设,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法院等。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的球体,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小。
这种
形状被称为地球的地球形状,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目前,人们已经通过卫星观测、地球观测卫星、高空探险等多种
手段验证了地球的地球形状。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
自转是地球以西偏北的北极轴为中心沿其自身的轴心进行的旋转。
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它引起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更替、风云变幻等现象。
公转是地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日,决定了地球四季变化的规律。
三、地球的地理划分
地球的地理划分主要包括纬度和经度。
纬度指的是从赤道到地球两极的线条,按照经纬度来分,地球共被划分为90个纬度带,0度为赤道。
经度指的是垂直于赤道的线条,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
经度以一度为单位,沿着赤道划分,从0度开始,东经为正数,西经为负数,一圈共360度。
除此之外,地球还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在人类的生活和探索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之,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涉及到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三方面,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地球奥秘和探索地球资源的基础。
初二下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二下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直径约为xxx公里。
地球呈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形状。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地球公转是地球沿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365.24天。
3.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的经线是北极和南极之间的半径线,称为经度线;纬线则是连接地球两个极点的圆环线,称为纬度线。
经纬度是地球的基本坐标系。
4. 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各自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的地理环境。
5. 地图的制图原理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方位标识是制图的基本要素。
二、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初中地理中的重要内容,涉及了大气环流、地球气候类型等多方面知识。
1. 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根据各自的特点分为亚寒带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等多种类型。
2. 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气候受地形影响较大,如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沿海地区气候湿润等。
3. 天气的预报天气的变化与天气系统、天气要素和气象图等有关,通过对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进行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4. 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暴雨导致的洪涝、台风带来的风灾等。
三、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土地资源尤为重要。
1. 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包括耕地、牧地、森林、草原、水域等,每种资源都有其特定的利用方式和保护要求。
2. 土地利用的方式农业、工业、交通、居住等都需要用到土地资源,因此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土地资源的保护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保护野生动植物等都是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
四、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一、中国的地理差异。
1. 地理差异显著。
-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在青藏高原上,地高天寒,雪山连绵;在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疏。
2. 四大地理区域。
-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 - 淮河一线。
该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此线以北冬季河流结冰,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以南冬季河流不结冰,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
-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降水稀少,干旱是其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以东以种植业为主,降水相对较多。
-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昆仑山 - 祁连山 - 横断山脉一线。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景观。
二、北方地区。
1. 自然特征与农业。
- 黑土地黄土地。
-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
-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 北方地区降水较少,耕地多为旱地。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导语】⾼效的学习,要学会给⾃⼰定定⽬标(⼤、⼩、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个⽅向;然后要学会梳理⾃⾝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点⼀点的攻克、落实。
本篇⽂章是®⽆忧考⽹为您整理的《⼈教版初⼆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供⼤家借鉴。
⼈教版初⼆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 南⽅ ⼀、⽓候湿热的红⼟地 1、位置与范围: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和丘陵。
沿江有⾯积较⼤的平原和三⾓洲。
3、⽓候:南⽅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候,夏季⾼温多⾬,冬季温暖湿润。
4、⼟壤:由于⽔热充⾜,这⾥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的⼟壤,因此南⽅地区被称为“红⼟地”。
四川盆地有紫⾊⼟。
云贵⾼原被称为“喀斯特⾼原“ 5、河流:⽔量⼤、汛期长 ⼆、重要的⽔⽥农业区 1、南⽅地区⽓候湿热,发展农业的⽔热条件优越。
2、南⽅地区耕地多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集中连⽚,⼭区⽔⽥零散分布在河⾕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作物:主要种植⽔稻,也种植⼩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蔗,橡胶,以及柑橘,⾹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果。
(3)三种常见的⾷材:莲藕、椰⼦、⽵笋。
⼈教版初⼆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 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鱼⽶之乡”——长江三⾓洲地区 1.成因:长江三⾓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候湿润,⼟地肥沃,河⽹纵横。
3.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4.交通:拥有长江黄⾦⽔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线,以及现代化的港⼝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体交通运输⽹络。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知识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重点知识整理1. 自然地理
1.1 气候与天气
- 气候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
- 气象要素的观测和记录方法
- 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
1.2 地形与地貌
-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
- 地壳的表面特征和地貌类型
- 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形成过程
- 山地的形成和分类
1.3 水资源与地下水
- 水的循环过程和重要性
- 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 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利用
-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
2. 人文地理
2.1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 人口增长与控制
- 城市的分类和发展
-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2.2 农业与工业
- 农业的类型和特点
- 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技术
- 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 工业化的影响和环境问题
2.3 交通与通信
-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 通信技术的演变和应用
- 信息社会的特征和挑战
3.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地理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 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的重点知识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必考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研究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惯有显著的差异。
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1“黄土地”。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位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都是北方的重要的工业中心。
5、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XXX、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着1.自然环境差异显着:(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着: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地壳等多个构成层组成。
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则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则影响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
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气候和气象受到经纬度、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世界的国土分布:世界国土分布不均衡,有着明显的大陆型国家和岛国。
大陆型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而岛国则多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平原地区和西部的山地地区。
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6.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上有多个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的五大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
7. 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8.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利用是指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9.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GIS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相关参考内容。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气候与天气- 气候的定义与特征- 气候带的划分与分布- 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天气的概念与形成原因- 天气预报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地球运动-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太阳的直射与变化- 四季变化的原因与特点- 地球的地理子午线与标准时间- 我国的时区及其影响第三章: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地震的成因与危害- 龙卷风的形成过程与特点- 暴雨、洪水、干旱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第四章: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人口问题的概念- 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的对策与控制措施- 城市与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与问题第五章:工业与能源- 工业的定义与分类- 原材料与能源的重要性- 不同能源的特点与利用领域- 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第六章: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的意义与基本分类-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与应用- 我国交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信息技术与通信的发展与应用- 我国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第七章:农业与农村- 农业的定义与类型-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与适应区域- 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与路径- 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第八章:旅游与资源- 旅游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开发利用- 我国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我国资源禀赋与资源优化利用第九章: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不同污染物的分类与影响- 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十章:国际与国内关系- 国际关系的定义与特征- 不同国家间的关系与交流方式-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内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策略与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八年级地理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如下:1.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形状及由来:地球呈椭球形,由于自转而产生赤道膨胀和极地扁平的形状。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约为24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约为365天。
- 地球的倾斜轴和四季变化:地球轴倾斜是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 时区的划分:地球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共有24个时区。
- 地球的经纬度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经线和纬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系统,经线划分为东经和西经,纬线划分为北纬和南纬。
-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壳由板块组成,包括大洲板块和海洋板块,并且相互之间会发生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2. 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地球表面的水分布大致为97.5%的海水和 2.5%的淡水,其中大部分淡水是冰川和冻土。
- 水的循环: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雨、径流等环节,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利用的过程。
- 中国的水资源: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且存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 水利工程:为了合理利用和调控水资源,人们建设了水库、引水渠、水电站等水利工程。
3.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气候:气候是一定时期内地区大气的状况和变化规律,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等要素。
- 气候影响因素:气候的变化受到经纬度、海洋、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对气候进行分类划分,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 气象: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包括天气预报、气象观测和气象研究等方面。
- 气象仪器:用于观测和测量天气状况的仪器,如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
4.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洪水、旱灾、台风、沙尘暴等多种类型,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 防灾减灾的措施:为了减少灾害的损失,可以采取预测预防、减灾救灾的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八年级下册地理笔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笔记人教版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掌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
下面是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
1.1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经济条件包括农业、工业和交通等;社会条件包括政治、文化和历史等。
1.2 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分为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农民工流动)和城市间的流动。
人口迁移的影响包括人口负担、资源利用、社会问题等方面。
2. 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城市功能等方面进行规划和管理。
2.1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空间转移的过程。
城市化的影响包括人口增长、土地利用、交通拥堵等。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机遇。
2.2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等方面,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利益的发展方式。
第二章地理标志与地理知识1. 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是指表明产品来源地的名称、符号、图案等,与特定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等相关。
地理标志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选择具有特殊品质和特色的产品。
1.1 地理标志的作用地理标志可以保护和促进特定地区的特色产品,增加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附加值。
同时,地理标志也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2 地理标志的保护与管理地理标志的保护与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应提高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识和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经济发展条件: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部分中国的主要产业一、我国的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农业取得的成就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
②、技术要求高。
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广西是最大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北部。
⑥、茶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
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经济作物的种类: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
4、新型农业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
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④、宁夏牧区——滩羊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二、中国的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过去我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重工业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
4、能源工业的布局⑴、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
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
⑵、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⑶、电力工业:水力——主要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如湖北省的电力工业等。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如山西的电力工业。
核电——浙江的秦山核电站、广东的大亚湾核电站。
4、钢铁工业的分布⑴、大型钢铁工业基地:①、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②、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③、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⑵、武汉钢铁工业基地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工业基地的类型:资源型、市场型、临海型。
5、机械工业的分布:85%集中分布在沿海城市;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全国大型的机械工业基地)6、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
7、高技术产业⑴、形成高技术产业的条件: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
⑵、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
⑶、高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a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b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密集区;c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d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8、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先行官”)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其运输方输的选择⑴、现代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空运、管道等。
⑵、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等方面分析。
选择方法:贵重、急需数量又不大的——空运;易死亡的活物、鲜货—长途选铁路、短途选公路;大宗笨重的—水运或铁路。
2、公路运输⑴、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⑵、识记:青藏、川藏、新藏、滇藏、青新等干线的起止点。
⑶、公路的编号。
(国道)首都放射线第一位数是“1”、南北纵线第一位数是“2”、东西横线第一位数是“3”。
3、铁路运输⑴、识记:主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
①、南北向: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②、东西向: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⑵、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
⑶、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
4、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⑴、沿海航线:①、北方航线:以上海、大连为中心。
②、南方航线: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⑵、沿海主要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厦门、广州、香港、湛江、海口等。
5、航空运输⑴、特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⑵、航空运输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⑶、主要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等。
第二部分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一、北京市——“祖国心脏”1、职能: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是全国对外交往的中心。
是世界文化遗产密度最大的都会之一。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地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2、地势特点:东南低、西北高。
3、气候特点:雨热同期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人类文化遗止、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八达岭长城等。
5、环境问题:①、自然环境问题:沙尘暴天气严重(沙尘主要来源于内蒙古高原)、淡水资源匮乏等。
②、人文环境问题: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水污染严重、住房紧张等。
二、天津市——“华北门户”1、位置:位于北京市的东南,是“华北门户”。
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开放口岸。
现已成为我国综合性、多功能的国际贸易大港。
2、天津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地理因素。
⑴、铁路、海运交通方便。
⑵、海盐、石油、棉花丰富。
⑶、所在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⑷、靠近产品消费市场。
3、海河:①、水患:水土流失导致华北平原海河及黄河水流不畅。
②、治理:兴建水库和防洪大堤,增大入海口,在上游植树造林等。
三、河北省——“燕赵沃野”1、华北平原的农业:由于耕地多,光照条件较好,是我国冬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但由于地表排水不畅、土地盐碱化及春旱夏涝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
2、新型农业: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档水果等新型农业。
原因主要是靠近京、津消费市场。
3、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大省。
四、辽宁省——“辽海重地”1、位置:位于东北南部,南濒渤海,东濒黄海,南面的大连是“东北的海上门户”。
2、辽中南工业基地⑴、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③、海运、铁路交通方便。
⑵、特点: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如沈阳的机械工业、鞍本的钢铁工业、大连的石化和造船工业等。
⑶、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有“钢都”之称。
大连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海港和工业城市,也是我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五、山东省——“齐鲁大地”1、交通发达:⑴、主要铁路:京九线和京沪线。
⑵、东北和东部临渤海和黄海,海运方便。
2、旅游资源丰富:泰山、孔府、孔庙及孔林(曲阜),水泊梁山,“泉城”济南,“世界风筝之都”潍坊,“牡丹之乡”荷泽,蓬莱阁等。
3、丰富的海洋资源:青岛、烟台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对虾、扇贝、鲍鱼等海珍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还是全国著名的海盐产区。
青岛市是我国北方沿海主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又重要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
六、江苏省——“富饶水乡”1、地形特点:江苏是我国地势最为低平的省份。
西南和北部边缘是低山和丘陵,其它地方都是平原。
2、省境长江以南的部分称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摇篮。
3、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污染较严重。
七、上海市——“东方明珠”1、发展工业的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地形条件,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2、上海港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港。
3、浦东新区的开发,使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浦东已成为现已成为外向型、多功能、高水平的大都市新区。
已成为上海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八、浙江省——“钱塘江畔”1、地形特点:北部是平原,西部和南部是丘陵、山地,东部沿海多岛屿,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区。
(如:舟山群岛)。
2、浙江省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
如:杭州西湖、钱塘江潮、雁荡山等。
3、近年来,浙江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全省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现已形成以杭州为中心、以宁波和温州这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为先导的区域发展格局。
4、舟山渔场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九、福建省——“东南侨乡”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2、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竹林面积居全国首位。
3、旅游资源丰富。
如、武夷山风景区、厦门鼓浪屿等。
4、东南“侨乡”。
十、台湾省——“祖国宝岛”1、位置和范围: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组成。
2、地形:岛内1/3为平原,2/3为山地。
最高峰是玉山,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平原是台南平原,最大湖泊是日月潭。
3、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
4、经济发展特色:“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5、主要城市、①、台北——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②、高雄——最大港口,重化工业基地、最大的工业区。
③、台南市——最早兴起的城市,重要食品工业基地。
著名古迹赤嵌楼在此。
十一、广东省——“岭南热土”1、气候特征:北回归线穿过广东省南部,所以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一年只有三季,没有冬季。
2、珠江是东江、西江、北江的合称,在广州注入南海。
珠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系,水量仅次于长江。
3、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各省之首位。
4、全省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深圳、珠海和汕头是经济特区。
十二、香港——“繁华都会”1、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相邻,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3、经济支柱:对外贸易。
4、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通过京九与京广线和内地相连。
5、香港旅游业发达,被称为“购物天堂”。
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