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

合集下载

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信息,老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帮助老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包括家庭权益、财产权益以及健康权益等方面。

一、家庭权益的维护1. 了解关于婚姻与家庭的法律规定老年人作为家庭的一员,需要了解婚姻与家庭方面的法律规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婚姻关系中,老年人应该知道离婚的法定程序和相关财产分配的法律规定,避免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受到损失。

2. 子女赡养和抚养权益的保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子女有义务赡养和抚养年迈的父母。

老年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在必要时进行维权。

了解相关法律,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与子女进行沟通,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财产权益的维护1. 遗嘱和遗产分配的规划老年人应该了解遗嘱和遗产分配的相关法律规定。

通过合理的遗嘱规划,可以确保财产的合法传承,并避免纠纷的发生。

此外,老年人还要留意遗嘱的变更和废止等事项,确保自己的意愿得到有效执行。

2. 防范财产侵权和经济诈骗老年人最容易成为财产欺诈和经济诈骗的受害者。

因此,老年人应该加强对财产安全的保护意识,学习如何辨别和防范各种骗术。

保持警觉,相互交流信息,避免因为盲目信任他人而造成损失。

三、健康权益的维护1. 医疗保健知识的掌握老年人应该了解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包括常见疾病的预防、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常规体检的重要性等。

通过增强健康知识,老年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并与医务人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沟通。

2. 养老院和医疗机构的选择如有需要,老年人可以考虑养老院或医疗机构作为长期照护的选择。

然而,在选择机构时,老年人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受到保护。

此外,要保持对机构的监督和问责,确保自己得到优质的照顾和医疗服务。

结语: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居家养老中老人需关注的法律和权益问题

居家养老中老人需关注的法律和权益问题

居家养老中老人需关注的法律和权益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给老人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法律和权益问题需要老人关注。

本文将从法律和权益两个方面,为老人介绍居家养老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法律问题1.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

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及时维护。

例如,老年人有权享受医疗保健、社会福利、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权益,如果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2. 老年人财产继承问题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应当关注自己的财产继承问题。

老年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明确自己的财产继承意愿,避免财产纠纷的发生。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选择将财产转让给子女或其他亲属,以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

3. 老年人医疗保障问题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医疗保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老年人可以购买医疗保险,以应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关注社区医疗服务,了解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费用标准,以便及时就医。

二、权益问题1. 健康权益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应当关注自己的健康权益。

老年人可以通过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关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避免因为不良环境导致健康问题。

2. 居住权益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应当关注自己的居住权益。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确保居住条件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关注住房维修、物业管理等问题,及时维护自己的居住权益。

3. 社交权益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应当关注自己的社交权益。

老年人可以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邻居交流,保持社交联系。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关注社区组织的服务项目,参与志愿者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

总结:居家养老给老人带来了便利和舒适,但也存在一些法律和权益问题需要关注。

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及时维护。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全文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全文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老年人权益的保护。

第三条国家实施老年人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老年人基本权益第四条老年人享有平等就业权利,不因年龄受到歧视。

第五条老年人享有充分的教育权利,研究机会应当与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

第六条老年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与保健权利,国家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服务。

第七条老年人享有文化娱乐权利,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

第八条老年人享有社会保障权利,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九条老年人享有社会参与权利,国家应当创造条件,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第十条对老年人的虐待和歧视行为是禁止的。

第三章老年人服务第十一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提供老年人服务。

第十二条国家支持并规范老年人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第十三条国家推动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护理需求。

第十四条国家促进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第十五条国家倡导家庭成为老年人关爱和照料的基本单位。

第十六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第十七条国家支持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

第四章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实现。

第十九条国家设立老年人权益保护组织,为老年人维权提供支持和指导。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老年人权益保护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老年人权益的举报。

第二十一条国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二条在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情况下,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024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解析

2024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解析

2024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解析咱今天就好好唠唠 2024 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

要说这法律啊,那可真是给老年人撑起了一把大大的“保护伞”。

您瞧,以前隔壁小区的李大爷,儿女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探望。

李大爷身体不太好,自己去医院看病都没人陪着,心里那叫一个失落。

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权益保障法,子女们得常回家看看,关心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生活。

这法律就像是一根“指挥棒”,让子女们明白孝顺不仅仅是给钱,更重要的是陪伴。

这部法律里,对老年人的财产保护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我有个远房亲戚,他老伴儿去世后,因为财产分配的问题,子女们闹得不可开交,老人每天愁眉苦脸的。

现在好了,法律明确规定了老年人有权自主处置自己的财产,不受子女的无理干涉。

这就让老人们能更安心地享受晚年生活,不用担心因为钱的事儿和子女产生矛盾。

还有啊,社区服务这一块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就拿我们小区来说,现在社区专门为老年人开设了各种兴趣班,像书法班、舞蹈班啥的,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社区还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解闷。

这都是因为有了权益保障法的推动,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在医疗保障方面,法律也做出了重要的规定。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一位老人因为医保报销的问题和工作人员起了争执,那场面真是让人揪心。

现在好了,权益保障法明确了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各项权益,医保报销的流程更加简化,让老人们看病不再那么难、那么贵。

另外,对于那些欺诈老年人的行为,法律更是严惩不贷。

前段时间,有个骗子团伙专门骗老年人买那些所谓的“保健品”,结果好多老人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现在有了这法律,这些骗子可不敢轻易下手了,一旦被抓,就得受到严厉的惩罚。

总的来说,2024 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老年人的生活。

它从方方面面保障了老年人的权益,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咱们社会也应该多宣传这部法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老年人的权益,共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幸福、安宁的生活环境。

怎样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呢

怎样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呢

怎样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呢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们晚年时,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呢?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根本保障。

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老年人在财产、赡养、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侵犯老年人权益的行为,要设定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财产权益方面,要防止老年人受到欺诈和非法侵占财产的行为。

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针对老年人进行诈骗活动,如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保健品诈骗等。

他们利用老年人对新事物了解不足、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赡养问题也是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方面。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规定。

然而,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法律应给予明确的约束和制裁。

同时,社区和基层组织也要发挥作用,加强对家庭赡养情况的监督和调解,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医疗保障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患病的几率增加,医疗费用往往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确保老年人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同时,医疗机构也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比如设立老年人优先就诊通道、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等。

在社会保障方面,要确保老年人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不断提高养老金的水平,以适应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

此外,还应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于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及时有效的救助。

加强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训也有助于保护他们的权益。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老年人的尊严和福祉,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措施来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本文将从法律保护、社会关怀以及家庭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基石。

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范围,为老年人提供法律保护的支持。

同时,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的宣传,提高老年人对法律保护的认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加强对虐待老年人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虐待者的法律责任;设立老年人维权热线和举报平台,方便老年人举报各类侵害行为;加大对老年人经济利益保障的法律保护程度,维护老年人的经济权益。

二、社会关怀社会关怀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环节。

社会应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政府可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提供给老年人居住和照顾的场所。

此外,也应推动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注与关怀。

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为老年人提供陪伴、照料等服务;定期组织文艺演出、亲子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通过教育活动,向社会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三、家庭关系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依托,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家人应尊重老人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让老人参与家庭决策。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主动关心老人的生活和需求,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尊重老人的个人隐私,不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也应相互间互相支持,在照料老人的过程中分担责任,避免过度依赖单个家庭成员。

结语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保护他们的权益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法律保护、社会关怀和家庭关系的综合配合,我们可以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尊严、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6.08.29•【文号】主席令第73号•【施行日期】1996.10.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6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三章社会保障第四章参与社会发展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四条国家保护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依法设立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

第七条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老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认知能力减弱等原因,在面对一些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首先,老年人要增强法律意识。

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是保护权益的第一步。

比如,老年人享有受赡养的权利,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

再比如,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享有公平交易、知情权等权利,如果遇到商家的欺诈行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为了增强法律意识,老年人可以通过观看法制节目、阅读法律书籍、参加社区组织的法律讲座等方式,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次,要保管好重要的证件和财物。

身份证、房产证、存折等重要证件和财物要妥善保管,避免被他人非法利用或侵占。

如果需要委托他人办理相关事务,一定要选择信任的人,并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同时,要定期查看自己的财物状况,如银行账户的收支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在消费方面,老年人要保持警惕。

一些不法商家常常针对老年人进行虚假宣传,推销高价低质的商品或服务。

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仔细查看商品的说明书、保质期、售后服务等信息,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对于大额消费,要与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如果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签订合同也是老年人容易遇到权益受损的环节。

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理解每一项内容的含义。

对于不明白的条款,要向对方询问清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请专业人士,如律师,帮忙审查合同。

同时,要注意合同的签订主体是否合法,合同是否存在霸王条款等。

在医疗方面,老年人要了解自己的医保政策和相关权益。

在就医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流程就诊和报销医疗费用。

如果遇到医疗机构的不合理收费或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案例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案例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案例汇报人:日期:•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概述•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实施与监督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录01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概述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是指为保障老年人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社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福利问题,并逐步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

起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和实施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发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历史与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它规定了老年人的各项权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强调了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权益保障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性02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老年人的定义与分类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分类按生活来源、身体状况、地域分布等不同标准对老年人进行分类,如城乡老年人、贫困老年人、残疾老年人等。

老年人依法享有养老金和退休金的领取权,并按照规定享受其他社会保险待遇。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老年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对于符合条件的,还可以享受医疗救助和医疗优惠服务。

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高龄津贴、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等。

民法典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民法典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民法典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关注。

《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律,为老年人的权益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保护。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民法典》是如何在各个方面守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首先,在财产权益方面,《民法典》为老年人的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

老年人辛苦一生积攒的财富,应当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例如,对于老年人的个人财产,《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其所有权和处分权。

老年人有权自主决定如何处置自己的财产,不受他人非法干涉。

这就防止了子女或其他人以不正当手段侵占老年人的财产。

同时,在继承制度上,《民法典》也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意愿和利益。

遗嘱继承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还增加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为老年人立遗嘱提供了更多便利。

而且,遗嘱的效力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充分尊重了老年人在不同阶段对财产分配的真实意愿。

这使得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身后财产,保障自己所关心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财产份额。

在婚姻家庭方面,《民法典》给予了老年人温暖的关怀。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这对于那些丧偶或离异的老年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保障,让他们能够在晚年追求自己的幸福。

另外,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在《民法典》中也有明确规定。

子女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老年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不仅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强调了家庭在养老中的重要责任。

在居住权方面,《民法典》为老年人提供了新的法律保障。

老年人可以通过设立居住权,确保自己在房屋中的居住权益。

比如,在房产处置时,老年人可以将房屋所有权转让,但为自己设立居住权,从而在有生之年能够有稳定的居住场所。

在合同领域,《民法典》也对老年人的权益予以特别关注。

居家养老中的权益保护与法律知识

居家养老中的权益保护与法律知识

居家养老中的权益保护与法律知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

居家养老不仅可以保持老年人的独立性和尊严,还可以减轻社会养老压力。

然而,居家养老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权益保护方面。

本文将探讨居家养老中的权益保护问题,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

一、权益保护问题1. 财产权益保护在居家养老过程中,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老年人的身体虚弱和认知能力下降,进行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

为了保护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家庭成员应该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财务状况,定期检查银行账户和财产情况,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此外,老年人可以委托亲友或专业机构进行财产管理,确保财产安全。

如果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寻求法律援助。

2. 健康权益保护居家养老中,老年人的健康权益也需要得到保护。

家庭成员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并及时就医。

如果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可以雇佣护工或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购买养老保险,以应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

养老保险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保障,减轻经济负担。

3. 人身权益保护在居家养老中,老年人的人身权益也需要得到保护。

家庭成员应该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决策,不得强制干涉。

如果老年人的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社区居委会或民政部门投诉,寻求帮助和支持。

二、相关法律知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我国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包括生活权益、健康权益、人身权益等。

家庭成员和社会机构应当依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不得歧视、虐待老年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犯罪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犯罪行为,包括诈骗、抢劫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

如果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责任。

老年人权益法规保护老年人权益,关爱老年人健康

老年人权益法规保护老年人权益,关爱老年人健康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01
添加目录文本
02
老年人权益法规概述
03
老年人健康权益保护
04
老年人经济权益保护
05
老年人社会参与权益保护
06
老年人受赡养权益保护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老年人权益法规概述
实施方式:通过法律、行政、社会等手段,确保老年人权益法规的有效实施
制定目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服务、文化教育等。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家庭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法制建设。
老年人健康权益保护
内容:包括医疗保障、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权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老年人经济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
老年人容易遭受诈骗和侵权,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生活需要。
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老年人经济权益保护机制
加强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意识
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老年人健康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但仍有部分老年人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
完善老年人健康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确保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健康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健康服务。
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
内容: a. 经济赡养:子女或其他亲属应当提供老年人基本生活费用,保障其生活水平。 b. 医疗保障:老年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子女或其他亲属应当协助老年人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照顾。 c. 居住安排:老年人有权要求子女或其他亲属为其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确保其居住安全和舒适。 d. 精神慰藉:子女或其他亲属应当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和陪伴,尊重其人格尊严。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定义和范围2、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主要目标和原则3、该法律对老年人经济权益的保障措施4、对老年人健康权益的保障规定5、老年人精神权益的保护内容6、法律在维护老年人家庭关系方面的作用7、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权益的支持方式8、法律执行和监督机制9、违反该法律的责任和处罚10、法律的宣传和教育措施11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定义和范围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是一部旨在保障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各项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其范围涵盖了老年人的经济、健康、精神、家庭、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的权益。

111 明确规定老年人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侵犯。

112 对于老年人在财产继承、赡养义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进行具体的界定和规范。

12 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的主要目标和原则主要目标是确保老年人能够过上有尊严、安全、健康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关爱、尊重和保障老年人的自主决策权利。

121 公平原则要求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不因老年人的身份、财富、地域等因素而产生差别对待。

122 公正原则强调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要基于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不偏袒任何一方。

123 关爱原则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鼓励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124 尊重原则要求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选择和个人隐私。

125 保障老年人的自主决策权利,使他们能够在自身事务中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定权。

21 该法律对老年人经济权益的保障措施包括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合理的财产分配和保护,以及防止经济欺诈和剥削。

211 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明确赡养费的标准和支付方式。

212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13 对老年人的财产进行法律保护,防止非法侵占和转移。

214 加大对针对老年人的经济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

法律知识: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法律知识: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法律知识: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为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包括老年人保障法、家庭法、法律援助和扶持政策等,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老年人的保护措施。

一、老年人保障法老年人保障法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基本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

老年人保障法通常包括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内容,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和幸福生活。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法律层面规定了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和保障措施。

这部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与精神生活等权益的保障和服务。

同时,法律也规定了社会各界对老年人进行敬老、尊老、爱老的道德义务,鼓励和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促进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积极、有尊严的生活。

二、家庭法家庭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因此,家庭法也是保护老年人权益中的重要一环。

家庭法通常包括家庭成员权益的保障、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等内容,通过法律的规定来保护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家庭法通常包括对家庭成员的权益、财产传承和继承、家庭暴力防治、抚养与赡养等内容。

其中,对于老年人的财产继承和赡养问题尤为重要。

家庭法通常规定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明确了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赡养义务,同时也规定了老年人对子女的财产继承权。

这些法律规定通过家法的方式保护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益,是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支撑。

三、法律援助和扶持政策除了老年人保障法和家庭法外,法律援助和扶持政策也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法律援助通常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人身保护等服务,帮助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

扶持政策则包括提供老年人经济扶持、物质帮助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改善生活状况。

在中国,国家和地方政府多年来推出了许多老年人扶持政策,包括养老金、医疗补贴、居家养老服务等。

老年人的法律权益和维权途径

老年人的法律权益和维权途径

老年人的法律权益和维权途径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他们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老年人的法律权益可能变得更加脆弱。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社会应该关注他们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法律保护机制。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法律权益和维权途径,以促进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一、老年人的法律权益老年人的法律权益是指他们在法律上享有的权益和保护。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老年人的法律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权益:老年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等福利待遇。

社会应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并确保他们的经济权益不受侵犯。

2.人身权益:老年人有权享受公民的平等、尊严和自由。

社会应该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禁止歧视和虐待老年人。

3.健康权益:老年人有权享受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

社会应该提供适当的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以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4.居住权益:老年人有权享受适宜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

社会应该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居住设施,确保他们的居住权益不受侵犯。

5.教育权益:老年人有权获取终身学习的机会和资源。

社会应该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满足他们不断学习的需求。

二、老年人的法律维权途径为了维护老年人的法律权益,他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1.法律援助:老年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获取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法律援助机构将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

2.举报投诉: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相关部门将依法处理投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民事诉讼:老年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

如果老年人遭受侵害或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保护。

4.参与社会组织:老年人可以积极参与老年人协会、社区组织和志愿者机构等社会组织,通过集体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组织将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合法权益的实现。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 要的份额。
2021/5/27
28
如何避免子女侵害老年人住房等权益
主要侵害形式: 1、子女出资购买同住老人拥有使用权的住房后,全部占有该住 房 2、子女私自更改户主及产权人,侵占老年人房产 3、子女以赡养、照料老年人生活为名,经老年人同意更改户主 及产权人,目的达到后,遗弃、虐待老年人。 4、子女分配、购买住房后,仍占据老人住房。 5、通过“借”的形式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存折、债券、股 票、抚恤金等。
2021/5/27
29
建议:提高产权意识
老年人对子女应该多一点戒备之心,应该增强对一些借口和
欺骗行为的识别能力。借款时不打借条是老年人的致命弱点,
这看起来是信任,但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
所以应当做到:
1、一般不要同意更改房产证户主和产权人名,存放好自己的房
产证
Hale Waihona Puke 2、资助子女购房,为避免他人分走财产,产权尽可能登记在自
13
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和组成部分
▪ 司法实践中,赡养费的给付标准一般结合赡养人 收入的20%进行计算,最低不能低于低保补助, 要求的最高不能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赡养人 自愿多给的不限。
2021/5/27
14
▪ 赡养费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 1、穿衣吃饭及日常开支费用 ▪ 2、生病治疗费用 ▪ 3、生活不能自理的费用,比如护理费 ▪ 4、住房费用 ▪ 5、必要保险费用 ▪ 6、精神消费支出,比如有线电视费,书报
▪ 《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 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 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 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以外的人。”
2021/5/27

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有哪些

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有哪些

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权益保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法律层面,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来谈谈老年人最为常见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之一——赡养问题。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规定。

如果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可以通过向当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寻求帮助,要求相关部门对子女进行教育和督促。

若子女仍然拒不履行,老年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履行照顾义务等。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子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再来说说财产权益的保护。

有些老年人可能会遭遇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非法侵占财产的情况。

比如,在房产问题上,未经老年人同意,私自将老年人名下的房产过户或者处置。

这时,老年人可以依据《物权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财产的归属或者追回被侵占的财产。

另外,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也可能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

例如,购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或者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商家赔偿损失。

如果协商不成,同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了上述情况,老年人的人身权益也需要得到保护。

比如,遭受家庭暴力或者虐待。

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都是违法的。

老年人如果遭遇此类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接近自己。

在法律途径的选择上,老年人可以首先考虑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调解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低成本的特点。

可以通过社区调解组织、司法所等机构进行调解。

调解成功的,双方可以达成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调解不成,再考虑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在诉讼过程中,老年人可能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比如行动不便、法律知识缺乏等。

法律知识: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法律知识: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法律知识:法律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权益法律是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生活。

在中国,老年人的权益保护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财产继承、家庭暴力防范等方面,下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阐述。

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基础,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低保等制度。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权益,保障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

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了对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和低保救助制度,确保老年人在生病和生活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帮助和救助。

二、医疗保障老年人在医疗保障方面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医疗保险法》规定,老年人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应当有所优待,确保老年人在医疗需求方面得到优先保障。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权益进行了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对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应当尊重老年人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保障其医疗安全。

三、财产继承《继承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老年人的继承权益。

老年人在财产继承方面应当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得有任何歧视。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老年人的财产保护和管理,要求家庭成员和社会单位对老年人的财产进行合法保护和维护。

四、家庭暴力防范老年人在家庭中也可能面临家庭暴力,对此,《反家庭暴力法》对老年人权益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

法律规定,家庭成员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对老年人实施侵害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惩罚。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对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和保护措施,确保老年人在家庭中不受到暴力对待及侵害。

五、社会关怀和服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服务。

法律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幸福、有尊严地晚年生活。

社会应当组织开展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互助组织等,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

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是什么

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是什么

老年人保护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是什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是什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

其中第十四条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这一条规定首先明确了赡养人的范围,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子女,还包括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这就为确定赡养责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避免了一些可能出现的责任推诿和纠纷。

经济上供养是赡养义务的重要方面。

这意味着赡养人要确保老年人有足够的生活费用,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衣物等。

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变化,经济供养的标准也应相应调整。

不能以任何借口减少或拒绝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生活上照料则要求赡养人关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

这包括照顾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卫生等方面。

对于身体不便的老年人,要协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穿衣、行走等。

在老年人患病时,要及时给予照顾和治疗,确保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医疗护理。

精神上慰藉同样不可或缺。

现代社会中,很多老年人面临着孤独和精神空虚的问题。

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与他们交流沟通,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

尊重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充实和满足。

此外,规定还强调了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赡养老人方面有着共同的责任。

配偶的协助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心照顾、共同参与决策等方面,共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条规定的意义在于,它从法律层面强调了子女和其他赡养人对老年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违反这一规定的情况。

独居老人如何获得法律保护

独居老人如何获得法律保护

独居老人如何获得法律保护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独居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法律保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独居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社交圈子缩小等原因,往往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容易成为侵权行为的受害者。

那么,独居老人究竟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呢?首先,增强法律意识是独居老人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

很多独居老人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因此,社区、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独居老人的法律宣传和教育。

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向独居老人普及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财产、赡养、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完善法律制度是保障独居老人权益的关键。

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虐待、遗弃独居老人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对于独居老人的精神赡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

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侵害独居老人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精神赡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法律保护。

再者,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制对于独居老人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或者身体原因,很多独居老人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投入,建立专门的针对独居老人的法律援助机构,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等服务。

同时,简化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让更多的独居老人能够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服务。

另外,加强社会监督也是保护独居老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社会各界应当关注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对于发现的侵害独居老人权益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媒体应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侵害独居老人权益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独居老人的良好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老年人的权利、受侵害的事实、保护)分析和研究了形成的原因和现在的变化,结合实践和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保护老年人权益和应对问题的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在对各种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老年人的权益保护从法律和实践进行了分述。

正文:对于人口老龄化,国际通用标准是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采用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7.5%增长到14%。

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中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020年前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其间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

” ①1996年我国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来,有关老年人的案件以年7%的速度直线上升,且涉案范围由过去较单一的赡养纠纷发展到析产、收养、侵权、侮辱、继承、再婚、虐待等诉讼案件;在城镇因企业改制和经营不善引起的劳保工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纠纷,在农村因侵害老年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征迁等纠纷日益增加。

与老年人有关的案件无论是数量的上升趋势,以及涉案范围的扩大令人担忧。

一、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1、受赡养权:指老年人有受到赡养的权利。

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老年人的配偶、老年人的成年子女、老年人的弟妹、等三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

一般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

另外,赡养人的配偶对老年人虽没有赡养义务,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第3款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上述的赡养包括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三大方面。

(1)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包括:对无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的老年人,赡养人要支付必要的生活费,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对缺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葂罶包地,赡养人有义务耕种,并照顾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2)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主要指:当老年人因患病卧床,行动不便或患老年痴呆症等原因,致使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要照顾老年人日常饮食起居。

(3)精神上的慰藉,主要指:赡养人应尽力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愉快、舒畅。

现实生活中,对老年人精神上的赡养容易被忽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将成为主要的赡养内容。

2、生活保障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和社会应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对老年人的社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内容。

3、婚姻自由权包括结婚和离婚两个方面的自由。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失。

”现在,有些老年人的子女或亲属从经济利益,或为钱财或为住房等私利考虑,干涉老年人再婚,这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外,老年人的离婚自由也昧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老年人与配偶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婚姻关系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法事人有权提出解除婚姻关系或其他亲属不能因为父母年老而忽视他们的感情需要,反对父母离婚。

4、自主处分财产权:包括生前的处分权和处分遗产的权利。

老年人对自己所有的私房享有房产权或房屋租赁权,可以自己居住使用,也可以依法赠与、出卖给他人,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侵犯。

对动产可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处分。

老年人对其生前积累的财产,有根据自己心愿、子女和配偶对自己的关怀与照顾的情况,决定由一人或数人继承自己的遗产以及他们的继承份额,或者决定把自己生前积累的财产无偿赠送给他人的权利。

5、继承权。

老年人作为配偶、子女的法律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配偶、子女死亡时享受依法继承的权利。

尤其是,女性老年人享有依法继承其男性老年配偶遗产的权利。

二、侵害老年人权利的现象。

(一)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

如侵权人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房产、存折、债券、股票、抚恤金等,成为近年来侵占老年人财产的一种趋势。

尤其是借款行为发生在父母子女之间时,借债时不打借条,是老年人的致命弱点,这看起来是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但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极易造成侵权人有恃无恐的赖账,老年人因为手中没有借条,在诉讼时取证艰难。

(二)对老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

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年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年人。

有的儿媳、女婿视自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为外人,不赡养甚至虐待,有的儿子、女儿抱着息事宁人甚至是不闻不问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

实际上没诉诸法律的虐待现象是无法统计的数字,因为很多老年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的情况。

子女间非正常攀比,使老年人生活无着落,甚至在法院已作出判决的情况下暴力拒养。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再婚再婚现象的增加,和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加大,继父、继母的权利经常被忽视甚至故意侵害,在局部出现了冲突加剧的现象。

有时因老年人本身性格怪僻或存在道德问题以至子女不愿意对其进行照顾或赡养。

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救济。

老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我国立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从宪法、法、婚姻法、继承法、刑法、行政法到众多地方性法规都有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实际生活中,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早在1996年就已颁布。

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广度和深度不够。

一是对宣传贯彻该法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虽然采取了一些形式的宣传,但真正受到教育的主要是有关领导、老年人和老龄工作干部,而没有广泛地向敬老养老的主体--中青年人进行宣传。

二是宣传不够深入,有的地区和单位行动迟缓,边远地区和许多单位还有死角,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的干部群众中,对其主要条文内容不甚了解。

三是对在宣传贯彻该法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尚未进一步研究解决。

各级组织在抓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工作方面又缺乏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面对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却更多地选择了“忍”字。

有的老年人不知如何运用法律,忍气吞声地承受着一切;有的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打官司“丢人”;有的则是不敢向法律讨说法,惟恐事后遭到子女报复,令自己的晚年雪上加霜。

“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成了老年人维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客观上也助长了侵权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寻求法律保护。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或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要及时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各级政府、民政部门或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反映,请求他们对实施侵害者进行批评教育,直至改正。

由于传统观念、亲情血缘关系的掺杂,使得此类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起来较棘手、繁琐反复。

各级居委会、村委会、各级政府、民政部门或老龄工作机构,应先从群众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解决,强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把解决赡养问题与当地创建和谐社会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要让养老的问题轻易上法庭,这应该是社会的责任。

社会现实中,国人对法律非常敏感,到法庭上,一撕破脸,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事情反而不好解决。

但如果用上述方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老年人就应当依据法律向人民法院起诉,勇敢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减交或免交;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尽管法律的可操作性差,法院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在审理赡养案件时,就应考虑到有利于老年人的养老和恢复家庭的和谐,尽量以调解方式结案,调解时将精神赡养与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同等重视,多做被告人的说服教育工作。

另外案件审结后,尽量能够对案件进行回访、跟踪服务,架起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桥梁,弥合双方的感情裂痕。

老年人自身也应该多一点戒备之心,应该增强对一些借口和欺骗行为的识别能力。

(1)赡养纠纷。

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和老年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其次是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扶养、赡养人口与被抚养、被赡养人口不成比例。

还有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对赡养、扶助条件应当提高的欲望,法律越健全此类案件越多。

近来,类似“老人告子女不回家看看”的案子越来越多,可是对老人们提出的这种精神上的要求,法院所能依据的判案标准只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涉及的,应该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这一原则规定。

缺少量化标准,说来简单做来难。

在此类案件的处理中,精神赡养可以借助物质形式实现,进而考虑比照离婚父母对子女探望权的规定使精神赡养摆脱物质形式。

(2)遗弃和虐待老年人应受到法律制裁。

遗弃老年人,是指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当事人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的老年人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

对遗弃老年人情节较轻的,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必要时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对拒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可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对遗弃老年人情节恶劣的,依《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对于年老……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的规定予以处罚。

虐待老年人,是指经常性地打骂、冻饿、禁闭老年人,或强迫老年人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或其他折磨、摧残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虐待老年人的行为人大多是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一般负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遗弃、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法律保护不到位。

有赡养义务的子女相互攀比,推诿、拒养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老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等问题也大量存在。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虐待老年人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情节恶劣,构成虐待罪的,依《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受虐待的老年人既可以采取正当的防卫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可以请求居委会、村委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援助,对构成虐待罪的行为人,受虐待的老年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